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第三季

综艺大陆2016

主演:蔡康永马东高晓松王嫣芸马薇薇范湉湉肖骁姜思达黄执中颜如晶

导演:牟頔

剧照

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 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2 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3 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4 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5 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6 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3 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4 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5 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6 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7 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8 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19 奇葩说第三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10-03 18:38

详细剧情

  《奇葩说》是爱奇艺马东工作室打造的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由高晓松和蔡康永担任团长,旨在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才出众的 “最会说话的人”。

长篇影评

1 ) 我为什么这么讨厌奇葩说

怎么说呢。对这节目挺失望的。 它第一季最火的时候我没看。第二季话题更热的时候我没看。倒是第三季开始才看的。总共也只看过两期。一期是第一季半决赛还是决赛,话题是工作是否应该接受潜规则。一期是第三季,话题和蠢人做朋友,你是不是傻。 仅看一集便味同嚼蜡。忍住所有不快看了又一集。以后再不会看了。不喜欢的原因如下。 首先是嘉宾素质的问题。这个看潜规则的时候体现特别明显。主持人强调了好多遍潜规则是广义上的潜规则,是上升到人性的问题。但是嘉宾几乎全都是在论述上床的问题。潜规则有哪些?我首先想到的,各种送礼,后门,走关系,暗箱操作,谄媚讨好,他人成果据为己有。可能嘉宾大多演艺圈吧。不管是不是事论事,我都挺嫌弃那些把论点放在床上再也下不来的。人的思想和你站的高度有关。个人的文化圈和那些嘉宾也是不是一个高度。且不论主持已经解过题了(这点上,马东很赞,喜欢了他近十年了。他的应变他的文化素养都让我敬佩)所以有时候看他们,就跟看跳梁小丑一样。 第二就是论据论证,渣的一比。嘉宾都是演员,可以很好地富有激情地表演出他们的台词。华而不实。有的是拽一些文绉绉的小文艺文学。有的是举几个(孤证不立)例子。有的是就是亲自上阵亲身经历再现。因为他们的激情和表现(表演),很容易煽动观众的情绪,所以计票随时都在波动。观众或许就是因为某一句话,某一个例子的深有感触就投了票。巨大的波动变化。这也侧面说明了观众的素质。也折射出很多中国人的素质。那就是容易被煽动。这是个需要警惕的现象。跑题了。总之论据论证都不充分(的情况下还能获取胜利我真是醉了)。 当然以上皆印象。绝对化了。 最后就是,这本身就是个娱乐节目。娱乐嘉宾。娱乐观众。甚至娱乐辩论话题本身。娱乐至死。它的话题非常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意义。它的投票机制非常新型,动态变化一下便拉近了所有人之间的距离。它卖腐卖萌。它成就了一批网红。也正是因为它的定位是娱乐,所以它的格调也就仅限于此——吐槽吐槽,耍耍嘴皮子,然后便罢了。这就是它和央视做的“主旋律”辩论的不同之处。主旋律的致命弱点也在,暂不说,但主旋律是严肃的,是真正能让人反思,而不是笑笑就忘了。主旋律或许是可以得到解决途径,至少让人警醒,而不是将热点炒作成卖点。 它的定位注定了它的话题性的两面性以及评价的双面性。喜欢它的观众是大多数,因为社会的构成就是这些人是大多数。老师说,你在网络看剧,剧前的广告为什么那么low?因为看剧的人就是那么一批人。广告商不必为他们费什么心思,那些low的广告也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现在回头想想,也是嗷。这就我在众口“说”金时候有些反胃的缘故。不喜欢,不看不就得了。

2 ) 20160513彩蛋:爱情是什么

20160513彩蛋,爱情是什么?
所有人听到这个问题的反应都惊人地一致,先是惊讶,没想到会被问到这种问题,然后又都稍微有些腼腆地,低眉垂首地笑了。

范湉湉:就是看着车窗外面,有很多商店,商店上面有很多字,当中有个字是我爱人的名字,我就噗嗤,笑了,打内心深处笑了,然后那个时候就是,爱情来临了。
我坚信爱情的存在,坚信那个人会踩着七彩祥云来到我的身边,我到现在还相信。

艾力:就是当你遇到一个人,总有谈不完的话题,能把世界上最无聊的事,跟她说的时候你觉得那么有聊,那这不是爱情什么是爱情啊。
这就是爱情最美的地方,没有办法定义,谁都可以定义爱情。

花希:他坐在你隔壁桌帮你多夹一筷子菜,而他没有夹给别人,我都会觉得那是一个值得让我纪念的东西。
他像是我过去时间的一个缩影,我现在也许可以变得越来越成熟,但是他身上永远承载着我最幼稚的样子。

