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芬(艾敬 饰)的表妹李萍(宁静 饰)是一名小学教师,马大帅(赵本山 饰)设立的“大帅打工子弟学校”即将面临被拆迁的命运,在自由撰稿人王彬(王平 饰)的帮助下,学校总算保住,不仅如此,李萍还跳槽成为了学校中的一名教师。
由于王彬的夸大宣传,给外界造成了马大帅的学校免费开放的误解,一时间,学校人满为患,开支也急剧增加。为了维持学校的运作,马大帅几乎倾尽了所有的财力,玉芬和马大帅之间因此产生了矛盾。范德彪(范伟 饰)亦在和桂英(高明娥 饰)大吵一架后离家出走,来到了马大帅的学校食堂工作。玉芬怀孕了,孩子的父亲是她的前夫牛二,做了流产手术后,是范德彪一直精心的照料着她,为她保守这个秘密,没想到却令偶然目睹此景的马大帅产生了误会。
玉芬、马小翠、钢子是第二部最垃圾的三个人,一见就烦。玉芬明显不如第一部的体贴善良,变得事事的,钢子和马小翠就像傻子一样,都结婚了还整这些没有用的,那个玉芬和马小翠演的像念台词的机器,永远都是一样的语气。
是数不胜数今生今世上班时间是金光闪闪不失时机是学霸男神今生今世上班时间是伤感的 v 睡觉睡觉睡觉时表示第三世界哈哈哈哈惊世骇俗的高高瘦瘦说你是世界上实话实说实话实说
唉……第二部就没什么三观可言。不过说实话,吴总跟小翠压根不合适。本人其实非常喜欢艾敬,但怎么说呢,估计艾敬那段时间在国内不久有点缺钱吧……这也不能凭空瞎猜。但首先第二部玉芬本来就不会太讨喜,再说玉芬那个造型搭在艾敬身上根本就不搭调。
艾敬其实很不错,属于土系的那种非常落落大方的美。零几年看电视见到艾敬唱歌,当时觉得这个姐姐歌唱的好好听,人又漂亮。当时觉得她有点像杨钰莹,却又比杨钰莹多了一分清正。总之长话短说玉芬或许真的没演好,但上升到对艾敬的人身攻击就过分了。
宁静一直是个宝藏女孩,小时候从黄河绝恋开始看起,就觉得这个女孩身上有一种独特的美。导致小时候我对美女的认知一开始就是宁静。
我昨晚睡觉的时候就在想,人在有匮乏感的时候最容易受骗,过去只觉得容易被骗钱,但现在觉得感情匮乏的时候或许也容易被骗感情。吴总会上小翠的当或许因为他太渴望家庭,小翠的形象又很符合他对完美妻子的想象。
不过作为系列剧,也应该考虑上下部的衔接是否丝滑。人都是多面的,但多面不在同一部展现出而是在上下部分别展现出,过渡就有些生硬。毕竟这是在演绎有生命的人物,而不是二次元的纸片人。
比如说马大帅为了学校的正常运转带乡亲们去给人搬家赚钱结果被骗子利用,这也是社会上发生过的事情,乡村爱情里面也有类似贴合现实的设计。这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是为了符合情节的走向而带动人设变化,与第一部反转太大,过渡就不是很丝滑。
可能人的处境变化之后性格转变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在演绎上还是需要再多合理化。这点范伟老师做的真的非常好,他已经尽力表达出是因为周围人发展的都很好,自己跌落神坛,从彪哥变成老范,连过去不如自己的姐夫也能对他指指点点,他内心非常压抑,自然也不会对所谓的亲人熟人有那么多尊重了,桂英没有经过过这种落差所以理解不了德彪,两个人的隔阂也越来越大。赵本山老师第二部没有把自己的角色和第一部结合的特别好,但是也表现出因为被捧到了内个位置之后没有办法需要学一点皮毛来充当教育家,但是性格还是变化太大,不朴实了。
