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吉(莫伊拉·希勒 Moira Shearer 饰)是一名很有天赋的芭蕾舞演员,她对芭蕾舞的热爱让她觉得她生来便是为了舞蹈。她参加了芭蕾舞剧《红菱艳》的演出,在剧中,她扮演那个穿上红鞋一直舞蹈到死的舞女,她的演出获得了业界的一致好评,她的演艺事业就此扶摇直上。之后,她结识了作曲家朱利安(马留斯·戈尔林 Marius Goring 饰)并且迅速坠入了爱河。为了所爱的人,佩吉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但婚后平静的生活令她无法忍受,似乎总有一种魔力在召唤她穿上舞鞋翩然起舞。佩吉听从了内心的召唤,她离开了朱利安重新回到了舞台,但渐渐的,她想起了自己曾经扮演过的那个穿着红鞋的舞女,她觉得她们的身影正在慢慢重叠,不安的佩吉猛然醒悟,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并非舞蹈而是家庭,她冲出剧院想要重拾朱利安的爱情,但一辆火车从天而降,终结了她年轻的生命。
影片荣获1949年奥斯卡最佳配乐及最佳艺术指导奖。
最大的受害人和牺牲者才是佩吉,这个为了艺术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傻姑娘。
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猜想这是哪个年代的片子,讲的又是哪个年代哪个国家的故事,结果从头看到尾也没有答案。可能这就是创作者的高明之处,故意淡化了现实时代因素,让你心无杂念地去好好感受一个舞者的悲欢离合。而当后来得知这是上世纪40年代的电影时,我惊得差点门牙落了一地。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都不像那个年代的电影,往后推个几十年才像话。经典就是这样,总是超越时代的。
下面从片中主要的三个演员大概谈一下这部电影。
莱蒙托夫是剧中性格最复杂的人物,他对艺术绝对真诚,却从不谈个人情感,而且对于把个人情感和舞蹈混为一谈的行为深恶痛绝憎恨无比。他总是对人一脸鄙视地说着“愚蠢的爱情”,还很肯定地说“爱情会毁了舞蹈,因为两者无法兼顾”,在莱蒙托夫眼里,艺术理想和世俗生活(具体到一点,那就是爱情生活)水火不相容,无异于鱼与熊掌。
依我拙见,很可能在他身上发生过什么不好的事情,比如他曾经最看好的女演员因为爱情抛弃了舞蹈,给他的心理造成了巨大阴影和创伤,从此对于感情用事的演员他一概不待见。也可能他本人曾经在感情里受过伤害,从此发誓远离感情,并转而一头扎进艺术事业,不再对爱情婚姻有任何幻想。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天生就是一个艺术狂人,对于艺术有着宗教般狂热的高尚情感,精神上有艺术洁癖,不能接受任何背叛舞蹈理想(艺术梦想)的人和事。也因此为一般人所难以理解,而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他能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并在艺术界享受如此崇高的地位,各种达官显贵无不对其敬仰有加,对其作品趋之若鹜。
而最后一种可能性无疑是最大的,因为电影一开头就已经暗示了。在公爵夫人家宴上,公爵夫人热情地邀请莱蒙托夫,想要让他欣赏自己女儿佩吉的舞蹈表演,莱蒙托夫却表现地很没兴趣,无礼而冷淡,从他们的对话即可看出。
“您女儿跳的如何?”
“她跳的可好了,简直就像一首美丽的诗篇!”
“舞蹈对我如同宗教信仰一般,您觉得我会乐意在这种场合欣赏它吗?”
“多么精妙而粗鲁的回答!”
即便如此,莱蒙托夫对于自己一手培养捧红的女演员还是很有感情的,你可以理解为是对她们才能的欣赏,也可以当做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他性格里是有扭曲的地方的,就是自己可以和女演员接近亲昵,但是任何之外的男人都不可以这么做。否则他就会撕破脸皮搞得鱼死网破。比如当他发现女主角佩吉和剧团作曲朱利安恋爱时,他就大为不快,直接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把朱利安解雇了。而莱蒙托夫的这种性格在影片开始也有端倪,比如那个带着法国口音的舞蹈女演员当众宣布自己恋爱时,他直接表情狰狞地冷漠离场,和众人一浪接一浪的热情祝福形成对比。这让那个法国女演员倍感失望,悻悻说了句,“他真是没有心肝的人!”
