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费尔特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在二十世纪美国最大政治丑闻“水门事件”中,他向《华盛顿邮报》记者披露了对尼克松总统不利的线报,从而导致尼克松下台。当时他没暴露自己的身份,只是以一部热门色情电影的片名作为自己的代号,也就是“深喉”。直到2005年,马克·费尔特才承 认自己就是“深喉”。
不是很喜欢这种类型的片子。好在是连姆大叔,所以还是看了一下。第一次看连大叔是在蝙蝠侠里的老师,帅的不要不要的。后来的营救系列越来越拼命,越来越喜欢他。
嗯,回到这部电影来说,论权 力斗争,感觉老美差远了。就不举例说明了,你我的身边上演的事比电影说的故事精彩的多。
好在大叔的文戏也是棒棒的支撑了整部电影。
故事讲的是在二十世纪美国最大政治丑闻“水门事件”中,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马克·费尔特向《华盛顿邮报》记者披露了对尼克松总统不利的线报,从而导致尼克松下台。当时他没暴露自己的身份,以“深喉”做为自己的代号。直到2005年,马克·费尔特才承认自己就是“深喉”。
这部影片好像是一篇纪实报道。情节不复杂,没有什么戏剧性冲突。用大量的镜头去表现费尔特的内心感受。力图证明费尔特这种做法的正义性。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社会中民主自由制度掩盖下的许多不可告人的真相。水门事件最终的结果是总统尼克松被赶下了台。然而它的影响却远未结束。
大家都知道民主是个好东西,同样也都认为美国是至今实行民主制度最成熟的国度。这种制度使得社会安定,人民自由,经济发展。美国人民很自豪很高兴,进而以此为标准去向世界强行推广这种制度,去指责没有实行这个制度的国家。最终目的当然是建立一个以美国为领导的大一统的地球。
在这里,我不想去考察一个自认为是好的制度是否也适用于其他地区,也不想去从逻辑上用一个所谓好的制度如何去证明其它制度的不好,更无心去追问美国强力向别国推行这种制度所使用的手段,只是想通过这个影片以及所接触到的其它资讯来看看这种制度是否如表面上所描述的那么光鲜那么完美。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知道,美国的联邦调查局作为一个政府的独立机构,从很早的胡佛时代开始,除了为了维护国内安定所做的本职工作之外,也毫无顾忌的大量收集国人尤其是政客的隐私,跟踪窃听无所不用其极。在水门事件中,利用方便的权力资源,去窥探偷窃对方政党的资料。事件发生后,在总统的亲自指令下,一方面让FBI停止对事件的调查,另一方面又大言不惭的对国人宣布,FBI已经做了彻底的调查。费尔特和他的同事们看着这样的虚假报道,心中五味杂陈,哭笑不得。
联想到美国前两年播放的电视剧《纸牌屋》。一位资深的美国政客曾经说,这里的情节90%都是真实的。再联想一下那个曾经轰动的斯诺登事件。在此之前,美国曾经不厌其烦怒发冲冠的指责中国的网络攻击,而斯诺登事件一出,大家才明白了,美国自己不仅随心所欲的利用网络去搜寻人们的隐私,居然还窃听盟国领导人电话和邮件。
看到这些事,引发了许多感慨。
感慨一,美国的媒体确实很自由。水门事件、政党权斗以及斯诺登事件的种种黑幕都是媒体爆料出来的。而美国对言论的保护制度恰恰给了众多媒体不断爆料的勇气。促进了美国社会的丰富多彩。这是值得我们称道和借鉴的。
感慨二,有这么多可供媒体爆料的资讯。这些资讯又是政府竭力掩盖的,使得它更有了爆料的价值。而政府所掩盖的这些真相,当然是美国的民主社会中不能允许存在却一直都存在着的肮脏。
感慨三,试图遮掩这种肮脏的行为,很像一块抹布,擦了这个擦那个,最后成了最肮脏的东西。用这块抹布来遮羞,更是千疮百孔臭不可闻令人作呕了。
感慨四,与美国这种成熟的民主相比,那些在议会大厅中上演的全武行的闹剧自然很搞笑。也显得美国的民主更文明,更老道,更暗黑,也更下流。
民主制度是在现今社会中人们所能选择的一种比较好的制度,它对于掌权者的监督对于人民的各种权利有很好的保障作用。然而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它确实存在着一些弊病。多数人对于少数人的暴政就是其中显而易见的一种。此外,在民智未开的环境中,民主仅能保证程序的正确,却不能阻止背后的邪恶。它往往成了邪恶的遮羞布。促使掌权者挖空心思利用民主制度去掩盖丑恶的行为。即便是在美国这样的国家里,也经常显露出伪善的一面。如影片中所反映的水门事件中的种种丑行。因此在完善民主制度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民主观念的启蒙。
影片的结尾将费尔特称之为“最成功的告密者”。这话不知道是在夸他还是骂他。我一向不赞同告密行为。记得文革中,曾令舒芜黄苗子之流每周一份思想汇报,揭露自己汇报别人。也曾提倡子告父的“大义灭亲”的举动。依我看来,那种汇报使得这些“知识分子”斯文扫地痛悔终生。而那些当儿子的,一是少教二是欠揍。告密,无论以什么正当的理由,无论于公于私,无论是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无论是大脚小脚,都是令人不齿的。
影片中饰演费尔特的是连姆·尼森。少了点英武果敢,多了些老成持重。在阴暗的环境中,做着这些阴暗的事情,难怪。
本人评分:6.0。
连叔表现的还算中规中矩,但整部电影略显沉闷,围绕水门事件铺张开来。 连叔饰演的人物马克·费尔特有些刻板。看来导演是想把马克塑造成民族英雄,但他确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是为了国家利益,还是为了自己未达成的目的的宣泄,谁又能真正说的清。 “深喉”,这位第一个把总统拉下马的美国历史上最牛逼的“线人”,一直以来都是两极化的评论。是叛国还是爱国,是出于自身不可告人的宣泄原因还是出于敢于揭露真相的正直感,可能叫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吧,就像他的隐名“深喉”,深不可测,又如鲠在喉,矛盾与揭露并存。
