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冠军运动员被他交往多年的女友甩掉后,他必须重新学习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来照顾自己。
烂片。除了槽点,没有亮点。不浪费口舌评论了。如果忍了开头5分钟还希望后面有所转机的话,超过15分钟的忍耐,应该可以果断放弃,不要在浪费后面的两个小时生命。居然还乱蹭个喜剧,未观看者别上当了。
话说你们都是怎么在豆瓣上给电影评分的呀?写评论的这个页面没有给一颗星到5颗星的按钮呀。其他地方也没找着,到底是咋评的呢?
男主最终成绩是4.589″,排名第一夺冠
小男孩最终成绩4.456″,比赛结束最后时刻放弃了和偶像竞争,没上传成绩
小女孩的成绩是3.876″,被男主拜师了,是最快的,一直就没有参加比赛的想法
不知道电影要表达的真正思想是什么,难道这就是成人和孩子的区别?
女主真的是好善良,付出那么多,教会了男主那么多,没能在一起
以泰国广告片的形式拍了一部主题为分手夹杂着与生活和解的电影,剧本结构虽然很容易猜到,导演经历《就爱断舍离》较失败的尝试之后,又回到了自己擅长的爱情轻喜剧,小幽默密集。
本片一大亮点可能被很多观众和影评人忽视了:导演没有回避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美好观念的矛盾之处,而是反问和拓宽。比如经纪人转脸、母亲拜佛、小女孩教学、小黑孩与母亲最后的对话。
这导演最有趣的是,他的电影尽量不消费观众情绪(对比博眼泪煽情绪搞愤怒),更喜欢以乐观幽默的方式进行,不仅仅是国内,全世界现在都需要更多的喜剧。
但融梗太多,部分内容较生硬,镜头语言有几处厉害的地方但整体不够娴熟,本片上限自然不会太高,但仍是一部有思想有新意较可爱的爱情轻喜剧。
要我来做的话,会做成一部轻悲剧,电影中房子也会被做成不存在,便于想象,你可以这么理解,用《未麻的部屋》的方式拍一部《梦想者四夜》。
2022泰国喜剧片《速度与爱情》,豆瓣评分7.4,IMDb评分6.9,将要引进国内上映。
2022泰国喜剧片的最大惊喜,加入了竞速叠杯动作元素的《花束般的恋爱》+《婚姻故事》,外加融合了周星驰《食神》+《功夫足球》的搞笑风格。
我觉得导演深受周星驰喜剧片的影响,后生可畏、高手在民间、深藏不漏、将竞速叠杯神乎其神功夫化的剧情设计,很像《食神》《功夫足球》。故意扮丑的女胖保姆、面无表情的培训老板、深藏不漏的小女孩……这些强烈反差、自带喜感的角色设计都很像周星驰喜剧片中的角色设计。
竞速叠杯是个不曾出现在电影中的动作元素(起码我没看过这个题材的电影),将这个竞技题材融入爱情婚姻题材中,不可谓不巧妙,为《花束般的恋爱》《婚姻故事》一般的家庭婚姻题材注入了新鲜的、具备竞技元素、充满戏剧性的活力。
影片融入了很多反差反转的笑点,前一秒一本正经,后一秒突发反转爆发笑点。影片的前半段还算较为正经,后半段笑点密集,爆笑连连,台词中不断玩梗,拿各种经典开涮,配乐故意弄雄浑大片风格。
影片后半段的主题是如何协调和解决兴趣爱好与家庭情感的冲突——男主曾想过放弃竞速叠杯而回归家庭、最终成了将家里收拾得干净利索的家庭妇男,国外高手小男孩最后时刻没有上传冠军视频而选择和妈妈在一起……这些都是编剧和导演的故事主旨。
片尾故意恶搞引出续集,虽然不知真假,不过影片确实很适合拍续集,续集一是要让劳燕双飞的男女重获幸福,二是竞速叠杯要引发更大戏剧冲突,本片只是线上比赛,续集肯定要现场高手对决才过瘾,所以续集内容的拓展空间是很大的。
女主乌拉萨雅·斯帕邦德看着眼熟,后来想起来国内引进过她主演的《把哥哥退货可以吗》,本片中美语说的非常地道,她在本片中素颜出镜,常有极近距离特写镜头,这对于女演员面部细节肤质是巨大挑战。
大高有梦,梦不分简单与伟大。
小婕并不是没有梦,大部分人就是想平平安安过完完整的一生。直到她想要一个孩子,这几乎算不上梦。
大高能全身心地为自己的梦而活,这点就值得“别人”羡慕!
