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案组第四季

欧美剧美国2015

主演:玛丽·麦克唐纳G.W.拜利安东尼·约翰·邓尼森迈克尔·保罗·陈雷蒙德·克鲁斯格拉汉姆·帕特里克·马丁萨凡纳·兰瑟姆

导演:大卫·麦克沃特

剧照

重案组第四季 剧照 NO.1 重案组第四季 剧照 NO.2 重案组第四季 剧照 NO.3 重案组第四季 剧照 NO.4 重案组第四季 剧照 NO.5 重案组第四季 剧照 NO.6 重案组第四季 剧照 NO.13 重案组第四季 剧照 NO.14 重案组第四季 剧照 NO.15 重案组第四季 剧照 NO.16 重案组第四季 剧照 NO.17 重案组第四季 剧照 NO.18 重案组第四季 剧照 NO.19 重案组第四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15

详细剧情

  LAPD重案组继续工作,之前谋杀Rusty的杀人狂逃离美国,不知第四季长线要如何安排。组员们在此季中归来,实在让喜欢它的观众倍感兴奋。
  从Closer发展出的衍生剧,没想到该走脉脉温情路线后仍然凭一票老戏骨演员撑起了此剧,不是大红大紫,但让人看了温暖。

长篇影评

1 ) 【火线演员考】Felicia Pearson: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雌雄莫辩的少女啊,一个演员梦也无法拯救你深陷毒瘾的人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雌雄莫辩的少女啊,一个演员梦也无法拯救你深陷毒瘾的人生

演员页面: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190380/

Felicia “Snoop” Pearson,称霸巴尔的摩城西的中二青年贩毒头目Marlo手下得力干将。拎着石灰桶和射钉枪,跟着搭档Chris Partlow处理掉老大的各色眼中钉,然后再把这些倒霉鬼们遗尸空屋,射钉枪封门。这个角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是,这孩子到底是男是女?顶着张清秀的娃娃脸,浑身透着股子夸张的街头做派,好像迫不及待地要贴一身不好惹的标签。

Felicia Pearson,没错演员本人就叫Felicia Pearson。生于1980年5月的巴尔的摩。出生时只有三磅体重且自带毒瘾,靠着眼药滴管喂食才活下来,由养父母带大。后来她见过几次亲生父母,爹妈都是毒虫,爹是个持枪劫道的。

打小混街角卖毒品。十四岁和一个叫Okia “Kia” Toomer的十五岁女孩发生争执,朝人开了两枪致其死亡,被控二级谋杀判刑八年,服刑六年半后出狱。在狱中,一个名叫Arnold Loney的毒贩经常来探望并送钱送温暖,给了她“Snoop”这个浑号。在她18岁那年Arnold Loney被枪击致死,F姑娘的心灵受到了很大震撼,从此奋发上进,自学成才,取得了高中同等学历。

F姑娘演艺事业的起点源于在巴尔的摩一家酒吧里,偶遇《火线》中猎枪侠盗Omar的扮演者Michael K. Williams。两人相谈甚欢,MKW遂邀请她前往片场参观,并向她介绍了《火线》的编剧和制作人,然后就有了冷血杀手,tomboy少女Snoop。随后还参演了一众说唱、R&B歌手MV的录制。

《火线》的拍摄结束后,F姑娘和剧里中二大佬Marlo的扮演者Jamie Hector一起创办了专门面向青少年的戏剧慈善机构Moving Mountains,旨在使青少年远离街头暴力犯罪,向他们传授表演及格斗技巧,并监督他们都有按时去学校上课。

2011年3月,F姑娘因藏毒被逮捕并起诉,一个月后交保出狱。同年8月被判有罪,获刑七年,监外执行。

2014年参与了导演Spike Lee(《第25小时》、《局内人》)的电影《耶稣的甜血》。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2 ) 百折千回不知苦

给编剧导演剪辑师加鸡腿!

小小的Baltimore,无论身在何处,所有人的命运依然紧紧交织在一起。

“you tried. don’t need to feel bad. thanks.” Carcetti在屎盆子中徘徊着寻找出路;Mr. Prez who came here to teach有荣耀也有力不从心的失落;McNulty和Carver深入基层对事对人;Lester和Daniels暂逢伯乐小展拳脚;Omar、Marlo的一举一动悄悄改变着世道和规则...最令人揪心的是孩子们,Michael、Duquan、Randy、Namond,他们各自迷茫过也挣扎过,最后还是躲不过命运的洪流。“这是系统性的问题”,which means,“这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但生活在Baltimore的人们还是一潮又一潮投入其中,既是身不由己,又义无反顾。

ps: Mr. & Mrs. Prez的狗粮好好吃qaq,以及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喜欢他,这个人不就是按着Brian May的模子捏出来的么!

