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X》中邪恶的老婆婆Pearl从前的故事,和那场杀戮发生的房子,在1918年……《X》女主高斯出演Pearl,片中对她的身份设定已有所展现。
这个片子是《X》里面的老太太的前传,专门为珀尔量身定造的,想看的话,先看前传,随时都要做好心理准备。女主真的压抑太久了,再加上母亲的不理解和打击,一个正值青春期的18岁少女,内心也是幻想了许多许多,在一个流感的年代,一个女孩在农场除了喂牛和伺候瘫痪父亲;就连跳个舞也会被母亲控制;浑身变得不自在;不知道怎么表达内心,就只能用杀人来发泄自己那压抑和变态的内心。长满蛆虫的烤乳猪,就像珀尔腐烂的内心。完美演译了邪恶老太太年轻时的心理扭曲。演员选得好。值得观看
其实看到那么多争论珀尔的暴行到底是反社会人格还是被她妈妈逼迫造成,其实这不是二元对立的问题。
之前一个专门研究反社会人格的教授发现他的父系家族有不止一个连环杀手,他是有反社会人格的基因的,但是他在友爱的家庭长大,成为了一个拥有家庭且最多有点冷漠的普通人,所以珀尔很可能携带反社会基因然后被她妈妈从小逼迫和爸爸的瘫痪促使她完全变态。如果没有反社会基因+后天成长环境差,两者缺一都很难促成一个连环杀手的诞生。
这部电影珀尔生活的环境都是非常美好甚至富有童话色彩,我想如此安排可能不光是为了反差感,也是我个人感受到的一点就是不要低估人对人的伤害,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人,觉得ta生活环境很好有钱有颜好像什么都有了,不明白为什么ta会崩溃,很可能就是亲近的人的伤害造成的,这种伤害往往隐蔽性和毁灭性都是最强的。
继《X》之后,导演缇·威斯特带来了“X”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珀尔》,本片曾亮相第79届威尼斯电影节,由“独立片专业户”A24出品,北美上映一个多月,烂番茄新鲜度仍旧维持在90%,豆瓣评分7.3,对于一部恐怖类型电影来说,这样的口碑实属难得。
就连马丁·斯科塞斯都对《珀尔》赞不绝口,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缇·威斯特的电影有一种如今非常罕见的能量,这种能量来自于他对电影纯粹的热爱……你在电影的每一帧都能感受到它。作为《X》的前传,《珀尔》以一种截然相反的电影风格制作完成,如同50年代的宽银幕彩色情节剧,狂野、迷人又令人不安。韦斯特和他的缪斯米娅·高斯太知道如何戏弄观众了,我感到痴迷而惶恐,以至于难以入睡,却还是忍不住想要观看。”
如果说《X》是导演韦斯特写给上世纪70年代剥削电影和独立色情片的一封情书,其创作初衷是让观众参与到整个电影制作过程乃至电影史,那么《珀尔》则是对彩色电影童话和好莱坞腐蚀性力量的邪恶颂歌,形成了一种对影像前史的追溯力,更加重视“身处电影中的人”,讲述邪恶的老太太珀尔的起源故事。
为了填补《X》中珀尔背景故事的空白,《珀尔》在剧作上做出了诸多尝试和变形。看过《X》的观众应该很熟悉导演韦斯特的惯用套路,他在《X》中搭建了太多的杀戮空间场景,譬如车道、前台阶、地下室等都被血腥所浸染,以致于观众都在等待《珀尔》以更为凶残的方式呈现更加极致的暴力,然而韦斯特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一直维持着沉稳克制的风格。