亚里士多德说:“能够不受阻碍地培养、发挥一个人突出才能,不管这种才能是什么,是为真正的幸福。”
电影开始(2005年),辅导员在对高三学生们做高考前最后的个人谈话。“你的成绩不大理想。你有什么打算?” 老师对每个人都用同样的问题开始。学生脱口而出,五花八门的梦想就是和正经职业毫不沾边儿。但在他们讲到自己梦想的那一霎那,眼睛里是有光的。
这些梦,在辅导员眼里却是平庸世界里最浪费口舌的事,如今的她已经感受不到年轻人对未来的期待。老师驾轻就熟地碾压着学生们稚嫩的自我,她所代表的主流标准并不希望他们沉浸在不切实际的荒唐想法中,坠入吃力不讨好的漫长人生。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化的人格,而不是沉迷于个人喜好之中。
这些学生学习不好不是因为傻而往往是因为“胡思乱想”,他们拥有一颗独特的心,仿佛传统的领域对他们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偏要翻越艰险的刀锋,去挑战个人与社会的边界。当然,社会有的是方法让你学会放弃,虽然我们终将接受这样的现实,但屡屡碰壁也许是因为我们自己都不够相信自己。
同样的,梦想成功的背后也是别人的滋养,筑梦的小环境是由身边的人共同搭建起来的,从一点一滴中循序渐进。
电影中时间到了2018年。植物在适应的环境里就能茁壮成长!大高幸运地拥有这样的环境,十三年终于坚持到离梦想最近的位置。
梦想并不是一直有耐心陪所有人走下去。它就像人生伴侣,讲缘分,各种诱惑挑战,没有持续的利益,甚至宗教般信仰的支撑,很难坚持到见证最终幸福的时候。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细小的意义被发掘,为世界贡献了丰富多彩的可能性,但是细小梦想开始并没有足够市场为其买单,只能依靠自身的热爱,长期坚持为爱发光。在这个过程中能理解和支持你的,都是你的天使。
这么多年,大高专注于叠杯竞速上,从自我出发,在自己的庭院,选择对世界视而不见来保持宁静与纯粹。一切都被排除在外,只留下窄窄的一条缝,乃至恍惚的一个光点,大高选择了叠杯而抛弃了生活的意义,离虚无仅咫尺之遥。
在电影里,另一个困在虚无中的人是一心在等待被大高反超的非洲小男孩儿。在反复的自我挑战中已经没有了孩子应有的朝气,像个老人一样坐在孤独黑暗中等待一个数字的变化。好在最终妈妈让他感受到生命中的平凡时刻更重要。坐在后院吃妈妈做的食物,有爱陪伴的童年绝对要比冰冷的计时器上的数字更幸福。
当小婕离开大高后,他就像第一次睁眼看世界的巨大婴儿,突然发现世界原来这么复杂。由于分心,成绩被小朋友们轻松超越,大高一下子就失去了游戏的意义,一个成年人走到了崩溃边缘。
大高对小婕是模糊的爱,因为他不懂什么是爱,怕被尘世所扰,怕被爱束缚,内心无法再毫无羁绊。在小婕的庇护下,他躲藏在最熟悉的叠杯中,不想去面对与人、与世界之间微妙的相处。
而小婕留下他一人面对世界后,生活的不断重击,才使他的内心中生出要成长的需求。大高真心向小女孩儿学习另一种在爱的压力下成长的方式。这时回归主流世界的道路在向他招手,老高不再是海外孤悬的岛屿,而是要与世界大陆握手言和了。
“平静的生活无法成就超凡的手速。无限的创造,来自于有限的条件,动物都是从挣扎求生中开始进化的!”小女孩儿说出了智慧的话,治愈了大高这个精神洁癖的重度患者。
成人的世界充满了麻烦。百叶窗上的灰擦了跟没擦好像也没什么两样。植物浇水后好像也没有立刻变得更美。各种费用、税金交完也好像只能保障生活一如往常。人们很难从平凡的生活中获得激动的意义。但世界也正是因为每个人的努力而得以维持天天如常的平缓进步,这正是平凡中的伟大。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每个人享受别人制作的千人糕的同时,也参与了自己的千人糕。
经历过这些,大高就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在为自己战斗的同时,也释放了平时积累的爱的力量,成年人是为了爱的压力在奋斗。
每个人创造的意义被接触到它的人带走,再继续传递给其他需要它的人。这些人都是平凡的芸芸众生,他们就生活在人世间,同处于这个能被爱照到的时空中。
滋养我们的长江,就是无数条山川溪流汇聚再汇聚而形成的河流。长江自西向东贯越了整个中国,无数支流汇入其中。从汇入点开始这些河流就在地图上失去了它自己的名字,变成了长江的一部分。正是这些汇入的河流赋予了长江跨越山川,奔赴大海,入海升腾,化作雨水回馈滋养山川。
坚持一个再小众的意义都是为了传递爱,越小众,越对需要它,找寻它的人有重要的意义。这会让人在平凡如常的生活中体会到自己的独特有人懂,就像江水中前浪推后浪涌起的浪花,风吹起的波纹,雨落下的涟漪,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关联。
我们的梦想需要别人的滋养。
坚持梦想是一道光,不知在哪里就点燃了一个陌生人的心。当人们越是意识到自己的平凡,越对自己不再有幻想,就越想寻找到意义的汇入口,一个精神代理人,年轻人直接称其为偶像,大人们称为信仰。把自己交给他,借由他汇聚的力量,实现他自己不能完成的梦想。
当一件事承载了他人的意义,对于感受到的人,那是明确的方向和专注的力量。但对于另外的人即使看到了也不会从中感受到意义,就像看到发给别人的包裹。
但每个人能感受到的意义又有共通的部分,对周围可以接触到的人保留善意,释放爱可能比寻找的意义本身更重要,别人的梦想也需要我们的滋润,可能就是偶然的一句话就让一个正在迷茫的人如遇甘霖。
你还记得电影里那个不会数学作业的胖男孩给大高的拥抱吗?
