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时间线,从准备过年,倒数过年,最终到年夜饭。
中间穿插剧情,中年男子的二三事,看到后面让我有些压抑和难受,面对各种问题却没给出口,让我有点丧。
一段话很触动,妈在家在,想到终有一天,我要怎样面对。
过年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团聚,亲情的凝结?丰收和总结的时间,重新踏上新年的征程?吃喝玩乐放轻松?
首先叙事方面偏写实,里面的人物并非多丰满,但也能在生活中找到影子。只是在故事的合理性,以及讲好故事方面,都很难企及不久前由外籍华人拍的别告诉她。这里我点名批评下演员郭涛同志,演技依旧还是那样,完全没什么提升甚至还有倒退的倾向。
不过两部电影对焦的家庭也不怎么一样,这部电影演的家庭比别告诉她的家庭,要更加断裂。大小儿子俩儿子不像兄弟像仇人,俩姐妹大的自私任性,满腹牢骚。小的苦于生计,没有时间。这个电影唯一出彩之处,就是里面每一人都深陷生活旋涡之中,不管什么阶层,有钱没钱,都不痛快。当然这让我看的,更不痛快。
再说写实方面,就那段带母亲看病的戏,虽然有些刻意,将所有的东西集中起来,看起来节奏过于紧,但是也将普通人带老人看病的过程描写的非常贴近现实。里面有一段关于污染的指责,里面郭涛的台词大意是,封了工厂所有人也不会开心,因为虽然健康了,但是大家都会没有钱,就算那些受污染得病的工人,也是签过合同给过钱的。这引发了一个深层次的思考,钱是否和命挂钩。普世价值,命无价。然后突然想起之前一个讨论,拿十年寿命换一百万,你换,还是不换,那么一千万呢?命是不是无价,我试着去理清,但我觉得,我该放弃。
可以看看,从戏剧表现力方面,不及别告诉她。只是过年相聚老人准备卖房念起刚认的干儿子的好,还是很感动的,珍惜家里这样的老人吧,也许真的再也不会有了,现在谁会为了家而去放弃一切用尽一生苦心操持呢?我做不到,甚至我的一些长辈也做不到,一个时代过去了,属于它的一切,都终将随之而去。就用这句花样年华里面的话,结束这一篇影评吧。
我的手机上根本没有豆瓣儿这个软件。看完电影以后来搜的这个影评,但是却看到豆瓣上有一帮屌丝。在评论非常典型的40岁上下的社会精英的生活状态。所以我只能说,这部电影。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中国的小制作电影,看不懂的人。只因为你没有经历过,而且你穷到没有办法理解这个电影里边的每一个细节设置的用意。都是好莱坞级别的,甚至是超越好莱坞级别的。
《没有过不去的年》于2021年1月15日在全国上映。影片中,编剧王自亮(吴刚饰)在工作与家庭生活的泥潭中奋力挣扎,他深觉年关难过。成年人的世界掺杂了诸多的精彩与不堪,平静的表象下是暗流涌动的矛盾。而母亲最大的愿望是和四个儿女一起回老家吃年夜饭……在几番波折后,一家人最终达成和解。日子再难,没有过不去的年。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没有过不去的年》是寒冬里的一部暖心电影,是故乡父母对远方游子的温声呼唤。
本次好剧邦邀请到《没有过不去的年》里饰演孟瑶的青年演员阎隽溪,来和大家一起聊聊这部影片。
戏里的孟瑶
长期的剧本磨合,让阎隽溪更加深入孟瑶这个角色。
“她青春、任性、敢爱敢恨,世俗的可爱。”
“在普通人里还算打眼,扎在美女堆里按姿色挑不出她,骨子里依然保留着那份小清高,小自尊。”
为了更好地走进角色,阎隽溪在进组前下了许多功夫。
“我比较慢热,我需要前期做的很多的功课,写下对角色的分析、人物小传和对剧本的理解。这能让我和角色更快的融合,从有意识到下意识。”
人物得以成功塑造,少不了导演的费心执导。
“导演推荐我看了很多书和电影,这都是我前期要做的功课。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演员不可能经历角色所经历的一切,我需要调动曾经历过的类似的情感,就是移情。”
“比如说爱,孟瑶深爱着王自亮,这种爱有爱情也有亲情。剧本里没有提到梦瑶的父亲,我在人物小传里写的是父亲早逝。渴望得到父爱。我找不到这种感觉。”
