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是美国人所以感觉这片很烂
飞机失控,在中亚一顿乱射,男主再伙同人工智能去俄罗斯把人家米格连带飞行员干掉几架,再去北朝鲜射爆一群朝鲜人,顺带端掉几个朝鲜炮楼,就为了救出来一个美国人,合着外国人命就是不要钱,美国人命就是尊贵了。
明明应该是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的矛盾,莫名其妙把外国人放在对立面一顿社保,太过于以美国自己角度来处理问题了,中亚都是一群恐怖分子该死,俄罗斯跟你美争过也是该死,朝鲜天天搞核武器就是跟我灯塔国作对当然该死,所以也许美国人看了很爽吧,但是外国人对于这部电影的感觉就是一部特效平庸剧情拖沓价值观稀碎的烂片。
2 ) 绝密飞行,不太行
小时候对空中加油站爆炸那一幕印象深刻,今次找来正片看完以后,却并不如我想象中精彩。
做为一个以智能飞机为主题的故事,我还以为会拍成空战版《霹雳游侠》,但是纵观全片,主角与飞机艾迪都缺乏有趣的互动,互动次数也少得可怜,既无法给观众带来共鸣,也构不成戏剧张力,十分平淡。
更要命的是,在2小时的片长里,还插入了许多游离于“空战”这个主题之外的片段,让我好几次都产生了是在看别的电影的错觉。
感觉导演什么都想讲,所以就东拍一点西拍一点,然后把他拍好的东西没有取舍地全部剪了进去,结果不但什么都没讲好,还让“空战”这个主题淹没在了那些琐碎的片段中,导致整部电影主题不明确,节奏也水裆尿裤的,我本以为空战应该会好看点,但纵观那几场空战,其实也都不太行。
有感情的智能飞机、对人工智能参与战争的思考,本来都是很好的看点,结果全都没拍好,浪费了选题,最终不过是一部臃肿而又平庸的电影。
3 ) 打倒米帝国主义!
真没想到看一部电影竟让我这么气愤。即便我再三再四告诉自己,那不过是电影,是娱乐大众的东西,完全可以就着爆米花吃掉而后忘得一干二净。
中译《绝密飞行》,倒也贴切。实验阶段的无人智能战斗机秘密备装米国海军林肯号航母,引起三位一体飞行小队的嫉妒,什么战争不是电子游戏、人的主观能动不能完全被机械代替,牢骚了一大堆,仍然是处处炫耀大米国的沙文主义。炫完新机器,又开始全球范围内的搜寻恐怖分子,无人战斗机在还未检测完毕的情况下仓促应战,居然制定了零伤亡的完美方案。像老套的霹雳5号一样,遭遇雷击系统紊乱,最后拨乱反正,无人机把生的危险留给男女主角,把死的希望留给自己,跟不知名国度的武装直升机对撞。
好莱坞的传统历来是PIA政客不PIA军队,这回是给米国的海军飞行员做了豪华版征兵广告。十分不爽的是,米国那副世界警察的嘴脸实在令我倒胃口。发现恐怖分子就立刻击毙吗?看到满面烟火色的大胡子缠头们用牛车拉着核弹头在崎岖山路上跋涉,就不仅替登哥悲从中来。你米国官兵的母亲知道心疼子女,人家恐怖分子的母亲就是鳄鱼不成?况且人家什么都没有动作,凭什么就先入为主地致人死地,连审判都没有?!恐怖分子就没人权?
更可气的是,三人机组的机型,剽窃了人家俄罗斯的金雕47,看着苏苏前掠式机翼眼热,也不能就明火执仗地偷来安在自己身上啊。随意闯入别国领空,两架战斗机跟人家三、四架苏37死磕,为了显摆就把人家全部炸光机毁人亡。我原本想,苏37并非一定是俄罗斯自己用,也可能是别的米国假想国的装备,但电影里的确是驾驶员用俄语询问——欺负人家俄罗斯不说英语是不是?
这部电影已经不要脸至极,我不认为无人机击毁其中一架苏37的战术动作——先诱敌跟进、再翻至敌机背抢占制高点、从背后击中敌机——是向我的约亨致敬。约亨的绝招让米国窃了去,他在天之灵一定不安。
电影院的声效极好,画面也极力营造视觉冲击,看着心怀歹意的长官说“我不忍心让飞行员送死”、一本正经的女主角僚机说“不能造成平民伤亡”、三位一体小组在蒸汽腾腾的航母甲板上迈猫步……我就想,我们的电影,什么时候也能全面去外国展示我们的意识形态,宣扬我们的生活方式,炫耀我们的文化霸权?
我们太极的云手,什么时候能够有致命的出击?