《珀尔》的故事发生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而当时又正值西班牙流感大流行,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受到感染。与《X》的肃杀气质不同的是,《珀尔》的开场是在一个田园诗般的得克萨斯州农场,画面饱和度颇高,整体充满了色彩感和生机力。
珀尔穿着母亲的旧衣服在卧室内舞蹈,摇曳的灯光被一阵开门声破坏,珀尔的舞蹈动作被母亲的恶言制止,珀尔立即从想象坠入现实的世界——她的丈夫霍华德在婚后不久就上前线参战了,他们之间甚至还断了联系。而珀尔在霍华德的农场同父母生活在一起,她每日不仅要应付数不清的农活,还要照料瘫痪不能自理的父亲。离开农场,慢慢成为珀尔最大的心愿。
珀尔年轻却野心勃勃,她梦想着成为一个银幕巨星,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期待,并整日沉浸于自己幻想的世界。直到有一天,丈夫霍华德的妹妹米斯蒂前来拜访并告知珀尔,小镇上要选拔舞蹈演员去军中表演,这是珀尔能够离开农场的唯一机会,她决心以舞蹈的方式闯入好莱坞。尽管观众无法确定珀尔是否能够在舞蹈选拔中脱颖而出,但《珀尔》则清楚地表明了这个梦想是多么遥不可及。
与此同时,她的母亲一直用语言和行动打压她的自信,珀尔越来越意识到她可能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而母亲的冷漠无情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珀尔愈发深刻的病态。另一方面,珀尔无法体验米斯蒂所身处的现实,米斯蒂可以自由地追求梦想,哪怕无法实现,却还有一个完美的家庭。
本片曾多次展现珀尔对着农场的牛群表演舞蹈的桥段,更加衬托出她不被人理解的真实处境。除了舞蹈之外,珀尔最喜欢的是看电影,而作为观众,我们无法确认她对电影的热爱是否带有一种潜在的功利色彩,我们看到的更多是珀尔近乎畸形的梦想正在吞噬着她的灵魂,一个女性的扭曲正慢慢被银幕放大。譬如当珀尔在戏院偶遇了一位帅气的放映员,她被他深深吸引,而他也对她展现了十足的热情。
然而随着两人交往的深入,放映员渐渐露出他的真实面目,他私下正致力于色情电影事业,在认识到珀尔的真正生活的时候,他身为“波米西亚人”的优越感促使他想要远离珀尔,最初的热情转变为鄙夷和嫌弃。于是影片终于亮出了它的第二幕——人性的黑暗席卷而来,但仍然与《X》的血腥无关。珀尔杀掉了放映员,而在此前,母亲也在与珀尔的争执中意外身亡。
伴随着小镇选拔赛的到来,珀尔正调动起她强大的暗黑力量。正如观众所预想的那般,珀尔的舞蹈试镜最后以失败告终,“珀尔是否能离开农场”这一悬念的大石也落了下来。在接近影片的尾声时,珀尔彻底走向了情绪的崩溃,她将米斯蒂带到家中,诉说着自己对丈夫霍华德因爱生恨的心理过程,而米斯蒂也没有逃过珀尔的追杀。影片的结局则是,当一切尘埃落定,珀尔继续与死去的双亲生活,而丈夫霍华德此时从战场归来,他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切,本片就在珀尔一脸的笑泪狰狞中戛然而止。
毫无疑问,《珀尔》能够取得如此成功的反响,自然也离不开米娅·高斯的精彩表演。从《X》到《珀尔》,女主角一直是由米娅·高斯饰演,这位从拉斯·冯·提尔《女性瘾者:第二部分》正式出道的女演员,已经出演了包括《救命解药》《马柔本宅秘事》《阴风阵阵》等在内的多部恐怖作品。值得一提的是,米娅·高斯还参与了《珀尔》的联合编剧,她称与导演威斯特一起工作是“一生中最富有创造性的充实体验之一”。