还有就是经常出现相似的设计。比如村花马小翠差一点考上大学,村花王小蒙也是差一点考上大学;马小翠带着孩子嫁给吴总,王香秀带着孩子嫁给马忠;玉芬是马大帅的美貌娇妻,杨晓燕是王大拿的美貌娇妻,谢大脚是王长贵的美貌娇(?)妻;玉芬要和马大帅同房马大帅一开始是拒绝了,杨晓燕要和王大拿同房王大拿一开始也是拒绝了;马大帅怀疑玉芬孩子是德彪的,王大拿怀疑杨晓燕孩子是宋晓峰的,刘老根怀疑丁香孩子是药匣子的,药匣子怀疑大辣椒孩子是刘老根的;丁香和刘老根的感情经历,谢大脚和王长贵的感情经历;德彪的人设像刘能,爱耍滑头爱吹牛逼,但三观正,能办下来事儿,吴总的人设像马忠,是个有钱的老板,对爱人很包容,在接盘后还破产了,曾倾其所有帮过爱人的前任。
这种相似的设定让我觉得,如果这不是本山大叔的真实经历,那一定涉及到他内心中一个复盘无数次也映射着他现实生活的完美幻境:中年丧妻的农村男人,有一个在农村看似很有地位但去到城市便毫无用途的村长身份,带着一个刚成年的高考落榜的俊俏女儿,再婚了一个小他很多岁的美貌娇妻,起先他爱慕对方但不做表示,在现实的各种凄风苦雨中两个人终于冲破重重阻碍走到一起,中年再婚夫妇俩也获得了女儿的祝福和尽心的奉养,但是没有好的条件所以自卑的男人始终有个心结,但是女人往往很主动,经过猜忌和怀疑破镜重圆,最后还和他有了爱的结晶并可能是龙凤胎。大致如此。
有一些情节演的夸张过头了。比如小萍在医院发现玉芬在德彪搀扶下走出人流手术室,回头跟马大帅说了,马大帅脸上惊讶的表情和反复确认的态度已经不像是装作不知道,冰雪聪明如李老师怎么会看不懂脸色?马大帅去范德彪的住处看到玉芬躺在范德彪床上休养,全程台词不是非常激情激动的互相插话,台词并不连贯。但是玉芬每句话开头必是“大帅你听我说”,范德彪说了很多“姐夫你听我解释”,马大帅激情辱骂了一番这俩人一个抢话的都没有,让我怎么信?最后人走出屋门那里留了几秒空白无台词,也不解释说这个孩子是谁的。这都是为了矛盾激化留下的不太聪明的bug,乡村爱情里也有,怀疑杨晓燕孩子是宋晓峰的的时候也是不让人解释。其他剧情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原型,唯独这种误会情节太假。
有一些梗并不好笑,比如马大帅总是打岔,耳聋还是怎么的,但是在第一部里让他发表观点的时候经常会说出一些不像是农村人说出来的话,会变得有见识,不像是打岔的时候想体现的那种没见过世面,而是非常的明事理。这也是赵本山老师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他在观念上已经不是一个农村人了,但是有时候为了要演农村人而去遮掩,遮掩不住。他只能演有农村特质的老板,但演不了成了老板的农村人。变通的能力比范伟老师还是差了一些,范伟老师目前是更专业的演员,像水一样装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
有时候时间线跳转的忽快忽慢也影响理解。
另外想说的就是,演绎不是为了站立场,而是为了说明现实以带给观众反思。所以看剧的时候要看几种观念的交锋,看编剧最终想说明什么情况,引发怎样的思考,而不是最终想让谁赢,去引导观众给各类事件定性。要启发而不是灌输,这点第二部做得还是很好的,没有第一部那么赤裸直接,但把更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演出来了。
比起第一部把劲儿用在堆更多的笑料和梗,第二部感情戏的增加,骤变且不讨喜的人物性格,还有莫名其妙的剧情都是评价变低的原因。如果说第一部的经典在于把农民(甚至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中年农民)面对城市现代化的窘迫和无奈表现到淋漓尽致,第二部被人反感的原罪恐怕是就在于这个农民彻底“飘了”——一个纯纯的社会底层居然要开学校。从一开始就脱离了地气,往后也只能越飘越高彻底不着调了。虽然在20年前这种事情在现实里并非不会发生(事实上在我身边就出现过大老板去农村办学,基本只要有钱就行了),但这和第一部的基调终究还是相差甚远。