饰演孟瑶对阎隽溪而言是一次突破,遇到难点时,团队之间的互帮互助就展现出来了。
“收工后,导演每天都让我们一起晚餐,为的是我们迅速的熟悉,拉近距离。吴老师是前辈,也是我特别敬仰的一位演员,有时会不好意思担心打扰。吴老师都会主动的和我聊天,慢慢的这种距离感消失了亲近的许多。”
“敞开心扉的聊天拉近了距离,放松下来我才可以顺利‘移情’。”
阎隽溪很珍惜每次和前辈对戏的机会,和实力演员对戏,会让表演变得酣畅淋漓。
“我几乎所有的戏都是和吴刚老师在一起拍的,有压力更有动力。遇到在专业上我很敬仰的前辈,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演技得到他人肯定,是对表演者莫大的鼓舞。而这也让阎隽溪后面的戏一蹴而就。
“记得拍完饭店里带妈妈介绍王自亮那个镜头,摄影老师赵晓时老师跑到了现场,说隽溪你的眼里有爱了,对了,记住这种感觉,我兴奋的快要哭了。但是不能哭,是要很开心的介绍嘛,我又憋回去了。”
“就在那天我突然就找到人物感觉了,之后就很顺利。人物感觉对了,怎么演都对。”
戏外的阎隽溪
戏里戏外是鲜明的反差,是戏剧人生VS温暖团队。
“我几乎每一场戏都哭,戏里哭的很惨,戏外在剧组里感觉很温暖。”
成为演员以来,阎隽溪饰演过各种角色。她是《和平饭店》里的个性王大花,也是《梦想森林》里的苏小北……
对阎隽溪而言,演员是职业也是热爱,她直言,自己并不觉得辛苦。
“因为我爱电影,爱我的职业,感觉很幸福。”
生活中的阎隽溪有着演员对身材的自律,但平常的时候,她和大多数女孩儿一样,做着喜欢的事情。
“不拍戏的时间我喜欢练练瑜伽,宅在家里或一个人旅行,背上包说走就走的感觉真好。”
单纯灿烂的童年似乎拥有着极大的魅力,令大多数的成年人对其难以忘怀,对阎隽溪而言也是如此。谈起过年,阎隽溪回忆起她孩提时的快乐。
“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时候,在农村姥姥家。每到过年,全家人都会回去团聚,我和一群孩子在外面疯跑、放鞭炮、吃炸丸子,太开心了。”
《没有过不去的年》是寒冬里的一部暖心电影,是故乡父母对远方游子的温声呼唤。家在的地方,或许几个小时就能抵达,但是团聚这条路,可能需要走得更久。
“2020的年因为疫情我退票留在北京,今年可能也回不去了。中国的传统,年的意义是与家人一起,才叫过年。”
“2020这一年太艰难,发生太多事情。无论再艰难,没有过不去的年。2021愿世界和平,愿所有人、所有家庭平安。”
渴望突破
青年演员的野心,体现在渴望自身实力的突破上。
“我想挑战内心张力比较大的角色。”
“不想给自己画圈来局限空间,相信人的潜力可以无限大。演员在塑造时也是如此,我希望能去尝试不同角色。”
目前,《没有过不去的年》正在全国影院热映中,想要了解有关这部影片的更多精彩内容,可以去影院多多支持!(记得做好防护措施哦~)也期待阎隽溪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优质作品。
看了这么多年电影,还是第一次带着纸笔进影院。没错,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就知道我要为它写影评,初衷是想为它增加一点热度,毕竟有关注的演员参演。
诚然,每部文艺作品都有自己的受众,我并非“人到中年”可以和这部电影产生共鸣的的理想受众。但深夜静思,我发现我真的很难褒扬它。
从主题到表达,这部电影都给我一种强烈的似是而非感。
「回家过年与回归价值」
看完电影的第二天早晨,我忽然意识到,如果把电影里的过年改成给老母亲过生日,似乎这个故事也能顺利讲下去。把“新年快乐”改成“寿诞快乐”,再删掉村民庆祝新年的镜头,新电影的名字就叫《没有过不去的生日》
过年是一个壳,这部电影真正想讲的其实是别的东西。
“我们的野心啊,是透过这一家子,过年前的十几天,把当代中国给写了。”
导演的这句话出现在《没有过不去的年》独家纪录片的开头。
一开始我以为这句话里的当代中国是指当代中国的种种社会现象,比如电影中密集出现的各种元素:老年人移动支付困难、焦虑抑郁症泛滥、看病挂号难、新媒体传播影响力、裸贷整容、孩子出国后与中国文化渐行渐远......