陈铭学长:我确认我看到她是爱情,应该是我看到她的第一瞬间。
然后到民政局的距离又比较远,五点下班,然后到楼下的时候四点五十,她死活不上去,她说反正都快下班了,我说就是啊,都快下班了,照相也来不及了,问一问,看要什么程序试试嘛,她就上去了。人家照相的大灯都关了,然后我说最后一对儿,您就开一会儿呗,就稀里糊涂的拉上去。

罗振宇:我跟我太太其实是闪婚,见了面之后一个月就结婚了,领证。
其实,有的时候感觉就是这么奇妙,就是,你找啊找啊找,突然看到,诶?这不是失散多年的媳妇吗?就领回家了,就那个感觉。

大王:我觉得我人生大部分的爱情经历都是我在追求别人,然后....(笑什么呀老师)
我自己灌了自己几瓶酒,然后跑到街上狂奔,然后一边跑一边还要回头,看这个男生有没有就是出来追我呀什么的哈哈哈哈....

史航老师:爱就是让你觉得你以前受的苦,都值了。

肖骁:那个选择离开你的那个人,会让你一直心心念念地想着她。这才是她最可恶的地方。

执中学长:(为什么执中学长没有讲话,他可是在节目中号称打电玩地时间比陪女朋友的时间要多的人==、很想听他怎么讲诶)

没有人知道到底什么是爱情,没有人可以列出一个“爱情法则”,指着它一条一条地说,喏,符合这几条的就是爱情,如果这条那条还有那条不符合,那就不是爱情。没有人能这么简单粗暴的定义爱情。
而我们知道的是,在某一个瞬间,心底泛起涟漪,那一刻知道,呐,我遇到爱情了呢。
原本我以为这个选题在讲人工智能,可是没想到最后变成了讲述爱情。这段时间我一直下意识地避免接触和爱情、婚姻有关的东西,所以看到这个彩蛋的时候还惊了一下,犹豫要不要看,但是没想到,可以讲得这么温馨真诚不会触碰伤疤,它让你相信爱,相信温暖的爱,相信自己。

3 ) 奇葩说存在的最大问题

  当我看到奇葩说第一季的时候,立即便被马薇薇,颜如晶,肖骁他们吸引住了,决定以后要一集不落的追下去。当我看第二季的时候,我在想,那些老奇葩怎么办啊,不会不请他们了吧,好舍不得他们啊!果然,节目组还是把他们请了回来。当我在看第三季的时候,我在想,那些老奇葩怎么办啊,不会不请他们了吧,好舍不得他们啊!果然,节目组还是把他们请了回来。

  所以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奇葩说存在的问题了,那就是这些老奇葩们是奇葩说的灵魂,甚至可以说他们就是奇葩说,奇葩说就是他们!奇葩说是不能离开他们的,但是每一季奇葩说又必须加入新奇葩,于是就不可避免地使奇葩说队伍越来越庞大!

  或许有人说,庞大就庞大呗,场地扩大点不就行了,但其实并不是。

  我们可以算一下,第二季奇葩说保留了7位老奇葩,马薇薇,颜如晶,肖骁,范湉湉,花希,艾力,姜思达。第三季保留了5位老奇葩,邱晨,陈铭,陈咏开,黄执中,胡渐彪。假设每季奇葩说都只留下3位老奇葩到下一季,那么到第六季的时候老奇葩总数就是21!然后目前每一季通过海选的新奇葩都是18个,假设第六季还是18个,那么第六季时台上选手加上导师共有43人!这么多人在台上不像辩论倒像是打群架的!这么多的人会给赛制安排等各方面带来很大麻烦,变得很棘手。而且这么多人也会使选手的个性难以突出,于是节目会变得不那么“精彩”。我至今仍怀念第一季的时候,那时候一方只有两排议员,整个画面简洁有力,每位选手都那么个性鲜明,光芒万丈!简直精彩至极!
第一季


<图片2>

  或许有人说这想得太远了,第三季刚开始就想到第六季了,但说句不太理智的话,我实在太喜欢太喜欢奇葩说了!我甚至认为她作为一个原创综艺节目,是我们整个大陆的骄傲!我希望她能像柯南,海贼王,新闻联播一样可以一直“连载”下去!假如有一天这个节目停掉了,我一定会以头抢地,扼腕叹息的!

