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长》从柏林电影节现场的“掌声雷动”和“哭晕一片”,再到闭幕式上传来王景春、咏梅斩获最佳男主和最佳女主两项大奖的好消息,成为国内影迷们今年最为翘首以盼的作品,在这个国产文艺片井喷的3月档也是最受瞩目的存在。
国内第一场点映当天,导演王小帅发了一条朋友圈:“不是哭戏、不是哭戏、不是哭戏,重要的事情说八遍。甚至不是电影,就是好长一段生活。” 诚然,虽然点映现场能陆陆续续地听见观众们的啜泣声,但影片本身并无鸡汤式的廉价煽情和卖惨,王小帅的处理是克制的,隐忍的。影片只是将镜头对准了大时代背景下极为普通的小人物,而历史的洪流中又有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家庭,片中的人物才有了代表性和普适性,而这才是它触动人心的根源所在。
影片以几组工人阶级家庭的故事,从80年代中旬跨越至21世纪,描绘了一幅中国近30年的时代画卷,串联起知青返乡、计划生育、严打、下海和下岗热潮等历史事件。 25年前在戛纳,张艺谋凭借《活着》一举拿下来评审团大奖和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而《地久天长》在某种层面上,成为了“新时代的《活着》”,作为第六代导演的王小帅,像是完成了某种仪式般,从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手中接过了衣钵,这样以小见大的“家庭史诗”可以说是一次久违了的回归。
近三个小时的片长并不难熬,因为片中的细节是丰满的,故事是厚重的。 影片的前三分之二是双线叙事,被剪碎的剧情在两个时空中反复交织,从内蒙古的工厂筒子楼辗转至福建闽江的小渔村,从两位主人公的青年时代跨越至中年时代,最后的三分之一才将故事落在了当下。 理顺后的剧情脉络并不复杂:“双职工”夫妇刘耀军、王丽云与同事沈英明、李海燕夫妇交情笃深,再加上两家的孩子刘星与沈浩同年同月同日生,更拉近了两家人的关系。而再次怀孕的丽云,被身为工厂干部的海燕教唆去医院做了人流,并从此不孕。几年后,刘星因为沈浩的推搡而不幸溺水身亡,痛苦不堪的耀军丽云夫妇偷偷南下逃亡,并收养了长相酷似刘星的孤儿。夫妇俩将他当作刘星抚养成人,叛逆的孩子却在成年后离家出走,从此失去联系。又时隔多年,得了脑癌的海燕自知命不久矣,重新联系上了这对昔日好友。 再加上另一对好友新建、美玉,以及英明的妹妹茉莉,《地久天长》通过几组人物在30年时空变化中的经历,刻画出属于一代人的历史记忆。
下面我想重点讲一讲片中演员们的表演,毕竟如此出色的群像表演,可以说在华语院线是难能一见的。
比起柏林拿奖的王景春和咏梅,我更想先赞美饰演茉莉的齐溪。 接棒郝蕾出演《恋爱的犀牛》,再从舞台剧转向大银幕,齐溪展露出不逊于郝蕾的天资和银幕感染力。《浮城谜事》里惊艳登场,她演出了“小三”桑琪身上可恨与可怜的一体两面;《万物生长》里素颜出镜,她是怒气冲冲与范冰冰对峙的白露,吃了一嘴红艳艳的大虾,眼里满满是为爱疯狂的果决;《下海》里她又化身为巴黎底层站街的东北下岗女工,把对生活的挣扎、无奈和苦闷诠释得入木三分,出色的演技经得起大量的面部特写。 而《地久天长》中,齐溪扮演的茉莉,承担起了片中最为“狗血”的情节,这一角色的复杂度甚至是超过两位主人公的。 年少时,她对耀军的情感只是远远地观望和倾慕;而多年后重逢,她已是经历过婚姻变故的成熟女人,在意外怀上耀军的孩子后,她的内心是极其矛盾的:一方面,她想要抛下出国计划与心爱之人在一起,却又对丽云嫂子充满愧疚和于心不忍;另一方面,她又背负着哥哥和嫂子的负罪感,想生下孩子,作为耀军两个夭折孩子的弥补。
听起来甚至有些荒唐的剧情走向,在齐溪纯熟的表演之下,变得真实可信,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透过细微的表情与动作成功说服了观众。片中的一场舞会重头戏,尽管当时新建因为参加黑灯舞会被抓,丽云也刚刚打掉了孩子,但几组人物的情感关系依旧是融洽的。而茉莉对耀军的爱慕情愫,也在这场戏中显露无疑。一身红色波点长裙,浑身上下都是洋溢的青春气息,眼神与语气里挑逗意味分明可辨。 多年后的宾馆重逢,她抹上红唇,神色间透露出成熟韵味,一番寒暄过后,她低头沉默酝酿了许久,才带着怯意问出“丽云嫂子好吗”。 离别前,她踏上破旧的客运大巴,在靠窗的位置坐下,向耀军作别,当车辆启动转向,她又起身冲向另一侧窗户奋力挥手。尽管远景镜头看不清她脸上的表情,但她的不舍与伤感却如此强烈地传递给了观众。
至于王景春的表演,对于《地久天长》而言,是基石般的存在。 他说自己“在这个戏里不是演员,是生活的搬运工”。的确,尽管他在片中没有什么大开大合的飙戏片段,但他的每一场表演却都严丝合缝,情绪拿捏精准,挑不出一丝破绽,柏林影帝拿得当之无愧。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戏,是耀军两次抱着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跑向医院。第一次抱着溺水的刘星时,他还是健壮的青年,无暇顾及汗透的衣衫,脸上是竭尽全力想要从死神手中抢回孩子的坚毅和决绝。第二次抱着自杀的丽云,像是一次“轮回”,只是这一次他的身体已不再年轻,狂奔的步伐也变得吃力、沉重。
