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观年间,武家产女。相士惊叹:伏羲之相,当为天下主也。十六年后,武媚娘(贾静雯饰)长大成人,此时活泼善良的她,心地纯洁毫无心机。机缘巧合,幸得英俊少年李君羡(赵文卓饰)所救,两人初识。因为命运的安排被选入宫,成为唐太宗(寇振海饰)后宫新秀。而太子李治(保剑锋饰)却对她暗生情愫,产生了爱慕之情。可自入宫之日起,媚娘就卷入宫廷的阴谋之中,开始经历种种个人的爱恨情仇。面对江湖儿女的义海豪情与宫廷争斗的黑暗残忍,一代才女武媚娘,从一位普通的民女蜕变成为中国第一位女皇帝。
华视首播本剧时,定名《武媚娘传奇》。本部古装大型偶像剧独具匠心,以其强大的演艺阵容,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还将李治时代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像王映真造反、自号女皇帝、突厥矛盾、黄河治水、平定朝鲜等等都巧妙穿插其中,将正史与野史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演绎出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传奇。
这部剧以武媚娘入宫前后为故事开始,策封皇后为故事结束。她可爱、机智、活泼、善良;心地纯洁而胸无城府,虽屡遭人暗算却在危难当头时无惧无悔,并为爱而不惜一切代价。因为命运的安排,从她被选入宫那天起,经历了种种个人的爱恨情仇,卷入多少宫廷的阴谋,乃至担起家国兴亡的大任,她不想迷失自己,她宁愿抛开这一切美好梦想,擦干眼泪,选择坚强,去迎接未可知的命运。同时独具匠心的创作者们,还别具一格地塑造了众多性格特点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此剧必将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天真可爱的少女武媚娘,因为命运的安排,从她被选入宫那天起,经历了种种个人的爱恨情仇,卷入多少宫延的阴谋,乃至家国兴亡的大任。她不想迷失自己,她宁愿抛开一切追寻她的美好梦想。可是当她永远失去了所爱及爱她的人。这个时候她只有擦干眼泪,她选择了坚强,去迎接未可知的命运……
“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比对着封建史官隔代所修的所谓的“正史”今版,然后诟病“不符合”历史,没意思。真不真实不是你说了算。历史现场和人物心思,只有当时当事的每个人自己心里才清楚。也许,最荒诞、最令人想不到的,正如该剧剧本的某些成分,就会是历史的真相吧。
近来忽然想到了这部小时后听过的剧(小时候特反感看古装皇室嫔妃剧,但现在却中立平和),然后去看了一遍,个人觉得很有意思,能引发思考。节假日在家又陆续刷集,越刷越觉得贾静雯的这版武媚娘真的太美。没有甄嬛的沉思、算计、老练和惆怅,没有芈月的故作气场状,没有陆贞传奇的刻意励志,没有花千骨的过度装纯真,没有张芃芃的社会耍帅,没有楚乔的娇贵,没有李皓镧、魏璎珞等咄咄逼人的职场跋扈感、在险恶成人世界和感情游戏里周旋地乐此不疲、以及那种“我什么都在理”的感觉,没有大明宫词武则天的苛刻阴险,没有偷税刘晓庆版迂腐照搬迎合封建隔代修史出的所谓的正史,没有唐宫燕版武则天的失心疯、说话经常前后不自持以及一副黑社会相,没有张庭版美人天下武则天的那种“唯我智商胜人一筹”的角色机器人化,没有范冰冰版的那种“我只比肩帝王”的狭窄,没有如懿的低郁妥协,没有时下一些女主角那种受了很多委屈和艰难险阻而后黑化奋发的夸张呈现,没有那种“人心险恶、环境艰难,所以我也必须要黑化”的复仇伪燃心态,没有商业包装的古装剧想努力营造的那种大女主剧即视感,没有一味渲染后宫嫔妃的资质、级别、官僚、霸气、威严、厉害等的那种“惊心动魄”的表现方式,更没有近几年为了迎合追捧传统文化、汉服、诗词等潮流而故作唯美的古装剧的那种显示主角们个个很厉害的耍酷感,像庆余年啊、大宋少年志啊、长安十二时辰啊那种少年人设都很360度无死角的感觉。