后来看视频媒体对导演的采访,才知道原来他所说的“当代中国”是指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价值观的变化。
哦,原来这部电影是想呼唤某种价值的回归。
其实电影已经用一种明显得不能再明显的方式点题了:王自亮的那场话剧,和王自亮一样留长发戴围巾塑框眼镜的主演在台上动情劝说,“我们在挣钱的路上拼命前行,陀螺一样转啊转,可是小时候我们学的那些美德呢?什么时候才能停一停,想一想,假如还有来世,我还会不会这样活?”
王自建官商勾结违法批准企业倾埋铝渣,是对传统美德的背离;王自亮只知道赚钱不关心老婆孩子甚至还出轨,是对传统美德的背离;一家四个兄妹都不能或者不想回老家陪老母亲过年,是对传统美德的背离。
而电影自嘲地预判了某些受众对此的反应:小孩儿叽哩哇啦地往场外跑,王自亮拉住他,对曰,“我要尿尿!”
都1202年了,居然还有电影会选择这样的主题,并且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这样主题。
想要认同这样的主题,你首先要认同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过去相比产生了变化。其次你要认同这种变化是不正确的。最后你要认同这样的变化是人们“在赚钱的路上马不停蹄”造成的。
很抱歉,我都不太认同。
但话剧里小孩儿想尿尿的真正原因不是他听不懂台上人在讲什么,而是那个故事讲得不够好、不够吸引人。
放到这部电影里也是一样。
「徽州:怀旧情绪的安栖之所」
王自亮一家是徽州人,这个设定其实很值得思考。
如果他们一家人来自大西北,四十年前放眼望去全是黄土,一张口吃一嘴沙子,回老家过年这个概念自带的美好畅想和正义性瞬间就少了一半。
又或者,这一家人决定在北京齐聚过年呢?北京雾霾、噪音、干冷,观感也不太好。
徽州山温水软,粉墙黛瓦,传统文化氛围浓厚,是良好的怀旧情绪载体。
怀旧情绪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旧时光不需要比现在好,只要它旧了,人们就有可能产生怀旧情绪。有人怀旧苏联,有人怀旧东德,电影里的人物怀旧的是四十年前的老物件、老房子、旧日的人际关系......而这一切都在徽州老家。
过不过年不要紧,过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都可以。重要的是回到老家。
回老家就是回到过去,回到美好的旧时光。
在那个“过去”里,世界山清水秀、人情淳朴、家庭和睦、价值完好。
而这正与电影的主题相呼应。
其实电影里给出了对照:林永健饰演的角色送王自亮去机场的高速路和钢筋水泥,对比的是徽州秀丽的景致,而林永健角色和王自亮之间“不见钱儿不写字儿”的对话,又对比了徽州老家亲近无私的人际关系。这两个镜头切得非常明显,含义也非常直白。
其实观众是否认同这种褒贬或者这种怀旧情绪的内在逻辑并不重要。
因为连导演自己都说,乡村都空心化了,在大城市奔波半生的人哪儿还回得去啊?
徽州老家只是一个想象中的桃花源,是怀旧情绪的安栖之所,是与现实不同的某种“更好”的可能性,是万能钥匙式的情绪开关。
而四位兄弟姐妹在回到老家后,精神上都得到了某种洗礼。
他们回归了。
观众的情绪推上去了。
这就够了。
「在家庭集体主义的语境里谈家庭价值的缺失」
如上文所言,这部电影其实主题是传统的正确的价值的回归,而不是家庭;家庭的团圆与和谐只是一套更大更完整的价值观中的一部分。
但有趣的是,这部电影单挑了这一部分作为宣传重点,更可怕的是,它甚至把“回老家过年”这个“家庭团圆和谐”的表现形式当做了电影主题去宣传。
且不说强行将所有的价值观都装到“家庭”这一个万能袋里,嫁接感有多么浓厚,单说这部电影对“家庭”这个价值的处理,就有很大硬伤。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家庭集体主义社会。它的最小单位是家庭,而非个人。
这个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在朝着家庭向心。
家是精神世界的港湾,我们从中汲取温暖,也为了它做出自我妥协。
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事实。反应在现实中是春运的车票难买;反应在电影中是王自亮为了老婆孩子拼命赚钱、妻子因为不想女儿太伤心而不离婚、大女儿一直在按照父亲的期望努力……
《过不去的年》立足于这样的语境,如果否定这个语境,电影的根本逻辑也就不成立了。
即,如果社会中的大部分人认为屠宰场工作的四妹王向薇好不容易抽中了公费旅游,三妹除夕要出差,二弟和家里有长久的矛盾,他们都不必回老家陪母亲过年,那么这个故事根本讲不下去。
大多数中国人其实从没跳出家庭集体主义的语境。
而对于少数个人主义至上的观众,整部电影就是一个伪命题。
正是因为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社会结构仍然如此固执地以家庭为中心,我们才会轻而易举地被老母亲的一句“齐了,这回真齐了”打动。
宣发才会使用“有爱有家、为爱回家”为标语为电影票房助力。
而这部电影的问题在于,它如此深刻地扎根于这样的语境,却试图先否后肯,营造家庭价值在繁忙的现代生活的狂风中摇摇欲坠的假象。
电影中林永健饰演的角色给王自建打电话,“整天忙得要死,谁有时间陪她过年啊?诶你说谁发明的年啊?”,给人强烈的出戏感。
不是演员演得不好,而是这句话本身太假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忙碌了一年,谁不盼望着回到家里,和家人吃一顿温暖的年夜饭呢?
