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科学界、出版界,与纪录片频道打龙通,推出“没有人的地球”末世想像。来自奥地利的葛哈特大概认为电视太细、CG 太假,讨论太消费浅薄,于是以在地真实拍摄,体现心中的荒凉情状。起点是日本,先叫我们一起沉思福岛──仓促撤出后的办公室、公园、学校、商店,又定又长的镜头,风雨光暗下阅读和感受。大不同你在荷里活大片碰到的新巴洛克式人工破坏,反击其实是大自然。视觉慢慢抵达未来,文明的颓垣败瓦,不在问:人类哪里去了?而是问:我们究竟走到哪个地步啊?
雨水和风,无方向的鸟群和苍蝇的声音像是控制着镜头里的这个世界,一直在适应孤独的铁路,灰尘在旧迹斑斑的音乐厅里漂弋,像是大气层里无数的微生物般自由,自行车和汽车像是孪生兄弟一样静止在停车场里,监狱里仿佛隐藏着以往的某种秩序,电影院比默片还静默,一切公共建筑早已没有了意义,只是存在着,或许奥地利导演# Nikolaus Geyrhalter#的纪录片《没有人的文明》是在另一个平行宇宙里拍摄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颓唐破败、无人问津的废墟美学开始广为盛行。以基辅、切尔诺贝利、福岛等地为表现内容的「废墟美学」影像作品,在摄影圈开始引发浪潮般的关注。《没有人的文明》将之实践得更为极端,用动态影像的手段还原了未来可能的末世想象。这股想象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人类刻意遗忘的、未知的「另一个平行世界」。
也许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再度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社会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与环境的关系都陷入了莫名的僵局,漫布世界各地的颓垣败瓦恰巧能够成为阐明当前人类困境心理的最佳表征。所以久迎不来变革的人类,迎来了一个「没有人的文明」的世界。
巧的是上述矛盾僵局汇合在2016年集中爆发,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一年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种种乱象丛生。
巧的是这部纪录片公映于2016年初,现在看来,简直就是预言式的存在。
纪录片没用一词一句的解说词。语言这种非自然形成、思维狭隘片面的交流手段,在人类共同面临的困境面前就像巴别塔上的混乱一样表述无力。空间和场景、光线与声响,在过去人类进化的亿万年间早已为我们打造了一套完整的视听交流经验。所以当我们试图去解决、去思辨那个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困境、构建一个乌托邦式的伊甸园的进行时,沉默是最好的方式。
纪录片用标志性的黑场来划分章节,前三分之一段落的主要场景,依次为剧院、广场、医院、养老院、办公楼……等废墟化的公共空间,带着我们一步一步脱离人类创造的精神遗产,而逐步逼近人类直接或间接赖以生存的基础建筑,最后用昏暗凝固的标本室收尾,启示人类文明归于翳没与陨灭的缘由。
第一次过渡段落主要场景为寺庙、书店、煤厂、教堂等半公共空间,歌厅收尾。除却更深入地推进人类湮灭的思辨,同时展开对于处于平行世界这一端的我们,关乎未来、关乎人类本源与世界关系的冥想。
这种禅修一般的观影体验贯穿纪录片始终,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是近乎催眠的艺术形式,但世界本身又能有怎样的娱乐意识呢?
在图书《没有我们的世界》(2007年)、电影《我是传奇》(2007年)、纪录片《国家地理:人类消失之后》(2008年)面世后,环保向、废墟向、后末日向,都添了更多拥趸。 但对我而言,最具冲击力的画面,来自电影《时间机器》(2002年)——转瞬间沧海桑田,生命的意义何在? 看完,既激动又虚无。 眼前这部《没有人的文明》(2016年),则完全不同。 我的观感,似与导演的拍摄初衷大相径庭。 怎么讲? 超级治愈! 没有旁白没有字幕没有音乐没有营造氛围,全景收音,画面像一个GIF连着另一个GIF,仿佛影像版Rainy Mood,又仿佛Jamie Llewellyn自然之声系列专辑的大型MV。 不会让我犯困,而是让我平静,甚至有种回到童年的幸福感。 那些人们仓促撤离的地方,那些人们莫名废弃的地方,那些人们逐渐放手的地方,有许多我好像生活过,还有许多我好像在梦里生活过。 没有颓丧的此刻,没有恐慌的未来,只有美丽的过去。 所以,你们走吧,让我独自留守。
慕名而来。
没有人的文明是什么样子?很好奇。
全片由几百个等长的固定镜头构成。每个镜头超过十秒钟。开两倍速看差不多。全片没有字幕,没有解说,没有给出这些画面的时间地点的任何信息。也没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就是一些等长的固定镜头,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稳稳地播完。
镜头也没有特别美或者特别不同凡响。摄影用他的职业素养去寻找最好的构图就行。录音很重要,要录到干净的自然声。这也都是常规操作,并无多大难度。
这片子也太好拍了吧?