  再回到那个问题,老奇葩们不能走,新奇葩们必须进,奇葩队伍又不能太庞大,这似乎是一个死循环,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其实我上周就想写这篇评论了,但上周六是第三季第一阶段的收尾,马东说到第二阶段淘汰的对象就包括老奇葩了。当时我就震惊了,马东竟敢淘汰老奇葩,这个割了眼袋的小胖子有这么大胆?于是耐着性子等到了这周,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所谓的淘汰只是沦为后排议员而已,并不是赶人走。这种方法其实只是搁置问题而已,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我以前也自作聪明地为奇葩说想过一些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不过都不太靠谱,被自己给否决了。最后说一个稍显靠谱的方法吧。

  大家都知道,奇葩说这个节目是米未传媒制作的,对于我们这些局外人,几乎可以粗暴地说米未传媒就是奇葩说,奇葩说就是米未传媒。但米未传媒作为一个新兴的极有潜力的传媒公司,上月已获得A轮融资,估值高达20亿!这样一个大公司旗下决不能只有一个节目,米未传媒可以再制作一个其他节目,把奇葩说的一部分人分过来。当然这么做刚开始可能会使一小部分观众不习惯,但只要马薇薇,肖骁,颜如晶,艾力他们都还在,我相信我们这些奇葩粉大部分还是会继续支持的。至于能不能吸引一些非奇葩粉的观众,这就要看米未传媒那些导演们的能力了。(个人愚见,请勿在意,更不要喷)

  唉,写得我好想进入米未传媒实习啊!

  PS:我不喜欢看新闻联播。

4 ) 奇葩说话之道-------不只因康永哥而精彩

当奇葩说做了两季之后,无数人被蔡康永老师的魅力折服,其中最吸引人的部分大概是:用温和的态度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有种铜币的外圆内方一般的说话智慧。我心目当中君子的定义应该描述的就是这样的人。

我们向往成为这样的人。我们希望能用语言的力量让别人乐于去接受我们的观点,往复杂了讲,我们也许会不自觉的把它当成推销自己的观点的手段,而往简单了讲,不过是希望自己讲话让人感觉舒服让人喜欢,就像大家喜欢康永哥那样。或者我们希望身边有这样的人。我们希望能够在自己迷茫困惑无助失措的时候,有这样一位大哥来给我们一些指引,无论是否与自己内心相认同,都希望至少有一个人的声音能让自己平静下来,理智下来,然后做出抉择。

所以当我看到“奇葩说因蔡康永而精彩”这样观点的时候并不意外,因为我的内心无比的认同。蔡康永是不可少的,但同时,也是不能多的。也许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想象,如果两边都是蔡康永,他们用同样娓娓道来的语气心平气和地讲述自己的立场,每一次发言都会把你引向一个全新的阵地,那个时候可能你会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更加的迷茫了。所以我才说蔡康永不能够多,因为在一场盛大的狂欢过后我们需要有一个人捧着一杯清茶来让我们静一静,一个人来就足够了,有两个人来捧着同样口味的茶,你无法同时选择却也真的没办法拒绝任何一个。与此同时为这场狂欢燃烧自己的辩手们在交锋中同样给大家带来了快乐,但我想他们的内心深处也会有希望大家停下来深思的部分,而这些心愿,在康永哥的发言中得到了完成。他是让我们去思考,而不只是让我们去相信他。

我们不妨从“担当”的角度来看这个节目,每个人在这个节目中有着自己的担当,或者负责炒热气氛,或者负责推进深度等等,而康永哥是那个负责引导大家静下来的“担当”。有这样强化印象——加深思考的模式在,我们很容易过分关注收尾处的余韵。这样看来,康永哥的发言越漂亮,或许可以部分说明在他之前发言的人越精彩,这才是一个好的节目。因此,奇葩说的价值所在的确在康永哥的身上得到了印证,却又不只是在他的身上得到印证。我们爱湉湉每一次的真情荡漾,爱薇薇场上场下的睿智与坚强,爱如晶的童稚慌张,爱咏开的少年模样。奇葩说因为每一位参与者而精彩,我想这是这个节目所要传达出来的意义之一:

我们应该对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包容和爱,同时这个世界也在包容并爱着各种各样的“我们”。

我们都一样,人人皆奇葩。

题外话:

我们很欣赏他,那是建立在我们和他有一定的距离的基础上,如果我们走近他,我恐怕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承受。又或者说我们其实走不近他,他始终保持这样的一个状态:与任何人保持互相尊重的距离。这样的人与其他人保持距离,与事情保持距离,这距离让他能相对客观的看见事情的全貌,但其实大多数时候他是冷漠的,至少他并没有那么热切的分享他生命中的一切,他只是把这件事情剖开,让你看到他的内里之后就拍拍身上的尘土走掉了。因为他熟练的刀法而滋生了对他的盲目崇拜,却又在那一刻已然望不见他的背影和其中隐藏着的内心,那时我们也许会对这样的人有更深层次的看法也说不定。