为了刻画《珀尔》这位梦想成为明星,同时又隐藏着暴力倾向的女性,高斯试图从影史经典中汲取能量,尤其借鉴了《黑暗中的舞者》比约克、《兰闺惊变》贝蒂·戴维斯的表演。事实证明,饰演《珀尔》最可怕的部分并非角色的血腥爆发力,而是角色的人性转折点,譬如《珀尔》结尾处大篇幅的独白段落,高斯借鉴了迈克尔·法斯宾德在史蒂夫·麦奎因执导的《饥饿》中的长篇独白,抖落出一种幽深而压抑的情绪底色,将这一人物被环境扭曲束缚的真实感受演绎得淋漓尽致。
导演韦斯特表示,他已经在努力制作该系列的第三部作品《玛克辛》,讲述在20世纪80年代家庭录像带对人们的影响,该片将聚焦《X》谋杀案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个女孩”玛克辛。这部作品将受到不同电影制作时代的启发,很可能会弥补《珀尔》中许多悬而未决之处。在导演韦斯特看来,观众不需要看完其中一部就必须看到另一部,但这几部电影确实相辅相成。
“我正试图用这一切来构建一个世界,如果没有一系列的续集,你就无法拍出一部真正的血腥电影。”导演韦斯特说道。而诸如此类的系列恐怖电影,包括温子仁的“招魂”宇宙,以及去年的“恐惧街”系列,似乎都验证了这一点。
ELEVEN FILMAG
撰稿|阿do
排版|鹿川少女
审核|NAMU
看完这部后和二狗子交流了一番,整理一下,留个想法。
这电影蛮有特色,它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在致敬《绿野仙踪》,画面饱和度高,色彩反差大,明快艳丽,极力的营造一种童话氛围,然后来了一波绿野仙踪的黑化反向操作。。。 珀尔犹如一个蒙昧未开的孩子,具有天然的残忍。。。这一场电影,完全可以解释成珀尔一厢情愿如孩子般的心性,她其实意识不到后果的严重,她烧死妈妈的方式对应里绿野仙踪里桃乐丝打败女巫的方式。珀尔和桃乐丝一样想要逃离,可桃乐丝最后迷途知返,但珀尔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桃乐丝把水泼在女巫身上也是意外。。。没想到女巫会融化。。。这其实有一个隐喻——无意的伤害:我不是存心要伤害你,但是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后果。。。家人之间最是如此。珀尔杀母弑父,充满了孩童般的残忍;恨母亲,所以对她奄奄一息置之不理,爱父亲,但怪他拖累了自己。为人父母或者为人子女的时候,这其实是谁都可能在内心深处生出的怨念:嫌妈妈唠叨,自己一意孤行,倒最后覆水难收发现妈妈是对的,自己一错再错,那是怎样的挫败。本来自己可以展翅高飞,但是父母生病不得不照顾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怎么会没有一丝抱怨。。。然后,把自己所有的不如意所有的失败都以家人的羁绊为借口,这个故事不过是放大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黑暗面。 看完珀尔再接X,才能让这个故事更加暗黑更加意味深长。 以上 (女主的演技可圈可点完全呈现了那种天真的冷漠和残忍,片尾大段的独白足见台词功力。)
前传具有很大的拯救意义,那个被无数人憎恶的皮包骨头,在偏执的理念下无情屠戮,于她而言,世人都是伪善且图谋不轨的,而这次,当光亮照进阴森恶臭的房间,照进冰凉刺骨的水面,昔日的少女重现眼前,袒露那段病态艰辛的岁月…… 编剧真的是开挂了,能把一个负面形象升华到如此高度,着实令人称赞,加上女主精湛的演技,裹挟的罪恶被盘剥,理性占据了主体,继而散发出普世的光辉…… 还能说什么呢,只能笑着表示满意了。