佩吉是《红菱艳》的绝对女主角,她出身公爵家庭,可谓名门,从小接受良好的艺术熏陶,修养品味都不落俗套,她尤擅舞蹈,不仅舞技精湛才华横溢,而且对于艺术有着“从一而终”的坚定决心。这从电影开篇她和莱蒙托夫在家庭宴会上的对话即可看出。
莱蒙托夫:你为什么要跳舞?
佩吉:那你为什么要活着?
莱蒙托夫:因为我必须要这样。
佩吉:那我和你一样,也必须要这样!
可见佩吉是把舞蹈当成生命一样珍贵的存在。即使死也要不断跳下去。就像安徒生童话里《红舞鞋》的那个倔强的小女孩,为了能够跳着喜欢的舞蹈,哪怕与爱人分开,哪怕孤单一人,甚至一直跳到死也无所谓。
命运之神对她是眷顾的,她被莱蒙托夫相中,担任芭蕾新作《红菱艳》的女主角,并且在蒙地卡罗首演。首演盛况空前,把她推到了最受瞩目的舞蹈新秀行列,她从此星途不可谓不灿烂。莱蒙托夫是个很有远见与野心的成熟男人,他不断给佩吉打气,对她说,“我要让你参演《天鹅湖》《吉赛尔》《睡美人》……要把你打造成一个世界巨星!”
本以为一切都能顺遂人愿,可是偏偏横生枝节。人是感情动物,什么都好控制,偏偏感情难以自已,自从佩吉和朱利安相遇的那一刻,似乎一切已然注定。
朱利安是一个热血方刚的年轻小伙子,在音乐创作上才华横溢,并且很有主见想法,敢于打破常规。正因此,莱蒙托夫才充当了伯乐的角色,邀请他来自己的乐队担任指挥兼作曲。
朱利安善于笼络纯情少女的心,在地中海月光下的那一番表白,简直惊天地泣鬼神,他对佩吉说,“有一天,当我老了的时候,可以对我的儿孙们说,我曾经认识一个才华横溢的美丽舞蹈家,我们曾经在地中海的月光下畅谈,那是我一生最难忘的回忆。即使我们以后不能在一起,我也不后悔……”这简直和至尊宝那段“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有一拼。哪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不能为之着迷呢?于是,佩吉就主动投怀送抱,认定了朱利安这个人。在莱蒙托夫开除了朱利安后,她也敢于“为爱牺牲”,很潇洒地说“我也不干了”,留着莱蒙托夫扼腕叹息。
可是朱利安也绝非单纯之辈。虽然他对佩吉的感情毋庸置疑,可说到底他这个人也是个自私鬼,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直男癌”患者。他和佩吉结婚后,凭借才能成为伦敦皇家剧院的作曲,可谓事业有成,可是他却让佩吉放弃自己的梦想,整天宅在家里准备相夫教子,这对于在舞蹈上天赋异禀并且视舞蹈为生命的佩吉来说,内心的纠结和痛苦可想而知。片中有个镜头,就是朱利安半夜起身去练琴,佩吉偷偷从柜子里拿出舞鞋,神情惊慌地四处张望,生怕被丈夫发现。可见婚后的她精神上承受着多么大的痛苦,她每天都在梦想与现实间挣扎。
而当莱蒙托夫终于把佩吉的心意挽回,说服她登台表演的时候,朱利安竟然嫉妒心作祟,不惜放弃重要演出也要匆匆赶来阻止佩吉登台,他以佩吉对他的感情为要挟,逼迫佩吉放弃梦想和他回家,佩吉说演完这一场就立即和他回家,可是他却依然决绝不肯同意。演出即将开始,佩吉却要必须在梦想和爱情之间做出决断,一时痛苦万分,面对茫然无助痛哭流涕的爱人,朱利安竟然无动于衷不作任何理解,只是冷漠地说了句“再见”,就推门而出。这几乎把佩吉的心给伤透了。于是,一时走投无路的佩吉才自寻短见,纵身从高楼上跳下,酿成悲剧。
很多人看完后,自然会联想到“理想和现实”“事业和爱情”这种话题,影片创作者无疑也是想要阐释这样的一个命题。毕竟这种主题相关的电影也不少,甚至可以说蔚为可观。可是我观看后却不禁心生疑问,佩吉的悲剧究竟能不能避免?
爱情诚然和事业会有矛盾,可是有爱情就必定不能有事业了吗?未必吧,如果是真爱,为什么一方不能尊重另一方的选择呢,让爱人去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难道不好吗?如果是出于善良的让对方幸福的考虑,我想这也不是什么艰难到死的抉择吧?