同样在柏林拿奖的咏梅,对她之前的作品印象最深的是《刺客聂隐娘》,她所饰演的聂田氏是片中最具唐朝神韵的,尽管只有短短几句对白,却能看出超强的台词功力,一个唐朝贵妇人的形象呼之欲出。 而在《地久天长》中,一开始我是对咏梅的表演有些失望的。她的台词和身形都过于“端正”,即便是老年戏,有妆容和服装来体现岁月变迁,但她的动作体态还是过于优雅周正了,和这个饱受生活之悲的角色有些偏差。
尽管如此,她在片中还是有好几场高光时刻。 小年夜这场戏可以说是片中最关键的一幕,是几组人物分崩离析,命运走向大相径庭的转折点。当茉莉抱着饺子来探望刚刚经历丧子之痛的耀军丽云,耀军的脸上还能勉强挤出笑容,而丽云则是完全“失魂”的状态。直到烟火突然窜起,丽云方才惊醒,惊愕而又木讷地望向窗外,火光每闪现一次,她的身体也跟着震颤一次。热闹的新年气息与她毫无关联,内心是万念俱灰的死寂。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夫妇俩才会在第二天凌晨偷偷“逃亡”,他们不知如何面对不得要领的关怀,害怕打搅大家相聚的喜悦,甚至担心自己的悲伤会加重英明一家的愧疚。 还有一场戏,是丽云一边切菜,一边平静地向耀军说出“你如果想离婚的话,我会同意的”。在经历刘星的夭折和养子的出走后,她以为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要离开自己,她所表现出的镇定恰恰是绝望内心的映射。
片中其他几位演员的发挥同样可圈可点。
最初觉得饰演海燕的艾莉娅,表演过于拿腔拿调,但转念一想,海燕作为工厂领导,深受体制影响,她的“官腔”是与人物契合的。而这个角色在忏悔和自责中痛苦了近20年,艾莉娅在仅有的两场老年戏中发挥惊艳,将背负一生无法解脱的命运枷锁都表现出来了。
美玉的扮演者李菁菁和英明的扮演者徐程,在一场医院重逢戏中,流着泪抱紧耀军夫妇,沉默无言却藏满了千言万语。更难得的是,李菁菁还在青年戏份中,透露出超越年龄的少女感。
杜江和王源在老戏骨们面前,也并没有拖后腿。尤其是前者在片中最高潮的一场“诉罪”中,“我就推了他一下”的“推”字出口之前,数度哽咽,对台词的拿捏十分到位。
看到有些评论指责《天长地久》只是一部玩结构的电视电影,对此我并不认可。 的确是演员的表演和剧本的厚重撑起了影片,但它与电视电影还是有本质性区别的。虽然我也并不太认可片中大量的近景跟拍,并未很好地展示和利用空间,但是《地久天长》在视听层面上也并不是平庸的。
留意到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手法,穿过A的台词和动作,去拍摄B的反应。 舞会上,是穿过跳舞的茉莉,拍摄站在一边的耀军; 医院重逢,耀军夫妇始终只露出背影,记录下的是老友们的反应; “诉罪”时,背景是浩浩的声音,镜头却是耀军夫妇的面部特写; 给刘星扫墓时,夫妇俩接到浩浩孩子出生的消息,嘴里说着“真好真好”,眼前却是一片墓地。
环境和空间也并非完全没有参与叙事,例如耀军两次坐在海边的台阶上喝酒,海浪则不断地冲刷着堤岸,也寓示着片中人物经历的潮起潮落。
王小帅的《地久天长》无关乎贩卖时代的凄苦,它只是记录下一段长长的生活,还有历史对生活印刻下的悲和穿过悲伤后的一点光亮。
脸不是演员的全部,正如表演不是电影的全部。
演员还有身体,和身体带出的状态;电影还有空间,和空间带出的情境。
无法通过身体传达状态的演员不是好演员,同样,无法通过空间传递情境的电影不是好电影。
王小帅对此是毫无所知的,他只会剥削演员。
这位第六代导演如同从“解放前”流放到了二十一世纪,对此间发生的影像变革一无所知。
于是,他只能动用古老的拍片理念完成作品:将重心完全依托在演员的表演上。
其它的尽管退居其次吧,只要做到表面功夫就行了:场景、道具、台词……无一不如此。
这是为何整部电影精确还原历史,观众却感觉不到时代感的原因。
王小帅可能知道自己的弱势,于是采用了乱线叙事的方式。
但这没用,对空间造型或环境语汇一无所知的人,别谈什么影像真实感。
比人物更重要的,是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人必须生活在环境中,王小帅不知道。
人不能凭空像从哪冒出来的,摆着一副大脸,他有历史、有成长、有创上…
电影中所有出现的空间或环境没有承载任何情绪的原因在此:与人物毫无关系。
电影中所有情绪都是从演员的脸和台词强迫观众接受的。
观众共情的是演员的表演,而不是观众被拉入到电影空间(/情境)里感触到情绪。
两者有本质区别,代表着前现代的电影与现代电影间的分野。
演员当然是好的,但没有导演能够让演员达到表演上的完美。
越是强求的表演,越容易露出破绽,如同钢丝上行走之人,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使他丧命。
优秀导演寻求的是如何发挥演员个人优势,从指导手法上规避劣势。
王小帅对此是不懂,他完全依赖演员的表演来建构自己的电影。
甚至像王源这样的鲜肉演员,如何能拿着摄影机一直拍呢?
王源临走前跪下来到底是干嘛?贾樟柯的侠义江湖,还是专门拍给外国人看?
你的电影呈现是侯孝贤那样的人情社会吗?需要跪下来报答养育之恩。
你的人物都是牵线木偶,哪有自己的感情,所以跪下来到底是干嘛!
可怜的演员们被过度消费了,如同工具,其中没有丝毫的爱。
这种表演的强迫一旦达到极限,随时都有崩解的危险。
齐溪不就崩解了吗?将拍摄现场变成表演课作业的展示现场,你说可悲不可悲。
如果不是王景春和咏梅这样级别的演员,电影还能看吗?
不能了,至少在王源身上,我们感觉不到任何可看性。
你要明白你不是伯格曼,你的演员也不是丽芙·乌曼;
你拍的也不是抽象的哲学电影,你如何能将摄影机从头到尾对准演员的脸?