抛开细节,只看主线,这个逻辑也一样是说不通的。
电影中王自亮不能陪母亲过年是因为他要去美国陪老婆女儿。本质上他还是在陪家人,只是在这一年里,他选择了良久不见的美国的家人,暂时放下了每天见面的母亲。
四妹的情况我记不太清了,但她抽中了公费度假,所谓“机票不能改签”指的应该是老公和儿子的机票,大概率还是准备一家人一起旅游。
严格来说,二弟王自建、三妹王向藜不想陪母亲过年是因为长期的家庭内生矛盾,与因为外在原因而刻意忽视有着本质的区别。或者说,他们的家庭问题与电影渲染的“现在的人整天只知道赚钱,太忙而忽视了家庭”毫无关系。
而深究下去,没有回家过年的王自建应该是和老婆孩子一起。三妹离异,但她出差去上海一定带着女儿,因为电影里没有提到女儿会自己回徽州。
不能因为兄妹几个在自己的小家里过年而没有陪着老母亲过年,就说中国人都不以家庭为单位过年了,或者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淡漠了。
可单纯的“陪老母亲”这件事,似乎又是一个老人赡养和孤独感的社会问题。
这个球好像打偏了。
所以,与其设置一个“不想、不能回家过年”的假象再用最后的团聚、和解强行催泪,不如聚焦一下家庭问题的内生机制。
较真点说,四妹一家才是电影中最忙的一个家庭,可我想她们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一定很好,她们和老母亲的关系也一定很好,她一定隔三差五就给老母亲打个电话,是不是一起过年反而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大胆点说,如今的中国社会,家庭观念最淡薄的可能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才是那群除夕拉上男女朋友去国外旅游,十天半个月不给父母打个电话的人。而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才是痛惜家庭纽带逐渐解体,纵横捭阖努力游说,对此类布道最有共鸣的群体。可惜在这部电影中,前者没有声音,后者却在无病呻吟。
说到底,与三十、四十年前相比,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变了吗?如果有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我们太忙太开足马力一切向钱进了吗?
答案留给屏幕前的你。
「货不对板:治愈还是致郁?」
从整体看,电影结得很潦草,几乎像是一把大砍刀把所有主线的结尾一起砍没了。
但其实这样的虎头蛇尾是必要的,因为如果故事继续演下去,大部分观众都会发现这部电影是如此的拧巴。
宣传的是“温馨”和“治愈”,实际呈现的怎么是“残忍”又“致郁”呢?
票房所迫,捡两个讨喜的词吸引观众可以理解,草草收尾也从某种角度维持了整体基调。但电影本可以讲却又没讲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1. 工厂排污。
电影里,这条线的谜底是村民们为了分红与工厂签合约,自愿用健康换钱纷纷罹患癌症。
但其实这很难自圆其说。第一,村民有人给王自亮寄来被污染的自来水,显然相当一部分村民是没有签协议、并且反对这种危害环境危害健康的行为。第二,按照常理,哪个正常人知道自己村子的水致癌还天天住在这里等着得癌症?拿了分红去别的地方定居它不香吗?
反推回来,既然电影给出的答案如此不合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合理怀疑,在电影的世界线中,很多村民完全不知道有合同这回事?或者即使知道,他们也没有被完全告知污染的危害?
