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十七集观后——梅花年年都开
瞧她坐在一旁织围巾,客人来了端茶送水,贤妻温婉状。
瞧他临被袁世凯的人带走时,紧紧握住她的手,捏一捏,又捏一捏,是无声的安慰与告别。
瞧他对莫逆天娓娓道来自己贪生的缘由,那番话句句是实,他不是不知道她为他付出多少的。
瞧她见不到他归来四处寻觅慌张无主的神情,看过字条后立即装作晕倒等待机会急切向阿震说明求助,以及跪在地上求梅老板的恳切,她是全副精神心智灵魂都放在他身上了。
最终他说:“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不让你担心。”
最终她说:“梅花年年都开,不过看不看已无所谓。”
然后她推他出去,关上了门。
看到此,潸然泪下。
一段注定结局是分开的感情,无论怎么调整心情,都是要伤心的。
在一起甜蜜也好冷淡也好,都会成为以后的痛。
查了戏文,蔡将军那张字条上写的唱词是——
十数载恩情爱相亲相依
到如今一旦间就要分离
自古常言不欺我
成败兴亡一刹那
宽心饮酒宝帐坐
选这出京剧入戏真是妙笔,又是霸王别姬。
2 ) 还是知音好
跟1981年的电影《知音》相比,还是知音好。
刘松仁的蔡锷少了份书卷气,更多了几分政客味道,大抵与TVB擅长谋略商战有关。蔡锷本身是湖南人,身材中等又因长期患喉疾而显瘦削,因此刘松仁在外形上接近的,可惜多了一副眼镜---蔡锷本身是不戴眼镜的。
王心刚的蔡锷形神兼备,玉树临风,儒雅稳重。一身便衣出场,对小凤仙琴韵温和提点,并演示了一曲不疾不徐的高山流水遇知音,即刻将蔡锷放眼千秋,宽广温和的一代名将风范展示在观众眼前,而小凤仙嘲讽的回答也将其桀骜不驯,蔑视权贵,略通政事的人物性格表露无遗。这也成为她与蔡锷将军日后沟通的思想基础。
周海媚的小凤仙泼辣有余,温婉不足。常常令人质疑其名妓的头衔,即便小凤仙本身也只能算八大胡同二流角色,可年方17的妙龄女子在烟花之地讨生活,难道仅靠泼辣?还只针对蔡锷泼辣。费解了些!然而后来的痴情,却又一味温软。
张瑜的小凤仙相比较更贴近角色。如雪中红梅,一身傲骨却不失娇艳。谈吐得体,周旋有度,敢爱敢恨,真正才是让蔡锷倾心的红颜知己。而其协助蔡锷逃出袁世凯的监视回到云南的义举更是令天下人对这位奇女子刮目相看!
最重要的是小凤仙与蔡锷其实并无太多纠葛,《知音》中蔡锷对小凤仙的若即若离很好的表现了这一点。而在TVB中则多次将“利用”二字挂在嘴边的小凤仙就不够看了。
值得一提的是袁世凯的扮演者。电影版由英若诚出任,外形上是非常相似的,而TVB的演员是罗乐林,在《楚汉骄雄》里饰演范增,虽然外形上不如英若诚,可是表演上却毫不逊色,甚至更加符合袁世凯这个老奸巨猾的野心家角色!
总的感觉,还是《知音》好!