因为是在b站重看的,大概年轻观众比较多,弹幕和评论有还大量内容在抨击编剧三观不正还有对主角们道德水平低下的厌恶。实际上这是好事儿,说明我们的社会在进步,人民的素质在提高。但实际上片中的这些人这些事在当时也的确都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甚至在今天都有可能还存在。缺乏基本文化知识的农民并不懂什么所谓的逻辑,遇到问题不懂得思考,只会凭着一股脑的冲动,更别提法律了。能约束他们的有从老一辈继承下来的朴素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里既有中国传统的勤劳善良,互帮互助,也有些可算作糟粕,或者已经被当今社会淘汰的东西。我反倒觉得能把这些东西能完整,诚实保留下来才是这些老影视作品的宝贵之处。能够让我们或回眸,或一瞥那个年代真实的人文风貌,即便不能理解不能认同,也无需恶语相向。因为我们确实进步了,但城市人依然没必要瞧不起乡下人,再任何时代都是这样。
人是社会性动物,生活在各种社会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圈,即使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是如此。但是受限于法律和时代,不是每个人都会一出生就活在和另一个人的婚姻契约关系中。所以我们凭借自己的阅历,能对第一部所要表达的“人如何从0开始在社会上立足”(两代人拥有的不同资本和遭遇的不同困难和诱惑)看懂个七八。但第二部讲的是“两代人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爱情与婚姻”,没经历过一段甚至多段自己是主角的感情和婚姻的人,实在难懂。
一、个人与社会(第一部的主题
马小翠来自农村,19岁还未到法定婚龄就被父亲做主嫁给村里最有声望家庭的官二代余德财,可见再有声望和地位,有时也免不了成为法律的盲区;婚姻关系的建立和存续受人情、人际、社会关系的认可(马小翠和吴肿婚后她的朋友圈也始终认为她和钢子才是一对,吴总没使什么不光彩的招数却始终被认为是不该有姓名的局外人),可见小环境(交际圈)内的眼光有时比大环境(国家社会)和法律层面的一纸文书更有效。她逃脱了被原生家庭安排的契约,却陷入了另一段与欲望相关的契约的纠葛中。
马大帅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仅仅靠继承遗产(不管是亲妈还是干妈都不影响)和一腔热血建立起了自己的事业,最后只能落得坐吃山空的下场,可见收入和工作不是划等号的;马大帅为学校的存续劳心费力,做的事情远远超出了一个校长的工作范围,说明工作与事业并不是划等号的;马大帅(在第一部中)能为玉芬舍生忘死赚钱治病,换来和玉芬原本可以幸福的婚姻,但却为了学校变卖家产几乎让婚姻破裂,证明经营感情的能力与经营家庭的能力并不是划等号的。
二、个人与选择(第二部的主题
