闯入者

剧情片大陆2014

主演:吕中冯远征秦海璐秦昊石榴黄素影韩艺博许守钦赵泽龙李苒苒

导演:王小帅

剧照

闯入者 剧照 NO.1 闯入者 剧照 NO.2 闯入者 剧照 NO.3 闯入者 剧照 NO.4 闯入者 剧照 NO.5 闯入者 剧照 NO.6 闯入者 剧照 NO.13 闯入者 剧照 NO.14 闯入者 剧照 NO.15 闯入者 剧照 NO.16 闯入者 剧照 NO.17 闯入者 剧照 NO.18 闯入者 剧照 NO.19 闯入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6 12:38

详细剧情

  独居老人邓美娟(吕中 饰)因为常常接到骚扰电话而忧心忡忡,但是大儿子大军(冯远征 饰)及大儿媳(秦海璐 饰)却认为是老人因为丧偶而引发的臆想症。老邓试着跟小儿子小兵(秦昊 饰)沟通,却演变成因为看不惯同性恋儿子的生活习惯引发的争吵。就这样,老邓变成了两个儿子生活中的闯入 者,格格不入地生活在老房子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内发生的入室抢劫案以及大军家里发生的恶作剧事件,逐渐让一家人变得警惕起来,而就在此时老邓遇到了一个游荡的少年(石榴 饰),并好心地让他在家里借住。可是事件并没有平息,而是愈演愈烈,两兄弟终于发现一切事件的发生都与几十年前母亲在三线建设中发生的事有密切关系……

长篇影评

1 ) 看了三遍《闯入者》,只想和你聊聊细节

《闯入者》刷了三遍,我承认这部电影有些评论过高了,但是它绝对是2015年上半年最好的电影。

别的不说太多,很多影评都大部分的评析了。但还是有很多朋友提出各种问题,三刷的时候边看边和朋友分析这些细节,这边就给小做细节分析。

首先,很多人问电影主题说什么?我个人认为有两个大点。一个是“对空巢老人的关注”,一个是“那段红色记忆”。具体的,我下面从细节慢慢说起。

男孩。

男孩在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是在某户人家里洗澡。吸引人眼光的是他的纹身。
他的纹身的纹路一直没看清,但是从老传统概念里,就是所谓“混混”必备的“符号”之一。也代表了男孩“不安分”的性格,所以在爷爷去世后来到了北京,企图报复。

有人说为什么他能开其他人的门。其实在电影最后的追逐戏中,可以发现老赵一家住的老厂房,一幢楼里几乎没有人住。在这样的厂房长大的小孩,通常会喜欢以开房锁,入室找遗落的生活品为乐。

有很多人说为什么他知道老邓的地址、电话。在最后老邓在贵州的时候,一大帮人聚在一起的时候,老黄说给老邓寄过信。之前也是他打电话给老邓,告诉她老赵去世的信息。
其实在过去的厂房大院里,真的是像是生活在一间房间里,很多人的信息都是互通的。早已不是这个年代,大城市的邻里有的冷淡。

男孩来北京,理由很简单,就是报复。
他闯入不一样的人家里,然后弄乱住户的房子,用热水浇花……甚至他进入老邓家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家房子好大。”
是啊,因为那个时代,他们一家不能回到北京,只能呆在贵州那个狭小的老厂房里。他认为因为老邓当年的行为,他失去了这些原本该有的东西。

我相信,男孩能失手杀了那个老人,也会有心杀老邓。
他一开始只是给老邓造成骚扰,各种的骚扰电话,石头砸进窗户,把垃圾丢到张军家门口。在最后一通电话和他离开北京中间,差不多发生了三件事:
1、老邓在电话里的忏悔;2、老邓家的照片;3、老邓的招待。

尤其是那些照片,男孩进入老邓家后,第一反应是看着照片入迷,没听见开始老邓的话语,最后还被杯子声音吓了一跳,才说出一句,“你家房子好大。”相信,老邓的那些照片更多的来自贵州时期的照片。