3 ) 路怎么走,你自己有的选?

人生是一条好长的河,顺流逆流,谁也不知道有几个弯,下几道坡,流到哪里算是个头。
四个年轻人,四个老铁,兜兜转转,落到分道扬镳的地步,难道不比失去自我更痛苦吗?
人生真的有的选吗?《无间道》里,曾胖子送年轻人上警校的时候,他告诉诸位未来阿sir,路是自己选的,可他偏偏又说什么,一将功成万骨枯。大卫贝克汉姆的左肋上有一排中文纹身:生死有命富贵由天。
到底是什么力量,让我们走上不同的道路;到底是为什么,冥冥之中把我们相遇又相离。曾经以为,我们可以永远在一起,是亲人,是挚友,是眷侣。可是,轻风渐起,把我们吹散了。
是性格吗?是勇气把michael送上杀手的道路?是制度吗?是外行领导内行、体制束缚手脚的制度让jimmy这样天生的警察逼到宁愿大材小用去巡逻的地步?是观念吗?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吗?
看完《火线》,原本我们应该去反思社会研究社会改造社会,然而,一种绝望却止不住地疯长,眼见这苦厄的社会吞噬着生命和灵魂,我却被这社会巨大的不可逆转的力量所震颤,坚强如这些底层的过着添血的日子的黑鬼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时,我真的不知道还能如何,去逆水行舟。一切都好像白纸黑字写在书上,当你读到这一页的时候,结局已经注定了。来至街头,回到街头。诚如我最喜欢的角色omar所说:“its all in the game”只是第一季当他以这句话给整季划一个句号的时候,他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结局呢?
无论如何,这是一部让人思考的美剧。这是一部社会学的巨著。我真的为巴尔的摩这座城市感到高兴,有这么一部电视剧真实的记录了一座城市,不在于这部电视剧把它拍得多美,而是拍得这么真实。再过一百年,一千年,只要世界某日没有到来,未来的人还可以借助这部电视剧了解巴尔的摩和他的市民,了解今天的人是怎么生存、斗争、腐朽、消亡。
第五季的字幕千呼万唤始出来,如果能在毕业前出完,也算我大学生涯的一大幸福

4 ) 无间炼狱

Bodie的死更加确定了一点:我们身处不同的世界,哪怕越界一丝一毫就是生死的距离。无线美好的风景甚至不像那个灰暗阴沉的巴尔的摩,猫和老鼠安静的坐在那里,满是沧桑的说我老了,没有偷窃没有过错,没有任何不该发生的事情,但仍然被新的规则所粉碎,两个战士彼此鼓励准备恢复世界本来的秩序,只是造化弄人,一切都随风而去,是个讽刺也是个隐喻。
Bub想努力摆脱自己的宿命,戒毒,流动超市,一个像兄弟更像儿子的Sherrod,他想构建一个家,一个能够让自己继续活下去的理由,这种信念甚至让他接受年轻人选择流浪的决定。混混不止歇的抢劫,警察的冷漠,herc的马虎让他的自我救济显得即合理又悲壮,结局是彻底的崩溃。你的命运已经注定,如果想改变,想变得更好,那么,要么去死要么崩溃。
Colvin的试验更是个注定失败的尝试,与他的哈姆斯特丹一样的乌托邦。无论怎么努力,甚至如Mr.P般温暖可亲,他们的命运早被上帝写就,生活只是践行注定的行程,只不过导演给了我们一个上帝视角,即使将他们的命运快进相信也不会有什么不同。Randy进了孤儿院无依无靠,Mike变成冷血杀手,Duquan成了Mike的毒贩,唯一的救赎来自Nayman被收养,那更像是Colvin的自我救赎,Nayman不过是个工具罢了。体制如钢似铁,哪里是一点善心就能改变的了那早已命定的未来。
Weebay不仅是个好爹更是个街角哲学家,“如果能心想事成,谁想拼命啊”,唯独那个还未度过为古惑仔神魂颠倒青春期的老婆在一旁叫嚣,也许她才是对的,看穿了街角的命数。
是啊,我们都老了,警察毒贩,学校码头,预算加薪,永不停歇也永远没有答案。对自己妥协,对命运妥协,忠于自己所述的群体,那是生活也是宿命。