拿摄影机从头到尾对准演员脸的是电视剧,不是电影。
脸不是演员的全部,演员还有身体;身体能带出人物的状态,而不是演员变为简单的表情工具和提词机器。
王小帅只能算从电影学院出来的好好学生,精通一整套规整的学院式手法,被其限制、被其戕害。
再说一遍:电影是空间、是环境、是情境、是情绪……唯独不只是表演。
表演不是万能的;呈现人物状态的是情境,不是表演,这就是电影独特的“表演悖论”。
看看达内兄弟如何用演员的后脑勺拍戏(《他人之子》),或布列松如何通过演员的手跳出舞蹈。(《扒手》)
再多看看娄烨的电影(环境和情绪),至少也瞧几眼贾樟柯的作品(空间和情境)。
这种低级的导演手法还是穿越回“解放前”好好发挥吧。
2月16日晚,王景春和咏梅共同凭借《地久天长》获得第69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最佳男女演员奖。这两个几乎让观众记不住名字的中年演员凭借着深厚的积累和敏锐的情感共情能力,几乎完美的塑造了一对“最普通的普通夫妻”,也感动了无数的观众。
这部电影讲述了刘耀军和沈英明两家人的羁绊,两家的儿子刘星(星星)和沈浩(浩浩)在野外嬉戏的时候,星星因意外身亡,此事彻底改变了两家人的命运。刘耀军夫妇远赴南方,多年后,两家人再次相聚。在电影的三小时中,虽然纵跨南北,囊括了知青返乡、严打、计划生育、工厂工人下岗、南下打工、房地产的兴盛等时代事件,塑造了悲情家庭的生活截面,但最终的事件和情感落脚点,还是“隐忍”“原谅”“大团圆”,缺少必要的反思和事件对当事人人性层面的转变。与其说《地久天长》有着宏大叙事,不如说它只是一次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事件的对位。
这是一部完全依托于演员精湛演技忽略了导演技法的电影。除了无可挑剔的表情和具有时代感的道具,你看不到影像变革,也没有环境塑造。演员在每一个布景之间表演,几乎没有与空间的互动。观众看到的是演员被放大的细节表演,是一对一的精准情绪传达。非线性叙事不仅弥补了人物情感上的不连贯,回避了时代伤痛的最直接反应,也让表演而非导演技法主导了叙事。
首先是刘耀军与王丽云两个角色的高度一致。面对人生最大的悲剧,两个人没有互相指责,没有失控,没有歇斯底里。在两人独处的时间也没有任何对事故的怨恨。所有的发力点只是耀军挥到墙上的拳头,甚至连出轨也不是耀军的主动选择。悲痛让人失语,但不是让两个相依为命的人不能交流。他们是没有自主性的理想化的共同体。
在耀军的父亲角色上,王景春的优秀演技掩盖了角色塑造上的不足,将人物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化为抽烟、沉默、欲言又止等观众能够直观体会到的外部动作。但我们很难在文本层面看到这个人物完整的人物弧光,从计划生育时期的愤怒到痛失爱子的绝望,再到告别故土南下打工的麻木,所有的情感都缺乏有逻辑的诠释和释放,直到被迫完成“大团圆”式的结局,王耀军始终停留在茉莉来做客一场戏中“都挺好的,都挺好的”的状态,也始终只是一个“好人”。
当一部电影作品表现最大的苦难最多的悲情的时候,最高的形式是掩饰悲伤,维持体面,继续生活。《地久天长》中则将失去孩子作为了先于一切的前提,所有人物需时时刻刻以此为首要生存原则,他们不被允许重新开始新生活,不被允许再带着欢乐的活下去,不能重新融入社会,不能绝口不提往事,甚至故作欢颜都是错的,也就难以避免人物状态的单一。
影片中的“孩子”也因篇幅所限变成了一个符号般的存在。缺少家庭间的互动,父子母子的情感铺垫,使得电影变为了对孩子这一概念的失去,而非与真实人物的永别,关于其过往共同生活细节的回忆尤为干涩。沈英明拿着菜刀过来想要以命抵命纵然增加了戏剧张力,却绝非袒护孩子的父母的正常行为,更像是内疚之下的一层表演。
齐溪饰演的茉莉,这是一个从外部观看的视角,类似于“剧中的观众”角色,她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但在影片后半段,茉莉又反而取代丽云的女主地位,开始参与情节推进。却是“无效的”推动。影片中,茉莉本该起到沟通两个家庭的作用,由她的重新出现让本来已经失联的两个家庭重新取得联系,是冰释前嫌的纽带。但在之后的返乡情节中观众很快知道,两家重新沟通的契机是一通电话就可以解决的。茉莉这个角色怀孕赎罪,给失独夫妻造成隔阂,最后又通过视频电话制造小小的紧张感,除了狗血之外,没有任何推进作用。
茉莉角色的另一个作用是导致了丽云的试图自杀,将这一对“为彼此活着的夫妻”进一步推下深渊。片中耀军有句台词是:“用丽云的话来说,时间已经停止了,剩下的就是慢慢变老”。无疑丽云的自杀是导演为了弥补影片后半段的拖沓和情绪单一设计的强转折。
在茉莉身上,我们看不到这个角色的成长轨迹,也没有她对整个事件始终坚持的态度,她是导演呼之即来的矛盾冲突,也是喝之即去的小小插曲。
养子星星的角色也欠缺更深层的展现。失独家庭领养与自己孩子长相相像的孤儿并取了同样的名字,这个孩子所要背负的情感和夫妻需要面对的自我欺骗,都不是片中叛逆、离家出走所能展现的。影片的最后,养子归来,却省略了这其中最复杂的情感转变,将感动观众视为最大的行为意义。
三对家庭中的新建和美玉,除了作为表现时代特征的存在,与耀军家庭和失孤事件完全无法构成关联,于是在影片结尾只能作为凑数式的团圆出现。他就像是《青红》中穿着格纹喇叭裤跳舞的秦昊的串场,为了导演个人的记忆而被添加到其中。
在种种角色行为中,《地久天长》还掩盖了剧本内核的懦弱。
首先是养子不被允许的叛逆。
带着奇装异服摩托车党呼啸而来吃一盆西瓜,与养父母愤然决裂不忘下跪告别,成年的领悟是接受父母不顾身份证上的真实姓名依然叫自己“星星”。导演控制着每个人物不许拥有丰沛的本能的感情,其实也是一种“不敢”。不敢让偶像明星自毁形象,不敢让矛盾升级流露出恶,也不敢在大团圆之外做出另外一种更符合人性的选择。
海燕临终前对丽云说:“我们有钱了,可以生了。”没有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没有对自己毕生工作意义的质疑,只用一句逻辑极其不对应的台词赎罪。甚至,执行了几十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副主任,真的会有这样的愧疚吗?这个忏悔最深的角色,让观众感知到的,是最不成立的闪烁其词的含混。
三小时的片长中浩浩的真相被导演作为最大的“包袱”放置在影片最后。这是让两家人分崩离析的真相,也是让海燕和浩浩一生不得安宁的愧疚,然而向观众揭示的,只是一个没有理由不被原谅的“推了一把”的孩童行为。浩浩在此处的台词是:“我内心长了一棵树,我快被它撑破了”,所以乞求原谅仅仅是因为内心无法承受,而非想要赎罪。在这份“无法承受”的背后,是殷实美满的家庭,是觥筹交错的饭局,是坐拥房产随手选一套相送的“大方”。这些,都没有任何赎罪。
耀军和丽云回应:“说出来就好了”,他们甚至不能选择憎恨,不能怪罪年幼的孩子,不能怨恨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事,甚至不能痛哭失声大吵大闹,因为这是导演理解的“那一带人的隐忍”。
《地久天长》呈现给观众的,是对时代意义模糊遮遮掩掩的批判,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物站出来反思、赎罪。
唯有沉默和原谅,才能地久天长。《地久天长》想要打动观众的是真实,然而片中的这群人物,又最不真实。
然而还是打了四星…原因见短评…
vol.2.Mesdames et Messieurs,这里是金羊观影团第二期。上一周我们共同见证了金羊观影团的诞生,也得到了很多友邻的支持。在这里感谢所有友邻的厚爱以及再次庆祝金羊观影团开张大吉(疯狂撒花)!