上面三个细节,具体都在下面解释

老邓。

其实,老邓对贵州一直存在感情,也对那段记忆有种内心内疚。
在老邓家被石头砸中的时候,其实可以注意,电视的频道放着的是“贵州卫视”,而其实在男孩出现的几次选台中,一直有跳过“贵州卫视”。

另外,影片中老邓一直有去社区的合唱团,但是却一直止步合唱团门口。合唱团唱的正是那个时代的红歌,更表现出老邓对团体的归属感,但有着内心内疚和谨慎经验的趋避冲突。

而老邓接到电话之后,一直觉得有鬼,当然她自己也是迷信的人。一直脑补她老伴每天都还在身边。
在男孩从来没说自己是贵州的,但是老邓在和老伴“解说”的时候说,“这孩子是从贵州来的……”,而在老邓醒来发现男孩离开了,但是照片都被撕掉的时候,和儿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撞鬼了……”,甚至她一度觉得男孩是老赵的灵魂回来讨债。

我们能不能大胆的猜测,是不是孙子眉宇间像爷爷,让老邓有这一系列的放映。

关于老邓有一点细节,允许我这里脑洞大开。我从第一遍看的时候,觉得老邓和老赵的关系不一般。
假设我上面猜想她把男孩当作是老赵灵魂成立,那么在最后那个梦境中,男孩爬上床的后,老邓另一手亲昵的抓着男孩的手,其实就是那个手是被想成了……
而且为什么那里要说是梦境,老邓的房间是反锁的,纵然男孩开锁功力厉害,不至于开锁之后,出去之后还能再弄成反锁。这不是一件密室案件。

最重要的一点,当吕中回到老厂的时候,电影响起了背景音乐是来自那个时代的经典歌曲《山楂树》,而这首歌,其实是一首描写“三角”恋爱的纯爱歌曲。

市场妥协。

《闯入者》其实是一部可以更好的电影,周边影迷朋友最反感张军和张兵解释的那段,觉得就那口气瞬间散了。
可是我三刷下来,我真的感谢这一段。这一段简直就是分水岭,前半段很多观众都还有吐槽,直接坐不住,甚至YY里面的剧情,但是这段解说之后,场子里才算真的安静了。

其实,这样市场妥协可以理解,也只希望导演能不忘初心,不沦为现在大部分的第五代导演这样。

2 ) 不均衡的戏码设置毁了一个好题材

#HKAFF

非常好的题材和剧本框架,大三线建设给一代人的冲击以及即使几十年后的印记。

导演本来的意图大概是以骚扰电话为线索带出主题隐藏在女主老太太背后的故事,可是最后效果上却喧宾夺主,让我在观影前半段以为这是一个讲述独居老人和子女生活冲突的家庭戏。没想到影片到60%篇幅左右才生硬地借老太太长子之口把主题引出来,最后开始讲述大三线给那一代人的冲击。

如果是这样的话,前半段的骚扰电话悬疑应该大大的简单化些才好呀,尤其是老太太和小儿子关于性取向的冲突,和儿媳妇的冲突都太抢眼了。当然也可能是本来导演意图的版本是一个更均衡的版本,但为了适应审批不得不缩减了后半段关于时代反思的戏码。上映后的导演及制片人访谈也映证了这一点,不少戏都因为审批原因被删除。最明显的也是制片人明确提出来的就是老太太回贵州后和老同事追忆过去讨论大三线建设的戏,被砍得只剩下只言片语,观影时都能感觉出来似乎还未开始就已结束。

电影非常硬实力。镜头,剧本细节,女主吕方的表演都可圈可点。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导演所要表达的东西真是没表达出来了。如果不是从点映后访谈中的导演语气中感受到王小帅导演对这个时代反思的热情,我会觉得这个片子是一个主题混乱的电影。


------------2015.5.4补充----------------------
今天看到知乎上王小帅自己上来回答问题,大意说他想塑造的是那一代人,那一代青春被大三线建设拖累,后又被自己的太过迅猛的改革开放和子女那一代给抛下的故事。

