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狗十三

剧情片大陆2018

主演:张雪迎果靖霖智一桐代旭黄诗佳曹馨月聂鑫周珍

导演:曹保平

剧照

狗十三 剧照 NO.1 狗十三 剧照 NO.2 狗十三 剧照 NO.3 狗十三 剧照 NO.4 狗十三 剧照 NO.5 狗十三 剧照 NO.6 狗十三 剧照 NO.13 狗十三 剧照 NO.14 狗十三 剧照 NO.15 狗十三 剧照 NO.16 狗十三 剧照 NO.17 狗十三 剧照 NO.18 狗十三 剧照 NO.19 狗十三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0 00:02

详细剧情

13岁的少女李玩,由于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正处于青春期的她渴望了解、陪伴和爱。在“要听话”的中国式教育里,李玩也完成了属于她的“成人礼”。电影中,父亲希望通过一条宠物小狗完成与女儿的和解与沟通,李玩为狗取名“爱因斯坦”,暗潮涌动的青春因“爱因斯坦”意外走失,开启了它汹涌又无奈的成长之路。

长篇影评

1 ) 狗永远是狗,人有的时候却不是人。

不少网友把海报上的“狗13”看成“狗B”,其实这正是导演想要表达的思想,想对这个操蛋的世界破口大骂一声:狗B!

本片导演曹保平是国内黑色犯罪类型电影领军人物。

他执导的《李米的猜想》,帮助周迅拿了好几个女主角奖。

他执导的《烈日灼心》,也让邓超获得金鸡奖影帝,提名金马奖影帝。

《追凶者也》中,刘烨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张译获得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因为曹保平导演的作品捧出多位影帝,所以被媒体誉为“影帝制造机”。

《狗十三》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张雪迎和郭靖霖优异的演技。

电影讲述了李玩得狗、失狗、再得狗、再失狗的故事,最后又与爱因斯坦重逢。

但她没有和爱因斯坦相认,因为她觉得与其让它跟着自己受苦,不如跟着一个可以好好对它的主人。

透过电影,我们能看到全家人男尊女卑的刻板思想。

全家人对李玩太苛刻,却对弟弟过于溺爱,仿佛像《三体》那样打了思想钢印,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认为天生就该重男轻女,从来意识不到自己有什么问题。

李玩的名字是胡乱取的,弟弟的名字是认真取的,因为爷爷说“男孩的名字不能太随便了”。

李玩推倒了爷爷,遭到了爸爸的暴打;弟弟打了奶奶,爸爸却反过来去哄弟弟。

李玩说弟弟应该给奶奶道歉,却遭到爸爸的责骂。

李玩都十多岁了,奶奶和爸爸还不知道她不喝牛奶。

爸爸和继母不帮助李玩找爱因斯坦,继母找了新狗来敷衍李玩,爸爸还强迫她承认新狗就是爱因斯坦,还对她拳打脚踢。

是继母买来了新狗,也是继母叫爸爸把新狗卖了。在她眼中,狗就是畜生,甚至连畜生都不如,可以买来哄孩子,利用完了就可以扔了。

爸爸承诺带李玩去看展览却没有兑现、不顾李玩的反对把新狗送去流浪狗收容所……他做了这些丝毫不感到愧疚,反而把错误全部归结给李玩。

爸爸一会儿说“你还小,长大了就懂了”,一会儿又说“你长大了,该懂事了”,反正在爸爸眼里,李玩永远都是错的,和年龄无关。

他还会先打你一顿,事后再跟你道歉,让你误以为他对你很好。用这种“打一巴掌再给一颗糖”的方法,企图让你忘了他曾经伤害过你。

你以为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事实上你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受到伤害。

反观弟弟,玩椅子摔倒了,父母只是哄他,却不告诉他要注意安全、不要玩危险的东西。他这次玩椅子,下次就可能玩晾衣杆,再下次就可能玩刀子,因为他觉得永远有父母在背后庇护他。

弟弟用晾衣杆打父母、打奶奶、打狗,父母却不批评他。

弟弟挑衅新狗,导致新狗狂吠不止,爸爸却去打新狗。

我们可以想象,这次弟弟敢打家人和狗,以后就敢打外人,长大了就敢打妻子儿女,因为没人告诉他这是不对的。

换言之,李玩永远是错的,弟弟永远是对的。

爸爸之所以这么强势,可能是因为他像弟弟一样,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永远觉得自己是对的。

我们也可以猜测,继母之所以毫无人性,就是因为她也有李玩那样的童年,她也曾受到过伤害。

因为人们总是受到打击,就会变得妥协;人们总是受到溺爱,就会变得放任。健康的人不会折磨他人,但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往往会转而成为折磨他人者。

全家人对弟弟太宽容,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大后很有可能成为爸爸那样的人,绝不允许别人反对自己,将他爸爸、爷爷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遗传下去;

而全家人对李玩太苛刻,李玩从小充满仇恨、戾气、负能量,长大后很有可能成为继母那样的人。

但如果女性自己都不关爱女性,谁还会关爱女性?

这是个恶性循环,是个走不出去的怪圈。

打破重男轻女的怪圈有两种手段,第一种手段:男性尊重女性。

要想让男性尊重女性,途径之一是不断拍摄女性电影,不断给人们灌输“男女平等”“女性同样重要”的观念。

通过电影、电视、小说、教育等方式不断地、重复地向人们提倡“尊重女性”的思想,女性地位就可能提高。

2017年,女性电影层出不穷,有《神奇女侠》《极寒之城》《伯德小姐》《茉莉牌局》《三块广告牌》《血观音》《相爱相亲》……

2018年,女性电影更是井喷,《古墓丽影》《瞒天过海:美人计》《红雀》《湮灭》《找到你》《神秘巨星》《 致所有我曾爱过的男孩》《塔利》《宠儿》……

赞美女性、肯定女性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行为,这意味着女性的地位在逐渐提高。

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女性电影,大多数是讲述女主多么的强大,因为这些国家的女性地位已经不低了。

但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存在女性地位低下的情况,我们如果拍一部《神奇女侠》《极寒之城》那样的电影,就成了意淫。

导演只有告诉亿万百姓,还有无数中国女性受到伤害,才能唤醒人们尊重女性的意识。

人们需要知道女性受到歧视、受到不平等待遇的情况,知道部分地区男尊女卑的现象,才会有更多的人会去关爱女性、呵护女性。

比如《嘉年华》《盲山》,以及这部《狗十三》。

打破重男轻女的怪圈的第二种手段:女性自我意识觉醒。

然而,在这样一个男权、父权社会,女性想要自我意识觉醒太难了,比如《狗十三》中李玩被压迫到了不得不妥协的地步。

说到这里,《狗十三》就不仅仅是关乎女性了,还上升到了人性的层面。

李玩为了一条狗搞得全家不得安宁,为了看展览破坏了爸爸的饭局,尽管给人的感觉是太不懂事了,情商太低,但这个时候至少她还有自我意识。

后面她变得“成熟”了,变得“懂事”了,当她在饭局上为了不让爸爸难堪,忍痛吃狗肉的时候;当她为了不让爱因斯坦跟她受苦,忍痛离开的时候,我还是想念当年不成熟、不懂事的她,还是希望她能做回自己。

因为,这时她已经准备好向这个社会妥协了。

你可以说李玩太矫情,说她面对的不过是生活的正常压力,但你真的希望她去圆滑处世,去吃不想吃的狗肉,去离开她不想离开的爱因斯坦吗?