想起刚学做片子的时候,同事们都是年轻小编导,个个自觉地看片学习、交流。有些片子,看不大懂,比如一个镜头五分钟的那种。那时我们就说,大师啊,大师就是给你看一条鱼游来游去五分钟你也得看啊。
这个问题一直留在我心里,为什么大师喜欢用很长的固定镜头呢?后来渐渐有一个领悟,就是固定的长镜头,给了观众充分的时间去注意到镜头内的一切信息,更重要的是,让观众去思考和感受这段时间长度内你自己思想的流动。你的视线首先注意到最醒目的那个信息,然后到次重点,然后到一些枝节边缘信息,视线在流动,思想也被带动起来了,感受也被带动着。为什么大师让你看这么长的镜头?大师想让你的思绪能够与他拍摄时所感受到的情绪同频共振。我想《没有人的文明》的导演可能也是这么想的。
电影不是一个单向灌输的东西,它是和观众共谋的。记得伊朗导演阿巴斯说过这样的话,一部电影最终完成是在电影院中完成的,在观众的头脑中完成的。导演和观众同样重要。然而,画面留出的思考和感受空间需要观众用自己的学识素养去填满。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学识,我们能够认出这些画面中的地方是哪里,它们是如何变成这副模样,哦,这是核事故造成的废墟,这是过度开发资源造成的荒漠,那么我们就知道导演讲述了一个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让文明高度发展,然后又被发展反噬的故事。反之,如果我们头脑中并没有这些背景知识,那么这部影片能唤起的东西就太少了。虽然阿巴斯认为,“导演越是创造性地从银幕上删减信息,观众们就越感兴趣。他们的思想被点燃了。他们甚至不需要导演。 ”但是,总也得有个度吧?像《没有人的文明》删减信息到这个程度,我觉得是有点过了。我们已经只剩茫然和无聊了,一点也没有被点燃。
一部纪录片,可以不符合一般性的创作规律吗?像这样的“创新”算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以我个人的观影体验来看,算是成败了吧。
如果不是地上的塑料被风吹动,真以为自己是正在看一个长达九十四分钟的PPT呀~准确一点大概是PPT加上GIF图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一部纪录片——《没有人的文明》很糟糕,只是它注定是个小众再小众的电影,还是支持大家试试的。
先不必说导演的画面有多好(虽说我超级担忧他老人家把摄像机往那一放,摄制组就去斗地主了),当外界整个安静下来,你听着里面风声雨声和貌似昆虫的声音,整个人完全放空了,没有什么其他的情绪。但是又觉得吧,自己其实想了好多好多东西不过和电影貌似没啥关系吧。
如果说这是小学生作文里的状物篇,那似乎万事万物都有人类文明的标记,可当青苔刻上桌椅,荒凉洒满大地,没有一个地方还能看到人的踪影。看推荐时听说是在日本福岛还有切尔诺贝利取的景,突然就觉得以前看《第十一个小时》的时候,里面那位科学家说得真好,“因为天长地久的时间属于自然,不属于人类。”如果是到了《没有人的文明》,自然依旧自然(不讨论《三体》“自然界是自然的吗”这种问题啊,不然没完了还),绿色或者其他什么颜色很快就能覆盖一切的,然后文明……嗯,也许能稍微慢一点被湮没(毕竟也能挖嘛)?所以啊,真不要说什么“我们给予地球母亲伤疤”“我们是在伤害大自然”之类的鬼话,这种拟人手法难道是想激起些许的道德愧疚?别搞笑了,你一直都是在对自己捅刀子而已,你还没那个资格和能力伤害得了自然。
最后想说说画面,真心超级赞呐,运用了我并不多的构图知识(上个学期新闻摄影课get),我觉得哪怕导演就是把设备一放就去玩了,也是真有才华,他咋不换个地方放是不是?
