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匿名者2011

剧情片英国2011

主演:瑞斯·伊凡斯瓦妮莎·雷德格雷夫大卫·休里斯乔莉·理查德森拉菲·斯波杰米·坎贝尔·鲍尔泽维尔·塞缪尔爱德华·霍格塞巴斯蒂安·阿梅斯托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

剧照

匿名者2011 剧照 NO.1 匿名者2011 剧照 NO.2 匿名者2011 剧照 NO.3 匿名者2011 剧照 NO.4 匿名者2011 剧照 NO.5 匿名者2011 剧照 NO.6 匿名者2011 剧照 NO.13 匿名者2011 剧照 NO.14 匿名者2011 剧照 NO.15 匿名者2011 剧照 NO.16 匿名者2011 剧照 NO.17 匿名者2011 剧照 NO.18 匿名者2011 剧照 NO.19 匿名者201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4

详细剧情

  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英格兰的时代里,政治风云变幻。都铎王朝的成员和一些贵族都在预谋着反叛计划。影片的主角是爱德华·德维尔,他就是著名的牛津伯爵,影片从他的视角展开了叙述。实际上,爱德华·德维尔不仅仅是伊丽莎白女王的乱伦情人,他更是所有莎士比亚作品的执笔人。在影片的讲述中,莎士比亚,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

长篇影评

1 ) 散落在电影中的Shakespearean Quotes及Elizabethan References

1. Jonson被Robert Cecil抓住时反问他你喜欢看什么戏
“Oh, which would you prefer, sir RobertCecil? A pastoral? A Historical? A historical pastoral? A hysterical historicalpastoral? ”
熟悉《哈姆雷特》的人估计都会会心一笑,因为这句话简直就是剧中波乐纽斯这句著名台词的翻版:
POLONIUS
The best actors in the world, either for tragedy, comedy, history, pastoral, pastoral-comical, historical-pastoral, tragical-historical, tragical-comical-historical-pastoral, scene individable, or poem unlimited.
(Act 2,Scene 2, Hamlet)
Jonson对Cecil的嘲讽由此也呼之欲出。

2. Will看到某妓女时吟唱的诗句
But, soft! what light through yonder window breaks?
It is east,and Juliet is the sun.
(Act 2,Scene 2,Romeo and Juliet)
最著名的Balcony Scene,不多说了。放在这里究竟是在嘲讽Will还是嘲讽这部戏呢 。

3. 牛津和伊丽莎白初次滚床单后牛津为了逗伊丽莎白开心而吟唱的,实际上是出自《第十二夜》里奥利威亚的追求者和亲戚饮酒作乐时,要求小丑唱的歌。
CLOWN
O mistress mine, where are you roaming?
O stay and hear, your true love's coming,
That can sing both high and low.
Trip no further, pretty sweeting,
Journeys end in lovers meeting,
Every wise man's son doth know.
SIR ANDREW
Excellent good, i'faith.
SIR TOBY
Good, good.
CLOWN
What is love? 'Tis not hereafter,
Present mirth hath present laughter;
What's to come is still unsure.
In delay there lies no plenty,
Then come kiss me, sweet and twenty;
Youth's a stuff will not endure.
其实《第十二夜》里面最经典的情话果然还是“柳树小屋”(Willow Cabin)那段啊。BTW,这一段配上鲁特琴唱出来真的非常好听。

4. 牛津为了再次见伊丽莎白写的《维纳斯与阿多尼斯》
'The boar!' quoth she; whereat a sudden pale,
Like lawn being spread upon the blushing rose,
Usurps her cheek; she trembles at his tale,
And on his neck her yoking arms she throws:
She sinketh down, still hanging by his neck,
He on her belly falls, she on her back.

'Fondling,' she saith, 'since I have hemm'd thee here
Within the circuit of this ivory pale,
I'll be a park, and thou shalt be my deer;
Feed where thou wilt, on mountain or in dale:
Graze on my lips; and if those hills be dry,
Stray lower, where the pleasant fountains lie.
以上两段是Will念的,其实照顺序,第一段在后面,那时候阿多尼斯已经受到了熊的攻击,受伤了。

'Torches are made to light, jewels to wear,
Dainties to taste, fresh beauty for the use,
Herbs for their smell, and sappy plants to bear:
Things growing to themselves are growth's abuse:
Seeds spring from seeds and beauty breedeth beauty;
Thou wast begot; to get it is thy duty.