李玩问同学hypocritical(虚伪)怎么读,诚实的小孩会说“不会”,如果换做虚伪的大人,说不定不会读也要硬着头皮读出来了。

我们就像李玩,从小孩成长为大人,由直率变得圆滑,开始避免自己与众不同,避免自己成为“异类”。

我们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失去了个性,扔掉了脾气,忘记了初心,还美其名曰“这就是成长”。

为了所谓的提高情商,我们被迫“学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取而代之的是做违心的事,说违心的话,再也无法遵循自己的内心。

在家里,明明讨厌亲戚问工资、情感、生活,我们还要违心地说:谢谢叔叔阿姨关心。

在外面,明明觉得闺蜜基友是个傻子,明明不赞成Ta的观点,却还要违心地说:我很喜欢和你一起玩。

在饭桌,明明觉得领导什么都不懂,却还要对Ta敬酒,违心地说:领导的意见我真是受益匪浅。

我们害怕对方觉得自己情商低,害怕丢工作,害怕被骂,我们隐藏了真实想法,还安慰自己“这不是明哲保身,这是为人处世”。

我们学会了所谓的为人处世,忘记了反对,忘记了反抗,忘记了说“不”。

学生不再反对老师,员工不再反对老板,下属不再反对领导,军人不再反对将军……没有谁规定我们要这么做,但这早已成为经验和常识,早已深入骨髓和血液。如果你不这么做,就会被认为是幼稚、不成熟、不懂事、情商低。

也许圆滑和妥协是必然的趋势,但圆滑和妥协何尝不是意味着堕落和虚伪?就像人人都说皇帝的新衣好看,只有孩子敢遵循内心说出实话。

也许我们不愿意妥协,但生活会逼迫我们妥协。

也许丛林法则、适者生存是真理,但这样的真理太残酷了,也太让人心痛了,让人忍不住对这个操蛋的世界破口大骂一声:狗B!

更可怕的是,这是没有终点的,这样的问题还将伴随我们一生。

就像李玩说的: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

我想起了《大象席地而坐》的导演胡波,他不愿意妥协,于是选择了自缢。

这个世界,我们要么妥协,要么死亡。

《狗十三》中,蝙蝠敢在教室里乱飞,结果是被老师打死;狗敢对弟弟狂吠,结果是被打断一条腿。

爸爸妥协了,李玩妥协了,只有狗不会妥协,只有狗敢反抗、敢绝食。

你嘲笑它不懂保命,它嘲笑你连反抗都不敢。

为了生存,我们选择了妥协、迁就、退让、虚伪。

为了生存,我们活得还不如一条狗。

狗永远是狗,人有的时候却不是人。

2 ) 咱们看的是同一部电影吗???

本来我是不打算写影评的,因为电影看了大约半小时的时候,我是打算走人的,而且我给朋友发了消息,大概意思就是这片子别看了,不好看。

但我并没有走,而是打开了手机豆瓣,我想看看豆瓣评分怎么样,豆瓣上的各路人马都是什么看法,是不是像我想的那样恶评如潮

然后。。。我看到一水儿的。。。五星。。。

当时的心情就是这样

我当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本着豆瓣的品味绝壁不可能和我完全站在对立面的角度,我告诉自己,看下去。。

现在我看完了。。

此刻心情

下面我首先谈谈这片子让我一度崩溃到回旋加速的角色表现:

1那老头儿:

一开始,李玩她爷爷就是一个宠溺孙女的老人家,慈眉善目,嗯,这没啥。

后面把狗搞丢了追着出去和孙女一起发疯就为了披一件衣裳,嗯,我也能接受。

但是,怎么摔了一跤之后性情大便!?大变!?

是精神分裂?

你前面可以因为把狗丢了怕的那个逼样,后面还能怒不可遏,就因为孙女关个房门?

脚伤了,脑子也跟着坏了?好大的胆子!

2 李玩她姐:

全班英语第二,嗯。。。没啥

然后就开始接吻,嗯。。。没啥

和大人一起认新狗是旧狗。。嗯。。。没啥

然后因为男朋友变心了,意味深长地复述了那一句“hypocrisy”,嗯,伪善,啥意思?点明了全片的主旨?

ok ok 我们继续

后面李玩狗丢了,她哭了。。

男友变心了,她喝酒分手,然后。。。

李玩物理比赛拿奖,她开心的和爸比一起去接李玩放学并送去祝福。。。

后来邂逅了那狗,非常急迫地当街认狗。。。

这角色。。。存在的必要性是啥?

3 李玩她爸:

全篇槽点之王

先从那个将李玩的手砸在门上的镜头说起,让我想到了无间道里曾志伟砸碎梁朝伟石膏手的一幕

太像了。。。那个霸气。。那个决绝。。那份肃杀。。。

好。。。你是大哥。。你牛逼。。。

后面把女儿拖下楼梯扔进副驾驶,动作一气呵成。。。。可以。。

回来后开始家暴。。。巴掌来回甩。。牛逼。。。牛逼。。。

问题来了。。。

你这么牛逼家里人知道吗?

然后女儿刚洗完澡,立马又变回了“我才是那个最受伤的男人”,让女儿坐你腿上?

逗我?

后面你二婚老婆和你犟嘴你怎么不上去扇一巴掌?你不是牛逼吗?

后面女儿英语全年级第一,瞧把你高兴坏了

一边开车一边要亲亲女儿,霸道总裁啊。。。还亲了两次。。

你女儿问你和前妻怎么认识的,你竟然哭了?

哭的时候还无比浪漫的设计了一个遮住女儿眼睛的动作???这么浪漫的一个动作和你这素质匹配吗?

你都这么牛逼了,给女儿介绍二胎(就是那个带把儿的小沙雕)时,你怎么就尴尬了?怎么就难以面对了?你带着女儿去溜冰都不忘要恶心她一下是吗?你怎么这么恶心呢?怎么就这么分裂呢?怎么就这么变态呢?

这片子的两颗星都是给女主角的,小姑娘不容易。。。

以上

============================分割线==========================================

鉴于很多人不明白“角色设计的不合理”与“这样的人根本不存在”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我决定和大家严肃地聊聊

1 李玩

我原文中并没有提及李玩,因为我觉得女主角演的不容易,现在我就来谈谈这个角色。

各位,你们不觉得这是一部“恶人全得”的电影吗?

这部电影会给即将成为家长的一代人造成这一种错觉:小孩儿的天分是可以随意改的。

怎么讲?一个英语是学渣的人通过努力成为了年级第一(这个第一的前提是物理竞赛照样拿奖)

当那些有语言天分同时也努力学习的孩子不存在?李玩她爹一套还我漂漂拳就打得小孩儿上进,那以后小孩儿的学习是不是靠打?打就完了嘛,呐,你看,第一名就这样打出来了。

2《无间道》

随便提一个场景,韩琛在泰国机场和泰国人搏命的那一段,看下面几张图

泰国人真的在思考

利诱

如果是一般的编剧,如果按照《狗十三》的水准来处理,韩琛说完这句台词,泰国人应该立马改变态度,激动地握住韩琛的手,泪流满面“给我个机会。。。。我。。。我想当老大”,然后二人拥抱,韩琛回国,泰国人回家等消息。。。。

但是!《无间道2》没有这么做

因为那样做不!合!理!

当时的形势是“你知道,你跑不掉的”,在这样一个形势下,韩琛说了第二句话

动之以情

一般到这里,电影也可以交代了,一般商业片就算过得去了。晓之以情嘛,泰国人被感动了嘛,然后二人拥抱,各自回家。

但是!《无间道2》没有这么做!