作者:Alexandra Bentzien
译者:覃天
校对:易二三
来源:nyaff.org(2022年7月15日)
泰国导演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带着自己的最新作品《速度与爱情》来到纽约,为第20届纽约亚洲电影节开幕。这部影片融合了动作、爱情、喜剧等多重元素,讲述了竞技叠杯高手阿高(纳特·奇查理饰)在和女友小洁(乌拉萨斯·斯帕邦德饰)分开后,在琐碎的生活中继续追求梦想的故事。即便他们已经分开,但小洁一直在默默关心和照顾着阿高。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的影迷着迷于他作品中古怪、出格的叙事,以及那些一本正经去搞笑的人物。纳瓦彭2013年的电影《玛丽真快乐》灵感来自于一个少女写的410条推特动态,她在这些动态里随意记录着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渴望成长的心情。在《就爱断舍离》(2019)中,纳瓦彭一窥主人公简的极简主义生活,电影的故事由「如何抛弃」手册的章节组成,简准备清空家中的旧物——尽管每件物品都代表了一段难以割舍的过去。这两部电影都很好地平衡了怪异感和怀旧感,形成了一种优雅的叙述方式,让人苦乐参半,如同逝去的时间般难以描述。
在《速度与爱情》中,导演勇敢地跨入了一个新的叙事世界,淡化了自然主义的 「慢热感」,通过快速的动作场面加快了影片的节奏,同时强调了滑稽感。在《速度与爱情》国际首映之前,纽约亚洲电影节与导演坐下来讨论了这部电影背后的灵感(剧透:尽管他以前的电影可能属于文艺片的范畴,但他是超级英雄大片的超级粉丝),以及如何在一种新的电影制作风格中进行实验的挑战。从回忆、语言等这些常常出现在他作品的叙事主题中,观众可以看到,纳瓦彭一直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出对其他地方的渴望。在访谈中,导演还谈到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度,以及在任何时代下有关青春成长的话题,因为成长的地方以及人际关系会塑造我们现在的样子。
问:我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和你对谈,几年前我看了《玛丽真快乐》,我被你用推特的方式来讲述这两个女孩的友谊所打动,这很有趣,也相当感人。我最近又去看了《就爱断舍离》,现在刚刚看了《速度与爱情》,所以今天很高兴能和你谈谈这部电影。首先想问,你为什么要选择竞技叠杯这个主题?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我在这部电影中主要想探讨这样的话题,那就是探索正在成长或需要成长的超级英雄的日常生活。对我来说,「超级英雄」的含义是一个非常擅长做某事的普通人。所以我必须为影片的主角设计一份特长/职业,他们生活中的超能力是什么。一开始我想到的是运动员,比如跑得最快的人。随着我想得越来越多,我发现了叠杯竞技运动,我看了很多选手的视频,他们的手速非常快,很多选手能在4秒内完成所有动作!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超能力,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太厉害了。我觉得这个运动很适合电影,所以就选了它。
问:你之前接触过竞技叠杯选手吗?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没有。
问:你只是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他们的视频?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是的,但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美国的一项运动,我以为泰国没有人玩。但后来我搜了一下,发现在泰国也有一个竞技叠杯俱乐部。所以我就联系了他们,想多研究一下。然后我想我可以把这个角色设计成一个泰国选手。
问:你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没有去过一些竞技叠杯学校,或者和那些玩家接触过?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有接触。当我联系泰国的那家俱乐部时,他们给我派了一个专业的老师,告诉我这项运动怎么玩,以及玩家之间是怎么互相接触的,也给我讲了一些玩家圈的故事。
问: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叠杯了?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我只会一点,而且我玩得特别慢,哈哈。随着我对这个游戏、选手和规则了解的越来越多,我开始意识到,他们不光是在追求更快的成绩,实际上也是在处理自己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
问:你刚才提到,你想拍一部以普通人为主角的超级英雄电影。你能谈谈这个想法背后的灵感,以及它的来源吗?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也许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搬进了自己刚买的房子里。其实我是一个只会拍电影的人,所以买房子对我来说是没有接触过的体验。关于房子的一些问题,可能很多人很快就能轻松地解决,但对我却很难。所以我之所以产生拍这部电影的想法,是觉得有的人只擅长做某类、甚至一件事,但生活无法自理。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他们都处理不好。我开始想,要是管家阿尔弗雷德身边没有蝙蝠侠布鲁斯·韦恩,他还会做什么呢?这些想法构成了这部电影。