说说我看pearl和x后的感受 刚开始搜pearl时看标签是恐怖片还觉得很奇怪,是刷dy时被剪辑安利到的,剪辑看下去就感觉是个小清新电影,女主看起来很努力的样子 然后开始看电影,只感觉处处是伏笔啊象征啊这些!!!!!!! 最开始那个稻草人,女主在看完电影后回家路上遇到的那个稻草人,坐它身上的那些举动,简直是在暗示后期女主会出轨以及她掐稻草人脖子时感觉就是在暗示她会以类似方式杀死自己的情人 女主亲戚给女主家送的那个乳猪,感觉就像是在暗示女主以及和女主有关的所有人。 现在回忆着,个人觉得有好几种象征意义: ①是女主的人生就像这乳猪一样逐渐生蛆 ②是女主一家人的分崩离析 ③女主就像这乳猪一样被抛弃在那样偏僻的农庄里腐烂发臭 感觉女主杀小动物那段跟x里的女主成了对照组一样的存在 女主跟她妈妈争吵那段,演得实在是太好了,非常歇斯底里,很真实的片段,是压抑生活下的情绪爆发,是内心积压的痛苦,被生活折磨的郁气,实在是太久没有释放压力,爆发出来的时候才会如此剧烈 女主妈妈在她们争吵前的某个夜里被女主发现在哭泣,似乎也是在为后面忍耐不住的争吵做铺垫 她们争吵时女主妈妈被推搡到壁炉那裙子被火燃起来时,真的把我惊艳到了,我个人在这部电影里最喜欢的片段,除了女主妈妈自燃这里,就是后面女主跟她闺蜜剖析自己内心那段了 女主妈妈被烧的片段我反复看了两次,其他的则是一遍过。跟朋友聊起我喜欢这段时,她们都说我像个变态,但我真的很喜欢啊真的很美,是压抑黑暗的画面里的一点亮色,真的很惹眼啊啊啊 后面妈妈被烧成焦炭人时我刚开始觉得不可理解,觉得太夸张了,后来暂停后仔细思考了下,这么高温大面积的烧伤,能活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吧,是让我第一次正视火焰的威力 女主穿好漂亮的红裙子准备参加舞团选拔时,她帮她爸爸换上了正装,那时的她看起来真的很美 后面女主落选,审判员说只要金发女生时我就知道是她闺蜜入选,还感觉这个就像内定一样,女主不过是个陪跑的,她落选后的崩溃大哭听起来疯狂又悲哀 女主闺蜜陪女主回家,在女主难受时表示她能将自己当成女主丈夫霍华德倾诉自己内心的真正自我时我就知道女主闺蜜活不了了。 我暂停了这里,在心里推演了一下,莫名觉得女主把她闺蜜当倾诉对象时一定会把她出轨杀人的事情说出来的吧 女主果然不负我所望 她闺蜜听着女主的内心独白,脸上的笑由安慰中带着得意洋洋变成了勉强的假笑,很明显是被女主给吓到了 后面她道别,我看着她僵硬着走出去,就知道她肯定活不了了,看到她出门后听见女主喊她然后停下来,就肯定她要被女主追杀了 女主果然在旁边捡了个斧头就开始追杀她闺蜜,她闺密就在那跑啊跑 她闺蜜被女主追上分尸时,那干脆利落的斧头,看得我叹为观止,仔细观察了下断口处,感觉好真实啊!让我忍不住怀疑演员是否还活着XD虽然我知道这是肯定的事情 女主对她丈夫回来的期望真的是浓烈,后面的出轨也是因为等的太痛苦了吧。当她丈夫在片尾真的回来时,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迟来的希望还算希望吗?迟来的希望已经没用了 女主看着她丈夫,脸上是像人偶的笑容,眼睛逐渐通红流泪,这里演的真的好好,让我真正理解了强颜欢笑是什么样子的 她丈夫发现了老丈人的尸体,我当时就在想,她丈夫只会有两种结局,要么被女主灭口要么成为女主的共犯,第二部成功解答了我的猜想,女主丈夫果然成了她的共犯
这是我第一次看如此血腥的电影,看完pearl后感觉还行,连续看完了x后才有种恶心感,但还算好。
好看,这部电影。里面有些我喜欢的片段可能会二刷,比如女主开头对梦想的咏叹,中间女主妈妈的自燃,后面女主对她闺蜜的诉说,就这三点,我很喜欢
朋友说我变态,但我肯定我真的不是很变态……当时跟朋友说时她家长在旁边听着,听完后跟我说别看这种电影,容易心理变态不正常,我说我已经看完了,还看完了两部XD