反倒是,这部10多年前的剧却同样充满了青春勃发的感觉。
这版武媚娘身上的独立善良正义感,不是靠“装”、不是靠“意在笔先”的逻辑、不是靠压力或周围环境激发出来的,更不是靠“燃”,而是在一些细节中自然、平实地流露。比如,当太宗崩逝后,被遣往感业寺的一个嫔妃,在追逐被割掉的头发而坠崖时,媚娘在惊讶意外中冲上去营救,失败后,质问旁边的尼姑们为什么不做为、不去救人;比如,面对作恶的权贵贾进元,她做为少女,在态度上始终一贯不妥协不畏惧;又比如,在以为王皇后和萧淑妃杀死了小公主后,秉性与人为善、宅心仁厚的她,直冲进牢房,严厉质问她们,等等。90年代初和近年来的那些大女主剧,总是极力渲染女主封妃封后或走进中心权力圈时的场面和排场,美其名曰“气场恢弘”,无非是想为了提升观看率、增加流量,而去迎合底层受众不甘现状、期待飞黄腾达而制造的一针针的鸡血,或者是去迎合天天纠缠在婆媳关系里的年轻儿媳妇而制造的一针针华而不实的安慰剂:迎合了不甘群体“发狠”的心理,却让他们在自我满足中消磨碎片时间,蚕食掉自己原本还宽广的胸襟和心智。
要知道,最烈的酒未必能提升你的档次,沉溺反伤身。
“生活是平实而具体的”,归亚蕾版武则天对太平说的这句似乎蛮有道理的话,正好适用于至尊红颜武媚娘。但媚娘她又不单是白开水:剧中到处可见她英勇飒爽、柔情俏丽、失落伤痛的瞬间。浅海处,平缓清明,涛涌处,惊心动魄。得志得意的时候看,欣赏;失意失败的时候看,温情。
在影视风格层面,感觉这部剧不仅融合了当时零几年的流行元素,比如黄/棕发、拉直的发、都市港台话腔、武侠元素……,更是在配乐、化妆、服饰、造型、剧情编剧等方面有自己独特和领先的地方。现在反观,在那时已经很超前领先了(记得当时的全名叫:至尊红颜——武媚娘传奇,范冰冰版截用了后半句),现在的古装剧,感觉女主都走黑丝发+红唇/咬唇妆+光滑白肌肤+00后普通话的那种“人造仙女”式标配,而这部剧武媚娘在初期(入宫前、才人、昭仪时期),就没有随波逐流迎合当时零几年那种去唇色化的审美。反而,她的唇色也是微红/粉红的,但却比现今人造仙女们来得更自然、更仙。而里面媚娘的服饰简直是放在当下也不过时——分明就是现在街巷地铁淘宝摆拍小姐姐们穿的改良汉服华服即视感嘛。现在看里面的人物造型和演技神态,完全不觉得土气过时,个个都自然不做作。
编剧上,有自己的创意。很多至尊红颜的情节、设置、伏笔,都可以在后续的爱情古装皇室剧中找到很类似的影子,或者为它们所化用,给后来的一部部的古装、宫廷、历史、爱情、大女主剧提供了很多经典源头性思路(说她是玛丽苏鼻祖、始祖,不是没有原因的。不过我觉得这倒是有点掩盖了她本身的光芒。也好,欲盖弥彰)。鼻祖级剧情思路不完全列表:
● 媚娘喜欢的人并非皇帝,而是本该是太子的李君羡将军[或者相关青年俊杰]。(甄嬛-果郡王,芈月-义渠君,金玉妍-世子/玉氏王爷,陆贞-昭帝弟弟高湛,陆嫣然-禹司凤,王政君-萧育,刘娥(甘婷婷版)-将军张德林,潘玉殊-情郎,等);
● 媚娘被送去和亲 当议和使者。(甄嬛-准葛尔和亲,武则天(梦回唐朝版)-吐蕃(剧中为吐邦王子)等,芈月-和亲秦国,公主雅-和亲秦国公子嬴子傒,等)
● 徐盈盈苦情戏博取媚娘信任,从此媚娘从情感层面再也难怀疑盈盈[公主被扼杀事件怀疑到她后]。(甄嬛苦情戏博取雍正信任[栽赃宜修推倒她小产失子流泪可怜,让雍正维护甄],等)