'Upon the earth's increase why shouldst thou feed,
Unless the earth with thy increase be fed?
By law of nature thou art bound to breed,
That thine may live when thou thyself art dead;
And so, in spite of death, thou dost survive,
In that thy likeness still is left alive.'
以上这两段是宫女及伊丽莎白自己念的。其实这两段的中心意思其实就一句话,阿多尼斯你要爱我!

5. 牛津快病逝时Jonson拿到的全部手稿,其中《夺发记》里给南安普顿伯爵的献词
TO THE RIGHT HONORABLE, Henry Wriothesley, Earl of Southampton and Baron of Titchfield.
The love I dedicate to your lordship is without end; whereof this pamphlet without beginning is but a superfluous moiety. The warrant I have of your honorable disposition, not the worth of my untutored lines, makes it assured of acceptance. What I have done is yours; what I have to do is yours; being part in all I have, devoted yours. Were my worth greater, my duty would show greater; meantime, as it is, it is bound to your lordship, to whom I wish long life, still lengthened with all happiness.
Your lordship's in all duty,
William Shakespeare.
按照电影的逻辑无疑就是写个他儿子的呗。一般都认为南安普顿伯爵是莎士比亚的赞助者,当然也不排除他们之间确实有基情。

===============Other Elizabethan References===============
1. Jacobi爷爷一开始念的那段’Soul of the Age‘ 实则是Ben Jonson 在莎士比亚作品集《第一对开本》上扉页的题诗。

2. 牛津伯爵第一次去剧场看的是Ben Jonson的Every Men Out of His Humour,这部剧被公认为Jonson最好的讽刺喜剧。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部剧中其实Jonson有好几次提到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包括《亨利四世》和《凯撒大帝》。另一部提到的戏剧The Shoemaker's Holiday是另一位剧作家Thomas Dekker(内个瘦子)的作品,而他们提到Henslowe则是当时的一个剧场经营者。当时的剧作家是没有版权一说的,写好一部作品后就被剧场以3~5镑的价格一次性买断,所以其实当时最赚钱的不是剧作家,而是剧场的股东(莎士比亚就是这么做的)。

3.Plays are the work of the devil - born from a cesspool of plague, whoredom, thievery, fornication, and heresy. 这句话是Robert Cecil对伊丽莎白说的,妄图阻止后者去看戏。似乎是出自西赛尔本人的文集,但不确定。

4.40年前首演《仲夏夜之梦》后,伊丽莎白要求牛津就“真理”即兴作诗。这首诗应该不是莎士比亚的,看风格不像,查了一下也没查到。

5.牛津伯爵所剪的“Tudor Rose”其实是一种纹章,红白两种颜色,正代表着兰卡斯特(白玫瑰)、约克(红玫瑰)两大家族互相让步、和解后的英格兰。

6.Mermaid Tavern是伊丽莎白时期剧作家们的“据点”,离圣保罗大教堂很近。在它附近周围有不少剧院,包括帷幕(Curtain)、剧院(Theatre)、天鹅(Swan)和玫瑰(Rose)。莎士比亚有没有加入他们历史上还是没有确切证据,我是比较倾向于相信莎士比亚是买了黑衣修士剧院之后才和美人鱼酒馆有了更多交集。此外,也有传闻莎士比亚和Ben Jonson 的智力对决就发生在这里,电影中显然也借鉴了这一点。

==================在电影中上演过的莎剧经典场景================
1.《仲夏夜之梦》好人派克的结束语
40年前牛津伯爵初见伊丽莎白时排演的戏剧,牛津伯爵自己扮演好人派克。历史上这部剧的首演似乎没有明确证据(虽然在环球剧场演过,但并不是首演),所以也给挺牛津派提供了可乘之机,毕竟这部剧浪漫的音乐性也十分适合在宫廷等室内场所进行演出。