问:是的,主角阿高没法独立完成生活中的事,他总是需要小洁的帮助。我注意到,你之前的电影经常关注年轻人或成长的主题。你为什么总是对成长的主题感兴趣?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我之前的作品的主角大多都是青少年,所以这次我想让主角的年龄稍微大一点,大概三十多岁。这不仅是我,也是泰国电影中的一次新的尝试,因为大多数泰国主流电影关注的都是少男少女的故事,主角顶多也才二十多岁。我觉得在三十多岁来讲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很有意思。就像我刚说的,拍这部电影是一次新颖的经历,因为我已经38岁了。从30岁到38岁,我经历、学到了很多。现在的生活和我二十多岁时的生活已经截然不同,我听了一些人的故事,他们经历的情感或者人际关系,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我也有机会和一些处于离婚边缘、四十多岁的人交谈,他们只是在等着孩子从大学毕业,然后才能坦然地离婚。这和青春期的爱一点儿也不一样,因为十几岁的情侣从来不会考虑生活,他们只会去爱。但是三十岁的爱,是依附在物质条件上的。在这个年纪一谈到爱,就是在讨论生活:两个人的习惯、处事方式、经济基础等等。我也觉得人是在变的,二十多岁是一个样子,三十多岁又变成了另一个人。所以情侣们才会见面、聊天来挽救一段关系,或者找到自己在情感中的位置。
问:《就爱断舍离》里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简意识到自己有着过去的种种记忆,而且电影里的每个人也都他们无法恢复的过去。但在《速度与爱情》中很有意思的是,主角阿高就是个大孩子。他唯一的过去就是竞技叠杯。正是因为这一点,他好像又比身边的成年人更年轻更有趣。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他的心里好像有个长不大的孩子,这也是我想通过影片表达的。
问:是的。而且我觉得在很多方面,你之前作品中的很多角色似乎比他成熟得多。即便阿高连料理自己生活和做家务的能力都没有,但他也和小洁一起度过了十年的时光。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虽然看上去这部电影的叙事和内容都和阿高有关,但小洁才是这部电影的核心,这是一部关于她的电影。在写剧本的时候,我会问自己,这到底是他还是她的故事?但也许在潜意识里,我觉得这是她的故事。小洁必须在生活中做出一个有关未来的决定。这样一来,才能够有更多现实的素材和依据来支撑我把剧本写完。不过光看故事梗概,观众大概也会觉得这是一部关于阿高的电影。
问:所以小洁好像才是真正的超级英雄。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是的。她最后做出了离开的决定。但我也不知道该不该把她看成一个超级英雄。虽然我把阿高设计成了一个大孩子,但他也得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生活的风力把他变成了一个成熟的成年人。我身边的一些朋友也是这样:他们的父母一直会在生活里给他们各种帮助,但有一天,父母终将死去,他们必须学会承担和成长。我觉得这些都是成熟的表现。
问:是的。尽管影片中的人物已经三十多岁,但他们也在面临着一些困扰着青少年的问题,只是问题的大小不一样。我觉得这部电影的风格和调性也和你之前的很多作品很不一样,有很多动作片的元素。你在片中恶搞了《飓风营救》《疾速追杀》《星球大战》和《寄生虫》,你为什么想到要这么设计?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如果你看了我之前的电影,你会感受到其中自然、慢热的风格。我拍电影已经十年了,做《速度与爱情》的时候,我只是想拍一些新东西,想做一点实验,为电影找到新的想法,或者找到一种新的风格,也是在找自己未来的方向。熟悉我作品的观众总是说,《速度与爱情》显得有些不一样。因为有很多人喜欢《就爱断舍离》,看过《速度与爱情》之后,他们既惊讶又困惑。但就我个人而言,就像我刚说的,我想做一点改变。《速度与爱情》其实和我之前拍的那些商业片很像。那些商业片的风格可以是喜剧风,也可以是荒诞的,因为商业片里恰恰可以做很多尝试;简短的信息量可以让我更多专注于风格,玩弄一些电影技巧。我可以试一些梗,或者尝试新的主题。我之前还没有把这些放进过电影故事里,这次正是一个好机会。
问:你一开始就想要尝试一些带有动作感的设计吗?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是的,实际上我看了很多动作片。但有时当我作为观众看这类动作片时,怎么说呢,我并不入戏,但我喜欢动作大片中角色相互之间的反应。每个人看起来都很严肃,但是......(笑)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我很享受;作为一个电影人,我觉得动作片有点像喜剧——从头到尾每个人看起来都很严肃,因为这是一部动作片,所以我知道,如果我想拍一部恶搞或戏仿的动作片,那一定得是一部喜剧。在《速度与爱情》中,有很多恶搞电影的段落,这有点像一封写给大片的情书,因为影片中所有的参考片都是我喜欢的电影;因为我足够喜欢,我才能完全记住那些片段中的节奏和分镜。
问:你写剧本的时候,脑海里最先冒出来的是哪部电影?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也许是《飓风营救》,因为如果你要写一部动作片,里面肯定会有打电话的场景。这部电影里有很多接打电话的场景,所以我自然地想到了《飓风营救》里面标志性的电话戏。
问:这次在尝试新类型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困难?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我觉得还是挺难的。当我写剧本时,我不会感受到这些困难。开拍之后,我才感觉到这是和我以前的作品完全不同的一部片子。我之前的作品都很慢热,有很多长镜头,摄影机移动地很缓慢。但这部电影里的一切都很快。它不光和演技有关,而是摄影机和演员之间的节奏问题。演员的动作得跟上摄影机的移动。这种拍摄方法我有点不习惯。但是我很享受尝试的过程,因为作为一个导演,享受现场拍摄很重要。《速度与爱情》中有一些戏份保留了我之前作品的风格,特别是小洁的部分,它是一种慢热的家庭剧,很写实。我拍这些戏的时候觉得很安心,因为我很熟悉布景,很熟悉摄影机移动的方式。而拍阿高的戏对我来说就难很多,因为我不知道有没有拍出那种速度感,还是太慢了?会不会慢得无法剪出来?但如果太快了,就会丢失很多信息量。拍摄的过程非常有趣,我在片场也无法预料会发生什么,会拍出一部怎样的电影。所以我不得不在剪辑台上再冒一次险,看看会创造出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觉得自己好像在剪辑台上重写了一遍剧本。这是一部喜剧片,所以通过剪辑,很多剧本中没有的素材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问:影片中有很多小的把戏。