● 徐盈盈散布谣言,李治滴血验亲。(祺贵人散布甄嬛私通,雍正滴血验亲;「唐砖」李安澜和李二滴血认亲,等)
● 王皇后私自鞭笞“教训”武媚娘,婢女盈盈找李君羡速来英雄救美。(华妃“惩罚”甄嬛日头下长跪诵经,婢女浣碧找果郡王赶到王爷救美,等)
● 李治媚娘被太宗发难,婢女盈盈为救媚娘主动出来解围,说自己和李治有情,实际自己藏又私心暗恋太子,后被太宗应允得逞。(甄嬛允礼被雍正问难,婢女浣碧为救甄嬛主动出来解围,说自己和允礼有情,实际自己藏有私心喜欢王爷,后被雍正应允得逞,等)
● 寺庙佛院“丧亲”打击:媚娘感业寺痛失母亲。(寺庙佛院“丧亲”打击:甄嬛甘露寺痛闻允礼失事葬海,等)
● 萧淑妃“二傻二傻”人设,实际上内心也包藏算盘[斗倒盈盈],比更心机会盘算的角色王皇后更晚领饭盒。(齐妃“二傻二傻”人设,实际上内心也打着算盘[欲当圣母皇太后],比更聪明会算计的角色曹琴默更晚领饭盒,等)
● 心爱的人“死后”生还:君羡悬崖“丧生”后其实没死,后来集数中露面生还。(心爱的人“死后”生还:允礼大海“葬身”后其实没死,后来集数中生还出现)
● 和女主相互拌嘴 却又神机妙算、只是朋友的男伴:武媚娘 & 狄仁杰。(李皓镧 & 吕相邦,等)
● 和女主从一开始误解、不睦,到后来心意相通的侠义豪爽或放飞自我型女子:武媚娘 & 凌静[估为文佳皇帝陈硕真原型]。(甄嬛 & 叶澜依,李皓镧 & 琼华公主,等)
● 君羡为大局自愿赴死,最后在媚娘怀中瞑目。(果郡王为了不为难甄嬛自愿喝下毒酒,死在甄嬛怀里,萧育为王政君清白刑场赴死,义渠君为“帮”芈月,死在芈月面前,等)
● 媚娘若干次主动请缨出宫私访民情、选拔官吏、治水黄河。(大宋供词版刘娥主动出使辽地等)
……
还有像梳妆赴死的仪式感、重要角色领便当前的大独白等,就林林总总更多杂了。
看到一些评论诟病剧情漫话历史很荒诞。如果想“不荒诞”,直接去啃那些史书记载就好了,为啥还要来看电视剧呢?更何况,不管是所谓的正史还是野史, 古代史书大都是隔代修史,由当朝者或男权儒吏把控,其中记载的,参杂太多政治避讳、警示后世、故意抹黑污蔑、栽赃恶行等的因素。
比如,史料里说李仙蕙公主是被外婆武后直接所杀,而后世出土的李仙蕙墓志却记载人家是死于难产;又比如,史书说上官婉儿和韦后勾结,与韦后是一伙的,而不久前出土的上官婉儿墓志,却明确记载了上官婉儿曾坚决反对韦后、安乐公主的生平事迹。 至于王、萧被杀,成书于将近300年后五代后晋的新旧唐书,本身都是自相矛盾的渣式记载,前一句还口口声声说“武昭仪令人皆缢杀之”,下一句就变成绘声绘色骇人听闻的“骨醉”,实在是封建史官和王公贵族帝王将相们为了警戒震吓后世,而把之前吕彘病变歹毒的行径强行变相牵强附会进去的。
另一面,武曌崇尚周礼,钦慕周代贤良姬晋(王子乔),和她处于同时的唐代文学家——张说,曾说道:“周用王道,教化一而人从;汉杂霸道,刑政严而俗伪”。
编纂“正史”的封建修史者们,会可能带着批判性思考去考究前朝事迹、探寻事件真相、并抛弃儒家男权情绪、实事求是地来记载吗? 校园暴力校方情况说明、交通案件涉事者自述、小区命案传闻、失踪人员找回后的消息…… 连当今不少人都做不到,更不要说在封建男权专制的古代,也更不要提“隔代修史”等因素了! “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不要说一个人一生历史的真相,就单单说某一个具体历史事件的真相,涉事人自己内心可能都会误解另外一个涉事人,而当时的局外人都理不明、看不清,就更不要说几百年、几千年后的人了。 有谁知道到底有多少是历史的原本呢?也许,最荒诞、最令人想不到的,正如该剧剧本的某些成分,就会是历史的真相吧!