(第一期《过春天》链接戳这里→金羊观影团||这是部“危险”的电影,暧昧让我不舍逃离)
希望大家耐心读完 定会有你意想不到的东西
要说今年目前最受关注的国产片,可能非《地久天长》莫属。年初柏林,《地久天长》临危受命成为华语独苗,也终不负众望,一鸣惊人,作为主竞赛单元最后一部首映后,就不乏“中间哭到中途离场”、“很多中国媒体都看哭了”、“主竞赛掌声最久的一部”之类的声音。最后虽遗憾错失金熊大奖,却创历史的连下两座银熊,也成为了柏林历史唯三(另两部是《一次别离》和《45周年》)的同时包揽影帝影后的片子。可戏剧性的是,与之相反,《地久天长》在大陆光速定档上映后,观众中的质疑声却越来越大:“令人尴尬和虚情假意”、“只剩下儒家最令人恶心的自我神圣化”。
第二期观影团共19位友邻打分 16则短评 综合评分6分
@爱的挽歌:4.5
即使打乱了时间线,这依旧是一出连环画式的时代更迭文艺汇演,所有人物都在既定的时间点完成既定的动作,没有一丝迟疑,也没有半点保留。结尾更是败笔,妄图用人性的柔软和解所有过往,以时间的宽厚抚平一切创伤,它所唤起的也只是对时代悲剧空泛的自我感伤,从而拒绝了观众对文本内核的进一步深入。无论手段还是目的,都是电视剧水平。
@李骞人:5
即使讲究但也敌不过扑面而来的电视剧质感,太过抓马以至于还算细腻的情感也变成讨好观众的工具,充斥全片的刻板印象和尴尬的台词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本来想先抑后扬,可是电影高(?)开低走,三个小时的长度使得在剧情的发展中,缺点不断地堆积和爆发,渐渐地把一开始的那一点点好也消磨殆尽了。
@卡佛啪啪卡夫卡:4
电视剧剪得再碎也是电视剧,无法创造连续的情境而妄图以强行制造的悬念来炮击观众,因而总是哑火,一对比就知道贾樟柯的好了。出于对史诗电影的误解,将人物的命运拆解安置于独立的历史事件之下,以蹩脚的对位提炼某种集体记忆,来绑架和抚慰自己和观众,“大象”不可说,人们“都挺好”。唯一值得夸的是声音设计:机床声和摩托声;突如其来的烟火爆裂声;缝纫机声和菜刀摔桌声。
@微笑的卡列宁:2
2分,1分给王景春,1分给美术。视听层面上本片的保守甚至是平庸自不必说,经常出现的过曝和一些基本问题(如切到王景春视角后仍能听见声音,和部分场景莫名其妙的光源)证明了小帅导演未必如他所想的那么专业。拖沓的剪辑,糟糕的手持,后半段几乎完全崩塌甚至让影院的人笑出来的剧作,这些几度使我想提前离场。即使抛开这些不谈,我最不能接受的是影片对上世纪的处理方式。所有本应指向体制的批判都被下放到了单薄的个体上,病床前的忏悔让角色几乎包揽了罪责,随后的死亡又彻底消解了本应延续的体制(计划生育)之恶(之后就是全面的和解),而对严打与下岗潮的批判几乎没有,只是创造了两次煽情的契机。所有女性与子辈都在等待着男(父)权的审判,最终又回到男(父)权中继续所谓地久天长,而这审判与回归的动机从根本上就是虚假的。都2019年了,就别把“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拿出来宣扬了吧。
@纯肉锅贴:4
那时候是文蛤现在是严打、我们的星星已经死了,身体里有颗树我长大他也长大..啥信息都靠嘴说,台词还那么尬!手持晃动的镜头和几乎凝滞的固定镜头构成了全片诡异的尿路不畅式叙事节奏。还有遮一半露一半的作者性的叙事与视角又在自己都兜不住小聪明得逞一样的自得中和盘托出,一会儿抽离一会儿浸入实在混乱,与理不清的历史片的镜头语言使用方法相比更恐怖的是断片式的一个个时间截面组接,历史是层层叠叠的,过去不是单纯的过去,现在也不是割裂的现在,各个时段之间的断层用脆弱的无法移情的眼泪填充,这不就是八点档家庭伦理剧么!(个人感觉表彰大会打架啥的确实没必要,全片体现的都是一种我们与其说隐忍不如说是窝囊逃避的性格,正如导演本人一样)
@Kriky:5
以数十年的时代变迁和“理想”化的家庭模本展示本土文化中的克制与与隐忍,但细节推进却过度着力与展现矛盾与和解而忽视基础情感构建,使影片整体呈现浮躁与断裂的状态。同时,摄影呆滞这一问题在关键场景被无限放大,进入到无可摆脱的苦情剧困境,而这一点是叙事重组亦无法弥补的。
@絶対値対相対値:5
很迷。导演将时代,国家悲剧和家庭,个人的悲剧杂糅在一起,只去展示人物的“惨”,却没有指清悲剧的来源或是挖掘人物的内心,导致缺乏说服力和共情。影像质感很一般,最后直接变成电视剧,三个小时是强行制造的冗长,体量和深度都不够。批判性,反思,甚至情感力量统统都弱化了,连非线性叙事和那个称不上悬念的悬念都是多余的。我看到的,是所有人都选择让时间把一切淡忘,一切仿佛“都挺好”,高唱着友谊地久天长。这一切都太隐忍,太无力,太憋屈,就像这个国家的历史一样。
@火枪手吱吱:6
越往后越疲软无力,最后在中国人最喜闻乐见的团圆结局处彻底崩盘。前一个小时,有悲悯临渊的拍摄视角(水库之死、医院抢救),有恰到好处的悬疑成分,有欲说还休的暧昧和留白。后续剧情频繁用台词取代叙事,其实不用讲这么明白的。结尾的和解宽恕,用人性之善一笔勾销了所有时代之恨,人人都带着其乐融融的虚伪圣光。其力度远不如前作《闯入者》的结局。
亮点是选角。王景春和咏梅都长了一张面目模糊的脸:隐忍的,平庸的,被时代裹挟着浑浑噩噩向前的,经历了无数巨变却始终隐忍不发的。观众席里每一个触景生情、无限唏嘘的中年人,都有着这样的一张脸。
@和光同尘:6
还是期待值过高,碎片化的顺序和某些镜头满足了基本的胃口。可我一直在等待情感爆发的那个点,但迟迟没有触动我的泪腺。挺像我身边父母的故事,都是因为孩子而渐渐疏远。也是完全可以压缩的,有太多不必要的赘述,最后冗杂了家长里短而显得平平无奇不知所云。确实不是王小帅拍的有多好,而是我们在世愈加魔幻。