3 ) 你这样的一个曾经沧海。
好吧。
我承认自己是有那么一点奇怪。
身边的人对我如此喜欢一个六十岁的男子很有些不可理喻。
那些岁月的痕迹在这个人身上、脸上呈现。
原谅我对成熟的光辉无以言表的膜拜。
这样的男子。
啧啧。
人格方面满足我所有的幻想。
蔡公与张凤云的这段历史好像被TVB篡改的有点离谱了。
就只当做乱世的一段情爱来看吧。
英雄配名妓。
历史轮流转。
秦淮河紫禁城。
这样的故事何其多。
可我偏偏居然被这么一个的故事感染了。
曾经拥有。
真的这样令人感慨么。
把一个人永远的永远的记在心上。
就算这个人永远不再相见。
一段短暂的相处时光竟可以弥补一生的缺憾么。
难以想见。
元稹说曾经沧海难为水。
韦丛去世的同年就娶妾。
这样一句诗。
刚开始读的时候很喜欢。
知道来龙去脉后无奈得很。
再深刻的感情又哪里敌得过荷尔蒙的起灭。
罢了罢了。
这样的男子。
权且观瞻。
4 ) 美女英雄的传奇
蔡锷小凤仙再一次经历生死,将军承认自己的感情后,两个人一路走来,张张都是婚纱照啊。自然背景也处处是美景。刚写完这句话,就真的出现白纱,指环了,我太神了。佩服自己,嘿嘿。
大爱小凤仙。将军承认自己的感情,她说:不许再骗我。将军打扫房间,她说:干什么?不许偷懒!开心的披着那简陋白纱,却说:这个不作数哦,不能这么简单了事。她问将军:你是不是第一眼就爱上我的。将军说不是,她说:要说是。将军问她是不是第一眼就爱上他的,她说:这是我的秘密。她为将军摘牌,当众以歌表白,看着将军离席而去,故作坚强地面对众人后,那么伤心让我怜惜。她是个冰雪聪明的人,可是一直用各种理由安慰自己,不让自己失去期待。被将军明明白白拒绝,却不怨恨,情感是情感,却又理智得很。她倔强,高傲,有才华,看了那么多穿越小说,我却是第一次觉得,京城第一名妓,真的是很不简单啦。这个女子,一开始,不畏权贵,重情意,为姐妹与权贵周旋,那身傲气和聪慧让我佩服。后来,她为家人做的牺牲,让我感动。她浓烈的爱情,无私的付出,更让我佩服。那么爱,终于等到深爱的人有所回应,可是临了,“一行书信一行泪”,为了将军,她理智地离去,带着感激,带着深爱。她离开往前走的一脸倔强,回眸的一眼深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海媚姐姐多么漂亮,演技又好。
将军,最开始让我大爱,真的男子,很有气概,演员也很有魅力。可是后来,怎么发现他的眼神好多时候都一样,编剧也老让他的妥协着眼于为身边人的安危而被掣肘,就没那么爱了。汗。。。。。。
蔡夫人说:爱就是爱,无论付出多与少。正如我当初爱你,你也没为我做什么。也让偶感动啊。
莫逆天,蔡夫人,丽媚都是演得很好的配角。其他人的表演就一般般啦,尤其是那个袁世凯,太没水准了。蔡锷与三杰之间的周旋也还是挺好玩的。庆幸我看的是国语的,台词不错,配音也很好。主题曲也好好听,配乐也很好滴,海媚姐姐的服饰也很漂亮。最不满编剧的是,最后都不让人家两个人说句话。太过分了。好歹人家凤仙也千山万水,跑到日本去了啊。你那么多场景穿帮我都没说你了。真是的。
5 ) 蔡锷与小凤仙:萍水情缘,桃花颜色
TVB的历史剧,向来是不严谨的。因其戏说的特质,引来非议不少。
看TVB的历史剧,不能用史实去处处对比,因为结果必定索然无味。TVB更注重的是剧情跌不跌宕,人性丰不丰富,再加上特别了解观众喜新厌旧的心态,所以故事梗概不变,细节却会全然颠覆。
从这点来说,TVB的剧集,确实只是聊以娱乐。他们也有自知之明,所以即使是历史题材,依旧会在剧首标示“本故事纯属虚构”。
抛得开这一点,也就能够平心静气地看下去了。
蔡锷与小凤仙,是耳熟能详的乱世传奇。清末民初的动荡背景,英雄美人的萍水情缘,至今想起,依旧引人唏嘘。
他是手握重兵、心怀天下的有志之士,为解救苍生、振兴民族殚精竭虑。奈何乱世之中,人心各异。有能力担任国家元首的人,同时也是善变难测的野心家。
那时的中国受外强瓜分觊觎,国土沦丧、积弱已久。多少肝胆男儿四方奔走、登高疾呼,纵使抛头颅洒热血,只希望能够唤起国人苏醒振作的热潮,共同抵御外侮,恢复国家主权。
蔡锷将军,就是这样的英雄人物。
而她,只是陕西巷云吉班的一名青楼女子。自小身世飘零,最终沦落风尘,每天过着迎来送往的卖笑生涯。如果没有遇见蔡锷,最好的结局或许就是从良嫁人,觅得一个终身依靠。