修身能维护并完善契约,但马小翠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淡薄,所以会在三角关系里理直气壮的打转。马小翠的言行也完整的体现出婚姻中冷暴力如何伤人。带着藕断丝连的过去,却表现得迫于无奈才将就了婚姻;对契约方即使不毫无保留也该坦诚以待,却编造无数谎言消耗对方的信任。对方追问自己对婚姻所有逾矩的表现,便说是对方逼的;怕自己提离婚的话父亲责怪自己对不起吴总而不敢提离婚,就通过使劲作来逼吴总提出离婚。可见一个人再罔顾道德,也知道人人口中的脸面是个好东西。很多人说吴总作,都结婚了还监视对方,那请问小翠不作吗?谁把一向宽容大度的吴总变得疑神疑鬼的?被谎言欺骗就连追寻真相的权利都没有?选择做君子,就该忍受被小人戏弄吗?吴总不双标,但马小翠是绝对的双标。从社会角度看来,小翠是对婚姻不忠,明明可以离婚这么简单的事情却要用谎言去欺骗和折磨一个相信滴水穿石、用真心爱自己想要感动自己的人。要知道人是会撒谎的,相信小翠的人我觉得有两种吧,一是没吃过爱情中谎言的苦的,少阅历;二是只顾自己喜欢就嗑cp的,纯自我。
齐家未必要在治国之先,但对已有家庭的人来说,家庭本该是经营事业的后盾。马大帅没有把经营家庭的事情作为重心,一味的想要获得玉芬的理解,但玉芬仅仅是想要履行夫妻之实而已。可能男人里纠结先成家还是先立业的人并不多,因为成就事业的机会只属于社会上的极少数。但同时拥有立业和成家机会的男人,大多会选择先立业后成家。因为大多数人都觉得,创造和守护一个家庭比成就一份事业要容易,况且对于野心更多的人来说有了事业不止风光体面,而且还拥有对往后人生更多的选择权(在马大帅身上体现为有能力给玉芬更体面的生活、补办更风光的婚礼)。明明家庭是自己的后盾,然后自己是事业的后盾,却要先让自己成为事业的后盾,再让事业成为家庭的后盾(家庭〈自己〈事业,家庭是根基/后盾;自己〈事业〈家庭,自己是根基/后盾,这里不延伸了)。马大帅喝醉后对小萍说的话可以解释他的表现。他对玉芬有爱,但是不会说出来。他是作为一个男人太重视玉芬,才会想要给玉芬一个风光的婚礼,履行了这个仪式他才觉得自己有资格和自己心中的女神玉芬睡到一张床上。但玉芬是个传统的小女人,她也用她的方式爱马大帅,所以她不在乎那些形式,她只想要稳定的家庭,需要在上一段婚姻中未曾得到的被庇护的安全感。所以她在被牛二强奸之后才会想要和马大帅离婚,她明明是被强奸的受害者,却要求得马大帅原谅,且也已经对和马大帅的感情、对这段婚姻本该有的质量产生了怀疑。
夫妻生活也是信任的一种表现,马大帅和马小翠两代人的无性婚姻,都体现了他们各自婚姻中与伴侣之间的隔阂。明明有两段被社会认可的婚姻,但剧中的性关系/信任关系却发生在小翠钢子(必然是隐喻了,之前都无套内射导致怀孕了俩人天天见面还能不干柴烈火吗)和玉芬牛二(社会盲流子牛二罔顾道德法律离婚后还抢占已与他人再婚的前妻)身上。这也是我们能在本剧中反思的地方。马大帅和吴总都是有事业心的人,一个(即将)拥有了家庭想要事业,一个获得了事业想要家庭。但吴总的谦和儒雅,马大帅的责任心,都让他们始终捅不破这一层窗户纸。反倒是社会盲流子钢子(被逼上梁山的绿林好汉,对社会有责任感对男女关系很混乱,第一部伍子问他这次是不是认真的、跟女孩约会会选约在游泳馆(有直接的大面积肢体接触机会)就暗示他之前就应该是个情场老手了)和牛二略施套路就能坐拥美人在怀,不得不让人唏嘘感慨,文化程度与思想境界的不同或许才是造成人和人之间隔阂的真正原因。
三、真相与真理
乍看之下,阴间配色、压抑剧情、全损画质让这部剧变得非常不好看。我看的过程中也在辱骂编剧三观不正带坏小孩,但是换个角度想,小孩并非是被带坏的,也只是在剧中看到了当下心境的自己。我们日常都不喜欢被人摆布自己的三观,看剧也是如此,但我们又总能听到强调和被强调“三观要正”,于是忽视共性下的个性、忽视好人也各有各的好、坏人各有各的坏、好人也有缺点、坏人也有优点,这是否是一种自相矛盾?