@粉粿爵士:6
不太认同大家说的电视剧化的视听语言这点(但认同后半部分存在这个问题,特别是最后全家福那里,在没有胶片的加持的情况下,惨不忍睹),这个剪辑和影像的克制感还是很喜欢的,看得出王小帅有点想彺杨德昌那里靠的感觉,但格局太逼仄,仅仅是“中产”阶级一代的悲剧,时代感其实也不足,等于是两边不着岸,齐溪这条线就是个败笔,仅仅是为了廉价的卖惨和戏剧性,且悲剧的造就者应该是人性,与计划生育并无直接的联系,最后展现出中国人的妥协实在是暧昧,不知道是批判还是妥协。
@德卡的羊:6
王小帅还是那个王小帅,从来没有变过的“无趣”。影像上质感还是太差了,连空间与物品都是“假的”,各种意义不明的正反打,不过开头有幕场景的构图与镜头还是蛮喜欢,可惜后面就彻底“电视剧”化了。演员涂满油光的脸上只能看见表演的努力而绝非时代的伤痕。叙事上采用碎片化并且打乱时空我还真没想到,但是问题同毕赣一样,前后对照实在太认真了,有这种必要吗?从果→因的寻求三代人三十年和解,故事的确是导演的集大成之作了,但他似乎从来没有为我带来过“现实”,总是雕饰再渲染出一副尘土中的模样,如此长的篇幅也绝对没有必要。看似绕有指涉的丰富事件选取不过是软绵绵的虚伪叩击,实则反倒是谄媚的二胎宣传指南。唯一欣赏的是在情绪出口上,呈现方式是克制的。
@果樹:7
作为一个八零后,感动于影片的美术部门在还原不同年代的细节上下的工夫,也让它成为了我愿意将影片安利给六零后父母观看的理由。但同时,也不满足于导演在镜头语法上的缺少进取,片子的张力基本上都交由演员和叙事本身来完成了(而零散的剪辑让叙事本身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让全片很容易被诟病于过度电视化缺少电影感。
@phoenix:7
《活着》式戏剧化人生在计生语境下的讨巧表达,所谓现实主义的表征对思考起到的作用是遮掩——换句话说,王小帅非常精准地复刻了一代人的记忆,但也只是点到为止地让个体记忆融化在了集体的记忆里。
@海鸥马步:7
这部电影其实是在叙述时间,却将它藏起来,先白描一下过去跳过生活上的裂缝,在回头扯开这一道道裂缝望下去,却是深渊。内容上糅合了关于贫富、物质等等等等,但矛盾的源头是独生子女与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结合之后的脆弱。这一捅就破的窗户纸基本不可能缝合,只能让风灌进来,熟悉这种消磨。
一开始担心会像电视电影,但前半部分的电影质感蛮强,台词能省则省。后半部分开始浸入泪点,也进入现代社会,但质感逐渐过渡到电视剧的样子,而且美术上筒子楼里和医院的墙面有点儿太干净太亮了…
so long,my wang
@顗禮:7.5
跟预想的其实不太一样,没想到王小帅会用这样的乱序时间线讲故事,这个点其实很值得玩味,这种特殊用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冲淡慢节奏与将近三个小时的片长给观众带来的无趣感;片中一些匹配剪辑与配乐戛然而止的转场处理手法其实很有技巧性,但小帅导演却很平实的讲完了这个故事,而且这个题材确实非常好煽情,可影片中所有的情感流露又都是淡淡的,一些不明说的留白处理简单有力且高级。中英文片名都很合适,中文名来自于那首“Auld Lang Syne”,这是片中人物美好愿景的象征,尽管残酷的现实一次次把它打破,但地久天长的美好未尝不能留在人们心中;而英文片名就更好的突出了主题,生命有多长,悔恨的种子就有可能在心里埋多长;但逝者不复返,我们更是无法与大时代抗衡,所以就更要学会与他人、自己和过去和解,毕竟我们还是要向前看的。
@牯岭街曌影:8
这就是我心中今年的金熊了。有生皆苦,欲哭无泪。平静又有力,痛苦却无奈。虽然出轨线的不明不白和结局的画蛇添足等等地方都有瑕疵,但可能这部就是打在了我喜欢的点上。两个家庭的变迁见证30年大历史洪流;成熟且非常出彩的乱线叙事,剪辑点都非常巧妙;对于一个非常容易煽情的故事却没有强行催泪,甚至是去克制,所有情感都是自然流露;还原时代元素却在布景加以美化,更具可看性又不失真;这些所有都是我喜欢的方式。结局虽然有点多余,但再看到父母真实期望儿女的眼神时,它太真了,太真了。地久天长的是苦难,而生活,只是过眼云烟。
其他评分 @蛋花与爱丽丝:5 @西卡里奥:5.5 @月色归来时:7.5
本期总编:@牯岭街曌影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谢谢一直读完的友邻!Nous vous aimons toujours!
金羊官方下期预告:由于下周的院线片惨不忍睹(狗头),金羊下期将目光转向资源新片。经金羊内部投票,下期金羊观影团为东木新作《骡子》。
我喜欢王景春和咏梅的脸,那是两张典型中国民众的脸:王景春在电影里一直是眉头紧锁,黝黑的面庞,粗重的眉毛,细小的眼睛,眼皮习惯性低垂;咏梅圆脸盘子,淡淡的眉毛,淡淡的愁闷,连她的声音和动作都是淡淡的。整部电影,我都被这两位演员牵着走,我感受不到他们的表演痕迹,他们与人物如此完美地契合在一起,他们走路吃饭说话,他们痛哭欢笑愤懑,熨帖细润,一抬眼一转身都是让你信服的。
有一个场景:小年来了,窗外鞭炮的炸响声和小孩的玩闹声不绝于耳,而王景春与咏梅坐在冷清清的房间——孩子没有了,一切人间的欢乐都随之而去。王景春双腿岔开,头微低,沉默地吸烟;咏梅坐在另一头,靠着墙,身子微塌,两手拢着,人陷入一种无尽的哀愁之中。齐溪饰演的徒弟坐在沙发上,看着他们两个,时间在这里变得分外凝滞。窗外鞭炮燃起的火光闪亮房间,随即又熄灭。电影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个场景,无尽的心事,藏在每一个人的心底,却无从说出口,这才是生活的哀沉况味吧。