这个稍微更说的通些。

3 ) 一语双关

“闯入者”这三字在电影中有以虚实相依的双重定义,它既是一位中国式母亲与子女隔阂的“闯入”,亦也实是一个深赋时代背景闯入者的故事,用沉重命题续写的悬疑,奈何却败于整体把控的苍白无力,其风格前后不一的脱节,写实与超现实间难进衡稳。

导演用了大量特写镜头和一些摇晃的镜头,没有刻意营造紧张感却让人始终提心吊胆,吕中的表演太到位,冯远征中规中矩没有惊喜,反倒是秦昊的角色很抢眼,还是王小帅喜欢的文革题材,却带着一种救赎和命运的哲理的思考。结尾有点黑色幽默的沉重。

4 ) 一代人最后的发声

王小帅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新作《闯入者》,以一个与《青红》完全相同的“工业音景”作为结尾,在贵阳城郊,凋敝老厂区的车间发出着有节奏的隆隆巨响,渐渐遮蔽住闯下大祸年轻人的悲悯呜咽。所不同的是,《青红》里的机器,是在1980年代初正待转型的三线企业里轰鸣,而《闯入者》里已然消失无形的机器,是在工业废墟激起的一代旧人内心剧场里轰鸣,更像是曾经从沿海大城市蜂拥而来、参与大三线建设、献往青春献子孙的那代人最后的呐喊。

声响,不仅是激荡起时代动静的象征物,更是电影《闯入者》的叙事推动力。故事从退休女工老邓在北京平房的骚扰电话铃声开始,从纳闷到愤怒的这头、以及永远沉默的那头,构成了一种悬疑片式的氛围。进一步,电视里抗战剧突然的枪火声、板砖砸玻璃的碎裂声,强化着亦步亦趋的紧张感。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很多几乎与真实生活缓慢同步的家居细节,节省电费的邓老太不厌其烦爬高上低着,插拔电源插头;用按摩脚盆蓄水后,谨慎的用手指测试其是否漏电;以及不时打开两个儿子寓所房门,不管他们是否愿意,盛上锅灶就开始做饭伺候,烦人的母亲,对于忙碌的儿子,是已然成习惯的闯入者。

而骚扰电话、扔掷砖块的那头,是蓄意而神秘的闯入者,他牵扯出与邓老太过往息息相关的一段不堪往事。往大了说,这是轰轰烈烈的共和国三线建设史带给时代的牺牲和危害,往小了说,那些在文革结束后极其有限的返城名额,造成了诸多工友相互检举、反目成仇、永结梁子的个体悲剧。王小帅并没有以任何闪回手法,去再现自己长大的那些山区、那些时代,而是通过饰演邓老太大儿子的冯远征之口,简单将这段“集体往事”讲述给饰演弟弟的秦昊。

《闯入者》可谓体现王小帅叙述现实能力的典范,无论从剧情发展还是人物设置上,它都简洁到了某种极致。为体现三线归来的父母辈之乏味生活,除了通过时间压迫感放大那些生活细节以外,还巧妙设置了与老太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两个儿子,一个是有着稳定家庭的工薪阶层,另一个则是有着同性癖好的特别一代。忙碌的工作、独特的取向、紧张的婆媳关系,都让邓老太成为他们生活里一个多余的人,也成为一整代丢失了自我的人。

本着这种越来越言简意赅的导演能力,王小帅也越来越漂亮的讲述了残酷青春(《青红》)、纯真童年(《我11》)和忏悔老年(《闯入者》),并完结了独属自己情怀的“三线生活三部曲”。从去年开始,陆续有文革时的红卫兵为自己曾犯下的错误甚至罪行道歉,他们纷纷承认,这虽然是大时代的错,但个人也不能免责。而在与文革密切相关的三线建设历史里,也终于通过《闯入者》中后段返回贵州工厂的邓老太之口,让这一代过来人,首次在一部可以有目共睹的院线电影里完成了道歉。

只可惜,这个道歉迟到了三四十年,该听到的、该谅解的,都死的死、聋的聋。电影里,老工友们在贵阳相聚,几巡酒过后,有人吐槽,“我们也不求得到什么补偿了,只是想有一个认可我们这代人的说法”,这或许也就是这代人最后的发声,与曾经伴随他们的隆隆重工业之声一道,遥远而陌生。