5 ) 视觉小说

The Wire
是一个警察术语,意指警察对侦察对象的通话和活动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无线或有线的监听或监视。比如说犯罪嫌疑人的手机被监听、活动场所被安置窃听器或摄像机都可以简称为“wire”他们。
剧名是一个比喻既是对犯罪团伙的监视,深意为观众们将通过本剧“观察”不为人知的美国城市的“秘密”生活。
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秘密?
虽然这部剧的故事载体是以和毒贩之间的战争为主。但是它所描述的范畴远远超出了警匪战争这个主题,它还深刻触及美国城市的方方面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城市的剖面:教育、治安、议会在整个美国民主机制中的运行方式。剧中的每一个人物的行为都要受制于整个机制。毒贩用黑钱供养选举资助人,资助人向市长谋求更多的犯罪庇护,市长向警署施压,警察局长只能办人事,刷数据。只有底层及中层的某些偏执警察因正义信念的坚持,好好办案,这一监听不仅迁出了罪犯,还有整个钱权交易的城市机制。但是作为体制内的人却根本无法改变这个现实,所以每季故事的结束很大程度上并不意味着罪案的圆满解决,因为这本来就不是一部犯罪剧。
电视小说
这部剧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其真实性。这是一部深刻并且全景式反映美国大城市现实的严肃之作。类似于真实纪录的。剧集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永远正常叙述、观众视角,观众必须紧跟每段对话才能搞清楚情节发展。
宏大视野
The Wire篇幅大、情节真实完整又不依赖于戏剧化冲突、人物刻画层次丰富真实、展现的社会也是全景式的、揭示社会问题也是深入的。因此,很多评论家将其描绘的巴尔的摩与狄更斯双城记描绘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相媲美。
这部电视剧就像剧中人物Carcetti一样,野心勃勃。

6 ) 四个男孩和一个女孩

1、Michael Lee

这个孩子非常特殊,他的原生家庭和其他孩子一样糟糕,但是性格却天生带有不凡的气质。他有主见,意志力强大,甚至敢于公开拒绝Marlo发的零花钱。学习也好,对同母异父的弟弟还抱有平均水准之上的关爱。但他最后成了小小年纪就杀人不眨眼的黑道煞星。虽然,在暴打熊孩子并承受了Nay惊恐的眼神之后,还是借着练拳内心搏斗了一回,但其无需任何人操心的自愈能力让他快速走出反思,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不归路。

中间的转变也是骨折式的,和程序纠结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正途不同,黑道的手段稳准狠。Michael借Marlo之手轻松除掉兽父,从此也成为高速而有效的黑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

Michael的主要性格缺陷:对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极为上心(绝对义气),但除此而外的人和事则十分冷血。

2、Namond Brice

懦弱、平庸但内心善良的绵羊人典型。虽然从小被带掣着走上邪路,但他的本性平和无争,不喜也不擅冒险。为朋友两肋插刀他不能,为挣钱杀人越货他也同样不能。让他见识一点高尚人群的生活,就会心生向往。小贱小坏就只到把拼装不上的模型零件藏起来的程度。贩个毒都会被屁大点的熊孩子骗。他的出身在四个男孩中相对算最好的,运气也是最好的,除了被妈妈强迫贩毒,几乎没有遭受生活艰辛的折磨,最后被好人家收养也是顺顺利利。

3、Randy Wagstaff

感觉他将来站街后会成为金牌销售。做生意的本事绝对是胎里带来。告密也是真的告密,万金油性格的人最难管住嘴,一遇难题就想用秘密蒙混过关,但这秘密直接决定了他的最终命运。

4、Duquan

关于他的情节记得不太多,好像连Naymond那点小贱小坏都没有的一个老实孩子,单纯的原生家庭环境恶劣,连件干净衣服都穿不上,更不用说洗澡,所以得到了Prez很具体的帮扶。但是因为被迫升学,最后还是离开了这所初中,临别时送给Prez的那支纪念笔简直令人绝望。哪里有学可升?无家可归,无业可就,还不是去街角站着重复贩毒的老路。

5、Felicia Pealson/ "snoop"

钉枪少女,埋尸助理,这个雌雄莫辨的女孩的存在给人一种判断失能的炸裂感。想说她是邪恶的?她在同伴制造的每具体尸体面前都朴实天真,荣辱不惊。想说她是善良的?那些尸体的棺材板子就要愤怒地掀开。想说她是无知的?她分明具备专业人士娴熟又老练的气质。想说她是失足的?每一宗谋杀于她都毫无压力,每一名死者她都安之若素。她甚至不是麻木和冷酷的,因为言行举止足够亲切灵活,没有丝毫的变异感。你想象着她应该伤痕累累,她其实毫发无伤,也没有多余的唏嘘,她简直就是尸山血海里成长起来的miracle,生如彼岸花,死如菩提叶。

7 ) 最伟大的美剧,没有“之一”

【媒体用稿,请勿转载】

1984年,当大卫·西蒙(David Simon)以《巴尔的摩太阳报》(Baltimore Sun)警务条线记者的身份拜访警探艾德·伯恩斯(Ed Burns)时,差点因外形过度“社会”被伯恩斯当成是罪犯抓起来。西蒙肯定不会想到,20年后他会和面前的这名警察在HBO联手合作一部或许是史上最伟大的美剧,而后者彼时正负责马里兰州一桩重大毒品案,日后两人就以此案中的毒枭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反应巴尔的摩众生浮世绘的巨制。