5 ) 姜思达,2016年的花红柳绿

《奇葩说》结束了,最后的巅峰对决果然在黄执中和姜思达之间进行。这也是第三季我最喜欢的两个选手。

黄执中从出场就是大神的姿态,他也用实力反复明证自己的大神之风,像大树般威仪。而我却同万千少女一样更宠爱傲娇的冰美人、小懒懒——姜思达。除了体内颜狗的天性,更多的是我羡慕他五光十色的青春。

思达恰如自己所说,是一位冰美人。看各位选手在微博上的互动,他极少参与。social频繁的是辩论圈的马薇薇、胡渐彪、黄执中等人,马薇薇甚至还根据星座给她这几位圈中好友写了文章,有人骂这是辩论圈捧臭脚,其实我也有这种感觉,还有一种集体红了四处晒友谊的感觉。这不值得批判,但我保持不喜欢。

思达被称作名媛,除了偶尔帮忙录个节目,微博上却不怎么应酬,甚至去给这些队友非队友点个赞都没有。当然不知道如果真有匿名踩,我们的冰美人会不会踩两脚。思达也经营了一个公众号,很少发关于《奇葩说》的东西。就写过他排练话剧的那会儿有选手去探过班。

他大部分写的是小说,即便是广告也能蹦出些走心的句子。有人说文风像东野圭吾,我觉得比较起来思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人说这阅读量要成下一个咪蒙了,人思达可没有七拧八扭地憋笑话好吗?

思达说他在文学上有追求,他会感叹他辛辛苦苦写出来的小说,为自“续了一个月的命”,粉丝却只是叫他早点睡觉。这让他非常明白这些粉丝只是《奇葩说》带给他的短期福利,他更期待有人欣赏他在文学上的进步,他想在文学上有所建树,并相信自己有那样的天份。

在《奇葩说》那众多的选手中,有一位“亲妈粉”,那就是史航。就像史航喜欢的周迅,是“有才,有情,有灵性的人”,思达也是。所以思达排练话剧,史航也早早地去探班。思达已经那么红了,史航还是一副迷妹脸的四处推销。关于思达,马薇薇曾道“平静中自见内心汹涌”。我其实不太同意,一是思达不平静,看他每次奇崛诡异的造型哪里平静?二是内心汹涌,冰美人要是汹涌了那该化了。

我更喜欢史航对思达的评价“信笔不缚”,思达让人看到的更多的可能性。他是个辩手,却没有马薇薇、黄执中那一整套长期训练后的逻辑格式。他是个文青,却没有四下吊卖忧伤的俗烂。他是一匹马,驰骋疆野。

史航是个见多识广的人,而且近处难有风景。但他仍喜欢思达,带有一些青春寄愿的味道,也就是他说的“遥远的相似性”。我们多么希望我们的青春也是那样的少年,长得漂亮,活得潇洒。

思达在《奇葩说》里的服装常常受到诟病,我倒是觉得很有趣。他有点把节目当话剧舞台了,每一次的行头都在扮演一个角色,并从服装上来塑造他的性格。所以有一期马东也说思达这边穿得有趣,对面很无聊。看思达微博里照片,除了和他的狗录“直直男孩”穿的是简单T,每一次出街都是盛装,仿佛这个世界就是个流动的舞台,所以他更体恤服装的脾气秉性,因此能驾驭好。至于马薇薇出道后那些穿戴大牌、模仿巨星的街拍,我就不聊了。

无论是穿衣,排话剧,还是写小说追求纯文学,我都觉得用文艺青年这个已经泛滥的词儿都已经无法来形容思达。他追求的更多的是活出艺术感,或者活成艺术品。所以他在公众号里追求纯文学,这种写作中最富艺术属性的形式。所以他的每一次造型都当成一个角色来演,所以穿啥啥灵。

其实《奇葩说》发展的后来,选手的事业发展也开始南辕北辙了。马薇薇出道了,想要成为老艺人肖骁和范湉湉这样的综合体;黄执中的微博快成情感专家了,俨然下一个“我爱问连岳”;如晶已经是米未的员工,用她海棉宝宝的性格来适应北京、职场这片新领地;艾力已经出了本畅销书,并言传身教如何成为英语学习成功者……

高晓松说,很高兴在第三季看到思达的成长,那语气仿佛一位父亲。我却觉得思达越发清醒的孩子气。第一季他还是个学生,有很浓重的迷茫感。到第三季,他的目标渐渐清晰,在艺术的道路上的追寻也更加坚定。这当然是成长,成长的更加孩子气。

他们节目下的人生远比节目上一板一眼的论证精彩,每一种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都值得尊重,用不着我来BB。只要《奇葩说》不能产生创意,我很快就会烦腻。

或许只有在翻看老文章才会想起2016年,那个花红柳绿的追梦少年。

6 ) 奇葩说到第三季,对于辩题我还能有所期待吗?