我总是忍不住从王景春和咏梅饰演的角色身上想到我的父母亲(电影里这对夫妻与我的父母是同时代人,他们的孩子跟我也是同龄),他们的命运与这个国家紧紧捆绑在一起。个人的命运因着时代的剧烈变动而起伏,但他们没有想过自己的悲喜是被一个更大的力量所改变的。他们也不敢想。他们只能默默地接受着砸在他们身上的重拳,默默地收拾着生活破裂的的碎片,在余生中跌跌撞撞地往前走。“忍”和“熬”,是这一代人常有的生活方式。王景春和咏梅,他们的脸上表情显示着这两个字。
王小帅有句话:“时间给的够久,无常就会出现。”尤其是人到中年后,这种感受会非常强烈。没有什么是“地久天长”的:一切都是在变动之中,工厂、兄弟,孩子、爱情,都会一样样地丧失掉……而这个丧失感,在咏梅饰演的角色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她失去了孩子,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再生育孩子的能力,到后来连领养的孩子也失去了,连丈夫都与别人有“情况”了。她没有吵闹,没有抗议,她全存在自己的心里,尝尽生活无穷的苦涩滋味。后来她连的生命都不想要了。我被这个角色深深地打动了,那种无望感,倒可以说“地久天长”的。
两个多小时的片子,看的时候百味杂陈。片子快要结束时,王景春和咏梅出门,准备去祭拜自己的孩子。王景春穿上羽绒服,咏梅给他拉上拉链,拉着拉着卡住了,又接着拉……我在这处不太清楚为何泪湿——所谓的“相濡以沫”便是如此吧。他们不能再失去彼此了。好演员就是如此,在每个细节中都让人信服地走进他们的角色中去。我衷心希望他们能够有更多好的作品出来。
映后有观众提问齐溪和阿美,导演为什么给本片起名地久天长,两人没有给出特别好的答案,大抵是说影片里包含着时空的跨度与情感的绵长。我想到一个更好的解释:儿子,你走以后,我们在地上的每一天都像一辈子一样漫长。
是的,漫长,正如本片3个小时的片长一样,八十年代走过来的那一批人始终生活在隐忍与不断的受锤中:儿子死了,只能捧着照片深陷悲伤;二胎被强制堕胎,伸出拳头抨击体制,最终只能发泄到墙上,攥着受伤的手坐回妻子身边;下岗潮被下岗,默默流泪,接受,离开;得知星星的死与浩浩有关,原谅,回避,离开;就连外遇都不是自己选择的,是茉莉一次预谋已久的投怀送抱......电影里的主人公就像浮萍,丝毫没有自主性,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前进。
为什么同样是死了孩子,美国人拍出的是《三块广告牌》,一个坚强的母亲为了给自己死去的女儿一个公道不屈不挠地与社会抗争的故事;而中国拍出的却是《地久天长》,一对失独夫妻不发声、不反抗,在儿子去世后数着漫长的悲伤度日如年?首先,《地久天长》人物处于中国80、90年代,那个年代活在体制内的人对集体主义深信不疑,后来经历了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浩浩荡荡的下岗大潮使得人物对集体主义的美好幻想坍塌,他们第一次被迫站起来对自己负责,当然感到对未来的惶惑、恐惧;其次,中国传统观念受家庭主义和儒家思想影响至深,国家独生子女政策使得每个家庭把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孩子身上,这时独生子的意外身亡使得又一个精神支柱的坍塌,此时的人物对国家、对家庭都失去了依靠,信仰崩塌导致了人物的悲剧命运。这是本片想要探讨的主题之一。
王小帅的镜头是理性的,回忆部分海浪般轻微摇晃的手持和现实部分大量的固定镜头;叙事的情感是克制的,只有一次情感的宣泄是在儿子抢救无效后耀军和丽云在医院走廊景深处与背光中的无声痛哭——这是好的,艺术作品的倾向性隐藏得越深艺术价值越高。然而矛盾在于,本片对人物的设置过于理想化,这或许来自于王小帅的精英主义视角,他以一种怜悯的姿态看待那个时代中的每一个人,于是每一个人都被刻画得尽善尽美——耀军与丽云受了那么多苦,却从未愤怒、反抗,反而以德报怨,于是得到我们怜悯;计划生育主任逼丽云堕了胎,但也只是完成工作,最终因负罪感抱憾终生,于是得到我们怜悯;浩浩对星星的死有责任,但他那时还小,在父母的包庇与溺爱下成长起来后,竟仍是个懂得请求他人原谅的事业有成的医生,于是得到我们怜悯......每个人都没有错,是什么错了呢?能怪的只有时代了。王小帅把责任一股脑儿抛到了时代和体制身上,促使银幕前的观众流下煽情的热泪,观众只看得到对时代的指责,却看不到人物自身的反思,情感的天平倾斜到了个人那边。但人物真的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吗?比如耀军夫妇,因为失独情感无处寄托就找来一个不知道打哪儿找来的孤儿王源顶替他们的儿子刘星,多么可笑、懦弱的选择?王源当然应该愤怒应该叛逆,他才是全片最可怜的角色,十多年全然以一个别人的身份活着,就是饿死,死外边,也不该吃他们一口饭......
如果说电影前三分之二部分对于那个时代还有一定的纪录价值,电影的结局可真是一场莫名其妙的大型煽情了。和解,不断的和解,友谊地久天长,用欢快的曲调掩盖永不能磨灭的伤痛。害死自己儿子的浩浩也有了儿子,失散了的朋友还能重聚,离家出走的王源重新归来,夫妇二人电话里依然把他们唤做星星。这么多年了,梦还没醒,还在自我安慰、矫饰,仿佛在说,时代给你们带来了伤痛,但最终你们都会痊愈。那么之前对于时代的批判又去了哪里呢?