艾德·伯恩斯和大卫·西蒙

西蒙更不知道的是,在结识伯恩斯30年后,他还会因为这部美剧,接受来自第44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白宫采访。在西蒙面前,还有一年即将卸任的总统像个谦逊的小学生,奥巴马自称是这部美剧的“大粉丝”(huge fan),还将其列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剧”。整个采访中,奥巴马都在询问西蒙一个问题——是什么导致了美国社会中的毒品战争?或者换个问法,是什么造成了美国社会中的种种痼疾?

西蒙接受奥巴马采访

被淹没的传奇

《火线》(The Wire)像是一个美剧史上的神话。它刚刚播映时默默无闻,收视率完全打不过同台HBO王牌剧《黑道家族》(The Sopranos)和《六尺之下》(Six Feet Under),同时段更是被ABC的《绝望主妇》(Desperate Housewives)碾压。每季结束,西蒙和伯恩斯总要赶到纽约HBO总部的总裁办公室,说服总裁大人签下一季的合约。

《火线》实在缺乏卖相:2/3的角色是非裔演员(开播前两年,观众也大多是非裔),镜头对准的是巴尔的摩最底层,虽是警察剧(cop show)但却殊少破案的悬念,更乏案件告破时的“爽感”。它既没有《犯罪调查现场》(CSI)那样眼花缭乱的侦破手段,也没有《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那样的高智商对决。所有这些都导致了低收视、低口碑,前两季在艾美奖上甚至提名都没能捞到一个。

《火线》中非裔演员占主流

《火线》警探方

转机出现在2007年。第三季播出后,越来越多观众开始希望《火线》不要因为重要人物的死亡而终结。剧迷们甚至成立了www.savethewire.com的网站来挽救这部口碑逐渐升高的剧集。在收视人群分布中,观众也不再局限于非裔,越来越多元的观众人群分布有效推动了这部剧的知名度——作为一部没有明星的美剧,在第三季播出后,越来越多无甚名气的角色演员开始在街头巷尾被路人认出。

《火线》也引发了知识阶层的广泛讨论,甚至逐渐开始成为了某种标签。如果当被问及“喜欢什么美剧”时,回答《火线》会让你看上去与众不同:你可能会被贴上“知识分子”、“读书人”、“有社会关怀的进步人士”的标签。14岁的小演员麦卡伦(Julito McCullen)一次参加电影试镜,年轻的他没看过多少影视作品,但又怕被选角导演问起“最喜欢什么电视剧”,于是向母亲求助。母亲答曰:你就说你喜欢《火线》。巧的是,一周之后,另一部美剧也向他发出了试镜邀约——正是《火线》!

当2008年最终第五季播完时,很多人似乎才如梦方醒,如此伟大的作品一直伴随了人们6年,而大部观众仍旧未能察觉。DVD的发行使《火线》迎来了第二春:剧集DVD的租售量稳步升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史上最佳美剧”的榜单上,始终名列前茅,并且数次位列三甲;而哈佛、耶鲁、伯克利、LSE等众多顶尖学府都将《火线》列为社会学课堂的讨论对象,藉此分析种族、毒品、教育等公共政策议题。

《火线》毒贩方

《火线》的高开低走既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也是这个时代的骄傲。说它“悲哀”,它在播时收视持续惨淡,每逢季终都要面临被砍的传闻,鲜有人能够发现它的魅力。但它同时又如此“骄傲”,它剑指美国社会体系的种种顽疾,同时又极度引人入胜,在满屏粗鄙的F-word之下,如手术刀细腻地解剖着美利坚。戏剧化的情节被极度丰满的人物群戏解构了,警匪猫鼠游戏的悬念被游走于黑白之间的正邪暧昧取代了,电视制片人们被尼尔森收视率数据奴役的恐惧被两个致力于追求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制片人击得粉碎。

巴尔的摩的柜子打开了,从里面走出的骷髅个个触目惊心。

《火线》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遗珠。很幸运,在剧终后不到十年,它就获得了空前的推崇。

系统的失灵

《火线》以巴尔的摩市警局与毒品黑帮间的斗法为主线,每季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街头毒品、码头工会、市政议会、公共教育和本地媒体。五季中,毒品战争更像是一个幌子,它唯一的作用就是牵引出巴尔的摩的众生相:警局的内部斗争,黑帮的毒品销售,市议会的议员和市长间的政治角力,公共学校中的教育实验,地方报纸为夺普利策奖的不择手段......在巴尔的摩徐徐展开的画卷上,下至贫民区里骨瘦如柴的瘾君子,上达在宴会上推杯换盏的达官贵人,他们一个个各怀鬼胎、粉墨登场。《火线》巨细靡遗地展现这些自始至终都可能互不相识的、不同社会温层的官僚、警察、记者、教师、学生、流浪汉和毒贩是如何交织在一起。