所以历史真相不是单凭封建隔代修史的记载来论断。武则天有很多种可能——而做为生活在现代文明的一个人,我选择以最大的善意去推测、描摹媚娘的画像。既然是看电视剧,就要接受编导对多元可能性的再创造和呈现。接受不了,还各种骂、嘲讽、攻击演员编导们,只能说,这些人看剧的初衷是发泄他们自己隐藏在内心最深处的嫉妒和不平。他们可能经历了生活的挫折,受到了他人的背叛、陷害、打压、恶斗等,觉得社会和人生是无比的险恶复杂,人就是要腹黑、铁腕、狠,才能“有这样的成就”。这种慕强凌弱、堕落式的共情无异于抽刀断水、滥酒浇愁。很同情他们,但也肯定地反怼他们:史籍人设、电视剧历史人物角色的功用就是你们拿来拿来败坏健康精神风貌和良好心态、鼓噪负面情绪的么?就算历史上有很恶又相对有功绩地人,那他/她恶的因素也是值得一并学习效仿的么?好像一个能干出功绩的历史人物就必须要有恶毒行径和风流韵事一样。最近看到微博B站豆瓣等地方,有人把史书没记载有特别恶毒和男宠事迹的刘娥搬到和武则天一起对比并诋毁,觉得这些人可笑+可怜惨了。
还看到不少人说该版武则天太玛丽苏、傻白甜,看不惯仙女。仙女怎么了?阳光开朗怎么了?嫉妒? 在这部剧里,武媚娘的心思都用在侠肝义胆的正道上,总想着主持正义(如挺身而出责问老尼姑们为什么不救追跳下悬崖的嫔妃)、济弱扶穷、积极探寻并解决百姓问题、幽默智慧化解困难、善交突厥邻邦等方面。她不是不能宫斗,而是不愿浪费时间精力宫斗——正如她不是不知道盈盈在被封婕妤前已经承宠,而是像看过眼烟云,这也是为什么她能想出掐准时间在皇上和盈盈共浴享乐时申请出宫计策。拜托,盈盈、萧珍儿、王兰妃、东施、甚至凌静,都只是小女人!媚娘的心思几乎都在民生大计朝廷大计上,她可以主宰朝堂。甄嬛也有小女人的心思,因为清廷严格限制嫔妃问政,她的心思不花在宫斗花在哪儿?媚娘,大女人,在相对开放的唐宫,有施展政治才干的机会,干嘛要和小女人盈盈淑妃她们计较纠缠呢!她不是在细碎功夫上纠缠不清的市井小人(突然忍不住想到了之前我了解到的一些在其家中细碎处、暗地里使坏发泄不满和怨恨情绪的老年亲戚些)。她的心思不是像兰妃(王贵妃、皇后)、徐婕妤(惠妃盈盈)、珍妃(淑妃)、段常德、甚至是东施、太子等人那种太过“小我”、随大流、虚伪、自私自利、急性易怒、奴性、厚/腹黑、依潜规则行事、人情世故地斗心眼、势利等——这些人呢,总是歪曲她的本意,而这对些人的“小人之心”,媚娘也没有深想,她只是按照自己烂漫同时又大气的想法和初心去理解,于是就出现了她与段常德的滑稽对话,她“惊人”而又搞笑的话语让东施和太监宫女们对她一会儿嘲笑欺负一会儿又一惊一乍,她首次见到兰妃时第一反应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下跪但却显得没有任何敌意而是很自然很本色,以及后来她对婕妤盈盈疑虑的种种消释、甚至直接过滤忽略掉了耍心机做婊事恶事的皇妃盈盈…… 所以才让不少人觉得媚娘在看不清盈盈这方面令人捉急吧。
这版武媚娘,直到现在,再无可比。在贾静雯最近出演的古装《成化十四年》中,我再也找不到《至尊红颜》里媚娘的那一丝少年感。