个人感觉其实还好
她有严重的解离症状,在她没有疯狂之前就已经很严重了。她身边没有一人发现,因为这类症状的患者更多都是私下解离。有高频解离症状的人必然有神经质介精神病之间的疾病。长期处于自我解离症状的人一旦破碎,必定失控。跟她是什么阶级的家庭环境没有关系,各阶级的人群只要过着“笼中蝶、金丝雀、困中兽”的生活。哪怕权贵富裕的人也会逐渐出现解离症状,长期解离下去,思维模式就会脱离自我看待事物,会出现人格缺陷和人格障碍类的精神病。
电影中有多次解离症状和情绪高频波动,在稻穗地里抱着稻草人跳舞之后失控,一人独自在房间里解离,憧憬幻想着离开农场,与瘫痪不能说话的父亲交流,她也会解离出“父亲的想法”而自言自语回复,对农场里动物、兽蛋的行为和交流,在河边对鳄鱼的互动。舞蹈面试时那段脱离现场的内心解离画面,甚至更可怕的是,她的闺蜜居然让她主动“解离”,让她把闺蜜当做去打仗的丈夫。
而她身边唯一可以接触最多,并且可以讲话好好沟通的是她的母亲,但电影中很显然母女之间并没有太多相互理解,相互沟通,这也是导致她高频解离的原因。女主的很多思维想法因原生家庭的缘故,没有办法向外倾吐,久而久之就有了自我思维模式内化及自我理想化,对她个体而言是一种向外得不到理解和倾诉,而养成的自我交流的思维模式。
这种心理状况不是她去了镇子上后,不是母亲跟她吵架后才有的,电影开头就一直伴随着这种问题。
她也不是反社会人格,不是只要杀人违法就是反社会人格,判断不同人格障碍最大的区别就是个人思绪的出发点,而不是通过表象的行为和情绪而决定的,有太多精神疾病有相同的表现病发症了。
她的情绪失控和解离症状有明确的缘由及爆发点,一切都因为长期对离开农场的理想化,而现实总是没法如你所愿。“不能离开农场”=“不能接受破碎”=“不能接受分离”=“不能接受灰色”=“非黑即白”。
她的思维模式非黑即白,高频的解离症状、过山车般的情绪波动、失控,爆发后的极端行为,这些都不是反社会人格会有的,因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虽然失控后极端,但他们仍然是被“理想化、情感”困扰的,而反社会人格并不会被这些困扰。
我是个有解离症状的bpd患者,所以她的疯狂和失控我能够理解。
恐怖电影有一个好处,不仅各式各样的角色都能在恐怖电影世界观里成为主角和关键人物,这本身就是一种平等的。
更棒的是,当你在恐怖电影中看到这类角色,想起自己不好的曾经,糟糕的过去,这本身就是一种修复,恐怖电影会治愈伤口。
B站恐怖影视区up主:抹茶味的goth蛇
相较于以“色情电影片场的杀人魔”为噱头而实际观感难符其名的《X》,《欲珠》在任何方面都收敛了些许,于是观众自然而然会以为这部《X》的前传,会是一部狗尾续貂,甚至换汤不换药的平庸之作。
但《欲珠》确乎带来了比《X》更佳的观感(甚至我怀疑两部作品是否真的出自同一位导演),在相同迷影情怀的铺垫之下,一个乡村少女带着成名欲望揭露内心;疯狂的篇章与米娅高斯的大秀演技让这个“前传”显得魅力非凡。
时代的退行
从《X》的七十年代回退到《欲珠》所发生的1918年,电影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回退,整个故事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全然改变了风貌。
如果说《X》像是《德州电锯杀人狂》,《致命弯道》般“荒郊野岭的杀人狂”这一类的影片的话,《欲珠》毫无疑问更像是某些古早的好莱坞影片。
从某些角度来看,《欲珠》同《绿野仙踪》这类故事共享一些相似点
高饱和度带来的靓丽色彩,少女心怀梦想,想要离开乡镇闯出一片自己的天空。甚至,就像很多童话故事里主角会有一个动物小帮手一样,本片的珍珠也有一个善解人意的鳄鱼朋友希达。