西蒙和伯恩斯在策划之初,就拒绝把《火线》打造成一部有关刑侦的警察剧,或是一部涉及毒品的犯罪剧,抑或是一部展现官场的政治剧。更夸张一点说,《火线》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类型剧,它不符合观众对一部剧的基础性期待。西蒙和伯恩斯最为关心的,并非是巴尔的摩某一个街角、某一座学校、某一所警局、某一位议员的问题。他们更关心的,是系统(system),是整个美国社会系统出了怎样的问题。而这种系统性问题的来源,并非单单是某几个贪腐的官员,也不是效率低下的警察,甚至不是做着白粉勾当的毒贩。整个体系的崩溃来源于每一组齿轮都严丝合缝但又稍有差池,每一颗螺丝钉都看似牢靠却有些许缺陷,每一个发动机都看似运转正常可其实却在空转......

《火线》第二季将镜头对准了码头工会

巴尔的摩罪恶的被告席上,没有人是那个真正罪大恶极的元凶。大部分人都不过是这场罪恶的从犯,他们时不时伸手从撒旦的口袋里夹走5美分;但每一个人似乎都又有一肚子的委屈和义正辞严的理由。新任市长为了所谓更大的善、为了祖国未来的花朵(当然还有更多的选票以及自己的仕途前程),只能把答应给警局的钱转给千疮百孔的公立学校;公立学校为了教学绩效,不惜把试卷出得极其简单以换取教育政绩,再用此获取财政扶持;警局为了今年的破案率达标,明知废弃公寓区每扇门后都可能躺着一具尸体,也要等到新年一月来临之后再撬门;报社总编明知麾下小记者的报道掺假,但觉得掺假新闻有望夺得普利策,就假装充耳不闻......

谈及《火线》主旨,西蒙总喜欢用“系统失灵”(system dysfunction)一词。人们总喜欢把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称为电影社会学家,但电影120分钟的长度总是将老马丁的视角局限在某个具体而微的社会议题之上。而同样长于底层视角的那些导演们,如肯·洛奇(Ken Loach)又往往容易拿最为极端化的特殊案例(如《我是布莱克》[I, Daniel Blake])来完成一个宏大的社会批判。这种手法往往流于失之简单的澎湃控诉,最终一叶障目地沦为知识分子过于理想化的自我道德满足,对于社会真实的问题却止于隔靴搔痒。

一心想要改变巴尔的摩的市长先生,最终也必须得跟系统妥协

《火线》显然不满足于这种廉价的控诉体。除极个别官僚外,《火线》几乎找不出让人深恶痛绝的反派,大部分角色各自都有可爱的一面,但在每一个节点,他们都会利用先例、规则、制度为自己做出一点点似乎没那么诚实、但又合情合理的选择:警局为了政绩,只能放弃本可一举击溃毒品集团的“钓大鱼”的机会,代之以抓些街头的虾兵蟹将用以完成指标;市长不愿放弃快速晋升的机会,导致手头有限的资源只能在儿童教育和社会治安间二选一;码头工会领袖不惜以身涉险搞点小走私,只为筹钱给手眼通天的掮客们,希望他们能说服政客们在政策上重振海港码头。而最终,那些不得不承受系统内层累堆积不断小问题的后果的人,往往是公立学校里的学生,无力逃离糟糕社区的老人,以及不可自拔的瘾君子。

《火线》对于整个美国社会体系步步为营地批判,如教科书一般为我们展示着权力运作的方式,不动声色地向我们揭开了罪恶的渊薮:所有的人都无法自外于这个体系,最终要么参与系统的共谋,要么沦为受到排挤的理想主义边缘人。《火线》是大卫·西蒙和艾德·伯恩斯对美国社会所出具的一份病理异议报告,在他们这里,没有美国梦,也没有伟大,更没有治世的灵丹妙药。

当乌托邦遭遇现实主义

对系统入门三分的批判,来源于真实体验。对《火线》来说,所有的一切又都过分真实。西蒙曾是《巴尔的摩太阳报》的记者,而伯恩斯则长时间在警局负责反毒品工作,之后又进入公立学校做老师。可以说《火线》的一切完全基于两人的真实生活:剧中的毒枭都能找到原型,甚至名字都在致敬;而罗宾逊式只打劫毒贩、不伤害平民的豪侠奥马尔(Omar)也源于巴尔的摩街头的真实人物。主创甚至找来了这些原型做现场指导:毒枭如何运营毒品网络,而豪侠如何谋划每一次打劫,而伯恩斯自己就能为警局内部的权力运作方式提供最内行的建议。