至于结局,大概也是由于“温馨治愈”的掣肘,电影没有把王自建的伏法明确拍出来。可怜“元能”有老母亲卖房治病,其他千千万万个“元能”却没有。
2. 王自亮的家庭危机。
妻子其实早就知道王自亮出轨,因为自己和女儿们对他的经济依赖而不能离婚。机场里她对王自亮说你照顾好自己吧,王自亮也不解释什么,转身大步就走。
中年夫妻的鸡肋婚姻,撕开岁月静好的面具,除了子女与利益,彼此连一句再见都不想说。
他们的结局呢?电影没有说明。
只有片尾彩蛋,小三剪了一头七彩短发准备登机前的一个回眸。
我甚至怀疑王自亮有什么把身边人送到国外的执念,恰完烂钱把小三也送到国外留学了。
开玩笑开玩笑。
这条线无论什么写都是悲剧。
浪子回头妻子含泪原谅,这样的陈腔滥调让人想找个呕吐袋。可要跳出窠臼写离婚,又和电影主题相悖,毕竟“家庭存续”总算是一些人眼中“良好价值”的一部分。
前狼后虎,只能无奈烂尾。而广大中年夫妻的婚姻焦虑也就这样被架在空中,找不到一个实在的、暂供喘息的落脚点。
3. 母亲的死亡
说实话,用母亲得癌症催化观众的情绪实在是一种看似合理其实牵强的办法。
因为对于每一个终日疲于奔命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中年人来说,医院、癌症、老人这几个词足够产生生理性不适。生活不是剧本,现实生活中亲人离去的痛苦是压倒性的,远非电影中“把手头的活儿都放下,回家陪妈妈过年”这样一个简单的、口号化的仪式可以缓解。
电影甚至不敢把王自亮得知母亲只剩几个月时间的反应拍出来。
因为一旦拍出来,电影的节奏、情绪就全崩了。
之前看媒体物料,导演考虑过明示母亲的死亡,但最后选择了暗示,因为怕观众觉得被骗。难道片尾母亲包的馄饨从冰箱里掉出来洒落一地,王自亮掩面痛哭,BGM唱着“如果有来世,我还会不会这样活”,观众就不会觉得被骗吗?
结尾王自建幡然悔悟跪地给母亲磕了个头,含泪高喊,“妈在家就在,家没了就什么都没了!”,莫非电影是想暗示这家人最终的结局其实是“什么都没了”?
令人挠头。
也许电影是想用这种一盆凉水泼在观众脑袋上的方式告诉观众,别整天瞎忙了,关心关心家中的老人,别到来不及的时候再后悔。
不是不行,有点生硬。
因为 ——
王自亮就是那个忙得焦头烂额也要带母亲去医院时刻关心母亲血糖的好儿子。他的关注、关心,改变了母亲最终的结局吗?没有。
死亡是二向箔,是降维打击。它一巴掌把人拍扁,用不可一世的姿态说,无论你多么珍惜、如何努力,在我面前也不过是无能为力。
这样的一个内核是深刻且无情的。
与温暖、治愈之类的关键词毫无关系。
这样的三条线编织在一起,难道不致郁吗?
但我猜这不是电影的本意。
它的本意是想让观众在悲伤和失去中感到治愈和反思的力量。
人类情感之复杂由此可见一斑。
觉得它温暖治愈的人和觉得它并不温暖治愈的人讨论的可能是同一件事情。
「现实主义的甜区:王自亮的社会身份与人生选择」
现实主义不一定是残酷的,但它一定是真实的。它客观地观察、反应现实。
它不吝于展现生活最肮脏、最不堪、最痛苦的部分。
结合以上讨论的内容,这部电影对痛苦和残忍真相的规避已经让它游离于现实主义之外。
但片方、官方都把这部电影归类于现实主义。
那我们姑且就认为它是。
而在这个框架里,这部电影恰恰处在现实主义的甜区(sweet spot),那个属于极少数情况、刚好可以让剧情顺利发展下去的舒适区。
往上一点、往下一点,故事都有分崩离析的风险。
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王自亮是怎样一个编剧?