不吐不快。
4 ) 超级好看的片子+牛B哄哄的意识形态攻略
整部电影大体上有两条主线并列进行,其一,智能机“艾迪”被雷击有了“人性”,而具自主意识对抗人类的命令而造成灾难,最后又因为其具备了“人性”而完成了英雄主义的救赎。这架人性战斗机最后赢得了观众的心,无情地杀死阻挠它任务的队友让人恨,到最后舍己救人又让人感慨让人尊敬;这线线索进行得很完美。
另一条故事线,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线,他们因为军规只能彼此压抑相互的爱慕,但是,金童玉女不能在一起总是遗憾的;所以,电影中发生这一切,只为了让那些顾忌在一系列大事件后如烟尘般渺小。最后俩人可以在甲板上吹着海风浪漫表白,观众也满意了。
而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是一环套一环,充满张力。如果细数一下这些由主线串起的有五到六个主要场景,其中三次是任务,加阿拉斯加机场,加朝鲜那次。
不算阿拉斯加那次美帝国主义内部斗争的情节,其余四次都是美国严重侵害别国主权,正因为一次比一次程度更严重,从而把电影最后推向上高潮。
一、缅甸,因为情报说有恐怖份子,就不知会别国政府,直接派飞机在仰光炸了大楼。当然,这次有说没有伤到平民,只结果了大楼里的(美国定义的)恐怖份子。
二、塔吉克斯坦 ,目标是结果搞到四颗飞毛腿导弹的恐怖份子。因为无人机对任务的“执着”,在明知会伤及到五百到一千的农民的情况下,仍然实施了爆炸,并造成辐射尘被“强风以时速40英里向南吹”,污染到美国的盟国巴基斯坦。做盟国也是可以很倒霉的。
三、以追逐失控的无人机为借口,男主角飞到俄罗斯领空,在对方飞机员发出警告的情况下,炸掉三架苏37,飞机员当然是机毁人亡了。 男主角其实是自卫,不过你飞到别人领空难怪人家要请你吃飞弹逼你自卫了;另外,对方飞机员讲的是俄语,不学英语咱哪听得懂,所以沟通什么的就免了,直接炸吧!
四、女主角的飞机在朝鲜坠毁,飞机碎片四散各处还着火了,这个会不会砸到花花草草妇女儿童的就不说了。这虽然是个女大兵,但还是很有战斗力的,既不准备做俘虏等引渡啥的,手上又拿着杀伤性武器,朝鲜大兵就派出精英加狼狗追吧!等跑到边境这里,因为高潮的戏码就在这里,所以男主角还有电影中另一位理所当然的主角无人机“艾迪”一起前来汇合了,惨烈的战斗就发生了。“艾迪”把人家朝鲜边境的岗哨炸成一片火海,为了救同伴又英勇地跟闻迅而来的朝鲜战斗机同归于尽了;男主角也没闲着,不仅成功击毙了对方战斗力最强的那位发型很那啥的大兵,而且安全地带着女主角逃到美国的好朋友南韩境内。回顾这整场英雄救美的戏码,不得不说干得真漂亮!
什么叫做完美的电影?这个就是典范啊!它讲了爱情,讲了正义,讲了人性,讲了友情与责任。最后,如果接受了人物的动机与行为,无非是为了救队友,为了救自己,为了救心爱的女人。那么美国以清除恐怖份子或核危机为理由,可以在世界任何角落进行任何军事行为,拜托,这真不是我提出的,电影本身所承载的是什么,那么就是什么了。
5 ) 人工智能的悲哀?
这部片子,网上的评价不高,由于我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所以一直提不起信心看一部人人都说不好的片子。不过载了就要看,否则是浪费资源。在一个郁闷到极点的夜晚,终于遮起所有光线,安安静静坐下来看一部烂片究竟烂在哪里。而事实证明,每个人的欣赏角度差太多,得出来的结论也不一样,我看了这部片子,认为还是值得一看的。
演员
演员方面没有我熟悉的好莱坞明星,不过基本上每个人的塑造还是到位的,或者说是本色演出,黑人亨利游戏人间,心里却渴望平静安定的生活;本喜欢的人一直是凯拉,碍于身份不敢表白;舰长的正直,空军将领的冷酷、刚愎自用,更出彩的是无人战斗机艾迪。
艾迪是一个更人性化的存在,刚开始你会因为他害死了亨利而恨他,然后你会为了他的人情味而感动。当机器有了人类的感情,很多事情都会变得复杂,“他”不是一个血肉的实体,只是金属的构成,却有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他”是真正的怪物,这样的异类不可能容于现实世界,即使他有再先进的功能,最终也要被毁灭。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不得不为之的无奈。
想法
看过这部片子,会想起《人工智能》里的小男孩,老斯的心肠好,所以让他成为真正的人,大团圆结局。我们得说,那是一种妥协。小男孩是不可能以有思想的机器人身份活下去,最讨巧的结果就是让他变成人,所有人都满意,也不存在潜在的危机。虽然大家都说,如果老库还在执导这部片的话,小男孩一定是默默无闻的死掉,甚至有人说,老库是个天才,可是没人想把他的片看第二遍。但是基于人类至上的标准,老库才是冷静理智的,毁掉除了人类以外的高智商生物也许只是一种自我防护的手段。
