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卡萨布兰卡英语 剧照 NO.1 卡萨布兰卡英语 剧照 NO.2 卡萨布兰卡英语 剧照 NO.3 卡萨布兰卡英语 剧照 NO.4 卡萨布兰卡英语 剧照 NO.5 卡萨布兰卡英语 剧照 NO.6 卡萨布兰卡英语 剧照 NO.13 卡萨布兰卡英语 剧照 NO.14 卡萨布兰卡英语 剧照 NO.15 卡萨布兰卡英语 剧照 NO.16 卡萨布兰卡英语 剧照 NO.17 卡萨布兰卡英语 剧照 NO.18 卡萨布兰卡英语 剧照 NO.19 卡萨布兰卡英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08

详细剧情

  二战期间,卡萨布兰卡是欧洲逃往美国的必经之地,那里鱼龙混杂,局势紧张。里克(亨佛莱•鲍嘉 Humphrey Bogart 饰)是一个神秘的商人,他在卡萨布兰卡开了一家人气很旺的夜总会,并拥有两张宝贵的通行证。一天,反纳粹人士维克多和妻子伊尔莎(英格丽•褒曼 Ingrid Bergman 饰)来到夜总会,原来他们正在逃避纳粹的追捕。碰巧的是,里克发现,伊尔莎竟然是他的旧日情人。那段爱曾经刻骨铭心,却因为一个误会而终止。而当误会消解时,伊尔莎和里克的感情还是不可避免的重燃了。里克手上的两张通行证能帮助维克多度过难关,但这样一来,伊尔莎是决定留下,还是离去,他们的爱情在政治和伦理的推波逐流中走向何方。

长篇影评

1 ) As Time Goes By

电影有两个中文译名《卡萨布兰卡》和《北非谍影》,第一个是直译,第二个有点点小引申,按一般的习惯推测,直译的应该是台湾的翻译,引申的应该是香港的。大多数情况下我喜欢比较直白的翻译,不过也有例外,比如《这个杀手不太冷》《一树梨花压海棠》。这部我也比较喜欢引申一点的这个译名,总觉得一想到《北非谍影》电影的场景,环境就能马上感觉出来,《卡》这个译名太中性了,基本感觉不到什么。
另一个值得一说的就是主题曲了,很多很多朋友,都知道这么一首歌《Casablanca》这首歌从小就出现在各种“英文经典名曲”“奥斯卡经典歌曲”和磁带、CD,至少在中国听过这歌的人绝对多于看过电影的。而且看看这名字,多般配,这么有名的歌,这么有名的电影,完美了。如果有人说,这歌不是电影主题曲,甚至和电影没有一点关系,估计第一次听到的人都很震惊,然后迷茫,然后愤怒:它为什么不是、凭什么不是、怎么可能不是!——以上是我描述我第一次知道时的心理活动,广大小盆友有可以借鉴一下。要说完全和电影没关系也是不公平的,我们都很熟悉这首歌,第一句歌词是“I fell in love with you watching Casablanca,”翻译过来其实是“看着卡萨布兰卡这部片时,我爱上了你 ”后边也一样,基本是描述电影里的场景,其实细想想就应该知道了,这是一个酷爱看这部电影的男人的一段表白。歌词里其实也多次提到了真正的主题曲《As Time Goes By》(时光飞逝)。这首歌原唱是谁?挺难为我的。。。我一直不知道电影里的原唱是谁,听过一版,写着是Louis Armstrong唱的,感觉也很像。不过在VC的原声封面上,和另一些资料上写的是Dooley Wilson。我觉得原声封面有图为证还是准确一些吧。个人更喜欢这首《时光飞逝》,要是细听的话,我是强烈推荐这首,越听越有味道,能听很久很久的那种歌。这首歌对剧情的推动也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它的出场就摆足了谱。在Ilsa的一在要求下,老歌手Sam才弹起钢琴开始缓缓的唱出这首歌。这首歌对男女主人公都代表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我把歌词列在这吧:

《as time goes by》

you must remember this 你一定记得
a kiss is still a kiss 那个不变的吻
a sigh is just a sigh 和不会褪去的叹息
the fundamental things apply 任凭时光流逝
as time goes by 真实永恒不变

and when two lovers woo 坠入爱河的情人们
they still say,"i love you." 依然用着那简单的语言“我爱你”
on this you can rely 无论世事如何
no matter what the future brings 此话之诚挚恒久不变
as time goes by 日月为鉴,江河为证