2. 《仲夏夜之梦》的经典场景:驴头派克与仙后的相遇。
同样是《仲夏夜之梦》,40年后牛津伯爵为伊丽莎白献演。

3. 《亨利五世》的开幕致辞。
在电影中是牛津伯爵小试身手的一部戏。多数剧场史家认为这部戏其实是环球莎士比亚的开幕首演。值得一提的是,在伦敦南岸重建的莎士比亚环球剧场,97年的开幕演出也是《亨利五世》。
这段“开幕致辞”其实可以说是囊括了莎士比亚的一些最根本的戏剧观,所以说当看到电影用这段开幕致辞来展现当时的政治(和西班牙天主教徒的战争)时,我就呵呵后了。在电影最后在室内剧场又表演了一遍《亨利五世》的开幕致辞,但个人觉得此时更好的选择是《暴风雨》,因为莎士比亚所有历史剧都不适合在室内剧场演出。

4.《亨利五世》St Crispin's Day Speech
这段独白在二战时期经常用来鼓舞士气(虽然是对德国不是对法国→_→),不过我个人还是更喜欢不那么“血气方刚”的处理,而是更为无奈的、笑中带泪的处理

5. 《罗密欧与朱丽叶》经典的蒙面舞会场景
西方戏剧史上最著名的一见钟情,治好了罗密欧之前的相思,却让罗密欧陷入了更深的相思之中。在电影中似乎被诠释为牛津伯爵写给伊丽莎白的情诗。《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剧史上最受欢迎也是上演最多的戏剧,甚至超过了《哈姆雷特》。

6. 《第十二夜》最后塞巴斯辛/维奥拉兄妹相认的情形
《第十二夜》可以说是更为成熟版的《错误的喜剧》,最后塞巴斯辛和维奥拉的相认充满了泪水和感动,也解决的奥利威亚、维奥拉、奥西诺三人复杂的三角恋爱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奥利薇亚的演员听声音很明显能听出是男性——这是伊丽莎白时期戏剧的特色,即男性演员的跨性别表演,也是为什么该时期“女扮男装”的剧情会那么多(再变回男的会比较容易演)。

7. 《凯撒大帝》中凯撒被勃鲁托斯刺杀的场景
勃鲁托斯刺杀凯撒的经典场景,对勃鲁托斯而言,他自己是非常憧憬凯撒的,自己只是为了罗马,才不得已杀掉凯撒。
好玩的是这部剧在《哈姆雷特》中也被提及,当年演出凯撒的演员正是之后演波乐纽斯的演员,而演勃鲁托斯的Burbage之后也演了哈姆雷特。

8.《麦克白》麦克白重新来找女巫的场景
要我说的话艾默里奇选《麦克白》就是失策,因为这恐怕是和“牛津伯爵”说冲突最大的一部戏,是一部写给詹姆斯一世的、典型的詹姆斯悲剧(Jacobean Tragedy)。

9. 《哈姆雷特》里的几大场景
A. 波乐纽斯训斥奥菲利亚兄妹的场景
B. 哈姆雷特刺杀波乐纽斯的场景,还原度相当高的一场。
C. 土鳖还是不土鳖,西方戏剧史上最著名的一段独白,不多说了。这个演员念得还是蛮感人的。
可以看得出剧组为了牵强地把西塞尔家族和波乐纽斯联系起来,选的两场都是和波乐纽斯有关的场景。其实嘛,这部剧没有那么大的政治含义啦。

10.《理查三世》中理查三世著名的开场白
实在是无法理解Robert Cecil=Hunchback=Richard III的神奇等式是怎么想出来的……脑洞好大。

2 ) 非常有噱头的题材 依然拍的即不落俗套又有力动人

本来是当做一个random的电影看的
在city cinema east village 超级有feel的复古电影院
影厅也是圆形顶 恰好像电影中观众所在的theatre一样
没想到拍的如此好看
处处有惊喜

首先这个电影是2012导演的转型之作
影片既有傲慢与偏见的无敌美景
又有都铎王朝的宫廷历史复杂纠纷

其次演edward的是harry potter里卢娜的老爸啊!烟熏妆帅的一笔啊!
我恍惚看到了加勒比海盗jack sparrow啊!
然后演young edward也在harry potter里出现过 金发英伦小帅哥啊!