更何况,电影里的悲剧结局完全可以避免,编剧们刻意夸大戏剧冲突的主观恶意非常明显,稍有常识的观众都能看出破绽。佩吉当时横下心登台演出又能怎样?她回去和爱人解释磨合一下不就成了?如果朱利安连这都不能原谅,那就说明她看走眼了,最好速度和这种渣男离婚,别拖拖拉拉让自己受罪了。而这也是检验爱情的一个好机会,发展成跳楼自杀就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而从朱利安的角度看,他本来心胸狭窄,对于莱蒙托夫解雇自己一直怀恨在心,所以绝对不能接受爱人继续回来给仇人演戏,他对佩吉演的那出苦情戏,说到底也只是为了借机报私仇,而不是为了佩吉着想。所以,最大的受害人和牺牲者才是佩吉,这个为了艺术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傻姑娘。她就是因为太单纯太热烈,谁都不想伤害什么都不想放弃,才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
所以这部电影所讲的故事并非普遍现象,只是无独有偶的个例,绝对不能推而广之,说什么“事业和爱情不能两全”“有艺术就不能有生活”“跳舞蹈的女人都很不幸”“理想战胜不了现实”的屁话,这都是难以令人信服的。毕竟这个故事并不具有普世意义和推广价值,把它当成一个女演员个人的人生悲剧更为合适。
作者:Imogen Sara Smith / Criterion(2016年8月14日)
校对:Issac
译文首发于《虹膜》
如果你想在黑色电影迷这个群体中引发一场争论,没有比提议增加或剔除一部经典作品更简单的方法了。所有这些争论都指向一个永远棘手的问题:什么是黑色电影?黑色电影是出了名的狡猾,往往指向众多叙事混乱、道德模糊的作品。
它是一种类型,一个系列,还是一种风格?太多时候,它面临着成为某种标签的危险,而定义它的是一份有着一目了然的主题的清单。一定有一些男人,穿着风衣,下巴如同花岗岩般,软呢帽的帽檐向下拉着,遮住了眼睛。还一定有一位蛇蝎美人,她那涂了口红的嘴唇像湿沥青一样闪闪发光,鞋跟嘎吱作响。枪必须在某个特殊时刻拔出,香烟的烟雾必须在百叶窗的光线下缭绕,殴打必须发生在霓虹灯闪烁的鸡尾酒酒吧后面的死胡同里。肯定会有犯罪、不痛不痒的玩笑和一个被命运绊倒的笨蛋主角。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和其他黑色电影迷一样喜欢这些标志性的元素,但我也看到了黑色电影的本质,它们别具一格。这种本质隐藏在犯罪和暴力的表象之下,隐藏在一个异化、焦虑、痴迷、幻灭的内心世界里。或者正如犯罪小说作家大卫·古德斯在他的小说《夜幕》中总结的那样:「某种程度的困惑,夹杂着一些沮丧、孤独、苦涩,最后是一丝绝望。」
这些元素在很多电影中都能找到,并不是经典黑色电影的专利。一些影迷喜欢巡视这些界限,拒绝那些没有合格的电影进入。我相信界限是可以渗透的,黑色电影有一种像传染病或瘴气一样的传播模式。这一法则也有例外——色彩明亮的黑色电影(《爱到天堂》或《沙漠狂怒》),乡村黑色电影(《夜逃鸳鸯》《搭便车的人》或《艰辛的米》),黑色年代戏(《极度重犯》或《痴心女子负心郎》)——它们无法反证法则,而是证明了,像其他许多黑色电影一样,规则是用来被弯折的,直到它们因张力而折断。
在此郑重声明,我不认为黑色电影是一种类型。
电影类型是根据题材或场景设置来定义的——西部片、战争片、黑帮或盗窃片、浪漫喜剧——而黑色电影则是一套情节元素、主题、视觉和叙事惯例的灵活组合,这些都是在好莱坞某一特定时期形成的,大约是从1940年到1960年。黑色电影有着大熔炉的血统,其来源包括美国低俗小说、德国表现主义和诗意现实主义,而它又涵盖了从半纪录性的警察犯罪剧到华丽的心理剧,从诙谐的客厅谋杀推理剧到残酷的监狱电影。这并不是说,定义黑色电影或追溯经典序列的起源和轨迹是不值得的。但这种讨论只有在考虑到黑色电影的源头、同类或分支时才会更为深入——即其他国家的黑色电影系列、无声黑色电影、前海斯法典时期的黑色电影、黑色西部片、黑色情节剧……
情节剧是一些人犹豫不定的地方。作为一种饱受非议的形式,它经常被视为黑色电影令人尴尬的、大惊小怪的同父异母姐妹,而冷酷风格的流行,以及它干涩、男子气概的坚忍,往往掩盖了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在「黑色电影」一词被广泛采用之前,我们如今称之为黑色电影的那些电影往往被称为「犯罪情节剧」——詹姆斯·阿吉在1946年关于《绣巾蒙面盗》《黑天使》和《死角》的一篇评论中写道。)黑色电影的故事总是以强烈的、暴力的情感为燃料——偏执的爱或恨,复仇的贪婪、恐惧或欲望。黑色电影和情节剧都是关于人们被无法控制的力量所困或缠身的故事。硬汉面无表情的神态,就像情节剧中歌剧般的过激行为一样,是一种程式化的反应。在情感爆发中达到高潮的冲突,真的比在枪战中达到高潮的冲突更令人难以置信吗?