幸而她遇见了他。那时蔡锷为袁世凯猜忌,被软禁在北京城投闲置散,一举一动都有人监视,拳拳报国之情被迫潜藏心底,只好时时寻觅出逃的时机。那时的他表面装作不问政事、流连风月,却只有她慧眼识英雄,看出了他外似欢娱、实则郁结的心事。
她久处风尘,虽然年纪不大,却拥有洞察人心的智慧和圆融处事的手段。她以自己卑微的身份和有限的力量,最终成功地帮助蔡锷掩人耳目,逃出生天。使他得以回到云南,重新举事。
他与她分别之时,曾约定成功之后必定与她重聚。二人都不知,此行却是诀别。倒袁起义获得成功,而他却因积劳成疾,终于不治。
她最后等到的,是他的死讯。
以上,是我们所熟知的史实。但在这部剧集里,故事并非是这样发展的。
撇开失实这一点来说,这部剧集的优点在于开篇出人意料,中段节奏紧凑。蔡锷与小凤仙的初识,她以为他不过是那种嚣张跋扈的无良军官,而他巧借她的敌意来应对诡谲的政治风波。她是直率爽朗的性情女子,虽然身份卑微,却不愿屈从;而他是见识过人的孤胆英雄,豪气柔情相错并存,节持自守、独挡一面。
日本偷袭青岛是全剧最令人赞赏的一段。那时蔡锷身陷受贿丑闻、腹背受敌,但国难当前,他不计较个人荣辱,用尽一切办法想阻止这场浩劫的发生。而私心甚重的袁世凯却一意孤行,终致山东沦陷。事后为补救,他又假意为蔡锷洗脱罪名并委以重任。
蔡锷在台上发表的那番慷慨演讲,是对国土沦丧的痛心疾首,是对袁世凯的厉声指责,更是对麻木人心的警醒激励。
这段激昂铿锵的话语,让人忍不住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如果故事最后回归史实,让小凤仙最终襄助蔡锷逃出生天,而二人从此天各一方未能再见,那么这个故事足够让人回味。最让人费解的是,不知编剧为何要安排二人逃亡计划失败,最终在乱军中突围而出。而且大约编剧过于同情二人的遭遇,还一厢情愿地增加了逃亡途中温馨相守、真情流露的片段和最后小凤仙赶到日本见蔡锷最后一面的情节。
这样的改编,不但在情节上极度不合理,更直接削弱了这个故事的传奇性,震撼力大幅下降,是为败笔。
编剧其实应该更加清楚,在大事面前卿卿我我的儿女情长,根本是在磨灭英雄气概。而越是在世事难料的残酷天意下,缱绻柔情才会愈加荡气回肠!
这样的结局,实在遗憾。
再说回演员来。
开始是很不习惯的。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蔡锷将军是英年早逝,初时的小凤仙不过二八年华。而刘松仁和周海媚都已人到中年,怎样看都差距甚远。
幸而两人演技精湛,渐渐的,也就把观众带入了戏。
刘松仁演出了蔡锷的英雄气概、乱世豪情,演出了他的忍辱负重、冷静决断,也演出了他内心深重的矛盾与痛苦。周海媚则演出了小凤仙的直爽任性、深明大义,也演出了这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心底深处的脆弱与不舍。
最值得赞叹的是刘松仁的敬业。当中有一段戏,是讲思婷在检察院怒掴蔡锷,左右开弓一连打了十二个耳光。这十二个耳光,个个货真价实,刘松仁不避不让,全部硬生生地受了下来。
周海媚的小凤仙,前段风情万种,后段朴实无华。无论她保养得有多好,还是得承认岁月不饶人。但后来洗净铅华之后,素衣素颜的眉目如画,仿似又回到了她容色动人的年轻时代。
蔡锷的元配夫人白思婷为了丈夫的事业,也同样隐忍包容,她的牺牲,其实丝毫不亚于小凤仙。田蕊妮演来自然而然,端庄贤淑流露在一举一动之间,深情与容让则潜藏在眼神里,这样的女子着实让人心疼。
林嘉华演愚忠的莫逆天。还记得他在《少年四大名捕》里饰演的那个满腔正气、智计过人的诸葛正我,他很适合这种隐藏机锋、冷静稳重的角色,心似深潭,正邪难辨。不过据说拍摄83射雕的时候,他也是郭靖的候选之一,倒是让我颇为好奇。
马国明饰演余任国这个一腔热血、嫉恶如仇的青年,将耿直与忠诚演绎得恰到好处。不过剧本所限,这个角色发挥余地不大。倒是刘江饰演的父亲余轩龙,出场时是个飞扬跋扈的警察总长,后来更将趋炎附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霸道,在于恃强凌弱,在于蛮横无理。他强迫儿子弃文从军,一旦不顺从心意就拔枪相向。但在最后,莫逆天亲手打死自己的女儿后迁怒于任国,找到余轩龙报仇。他重伤垂死之际,任国为连累了父亲痛哭失声,他却笑着赞赏儿子有胆量跟袁世凯对着干,是个真汉子。