因为那样不够好!!!

当时的形势是“你知道,你跑不掉的”

所以不仅有台词,还有动作设计!

我把命交给你

这个把枪交给对方的动作,代表了诚意,和那句“我知道我跑不掉”相呼应

到这里,这已经是一部很爽很不错的商业电影了

但是!《无间道2》没有那么做!

因为这是无间道!!!

于是就有这一幕

泰国人交给天

在这样一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泰国人决定把韩琛的命交给上天

看到没有,没有一个角色有把握控制全局,这才叫合!——理!——

更不用说韩琛在交枪的时间里,泰国人的眼神,旁边傻强的眼神。。。太棒了。。。

说到这里,咱们回到《狗十三》最后,李玩他爹那个车内遮住李玩眼睛的设计

我就问问所有打五星的人,所有喊着“你的童年是幸福的!”的人,这样的设计有铺垫吗?如此浪漫的设计和李玩他爹在电影中的表现匹配吗???

你们现在明白什么叫好电影了吗????昂!!!?

ps1:我之所以厌恶最后李玩她爹“捂住李玩眼睛”的设计,因为这个设计有洗地的嫌疑,在“李玩的悲伤”尚未被讲清楚的前提下,尚未有足够留白的情况下就想搞一个“大和解”,实在令人厌恶。

PS2:别再说什么我看不懂之类的,要说也说点新鲜的。 ps3:为什么一个“少女如何从不吃狗肉到吃狗肉”的成长题材的电影,要放在一个“一家子都面目可憎处处为难且情绪复杂多变不稳定”的单亲重组有二胎的家庭环境中?能讲的清楚主题吗?两个小时的电影能讲清楚这么多复杂的糅杂在一起的社会问题吗?

3 ) 当父母很难,但如果你决定要当,请一定学着怎么好好当

每个懂事的大人,都有个不堪回首的童年

在影院灯亮之后,我还是控制不住地又抽出纸巾哭了好一会儿,影厅的大部分人已经离场,听到后排还隐隐传来细碎的啜泣声。

《狗十三》的整个观影体验特别激烈,不是视觉感官的刺激,而是一窥自己长大过程之后的奔溃与颤抖。

这片子实在太戳心了,尤其对那些被冠以“乖”和“懂事”的孩子来说。

1

电影中的少女李玩,13岁,父母离婚,她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里,父亲已经娶了后妈,生了弟弟。

她的生活看上去不错,爷爷奶奶心疼她,爸爸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让她不愁吃穿,偶尔还给她送礼物讨她欢心。

他们看似都尽了父母之责,但并没有一个人曾尝试着去了解她。

父亲给李玩买了一条狗,一开始她对这强加的礼物并不喜欢,但相处之后慢慢生出了感情,她的生活里有了玩伴,还给它取名叫做“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个物理学家的名字,李玩特别喜欢天文物理,但家里的大人没有理解也不曾关心过,也不解为什么要给狗取一个外国名字。

后来狗不小心被爷爷弄丢了,李玩情绪奔溃,拼命去找,在情急之下推到了爷爷。大人们很恐慌,为了让她不再闹事,买来另一只狗硬说是“爱因斯坦”。感觉到被欺骗的李玩更愤怒了,她夜归、喝酒,还差点让出门找她的奶奶走丢了。

倔强、反抗的李玩,被父亲暴打了一顿,从此之后开始学乖了。

她跟假的爱因斯坦一起玩,平静地接受了自己有个弟弟的事实,还努力学英语考出好成绩,希望父亲陪他一起去看天文展览。

但学乖之后,可怕的成长道路还没有结束。父亲在酒桌上推杯换盏,没有陪她去看展;狗又咬了弟弟,后妈要求爸爸送去狗肉店。

这时候的李玩,她没有激烈反抗,只剩下无助,她哭着哀求爸爸不要送狗去狗肉店,但无济于事,依旧没有人听她在说什么。

她明白了,原来很多事情都不能如意,世界不会以自己为中心,以后这样的事情还多着呢。

再后来,她已经像狗一样被驯化成功,不再哭不再闹,乳糖不耐受也喝下牛奶,面对狗肉也能在说声“谢谢”之后吃下去,路上见到曾经真的爱因斯坦,也不再上去追,而是一个人在角落无声地落泪。

一个天真倔强的女孩,就这样一步步被掰成了一个懂事乖巧、同时又敏感隐忍的小大人。她把自己套在了一个保护壳里,不再表露出“真我”。

在成人世界里看来,这是她“长大”的过程。因为,每个人都是这么长大的。

2

中国的父母,总认为我已经努力赚钱供你吃穿,你还整天给我惹事?他们从来没有关心过,这个孩子内心在想什么,他们只关心这个孩子成绩好不好,懂不懂事,体不体谅大人。

我也是个懂事乖巧的孩子,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知道父母赚钱辛苦,知道要考出好成绩爸妈才会开心。小时候我喜欢画画,代表学校参加美术比赛,拿了奖状父母也没有多看一眼,在墙壁上贴出了自己画的人像,路过的爸爸说:“有这个空闲画人头,不如好好多看几页书。”

正如没人在意李玩喜欢天文物理一样,没有人在意我喜欢什么,或者说没人会想到去在意,因为这太理所当然了。

《狗十三》里,我们看到了最真实的父母打孩子的场景,大人推搡捶打扇巴掌,孩子恐惧畏缩泣不成声,倔强的孩子就这么被驯化地服服帖帖。

我从小就害怕我妈妈,直到如今,我一听到她的脚步声就能在睡梦中被吓醒,毫无疑问这也是被训练出来的。

很小的时候我在奶奶家长大,害怕我妈那张严肃不苟言笑的脸,后来稍长大了一点来到她的身边生活对她也很疏离,而她却觉得不可思议,为何我会如此冷漠难以亲近?

后来,只要起床晚了、忘记了煲饭和做某项家务,她就会拖着重重的拖鞋走到跟前,要么是抄起棍子直接打,要不是直接捏到你的鼻子和耳朵麻木变形。

我有过两次反抗,一次是躲到伯伯家里不回,她踩着单车命令我回去,我怯生生地拒绝了,她甩了一句“养了一条狗”以及背后的一巴掌之后,转身离去。

第二次是在中学,因为忘记煲水,她破口大骂我“自私”,我努着胆子抹着泪顶了嘴,她怒目圆睁从几米之外骂到了跟前,“我累死累活供你吃穿,你还敢凶我?”,随后用力推了我一掌。

之后,我全身颤抖,在日记本上写下了满满几页控诉的话。

那几页日记本上永远留下了我的泪水,干了皱了再也抚不平了,就像直到上了大学,我会梦见我妈拿针扎得我浑身是洞,我爸要掐死我一样。

孩子希望父母能看见他,但不知道用何种方式表达,往往表现出来的就是反抗和呐喊,他用这样的方式说:我求求你们关注我、看见我、理解我。

然而,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这个未成年人要理解成年人,越早越好。当一个让人省心、懂得察言观色的孩子,是所有大人最希望的样子。

但可笑的是,后来长大了,我们成为了一个不敢争取不敢表达需求的大人,他们又会嫌弃“你怎么这么没个性,怎么这么不开朗?

3

但能怪父母吗,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请回答1988》里的那句台词:“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我的女儿,你也要体谅我。”

是啊,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他们的童年也是通过被打压、被抹杀天真走过来的,没有人教会他们到底该怎么被正确对待。

尤其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他们努力拼搏养家糊口,就像《狗十三》里的父亲一样,在车里听着”再回首“,像个孩子一样泣不成声,他又何尝不心酸呢?