而《X》中的迷影情怀,也很好地保留到了这部《欲珠》当中,1918年的默片时代,通过一帧胶片传递爱意的方式很符合电影人心中“浪漫”的定义,只可惜那一帧胶卷,就和珍珠的梦一样,一吹就消失了。
米娅高斯的诡异3分钟
虽然影片中的时代倒退了半个世纪,但片中的故事却更加吸引人了,或许是因为本片几乎将全部目光都集中在了“珍珠”这个角色之上,而米娅高斯也不负众望,在大量特写与长镜头中,将珍珠这个复杂,可怕,又可悲的形象诡异地展现出来。
米娅高斯这人长得就很符合恐怖片的气质,当年在《女性瘾者》与《救命解药》里惊艳地初见后,这么多年来,她似乎就少有出演什么正常的角色。
《欲珠》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片尾她瞪视双眼,竭力微笑的三分钟片尾了
不同于《小丑回魂2》里老太太的静态微笑
也不同于《发条橙》开头那沉静的凝视
珍珠的笑是动态的,变化的,从欣喜一路过渡为狰狞,而她的双眼为了能不闭合而变得通红,流出眼泪,仅这一幕便展现出珍珠这样一个复杂,缱绻而变态的形象。
扭曲碎裂的珍珠
珍珠是一个恶贯满盈的杀人狂不假,但同时她也是一个拥有复杂情感而且可怜可悲的女孩。
母亲的严苛管教限制了珍珠的正常人际交往,而日复一日照料失能的父亲亦让她有一种被囚禁的感受,这般不正常的家庭之下,她被压抑的情感与欲望都歧斜成长,她对米兹的那段长达几分钟的个人自述中,对外界更美好世界的向往同只能住在农场的现实互相拧结,爱与欲望最终扭曲成了癫狂的模样。
影片的时代正好也是大流感盛行之时,大家戴上的口罩也在物理层面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加剧了珍珠的孤立。
影片最终,霍华德从战场归家,看到了家中腐烂的晚宴与腐烂的娘家人,从《X》中我们知道,霍华德虽然知道珍珠噬杀成性,但一直留了下来,陪伴着珍珠。
之前珍珠和米兹提到霍华德时说霍华德虽然出身优渥,但并不贪图钱财,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或许他对珍珠的爱让他无法离开珍珠,只能接受一切并尽力保护好她。
《欲珠》看似是《X》的一次重述,却将华丽的噱头掷开后迎来了新生,欲望与梦想的混杂变为了血腥而癫狂的交响,少女心思单纯却手法狠毒的杀戮,让故事在血浆与暴力之外获得了诡谲的恐怖质感。
我本以为《X》中衰老珍珠对过去的缅怀是一种类似《日落大道》或《舞台春秋》那般对旧日荣光的追悼,谁能想到,这般对明星,对舞台的记忆,也只是珍珠的一个求而不得的梦呢。
A24你看着办吧,Mia这表演不去拿个奖你觉得说得过去吗?长达近6分钟的长镜头独白(其实加起来有10分钟吧)以及最后看到Howard回来的“The End”那段表情的情绪推进太到位了,好棒。所以没被选上那些人简直眼瞎(现实/电影都是)。
想润又润不去的人肯定会很爱这片子
7.2/10 米娅那段独白和假笑可以直接封神了
没看过第一部,光看第二部故事过于单薄。本来以为是坏种里奶奶那种天生杀手传,结果也是环境逼迫那套。感受到强烈的自恋气息,果然主演也深度参与了制作,不过自恋得倒是不让人反感。总体来说略无聊,是短片的话可能更好。收获大概是看到了胶片时代的A片……
迪士尼公主/绿野仙踪/希区柯克 x系列这个按城市背景设定的玩转类型片拍法 结合不同时代的美术真的绝妙 哥特妹妹太牛逼了 是我们这个时代冉冉升起的female anti-hero! Female rage &female empowerment经典三部曲!
Mia Goth will be a big star!!