5 ) 一个朝阳区大妈的一天



去年被很多人赞的《闯入者》,忍了前面三十分钟的长镜头,后面用快进的方式直接把它变短了。

从王小帅的《日照重庆》到这部,一部不如一部。用那么多莫名其名的长镜头,把一部本来30分钟就可以讲完的微电影,硬拖成一部106分钟的大电影。用那么多跟随镜头想操控观众,结果把观众困成狗了,毫无节奏感可言。

要说烂片会被人骂的吧?那还真的就是部烂片。

解构现实主义、现实解构主义?还不如筷子兄弟的那部小短片《老男孩》,只少让我们看到心酸和人文。而这部《闯入者》呢,只有红牛的植入广告比较给力,还有秦昊的基佬演的比冯远征在《私人定制》里正常。吕中的表演相比起《我们俩》里的金雅琴,奥斯卡与金鸡杯的区别。这剧本是个文科生编的吧,......!



中国导演都老了么?只剩下靠吃老本过活了么,不学无术就会黔驴技穷地。学人家,就是把自己学没了,东施效颦,只会让别人取笑。



作为一个普通二逼屌丝青年,弱弱滴问句:中国文艺片都这么严肃么?非得装得像个文化人一样。。。。。

用那么些个诡异+悬疑地风格,把我伟大的朝阳区群众“大妈”的一天,拍得如此让人讨烦。我想说的是,中国导演们那么有文化,你信么?

把一个个鲜活的人,当一个个具体的道具在拍!把一个个鲜活的人,当一个个具体的道具在拍!把一个个鲜活的人,当一个个具体的道具在拍!

胸疼的是看到豆瓣里的文艺青年们一个劲地赞,弱弱弱地问那么一句:你真的带着自己的视角在观看在思考么?