我的父母也一样,他们没有文化没有知识,靠着一双手,省吃俭用供养了三个大学生,孩子长大了,他们也熬白了头。而他们的小时候,也曾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粗暴对待。

我能去苛责他们吗?

但我想了很久,还是觉得大人有罪。

蔡康永在《奇葩说》里谈到“当父母再婚对象你不喜欢时,该不该阻挠?”时说:

”如果大人和孩子有一方要去克服障碍和适应的话,那一定是大人。”

因为对一个孩子来说,童年的幸福感是影响一生的。

有的人会说你长成现在这样也没有不好啊,李诞对奶茶也说过类似的话:“即使你当初选择了当一个不反抗父母的乖孩子,你现在也一样活得很好啊。”

但奶茶回答他:“如果在现在的成就和幸福的童年中选一个的话,我宁愿要一个幸福的童年。”

温尼科特说:“人类的终极幸福与外部事件并无多大关系,而是取决于父母如何养育他们的孩子。”

我们并不否定现在的自己,而是说,如果拥有一个天真的童年,我会活得比现在更自在、快乐。

4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一直想到美国的家庭片《奇迹男孩》,小主人公因为面部畸形,在学校里受到冷嘲热讽,回家之后,他向家人发了脾气,赌气摔门。

但他的妈妈,没有单纯地让他“乖,别生气别难过”,更没有斥责他这么不懂事,说类似”家里人已经费尽心思讨你欢心了,你还想怎么样?“的话。

而是握着他的手,感同身受地和他站在一起,告诉他:“每个人脸上的痕迹都是他一生走过的路,就像妈妈脸上的皱纹一样,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东西。”

这个面部畸形的男孩能够变得开朗自信,是他妈妈、爸爸、姐姐共同造就的一场奇迹。

如果,李玩的爸爸能在狗丢了之后陪她一起找,找累了找不到了就抱着她说:“我会尽最大努力陪你一起找,如果真的找不到了,你还有爸爸,爸爸会一直陪着你的。”

一个温暖的共情,她的少女时代,或许就不一样了。

如果我的母亲,在我从寄养生活结束后回到身边的时候,能对我说:“妈妈以前没有在你身边好好照顾你,对不起。”

一句诚恳的道歉,或许,我的童年也会不一样。

胡适说:“中国最需要学习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我很希望,所有的家长可以学习和成长,不要让孩子再遭遇自己曾经遭遇的事情,不要让他变成讨厌的大人,再去驯化他们的孩子。

或许又会有人说,当父母真的好难好辛苦啊。

是的,很难很辛苦,但一旦你决定要当,请一定好好学着怎么去当。

-end-

4 ) 过于真实的一面镜子

不夸张地说,这实在是一部过于真实引起不适的片子。引起不适是玩笑话了,实际上不是真的不适,而是无奈和沉重。

作为一部青春成长片,并不像大部分国产青春片那样糖水,那样美化“疼痛”“成长”这些词。它展现的是非常真实的中国式家庭关系和中国式成长,并且从老中青三代人三个层次交错展开,真正抓住了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苦痛之处,不止是青春期的成长,更有中年至老年每个环节的困顿啊。里面的每个人都很丰富,你能看到自己家庭里不同角色人的影子,甚至也能看到自己一生不同阶段的影子,这也是它真实和牛逼之处。

李玩:

当然是纤细敏感青春期少女的典型形象了,这点不打算展开说。但我不得不注意到的是,她对狗狗和对暗恋对象的细腻与真诚,和她对于家人的冷漠是很分离的。和爷爷奶奶吃饭都没有交流,甚至发脾气时推倒爷爷并且没有流露出真正的愧疚,对家人或者沉默或者大吼大叫,但另一方面在高放那里表现得非常柔软和真诚,这些细节显得非常刺眼。可以说,她在受害者的同时也是家庭关系的不自觉的加害者。

但是这难以理解吗?我觉得一点也不。因为我自己也是这样。从小看到家里很多令人灰心的事,也让我早早变得在家沉默乖巧毫无存在感,但同时一有机会便会离家越远越好,几乎完全封闭。但是对朋友、对于自己的圈子、自己的世界,又有源源不断的交流欲望和同理心。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后者的情感投入,又何尝不是对于家庭缺失的爱的补偿呢。我很理解这一点,但同时也觉得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家庭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所有的关系都是互动纠缠出来的,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结。哪怕真正长大后,我慢慢开始理解家里每个人的无奈,也并没有真正做到自己期望的那样对他们投入很多感情。这其中有怨气,也有自己的逃避吧。可能到了这几年,我才慢慢将对外的温柔向家人转移。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李玩在后面的“懂事”和“乖巧”,其实我觉得不完全是伪装。当然将自己封闭起来肯定是最主要的因素,但并没有这么简单。她在第一次饭局上摔门而去,但在第二次饭局上神色复杂而隐忍地吃下了那块狗肉,这其中完全是对爸爸的恨吗?我觉得不是。她看到了爸爸在更复杂的社会规则里的无奈,听到了那些违心的话,她对爸爸是有同情的。她装出来的那些笑容,一部分是失望,其实一部分也是真的希望给爸爸少一些负担。这一点在她开心地给爸爸打电话说月考成绩时很明显,而后来当爸爸突然在车里失声痛哭时,她紧紧抓住爸爸的手,我觉得是达到了一种复杂的和解。这也是我很喜欢的细节。片里的父女关系尽管充满了伤害,但也有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温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尽管李玩在残忍的伤害中得到了“成长”,但她没有把这些痛苦简单地转化为对爸爸的恨,就像整部片子并不是简单地对父亲这个角色的指责一样,这是一种更大的无奈,也超脱了父女关系的格局。导演真的是很温柔了啊。

爸爸

爸爸的角色令人惊喜地刻画得很丰富。之前看到介绍看到短评,都会觉得爸爸就是那个粗暴不讲理的“坏家长”形象。但是这部片子的爸爸里并不是脸谱式的刻画,而是把中年男性的复杂和无奈讲得很好。对于那几场无聊的饭局,可能几年前看这部片子我也只会觉得讽刺和可笑,是青春期视角对于大人世界的完全否定,但到了现在再看,只会觉得真实得可怕。那些敬酒和套话,身处其中的中年男子那种唯唯诺诺和游刃有余,如果你没有对此心有戚戚感同身受,那只能说你太幸运、你的工作环境太单纯了。真TM没有人是容易的。影片里唯一让我哭的镜头竟然不是关于李玩的,而是她爸爸在车里突然崩溃失声痛哭的时刻。大型成年人崩溃现场一刚。

另外一些细节是爷爷和爸爸之间的互动细节。几乎可以看到,爷爷和爸爸的关系就是爸爸和女儿的关系的复制。从第二个儿子出生时关于名字的讨论开始,爷爷的粗暴指责以及爸爸对爷爷那种毕恭毕敬的态度,就说明了爸爸当年也是这么被教育长大的啊。他是这样从小被家庭教育矫正,长大被社会关系矫正过来的,因此对于女儿也是以类似的模式进行矫正,就非常自然了。

当然这并不能说父亲对女儿的态度都可以谅解了。但你要知道的是,人是很难超出自己的经验范围的。除非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进行足够的自我教育。这是很高的要求了。片子里的父亲没有做到,他让自己受到的伤害和影响原样甚至更粗暴地延续下去了,这是另一种悲哀。