而且在一些时刻,人物提到他们实际上是在一部电影中。阿高坐在地上想,哦,我不知道这一刻会不会出现在预告片中。你为什么要加入这种心理旁白?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这是一部认真搞笑的喜剧!(笑)我想为观众解释一些人物的动机,但我想说,这是我自己想拍的梗。是在片场想出来的即兴创作。剧本把所有的戏份都写好了,所以我和演员说,你们可以说一些想说的话,心理旁白。当我在监视器上看的时候,我觉得太好笑了,所以在剪辑阶段就加了进去。我也很喜欢那些打破第四堵墙的电影,比如伍迪·艾伦的作品或者《死侍》这样的漫威电影。可能是因为我就是一个导演,所以很喜欢那些关于电影的影片。我不知道能不能把这种做法叫做「内部梗」,属于电影人的「内部梗」。所以我有点担心观众会不会理解这些旁白。但如果想做新的尝试,就需要打开各种可能性。有机会,为什么不试一试呢?也许观众会喜欢呢?如果他们能接受,这就是一种新的喜剧手法。这就是我的想法。
问:我个人很喜欢这种幽默感,还有人物的内心活动。我也很好奇,为什么乌拉萨斯·斯帕邦德扮演的小洁在整部影片中都说英语。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我觉得这来源于我们的内部讨论。我之前没有见过乌拉萨斯·斯帕邦德,只是打电话邀请她来演这个角色。在开拍前,我和她聊天的时候,我发现对方很喜欢在句子里蹦英语,一会儿说泰语,一会儿说英语,用双语交流。我之前没有这么想过小洁这个人物,所以在试演的时候我也让乌拉萨斯在泰语和英语之间切换,我在看录像的时候觉得很有趣。首先这样说台词的方式很美,另外我觉得语言也和边界有关,而《速度与爱情》想表达的正是,现在的人们是没有边界感的。
问:没有边界感?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是的,没有边界感。如果你是一个泰国人,也许适合你的地方恰恰是美国。我觉得这很有趣。小洁是一个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泰国人,但她没有出国的想法。而阿高是一个梦想去美国比赛的泰国人。这也是我想通过故事强调的影片主题。
问:所以,好像最终这种边界在影片中不再存在,但电影仍然在表达:去美国是一种解决方案。美国作为一个梦想的目的地,是影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到了那里,也许就能成为一个著名的竞技叠杯选手。你接触的那些玩家或者说在泰国生活的人,他们会这么想吗?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我觉得在这个时代,很多泰国人,尤其是很多年轻人,都想去别的地方。他们想离开这个国家。因为实际上泰国有很多问题,不是每个人的梦想都能得到支持。有时候,喜欢动画的人——或者有特殊才能的人——不得不从泰国飞往美国工作。而如果你留在泰国,你可能有一份工作,但你必须搬到欧洲的某个国家,才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所以。我认为这部电影中的泰国很真实。
问:你觉得影片中的人物可以在泰国为自己找到一席之地吗?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未来可能会吧。实际上,我想在这部影片中讨论的是,人们必须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其实也没关系。因为如果你真心地爱对方,地域也不是问题。他们不光要考虑在一起的问题,还会相互支持彼此。影片最后,阿高和小洁还是分手了,我想通过这个结尾强调我的想法。有些观众问我,他们会不会和解或者复合呢?我想说,在未来可能会吧,因为他们之间还是有爱意的。结尾不是一个正确时间和场景。也许阿高来到了美国,但他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地方,他还是想在泰国和小洁生活在一起。
问:我对你如何在你的电影中讨论记忆和时间的主题非常感兴趣。我想问你的最后一个问题也和它有关。在《速度与爱情》中,时间似乎是一种可以窃取的商品,阿高对小洁说,「很抱歉,我偷走了你的时间。」各种角色也说,「我浪费了这么多时间。」你与时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讲述关于时间和记忆的故事的灵感来自哪里?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这个问题有点难(笑)。对我来说,过去和时间都非常珍贵。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就会来到我身边。我总是喜欢回去看那些老照片。我喜欢在每一个新年到来的时候整理我的房间,我总是在我的房间里找到一个老物件,当我看到它时,很多场景会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无论我拍什么样的电影,我在电影中总是有这个主题。我不知道为什么。当你提到它,我才意识到:是的,我总是会关注关于记忆和时间的主题。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即使你用泰语问我,这个问题也很难,因为我从不考虑这个问题。但是,我认为时间就像一个不断更迭的生命系统。我对这个系统很着迷。现在我在写一个新的剧本,刚写了一点,它也有关于时间的(笑)。但这次更进一步——这是关于老年人的一部电影。是的。也许是因为时间对我来说是关于一切的系统。如果我理解时间,也许我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活。每当我拍电影时,当我从电影中得到一些信息时,这些信息也是在和观众交流。而当角色在电影中得到答案时,我也得到了我对时间的理解。因为影片中的一切,每一个故事都来自我的生活片段,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电影是一种复述:每部电影都讲了我在那个时期遇到的生活问题。也许我的问题总是围绕着时间:我怎样才能控制时间,我怎么能找回过去?而答案是:不可能。你只能放任时间的流逝。有时,你必须舍弃一些事物和一些人,和一些情感告别。因为有些东西你再也找不回来了。也许这就是答案。
This interview took place on Friday, July 15, 2022 with Alexandra Bentzien and Nawapol Thamrongrattanarit.