剧集的开头和结尾,都以桃花瓣作为串联。开篇是年老的小凤仙,听见收音机里叙述蔡锷与自己的故事,百感交集。结尾是漫天桃花纷飞里,蔡锷与小凤仙双手相握,相扶相携走向远方……
这部剧,吸引人的其实依旧是那段乱世传奇。“从来侠女出风尘”,他赞赏的是她的蕙质丹心、爽朗性情;“早知李靖是英雄”,她心许的是他的慷慨豪情、侠义肝胆。桃花是爱情的颜色,鲜艳如新。两人的情缘,因乱世而结,也因乱世而散,悲伤无奈却恒久隽永。
据说在蔡锷的追悼会上,小凤仙送上了一幅挽联,这对联概括了两人一生的深情与遗憾,让人慨叹。
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哪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6 ) 喜欢周海媚
为了看周海媚才看的这部剧,真的很喜欢海媚噢,好漂漂的,哎,可以男主就有点小不满,虽然他是大牌演员嘛,不过实在是不适合和海媚演情戏,啊,最后他们kiss的时候实在觉得看不下去啊,怎么都不像的呀!应该找个年轻帅气的嘛。
7 ) 朱德、李宗仁和很多国共名将都曾是蔡锷的部下。
蔡锷,一代名将!为国为民!两袖清风!其思想深受其恩师梁启超的影响,推崇共和民主制度,一心想通过“军事救国”,实现共和。可惜英年早逝。如果蔡锷将军能多活20年,中国的历史一定会改写!会少走不少弯路。
朱德、李宗仁和很多民国名将都是蔡锷的部下。
朱德在40年代的延安的共产党高级干部讲话中曾这样说过:“我一生有两个老师,他们都是湖南人。一个是蔡锷,一个是毛泽东。参加共产党以前,我的老师是蔡锷,他是我在黑暗时代的指路明灯;参加共产党以后,我的老师是毛泽东,他是我现在的指路明灯。”
2010.1.6半夜看完,止不住的泪水,奇怪自己竟然会为这部中途差点放弃的旧戏而落泪,第19集完全就是蔡锷与小凤仙的婚纱mv,蒲公英总比烂俗偶像剧里的薰衣草要可爱多了。凤仙那种有点傻气的暴露方法,和那一声“走啊”……我只能说,谁年轻的时候没有爱过大叔
刘松仁除了身高问题真是完美啊
我連做夢都夢到類似的劇情.哈.是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蔡锷与小凤仙实在有点老了,不过姜还是老的辣,一帮老演员的演技还是不错的
其实早在2009年读初一上学期就看过这部电视剧,断断续续重温这部电视剧,就感觉和这个时代脱节了.可以说这部电视剧还是不够北方化,即使你加上北方配音也是不合适,因为没有太多的时代动荡感,所以就给了这部电视剧三星但是,尽管可能是改编,但其樱花与儿女私情与蔡锷在军权与爱情之间的取舍,作出的平衡,缔造了平衡甚至浪漫的结局,使得自己原谅了前面所有无稽的剧情,因为就最后那AE合成的真人CG,对于那个时候的我足够划上完美的句号.我觉得这部电视剧播出那年就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但是这部电视剧却多多少少说军阀与艺妓之间的知心儿女之情.却又是人之常情的,是好是坏还是见仁见智了,反正都2019年了,也别纠结太多了,细细品味就好了.
真的只是还行,题材未免也太土了
英雄戏,还是喜欢英雄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
刘松仁演蔡锷真有味道,小凤仙选周海媚很无语
um....其实冇认真睇..
老戏骨好看
记得看了10分钟就放弃了。。。好吧。。。当我没看过。。。我入不了民国剧
很好看 美中不足是剪短了 少了很多若拍出来会更出彩的戏 本来挺好的阵容和主旋律题材 港人编剧还是没宏观意识大国胸怀呀
跳着看个大结局就当我看过这部剧了吧
爱就是简单的付出~刘松仁演技不用说,周海媚还是蛮好看的么..
現在才弄清楚這段歷史 蔡鍔和小鳳仙可以千古留名了。
都是梅老板最后那句解读虞姬说的好!
任国仔好萌啊啊啊啊啊啊啊啊/(ㄒoㄒ)/~~
剧情真的很烂,就冲着刘松仁看了一半。还是以前刘晓庆的版本好看。
差一点点我就看完了~~但是放弃了~~也不是不好看~~额·~无解~
看了个片头感叹刘松仁真的越老越有气质了。看过一半了,蔡锷实在是一个无奈的英雄,和很多那个时代的人一样,有心救国,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