真相的确可能会让人产生义愤甚至戾气、怨气,但对社会而言这些都是苦口的良药(只要不被先意识到这些的人煽动和利用),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而非“吃饱了撑的”——实践道德不费劲儿也反向证明生活水平提高了嘛!一旦对“正三观”的渴求,导致了对真相的选择性忽视,这反倒会成为一种值得警惕的危机;事先植入了某种立场和观念的,则可能是对更多人的不尊重——除非这个编剧导演把自己看得很渺小或者不高大,他们的观念不具有侵略性,只是提供一种或大众或小众的视角。暗戳戳引导人观念的剧,都各有各的目的。编剧如果真的是三观不正,就不会把马小翠和钢子以及他们的社交圈中体现的无知与无耻描摹得如此清晰了——你能够了解的都是对方想让你了解的,而能“看”也未必能够“懂”,因为“懂”需要思考,这个的权利交给观众自己。
真理不是先入为主的观念,也不是被灌输来的观念,而是被反复验证的事实,是在不同年龄段觉得自己已经阅尽千帆后,对往事一遍遍的复盘和品咂得出的结论。真理依存于真相,所以真相更应该是不带色彩、不带立场的。也只有这样的真相,才能将人以审美分类,才能筛选出自私和无私、真道德和假正经。也正是通过马小翠和钢子爱的越深越唯美,越是能对比出打着真爱旗号的谎言有多无耻伤人。所以应该说是马小翠的角色和角色所代表的一类人无耻,而非编剧无耻,甚至可以说编剧留了足够的空间让观众在一片荒芜的现实中解构剧情、建构观念。
有些话一旦说明白了视角就不够中立,而看破不说破让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也让本剧在不同阅历下观看必然会有不同的体会,所以创作者也不该蒙受被批“无耻”的不白之冤。演绎和节奏不够充分紧凑,值得扣分;人设片面,言行不合逻辑,值得扣分;人设荒唐,遭遇荒诞,言行合乎逻辑,这恰恰是抽象后的现实,在文学作品中可是要打高分的(手动狗头)!年轻人可能看一乐呵,只留意到其中的段子,觉得你是不是想多了,明明很纯情的剧,哪会有这么多道理?但道理既然存在于被反复验证的事实之中,编剧也就不需要画蛇添足,编造真理;导演也不需要画蛇添足,强加真相。只有平等的看待各种现象,才会看见更多真相。高明的剧情有时不需要设计,仅仅是道尽现实,就足够精彩了。
2,3都不如第一部,2我总结一下。首先玉芬换人相当于换了性格,十分不舒服!马大帅很能装失去了农民的本色,满嘴跑火车一屁嘣出八个谎!范德彪是故意变得很傻很二,办些不是人办的事,为了能演下去强行改变性格增加剧情!刚子没变。马小翠性格更加扭曲变得十分渣,直接反应了现在的女性三观不正,以至于也影响了小云。相声演员和宁静演的很好入戏。最喜欢的两个地方是马大帅象牙山骂马小翠,和KTV老大来堵阿豪。
比上部差太远,什么破剧情!从第一集开始所有人的表演都不自然;那个婚礼主持,嘴也太不利索了。过了几集就好多了,比较喜欢范伟。玉芬性格转变太大令人难接受。佩服这个叫艾敬的女人,那么丑敢演玉芬,说话也叫人难受,嗓子捏着,一句话拉大长说,真恶心!无论长相还是表演,都跟王雅捷差得远了。
艾敬就是个败笔,彪哥和马大帅的戏份少不说还缺乏喜感。
彪哥,钢钢的。
再痛苦也得活着
关于小翠的事情, 三观极歪, 极度狗血
第二部玉芬换了人,瞬间感觉人物性格都变了,这步马大帅和彪哥都飘了
马小翠 你真的太烦人了!!!可怜的吴总 呜呜呜
马小翠是个什么玩意,玉芬又tm演的什么玩意,这一部是什么玩意!
x
作精玉芬,渣女小翠,绿帽王吴总,小仙女小云!
连续两年,除夕前在辽大门口买一张压缩版DVD,春晚都不看,整个春节都成了过年最美好的记忆
疫情在家把第一部看完了,第二部第二集就看不下去了。除了宁静和艾敬的参与让土里土气的片子稍显洋气了之外,啥也没了。马大帅和马小翠是是什么东西?白捡人家50万,财大气粗了,拽的二五八万似的。
马小翠刚子小云各扣一星,不知编剧怎么会歌颂这种爱情,为了自己的“爱情”可以完全不顾别人这不是琼瑶?
潘金翠可还行
虽然玉芬换了人,且基本所有剧情的链接处演员都没有继承情绪,逻辑漏洞百出,王彬走的不明不白,但是从范德彪坠井、马大帅失明、小翠自杀之后的故事,能看出来赵本山真正的表达与马大帅整部剧映射的现实荒诞又真实之处——生活需要痛苦,痛苦也需要生活。痛苦无法避免,生活还要继续。我想去开原看看了,赵本山就是辽宁贾樟柯。赵本山纵使导演能力千万个一般,也能亮出几招子让人钦佩。
这部里面的演员不好~~~
领衔主演:马大衰,王欲芬,堂吉诃彪,潘金翠,西门刚,云婆子,吴大郎
定律,第二部远不如第一部
2部绝对比3高,二部至少有剧情有头有尾,三部有点闹剧
马大帅开始变得烦人起来,对玉芬很横,对外人很懦弱。不懂装懂还摆谱,完全没有了第一部可爱率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