*moonlight and love songs 爱情离不开月光和情歌
never out of date 激情,嫉妒和憎恨
hearts full of passion 交替在心间
jealousy and hate 不言而喻
woman needs man 天下有情人
and man must have his mate on this you can deny 终将找到心灵的伴侣

it's still the same old story 为爱情和荣誉而战
a fight for love and glory 非战即亡
a case of do or die 古老故事
the world will always welcome lovers 然而时间为证
as time goes by 所有的恋人必将得到造物主的祝福

(中文翻译是我搜索来的,译者明显加了好多意译)

一提到这部电影的经典台词,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这句“Of all the gin joints,in all the towns,in all the world,she walks into mine.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的酒吧,她却走进了我的。”一种无奈,还是心里的一阵悸动?无所谓了,我最喜欢的不是这句,嘿嘿。我喜欢的是这段Yvonne(可以简单理解为路人甲,应该是里克的临时情人)和Rick的对白:

Yvonne:Where were you last night?(你昨晚到哪里了?)
Rick:That's so long ago,I don't remember.(那么久以前的事我记不起来了)
Yvonne:Will I see you tonight?(我今晚可以见到你吗?)
Rick:I never make plans that far ahead.(我从不计划那么遥远的事)

怎么,看出什么了?幽默?可能吧,但我看出更多的是悲伤。那种深情付出却被伤的体无完肤后,龟缩在木讷的表情后边的害怕受伤的心。我和大多喜欢这电影的人一样,喜欢鲍嘉那冰冷的表演,那冰冷一点也不做作,一点看不出装酷。里克就是时刻用这样的表情和处事风格来保护自己不再受伤。直到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走进他的酒吧,把这貌似坚固的外壳轻易的摧毁。最终里克选择留下,在我看来,这选择与战争、与爱国、与拯救Victor,拯救世界(此句语气请参考美剧《Heros》第一季,谢谢~)都无关,只关乎他心里的那段飞逝的时光。

2 ) 最经典的电影之一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的酒馆,她却走进了我的,这是一句台词。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爱情电影,要问谁是老二?我一定会在“魂断蓝桥”和“乱世佳人”中摇摆不定,没准“罗马假日”也在一旁虎视耽耽,搞得头大如斗神经衰弱。但谁是老大?我想都不想,立刻投“卡萨布兰卡”一票。

这是一个耍酷的年代,而我又喜欢看电影,所以到处有人推荐说,香港的“无间道”很酷,对不起,我处处看到是“教父”的影子。还有人推荐说,美国的黑客帝国很酷,对不起,我看了两遍也没闹明白。更有人推荐说,十面埋伏很酷,对不起,我看了“十面埋伏”才知道当初大骂“英雄”很不对,和“十”比起来,“英”称得上是经典。朋友看到我不屑一顾的样子一定不甘心,于是他问,哪个电影才算酷?我想都不想,立刻说,“卡萨布兰卡”。

--你昨晚去哪里了?为何不来找我?
--我不记得那么久以前的事。
--那你今晚会来吗?
--我从不想那么远以后的事。

这一段对白,除了酷没别的形容词了,敲着键盘的同时,脑海里便浮现出拍摄于半个世纪前的黑白电影。被奉为偶像的救世主尼奥黑衣墨镜在这个心底无比沧桑的小酒馆老板里克前,顿时高低立判。

一段钢琴曲,一对旧情人,在二战的背景下,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三角恋爱。电影最后,里克果断干掉机场警察,力保情人和情人的丈夫安全离开,对比孤单的自己仍然留在阴云密布的卡萨布兰卡,此情此景何堪?当里克说出最后一句台词,I think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a beautiful friendship,屏幕前的我早已泪湿衣衫。