印象特别深的几段

一个是年轻的edward和年轻的queen elizabeth相爱
俩人夜半在外谈天说地 自然的就滚床单了 滚完床单不知怎么了
女王误会edward是有目的才跟她睡的
女王怒了 披了衣服从床上起来对edward说
how u dare!!
edward求和好 念了好多好美的句子
一直说到"journey ends when lovers meet"
我顿时鸡冻了! 大一上学期在学校买过一张poster
上面是两组图片横着摆放在一起
是一个女人和男人 在火车上 亲吻
下面写的话就是

Journey ends when lovers meet.
----William Shakespeare

当时就被这句话打动了 然后在这个电影里
看到young edward充满爱意的对女王说这句话 我的心都软了
于是女王的心也软了
"kiss me" she said.

还有一段儿就是最后edward快死了
他把替他把剧本传出去的Ben叫来床边 把最后的几本剧本给他
他略带忧伤的对Ben说 你还没有告诉过我 你觉得我写的剧本怎么样呢

他一生挚爱poetry 可到死 也无法将这些传世名作署上自己的名字
看着shakespeare像小丑一样在每次演出演完后受到众人追捧
他也只能激动时默默跟着念出台词 然后在落幕时默默转身离去

于是Ben颤抖的 眼含泪水的说
you are the soul of the age

-
ps 影片的预告背景音乐用的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歌
radiohead

3 ) 风中飘荡的台词

用红楼梦里的词假作真时真亦假来形容显然不够,得用里面一句一晃而过的词语才行,堪称野史和正史的肉搏,只要9便士(原台词2便士,妓女真便宜啊,9便士是指9块买的碟:)女王、教皇、伯爵、弄臣、戏子、战争、王朝、情史都消失了,那些荡气回肠的戏剧和台词却仍在风中飘荡,在今天的剧院在人们的口中传扬穿越。

这部制作考究精良,证据考究准确与否不详的片子(主要是本人才疏学浅无法判断,不过野史总有些来头,无风不起浪嘛,顺着片子的思路,还真有点带入笼子的感觉哈),给最近在读的《自由的故事》美国建国前500年欧洲历史提供了些野史背景。看这片子的要点功力,感慨世界历史储备如此浅薄,加上忘光光了,翻出海天的彩图版教会历史也感到不够啊。更令人焦急的是大段精彩绝伦的莎翁台词,亨利五世、麦克白、罗密欧与茱莉亚、王子复仇记、奥赛罗、第十二夜,呼呼,还有绝妙的十四行,也差不多忘光了。完全是用时方恨少的怨叹。跟随片子走入到其中,进入还原得要以假乱真的场景里,去对照历史的时候,还真有些黑色幽默,是啊,历史被揭开的时原来并不像文字描述的那么美好,缠着这那么多阴谋、杀戮、斗争、死亡和争战、情欲,将帝王将相平民百姓精英官长一齐卷入交织成斑斓的历史画卷。

其实最感慨的是到看完后,想起圣经说:耶和华坐着为王,洪水泛滥时,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又想起启示录描述的从天上观看地上的历史画卷时候惊心动魄的样子,大巴比伦倾覆时候的场景,君王、客商、靠海为业的哭泣悲哀的模样,又说地和海要交出其中的死人,最真实的历史画卷要一一展开的时候,就又惊怕又喜乐,这些个正史野史就都算不得什么了,就要俯伏以炭火捂口如以赛亚哀鸣: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就当存又喜乐又恐惧战惊的心警醒存活。

想起莎翁的《凯撒大帝》。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单身一人参加元老院会议。当他坐上黄金宝座,阴谋者都身藏短剑,像朋友一样围在他身边。其中一个人跑到他面前,抓住他的紫袍。这就是动手的暗号。众人一拥而上,用短剑刺向恺撒。他一共被刺23处,其中3处是致命的。读到@这个世界这样奇妙被建造同学的的一段非常妙的点睛之评:莎士比亚写的凯撒大帝是在元老院里被他的同事刺死,廿三个人一人一刀。凯撒一直躲,后来看到他最好的朋友布鲁图(Brutus)也拿刀要刺他,凯撒就说:“你也有份吗?那我死就算了”,因为心碎了。神希望我们彻底旧性的死亡。新生命的建造。可是人总是很活跃的想满足自己的私欲。

莎士比亚戏剧的“暂时性”不朽是因为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看热闹也好,看门道也好,片中当时的人们是看了《亨利五世》后造反了,又给镇压了。唉。这些发生过的还要发生,上演过的还在上演。戏剧的反复上演是叫后来的人可以有机会反复记得,免得忘记免得重蹈覆辙,由此那些恢弘的台词仍在风中飘荡传颂。