绕了一大圈告诉观众Howard对Pearl是真爱,但那到底是爱还是迫于恐怖的臣服呢?不是X镜像前史,而是以Pearl之名给Mia再度定制大放异彩的银幕形象,尤其是片尾一反血浆砍杀片高潮节奏令人屏息的长段独白更是字面意义双关的slay。然而相比前作,一切都一眼到头,没有新的刺激。承接色情影史命题和胶片时代的技术美学致敬镶嵌在血腥即景的田园风情画上,童话般绚烂色彩铺陈的天真口吻和回应当下的战争和疫病肆虐绝望年代剖开与世无争的核心家庭隔离生活底下压抑和奴役的潜流——如同光鲜浓艳的丰腴乳猪爬满虫豸,无论母女间的隐秘战争还是管控下集体焦灼的病态蔓延,高压何曾中止?放映随着一派祥和的礼赞乐章收束仿佛宗教图式圣母垂泪的扭曲笑容,那传统叙事里夸赞的乡下姑娘守贞等待丈夫还乡标准道德画卷,其实是地狱之门的洞开。
《X》描述的是杀戮和欲望本身,《珀尔》则是杀戮和欲望的根源:瘟疫、战争、压抑的破灭的理想和败落的生活,既绝望又癫狂。米娅.高斯贡献了不亚于华金版小丑的顶级表演。
非常合我的口味,透露出古怪而真实的心理写照。 犯罪简直就像做上帝,不爽就杀。
果然还是精神病更吓人
Pearl的心理状态跟其他人不太一样,这很明显,深层原因可能来自家庭和整个大环境。影片对于这个家庭的着墨大部分都是透过一些小细节:母亲的过去、父亲的疾病、缺席的丈夫与性...把Pearl最后的长段独白,放回到她与母亲饭桌上的决裂,可以发现她的母亲对她其实也有着某种不正常的嫉妒和比较。从她藏在衣柜深处几条艳丽的裙子可以知道,她也曾有过鲜活的生命力,像Pearl一样。她大概也由衷地厌恶那个寄生在她身上的东西,她让她的身体染上了腐败的气息。Pearl问为什么那么讨厌她,母亲没有回答,因为真实的答案会让人害怕以至Pearl在畸形的家庭环境下长成了畸形的性格,学会压抑欲望、过度偏执地追求爱和安全感及同理心丧失。
转:恐怖电影有一个好处,不仅各式各样的角色都能在恐怖电影世界观里成为主角和关键人物,这本身就是一种平等的。更棒的是,当你在恐怖电影中看到这类角色,想起自己不好的曾经,糟糕的过去,这本身就是一种修复,恐怖电影会治愈伤口。
女主太他吗强悍了........片尾超长独白和最后3分钟撑着笑的特写,omg!近三年看过不少恐影佳作,Pearl是唯一我觉得未来多年之后依然能活跃在恐影榜的黑马杀人魔。草!我觉得最渗人的是Mitzy视角,并且每次她快要发飙之前我就感觉自己像小动物预知到危险,赶紧去把房间灯调亮orz,屏住呼吸,全神贯注感受她的变化。还有我太喜欢这种面孔了!(比如说Shelley Duvall和Sissy Spacek...)哎,这就是战争和瘟疫及衍生的次生灾害之下普通人的生活现状,每个人都在经历失去和变故,唯一不变的是历史永远会循环往复,而该改变的是,个人与阶层与环境之间无法相容、越来越深的隔阂。无创造,无改变,无人性,无信任,便无爱。
和《X》一起为迷娅高斯量身定做的片子(米娅本人也是编剧之一),大量长镜头情绪宣泄,虽然完全没有很多人说的那么恐怖,但确实将一种病态解构做的淋漓尽致。PS哪有这么hot的放映员啊喂
既call me by your name 之后最强的怼脸无台词长镜头! 又名«妈妈再爱我一次之舞出我人生»
珍珠姐见人杀人见鬼杀鬼,上头后谁说都不好使。这部和X相比起来比较像文艺惊悚片,Mia Goth十分钟的独白足见演技,如果能多挖掘一下她杀欲的来源就好了。
好纯粹的疯批电影 影院发了女主的人头大扇,看完后想了想还是没带走 (以及看完了很想吃玉米是怎么回事
三星半。跟《X》完全不一样,更像是一部严肃的、带有心里惊悚气质的人物肖像片,基本上所有符合“类型满足”的血浆元素全都被剪进了预告片里,所以观影前校正期待方向是很必要的。其实就最终呈现结果来看,真正的主导者应该是身兼制片人、编剧和主演的Mia Goth而非导演Ti West,结合她本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大概她也投射了很多自己的影子在这个敏感而受到压迫,却又没有得到真正释放的角色身上吧
剧情不吓人,但疯姑娘你吓到我了。美式隔离都能把人逼疯?我不信...
在隔离酒店住21天就让我快疯了,原生家庭给人带来的影响更乘以千倍,控制欲极强的父母创造了「X」……Mia Goth的演技可真是对其他90后女演员形成了降维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