通常情况下,和电影同名的歌曲总是其中的主题曲,可“卡萨布兰卡”例外,教许多年轻人在吹嘘老电影的时候出尽洋相。其实电影“卡萨布兰卡”本身的插曲“As time goes by”也很经典,被人传诵很久,而之后差不多四十年,歌曲“卡萨布兰卡”才问世,它以怀旧缠绵的优美旋律和文采斐然的歌词征服了无数听众,无论哪张英文经典专辑中总少不了这首歌。事实上,歌曲和电影倒也是有联系,原来这首歌描写的是男人追忆某个夏夜,和恋人在一起看“卡萨布兰卡”这部老电影,在昏暗的灯光下,浪漫之处,动情之时,口口口口(此处删去三千三百三十三字)呵呵,自己看歌词去。

3 ) 拼拼凑凑的正式的观后感

(有借鉴)

好奇与疑窦丛生

卡萨布兰卡,北非摩洛哥一个小小却风景旖旎的城市,在今天已经被更名为“达尔贝达”了,虽然在西班牙语中“达尔贝达”也有着“白色的屋子”之意,但是很多人仍旧熟悉沿用着“卡萨布兰卡”这个名字。据说,当年西班牙人刚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便折服于这座“白色之城”了不禁感叹:“卡萨布兰卡!卡萨布兰卡”。但是,卡萨布兰卡却没有因为西班牙人的到来而享名于世。反而,1942年11月26日在美国上映一部由迈克尔·柯蒂兹的《卡萨布兰卡》(中文名《北非谍影》),让这座浪漫而圣洁的城市声名鹊起,闻名遐迩,成为当代著名的旅游城市,让人流连忘返。

16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卡萨布兰卡》折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举办三项奖项,也曾被多家媒体评为“史上百部最佳影片”第一名。电影故事背景设置于1941年在纳粹铁蹄之下的卡萨布兰卡,讲述了一个拥有通往美国通行证的男人里克在卡萨布兰卡遇到自己昔日的旧爱伊莉莎并旧情复燃,然而此时的伊莉莎是与丈夫维克多一道的,她与反纳粹党的丈夫亟需得到里克手上的通行证,于是产生一系列的故事,直至最后与伊莉莎解开旧日误会的里克为了成全伊莉莎而选择帮助她与维克多逃亡美国。如果这部著名的经典电影讲述的仅仅只是围绕着主角里克·布莱恩、伊莉莎·伦德、维克多·拉斯罗三人的一个简单三角恋爱故事,这部影片反倒显得平平无奇。但是这段关系却牵涉到但是现实的政治历史背景,使得这个三角关系添上了不一样的意味,显得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该电影改编自一部名不见经传的舞台剧《人人都去里克酒店》,那究竟是缘由使得这部影片像老酒一般愈久愈香,拥有如此持久的生命力,至今仍旧熠熠生辉呢?本文将就以下几点进行探究。

爱情与政治交错

电影中,里克、伊莉莎、维克多的三角恋爱关系被置于整个大时代背景之下,三人最后的未来也取决于这段关系的走向。在影片中,当年伊莉莎在巴黎邂逅了里克并情根深种,二人相约在德军进驻巴黎之前南逃,然而里克在火车站却始终不见伊莉莎到来,里克心灰意冷之下选择独自前往卡萨布兰卡。但其实,虽然早年里克深受打击,但是心里对伊利莎仍然余情未了。这份感情被生生压制在他的心里,任何东西触碰都犹如惊弓之鸟,讳莫如深。不然也不许山姆弹奏那首他与伊莉莎的旧日情歌《时光飞逝》,也不会在再次邂逅伊莉莎之后说出那句“世界上有那么多地方那么多酒吧,可你就偏偏走进我的这一家”经典台词。在我看来,伊莉莎自从走进了里克的心里之后,就没有离开过,成为里克魂牵梦绕的人。影片中,这种爱情才能算得上是真挚的情感,而这种爱情又飘飘忽忽,浅浅切切地走进了看客的心里,不愿离去,使得众人艳羡不已,又欲罢不能。这就是影片魅力之一。

另外,对于部分“卡迷”来说,他们认为电影开头的十分钟便之足以不朽。电影开头就以一种近乎纪录片的形式交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对当时二战的战事作出“报道”。有的人觉得,这种形式无疑在无意识间就使观众走入了电影所带来的“假定的真实”中,而法属摩洛哥的港口城市——卡萨布兰卡,也就因此被带进风云漩涡之中,充满了焦躁、无可奈何与翘首以盼的目光。在影片中有这样一幅画面:一架飞机飞过卡萨布兰卡上空,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难民们停止了手上的行动,万众目光都聚焦在空中的飞机上,眼神流露出来的是不难读懂的对自由的渴想、向往,我至今难以忘怀这种目光。