如果你看到这样的大团圆没有看出一点点荒谬和讽刺,反而热泪盈眶,你就真的应该反思一下自己那颗伪善与自作多情的心了。毕竟现在已经是2019年了,那个时代下的人物改变不了的命运,你或许可以改变;他们没有思考过的东西,你或许应该思考思考。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地久天长、岁月静好,都是懦弱者才会用的陈词滥调。
我相信一桩悲剧的诞生,与社会与个人都脱离不了关系,王小帅的过于仁慈导致本片最终成了一部用理性的形式包装起来的温情片。真正的理性应该学布列松,一把冰冷的刀子直直地插入你的内脏,不留一声呜咽。
(看片后写的小文→《一句缝在时空上的戏言》)
3月12日晚,金泉港提前放映,感谢盗梦观影团。
王小帅映后所谈,对于理解电影还是挺有帮助的,那就简单整理下放上来吧。
王小帅:我是慢慢拍个电影。自己的岁数一点点长大,有这个体会——时间真的是很厉害的一个东西,时间真的会改变一切。再加上两个家庭是我最原始的构思,就是想这种生活里的好朋友,年轻时的美好愿望——刚刚毕业也好,或者是像知青回来也好——真的是不分离,一辈子咱们就这样这种。但是许的宏愿——不说宏愿,生活中小小的愿望——在时间的长河里,你真的有时候把不住,有时候真的会走偏,或改变。意料不到的事情很无常,我想把这种体会弄出来。
但是找核心的事件很难找,因为真实的生活比它还要……搞不清楚哪天,或者是毕业了,分配了,或者是结婚了,离婚了,又娶了一个,就慢慢地走散了,这个是没有集中事件的。
像这个故事,两个孩子、两个家庭的强纽带,结果发生了这个事情,然后又因为这么好的关系,使得刘耀军和王丽云这一对夫妻真的是说不出来,只能忍在心里面,因为孩子的事情谁都怪不了。这样就特别特别强烈地把两个家庭给扯开,一个完完全全走向了没法回头的(路),人生轨迹就变了,这家如何再能把他们生活里想地久天长走下去的愿望实现呢?就是基本的出发点。
王小帅:你不要看他们好像没有演,很隐忍,实际上他们做足了功课。职业演员演得没有痕迹是非常难的。比如学美声唱法的,转向流行非常难,过不来,习惯了。但他们能够过来。
当然,也得表扬我。(笑)因为我们真的为了这样一种现实主义题材的片子,在对票房什么预期都没有的情况下,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给这两位演员营造气氛。我们的美术在那种现在都已经拆光了、消失了的废墟里搭出来这种景,搭完这些景,还有一些道具工人要住在里面,甚至要摸摸墙,蹭一蹭。走道里的每个锅灶都要能打着火,每个锅里都得上油炒菜。都得做一遍,哪怕拍不到,所以说花了大量时间。他们的服装也是大量地做和找道具,给他们营造那个气氛。
我们演员很多,他们带着这个“哎,不就是拍电影吗,就跟拍电视剧一样”(的心态)过来,穿个衣服就演了。他们没想到一进来,看到我们原来做成这样,都很震动,“原来是这样,那我们要认真一点了”。(笑)所以他们俩就进到生活里,就像把土壤培好,把环境弄好,这时候把种子放进去,它们就自然地生长起来了。
王小帅:我觉得很多很多的中国人,我坦白地说,就是勤劳、善良吧。他们不很强大,他们都是集体的一份子,很弱小。他们就这样走过一生,就随着中国所有的变化而变化,很少有说完完全全为自己去争取什么。他们被动性也很强,但又想隐忍地、用善良的方法去对待自己的生活,希冀平平安安、和和美美地走一辈子。
那么等到社会大的变化出来之后,很多中国人,特别是我长辈,他们都是在物质层面的,就是说,生活的变化在于吃的是不是好点了,穿的是不是比以前好点了。海燕的愧疚是对自己的好朋友,但她做的工作没办法,这样一种内心的着急,再加上她还想改变的也是物质层面,(比如)有房有车。倒也不是导演的想法,而是想把这些东西扔回大众的真实想法里。
王小帅:这几个事情只是八零后的一些横断面,但生活还有很多,我电影没有办法完全表现。但这个不重要,我们这么几十年,就是在这个时代洪流里生活过来的。
王小帅:我觉得这是我们那代人里经常有的大哥和小妹的组合,真的差可能九岁、十岁。因此在社会的变迁中,她会和上一代有些不一样。再加上作为哥哥,都已经有孩子了,有家庭了,但作为一个青春期小孩,她对这样结构的变化还是有感觉的,成天跟大哥哥在一起,可能大哥哥身上那种机油的味道对她来说都很有吸引力。
但是这种情愫,如果我们设想他们一直在这个地方生活下去,没有什么变故,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情愫就没了,不会有了。茉莉长大了,哥哥也五六十岁了,茉莉想想以前还挺喜欢这个哥哥,就想想而已。就是因为突然之间哥哥离开了,这种离开就把那种记忆一下子封在自己心里了,所以茉莉可能一直没有走出那种青春的(情愫),没有通过时间一点点去切割,而是一下子封存了。所以等到多少年后再一撞上,就是小的时候那种。
那么对于耀军也是,如果时间长了,也没事了,那些暗含的东西,可能就在那个时候(重新出现)。所以也谈不上激情,谈不上出轨,也谈不上什么,就是你只要把时间给够了以后,这个时候生活里才出现很多无常的东西。现在看这个片有这个体会,可能大家到我们这个岁数再回头看,或者回头想你的生活,真的有很多变化是太无常了。
当然,茉莉也是代表这个时代的另外一些人,比如她考托福,留学,就出国了。群戏是一套组合,来推整个生活。
王小帅:完全不知道,要看你们的反应。(笑)但是首先,我拍电影喜欢扎在我们的现实层面,不管是我自己的生活、成长、体验,还是周边或现实生活里发生的事情。如果找到的话,你创作才有根,有根以后才有激情,才能长出来。这是我的愿望。《地久天长》和以前的片子也都这么做,虽然背景和故事都不太一样。这是我的基本面,太抽象的东西可能我也不太会。然后我还是希望,今天这一波看完(觉得)好,下一波,明天后天看的都会觉得还不错。别今天看了好,下一波咵啦一下就觉得不好了。
王小帅:不敢跟你分享太多。(笑)都尽力了,真的。当然,不见得宽容吧,能够接受它这个已经很尽力了。也不容易,这么几十年一个跨度,演员演下来。
王小帅:我们整个工业基础,北方比较多一点。现在工厂不一样,很多工人到处去做生意,就散了。当时是集中起来比较多。而且当时的工厂,有很多地方,像包头这个,都是外来人的,不是包头本土人在当工人。比如包钢里,基本全国各地都有,你很少在包钢里面听到内蒙古话。包括山西大同的煤矿,都是东北那块支援过来的。到现在他们生活的环境,酸菜肉、乱炖,还是那个习惯,所以他们的话就基本上是工人的话。咏梅就是内蒙人,但她不会说内蒙话。
王小帅:首先,宗教信仰一点都不脆弱。情节安排呢,可能她不止一天了,她可能经常没事,有一段时间也去拜拜。其实人真的去求一个什么东西,一方面是求好,一方面确实很多人经历了生活的挫折、痛苦,想去那里找一种慰藉,我觉得很自然。
王小帅:我再补充一下,怕你们不问。(笑)其实这个片子的过程是非线性的,我相信中国的观众,经历过,没经历过(都好),扑面而来的东西,你只是在感受就行。(这是)沉浸式感受,我开个玩笑,这是个“3D片”。当然,太近了也会晃,稍微距离好一点,它就是包裹你,你就沉浸在生活里面。它不是电影,它就是生活本身。
汉语语境里,“地久天长”这个词语蕴含了太多,时间、空间和感情的迁移与变故,还有善良的人们在无力改变却又必须承受的历史面前那些卑微谨慎的愿望。这段历史,父母辈是主要的经历者和承受者,孩子们被很好的保护,就像Haohao一样。看完之后我更能理解在那些历史决定背后父母们承受了什么。PS:看下岗大会那段,我真觉得那是台下群演们自己的真实经历,所有当初没有释放的情绪,都在自己出演的过程中似真似假地发泄了出来(也可能当时比此时更激烈,此时只是时隔20年再次共鸣后的释放)。金熊可期。