在选角上,剧组更是不拘一格。很多演员真的坐过牢:饰演杀手斯诺普(Snoop)的女演员曾经因谋杀罪蹲过大狱,出狱后继续做些非法勾当,她甚至在试镜后等待结果的这段时间继续贩毒以补贴家用;演完《火线》三年后,已能时不时接到片约的她又因为贩毒被捕。而扮演绰号Bubbles的男演员安德烈·罗佑(Andre Royo)在拍片间隙在街头闲逛时,因扮相过于像个吸毒者,居然有街头毒贩向他推销“新产品”;而当他回到片场时,HBO雇佣的保安又以为他是偷拍摄设备的小偷。

Bubbles的表演一发入魂

连拍摄脱衣舞俱乐部的场景,剧组都联络了真实的地点拍摄。结果剧集拍到一半,俱乐部因为有洗钱嫌疑被FBI查封了,导致剧组下半季只能向FBI(而非俱乐部原老板)支付场地拍摄租金。很多演员就来自巴尔的摩西区本地,最初的一批观众也是当地居民。《火线》的故事、人物、乃至取景,就在他们所居住的街道附近,对于很多初次演戏的巴尔的摩本地演员来说,他们甚至都不用表演,因为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饰演Snoop的女演员犯过二级杀人罪

为了趋近真实(当然也是迫于预算压力),剧组几乎没有启用任何一张好莱坞熟面孔,没有人带有明星光环,遑论主角光环。《火线》是一场似乎人人都是群众演员、人人又都是主演的大型群戏,将近四十余个主要人物,戏份平均已极,人物却仍各有特色、鲜活异常。

然则,“真实”的意义并不单单在于选角、取景和改编现实。《火线》的现实感来源于对现实社会系统的绝望。它没有提供任何解决方案,甚至对任何所谓的解决方案都抱有质疑。第三季中,地区警长发现如果把毒贩聚集在一起搞一个“毒品自贸区”(Hamsterdam),可以有效降低其他地区的犯罪率。于是他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跟毒贩保证在自贸区中会对贩毒行为睁只眼闭只眼。可最终,这种方法虽行之有效,却冒天下之大不韪,政客们对这种做法非常感兴趣,但在面对普通选民出于直觉的反感和媒体不经调查研究的抨击时,立马调转枪头大肆批判“毒品自贸区”。没错,西蒙和伯恩斯在抨击官僚体系的同时,也暗示了普通大众在公共议题上极易被操控的劣根性。工会、学校这些在大众感知中较为正面的机构,也不再是纯洁无瑕的进步团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社会体系中每一个零件都在腐朽,这就是《火线》令人绝望的现实主义。

《火线》第二季的集装箱女尸案“预言”了2019年英国Essex的卡车车厢39具女尸案

当然,较真的左翼大佬们并不作如是观。2010年,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在一篇名为《<火线>中的现实主义与乌托邦》(Realism and Utopia inThe Wire)的文章中认为,《火线》在现实主义描摹的同时,也引入了友谊、家庭、美国梦等一系列乌托邦元素,然后不断用残酷现实将其一一击碎。《火线》将乌托邦的美好幻境引入了现实主义的叙事之中,从而激化了一种更具悲剧性的现实。而齐泽克(Slavoj Žižek)在其2012年出版的《梦之危年》(The Year of Dreaming Dangerously)里对此作出回应。他列举了具体片段,论证《火线》不是所谓“客观现实主义”,而是“主观现实主义”(甚至是心理现实主义),即《火线》仍旧展现了与真正现实所不同的经过“排演”的现实,它或许反映了某些客观现实,但却未能对更加抽象的资本主义体系作出客观的描摹。

诚然,左翼学者通常皆自命文本阐释方面的大师,但无论是詹明信抑或齐泽克,他们对于《火线》现实主义的见解未免都有些“六经注我”式的想当然。海明威研究专家菲利普·杨(Philip Young)曾说:“一切美国故事里最伟大的主题,就是天真遇上经验。”在《火线》中,警探麦克诺提(McNulty)作为剧集的核心人物,理想主义般地不断向追求浮于表面的统计数字绩效的官僚体系发起唐吉坷德大战风车式的绝地反击。但这是詹明信认为的“乌托邦”么?是齐泽克以为的“心理现实主义”么?《火线》只不过一次又一次用这些理想主义的人物,来揭示美国社会体系从上到下的荒谬绝伦、自我复制、不可救药以及二十二条军规。乌托邦(或是心理现实主义)在电视剧这种体裁中,是一种揭示现实主义的方法,而不是现实主义本身。