影片故事之所以被设置发生在卡萨布兰卡,是因为它是通往美国的必经之处,是难民通往自由的期盼,是他们逃出纳粹占领的欧洲的重要中转站,于是卡萨布兰卡便被卷进风云变换之中。影片的上映时间是1942年,恰巧处在二战时期(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双城记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可以形容这个时期: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绝望之冬;我们的前途拥有一切,我们的前途一无所有;我们正走向天堂,我们也正直下地狱。

当时许多国家都沦亡在纳粹铁蹄之下,饱受迫害,就影片题材来说,十分切合历史,极富感染力,使当时的观众容易产生设身处地之感。同样,对后来的观众来说,战争的惨烈浮现在眼前,不免使人产生悲悯之情。爱情与政治的两相结合,使爱情不单一、政治不枯燥,反生使所刻划和表现的情感得到升华,观众对所阐述的历史接受度更高。

牺牲与救赎相成

在文学作品中,矛盾和选择总是具有最高的可看度,这一点放在电影中也毋庸置疑。在电影中,里克、伊莉莎、维克多三人都无可避免地展现出各自的矛盾,同时他们的心里矛盾又成全了电影牺牲与救赎的主题。在里克身上,他深知伊莉莎是有夫之妇也明白她接近自己、与自己周旋的最终目的,他渴望伊莉莎能够不顾一切牵起自己的手,然而最终还是杀死了追捕维克多夫妇的警官,成全了别人的感情,这是里克的一种自我牺牲;而伊莉莎,她承认自己对里克的感情,也希望自己可以与里克修成正果,但是她不能放下丈夫。在影片中,这种矛盾一直横亘在她心里,最终,她两度挥开了里克的手,也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幸福,这是她的牺牲。而维克多,也在矛盾的怪圈中苦苦挣扎。他对于情敌,不是嫉妒,不是厌恶,不是抵抗,反而是一种朦胧的接近与倾慕,在影片最后,他也仿佛与里克开展一场自我牺牲的比赛,希望能得到对方的赞同。以此同时,他们的牺牲正正促成了一桩桩救赎。我们不得不说,里克的牺牲(帮助伊莉莎与丈夫逃往美国)是一场救赎,给了伊莉莎那张意味着自由和幸福的通行证,使伊莉莎与丈夫免受性命之虞,;伊莉莎对里克的两次放手也最终挽留了丈夫维克多的生命;维克多的牺牲也是拯救自己和他人。所以,我们可以试图将这种牺牲与救赎的目的归结为他们之间相互的爱,这种爱之下对他们行为的驱动促成了他们人性中的闪光点。

罗马诗人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中有这样一段话:造化在我们的灵魂中播种下了一种不可抗拒的爱,使我们爱一切崇高的东西,爱一切比我们更神圣的东西……当我们观察整个生活的领域,发现皆是绝妙、伟大和美丽时,我们就立刻明白了人生的目的。虽然,看完电影之后,我有一种余韵悠长的伤感,长久难以消散。但我也明白,自私的占有并不等于最终拥有,而放手有时候意味着我们的更自由。

看完这部电影,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多年来,这部电影成为同类电影中不可逾越的高山,也明白了它为何对很多人来说意义非凡。影片所体现出来的里克的心灵美是永恒的,是一种无懈可击的美,是“不老”的、经久不衰的,它让我们懂得,追求真、善、美是人生最高的目的。这种具有深刻意义的电影,强推!