从这个意义上他的戏剧是如此经典,无论这个作者是牛津公爵还是笔名莎士比亚的肉铺老板。属灵上也是,总要知道历史总是神的历史,他在人的国中掌权。忘记了历史就背乎了自己。也就忘记了神是历史的主。

4 ) Anonymous

Provoking in every respect and manner. Anonymous gives its own exploration of the true identity of Williams Shakespeare by casting Shakespeare himself within a Shakespearean tragedy. Although the authenticity should definitely be taken with a pint of salt, it is a heart-wrenching story that is not unlike the work by the great writer himself. As our times has passed so has the taste of audience, but this film pays true homage to the great writer, written by him or not. The story neatly ties all the Shakespeare we read and loved in high school to political events at the time, and done so successfully. However, the pacing of the movie was questionable towards the end, which several times felt like it was about to end, but again it would reverse to explain another theme. Nevertheless, a vastly underrated movie.

5 ) 俄狄浦斯成了莎士比亚的袖口花边

灾难片导演终于对英国国粹下手了。还好年代久远,莎士比亚无论是谁都不足以造成一场灾难。不知将来是否有人会质疑红楼梦与曹公的亲子关系。东方的这片大地,容得下一阵清凉的小风吗。小风刮过,连落叶都卷不走,连土缝都侵不进,真正巍峨的东西永远屹立不动。现在韩寒的事件还在续着。在过去,任谁也不会想到今年会生出这样一场浩荡且荒唐的大灾。灾至每一个因此事而将“文字”抛之脑后的人。人类历史那么长,有那么多美好瑰丽的文字供我们阅读,我们何须要把眼力心力和时间耗费在观摩一场无意义的笔战上。文字当与其它艺术一样纯粹。无论一个人的立场为何,都不应失去面对文字的敬畏之心,更不能使用它去实现自己的恶意。
是吧。
怎能忍心呢。

偏题了。
还是说回电影。

本片中的牛津伯爵对文字的真爱最动人。他仿佛是在文学缪斯的怀抱里奋笔疾书着。剧作落幕,他落款,他不在乎莎士比亚是谁,也不在乎自己是谁。观众的反应令他的眼泪滚烫,这温度,足以温暖他。无需再从别处寻得更多。
Rhys Ifans天生一对沧桑温柔的眸子,再愤怒,眼睛里的光都锐利不起来。他的举手投足同样圆润。一个人对世上的某种存在抱有谦卑之心,便会使其自身酝酿出温良柔软的气质。这气质是吸引人的,并与智慧同调。他恰巧是牛津伯爵最适合的模样。

再说女王。我见过那么多版本的伊丽莎白一世,心中挚爱依然是凯特·布兰切特。本片中的女王年轻时浮华了一些,色艳情浓,年老后色衰情却更浓。她是一个一惊便鹊起的女人吗,女王毕竟是女王,‘女’字占一半,怎么能把后面的‘王’字彻底弱化了呢。

还有,那些这些的高贵英挺的男子们居然都是她的儿子,这个创意太惊悚。牛津伯爵成了母子乱伦的俄狄浦斯王,只是没有在得知真相后刺穿自己的双目,没有走向地狱。他一路罪恶着。或许是为了使这个角色更丰富,从写作到乱伦,本片的编剧让他罪恶到了万劫之底,并且每一项罪孽都指向伊丽莎白一世。而这个女王却被隔断在真相之后,都没有机会用一尺白绫了解自己。她在这个点上并没有因此而饱满更多。
所以觉得,有点多余。何必染指戏剧之源的古希腊精粹。创作者还是要有舍得放弃多余创意的勇气,无论它灵光一闪的时候多么惊艳。

总体来说,主线不够厚实。莎士比亚的真伪终究成了噱头。什么宗教,什么宫廷,什么爱情,都如花似叶地长在一根脆弱的枝茎上。这枝茎脆弱得仿佛是另一片狭长的叶子。大家都摇摇欲坠,经不起风浪。
所以这又是一部终将被时间风干的电影,当观众们还在匆匆拾起被大风刮落的帽子的时候,它就已经只剩下干裂的碎骨头了。

6 ) 莎士比亚,你个满嘴谎言的小人!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七号影库(Theater7)

“莎士比亚是手套匠之子,在某个时刻他前往伦敦,根据传说他成为演员,最后变成剧作家,他的亲生父亲和儿女都是彻头彻尾的文盲,他的遗嘱中连一本书或是手稿也没提到,没有任何种类一张手稿,曾被人发现过是出自莎士比亚亲笔,四百年来连一份文件也没有”,那么他的剧作是如何写出来的呢?