中国腰部以下的编剧都生活在被拖欠稿费、被冒名顶替、担心下一顿吃什么的水深火热中。王自亮能是这样一个人吗?一旦触及底层生活的窘迫困顿,不能陪老妈妈回老家过年这个矛盾就一下子被吞没了,像洪流中的一粒沙,消失得干干净净。
头部编剧行不行呢?他们离普通人的生活太远,观众无法代入,无法共鸣。而当钱不再是一个问题,王自亮的家庭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小女儿可以找阿姨照顾,头等舱的票随时买,一家人随时见面,过年可以把老婆孩子都接回国……
只有中产,处于“想要给自己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与“无奈牺牲家庭仪式感和团聚时光”的两难之间,而他们恰好又有退路,有被批评“太忙着赚钱不关注家人”的奢侈空间。
从立意来讲,王自亮必须是一个不上不下的中产。从剧情来讲,他还必须是一个把老婆孩子都送到国外生活的中产,才能支撑老母亲准备自己一个人过年的矛盾。
而老婆孩子都在国外这个设定实在充满了塑料感。
按照王自亮的家庭经济水平,一般中产的思路是把两个女儿分别在高中时期送到国外读书,再读个大学,之后女儿喜欢留在哪儿就在哪儿找工作,老婆留在国内和老公一起给女儿们赚学费。而电影中王自亮夫妻的选择是非常反常的。
首先,“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只是一块遮羞布,他们一家真正的想法是移民,只是国内银屏不好意思点明罢了。因为如果真的是想让女儿受好的教育,又不希望女儿脱离中国的文化土壤(王自亮对女儿们说“要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谁”、油条对比omlette&pancake),小女儿这时候应该由老婆陪着在国内读基础教育过硬的初中,大女儿一心一意想回国王自亮也大可不必和她吵架。
可如果要移民,这一家人又显然没有做好准备。
他们在美国的房子不是买的,是租的,而王自亮接下土大款的自传是为了“我们的房租,女儿创业的钱”,隐含的信息是,以他们家的经济状况,连房租都可能成为一个中期的问题。
王自亮作为一个中文编剧,只能接国内的活儿。
小女儿上初中,十几岁了,而“十年前”王自亮还不敢想象家人能在美国生活,说明小女儿不是在美国生的,没有美国籍。
没有投资移民的钱,又做不了技术移民的活儿,大女儿不知学了什么专业在美国连个工作都找不到,这家人想要移民,难于登天。
没有身份没有绿卡,王自亮在满载外国人的飞机上翻完了王氏家谱,落地后微笑着感慨,“我们一家能在美国生活”,也许是魔幻主义,也许是空想主义,总归不是现实主义。
你说不对不对,为什么人一定是理性的?也许他们一家就是冲动做出这个决定呢?也许有什么其他的信息电影没有给出呢?
也许吧。
但我们不禁要问,剧本为什么要给王自亮的家庭这么与众不同的设定呢?除了强行让王自亮去美国过年之外,还有什么别的意义吗?
有。
这样的设定可以搭出两条副线:第一,王自亮有了一个找小三的理由而老婆不在国内,消解了老婆和小三之间火光四溅的正面冲突,电影既可以触及中年男人的出轨问题,又可以避免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电视剧观感。第二,王自亮出轨给了他和大女儿一个吵架的契机。虽然逻辑九转十八弯,但女儿终于有机会喊出“你从来不关心妈妈,你每天只知道剧本剧本”,把剧情勉强拉回“因为太忙碌而忽略了家人”的主题。
这就是剧本的甜区,那个把左支右绌的剧情拉在一起,勉力保持平衡的中间地带。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虽然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甚至浪费大量时间雕刻“带着毛边儿”的生活细节,仍然难以摆脱一种似是而非感。
你说它不现实吗?中产、忙碌、出国、出轨、代际关系,每一样都很现实。
你说它现实吗?兢兢业业的雕琢又显得如此匠气。
「“人不都是被裹着往前走的吗?” VS 你本可以不用活得那么累」
看电影的时候我有点想吃油条。
不是。
我有点可怜一个人吃油条的王自亮。
说他是“被生活裹着往前走的”,其实不正确。他只是没活明白。
想要表现生活的裹挟感,镜头应该对准四妹一家。四妹屠宰场上班早出晚归、老公除夕夜晚上12点要交班不敢喝酒、儿子憨厚善良但是没什么出息被人看低。
王自亮低一低文人高贵的头就能换500万,这样的人谈什么裹挟感呢?
裹挟是无助的、没有选择的。
可你说,为什么王自亮明明有选择,却看上去有一种被逼迫感?
因为他深陷中产焦虑。
今天不工作明天就饿死,那是无产。
永远不工作永远饿不死,那是资产。
中产就是处在他们中间的那群人。
中产最害怕的是什么?阶级跌落。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中产脆弱的小尾巴。
想要维持现有的一切,他们需要付诸全力累死累活。可一放手,就一夜回到解放前。
环保这条线,王自亮说,我不是公知,我担不起那份责任,也付不起律师费。没说的是,资本家要是搞我,我马上一无所有阶级跌落。
婚姻危机这条线更明显。
王自亮不想给土大款写自传,咬牙写,不写美国的房租马上要付不起。
妻子一边说明年汇率要涨,一边问王自亮,你什么时候能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多容易?预测汇率涨跌多难?