4 ) 你看明白了经典老片的一切,你就明白了今天的好电影该怎么做

无论是从演员的技巧还是从这个故事的结构和画面的穿插还有内在的表达.CASABLANCA 这电影并不难看懂,却很难学会.在如今画面特效穿插往来,表演气息过于凝重,审美日趋疲劳的影视行业.这种懂得自己的位置的电影 似乎是看不到的.比如前阵子有人重新拍了回上海滩.这次重拍 ,无疑再次证明了一件事情,即:经典的不可重复性.从老片子 和经典的片子让你学习的不是他的技术或者内在表达和什么电影结构.而是要让现在的电影明白,你自己 做的也只能是你自己,你只有把自己做好 才能做得优秀 这样一个简单却很难让所有人明白的道理.
比起<飘>那样的老电影来说,CASABLANCA的名气虽然很大 但是算不上这类电影的代表作,可是从它给我们现代人审美如今的地位感觉和视觉效果 让我们在观看它的时候多的更是许多欣赏感觉.
电影的配乐贯穿的主题,两种元素--爱情与战争---的简单融合,不娇柔不做作,似乎这电影如今在说话,他在说:我就是我,我就是这样的感觉.这种电影本身散发的表情 竟然如此生动可爱.
最后我说:
对于CASABLANCA 我绝对不说是什么你必须去看的电影,也可能不会让你有那种经过洗礼的感受,但是这部电影,它可以完全的向你展现一个基础,什么叫电影.

5 ) 永志不忘,卡萨布兰卡

这不是什么影评,算是一点回忆吧
记忆就像哈哈镜,随时光流逝扭转变形。我们赋予纷杂的生活片段以情节性,使其显得更顺理成章或更突兀尖锐。我们用一次次回忆改写自己的历史,比起迷茫的未来,过去似乎更有可塑性。我们可以回忆一个虚构的吻,一丝不曾存在的暧昧情愫,并且像第一次回忆一样,感觉到颤动的汗毛轻触着皮肤,太阳穴紧张地嗡嗡胀开,柔丝般的气味顺着躁动的血浸到各个指尖中去。回忆像云一样轻浮,像潮起潮落滚动的细沙,映出辣辣的阳光,晒得皮肤上的角质层噼啪爆响。
从何时起,《卡萨布兰卡》变成我记忆的一部分,已经不重要了。像《戏梦巴黎》里的三个少年,生活在电影与现实混合的世界里,熟悉的台词或场景突然闯入我正在进行的生活,打开个缺口让时间停止,就像薄棉手套悄悄落在旧式样的皮鞋边上,细尘飘飘浮起在空气里,悠悠然不急着落下,我也就不急着捡起来。有时我等着白兰度像《码头风云》里那样,把它拾起来戴在手上;有时我移开目光,眯着眼学伊斯特伍德把烟屁股塞在嘴角。像李小龙似的用大拇指指腹扫过鼻头,幻想哪天轻抬起一个女孩的脸蛋,用《卡萨布兰卡》里鲍嘉的口气,微倾着头说:“here's looking at you , kid。”
第一次看《卡萨布兰卡》,是看的VCD,自己在家看的。中途还去姥姥家吃了顿午饭。那时我是个“激进的民族主义者”,看到酒吧里群声高唱《马赛曲》时激动的痛哭流涕。那时我心目中的爱情,还是《神雕侠侣》里“十六年后 再续前缘”不切实际的等待,不能理解伊尔莎为何在巴黎突然弃里克而去,留下站台上哭泣的信纸,雨中穿风衣的男人。“我记得每一个细节。德国人穿的衣服是灰色的,你穿的是蓝色。”——她走后,里克的巴黎是灰色的。
我们可以推算出伊尔莎离开里克有多久:德军进入巴黎是在1940年6月14日。从这一天的La Belle Aurore(美丽的晨昏)起,直到那个卡萨布兰卡的夜晚。
——“在卡萨布兰卡现在是1941年12月,在美国这是什么时候,山姆?”
——“我,我的手表停了。”
——“把敢打赌全纽约人都睡了,我打赌全美国人都睡着了。全世界那么多城镇那么多酒吧,他就进了我这一家。”
全美国都睡了,肯定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之前。伊尔莎在卡萨布兰卡呆了两天三夜,假定她12月4日走进里克酒店,那两人共分开了538天。这538天里,里克都是如何度过的。是在窗前抽烟烟灰遮住月光,还是等探照灯扫过酒杯映出悲伤扭曲的脸?
——“别去打扰他了,伊尔莎小姐。你给他带来坏运气。”
——“弹一次,山姆。看在往日的情分上。”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小姐。”
——“弹吧,山姆。弹《时光流转》。”
——“哦,我不记得了。小姐,我有些生锈了。”
——“我哼给你听。”
从影片33分钟这一刻开始,《时光流转》的旋律一次次在片中出现。“you'll always remember this , a kiss is just a kiss ,a sigh is just a sigh ....”伊尔莎目光慢慢低垂,似乎回想起那段故事。这时里克推门而入,听到这首歌露出惊讶的表情。我们听到这段音乐当然不会惊讶,它后来成了环球影业所有电影的开场音乐,后来伍迪艾伦拍了部喜剧《再弹一遍,山姆》“弹吧,山姆,弹。如果她能忍受得了,我也能。”
里克当然能忍受。他在这部电影里没有对伊尔莎说过一次“我爱你”,而拉斯路说过两次“我非常爱你”。因为里克没有必要说。拉斯路要说,他觉得有些东西要离他而去了,或者原本就不在他这边。他想用这几个字留下伊尔莎。“况且一个男人能在他妻子面前扮演英雄的机会并不多。”里克呢?他对伊尔莎说了四次“永志不忘”,两次在巴黎,两次在卡萨布兰卡。
——“我没有力气再挣扎了。我离开过你一次,再也没有勇气作第二次了。你必须为我们考虑,为我们所有的人。”
——“好吧,我会的。那这样吧,永志不忘。”
——“ 我真希望我从没如此的爱过你。”