老实说,我认为最好的辩题集中在第一季,第二季还零星有几个,第三季虽然目前只到第六期,但我觉得就辩题而言,这一季乏善可陈的命跑不了了。

第一季奇葩说横空出世,选择年轻人自己纠结过或是正在纠结的问题,所以每一期都特别有代入感。那时的老奇葩也还没现在这么大咖,辩论虽然没什么技巧,逻辑也不严谨,但是好在人人都够用力、够努力,掏心掏肺地“撂狠话”,他们往那一坐就是奇葩,更何况他们还特能说。除了选手,当年的嘉宾也请得特别得我心,汇集两岸三地多位优秀主持人,除了在奇葩们辩论时带动关注大笑或鼓掌,最后总结起来也有板有眼,跟选手们比一点不输。

第二季,第二季我就不说了……但冲着老奇葩们和邱晨柏邦妮,我还是每一集都没错过。

到第三季……首先我得说,奇葩说是一个政治上相当正确的节目,但同时又要穿上离经叛道不正经的外衣以吸引网友。所以像薇薇女神当年一战成名的题目(顺境or逆境哪个更利于成长),这么正经肯定不会入选。到了这个阶段,能说的也都说得差不多了,所以只好把以前的辩题收窄、细分,把大问题赋予具体的情境,酒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比如第三季里第二期的“跟蠢人交朋友,你四不四洒” 和第四期的“交朋友要不要门当户对”,两期都围绕择友交友,但是又大同小异,辩论的时候很多论据都有重合。再比如“前任婚礼该不该去”直接就是第一季中“分手后还能不能做朋友”的延伸。“臭不要脸是不是坏事”几乎是第一季中“为了成功潜规则该不该用”的老百姓翻译版……也许正因为此,第三季选手在发挥空间本就不够大的情况下,为了赢只好搏出位、拼演技,或者比对对联的能力。于是题目走不走心不重要,重点要会抖金句、堆段子,当下听是挺畅快,但大多数毕竟只是过眼云烟,禁不起回味。

还好,这一季矮大紧在,而且节目组让他与蔡康永直接对立,这两个人的每一次针锋相对都是“高水平文艺撕逼”的标准示范,更何况偶尔还有马东在结尾再来个小拓展或小延伸,好看!就冲他们三这“火花”,这一季我依然一集都不会落下。只不过我还想多句嘴,“盛极必衰”,龙象之争固然精彩,但希望这不是马东力挽狂澜的最后一招,更不是这个节目的最后王牌!

PS,史航都上了,马东什么时候能把罗永浩请来当嘉宾啊,好期待(¯﹃¯)
PPS,艾力我支持你!

===============================2016.5.3=================================
4月29、30这两期,万万没想到,我先后快进了范湉湉、胡渐彪、陈咏开……甚至后悔为什么不过两天等绿镜模式出来再看。周五那期看完,当我觉得已经不会比这更无聊的时候,“时保联是不是暴政”英勇地来了。遥想4月23日看女性停车位那期,一边看一边在心里赏自己耳光,暗骂自己竟然忘了这帮人不是一般人,甚至不是一般的奇葩,辩题在我等肉眼凡胎里是无聊,但他们看到的是背后隐藏的价值观冲突。顿时觉得自己一把年纪了还这么simple兼naive真是可耻!
But……还真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在实在没啥想说的辩题下,最近这两期场上的发挥才是正常。现在最怕二辩甚至三辩站起来重复:“今天的辩题讨论的是xxxx,这其实强调的是xx”。一场辩论,如果双方要用三分之二的时间来给观众梳理题意、强调所指,那我还是别期待在接下来三分之一的时间里能抵达冲突核心了。
预告里下期嘉宾是大张伟,想不到这竟成为我最大的期待。

===============================2016.5.13================================
深深觉得今天这期最精华的部分在最后10分钟(当然整集都很棒),马东和导演组对于辩题的发言把我感动坏了,借用思达的例子二次引用张韶涵的歌,这层没营养的彩色糖衣正在加速融化,奇葩说越来越接近其中的那颗“药药”。如果真如马东所承诺,那么这颗药无论是神药还是毒药,我都甘之如饴。
再观望两期我就“喜删”这篇评论!