对妻子来说,离婚行不行?离婚了没有经济来源。不中产了,不是安逸舒适的家庭主妇了,镜子前不能摆满护肤品了。
对王自亮来说,美国租着house有自己的车,让老婆回来,大女儿在美国照顾小女儿行不行?不行,老婆女儿不在国外无忧无虑,让亲戚同学朋友羡慕着,那不中产了。
说到底,妻子孩子的形象是什么?是她们自己,还是“丈夫”内心深层阶级焦虑的投射?
王自亮把自己摊得这么薄,步履不停,大概就是中产阶级不可承受之重吧。
整部电影我笑过两次,一次是小三妹妹的那句“谢谢爷爷”,另一次是王自亮的那句“请你以后千万不要再给我打电话了。”
都是被逗笑的,第二个更值得回味。
我很希望王自亮的人生观能因这句话而改变。
狗屁500万,爷要写一点自己想写的东西了。
女儿想回国创业就自己攒钱,租不起大house就去租apartment,人到中年,像王自亮抱着的那本书的书名一样,摆脱阶级焦虑,跳出家庭集体主义,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不可能,虽然这部电影上不能督促一天工作两小时的资产阶级多陪陪家人,下不能教育在温饱边缘挣扎的无产阶级多陪陪家人,只能揪着中产阶级的耳朵训话。
并且训话的方式还逻辑不通似是而非。
但也许它说的也有一点儿道理:你本可以不用活得那么累。
其实很佩服导演敢于在春节拍这样一个“贺岁片”,几乎没有任何搞笑,每一个小事,每一句台词都能让你心里泛起一丝丝的惆怅,但回头看看自己身边的家庭,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也许在人物编排上过于巧合,但孩子多了,性格,做事方式,考虑问题上各有不同,极其正常,为了家产打的不可开交,闹到法院的不是也比比皆是。
老妈妈的演技真是让人钦佩,我觉得绝对是可以拿奖的,她所做的那些事情, 其实跟我们的母亲又有什么不同呢,自己再累也要给孩子们多做一些,自己再无力也要给孩子少些麻烦,不去劳烦自己的孩子,我觉得天下母亲其实都是这样的,连同江珊那位母亲不也是如此,在丈夫出轨的背后不也还是为了孩子而隐忍吗?
还是那句话,我觉得导演是一位敢说真话的人,我敬你是条汉子!!!
不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任凭别人怎么说,自己也只当一个故事;如果自己经历过,稍微看看,就能感觉眼泪直流啊。
对一个中年男人来说,有老人要照顾,有孩子要上学,这需要时间,也需要金钱,所以要想办法挣钱,要是不小心有了小三,还得费尽心思周旋;有兄弟姐妹的,还得平衡兄弟姐妹的关系。
对一个中年妇女来说,害怕丈夫出轨,整天想着孩子上学,还得想着照顾家庭;对一个离婚的中年女人来说,更是忙的不行。
对一个老太太来说,孩子比较多,怕给孩子添负担,还要面对孩子们之间的矛盾,还怕孩子们生活不好。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活着不易,都有难处啊,凑合着过呗。
每个镜头每个人物……件件随身,事事两面,看着看着竟然能跟里面的每个人产生共情。
没有倍速播放,老人、家庭、夫妻关系、兄妹感情、成长中的孩子……慢慢看着心里怪沉重的,联想到自己,越想越操蛋,继续想着想着也就笑了。
35+旅居外省多年,讽刺的亲情、狗血的感情、糟糕生存都经历了些,妈蛋,发现自己三观还正心态还好,真棒!忍不住的鼓励自己爱自己
作为主角人物都立不住,其他配角就更别说了,一个个就像镜头对着就说两句话,说完就完成任务了,最后再煽点情,贩卖观众廉价的共情。电影细细碎碎,不知所言,洒满低级狗血,虽然片长不到两小时,但在电影院真是三如,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看着闹心
一堆鸡毛蒜皮的破事,中年人就是能折腾
剪辑得不够好啊,我也没到那个年龄,情感更是代入不了。但是也还是“老”了。以前我以为我知道此时该产生什么样的情感,那我就是看懂了。现在我好歹知道...我只是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而我却并未产生那种感情,那就是没看懂。