6 ) 一个都不宽恕

今天去所里交完论文后和L君顺道约了一个就近的电影院看了《闯入者》。散场后走出放映厅时,我说,我忽然确认了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自我救赎,因为时间具有不可逆性,就像昆德拉说一切都是徒劳的,因为人本质上只能活一次。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吕中饰演的老太太在之前被她斗争过然后几乎毁掉了整整三代人的家庭面前痛苦流涕时我感到完全的无力,因为你再深刻的忏悔也已经不可能为对方带来任何补救了,你所谓的自我救赎也许只不过就是痛哭流涕一场然后自己原谅自己。然后L君说,他觉得也并不存在“赎罪”这样东西,一旦犯了罪就应该付出代价然后背负着人生的十字架度过余生。
尽管这样说显得残忍,但事实就是很多事情不是你道歉、给别人钱等的可以纠正挽回的,更何况人总是很轻易的原谅自己,很多忏悔录也不过是为自己寻找的一套更为高级的说辞,自我忏悔也就变成自我意淫、自我原谅。就像崔卫平曾经写过《姨妈的现代生活》的影评说到她是如此深刻的看到了人性的恶和软弱,比如当姨妈和隔壁的独居老太有积怨再加上机缘弄死了后者的猫,后来看到猫对于后者的重要性又心生愧疚,埋了猫还作了一番祈祷说自己的无心以及无奈。这时候崔卫平说,经过自己的这一番祈祷忏悔后她那么轻易的原谅了自己,好像老太自此如何寂寞孤独再与自己无关。又像李沧东的《密阳》,女主人翁在儿子被绑架致死后笃信了上帝,在教义和教友的影响下,她下定决心要去监狱探望杀害自己儿子的凶手,并且告诉她自己已经原谅他了,然而见面之后尚未等她开口,犯人告诉她杀人之后自己一直非常的痛苦几近想结束生命,后来加入了某种宗教,觉得可以不必再为难自己了,自己已经被赦免从此可以安心的学习教义,女主人翁瞬间崩溃,去勾引本区以智者著称的已婚牧师上床并故意让别人看见,从而完成自己对罪犯对宗教的报复。
所以当看到一个评论说电影仍然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庸人只是历史的人质”的中庸立场时,我不是特别同意,因为在我看来这是王小帅相当尖锐的一个电影。在历史方面,对于那段历史造成的背叛、算计、幻灭以及死亡,他用最新一代年青人的堕落来表达了那段历史无法回避的悲剧;在人性方面,“所谓大时代,其实也不过是个人的选择”,有些事情,你做了,成为导致某些后果的直接原因,你就需要付出代价,痛苦致死,当一个自身状况也并非很好的老太太心怀忏悔之意时,王小帅没给她忏悔的机会。并非一切都有忏悔的机会,并非一切都是忏悔可以解决,哪怕你已经负疚的疼痛到灵魂里,“我一个也不原谅”,鲁迅先生如是说。
《锁麟囊》里贫女赵守贞与富女薛湘灵同日嫁娶,后者怜惜前者,将自己佩戴的锁麟囊赠与她。世事移转,两者贫富颠倒,薛湘灵去赵守贞家做保姆,二女通过锁麟囊相认,结义金兰。当初薛湘灵赠与赵守贞锁麟囊时,唱词道:“分我一枝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巢”,后来反倒因了这一枝珊瑚宝复得了自己的凤凰巢。缘分两种,或善或孽,此为善缘,因为是带着善意结下的缘,再见必是欢喜;而《闯入者》里两个家庭的纠缠则无疑为孽缘,因为是带着恶意结下,再见必是仇恨。佛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佛又说,万事皆空,唯因果不空,所以,必须是悲剧,必须不能和稀泥,必须不能大悲大喜大团圆,无论忏悔与否,无论真心忏悔与否,你都必须不能被宽恕。
就电影的时空叙事来说,电影可以简单的划分为北京部分(现代部分)和贵州部分(历史部分)。北京部分更多的像是在表现一个现代社会家庭结构的变迁,如L君所说,隐约嗅到了《桃姐》的气息。北京部分的高潮在老太太在现实中以及与梦中和少年的纠缠,在这一段中,老年与少年的孤独、老年与少年的惶惑、老年与少年彼此带有保留的亲昵以及微妙的怀疑、甚至少年对老年的杀意都用一种非常魔幻现实似是而非的镜头表现出来,整体有一种夏日午后白日妄想的感觉。加之老年和少年这种被人遗忘和忽视的状态,总觉得如同在周云蓬的一首歌拍摄MV:“孩子们梦见自己的小孩,老人们梦见自己的奶奶,只有中年人忙着种粮食,长出来,又荒芜”。故事进入贵州部分时,L君说王小帅更擅长的部分来了,果然,三线建设时期的工厂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王小帅的电影里,从前的年代电影色彩会做的更陈旧,但这个电影因为是当代背景,颜色是新鲜的,旧的几近废弃的厂房在新背景新底色下更显凄惶,没有出现写实的怀旧镜头,只是在隐隐约约的风琴声以及《山楂树》歌曲里,那个时代红色的、热烈的、急切的、躁动的不成熟的工业化气息以及由此织成的怀旧感唏嘘感密密麻麻的将人包裹住,这一部分的高潮在于少年的坠楼而亡,当时忍不住一只手握紧了拳头,想象一下那后脑着地的少年,是真正的疼,一定正如老太太近似于失聪一样的听到的无法言说的嗡鸣。
场景道具服装部分可能是我最觉真实的部分。老太太生活的房间里老式的挂相框、写字台上莫名其妙的书以及瓶瓶罐罐的药,座机电话上特意用透明贴着写有本机号码的纸条,颜色暗淡陈旧一看就是经过多次洗涤的床单被罩和略微松垮的睡衣,人老了是有味的,凡此种种,基本上让我问道了这种味儿。以及少年手臂上和背上的纹身,那是一种劣质的不太好描述的青绿色,纹身图案明显潦草敷衍但又自以为威武霸气,和我小时候在县城大街上见到的所有晃荡的,不知所措的,心有远方但又不知如何前往的以至于拙劣表现自己叛逆和能耐的年青人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有人说娄烨拍任何城市哪怕是巴黎也能拍成脏乱差的城乡结合部,第六代导演们似乎都有城乡结合部情结,不过拍出来的电影究竟如何,这种情结至少是正视整个社会的过渡状态的,也是我喜欢的。
演员部分的话,好的演员是不需要过多台词就能彰显自己的好的,冯远征几乎没让我感受到他的存在,我的意思说他就像生活里那么一个有家有工作有老婆孩子的普通中年男人,你很难意识到你是咋看他表演,饰演老太太的吕中演的好,但是就像很多好的老太太演员一样,表演有时显得过于用力,年纪大了就需要精气神提着,就像《我们俩》里的老太太,那么大年纪台词句句字正腔圆;秦昊饰演的同性恋也是台词没几句,然而一出场就明显的让人感受到了其性向所带来的某种气息,更别提后面的一些小表情乃至走姿,他以后会比吕聿来成为更适合演一个不那么洋气那么港台而是带有潮湿土气的同性恋吗?
一直坐到电影屏幕打出最后一行字。因为本以为李志的《这个世界会好吗》会在结尾重新响起,就像《推拿》结尾响起尧十三的《他妈的》,但是并没有,也挺好,否则也许会过于感伤甚至煽情,何况结尾的纯音乐也深邃曲折给人以想象力。但是就像第一次看李志重新录的《这个世界会好吗2015》给电影做推广曲的MV时就几乎看哭了一样,时间过去了那么久,不管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怎么闹,李志和李志的歌都曾经让那么多我觉得没有任何期盼的夜晚尚不至于太灰心,而“这个世界会好吗”,如果说一个小时代的小人物读书人还真敢奢谈那么一点点思考和情怀的话,一定是免不了这样的发问的吧,无论是喃喃自语还是酒后与友人的倾诉。而答案的话,当然是没有得出来的,不敢,不愿,也许都有吧,只是如果知道有很多人跟我一样迷茫、不确定,反而会让我觉得哎呀还是要坚强的活下去才好。。。。
(地铁到站了,不写了,看,两个小时的地铁都有到尽头的时候,有什么又是不会结束的呢?嗯,应作如是观~)