喜欢那样的画面,那样的苍凉,不过也会害怕那场面……无目的无意义,人类迎来生理与社会的双重死亡(借同学语)。
我会不会是少见的拍照的人呀
让你自己远离那些在广场上骑着小黄车飞驰叫嚷的孩子们,一年到头放着同一个歌单的快餐店,来一场痛痛快快的浪漫主义旅行吧
无人之墟
7.5/10
福岛的废墟与一般不同,它不是被人遗弃而是日常生活的断裂,场景仍充满生活气息,好像下一秒就可能有人进入画面;进而到医院、宗教场所、娱乐场地,都是被遗弃不要的文明,人的气息越来越少,最后苏联时期未来主义的剧场,像外星飞船被大雪湮没。偷偷带了两瓶小支装的葡萄酒一边喝一边看,一场禅修。
当人类离开之后,遗留下来看似不会再发生(人为)变化的痕迹在不断更迭趋于向前的时间里算是什么呢?
情人节我一个人在看这个
1.这在哪?这里怎么了?人呢?2.听声观影,静默如谜。
很有想法的纪录片。
这难道不是放在现代艺术博物馆里循环播放的东西?/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来干什么?
拍废墟的landscape film!简直是专门对我胃口拍的片子一样。但可惜的是这部不论是呈现度上还是剪辑节奏把控上都比班宁的作品差了好几档。 8.2分★★★★
人类衰退之后~配音版摄影集+gif,感觉特别适合心烦意乱和失眠人士食用~全景声是加分项~及,倒是想知道取景地都是哪~以及,个人还算喜欢海边的几段~
“智人”退出的世界,文明荒漠化,也自然化。深夜、凌晨分几次独自看完这部纪录片,分不清是电影的鸟叫,还是窗外的世界。感觉很奇妙。
#HKIFF40# 大量30秒左右固定镜头(所以比James Benning《鲁尔区》那种短多了)组成的默片。人类消失了,世界颓败静默充满末世感,但在被遗弃的学校、电影院、博物馆、麦当劳、沙漠、大海边还有人类的痕迹。有些瞬间风赋予了物动感,另一些瞬间则绝对静止像默哀。
每个场景的破败的气质都很迷人
从具体到抽象的视觉编排蛮惊喜的,尤其喜欢被遗弃的武器面向大海的一段,但是明显经过设计的声音没有跟这个过程同步就有点失望了。作为主要视听线索的水最终以照应开头收尾也略有Underwhelming
可以同《最后与最初的人类》一起看。两部电影都设定在未来,用的却是现在的实景。人类会灭亡吗?人类何时灭亡?人类难道不是一直在灭亡吗?本片中有“一张图片”,幽暗的岩洞中右边岩壁上映出粼粼水光,左边堆砌着一座生锈的废铁小山,洞顶射进一束阳光,恰好洒在山顶的小汽车上,无比超现实。当第一个黑屏出现后,影片开始了另一种叙事。此前虽然不见人影,却见人踪,人类依然如幽灵般存在,大地仿佛一片没有丧尸的Zombieland;此后虽然还是人走楼空,但人类仿佛真的离去,地球开始渐渐在疲惫中恢复自己的脉动,在一片苍白中呼吸。这个制作team 中最重要的恐怕是进行location research的Simon Graf,《太阳的后裔》中希腊沉船湾上废弃的船只是浪漫定情地,而Simon Graf显然对废墟具有另一种敏锐。
斯米马赛,不喜欢太飘在空中的东西,文艺逼真的挺烦的。虽然但是我手机相册里有很多类似的画面和照片,各位,真没必要吹捧这么个幻灯片电影的程度哈。
真好。没有人 。
声音
陪伴我无数个失眠晚上的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