7 ) 从辩题看奇葩说形式与内容的分离

前两季我一集不落地看下去,然而到了第三季,只看了六集,却不得不快进。因为它已经不是之前那个熟悉的味道。 第一季为什么会一炮打响,我想了想,大概是它顶着“奇葩”二字,可以高逼格地嬉笑怒骂。但如果仅仅如此,还不至于爆红。最根本的,是中国人的思维太刻板,而奇葩说提供了多个不同的角度。 第二季由于新奇葩采用了“晋升”的方法,使得紧张感有所降低;而且由于高晓松的缺席,使得金星的一方很被动。高晓松回归的第三季,果然不同反响,先是站队,然后海选,然后淘汰新奇葩,再然 后混合淘汰,表面看应该一步步紧张,但从前六集的表现来看,却是一步步失望。 海选不提。先看看这六集的辩题:1.单身是贵族还是狗(肖骁/颜如晶)?2.和蠢人交朋友我是不是傻(邱晨/艾力)?3.前任婚礼要不要去(范湉湉/胡渐彪)?4.交朋友要门当户对吗(姜思达/陈咏开)?5.老婆收入是我三倍,我还该不该跟它在一起(花希/陈铭)?6.臭不要脸是不是件好事(黄执中/马薇薇)?——按理既然1、2、3期大紧队是反方,那4、5、6期大紧队应该是正方吧?可是5、6大紧队仍然是反方!而5、6的辩题,反方相当难辨。若没有站队的话,陈铭和马薇薇肯定选正方。即使如此,他们仍显示出了一个专业辩手该有的素质。也就是所,5、6集是向肉松队倾斜的,若不倾斜,恐怕会被秒。 下面说说辩题本身。 问题一,是生活中出现的概率较少。首先要遇到问题,才有想法吧?第3题,现实中有多少人的前任会请你去参加TA们婚礼的?第5题,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老婆收入是老公三倍的?这些问题我遇不到,也不想遇到。就好像有人问我金枪鱼味的披萨好吃,还是黑胡椒味的披萨好吃,可我没吃过披萨呀,叫我隔空做选择题,莫名其妙。考虑这些问题,真是吃饱了没事干。与其有时间,还不如在这儿码字。 问题二,选项狭隘。第1题,单身是贵族还是狗?要么贵族要么狗,这两个选项也真是没sei了。就不能中性点吗?我觉得我单身时候既不是贵族也不是狗,只是忙于在单位和家两点一线奔波而已,不是那么高大上的贵族,也不是可怜兮兮的小狗,总行了吧?同样的,第二季中有一题:小孩被欺负要教育他打回去OR告老师?我靠,只有这两个选项了吗?我相信学校中的大部分纠纷小朋友都能自己解决,打回去和告老师只是众多选项中的两种好不?可奇葩说上却是一本正经你来我往,我只能用冷漠的脸对着电脑,不时翻白眼。 第三,界限不明。这个问题第三季目前不是很明显,第二季却很明显。典型的是“交朋友恋爱经验多的还是恋爱经验少的?”、“同事能力弱要力挽狂澜吗?”因为经验多少、同事能力强弱都是相对的,用绝对的量化去衡量,会使辩论的某一方很被动。说穿了,就是不公平。 第四,辩题重复。2和4很类似是不是?同样的,“你选择大城床还是小城房”与后面的“人到30岁是做稳定的工作还是追求梦想 ”重复。该讨论的话题多着呢亲,怎么就这么几个呢?第二季最后不是说米未传媒有一组人用来专门选题的吗?这叫偷懒好不好? 第五,倾向性太明显。如本季的第3集前任的婚礼我要不要去。再如第二季“婚后遇见此生挚爱,要不要离婚。”亲你认为呢?你觉得这些事有讨论的余地吗? 第六,问的方式有问题。陈述句+要不要/该不该+A或B?(如,前任的婚礼我要不要去)的问法局限了人的思维(见第二点)。开放性的问题都应该避免出现“要不要”、“该不该”等字眼。举个正面的例子:罗淼海选时的议题:“愚忠和愚孝到底哪个更愚蠢?”——“A选项和B选项哪个更+形容词”。瞬间高大上了有没有?这个辩题可以从愚忠和愚孝的分析、历史的典故、当今的教训、愚蠢的定义等等方面来讲。这就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现在这几期从一辩到四辩人多了却说来说去没有新鲜的爆点。很大程度上和提问的方式有关。 再来看看1993年星辩复旦队的辩题。 第一场: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第二场:艾滋病不是医学问题,是社会问题 第三次:人性本恶 看到了没,以上都不是以问问题的形式出现。如第一个辩题;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反方不仅可以从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去说,也可以从温饱是谈道德的非必要条件去说。