她灵性,心怀柔情而又俏皮勇敢,怀揣儿女私情却又能适时以大局和百姓为重,明清事理却也毫无保留地展示出一个真实少女内心的任性和不完美;她忠爱友人,却也存在疏忽友人变化、疏忽盈盈黑化、没能避免小多遭害的缺陷;她能文能武能言善辩侠义至情却又毫不掩并饰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她也经历过很多劫难和苦楚,却不曾在屏幕前黯自神伤、燃烧怒火、发表为自己辩解的独白;她从不针锋相对——她不需要通过与人交锋来特别是跟其他女人交锋来凸显自己有多厉害,她在不喜欢的李治和被揭穿一切的惠妃面前,也没有像当下一些宫斗女主一样喜欢说教、给他人下判词,她没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她对李君羡的爱,敢说敢于表达,不像现在很多古装剧女主人设,总是正襟危言、总是公子帅哥们主动找她们围绕着她们转、又符合观众期待般地拒绝,而是作为一个青春少女,作为武媚娘,作为她自己,带着她的心,真实主动勇敢地去追君羡,直到后来她注定了已经成为李治的人。她那句“那你就造反呐,把你爹之前失去的江山,全部给夺回来!”,一下子就浇醒了李将军犹豫不决而焦躁的心。入宫后的她,沉稳大气、深明大义、专注于百姓问题和朝国事务,同时还秉持着当初江湖儿女的那一股侠义,敢对失信、屡不厌诈的皇帝李治拔剑慑其脖。就是喜欢这个善良、仙女、坚强、勇敢的她。她,一直是“从前那个少年”妹子。如果不是命运的剥夺和馈赠,她就是在感业寺礼佛的比丘尼明空、一个来自朝气蓬勃的大唐的女孩。就是挚爱这版自然灵动、少女妩媚、善良霸气、青春勃发的武媚娘。
为什么会突然重温这一部剧是我自己也没想到的一件事,也许是因为范冰冰,也许是因为贾静雯,其实也许是因为曾经对这部剧的迷恋吧。
其实现在回转来看这部剧,真的只是披上武则天外衣的玛丽苏小言罢了,但是主演的颜值,贾静雯和赵文卓的cp感以及跌宕起伏的剧情却吸引我将这部剧重温完了。这是一个有缘无分阴差阳错的故事。他们长大后第一次见面因为君羡的英雄救美让两个人都对彼此产生了情愫,可是却因为李治让媚娘选秀入了宫,从此一个成为了皇上的妃子,另一个却是皇上的臣子。但是媚娘的执着让她一直等待着君羡明白自己的心意,君羡却因身份之别一直压抑自己,知道李世民身故以后媚娘被迫出家感业寺,君羡和媚娘之间的情感终于迸发,他们私奔了。可是时日不长,就在他们私定终身之时,却碰到了李治,为了救君羡也为了就自己,媚娘不得不选择埋葬他们的爱情,跟随李治进宫,终于他们之间再无可能。
纵然情深,奈何缘浅,有时再如何努力却也摆脱不了天定。君羡与媚娘的爱情,君羡的身世最终让他成为了李治的心腹之患,为了媚娘,为了大唐的安定,他不得不以死成全。以后媚娘的身边再也没有君羡,没有了爱情,没有了亲情,也失去了友情,她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而那面无字碑埋葬了她曾经的天真与良善,留在宫中的也只有无限的寂寥与厮杀罢了。