我希望李玩可以在被伤害的同时能够足够自知,保留心里的温柔,不要让未来的自己变成另一个爸爸,将这种重复的伤害在自己这里终结,而将自己认为对的事坚持下去。

李堂

堂姐的角色初看是作为一个成熟少女的衬托,但到了后面我也越来越喜欢她了。她当然是更容易受长辈喜欢的那类孩子。会察言观色,懂人情世故,知道如何表演一个懂事的模样,尽管私下更疯更放得开。但看到她在看穿大人的谎言后立刻圆滑地附和的样子,我感受到的不是虚伪,而是一种求生欲。她比李玩更早被“驯化”,甚至有超出年龄的成熟和通透——在跟高放分手时的那种洒脱大概多少成年人都做不到。她和李玩像是一面镜子的两面,李玩的现在可能是她的过去,而到后面学会了表演乖巧微笑的李玩,也是另一个李堂吧。

不过尽管有这样的类似之处,李玩还是比李堂要更细腻、更自知的。我相信李玩不会真的变成一个世故的人,李堂就很难讲了。她俩之间的差异,必定是来自于自我教育,来自于阅读、感知和思考,来自于李玩所感兴趣的音乐、星空、时间简史。李堂可能是绝大多数被驯化的小孩,她更可能变成李玩的爸爸那类人,而李玩不会。起码我愿意相信这点。

李昭昭

这个小男孩的角色也很有意思。尽管镜头并不多,但这是太真实的熊孩子的刻画了。在看电影的时候当然会讨厌昭昭这个小孩子,但他身上的一切都是他父母家长的缩影。

在他让李玩替他转椅子时,转一圈他发出一次哈哈大笑,那个笑容让我觉得可怕,不知道是不是有意那样表演的,因为那简直是活脱脱的虚假的讨好式的夸张笑啊。可能我有点过度演绎,不过这让我联想到了很多细节。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多少小孩子在各种文艺演出中、各种镜头前被要求表演出假笑,那些从小就教小孩子拍照片时要伸出两个手指比耶的父母,可能从来不会觉得这种行为有什么问题,可充斥其中的全是虚假情绪,是讨好,是尽管你不知道为什么,但你知道在这种场合你就是应该表演出的笑容,那样大人们会很开心,于是你便习得了这种情绪表达。昭昭妈妈说的一句话也很刺耳,“娃这么小什么都懂,一早就说要穿爷爷送的衣服来啦。”是啊,孩子很聪明的,三岁小孩能理解和习得的事比大人想象的要多多了。沿用之前对于李玩和李堂的描述,昭昭的一部分,很可能是李玩的过去。

最触动的地方其实是最后学滑冰的那一幕。昭昭可能并不喜欢滑冰,可能是爸爸认为李玩喜欢滑冰昭昭也应该喜欢,于是送他去学习。最后那些细节的镜头,看到昭昭一次次伸出手,却只有冷冰冰的回应和空洞的鼓励,李玩看在眼里,心里想的应该是自己吧。他确实会得到成长,就像李玩也确实得到了“成长”一样。但这种成长就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吗?我始终觉得,还是有更好的办法的吧。


最后走出影院时,想到今天太晚了,明天要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

感谢这样的电影,像镜子一样照出我们每个人。每个人都是自己家庭的缩影,而家庭关系是一张复杂的网、一个纠缠在一起的线团。到底是互相理解还是互相伤害,只有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才可以达到。世界是苦痛的,但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是给自己找借口,而是更理解每个人的无奈。然后从自己开始一点点地做起、一点点地更温柔一些吧,不要让伤害延续下去,这是我们每个人能做到的事。

5 ) 一条专访《狗十三》主创:我们终于活成了听话的狗

电影《狗十三》,被誉为十年来国产电影里最好的青春片,先后斩获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国际评委会特别推荐奖、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尘封5年后,今年12月终于在大银幕上与观众见面。

电影讲述了一个13岁女孩的成长故事,她得狗、丢狗、找狗并且又获得了一条狗,整个过程她都处于无力的被动地位,大人们掌控、规划了她的生活,想要顺利长大,唯有安静服从。观影后许多人都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人们在片中看到了自己的青春真实的影子。一条请来了导演曹保平和编剧焦华静,听他们讲《狗十三》创作背后的故事。

自述焦华静 编辑 石鸣 徐聪

电影《狗十三》,2013年拍摄完毕,之后音讯全无。直到今年12月7日,121分钟无删减版终于在影院与观众见面。

5年来,影片关注度一直不减,上映前豆瓣已有6000多条评论,评分8.4分。片名为《狗十三》,讲述的是一条狗和一个13岁女孩的故事。

女主角李玩(张雪迎饰)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小孩。父母离婚,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果靖霖饰)和后妈又生了一个儿子,不知道怎么告诉女儿这个消息,决定先隐瞒。为了安抚李玩的情绪,爸爸给李玩买了一条狗。

李玩一开始并不愿意接受这条狗。可是当她发现小狗和她一样可怜、“没人要”的时候,她接受了小狗,并且和小狗建立起了感情。

就在这时,小狗不小心被爷爷给弄丢了。大人觉得是平常事,哄哄就过去了,李玩却伤心欲绝。家人觉得不能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麻烦,就又买了一条狗,并且集体哄骗李玩说,这条新狗就是她丢了的那条。

李玩拒不接受,与家人的冲突越来越激烈,最后招致爸爸的一顿暴打。暴力之后,李玩终于屈从于成人世界的秩序,开始扭曲自己的个性,学着去接受成人社会的谎言和规则,变成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英文片名叫做《Einstein and Einstein》(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片中李玩给小狗取的名字,因为她爱好天文和物理学。这个片名可以说更直接地揭示了李玩和她的小狗的命运相似性。

影片没有以往青春题材电影中惯用的堕胎、叛逆、离家出走的狗血剧情,讲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片段。却极其真实地拍出了一个13岁小女孩在成长过程中的挣扎,向观众展现了一个自由的灵魂如何被强迫、被规训的惨痛过程。

片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爸爸打女儿的那一场戏。这场戏血淋淋地展示了家庭暴力,在拍摄中曾经差点被拿掉。

许多人在看过电影后,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狗十三》被称为国产电影十年来最好的青春片。有人说,这是中国版《成长教育》,是中国人自己的“青春残酷物语”。

曹保平导演

导演曹保平,华语犯罪类型电影的领军人物,以风格冷硬著称,代表作有《光荣的愤怒》、《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等。

2010年,他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答辩上看到了《狗十三》的剧本,受到了很深的触动,决定把它拍出来。

他把《狗十三》定位为“另类青春片”,“其实我拍摄时并没有拿它和其它青春片对标。它不是在讲青春的那点儿事,它是讲通过青春折射出来背后,这样的社会或是一个文化传统下面,我们经常会忽略的那些东西。”

《狗十三》放映会

提及为何五年之后才上映,曹保平回答说:“我在等这一批80、90后的观众成长,成长成一批能够看懂这个电影,或者喜欢这个电影的观众的时候,我再把它拿出来,我觉得现在是时候了。”

在很多放映会上,他问年轻人,会不会带自己的父母来看这部电影?他们会喜欢这部电影吗?