FBI响当当的二号人物,但让连叔演的怎么看还是像个老特工,顶多算中层,尤其是见他女儿那一场景,仿佛让我错觉看到了《飓风营救》的味道,哈哈。
整部电影还是比较流畅的,算是对水门事件的又一补充类型的电影题材吧。给连叔这位特工专业户多半颗亲情星吧,加上后本人勉强三颗星。
2018-02-25 《马克•费尔特:扳倒白宫之人》 讲水门事件中那名“深喉”的片子,居然是连叔演的。 ——观影前对水门事件的过程已大致了解,然而,很多细节没看懂[捂脸]脸盲的我首先败在人物关系上 平时看的FBI出场都是大雪佛莱牛b哄哄,这个应该是比较写实的一次。 编剧把连叔这个角色整得又红又专、像个完人了。It is our job to follow the bread crumbs.线索指引调查,像又或不像我们常说的“不管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题外: 水门事件开始的党派窃听丑闻不足以扳倒尼克松,但后面发展到尼克松为了掩饰而撒谎、再用其他手段来遮掩谎言才是被成功弹劾的原因。正如克林顿,他的拉链对他的总统职位无影响,真正有威胁的是他的嘴——手放到Bible上宣誓后的证言。 想到正在看的《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中引用《论美国民主》(这本没看过)中的一句话“在美国,被推选为公务领导人者,也许时常会不讲信用,或常犯错误,但他们却不敢与大多 数人故意为敌。” 题外:又不禁想起《美国宪政历程》介绍的25个代表性案例(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辛普森杀妻案,近两年有很高知名度的李昌钰在案中是辩方证物专家),让我意识到程序正义比结果正义重要得多——当然这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而不是对受害人及家庭而言。 我觉得对于依法治国之路有很多借鉴意义。 手机码字。
设想一下没有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影片并未揭示Mark Felt的动机,它不可能成为辛德勒名单那样伟大的电影
连姆尼森整天营救来营救去,演技什么的都快忘光了。
连姆·尼森:我给你们表演一个深喉。
看完《The post》过来的,当历史故事看很不错
两星半。拍得有点对不起这个事件和这个人物,和1976年的《总统班底》几乎是同一事件的明暗两面,然而本片其实更加费力不讨好,立场哪怕稍微那么暧昧模糊一点就会成为灾难。家庭线沦为鸡肋,对主角Mark Felt的背景和动机交代似乎也不太具说服力。好在影片停留在最后那个问句或许勉强算是个聪明的选择。
被拍得好没劲啊
"They want everyone confused. Confusion is control."
那晚妻子一席红裙,有些微醺。她盯着费尔特充满了失望,劝他辞职。那时尚未发生总统水门事件丑闻,不知道自己将推翻多米诺骨牌,不知女儿离家已经生了外孙,也想不到日后妻子会为此自尽。他是联邦调查局副局长,或是幕后的深喉;他是叛徒,或是英雄。他也只不过是穿着鞋躺在女儿床边的男人,仅此而已。
功课不够
Peter Landesman 大大的退步。他拍的都是好题材。
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告密者。影片没有详细呈现事件本身,而是聚焦于人物,营造出非同一般紧张深沉的气氛。看完会希望影片能多演一个小时
2018-04-06: 五看完电影《马克·费尔特:扳倒白宫之人》;
如果胡佛没有在1972年5月突然在家去世,尼克松没有迫不及待地给FBI换上新主管,水门事件的调查是否会急转直下?“深喉”会出现吗?Mark Felt: his legacy is incalculable as one of the most impactful whistleblowers in America history. 在我看来,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职业始终保持忠诚,他真正相信FBI应该是独立于白宫之外,收集情报调查阴谋的机构,不受任何外力干涉。总统们换来换去,他希望自己和这个机构可以毫不动摇。而他可以用尽一切手段去保护。Do you want a country this big,angry,confused without a police department?
难得影院遇到omeu版本,感谢字幕不然看这种政治片真略费劲。涉及的水门事件信息量不小,展示Felt这个人从工作到生活的各方面很完整,看完有冲动去读传记。全片基本在对话交锋,确实节奏起伏不大,但是琢磨人物很有意思
权力斗争中心生怜悯,是最恐怖的事情。
深喉
了解水门事件前因后果会让观影感受提高不少,电影没有详细交代背景当然是因为这丑闻在美国早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把主题完全放在“深喉”身上便是很高明的选择。完全弱化了伯恩斯坦、伍德沃德、格雷甚至尼克松的形象,让视角更为集中。大事件中的大人物,却也有爱恨情仇,也会如履薄冰。结尾一幕满分
不了解点历史背景看着真是煎熬。
连姆大叔难得再演严肃题材
片子其实一般,家庭线累赘,爆料的理由也讲得不太清晰,个人恩怨,保全FBI独立性,还是单纯的道德勇气,到最后也没整明白。不过连姆尼森的范儿真心好,70年代的阴郁气氛也相当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