《苦雨恋春风》(1956)以一声枪响开场,伴随着一阵由落叶和破碎的威士忌酒瓶发出的声响,故事以闪回的方式展开,追溯着通往死亡之夜的路径。然而,塞克的黑色情节剧很少在黑色电影的语境下被提及;他的风格是独一无二的,既狂热又庄重,既华丽又冷峻。但他的作品,就像许多黑色电影一样,是关于自我转变的美国梦中所隐藏的谎言和失落,关于因丰衣足食和自满而滋生的渴望和执迷不化的自我毁灭。《苦雨恋春风》中,石油百万富翁的子女在情感上有缺陷,他们陷入了欲望受挫和积怨已久的纠结之中:儿子是一个软弱的花花公子,用廉价的玉米酒来治疗他的不安全感,而他的妹妹是一个享乐主义的浪荡儿,用廉价的性来抚慰她的单恋。最后,她为哥哥写了一段伤感的墓志铭:「他很悲伤。是我们当中最悲伤的人。他需要的太多,得到的却太少。」
许多黑色电影都蕴含着警示性的寓言或黑暗童话:完美的抢劫以每个人都死了、钱随风飘散而告终,有着天使般外貌的美人却暗藏了一颗黑色冰冷的心,自由的梦想在离边境几英尺的地方被掐灭。欲望是致命的,野心是荒芜和失败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安徒生的童话残酷地描写了索求得不到的东西而遭到的惩罚;它们源自对什么是需要那么多却得到那么少的深刻理解。小美人鱼深爱着一个男人,她放弃海里的生活换取了双腿,但每走一步都让她感觉痛如刀割,而当他娶了别人时,小美人鱼因心碎而死。卖火柴的小女孩,陷入温暖而美丽的幻想,她不断燃烧着火柴,最终冻死,就像一个沉溺于致命物质的瘾君子。
迈克尔·鲍威尔和埃默里克·普雷斯伯格执导的《红菱艳》(1948)的高潮是一段长达17分钟的芭蕾舞,该片改编自安徒生的同名故事,一个女孩渴望一双红舞鞋,但一旦穿上,她就不得不跳舞至死。在这部技巧精湛的杰作中,那位在劫难逃的女孩在一个越来越具有黑色意味的世界里旋转:一场不详的嘉年华,荒凉的城市广场上漂浮着报纸,可怕的夜景下妓女群集在路灯旁边,蒙面而野蛮的人群的梦魇般的狂欢,最后在一场葬礼上,这个衣衫褴褛的女孩倒下死去了。这段芭蕾舞由罗伯特·赫普曼编排,他还与光芒四射的莫伊拉·希勒和莱奥尼德·马赛因演了对手戏,后者诠释了邪恶的鞋匠这个角色:
在安徒生的故事中,这个女孩最终要求一个樵夫砍下她的脚。影片中并没有发生如此可怕的事情(尽管莱蒙托夫爱抚着用尖头鞋扎着一只被砍断的脚的雕塑的画面可能是一种狡猾的暗示),但它在心理上的暴力也同样残忍。这种残忍潜藏在一个灿烂迷人的世界里,这个世界里有金碧辉煌的剧院和洛可可风格的休息室,科文特花园充满活力的喧嚣,地中海深沉而哀切的蓝色,以及蒙特卡洛一栋别墅上破碎、浸透着阳光的石头。但美是要付出高昂代价的,莱蒙托夫(安东·沃尔布鲁克饰)告诉芭蕾舞女演员维姬·佩吉(莫伊拉·希勒饰),想要成为一名艺术家,她必须忍受「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鲍威尔写道,影片真正的冲突不是艺术与爱之间的冲突,而是「浪漫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戏剧与生活之间的冲突」。莱蒙托夫就像梅菲斯特一样,为维姬提供不朽的承诺,但要求她在跳舞和生活之间做出选择。