七号评分:7.77


剧 情 简 介

故事发生在15世纪末期,英国文艺复兴时期

本杰明(塞巴斯蒂安·艾梅斯托饰)是个诗人兼戏剧作家,平时他写的戏剧都会在剧院里演出。

可是英国王室的辅政大臣威廉·塞西尔(大卫·休里斯饰)认为其剧作有煽动成分。

于是他派人将本杰明抓捕后关入大牢

可没想到的是,本杰明被神秘人保释后带到一个小城堡。

一个穿着华丽、举止绅士的男子接见了他。

他是塞西尔的女婿,假借岳父的名义释放了他,可本杰明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

男子递给他一个剧作本,要求以他的名义在剧院里演出。

原来,男子是第17代牛津伯爵爱德华·德维尔(瑞斯·伊凡斯饰),爱好写剧。

但在英国王宫,写剧不是一件正事,会为王室蒙羞。

于是他想到将自己写的剧作以别人的名义问世,被成千上万个人看到,其内容便可以影响到人民。

爱德华表示,如果效果好,自己可以源源不断提供剧本,还拿出了一大笔钱作为报酬。

不过前提是,本杰明必须守口如瓶。

本杰明是个清高的人,他犹豫是否应该这么做。

于是心事重重的他将此事告诉了戏剧演员威廉·莎士比亚(拉菲·斯波饰)

演出开始后,慷慨激昂的台词很快就感染了所有观众,全场掌声雷动久久无法平息。

但在表演结束时,莎士比亚竟然恬不知耻地在剧作本上签了自己的名字并昭示众人。

偷偷在一旁观看的爱德华惊诧不已,但是对于他来说,名节比一切都重要,他无法拆穿。

之后,本杰明找到爱德华为此事道歉,告诉他自己没有告诉莎士比亚剧本出自于哪里。

爱德华没有办法,他决定将错就错,通过本杰明将剧本源源不断地提供给莎士比亚,完成自己的心愿。

就这样,每场演出都取得了成功,莎士比亚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可是久而久之,贪心的莎士比亚不满足于小剧院。

于是,他向本杰明提出要钱建造更大的剧院。

无理的要求被本杰明拒绝了,但是莎士比亚竟然通过乔装跟踪,发现了爱德华的身份……


影 片 浅 析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不仅仅是油画般质感的画面对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天马行空的幻想,重要的是,演员们出色的表演让我完全相信这个故事。主演瑞斯·伊凡斯对角色的诠释非常成功,深陷宫中身不由己的无力感一览无余,之后在观看自己作品问世的过程中,情绪递进的准确表达更是让人动容。

影片采用双线叙事,给我们讲了两个故事,而这两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就是对于诗歌文学有着极高天赋的牛津伯爵爱德华·德维尔。在电影中,他是莎士比亚剧作的原作者,也与伊丽莎白女王有着亲密关系,导演用爱德华悲惨的一生来告诉我们,只有最悲情的人物才能写出震撼世人的四大悲剧

命运总是造化弄人,从小生活在宫廷中的爱德华不爱权谋爱诗歌,不被支持却一直坚持自己的爱好,自小就开始写剧作,他一直坚信文字可以带来权利。其实他并没有错,文字可以改变群众的思想,而群众基础是王国稳定的基本,但是他面临的困难是自己的文字无法为群众所知。

所以他找到了本杰明,想借他的名义演出自己的剧本达到目的,可阴差阳错的是,本杰明的犹豫给了莎士比亚机会,但是在首场演出极其成功的情况下,爱德华决定将错就错让莎士比亚继续挂名自己的剧本,这也为之后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人至贱者无敌,得了便宜还卖乖说的就是莎士比亚这种人,贪得无厌的他不满足于凭空得来的一切,杀了敲诈他的基德之后灵机一动,想到自己也可以用敲诈这一招对付爱德华,但这也触及了本杰明的底线,本杰明自从看了爱德华的剧作之后,知道他才气胜过自己百倍,心中已经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忠于文字的本杰明怎能让不学无术的莎士比亚玷污?