许多观众的回答是:“不喜欢,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嘴脸”。

“在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里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和父母之间曾经的阴影会慢慢弥合、遗忘,甚至会慢慢地原谅。但我们不是通过沟通的方式,我们是通过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把它咽下去。这种和解,导致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你可能只是因为你自己也为人父母,于是可以体谅一部分东西,但是曾经留下的伤痕并没有完全消失,其实它还在。”

在视频采访曹保平导演之外,我们还请来了《狗十三》的年轻编剧焦华静。她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写成了这部自传性质的剧本。以下是她的自述:

《狗十三》编剧焦华静

解剖一颗情感的肿瘤

《狗十三》是我的本科毕业作品。可以说,我用这个剧本分享了我成长中印象最深的故事。

所有故事的生发都来自我自己小时候养的一条狗。它无征兆地来,无征兆地丢,无征兆地又出现一只长得不一样的狗,大人们非让我说就是它,找到了……我不承认就是让大家下不来台。

这个过程中,每个成年人有各自的推波助澜,背后都藏着自己的立场,但没有一次有人问过我的态度,更不要说感受。

那时候很多疑问和复杂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囫囵吞枣咽下去了。等到了大学时代,生活平静下来,这些东西开始反刍。

剧本的准备期比较长,在大三上课时候想到什么会在笔记本背面写下来,或者写别的剧本过程中也会突然想到什么。

但正式的大纲只写了一晚上,写完整个剧本也就十来天。那是我体力最好的时候,专注时间非常长,激情写作效果显著。

创作时萦绕我的,就是当时复杂的疑问和感受交织在一起的氛围。没有理性地想要取材或什么的,只是想把当时那种强烈的感受复刻下来,做成标本。

因为我觉得这个感受背后的很多成人角力是有问题的,在我当时就知道。就像很多肿瘤会被作为医学标本留下来供人学习,情感的肿瘤也是一样吧。

《狗十三》的诞生

我和曹保平导演的合作,其实先是《狗十三》,然后才是《烈日灼心》。

剧本原名叫《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是两条狗的名字。后来这个名字不被允许通过,导演取了《狗十三》。我个人对这个片名没有感觉,觉得导演高兴就好。

拍摄时,整个剧本没有被修改,只有少部分的删减。一些是因为长度,原剧本的确过长;一些是表演没有达到导演的要求,被剪掉了。

还有一场戏是李玩李堂游泳,李堂抑制不住荷尔蒙,脱了泳衣裸泳,演李堂的小演员不愿意拍,就也没有了。

遗失的部分都是一些针脚细密的细节,在叙事层面不伤及骨干。

片中那场家庭暴力的戏,当时果靖霖老师很抵触,他说他不打女人,更别说是小女孩。我觉得道理很简单,你不打,有别人打。你在演一个打女人且打小女人的人,就该打。

其实重要性很明确,一打一道歉,一动一静两下压住李玩,让她彻底认输,接受第二只狗就是爱因斯坦。

电影里有很多我的东西和导演的东西在拉扯,例如方言的问题。剧本里写的是,父亲和女儿说话是普通话。普通话是父亲和女儿之间一条私人的桥梁,一切伤害和爱只有站在这座桥上才能到达彼此两端。

但是探班现场我看到父亲对女儿说陕西话。后面我提出能否重新配台词,被否决了,这是一个遗憾。

但是总体而言,《狗十三》是一个对剧本一字未动,但看到成片,仿佛看到另一个好故事的好例子。

就好像一个女孩子被剪了头发、穿上男装。

这故事里都是小孩,没有大人

我很同情影片中的大人。原剧本里其实还有更多的同情,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小枝杈里被别人错误地爱着。错位一定是相互的,不会只有一方。

因为各种原因,也有导演的意志,故事最后聚焦在李玩一个人身上。但我同情里面的每个人。每个被错位对待的人都是一个结果,顺着结果可以想得到原因。这故事里都是小孩,没有大人。

右一:李堂

人和人之间,没有比较级

堂姐李堂比李玩更迅速地识破并接受了大人的谎言,她们俩的区别其实不是成不成熟,而是较不较真。

人和人侧重点非常不一样,一群朋友聊天之中也会有人就是喜欢辩论,有人要拼命圆场,这里面没有比较级。

片中隐约也透露了重男轻女的社会现实。传统社会认为,男孩比女孩更重要、更有价值。我经历过一些重男轻女的对待,很困扰。

然而,一胎政策让我同代的每个家庭之间相互隔离。一些受到良好对待的女性朋友,完全无法想象其他家庭会因为性别问题区别对待孩子,我觉得这才是有趣之处。

为人父母,说到底是个能力问题

早几年我对父母比较严格,认为为人父母,你就要负责。

现在比较松弛了,觉得家长怎么面对小孩,说到底是个能力问题。和做饭不好吃一样,有人就是做不好家长,也懒得学,后面肯定要偷懒。

我现在如果重做小孩,会对这样的大人忍让一点。毕竟每个年龄段都有差生,人的能力参差不齐。如果你的父母不怎么会当父母,做小孩的就多担待一点。父母自己知恩图报就好了,反之亦然。

现实例子里最强烈的感受,是在受到父母尊重的环境里长大的人,成年后情绪最稳定,普遍对人对事更柔和,工作更有责任心,对伴侣更专一。

他们在长久找不到另一半时,常常保持单身,甚至到三十岁还是母胎单身,我猜原因主要出在儿时关爱饱和,成年后对情感没有太多渴求。

成长就是你停止发问的那一刻

我从很小就是不提问的人。

我很理性地打理了我的青春期,过得很丰富,交到了这辈子最好的几个朋友,找到了后面喜欢的工作,干了些很疯狂又很傻的事,且没耽误学习。基本上没落下什么,感谢我自己。

我想“成长”就是你停止发问的那一刻。原来你以为成年人都知道答案,但不告诉你。

有一天你发现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答案,甚至听不懂问题。突然会很心疼他们,然后自己去想办法获得。

6 ) 不要忘记被粗暴对待的青春

“在这个宇宙之外,一定还有无数个同样的宇宙,包含我们所有可能性的集合。我们没有完成的事就会在某个宇宙里被完成,错误的选择也会被更正。这样想,心里就会好受一些了……”

《狗十三》是曹保平的第三部电影,尘封五年后,终于将于2018年12月7日在院线公映。

在他一堆涉及犯罪、凶杀的作品中,描绘青春期的《狗十三》似乎显得有些“小清新”,但它其实从片名就透出一股狠劲。《狗十三》,狗13,狗B,狗逼。这个初看让人一头雾水的片名,实则体现了创作者斩钉截铁的态度。当青春遭到践踏,剩下的就只有一句脏话。

看完《狗十三》,我突然想起贾樟柯点评《风柜来的人》的一句话:“电影拍的是一群台湾青年,但总觉得是在讲我山西老家的那群朋友。”他谈的是个体生命经验的共通性,一部远方的电影竟能召唤起记忆中的生活细节。我想每代人都有他专属的青春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不可不谓耀眼,但《狗十三》才是我的《风柜来的人》。

《狗十三》从第一个镜头起就击中了我,素颜的张雪迎顶着满额头的粉刺注视着摄影机。这是青春的证明,也预告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就像粉刺一样要浮出水面了。这扎眼的粉刺提醒观众这部电影的立场:不回避、不矫饰。

《狗十三》首先让我熟悉的是片中的成长环境。我所处的小镇的旱冰场和小酒吧和电影里的一样,似乎还维持着上世纪的装潢。尽管不是单亲家庭,但我也是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参加演讲比赛紧张到说不出话,跟家长兴奋地汇报月考的优异成绩,凡此种种我都有过切肤体会。甚至是楼上住户的奇怪鸟叫声,也让我想起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的怪事。

白岩松说过:“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饥荒和文革,但我们失去了儿时田间地头的快乐。我们成长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我们的天空经常是灰色的。家庭的物质生活日渐优渥,提供的精神关怀却严重缺失。