从公众利益上来说,某种程度的同情是要不得的,比如对人工智能的宽容,可以预见会导致毁灭性的结果,的确冷酷,不过是必需的。当最后我们看到无人飞机变成一团火球时,心里很难过,却不得不承认那是最好的结局。
特技
好莱坞的特技不用说,自然是很棒的,光看那些呼啸来去的飞机就让人头晕目眩了,不过这些年看多了,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我喜欢的是几段不怎么特技的自然风光。泰国幽静山林中的瀑布,飘浮着水灯的茶座,还有一望无际的稻田,在这样一部金属气味极重的片子里出现如此美丽的风景,倒真让人眼前一亮。导演顺便替泰国做了一次免费的旅游宣传。
经典对白
亨利把泰国妹的时候说:从天上看和回到地上看风景真的不一样,在天上的时候一切都很小,而且很快;现在到了地上,我才发现原来站在这里看风景才是真正的漂亮。
本最后向凯拉告白:我们是两个人,2是个质数,所以我们在一起两位一体,一定会很好。凯拉没说话,沉吟半晌说:直接说你爱我好了,笨蛋。
6 ) 没意思
在电骡上“荡”下来的,看过之后觉得大失所望,特别是开头,表面上看着很炫,仔细想想,3个人开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去破坏只有一两门普通防空高射炮的基地。这不是忽悠人吗?(虽然是演习试飞)还有,“追杀”无人飞机的时候,其中一架最先进的飞机竟然轻而易举的撞山了?不过对其中也有感兴趣的东东,那个在天上转圈的加油飞艇,现实中真的有那个东东吗?如果真有这个东东,拉登不是像炸那里就炸那里了??就这个东东也有破绽,无人机想加油,但输油管的接口不对,无法加油,无人机一气之下将输油管末端打烂,瞬间燃油不受控制的自由喷洒,说明输油管的阀门在末端,打烂燃油管的同时油管里有燃油,在种情况下居然没有引燃输油管??而是在喷洒了无数的燃油后,燃油久久不散,形成“O”形的燃油圈,一发航炮的子弹引燃那久久不散的“O”形的燃油圈???
想想空军一号里的镜头,加油机与受油机的速度不一样,扯断燃油管,引发火花,导致加油机爆炸。
还有什么像海军军官身上是空军的军衔(别告诉我那是海军航空兵啊!),这些恶心人的东西就不说了……
7 ) 绝密飞行
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吧,算是传统好莱坞片,现在似乎对这种片子不是特别感冒了。整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超级计算机因电击产生了更强的自主性,并拥有了感情,后悔自己害死了队友,最后牺牲自己来保护队友的故事。
不知道里面的科技现在能够实现吗?语音识别就够牛了,还远程视网膜扫描,加指纹识别,感觉有点逆天了。首先说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语音识别这一点,其他电影中看过可以通过仪器接收远距离语音的,但似乎都是因为附近有接收装置,感觉这种卫星识别的抗干扰能力与信号放大能力有点略强啊;其次说说视网膜扫描,就以前的电影来说,基本上都需要近距离直线扫描,还没见过任意空间任意方向扫描的,这种科技如果民用,那么钥匙什么的就不用了,所有的门都可以变成感应门,仅仅是使用权限不一样了;最后说说指纹识别,目前见到的来说都是要经过指纹采集过程,而这种无需任何处理就实现指纹采集的方式有点牛啊,没有显色、没有荧光、没有放射性,那要实现这种观测,恐怕需要对特定区域的显微显像处理才能观测到这种指纹吧?
8 ) 场面流畅,情节泛滥!!!!!!!
见过《极速飞车》中疯狂飚车,也见过《人工智能》中的高科技含量,但就是没见过还有飚战斗机的!整个片中只能说战机出尽了风头,但故事情节上有失电影艺术水准,只能让人决得觉得导演的冷战思维太强烈了(这里就不多说了,只是电影嘛)。不知道在这个全球NO WAR的年代这部电影的票房如何,好像《世界大战》及《逃出克隆岛》的票房都不怎么样,没有人证明过飚战斗机比飚车更能吸引观众。哈哈
很炫的飞机
壮观的相撞 牢记心头!
只要场面火爆华丽就足够了!
人和电脑,哪个更可靠?
比较一般的科幻片
飞机不错
还不错
太假了,飞行画面不错,剧情太假了特别是空中加油的堡垒,整一个空中靶子。
智能
飞来飞去~
题材 想法挺吸引人的 科幻飞机
看热闹。
有点像风见隼人和阿斯拉.....
high
空战场面极炫,和空中杀阵相比真实度不够却因此更是酷炫,空中大火圈的桥段记忆深刻。
莫名其妙的飞机
我喜欢艾迪~
除了飞机其他都是渣
爆米花电影
清晰硬朗的空战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