那么《红菱艳》是一部黑色电影吗?它看起来不太像,而且它缺少我们所期望的许多修辞。但维姬熊熊燃烧的欲望在影像中爆发了出来——例如那个令人震惊的特写镜头,黑色、白色和红色以一种恶魔般的凶猛在她脸上变幻着——这一灵感直接来源于黑色电影的表现主义,这场几乎让她崩溃的冲突,以一种令人痛苦的心理洞察力来展开,而这正是黑色电影的精髓所在。
今年一月,当鲍威尔和普雷斯伯格的这部杰作出现在旧金山黑色城市电影节的片中中时,有些人提出了异议;就连每年主持电影节的黑色电影基金会创始人埃迪·穆勒也承认,2016年的策展「超出了预定范围」。他的选择从深受折磨的艺术家的戏剧(《双凰夺鸾》、《大刀》)到探索艺术与疯狂之间模糊的边界(《玫瑰花魂》、《偷窥狂》),都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艺术与金钱和性一样,都可能是一种致命的痴迷。我们都知道,犯罪没什么好下场,但最纯洁的理想也可能毁了我们,那是一颗难以下咽的苦果。为什么我们要怀着难以满足的喜悦吞下黑色电影的苦果呢?这是一个无穷尽的有趣问题。
8.6 她本可以成为一名伟大的舞者,一个男人的毁了她,她也可以成为一位贤妻良母,但另一个男人毁了她,她为红菱艳所累,但当她脱下红鞋子之时,便是她死的时候。色彩浓重但不油腻,鲜艳但不浮夸,怎么看怎么舒服。
red shoes成名 red shoes落幕
戏里戏外的红舞鞋,高度统一的故事
迈克尔·鲍威尔&埃默里克·普雷斯伯格联手打造的又一经典之作,影史最佳芭蕾舞题材影片。1.探讨女性在艺术/事业与爱情/家庭间的两难抉择,献身舞台vs相夫教子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由男性的自私逼迫所极化。2.影片中17分钟的[红舞鞋]芭蕾舞剧段落堪称色彩的盛宴与乐舞的极乐园,亦为[雨中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蓬车队]等后世歌舞片争相效仿,开创了影片中插入整段歌舞的传统。3.借助剪辑、机位变换、叠化特效等方式让舞台剧电影化,成为奇崛超凡、流光溢彩的典仪:橘黄,湛蓝,虹色层云,烛台,汽灯,帘幕,骷髅,高耸歪斜扭曲的塔楼契如德国表现主义变奏,黑色古堡与魔怪颇具哥特气息,暗夜中的孤寂房屋+无尽纸片+无限纵深令人忆及基里科画作,与报纸人的双人舞则漫溢着童话感。4.Moira Shearer与Anton Walbrook的表演赞绝。(9.0/10)
【造就電影的时刻】补標再看蓝光 —— 电影院没有看过,但是我直接看过DVD和蓝光CC版,也为那个时代有这样美轮美奂的电影而感动。在《造就電影的时刻》推介下我打开硬盘再次观看电影(当然电影会越看屏幕越大,我期待100吋高清再次观看的时刻)首先,我对芭蕾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而電影就是和《莫扎特》一样在究極了艺术追求完美极致上的那种“爱的妒忌”,而最后的女主角也因为左右为难而跳轨自杀,成为艺术的牺牲品,而那双沾满血迹的“红舞鞋”会停下她的舞步吗?電影的色彩、音乐、舞蹈、漂亮的演员,都可以让電影在硬盘里循环播放,我们或者沉浸在一段经典的旋律中忘掉一切;也可以跟着故事替男女主角的命运扼腕叹息,说天妒红颜也好,说爱情事业的矛盾也罢,总之電影把一个经典的文学故事用影像給我们还原成一部唯美的画卷,亦歌亦舞
这是穆里尼奥吧!