来源://www.nyaff.org/blog/interview-with-nawapol-thamrongrattanarit
纯粹就是觉得自己就像那个害怕生活的男主,想记录下此刻的感受。
导演以喜剧的形式讲述一部悲剧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动三秒就破涕为笑,观感至少不沉重哈哈
一部很完整的成长类故事,太能理解男主那个“我不成功都是因为我麻烦事太多,别人那么厉害肯定是他们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心理了,因为曾经的我也是这样,把自己的每一次失利都怪罪在我没有拥有很好的资源这件事上,总觉得这也麻烦那也麻烦,其实最大的麻烦就是自己。给别人造成麻烦的也是自己。
女主看上房子的时候,是因为看中了那一间儿童房冲动想购买,就跟她无意间走进母婴店买了一堆玩具一样,潜意识里表现出她想要一个家庭。而入住后男主一眼相中儿童房,想让它作为自己的训练室,从这里就能体现他们走的路不同了,直到后面为了他的梦想,其实他一直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儿童,要让别人打点一切事情。
而剧中两位高手儿童,一个告诉男主,成功的路上不是一路平坦,也可能因为有很多坎坷才能激发自己的斗志,助力了男主心态上“成长”。一个因为母亲告诉他,比赛成功就是要去世界巡演,就会离开母亲,为了想继续跟母亲生活选择不要上传比赛视频,反观男主嘴上总说“你要是有麻烦就来找我”,最后依然选择自己的梦想而不是选择留下来,其实就注定了悲剧了。
看似开放性的结局,其实在女主的独白“我有时候也很想知道他在干嘛,但是再也没有踏入过那间房子”就告诉了我们答案。分开才是最好的结局,因为真正的爱情是不需要有一方委屈求全的。
全剧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在那一句“对不起,我浪费了你很多时间”,“没关系,那段时间我也很开心”,我想很多人应该都缺了那句对不起,让自己释怀,也缺那句对自己说的“没关系,这段经历我也很开心”吧
【原载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当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在我们这一代人之中变得耳熟能详的时候,俨然,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取代灰姑娘和白雪公主,成为了新的理想、新的童话。我们期望自己拥有超能力,能用自己的力量战胜生活中不正义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可以让人生变得更加容易。我们或多或少忽略了他们在获得超能力之前所历经的苦难——父母双亡、疾病缠身、被做人体实验……一方面,是好莱坞并不擅长将苦难示人,另一方面,制造幻梦本是此类电影的使命,使得我们能够沉浸在获得力量、享用力量的快感之中。
然而,我们之所以可以沉浸、选择“相信”,有着一个根本的原因,即: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最初也同我们一样平平无奇。他们的“咸鱼翻身”,让我们看到了改变的希望。
这是“童话”的魅力,叫我们对未知的明天充满期待。可与此同时,由于片中所传达的人生教益都建立在超能力的获得之上,我们难免产生一种错觉,似乎顺心的生活只与超能力划上等号,而不是创作者做期望的、将“超能力”视为一种象征(如果有的话)。于是,到头来,超英电影终究关于英雄的,而非普通的凡人、银幕前的我们。我们为英雄们呐喊助威,不愿灯亮,因为走出影院,将有一堆琐事等着我们去处理。我们会幻想:如果自己有超能力该有多好,那么这些琐事将不再是问题。可是,我们当然明白,超能力永不会降临在自己身上,那不过是一场精心制造的美梦。因此,当我们面对问题时,便觉得烦躁又多了几分——这确是“童话”的诅咒。
也就是在这时候,泰国电影《速度与爱情》横空出世,博得众彩。它所做的事情,就是让“童话”回归凡间。
故事很简单,甚至有些过于简单了:一个竞技叠杯运动员为了提高手速刻苦训练,却忽视了给予女友应有的关心与爱,在两人分手后,他必须学习如何独立生活——一个放在当下的电影市场里,可谓无甚卖点的故事。然而,当我们把目光移向海报,就会注意到这部影片散发着一股浓厚的“戏仿”味道:从片名到字体设计再到人物站位,无不叫人想到著名的《速度与激情》系列,可细看每位人物的形象和他们手里的道具,却发现《速激》正剧的严肃性与(越发离奇的)个人英雄主义都被统统解构,滑稽效果呼之欲出。
对超英电影乃至一切英雄行为的解构所产生的笑点,是本片最大的特色,也是它得以后欢迎的原因之一。
片中,出现了大量的史诗般的恢弘配乐,这在超英电影里屡见不鲜,可在这里,与其相配的动作往往显得过于“鸡毛蒜皮”了:比如主人公练习叠杯,刷新了纪录,背景中的音乐却仿佛是他拯救了全人类。利用音乐的主观感受和观众的观影经验,通过声画之间的强烈反差,数量众多的笑点就被制造了出来,且屡试不爽。与之类似,超英电影必备的、具有机械感的字幕也时常出现在画面左下角,用以标识地点和时间,这种做法,一般都出于使复杂叙事变得更简练的考虑,而且也能够增加影片的史诗气质,但在本片中,我们看不到任何有必要如此运用的原因——除了制造笑料以外。
人物设计同样全盘参考了超英电影,却也全然实现了对它的解构,“反派”、“大师”、“帮手”的角色无一例外不是出乎意料的,可他们的表演与功能,加上镜头语言的运用又都在把观众向超英电影的思维上靠拢,就连主人公也在镜头前戏谑地疑惑道:“天呐,这真的是一部讲竞技叠杯的电影吗?”