短评

难得的好电影,只要看懂它,一定会爱死这部电影

3分钟前
  • daphne
  • 力荐

我就说两点我喜欢的部分:1、吕中和男孩对戏的部分不多,但是全片的点睛之笔和神韵所在,张力十足,并且非常金基德。2、这部电影可以和去年的《归来》形成某种程度的互文关系,零煽情,反催泪,某种意义上甚至零judge。在这个靠配乐撑起半边天的电影时代有点难得。不喜欢二秦在此的表演,很国剧。

5分钟前
  • 昆汀的影子
  • 推荐

请给他应有的市场空间!告诉他这不是严肃电影最坏的时代!希望排片能高点

9分钟前
  • 老季
  • 推荐

结尾不宽容

14分钟前
  • 文文周
  • 还行

坐小帅导演后面两排,看灯光下他和吕中含泪拥抱,看观众长达5,6分钟的掌声,听自己的心兴奋地怦怦直跳。关于电影有太多想说,三代人因时代而起的情感纠葛,冷静诗意的镜头,最后剩下两个无助的老人,一扇孤零的窗户和无助的叹息。实在精彩,决绝!

15分钟前
  • 屿山
  • 力荐

失望,王小帅这么多年还是没突破。镜头感还是那么没品,剧本还是那么夹生饭。独居的空巢老人、紧张的婆媳关系、同性恋的小儿子、连续作案的少年、文革返乡的积怨,每个都是好点子,但融不到一起就是夹生饭啊,还这么多没品的大脸镜头,气得我啊!难受!这么多年了,不是态度问题就真的是天赋问题了……

19分钟前
  • Roland
  • 还行

王小帅把红卫兵那代人如今的坏像都表达了出来:控制欲,固执,唯我独尊,好管闲事…靠悬疑推进了剧情,后半段转身一变展现出了探讨记忆与遗忘,政治运动下小人物的恶,三线城市的悲凉等等主题,意图深刻。靠悬疑题材包装深刻内核是很好的路子,但本片对节奏的把握实在是沉闷,还有些故作惊悚的嫌疑。

22分钟前
  • 查克同志
  • 推荐

1 又是文革又是基 这样的片子怎么上真的很令人捉急 2 王小帅有考虑普通观众的想法 于是拍成了悬疑片 可是对于普罗大众来讲还是太冷静 太多时代性的东西 太沉重3 悬疑的气氛有搞出一点 但最可怕的是:吕中老师用国产奶粉冲了一碗奶喂给她妈妈喝!!!然后她妈妈下一次就不吃她喂的饭了!!!