这就是开放性的辩题,中性,并且正反方最终都能达到理性的统一认知。 马东说辩题来自生活,但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一样的。中国人是唯物的,对于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都有一套自己的刻板成见。虽然我支持的一方输了,但我还是会按照原本的方式去做。就像现在,即使证明了皮蛋有毒不能多吃,也改变不了中国人对皮蛋的爱好。 只有看不见摸不着的,大家才会有兴趣去听。像第二季中“如果一个月后就是世界末日,当局应该公布消息还是秘而不宣?”“长生不老是不是一件好事?”“高学历女生做全职太太是浪费吗?”这些问题我们想过,又远离我们生活,这些才是值得讨论的。 好的辩题第一季中比较多,部分辩题甚至有了哲学的高度:“贾玲该不该死”?“你选择大城床还是小城房”——这才是该辩的、值得回味和鼓掌的辩题。如果选题小组的眼光太狭窄,哪奇葩说也只能“泯然众人矣”了。 再来说一下形式与内容。海选最后一期出来了一个个辩手的名字,我当时小感动了一把。因此在第三季开播前,特意把《狮城舌战》翻了一下。顿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看了六集,却发现早已跌落云端。辩论只是一个形式、一个壳子,娱乐化才是内容。正常辩论的四个选手,一辩立论,分析题目,阐明本队立意;二辩深入,就细节深入阐述,同时批驳对方;三辩旁征博引,查漏补缺,打动在场的观众和评委;四辩总结陈述,升华主题。前后分工,织成一张逻辑严密的网。看完前六集,我要大喊一声:“逻辑呢?合作呢?”大紧队还做做表面的样子,肉松队连这个架子都没有。两队完全是老奇葩在撑场面,第5题前三辩过后,票数几乎没有变化。花希打到96,陈铭又打到58,只有老奇葩出场的时候才是精彩的。 新奇葩中的那个警察,大喝一声,说些高大全的话,然后呢?然后就没有了。大王更是前后不搭,闹腾。这两位居然都晋级了。张哲耀居然被淘汰了,淘汰了!我的天。肉松队果然继承了《康熙来了》的遗风,长于搞笑和调动气氛,干货是什么?照这个样子,肉松队恐怕很难敌得过大紧队。反正比分若悬殊的话,政策会向你们倾斜的是吧?反观大紧队,除了OUT的两人外,其余人并没有明显的短板。我原以为出家人会被淘汰,因为爱情和家庭等红尘话题对出家人来说实在太难了。梁荃还是很有逻辑的,用来做立论不错。但运气实在不好,大概还是她太平凡了,导致没有多少人记住。可惜了可惜了。 另外,我承认对高晓松有好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学识。因为辩论总有正反方,他表面上说的东西很多时候并不是他真正的想法。很奇怪为什么这就成了很多人炮轰的对象呢?就像陈铭尊敬妻子却为了应该离婚而进行辩论。马薇薇信奉黑暗却满嘴鸡汤一个道理。并不是高晓松真的想高高在上,而是身在此处不得为之,这才是专业的素养。1993年星辩的最后一题,人性本恶,就是复旦队的辩题,尽管抽签之前希望抽到人性本善的一方,然而即使这样,他们也不得不以恶来论,并最终夺冠。看看,人家才是在认认真真地做事。 综上,无论从辩题形式上看,还是从选手的表现来看。奇葩说虽明面上保持辩论的形,而内容上已经在向娱乐化靠拢。我不希望它打着辩论的旗号仅仅是为了娱乐、仅仅是为了做一档比其它项目尺度更大的娱乐节目。我希望它是一档有脸面、有耐心、有头脑、有思想的节目。 ——————————————————分割线————————————————————— 利用周末突击了四集(前六集让我快弃了),发现辩题的不给力是因为赛制的原因!倾向性太明显了。比如,欧弟那两期,大紧队明显是被动的。高晓松嘴里说一些高大上形而上的话时,说明他是没办法只好选这一边。大概是表现得太明显了,海清第一期就给了大紧队甜头。准婆婆有太后病我要不要悔婚,正方(难辩的一方)就交给了肉松队。 我想了一想,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题目?大概是为了保持表面上的均衡。要么大紧队和肉松队永远持一方,要么轮流坐庄,或者干脆抽签决定。搞得正反方的选择像暗箱操作一样。 一对一的交锋和奇袭表面上追求紧张刺激,但也只是表面上的。有点用力过猛或涸泽而渔的味道。 第三季的辩题,就好像看电影,我可以欣赏服装、欣赏配乐等,但一旦剧透,就没有当初买票的兴致了。我很好奇,第三季赛制已经这样了,第四季该制造什么样的赛制才能比现在更紧张?