我已经能背下这部电影里的大段台词,但每次看时,依然能获得密密麻麻的感动点,被它打得落花流水。其实我没资格写什么评论,因为没有什么可评论的,当这部电影走入生活的时候,一切似乎都是自然的,雨中里克的风衣为什么立刻就干了,最后通行证为什么没检查就直接让飞机起飞了,这些问题有什么意义呢。
1941年的12月,曼施坦因的坦克开进苏联,沙漠之狐还在北非耀武扬威,伦敦上空鹰隼激烈缠斗,日本鲸吞东南亚,正觊觎美国。“在这疯狂的世界里,三个小人物的事情太算不了什么了”。而我宁愿相信,在这昏暗的地球上,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一个酒馆里正发生着“太算不了什么”的事情,一架飞机这天晚上要在夜色中出发。
——“可我们怎么办?”
——“我们永远拥有巴黎,在你来卡萨布兰卡之前我们曾一度失去它,不过昨晚我们重新找回了。”
——“可昨晚我说我再也不会离开你。”
——“你永远不会。我也有工作要做,我要去的地方你不能跟来,我要做的事情你也没法参与。伊尔莎,清高我并不在行,不过要明白: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三个小人物的事情太算不了什么了。总有一天你会知道的。
嗨。
永志不忘(here's looking at you , kid。)”

永志不忘。就是常常记起。还好,我的这段记忆刻在碟片上,不像其他的回忆。任时光流转,它永远不会变。我可以想象,也许伊尔莎的飞机还在大西洋上空游弋的时候,山本五十六的战列舰正朝珍珠港进发,美国将在沉睡中惊醒过来;里克也许后来会回到美国,在一个不知是什么的地方再次遇见伊尔莎。也说不定。毕竟“we'll always have Paris”,毕竟美国后来的历史里一直有他们的影子:30年后,《play it again,sam(呆头鹅)》上映,嬉皮清新的装扮吸引了两代人。同样的70年代,有个叫Bertie Higgins的美国人写了首歌《casablanca》,唱红几个大洲。歌词里写道:“我爱上你时是看《卡萨布兰卡》/当时在汽车影院我们坐在后面/可口可乐和爆米花赛过香槟和鱼子酱/我们相爱在夏日里漫长的夜晚/我想你爱上我时也是看《卡萨布兰卡》/恍惚身临其境牵着手,如在里克酒店。”到了1989年,这个动乱的年份,哈利和萨莉为“《卡萨布兰卡》里伊尔莎该跟谁走”而争论不休,然后红了拥有调皮曲线嘴唇的美国甜心。这一年,在地球的另一半,泉城济南,我出生了。
这是我的《卡萨布兰卡》的一些事情,但永远不是全部。在斯万那边可以独立成章,但追忆似水年华才刚刚开始。