可是这个时候莎士比亚已然深入人心,没有办法的本杰明用了最不该用的方法,向塞西尔的手下告密,目的是要让莎士比亚被抓,让他付出代价,可是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看到了。爱德华究其一生耗尽所有家产写下震撼世人的剧作,却落得如此悲凉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但是影片结尾本杰明对爱德华夫人说出的那番话才是影片的核心,“夫人,你,你的家族,甚至我,甚至伊丽莎白女王本人,会被后世记得的唯一原因,是我们有幸活在你丈夫在纸上着墨创作的年代。”

穷困潦倒的作家、诗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在我们嘲笑他们舞文弄墨拿不到政权的时候是否应该想一想,是谁让历史被我们铭记于心,又是谁书写一段段精彩的篇章为我们后人所传颂?在我们为曾经有着丰功伟绩的古人歌功颂德之时,也千万别忘了撰写这些古人事迹却不被人知的无名英雄们。



文字或许无法赢得王国,却可以让你的英雄事迹名垂青史,为后人所传颂,古人的丰碑不是由砖石砌成,而是在诗人的笔下由诗人筑造的。

7 ) 时代的灵魂,英国版鲁迅

当时看到匿名者的海报,我就立即决定要看这部电影了。
不得不说,这海报制作的太精美了。海报的画面被一个霸气侧漏的背影所占据,他身着华丽的贵族服饰,手里拿着羽毛笔,周围四溅的都是墨渍。我立即就被这个背影锁征服咯,不用看到他的面容我都可以猜到这是怎么样的一位美男子。
这个海报体现了电影的特点,复杂,华丽,阴暗。这不是一部传奇的光荣故事,而是关于一个天才的悲剧。说匿名者是英国版鲁迅其实还不是很合理,之所以这样比喻,是因为两人都发现了语言的力量,发现了语言对于革命的导向煽动性。可惜的是,抛去大时代背景,鲁迅成功了,但匿名者被阴谋陷害了。但是匿名者向我们传递了导演的思想:所有艺术都是有政治意义的,不然就成为了平庸之作。一部好的作品,要懂得启迪广大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好的喜剧。在影片开始,主人公Johnson的喜剧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也是有局限的,没有产生轰动是效应。这是因为,在一开始,他的作品只是为幽默讽刺,没有思想、没有自己的意志。(Edward:Voice?You have no voice!That`s why I choose you!)而edward的作品很懂得煽动群众,启迪人民,所以可以有那么大的轰动效应。我不太了解政治,更不太理解英国历史,所以关于电影中的阴谋我就不多做阐述了。
很多人觉得这部电影因为使用插叙二很有参差感,但我的感觉是,这部电影人物关系、剧情都比较复杂,使用这样频繁的切换会对剧情理解有一定的影响,稍显凌乱。
另外值得提出的是Rhys Ifans的牛津伯爵实在是太美了,这个造型美得让我有点hold不住啊。他的一举一动中透出的那种贵族气质和诗人气质让人欲罢不能啊。另外的两位英国小生也很美。总之这种复杂华丽的古典造型,实在是太和我口味了!

短评

咱们也拍部《关汉卿》吧!

6分钟前
  • 透明
  • 推荐

视江山如浮云,只求一生艺术抱负,可惜生错年代,诸多名著蒙其出身本相。宫廷阴谋、乱伦爱情,加上莎翁作品的万古流传,反衬一个可怜的文艺范。

10分钟前
  • Louis
  • 力荐

关于莎士比亚的真相探讨了好多年了,除了牛津博士、马洛、培根等人也被视为莎士比亚的真正作者。影片用了很多插叙的内容告诉我们牛津博士为什么不愿公开自己,且让莎士比亚钻了空子。莎士比亚则是十足的自私虚伪狡猾小人,呵呵

1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最后20分钟一直在飙泪 然后惊讶的发现自己一点不恨驼子了

15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三星打底,虚构故事与《莎翁情史》相抗衡,就像豆友所言胜在黑历史和乱伦。一星给画面,《巴里-林登》丝绒般的烛光令人动容,外景处理则如特纳画布上的雾蒙感。