短评

五星给姜思达和黄执中。

6分钟前
  • 长耳朵走来走去
  • 力荐

屡屡被阉割之后,选题没那么犀利了,不过高晓松回来之后,比第二季金星要强很多,可惜了啊,姜思达!

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看了阮经天当嘉宾的两期,他好可爱啊,又诚恳,又认真,又会烧鸡汤,又言之有理。蔡康永的说话魅力简直抵不住。高晓松输在人胖丑。马东控场相当不错。

13分钟前
  • 咋个嘛
  • 力荐

这季真的看到了好多人的成长!【执中欧巴实至名归,心疼大美玲

17分钟前
  • 力荐

将蔡康永从湾湾夹带过来的逻辑混乱、说话没point的私货淘汰掉,节目的素质还能上好几个档次。不需要康熙的余孽将奇葩说搞得乌烟瘴气,节目中频频出现对康熙这个哗众取宠的过气综艺的悼念显得多余和矫情。本来不反感马薇薇 现很怀疑她让广州傻痹男主持晋级是为了锁死加拿大河南性学家的名额 用心险恶。

21分钟前
  • 20thCenturyFox
  • 推荐

大家普遍都觉得,第三季前几期特难看,我也觉得。但是到后来,淘汰了新奇葩中只有奇葩的特质选手后,还别说,真的越来越好看了,有甚至有强于前几季之嫌。为此我还真把第一季重新看了一遍,意外发现姜思达与第一季有着天壤之别,不仅仅是辩论技巧,更是他的气质。想看思达的辩论几乎成为每一期的执念。

26分钟前
  • 坍塌
  • 力荐

最后几期渐入佳境,可惜没了。黄执中真是强力鸡汤解毒剂,也是我最喜欢的辩手。姜思达真是好。老辩手有生活,一旦论述时有切实的生活体悟。颜如晶,还有另外几位年轻辩手,辩论术当然好,但只能就辩题说辩题,无法更深入,还是浅白了些。

31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今年的奇葩比去年的好,回归第一季的水准了

32分钟前
  • 如果云知道
  • 力荐

有几期确实很赞

34分钟前
  • for Lawrence
  • 推荐

依旧不喜欢马薇薇。

38分钟前
  • 郁郁
  • 推荐

第三季冲着史航去 被大美玲惊艳 最后执中偶吧把我收服

41分钟前
  • 海底火山
  • 力荐

始终觉得这一季里我们看到了那个坐在那里静静鼓掌的少年在发光,姜思达,你永远就是你,不必被定义评判,我是一个热心的观众而已。

43分钟前
  • 月芽AM
  • 力荐

无关是非,都是话术,有个性的来个性,没个性的磕逻辑。偷换概念、设置陷阱,有些精巧的地方是说了半天,被四两一拨,成了对手嫁衣。大美玲一战成名,董婧李林惊艳一时后续未知。有些辩题饶舌了点,导致不好展开,譬如临终病患那集,都沉溺悲情鸡汤里了。都说黄渤会说话,下一季该请他了吧

45分钟前
  • boks
  • 力荐

那个模特和校草是什么鬼,赶快走好么

50分钟前
  • Wasted.
  • 力荐

暗搓搓给我本命姜思达打五星

55分钟前
  • 颜小兽
  • 力荐

觉得姜思达花希和陈铭这一季都成长得好好的~大紧我爱你……

59分钟前
  • 杳圻
  • 力荐

除了决赛,要给五星!大美玲棒棒的!

1小时前
  • fish
  • 力荐

第一季的振聋发聩反思我们每个向左向右的选择背后有多黑多厚多少学问。第二季涉及更多社会议题,问题不是善意能解决的,前进也不止为了进步。到了第三季,少了深度厚度,节目从“辩论”走向“说话”,离题万里只为了说一句让你让我都能流眼泪的话。人生不要大智慧,过把瘾就死。

1小时前
  • 哪吒男
  • 推荐

讨论的问题,越来越low。节目组能不能用心点

1小时前
  • 独秀
  • 推荐

看过这么久其实具体的已经忘了。第一季很好看,后面两季有些审美疲劳了。有些话题还是不敢讨论。而有的时候辩手还真不如观众思路广阔(比如我,哈哈哈)。但我真心想推荐身边的朋友看,因为能开眼界!

1小时前
  • 三日又木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