讽刺的是,麦克诺提警探在五季里都在顽固地攻击官僚主义,第五季中他甚至不惜伪造出一个所谓的“连环杀手”,并不停放料给媒体,以换取市政府对于警务的重视和财政投入。但当真相败露时,被政府高官和警局领导恨得牙痒痒的他,不但未受到逮捕起诉,相反因为市、警两界之前调子定得过高,高官们都希望息事宁人,只以强迫麦克诺提离职草草收场。一生都在以跟官僚主义作斗争为乐的麦克诺提,也拜官僚主义所赐,滑稽地逃脱了法律责罚。当乌托邦本身也在被现实主义化时,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更为现实主义的。

巴尔的摩,一座城市

《火线》为我们奉献了或许是美剧史上最为精彩的群戏,剧中人物的戏份相当平均。但《火线》仍然有一个无可争议的主角、一个压倒性的C位领衔、一个贯穿全剧自始至终的演员——这就是巴尔的摩这座城市。

巴尔的摩位于美国东海岸,是马里兰州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国最重要的海港城市,距离首都华盛顿不到80公里。在美国治安最差的城市中,巴尔的摩长期名列前茅,而同时这里也是非裔市民占多数的美国城市。2019年7月,一向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炮轰这个民主党长期盘踞的根据地,痛斥巴尔的摩“老鼠横行、令人作呕”;这也引发了作为巴尔的摩人的CNN非裔主播布莱克维尔(Victor Blackwell)在节目中眼含热泪地为家乡辩护。

巴尔的摩地区犯罪热点图,大部分犯罪集中在东西两区

特朗普对巴尔的摩的批评,当然可以从两党政治、种族歧视、城郊治理等多角度予以阐释;但巴尔的摩长期以来居高不下的犯罪率、泛滥肆虐的毒品交易、某些地区屡见不鲜的抢劫,在全美也确非虚传。2015年以来,警局更是接连爆发丑闻,先是非裔青年格雷(Freddie Gray)在警车上不明死亡,后是缉枪组组长詹金斯(Wayne Jenkins)借职权之便“白吃黑”,洗劫黑帮、敲诈勒索……

但如果没有巴尔的摩这座罪恶之都,或许也就没有《火线》。与美国其他城市一样,巴尔的摩也有安全、繁华、整洁的“富人区”,但这也不能掩盖巴尔的摩东、西两地区极度糟糕的治安。不过也正是巴尔的摩极端的地区分化,才能让我们在《火线》里看到那种从衣冠楚楚的政商人士,到街头巷尾流窜的“行尸走肉”之间巨大的贫富、阶级、文化的差异。第一季中,流浪汉线人Bubbles被警探开车带回了巴尔的摩西区,望着城市一侧的繁华和另一侧的破败,Bubbles感叹到:“天堂和这里,一线之隔。”(Thin line between heaven and here.)

对于东西两区的市民来说,巴尔的摩是不幸的。但对于《火线》而言,却没有比巴尔的摩再合适的主角了。西蒙和伯恩斯,这两个用电视剧来写论文的社会学家,用摄影机书写了或许是美剧史上最为现实、也最为绝望、同时也最为伟大的田野调查。这篇论文既是朴实无华的现实,也是大巧若拙的艺术。在这个收视率、点击率至上的娱乐快消品时代,《火线》或许是电视界给我们最大的一份礼物。

巴尔的摩,还是有其美丽的一面

短评

我现在非常恨这剧。不是讨厌,是痛恨,让人看不到一丁点希望,所有的努力,哪怕只是试图改变到头来都是徒劳只能向社会妥协。没有比看着痛哭的Bubs更难受的事情了TAT

7分钟前
  • 水英俊
  • 还行

街头少年成长烦恼,教育制度问题的严肃抨击,唯一好出路的是误入改革体制者。公屋藏尸,接班帮派越来越狠。这一季弱化了警方线索,突出了探案手段失误所造成的各种灾祸。最后什么也无法改变的结尾看着真心酸

12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Bodie挂掉了,孩子们好的好坏的坏各奔东西,只有Clay Davis的一句Shiiiiiiiiiiiiiiii长流。

14分钟前
  • Fantasy
  • 力荐

迫不及待的看完第13集好来打五星,没有比较就分不出好坏,谁能想到我会同情Bodie的死?八年级的戏份简直增加好感度正无穷,虽然一切都是白费,但是仍有一群人在努力的拯救未来。

19分钟前
  • The 星星
  • 力荐

发现the wire一季比一季分高,大概是因为只有真正喜欢这部剧的人才会一路看到第四季第五季吧

20分钟前
  • zenzenzen
  • 力荐

目前为止最好的一季。在前三季的主角和反派的戏份都大幅度减少的情况的下,愣是把街头贩毒这个主题写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死循环,此外还加入了选举和教育这种社会辐射面更广泛的议题,所以巴尔地摩才是这部剧真正的主角。一部美剧用巴尔扎克写《人间喜剧》的思路在搞,你说它野心大不大?