把“年”跟“坎”对应起来,大胆又莫名精准,对过年,真是充满念想却可能望而止步,伴随着年初愿景的落空,年末压力的群起,欢聚成了个很难强撑的泡泡。冲着吴彦姝来看片(与给分),表演赏心悦目不必多说,她的那份温婉一出现,总能找到某种家乡,甚至家的感觉,大银幕可没几个这样的演员,所以,真舍不得她哭,也所以,最好的感情线是她与菜花一家,毕竟吴刚一角油得可怕,莫说其他弟妹。电影野心很大,坎遍布在一地鸡毛里,贪腐、污染、绝症、养老、外遇、裸贷、整容骗局、女性独立、资本对内容的倾轧、智能手机对老人的不友善……全是大文章,据说删减很多,导致七零八落,可惜了。
电影确实不太好,加的“小东西”太多了,前面一大部分太碎了,,重头戏来得太晚了,但回家后的一段戏确实还不错,,但这场电影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原来还有别的年轻人喜欢看,会在电影院看这种家庭片,,中国年轻人的审美是进步了
可以理解导演想呈现一种精神世界的外化,吴刚在行动中也极好地传递出了这种紧张、焦虑、张皇的内心状态,以其贯穿了每一条沉重纠结的人际关系线。可惜现代化的理念却没有匹配到同等的技术,成片离预期相差太远。
尹力的导演功力更需要“壮阳药”。
这种讲述“一年到头”的作品,不能说不好,反正就是挺无趣的。各种琐事各种麻烦,空巢代沟、家庭危机、事业瓶颈甚至社会话题,然后到头来还是汇成一场不得不进行下去的年夜饭,看似包罗万象但其实跟没说一样,说不好听的现在电视剧都懒得碰这种题材。但尹力还是可以的,这散乱无序的情节堆砌,竟然还能梳理的能让人看得下去(虽然还是乱),结尾的处理不错。乃至吴刚吴彦姝等所有演员都很稳,2.5星吧
贾贵贾队长竟然在里面卖甲鱼!就一个镜头!吴刚老师还有激情戏。
看到最后我哭了,电影散场的时候,一个小伙子经过我说了一句,这是啥啊,看不懂,突然觉得自己真的老了,想起一句话,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今年即将发生的一些事,让这部电影看起来像是传记一样。看到结尾,片中的琐碎也不算什么了,这不就是碎片化的生活吗?比起每个人的一地鸡毛,更加可怕的是在片头出现的根据真人真事改编。那可是徽州啊,到现在我的电脑里都保存着一张偶然看到的雾中徽州的图,电影里也展示了同版镜头,本以为是人在家在的故乡,其实早就物是人非回不去了。太阳照旧升起,阳光底下无新事。
丈夫在床上吞下的不是伟哥,而是尊严。妻子从银行收到的不是短信,而是羞辱。封面留不住坏风水的署名,小镇容不下有洁癖的良心。庙拆掉了,庙基还在,观音就在。屋卖掉了,老人还在,家就还在。榨油送恩,担米却养仇,过年添喜,生活却添堵。那时用体温能把生命捂活,如今有了保温箱却无法让亲情升温。
台词写得太灾难了。想说的太多结果都没说好。热评的三如很准确。但吴奶奶还是一如既往地稳,可惜片子配不上她的表演。
是出好戏。
表面体面,背后不堪,都市中层精英中年的一地鸡毛
2021年发生了很多不尽如我意的事情,可尽管如此,要坚持活下去,就没有过不去的年?—— 本来不打算观看的电影却因这个片名而找来观影:虽然春节是我们最大的节日,可像这样讲述关于过年故事的影片,却有些稀少。电影虽然拍得有生活气息,可惜人物众多、支线散乱,甚至还存在蛮多有头没尾的情节,导致整体看起来略繁杂(一种“想讲的太多却处理不好”的感觉),远不如1991年的《过年》…… 附注:还以为郭涛饰演的角色叫王自健,原来是叫王自建。
大概是一部预料之中的片子,中年危机,一地鸡毛,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起码是一个有想要表达的作品。但是,整部片子有点碎,很多话题展开了,又消失了,可能,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吧。另外,吴刚的表演算不上非常棒,这个略有失望。
居然在电视CCTV6电影频道看激情戏
人到中年,一地鸡毛。家有一老,那该多好。
一起过了年不会解决这个家庭什么,回来看望一下将死的老人也不会解决这个家庭的什么问题,该争的依旧会争,瞧不起的也依旧会瞧不起。没有过得去的年,没有说服力的电影。大义灭亲、出轨、离异、财产分割、家庭教育、事业与初心,这些个本是有非常多内容的社会和家庭的痛点都只是点到为止,仓促开始,仓促结束。有一票老戏骨加持本该出彩的结尾群戏在糟糕的后期配音和剧本下翻成了灾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