这部剧初看觉得武媚娘好大一朵白莲花,不过最近重刷王皇后的片段,觉得蛮有意思的。女演员的妆容很美,而且经常把口红常常没有涂满嘴唇,达到常说的樱桃小口的效果,皇后的发型比较有古韵,地牢挟持公公,刀抵在他的脖子上,恰到此时长发因风吹起,真是很飒,有种残酷的浪漫气氛。皇后要求武媚娘做人质换李治安全,这里武氏就很淡定,不相信爱情鬼话,完全拿捏老公贪生怕死的性子。奇异地和老谋深算的传统印象对上了。
哇!这部剧当时是真爱啊!从爷爷奶奶到爸爸妈妈到我,一大家人一起看的!天知道我在老家基本不咋看芒果台(一般都看战争片kk)。现在只要提到媚娘的第一反应还是贾静雯,当时真的觉得她好漂亮好漂亮,和李君羡的爱情也真的太让人唏嘘了,李君羡头发全白死在城楼下那里真的好触动。
贾静雯那时候真美啊,保剑锋由于角色人设问题导致我没办法直视他
就记得盈盈好坏
这部剧应该是贾静雯的颜值巅峰,皇上根本没认出来是保剑锋,演技太好了
武媚娘每一套衣服每一套头饰都爱惨了贾静雯太美了啊啊啊
现在看也是雷剧了,乱改历史,武则天成了纯洁无暇的白莲花,童年滤镜给三星。
电视每播放一遍看一遍,颜值啊贾静雯很有气质了,女二演的蛮好,小时候可讨厌了怎么有这么坏这么残忍的人,这也说明演技不错。
小时候看的了,当时很喜欢的,有好多剧情现在都有些忘了,就记得里面贾静雯真的好美,表白女神
除了服装和美颜,其实也挺雷的吧,可能略戏说吧,我的武则天大帝不会是这样的,我不懂为啥一定把一个政治家弄成玛丽苏
對幾個角色的印象都很深刻,娛樂性很高的一部作品,可惜後半部太灑狗血了。賈靜雯的扮相真的很美啊~不過也太過美化主角了吧!
怀念以前的古装剧,无论是头饰妆容还有发型都透着一种古香古色的感觉,盈盈真的有种童年阴影的感觉,尤其是她对小多的时候,亏的小多那么喜欢她,以前看电视总是真情实感的看,所以特别讨厌她,现在一看,是因为演员演的好
当时蛮喜欢看的,觉得贾静雯好美,赵文卓也很帅,当然剧情纯属虚构。
赵文卓没跟高圆圆在一起 气得我看了一半~
当时觉得贾静雯好美赵文卓好帅,武媚娘应该跟李君羡在一起
印象最深的场景,保剑锋吻贾静雯,贾静雯眼角滑落一滴泪...
很不待见贾静雯这女的。赵文卓在里面也是很雷人的白发魔男造型。但他们都比不上杨童舒的奸诈大波宫女雷人,那手腕,一百个武媚娘也死无葬身之地嬲。另外,心理变态地jiao得那个小太监蛮可爱的……%¥
童年回忆,为了洗白武则天,把所有坏事归咎到一个虚构的盈盈身上确实够扯。贾静雯颜值巅峰。
过了这么久还记忆犹新,我的内心深处多么希望君羡和媚娘在一起!小多为了媚娘付出一切,友情可嘉!,盈盈太坏了,直到现在我也不喜欢这个演员!
虽然长大后才知道这部电视剧拍的有多离谱,但是我还是觉得这版武则天最好看。武则天就是这么真善美,还有小时候真是恨死了盈盈,后来才知道人那是演技好,才能让我们这么害怕。心疼小多。我不管,武则天就是这样的,贾静雯就是我女神。
要不是有贾静雯我才不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