好的形式拥有自己的生命,但更要服务于内容。创作者在形式上对超英电影进行解构,目的仅仅是为了搞笑吗?可以肯定,绝非如此。正如上文所说,本片是一次让“‘童话’回到凡间”的成功尝试,也就是说,它旨在让观众看到,超级英雄的故事并不只会发生在那些不存在的“幸运儿”或“倒霉蛋”的身上,相反,他们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超级英雄的潜质。
面对繁杂的家务活,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主人公必须从头学起,直面一项又一项挑战。超英电影中的挑战,是事关生死的决斗,而在这里,则是换床单、洗衣服、擦百叶窗、修抽水泵,这些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麻烦。戏仿的手法成为一座沟通两种电影的桥梁,让二者的精神变得互通、意义变得浮动,在这个过程里,新的阐释应运而生,主人公的行动竟也如超级英雄一般帅气。从他的身上,我们惊觉,原来生活中的麻烦,其实并不比超级英雄们遭遇的“低级”;顺利解决这些麻烦,就是我们的超能力。可以说,这是一首献给平凡人的赞歌。
由此延伸,片中还涉及到关于梦想的讨论。总有一些梦想被视为对人生的浪费,就像开片的那位老师,要对其加以“纠正”。超英电影讨喜的一点在于,它给予了观众对自身“不平凡”的畅想,可是,纵使我们平凡,那又如何呢?
对于片中的两位主人公,创作者有意让一位从事一项鲜有人听说的冷门运动,另一位只想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意图极致地呈现出两个“最平凡的”梦想。尽管他们最终没能一起走到最后,但拆散他们的,并不是梦想本身,而是实现梦想的人,因为太执着于将梦想“变现”而忽视了对身边人应尽的爱。暂且不论如何平衡事业与生活的问题,影片至少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梦想的大小,只要能在一方领域中不断努力,就可以活出价值。超级英雄拯救了地球,主人公买下了房屋,两者体会的快乐,大抵相似。
平凡不等于平庸。做一个平凡人,挺好。
女主必须离开,或许不是因为她想要成为母亲,而男主长期以来妨碍了这一点,也不是因为她不信任男主的成长和不再妨碍的可能性,而是因为她通过正视了自己对「成为母亲」的欲求,意识到了她和男主之间的关系模式的实质——那并非真正的爱情,而是在两人关系中充当了全能的照料者,这妨碍的反而是爱情。她必须离开,去追寻真正的爱情。所谓“速度与爱情”,倒也很切题,表面故事讲男主追逐“速度”与停滞,B故事讲女主对“爱情”的进阶体悟。欢脱不碍着表意,娱乐功能不必被贬低。
一开始看这个不知道后面怎么写 原来是跟生活对抗的故事 风格挺有意思的 但是这种套路看到后面都慢慢习惯了 有点见怪不怪了 这里面有些迷影梗还有点意思
一般都是模仿艺术片大师,这来个戏仿好莱坞大片的,配乐上玩了很多花活,用恢弘的史诗bgm渲染鸡毛蒜皮的小麻烦,还有程式化的超英片镜头语言,提供了一种以无厘头解构商业片、又低成本易实现的方式,蛮有启发性。片名是故意山寨,寄生虫帮佣、DC宇宙、星战等梗也挺好笑,片尾来了个低配版速7分道扬镳+see you again。形式的花里胡哨甚至堆叠过火并未让人觉得反感,竞技叠杯是一项极需个人专注力的运动,在这样设定下,片中展现的生活琐碎的闹心更能引起共鸣,从搞笑过渡到走心。“天啊,这真是一部讲叠杯的电影吗,时间都过半了我还没怎么开始训练,预告片里可都是我叠杯的画面,我也向制片公司保证过会有很多动作戏的”,笑死。泰国后起之秀可以,亚洲电影有希望。这片很适合引进,其中还有一句,“(小孩学坏)不要甩锅给电影!”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叠杯竞技动作片面相上,纳瓦彭分植了潜心训练、害怕生活(因日常生活意味着麻烦状况不断)的大高,还有拳怕少壮的迷影调侃、故作深沉好莱坞大片场面调度戏仿、自我揶揄嘲笑,中二激情不灭。作为世界纪录保持者的Kao,并没有遇见真正的反派敌手,而是对抗自己另一面相——害怕生活大魔王。相生相克的挑战过程中,纳瓦彭把日常生活的购物选择恐惧症、地漏毛发、缴纳水电费、家务噪音之类细节放大,如同为了提升人类感知无法察觉的0.001秒,主人公却漠视了真实流逝的十年人生。两小时的相衡下,纳瓦彭也没有移造主人公的梦想目标,而是让他继续他的路,正如支持小JAY走她的路。但如此一来,作为实体、具象的家,纯粹作为了遗址纪念物而存在,导演选择了善良,导致结尾少了什么东西——就好比让人深深吸入或呼出的那口气。