6 ) 政治与艺术的双重成功

作为上层建筑一种表现形式,电影与政治挂勾无可厚非。《卡萨布兰卡》的成功之处在于政治与艺术的双重成功,在实现政治目的的同时,没有忘记艺术的内涵及其要求。在政治上,起到了凝聚民心、提高士气的作用。
酒吧里群众高歌“马赛曲”与德国军官高唱纳粹歌曲抗衡的一幕荡气回肠:瑞克与维克多交谈中,德国少校指挥手下唱起了法西斯的歌曲。瑞克默许了山姆弹奏马赛曲,在维克多的指挥下,马赛曲的歌声越来越高最终淹没了法西斯的歌声,青年人情绪激扬,老年人抖擞精神,还有那流泪的妓女,共同“描绘”出一幅团结、正义、爱国的画面。面对如此情景,屏幕前的我也倍觉振奋。影片的最后,瑞克重新回到反法西斯的阵营,德国少校魂归西天,暗示着法西斯战争的必然失败,无疑会引起无数反法西斯战士、群众的共鸣。在艺术上,影片将小人物的情感世界与大时代的历史事件相结合,洞视人类心灵深处,揭示真爱的可贵与伟大,塑造了一段童话般的爱情故事,成为一部代代影迷必看的经典影片。

短评

其实我越看越喜欢警长肿么办……英格丽·褒曼那令人出戏的柔光近景和特写啊……尼玛还有个镜头是她柔光鲍嘉硬光,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8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某彈幕:「女人又不是梨子,你倆讓來讓去的有問過她的意思嗎!」重看經典的我一臉懵逼。

10分钟前
  • 女尸
  • 推荐

世界上有那么多女人那么多酒馆,但她偏偏走进我的这家。

13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力荐

“But it doesn’t take much to see that the problems of three little people don’t amount to a hill of beans in this crazy world.”

16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力荐

从没觉得马赛曲可以好听到这种程度。故事发展到最终,褒曼到底爱谁已经不重要了。Rick并不需要禁锢住她以证实她口口声声的爱。他是一个披着中立外衣的好人。好到帮助一对做困兽犹斗的夫妻,帮助更弱的国家。甚至成全心爱女子的爱情,还要给自己找个借口,不愿受愧。也是一种风骨,酷酷的,喜欢。

20分钟前
  • 木由
  • 力荐

here's looking at you, kid...

23分钟前
  • Connie
  • 力荐

1942年二战打得正High时拍这样的片子实属不易,但我完全看不出来经典在哪....没啥感觉就是。女主劈腿再唯美,也改变不了劈腿的事实,导致我对美丽的褒曼好感骤减。男二维克多,我要劝他一句:搞地下革命这行的人,是不能结婚的,三天两头传死讯,要么就进集中营,叫老婆情何以堪?

27分钟前
  • fomalhaut
  • 推荐

欲笑翻成泣的结局,警长是电影史上最可爱的坏人~

3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婚外恋神马的,最讨厌了

32分钟前
  • 沈昆莫
  • 力荐

道德主義者期望女主死在巴黎,浪漫主義者期望男主死在結局。

33分钟前
  • 焚紙樓
  • 推荐

小时候看《卡萨布兰卡》没看出什么不和谐来,最近重温,却发现结局实在太基了:永失所爱的Rick和被Rick大义感化的Leno探长双双亡命天涯鸾凤和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实在是……喵啊!我现在看什么都不正常了!

38分钟前
  • Arch-Murder
  • 推荐

We'll always have Paris.

43分钟前
  • dizzydancer
  • 推荐

看不出为何经典?

44分钟前
  • dodo
  • 还行

与同名歌曲无关

45分钟前
  • Cherry
  • 力荐

很多人知道卡萨布兰卡,但却很少人知道那是种花的名字,它是世上最美的百合花,西班牙语意为-白房子 ,花语是永不磨灭的爱情。而在希腊神话中,那是悲剧之花。传说中,遇见卡萨布兰卡的情侣无不以死亡告终。

48分钟前
  • cozylee有好运
  • 力荐

对白经典。卡萨布兰卡开创了黑色电影的先河,其中许多经典镜头体现了导演超强的功力。

53分钟前
  • Song³
  • 推荐

没啥感觉的公认好片。

58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从此里克和雷诺探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59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力荐

其实这是一部给片

1小时前
  • 力荐

“世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有那么多的酒馆,她却走进了我的。”若干年后重温已经少了许多感动,但字字珠玑的台词仍是经典。永远记得那首好听的《As Time Goes By》,也记得英格丽·褒曼有那么一对迷人的双眼,即便是黑白电影也掩盖不住特有的光辉。★★★★

1小时前
  • Q。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