22分钟前
  • 石墙
  • 力荐

这季增加了Corner Boys和教育系统这条线,愈显无奈,几个少年的命运令人唏嘘,还有警探和街角少年之间的人情味。人人都是主角,唯独McNulty这季打酱油哈。这么多警探中最佩服还是老木匠Lester.上季被迫离职的Bunny和Prez这季继续在教育系统扮演重要角色,编剧实在妙。Bodie,you're a soldier,R.I.P.

26分钟前
  • RealityBites
  • 力荐

“火线”已经很牛逼了,而第四季在我看来是最牛逼的一季。学校、政客、街头三线并进,看上去互不相扰,却依然在无形中决定了corner boy们的命运。每一个人的演技都好到炸裂,假小子snoop的残忍让人吃惊,而bodie的死更让人感到难过。#个人美剧第一名#

29分钟前
  • 扭腰客
  • 力荐

这剧也没啥大悬念和大爆点,但一旦看进去了,就跟毒品一样离不开。看的时候不觉长,看完之后很凄凉。一小时一集一点不长,而且尼玛还停不下来,越看越想看,不让看就骂娘、抓狂。一天不看就像断了粮,你说这剧强不强,强不强?

33分钟前
  • 云中
  • 力荐

先感谢风软。。。。。

34分钟前
  • K同学
  • 力荐

Bodie R.I.P.

38分钟前
  • Sleepa
  • 推荐

Before the wire, I had no idea TV could be like this.

42分钟前
  • 北落師門Hiruma
  • 力荐

就像很多人说的——这是历史上最好的美剧,没有之一这是艺术!

46分钟前
  • 小象
  • 力荐

巴尔的摩众生相之四,教育与选举。这是直面美国最底层的血淋淋的教科书,一个国家可怕的不是现状,而是没有未来。选举中的各种勾心斗角并不新鲜,但看到孩子们一个个不可避免地走向毒窝才教人绝望。

51分钟前
  • Di
  • 推荐

深不可测,难以超越。维度的收放简直不可思议,一市之长的苦恼,瘾君子的苦恼,小学生的苦恼,被奇迹般地赋予了同等重量,所有身位悬殊的人物,在屏幕外的一道目光里被照为平等。其实每季片头已经传递了The Wire作为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最核心的表达:社会的污河趟满了人;污河之中没有主角。这条核心表达是树干,场景人物虽然每季都在换,但到底都是这条树干上长出的枝叶。在第四季里,我们从Michael, Randy, Namond, Duquan等人身上看到的不是几个孩子的童年,而是超越了时间和经验的一种不死的童年,它是原因,也是结果;它发生了,它还在发生。Avon, Stringer, Bodie, Dee...这些业已消失的人,我们直到此刻才开始理解他们,我们才睁开眼看见冷血与野心的背后究竟有什么。看完第三季我的心只是伤感,看完第四季真的很想痛哭一场。为污河中所有人。

54分钟前
  • 林文清
  • 力荐

悲天悯人,真的是悲天悯人...Creator得多爱这座城市、多爱这里的人民才能拍出这样美术低劣到无以复加、但对无论毒贩、乞丐、警察、市民乃至所有巴尔的摩人都抱有绝望般的希望,对体制有多么庖丁解牛的观察和哀其不争的失落,才能拍出这样的剧...自己中途节奏一度停滞,拖了两个月才看完,又是看到最后三集完全折服。

56分钟前
  • 伯樵·阿苏勒
  • 力荐

发现美国人也是穿秋裤的

59分钟前
  • 不行不了不好
  • 力荐

加入了教育线和选举线,这一季更让人感觉巴尔的摩是个烂透了的苹果,每个人都深陷泥潭,无处逃生。如果前几季主旨是讲恶人如何行恶,那这一季就是讲一个糜烂的机制如何让好人不得不行恶。ps:这一季的主题曲最好听。

1小时前
  • 噩梦枕头
  • 推荐

中学是联通帮派街头、政府机构的一环,黑白两色的蝴蝶效应波及警界,前面偏散但收线厉害,末尾娃娃帮名字尤在同一面墙而人各一方,有沉沦有希望,情感冲击特别大。这剧妙处之一是人物不变但职位流动升降,带出各种新天地。

1小时前
  • paradiso
  • 力荐

除了“无与伦比”,我想不到还有别的什么词可以拿来形容这一季了。直面暴力,却不乏细腻的感情。从街头暴力到学校教育再到政坛的复杂浑浊,不但视野宽广,而且洞察力非凡。无与伦比的杰作。

1小时前
  • 猪头妖怪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