影片的英文名其实更加能提现电影的主题,《So long,my son》电影里男主人公一共四次失去了孩子,有人为的“意外”,有时代浪潮的逼迫,也有良心发现后的自我选择。在影片最后,那个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养子,那个曾经离家出走的叛逆少年,选择了回家,就像我们的历史,在错综复杂的离经叛道后,终归会回到一个全新的开始。本片的男女主人公始终是克制而隐忍的,而配角们则是鲜明而突出的,无论是良心未泯的计生主任,还是“心怀不轨”邻家小妹,亦或是乖戾又迷茫的少年养子,都更像是我们身边的人,而主人公夫妇,则更像是色彩并不鲜明的灰色背景,作为某个时代的某些缩影,沉默而执着地活下去,直到放下一切,直到地久天长
三十年之后,又一部《活着》!绝对是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
这是我第一次正式看王小帅导演的电影。三个小时完全没觉得长,镜头和剪辑都很特别,画面也特别细腻,有一种新中式的美感。旁边的德国人开始还笑得挺欢,结尾的时候哭的简直不要太悲悸。整部电影拍的含蓄,表达的婉约,精准的点到了中国人骨子里许多复杂的品质。这是献给每一个勤勤恳恳逆来顺受的中国人的镜子,我们从中见人,见命,见自己。看到一家媒体的简评说得好:这是中国人自己的隐伤。
过去30多年,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品尝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却也涤荡于日复一日的变化。所有人,都如水中的浮萍,在被时代推着前进,却也随时可能被一股湍流推散,再聚之时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我们的儿子,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生活,因为地久,所以天长。
耀军什么都能修好,却无法修复内心的伤痕;岁月让丽云留下了皱纹和鬓角,却留不住她的三个孩子。英明的菜刀锋利无比,唯独不能斩断执念;海燕饱受病痛折磨,再痛也痛不过生活的苦难。沈浩的心里长了一颗树,结下了懊悔的种子;茉莉逃出了小城,终究逃不出生活。一点手术“小问题”让她再也不能生孩子,而她当上了准奶奶;一次不公平的裁员让他们穷困过完了此生,而他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楼盘。一次“不合时宜的”怀孕,一次“光荣的”下岗,就能改变你的整个人生轨迹。茉莉得知怀孕的时候刚好拿到签证,打乱了她人生的所有计划;丽云当年想生不可以生,现在可以生、鼓励生却生不了了。是啊,老天就是这么爱捉弄人。什么地久天长,三十年只是一念之间;什么一切都会过去,这还真成了一辈子也过不去的坎。到最后谁也没有和解,只是算了。
友谊不是地久天长的,亲情也未必是地久天长的,只有失去至爱的痛苦,才是地久天长的。
#Berlinale 剧场里很多人看哭了 前面的德国阿姨又在看到王源带女朋友回家那一幕的时候姨母笑哈哈哈 我也被好几幕感动到 1.王源跪下磕了个头的时候 2.海燕死之前说的话 3. haohao说出实情的时候 咏梅叫了声儿子(不会写电影里人物的中文字 有些用演员们替代)被齐溪的两次眼神烧到 王景春两次抱着人跑到医院不一样的喘气 咏梅肤色的变化 王源脸上的青春痘....感受到导演演员的用心 好看!
院线中共和国当代史的叙述尺度又向前迈开一步,文革之后的重大节点均隐有提及(柏林版)。集青红、左右、我11之于一体,隐忍的家庭伦理催情效应依旧老道。另外包头有个聪明的政府,这样的市政宣传甩开了他们众多同行。
代入感太强了,我出生的医院,我小时候被警告不能下水的水库,我家两条马路之隔的商业街,每次往返的机场,半个城市的人工作过的工厂,相似的长辈们的经历。随之而来脑补的过多细节和情感导致根本没有办法用静观的态度去看待文本和结构瑕疵。
不光是煽情了,调度也很厉害。唯一问题是有些烂尾,可能是作者狠不下心。要金熊。
返城失去知青身份,下岗失去工人身份。意外溺水,强制打胎,交还证件,你我失去为人父母的身份。隔着轮渡踏过了奈何桥,留下遗书饮尽了孟婆汤。在时代的列车上早已不能复生,在命运的航班里竟然还会怕死。孩子在电话里叫了声爸,瞬间回到三十年前,又欢聚在一起,仿佛彼此毫发无伤,仿佛友谊地久天长。
这确实是一部记录大时代下普通人生活的华语佳作,做为80后尤其有共鸣,关于90年代的儿时记忆一一涌现,想起我那同样溺水身亡的儿时伙伴,以及那些被伤害的家庭。电影中多年后王景春、咏梅在医院和老朋友们再度相见的场景,还是没忍住泪水,你不知道打动你的是电影,还是时间和生活本身。
[地久天长]是一场久违的相逢。中国电影终于回归到了最好的状态:将民族史诗和隐伤埋于几个家庭的故事之下,讲述了中国现代不得不说的那段历史。个人的命运被大时代碾压后留下的伤痛被诠释得淋漓尽致。王小帅用压轴的气魄几乎将柏林电影节影片质量拔高一个层次。如果拿不到大奖,也会是今年最好的华语片。PS:请备好纸巾。
电影从一个关于“计划生育”的小切口入手,比预期的历史格局要小,但是讲述的人物命运与情感依旧饱满和感动。海燕的角色最戳泪,这样的角色往往是最招恨的,但在这里获取了最大的同情,几十年的愧疚与自责,到死也没能彻底释然…80年代那些小时候的片段,都是亲身经历过的记忆,带入感极强。兄弟俩的手足与爱恨,两家人的伤疤与憋屈,都在历史长河中化作一缕青烟,往事无需再追。
3.5 在改革的新世界里,有的人得到成功、浪漫、自由,有的人则被狠狠甩在后头,遍体鳞伤,他们主动深爱,被动倾轧,在友谊地久天长最美好的祝福里,所有人追逐的理想生活都被活活杀死,却似乎找不到凶手,或者说凶手拧住了每个人的脖子,让我们只能看到彼此。
不好意思,中途看睡着了,电视电影的手法,虽然有泰国、韩国、美国电影人介入,电影感还是没出来,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罗马尼亚、俄罗斯电影人拍类似故事,会怎么拍。当然优点是演员出色,生活细节还原到位,但是3小时还是太拖沓了,单一场景停留太长,闪回次数太多太频繁,完全可以剪到2小时,更凝练,更简洁一些,叙述方式上,也不要一直笨拙地插叙,变成干干净净的正叙,可能会更有力道。
百味杂陈,很想带我爸妈再看一遍。我喜欢王景春和咏梅的脸,那是两张典型中国民众的脸:王景春在电影里一直是眉头紧锁,黝黑的面庞,粗重的眉毛,细小的眼睛,眼皮习惯性低垂;咏梅圆脸盘子,淡淡的眉毛,淡淡的愁闷,连她的声音和动作都是淡淡的。整部电影,我都被这两位演员牵着走。
接受生活,接受命运,努力向前走。 上一辈的人真的是隐忍,无奈,但仍选择宽厚。虽说最后结局有点大团圆,但是刘星那句 爸爸我是星星反而才是我最大的泪点。什么积极消极人生,活下去就好,星星还在就好。 (但仍然觉得三个小时有点过长,其实有时候适当删减也是技术啊(星星的声音真的好听
再见,小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