“《时间简史》,那是娃们家看的书”:你见过真正的大人吗

电影的英文名则是《Einstein and Einstein(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对应着片中两只狗的名字。电影的主线剧情也正是几次丢狗、寻狗的过程,从中反映中国式家庭的教育方式和李玩心态的变化。

围绕着两只真假“爱因斯坦”的去留,电影带出了一批大人的群像。除了家庭里的亲人,有两个角色给我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角色是由本片的摄影师罗攀(代表作《我不是潘金莲》《芳华》)客串的英语老师,这个形象浓缩了中国广大男性教师的特质。最有代表性的一幕,莫过于教室里打蝙蝠。在学生的起哄声中,老师大吼:“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定力!我们现在来看看谁,是出了一点状况就控制不了自己的人!”这话简直跟我记忆中一模一样。

《芳华》里有句台词:“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此时此刻,看见被老师打死的蝙蝠,李玩的心里升起了一丝怜悯。这也就有了放学后她从柱子上抱回狗,和后来在厕所抚慰狗的情节——她在心里正式接受了假“爱因斯坦”。被粗暴对待的动物成为影片中的另一条线索,李玩在动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第二个角色就是在饭桌上满口大道理的张伯,他贡献了全片中观众唯一会发笑的段落。他是这部现实主义电影中最具漫画感的一个人物,创作者借此讽刺了社会上追捧国学、附庸风雅的企业家。

从片头强行把李玩的兴趣小组改成英语,到找奶奶时弄伤她的手、抽她的耳光,再到强行让没写完作文的她去陪弟弟逛公园,父亲在电影中扮演了第一施暴者的角色。与父权的对抗是贯穿全片的主题,而酒宴失信是让我最为感同身受的一个段落。父亲把子女带去酒宴,却不遵守承诺,只知与领导把酒言欢,伤透了后辈的心。

第二遍看发现了一个小细节,昭昭刚好把《三字经》背到“养不教,父之过”的时候,镜头切到李玩奔向了博物馆。李玩没有追上时间,博物馆的灯随着她的奔跑而熄灭。“速度快一些,时间就会缩短。时间缩短,人就能长大得快一点。”她从《时间简史》里领悟的道理,是否会让她变成自己厌恶的大人?

“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早熟的爱情与失败的婚姻

高放和李堂这对早恋情侣在片中的第一次亮相,是高放把“堂”纹到自己身上,一旁的李堂既心疼又幸福。而高放在全片中的最后一个镜头,则定格在他后颈的“玩”字上。纹身是一种故作深情的姿态,是少年表达爱的激进方式。但是对于爱,他们并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

李堂说,爱是一个老气的词,我喜欢他的优秀和帅气,我们班的女生都喜欢他,我总得喜欢谁吧。但是看到高放包里的那个画上世界地图的橘子,当她意识到爱情的失去,爱情的内涵似乎才凸显出来。她对他说出了“我爱你”,但是得到的回应只是“我知道”。

分手前她对他说了四句话:“你觉得李玩怎么样?”“你喜欢她吗?”“那你爱不爱我?”“咱们分开吧。”没有撕破脸皮,她用超越年龄的成熟和稳重为这段感情画上了句号。我欣赏她的处理方式。

高放为什么会喜欢上李玩?我想是因为神秘。在高放眼里,这个嘴里念着“平行宇宙”的女孩,这个找他寻求安慰的女孩,对他可能更有吸引力。

而后来面对高放的表白,李玩只微微一笑。她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道:“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我突然想到《蓝色大门》的台词:“如果你17岁,你想的只是能不能上大学,不再是处男,尿尿可以是直线的话,你该是多么幸福的小朋友啊。

对《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有一句切中要害的评语:“青春的阵痛就是,女孩永远比同龄男生成熟。”用这句话来回望自己的和电影里的青春,很多事情都得到了清楚的解释。

而对父母离婚的原因,电影未作解释。只在最后,让父亲在女儿的追问下,在《再回首》的旋律里泪如雨下。这一幕突然让我想起《春光乍泄》的梁朝伟,拿着录音机失声痛哭的情景。此处叙事留白是多么正确的选择,这一个镜头的情感力量抵得上万语千言。

“Hypocritical, 伪善”:被戕害(忽略)的李堂

在这个陕西家庭里,起初李玩是绝对的中心。因为父母离异,父亲再娶,李玩便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不完整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都早熟,全家上下也都非常在意她的感受。

所以在第一遍看片时,我一直把注意力放在李玩身上,忽视了影片中另一个关键人物:堂姐李堂。

李堂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在外表上比李玩成熟不少,但她其实只比李玩大了一两岁(她俩同校,都是初中生)。在小叔家,李堂一直是一个边缘人物,是围绕着家庭中心“易爆物”李玩的一员。与叛逆的李玩相比,她懂事得不像话(除了早恋)。她是李玩的安慰者,但有时也不得不充当同谋者的角色。

昭昭生日宴会的一场戏最能体现这种身份位置的尴尬。

起初是李堂的特写,她茫然地望向四周——酒店包厢里,宾客们正忐忑不安地等待李玩、其父和昭昭的到来。接过婶儿送的礼物,她第一反应是高兴,然后又礼貌性地回绝,还主动提出换生日蛋糕的蜡烛(实际上为了缓解尴尬)。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十几岁的少女很容易被这种情绪包围。待众人帮昭昭庆生唱歌时,看见李玩落寞地坐在人群后面,她又主动地上前安慰。

这实际是两人身份平等的一个转折点,因为从这以后,李玩也不再是家庭的中心,渐渐变成了一个局外人。年幼的弟弟对她说:“姐姐你真棒!你到我家来,我家有好多玩具,我让我爸也给你买好多玩具。”在孩子的眼里,爸爸是我的,不是你的,姐姐是他家的客人。

在寻狗事件中,李堂立场的不坚定使两姊妹第一次心生芥蒂。而随后高放的变心,对女生间的友谊本应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我们发现,没有,她依然出现在庆祝李玩直升高中的宴会上。在影片接近结尾指认“爱因斯坦”的戏,她更是作为初心的保有者,成为李玩的反衬,同时也被李玩的转变所震惊。

或许这是个洒脱的女孩,但她的遭遇是对影片主题的拓展:情感暴力的传递性。李玩是被伤害的少女,但她同样有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无论自知与否。

“我刚才好怕它认出我扑过来,幸好没有”:结尾的选取

按照好莱坞剧作法,电影结尾处应该有一个足以震撼观众心灵的情节点III。我以为,李玩认出“爱因斯坦”而冷淡地离开,而后看见寻狗启事掩面而泣的情节已经满足这个要求。

但导演没有止步于此,他紧接着拍摄了昭昭学习滑冰的场景。观众看到昭昭也不爱喝牛奶,看到他在冰上不断跌倒却被要求独立站起。我明白这个情节没有任何的指向与批判,但我愿意把它解读成一种被伤害的隐喻,一种悲剧的循环。

我想起鲁迅的《风筝》,被伤害的弟弟全然遗忘自己曾被伤害的事实。又想起《小王子》说,长大的本质是遗忘。那么这部电影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不要忘记。不要忘记曾被粗暴对待的青春,不要让那种憎恨和疼痛继续流传下去。虽然没被世界温柔以待,但也请不要把粗暴习以为常。