其实她要嫁给剧团老板就没这破事了
多好一姑娘 哪里是红舞鞋杀死了她 分明是那两个男人~ 莱蒙托夫的占有欲固然无耻 朱利安的自私更虚伪 还不如莱一直摆张臭脸呢。。。剧情有点不饱满 但彩色修复真的让我惊艳!!! 还有 怎么我看什么红什么 最近预热的黑天鹅不是就是向此致敬之作么
刚发CC版,重看一下。
舞者与角色之间的吸引、迷恋与重合,真像是一场艳红的梦,沉睡时被永不停歇的红舞鞋带到天地尽头,醒来时确切知道,能被红舞鞋主宰是一种残缺的幸福。舞台上痛快,马车上甜蜜,转眼身边至亲的男人不是利用就是曲解,哪有童话故事纯粹?即便绝路,也曾酣畅。@ 资料馆,修复版。
昨晚失眠的时候看完...其实觉得这故事没啥意思,不是搞艺术的不懂他们这种感觉。不过配乐和特写用得很漂亮。
败笔和亮点一样多,当然仍然是好片。对于舞蹈/作曲/芭蕾的执念把所有人都逼上了绝路,红舞鞋成了最佳象征,有好几个段落拍的相当有意思,在事业和爱情的选择,或者说自我实现和人际关系实现的选择中,电影最后还是推崇了后者,可以看出导演的判断。
莱蒙托夫无疑是具有慧眼同时又是善嫉的商人,扮演者将莱蒙托夫的形象扮演得很不错。电影的前十分钟铺垫过于冗长,得耐着性子看。中间的剧中剧架构通过芭蕾的形式表现,1948年的舞美布景是花过大心思的,而且音乐与舞蹈结合得相当棒。
推荐的是片中长达16分钟的舞台剧,非常,非常精彩。
1080p首次呈现Technicolor的风采,可惜没有邱岳峰的配音,否则就完美了。7年修复一个电影,而且是老马筹的款,中国人何时能做到?比如让冯导出钱修复《北京你早》?
E&M太会写人物和对话啦,男孩子一个个讨喜得不得了,剧作也不落俗套,拒绝精神分析,拒绝对号入座的态度真喜欢,舞台效果甩黑天鹅十几条街,缺席的演出回味无穷。她不再是童话里的诱惑者,她是一个真实的人。
1.朱利安的音乐作品被老师帕尔马教授盗用,他前去找莱蒙托夫,结果却阴差阳错被其聘用;2.故事联想到《黑天鹅》,但佩姬最后那一跳有些刻(mó)意(huàn),在事业和爱情之间选择死?那“鱼与熊掌”不就都得不到了?3.……一辆火车从天而降,终结了她年轻的生命。→ 豆瓣的剧情简介还能更胡扯点吗?4.《英文电影片名文化意象转换的翻译原则》:Red Shoes 这部英国影片片名被译成了“红菱艳”,细细品味“红菱艳”这一译文,译者把那双纤巧的红舞鞋比作了中国观众妇孺皆知的红菱。它寓意红菱虽生长于浊水污泥却娇艳迷人,特别是那两只弯弯的红菱角,犹如中国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虽然小巧,但凝聚了多少女子的血泪,有的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因此“红菱艳”这一片名隐含穿着如红菱般舞鞋的舞女艳丽却薄命。……
严格来说这并不是在艺术和爱情中选择啊,Vicky其实也能跳舞的,只是也许舞台没那么好,当然因为版权问题,她也跳不了《红舞鞋》。而两个男人的对峙,其实是因为他们有仇啊,Boris是恨Julian夺走了他即将完成的完美作品,Julian是因为Boris为了拆散Vicky和Julian,因此解雇自己而生恨,但这个矛盾是可以解决的,毕竟Irina也回来跳舞了。舞剧开演前好好沟通,说明情况就不至于Julian放弃首演来抢人,毕竟Boris也能轻易说服Julian放弃追究Palmer剽窃。这么戏剧化地爆发矛盾,把女主硬生生害死了。还有为什么高级酒店露台旁就是火车轨道,难道住客们是来享受轰鸣声、震动感和煤烟蒸汽熏蒸的?还弄出个安娜卡列尼娜式结局
1. 为什么女人必须在事业和爱情之间做出选择,而男人就不需要?2.舞台背景有质感。
非常经典的海报但第一次看就是一直入不了戏,老胶片效果不佳也犯困。剧情为了和红舞鞋契合还真是非常抓马,女主有几个段落演的很好尤其最后对镜一瞪。那场著名的舞蹈戏用电影的蒙太奇完成了舞台上不能达到的效果在当时可以了,地中海风景美。2020.9.25资料馆修复影展二刷加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