27分钟前
  • 满意
  • 推荐

起码比《黄金时代》强,王小帅的英语不错的~~ 结局很震撼,观众反应都很好~~ 看到吕中,就好像看到了亲人。。。#TIFF14#

28分钟前
  • meccarmca
  • 还行

他们都说这是最好的王小帅,是不是最好一部不敢说,至少我是惊喜的,比想象好太多。养老问题、老三线回忆、悬疑设定、坦荡又喜感的结尾;噩梦混切现实的文艺路子都对足了欧洲人的想象,吕中的表演虽然硬演的成分很大,但总体很讨喜,她在#威尼斯电影节#结束前一度被认为最有影后相。

33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推荐

个个演技过硬,细节还原高,看完了还觉得不寒而栗,神神叨叨。闯闯闯,就是没自觉,只想救赎自己,拉别人下地狱。

37分钟前
  • 小锡兵
  • 推荐

比预期好。“闯入者”不仅是现实中的破坏者,也是心魔。可能是王小帅最佳?

42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有很棒的段落,也有过于直白笨拙的地方,整体是想学哈内克但功力不够还有点过火的感觉。秦昊的表演方式证明中国社会还不能接受男同性恋可以跟直男一样。

4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前后脱节,风格不搭。虽然导演一直强调前后是有必然联系的,但是毕竟给观众这种突兀感,证明处理的手法有待商榷。撑起全片的只剩每个演员的真演技。

49分钟前
  • L'automne
  • 还行

我死了,没有人可以活下去。王小帅居然把“历史的幽灵”讲到了这个直白程度,看得浑身发冷。不足之处是很多话都借电影人物的对白讲出来了,太不含蓄。如果节制一些,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结尾的窗户,通往了《青红》开头的窗户。值得推荐。

50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用類型包裝沉重命題,前半舖墊著重生活細節,後半揭示真相張力逼人,轉折亦不突兀,更跟前段緊扣一起,相映成趣。

52分钟前
  • 過客
  • 力荐

剧情有悬疑部分,剥茧抽丝并不会感觉闷。文革闯入现代生活得影响。演员表现尚可秦昊亮眼还有小鲜肉。最初大家看见的闯入者是那个少年,其实一直以来,女主才是闯入者,她不由得闯入孩子的生活,闯入贵州,闯入老赵家,她的闯入加一声“快跑”才导致的最后结局。很精彩。

56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我们的社会很神奇,有些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在一点点的缺失,比如说信仰和人情,而有些东西成了红色失忆症,你选择去无视,如果你已经丧失了原则学会了夹着尾巴做人,你就真的可以无视。表现老年人生活的细节多了点,主线就拧不紧了,搁在这个神奇的国度主题你还不能用力,这已经很难得了。★★★☆

5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三星半。英文名Red Amnesia,想说的基本也都收到这个片名当中了。想忘又忘不了,如幽灵鬼魅。前半段引入了些悬疑片的元素,当然是被王小帅化之后。整体仍是略沉闷、压抑、生活化的。还是喜欢后部分吧,尤其那空旷废弃的工厂,如鬼屋一般。片子还是有点直白,略有遗憾。声音做的好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比青红和我11都好,王小帅终于放下对还原历史的沉溺,冷眼窥视过去的历史对现在的人们的骚扰和纠缠。不是人们无意与历史言和,而是历史本身仍固执地闯入,警醒人们莫待积重难返时追悔莫及。惊悚的包装其实作用不大,老人对老年合唱队这种集体活动的归属向往和经验提防之间的矛盾才是生花妙笔。

1小时前
  • 爬行隧道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