短评

是少女寂寞的十三岁,是我们永远不知道为什么总不快乐的十三岁,是像狗一样被驯化的十三岁,是一代又一代人重复的、失去童真童趣童心、变得世俗起来的十三岁。孔雀从此被关进笼子里供人观赏,游鱼从此被封闭在水箱中给人参观,狗从此被牵在漂亮的皮绳里乖顺地躺下来,少年从此长成衣冠楚楚的合格的大人。但更叫人沮丧的是,那些原本暗潮涌动的年轻人长成庸碌的中年人之后,最终也会转过身去驯化下一代。

6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爸爸的一顿痛打之后,她成熟了…所有的叛逆神经在那一刻断了弦,成人世界的冷暖看在眼里、忍在心里,什么时候咽得下那口泪,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成长。《李米的猜想》就很喜欢,这一部更有力,前面觉得多大点事的小格局到结尾又是醍醐灌顶的开朗,导演功力了得。“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

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女孩拒絕狗,女孩接受狗;女孩失去狗,女孩同情狗;女孩背叛狗,女孩不再要狗。——“這樣的事情以後還有很多。”

9分钟前
  • 貓頭一
  • 推荐

千言万语、含蓄用力、直白或有寓意,其实就一句粗口:XX。有些地方挺狠的,女性观众很容易会看哭吧。当动物不再凶猛,温良而顺从,这个国度那套深入到骨髓的,父权威严不可抗的教育方式,已经被吸收消化了。

13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维系重组家庭的关系,想要儿子还要考虑女儿的感受,打了女儿会主动认真道歉,把咬人的狗送去收留所而不是狗肉馆,酒局上的奉承巴结,接到前妻电话时的情难自禁,你们只看到女主的成长太残酷,却忘了做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原本就比做一个合格的孩子要辛苦得多。

18分钟前
  • 瓦瓦
  • 推荐

片名既是少女被驯化的成长悲剧,也是一句粗口:骂的是中国父性权威和教育体制。少女从养狗丢狗寻狗,到最后平静地吃狗肉还说谢谢,《狗13》以此记录了后革命时代叛逆主体消失的全过程。老师打死蝙蝠段落尤其妙。

23分钟前
  • Y2K-nostalgia
  • 力荐

“你看,这个孩子好懂事啊。”“你怎么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协呢?”

25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力荐

个人觉得评分虚高,虽然导演想轻描淡写的表现出青春的伤痕,可是个人觉得女主没有那么惨啊,奶奶全家和爸爸为了怕她伤心吗还是很全里维护的,爸爸确实做的不对,可是不是那种恶意的,是爸爸的性格导致的,确实体现了中国式教育的问题,可这并不是真正的青春成长伤痕。

28分钟前
  • 福福
  • 较差

这毕竟还是大城市的较为体面的家庭的故事了,女孩要在父亲面前挑衅地吹啤酒瓶才会挨一顿打,打完还能得到道歉与补偿。在我们十八线小城市的版本里,女孩准备出门找狗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赢得两记耳光了,没有发出尖叫的机会,没有摔门摔碗的机会,只能把头深深地埋进被窝里无声哭一场,第二天起来,就长大了。

31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李玩的名字是胡乱取的,弟弟的名字是认真取的,因为“男孩的名字不能太随便了”。继母随便找只狗来敷衍李玩,爸爸还强迫她承认这就是爱因斯坦。是继母买来了新狗,也是继母要把新狗卖了。狗只是畜生,利用完了就可以扔了。李玩推倒了爷爷,遭到了爸爸的暴打;弟弟打了奶奶,爸爸却反过来哄弟弟。弟弟挑衅新狗在先,爸爸却去打新狗。李玩永远是错的,弟弟永远是对的。于是,李玩变得“成熟懂事”了,她会不让爸爸难堪,忍痛吃狗肉;她会为了不让爱因斯坦跟她受苦,忍痛离开。但我还是想念最真实的她,希望她能做回自己。我们人人都是李玩,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失去了个性,扔掉了脾气,忘记了初心,还美其名曰“这就是成长”。我们“提高了”情商,“学会了”做违心的事,说违心的话,再也不遵循自己的内心。狗永远是狗,人有时却不是人。

32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狗是引题,13是成长,狗B是伪善的成人世界。家长不知教育孩子的根本,而拿狗出气,这就是中国式教育的最大问题。新狗代替老狗去死,女孩意识到狗狗回来受罪不如在外人那好吃好伺候着,这是她向成人世界的妥协也是她逐渐迈向成人的成长。

3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当李玩发现那只快乐的小鸟只不过是一个正在被送往救护车里的精神病人时,她一定是明白了这个世界的美好与自由只存在于疯子的臆想世界里。一只狗和一个13岁的孩子最后也注定在这个伪善的世界里成长为一个狗B。

35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力荐

No Country for The Youths.

36分钟前
  • GothamPunk
  • 推荐

牛奶换红酒,旱冰变刀冰,成长中总有我们学不会的东西。

41分钟前
  • 良卓月
  • 推荐

负能量巨大不想再看,要对这个社会骂句片名狗B的。中国式教育是根源,从不断暴露问题的极品家庭到学校和当下的环境风气历史从小看大,可怕的是还在继续制造循环更多出现在我们身边。剧本的刻意是缺点但讽刺甚至荒诞的变成了特点,像镜子审视每个人,由于经历不同理解起来也大不一样。成长确实就是这样慢慢失去很多东西磨平来长成别人演里的大人而且这样的事没完没了还多着呢。80后女编剧的小心思表达的有时幼稚但立意细节呼应和导演的完成度流畅性都很好还有表演。从小不要哄骗像逗傻子一样的管教小孩子,教导也要循序渐进有个尺度,不能忽冷忽热。盲探结尾还说过女孩不要太执着,那样我觉得也还是不会太好。资料馆百子湾。

44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我也家庭破碎,我也痛失爱犬。影片的结尾,李玩向成人世界妥协,向过去告别,最终进入了充满欺骗、虚伪、谎言的成人世界。而我,因为对人性的巨大失望,永远不会向成人世界妥协。我只是避开。人纵有一死,没有必要争什么。亲情也好,爱情也罢,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完全属于你,没有一样感情不千疮百孔。

46分钟前
  • 上官婉卿
  • 推荐

真的会去看这本电影的观众,其实都没有去看的必要,所有的剧情他们都知道,所有的后来他们都正在写下,他们是观众是演员是这本电影和生活的预言家。但是需要看这本电影的那些人,可能永远不会看到这本电影。

50分钟前
  • 姨妈的鸭
  • 推荐

原来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或者说,如果没有共鸣,你知不知道你有多幸运……

54分钟前
  • Mumu
  • 力荐

中国的小朋友啊过得像条狗。演员和摄影都很不错,但前半部分表现得直白过头,有点假得不舒服,被过度消费的相对论啊平行宇宙啊还有涅盘啊更是让人难以接受。不过,妹子大哭完之后,开始残酷青春了,故事内敛起来,情绪表达就很到位了

59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9分。太真实、太熟悉、太多似曾相识。本片与常规青春片最大的不同是:不煽情、不抓马。对待不公平的做法是不争取,不呐喊,而是让角色去接受:好吧、算了吧、就这样吧。。。一直在放弃,一直在退让,这就是长大,就是懂事了。这样反而更让人想哭。因为,这太像我们一路成长经历过的那些。所以,会哭不是因为感动,而是难过,是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之后,因无奈而难过。更令人无奈的是,这一切,似乎都是无解的。家长的教育观是潜移默化的,我们这一代又一代,都是这么长大的,被磨平棱角的孩子,长大后,变成懂事的大人,然后,帮着下一代懂事。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