有些像性转版花束般的恋爱,就像那间原本是婴儿房的练习室,她一直希望可以变回婴儿房,但他一直习惯于做练习室,一个尝试move on,一个只想stay in,两个人到底变成了陌路人。可惜类型定位还是有问题,速度和爱情都不够,最好玩的点还是打破第四面墙的那段自嘲,说好的动作戏呢
#2022BJIFF# 这!根!本!不!是!一!部!竞!技!电!影!笑得很疯,又频频泪目,谁懂!导演玩得很嗨,我爱那些天马行空的鬼点子和致敬还有吐槽。看纳瓦彭的片子,永远不能只看他拍了什么,要看画面以外的他没拍的东西。所有字幕滚动完,那些场景设计才是他的良苦用心,是速度,是激情,是爱情,是幽冥,是甜蜜,是痛苦,是存在,是不在。只有看到了这一点,才能看到记忆的重量。
各种恶搞、自嘲、冷幽默、迷影梗、日漫梗一拥而上,会心一笑,娱乐值尴尬值纷纷拉满,《惊声尖笑》向。是挺逗,却也流失了导演最擅长的内核情感表达上的真挚。
竟然看了一整部廣告
#12thBJIFF No.4 抢票前被荐片友邻抬高了预期,今天的收获就是新片还是得谨慎……节奏太磨叽啦,看得我逐渐失去耐心趋近暴躁。融其他电影梗是挺有趣,全片最有趣的感觉是男主坐在家门前开始吐槽这电影,语言破第四面墙。除此以外吧也夸不出啥了。
不是很欣赏纳瓦彭创作思路上的转变(也许是商业野心驱使),表面上叛逆地挣脱类型的框架,却更接近被某种情感套路所规训。像是流连于一个巨型的仓库,极客艺术家肆意地调取工具、技术和流行元素对母题进行纷繁的装点,却不再如容器般敞开与他者交流的通道。剪辑上突发的断裂——从超现实的灯光音效氛围拽回自然光环境音——用多了也挺没劲的。能想象那种感觉吗?无数超跑围着你转,却只想去搭末班公交。
情节情感都不太行,全靠迷影硬撑
#12nd BJIFF# 主竞赛。纳瓦蓬拍商业片也是一把好手,这部戏最逗乐的地方就是用了一切“过量”的煞有介事的动作大片的音乐和剧情线写法来写一个极小的题材,这种不匹配感真的要笑死了。玩了一些自指(男主角几次旁白)和好多迷影梗,其中cue《寄生虫》也是真没想到,太好笑了太好笑了。当然片子在性别议题上也很先进且很正确,尤其是把情感劳动和家务劳动的商品价值通过“教育”和雇佣关系形象地写出来了。结尾价值真要给好评:梦想可以有很多种,每种梦想都值得尊重,持不同梦想者,也要彼此成就。
高估了,比类似手法的《天才枪手》差太多。除了一些小巧思和融了不少梗,节奏稀烂!
能在一部片里同时恶搞《寄生虫》和《克隆人的进攻》,还能讲好一个不落俗套的体育励志的故事,黄金年代的港片精神在泰国找到了新生
#th12BJIFF#这真的不是啥爱情片,甚至都没有男女主关于“爱”的描写。只是一个废物男发现一直照顾自己的女友离家出走,自己找不到人剥削才想找回女友,痛苦自己为什么没有人可以为自己免费剥削了。成长也就只在于学会那些本该就应该会做的生活技能。整个视听都是小题大作的拍法,你的事件根本就没有那么扣人心弦,再夸张,借用武侠动作等类型片手法也是虚张声势。只有调侃寄生虫、官方吐槽自己这部电影还有点意思。另外了解了世界上还有个竞技叠杯的运动。
3.5 迷影恶搞伪动作片的包装里还是导演一贯的细腻relationship drama
【北京电影节展映】精彩好看的商业喜剧佳作。首先选择“竞技叠杯”这一比拼0.001秒速度的小众运动项目就足够新奇有创意,片名诚不我欺。同时关注貌合神离的情侣关系及女性对家庭的默默付出。大龄男婴主角和女主都获得了成长。影片从片名到台词、桥段音乐音效对《速度与激情》《复仇者联盟》《疾速追杀》《星球大战》等好莱坞大片进行全方位恶搞,时不时故意用咣咣的音效制造“大片感”,与剧情形成幽默反差。对《寄生虫》的大把戏谑致敬更是让人当场笑喷+鼓掌。台词提及《卧虎藏龙》《叶问》和连姆·尼森、DC宇宙,结尾不忘加个伪续集彩蛋。对迷影梗的运用真是炉火纯青,拍案叫绝。还自我吐槽电影没动作场面节奏慢预告骗。在商业喜剧外壳下的内核仍然是一对情侣从分手到内心真正放下的故事,还是纳瓦彭一如既往对当代人际情感关系疏离的关注与关怀。
北影节最后一部。虽然两个星期前就下载好资源了,还是决定大银幕看一下纳瓦彭。还是纳瓦彭的分手故事,每一次看都多少有些感同身受。不过用各种夸张的视听效果来讲讲普通的日常,像是大炮打蚊子,刚开始还挺有喜感的,看多了有点乏味。
#22BJIFF# 师妹赠票;大龄男婴独立日记
快手叠杯易造成童年精神创伤;卖场水泵世界选择大危机;顺风耳管家婆带来《寄生虫》韩国父子就算了,司机还要直接叫康先生;中场换门打破第四面墙向片子甲方道歉故事没有爆点离题太远;从John Wick进化到Yoda的叶问金句小师父教你决胜秘籍:成年人世界的抓马要dark过DC宇宙;两车分道扬镳不忘高歌山寨《速激》family主题……感觉是纳瓦彭导演最商业化最应付的一部片子,唯一走心点的地方只剩下阳台的那堆植物了,但确实够迷影够恶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