20分钟前
  • somnambuleNRR6
  • 推荐

看这个剧的纠结之处就在于,不看剧透你会如云里雾里,看了剧透你又会觉得索然无味。关键字是:乱伦、颠覆、仇杀、诗与戏剧。

21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还行

让人舍身忘死沉迷其中,全情投入无欲无求,这大抵是传统戏剧在最初给他的创作者以及受众带来的最大乐趣。罗兰再将此带入到宫廷缠斗的全景中,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大时代造就了人们渴求观赏美学的崛起,又在与世俗禁忌的拉扯中引申着快感惯性。这片子要是想在当下找一个病毒营销案例,那就是韩寒事件了

24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不管各方理论历史真相是如何,片子本身实在是太成功了!Emmerich真的是一切为成品服务(好像是他要加入prince tutor这条线的,本来剧本里没有)。看好之后我对Oxfordian Thoery异常感兴趣,就跑去听了很多编剧的采访……然后我觉得这人应该是好莱坞most annoying screenwritr。算了,作品和人要分开看

26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2012年看2012的导演怎么把莎士比亚给灭了...方韩之争的时候看这片子真应景啊!不待见JCB这个小金毛,看看人家中年牛津伯爵多么妖孽,被Rhys Ifans叔的眼线和贵族范儿彻底秒杀, 私心多加一星!秒杀的直接后果就是隐约开始质疑莎翁,还跑去研究了各种质疑理论。颜控就是没原则,我森森的鄙视自己!

28分钟前
  • 弥呀
  • 力荐

阴谋论!乱伦!

33分钟前
  • 星月日
  • 力荐

电影拍摄本身亮点不多,前后穿插剪辑与演员变化使叙事的连贯性大打折扣,且并未增加故事本身的悬疑色彩。但对莎翁作者论悬案而言,这是一次精彩的视觉论战,尽管过于戏剧化,但疑点与相应推理的展示合乎情理,对语言魅力的刻画也称得上可歌可泣。

35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这位老兄的大部分电影都在2小时以上,不过娱乐性都还挺强。上联:莎士比亚小剧场;下联:宫廷纷争大舞台;横批:乱伦皇家。

38分钟前
  • tintin76
  • 还行

热爱摧毁世界的罗兰.艾默里奇这次试图摧毁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名声,不过故事的主线发展到最后,爆点已经不是莎士比亚是否是欺世盗名的卑劣小人,而是这背后的那些惊心动魄的各种宫廷争斗,爱情和凶杀。

42分钟前
  • 青貓
  • 还行

敢情莎士比亚是个公用马甲呀,呃……

47分钟前
  • JulyChan
  • 还行

一部试图用颠覆莎士比亚来赞颂莎士比亚的影片。只要气息尚存,文字依旧,他就会被世人永记,因为他所塑造的那些活生生的丰碑……

49分钟前
  • BIG-O
  • 力荐

电影有新意,而且剧本也很有特点。导演不仅敢于以也是传闻来拍摄伊丽莎白一世的王位传承,更敢于把莎士比亚描写成一个三道贩子。

51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力荐

这么多评论,就没有一个人把这其实是个乱伦电影这件事说出来……太囧了……

56分钟前
  • 水女
  • 还行

莎士比亚这棵树太大,招风也很正常,你大可以不在乎这个故事几分真几分假,但这绝对是一种引人入胜的好故事,一个莎士比亚式的乱伦悲剧。阴谋论的故事,一场人性的暗斗,除了优秀的剧本,影片在技术上同样优秀,特别是特效制作出来的伦敦外景和泥泞的街道。故事真假无所谓,导演还拍过2012呢!★★★☆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其本身也如诗歌的叙事。

1小时前
  • 猛猪卧荒丘
  • 力荐

真是拍得不错,这种忤逆历史/冒犯粉丝的题材,居然能拍得这么动人心弦,导演的功力不容小觑。许多场景都很值得品味,尤其不少远景更是美轮美奂。道具服装很有味道,人物心理的推敲很细腻,而故事本身也扣人心弦。但是到底有多少人会信莎士比亚是个鸠占鹊巢偷窃别人成果的小人呢?至少我看完有小动摇。

1小时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