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格扎·莫桑伊 Géza Morcsányi 饰)在一家屠宰场担任着财务总监的职位,他没有朋友,没有恋人,每天独来独往,早已经习惯了这样孤单的生活。一天,安德的屠宰场里新来了一名质检员名叫玛利亚(亚历山德拉·博尔贝伊 Alexandra Borbély 饰),虽然安德自认为自己的性格已经足够内向了,但玛利亚比他还要“社恐”,她不仅有着交流障碍,还患有强迫症,对除了工作以外的人际交往避之而不及。
随着时间的推移,玛利亚渐渐吸引了安德的注意,因为表面看似疏离的两人,共同保守着一个秘密——每天夜里,他们都会做同样的梦,这个秘密的存在渐渐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本片拥有欧美爱情电影里难得的清新、淡雅、干净,这得益于女导演的细腻才能带来充满负氧离子的视听语言。电影最大的惊喜来自于它的创意,一个渐老头的孤寡男人,一个有交流障碍症的年轻女孩,通过共享梦境,潜意识地走进对方的生命,最终灵肉合一后梦境便消失了,两只刺猬学会了拥抱彼此,同栖共眠,虽然过程中有过二选一的生死抉择,要不爱,要不死,但她可以坦然地面对和接受一切。女主白得发光,跟电影一样,美得空灵,富有诗意,这就是典型的超现实主义,它对得起一座金熊奖。
首先,想通过本片分析出肉与灵到底是什么关系,我是绝对做不到的。这个话题太哲学了,我甚至根本不清楚影片是在怎么呼应这一主题的。
对我来说,除了片尾女主伤害自己和屠宰场里一些血腥的画面外,片子整体的观感还是十分愉悦的。它一点都不沉重,甚至还有些滑稽。比如人事主管和他老婆,俩人唯一交流应该就是下班接孩子买杂物吧。它也很温暖,比如那个急转直下又突然反转的结局。当时我真的是心都提到嗓子眼了,音乐断了,女主失望痛苦,但并没有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接着电话响了,迎来一丝希望。接通后男主有的没的说了几句,真是好心焦。电话马上就要挂了,就要万念俱灰的时候,好在他说出了“我好爱你”,女主回应“我也好爱你”,隔着屏幕的我也好爱你们啊!
女主告诉男主要买手机的那段也挺有意思的。显然台词都是女主事先预习好的,以至于实际发生的时间并没有很贴切的情况下,她还是说出了“你来早了”这样的台词。当她说 “我觉得你很好看”时,男主的回应被她猜中了,但是她却没有勇气继续“演”下去。感觉这里又非常真实,有些事情会朝我们预想的方向发展,但是有些不会,现实总比想象要难很多。另外,我也觉得男主挺好看的。尤其是他们通过书信交换梦境后,他脸上露出的微笑。像个害羞的小男孩。女主的表情也非常好,开心却又内敛,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还喜欢“扫地僧”老奶奶教女主勾引男人那段。老人的直白和女主的封闭,对比的恰到好处。还有女主为了熟悉与人有身体接触的感觉,买了那么一言难尽的毛绒玩具,真的太有喜感了。她通过它抚摸自己的那段,拍的也太细腻了。而去公园里看别人亲热那段,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睁开眼睛的女生没有大叫一声“神经病啊”。但是她躺平在草地上,被水淋湿的那段又很美很享受。
上面是一些直观的感受。下面来谈谈引发的思考。
既然叫《肉与灵》,那么就来分别说说。
“灵”的部分,显然是来源于二人的梦境。导演也太会想了,编出这样的剧情。关于这段超现实或超自然的部分,其实女主在她的心理医生那里也求证过,但没有得到科学的解释。我本人也觉得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也说不好。如果不是因为偷“交配粉”的那场闹剧,不是一个看上去欲火焚身的女心理医生的“变态”问题,谁会跟谁去分享自己的梦呢。
但是梦境到底想表达什么呢?一公一母两头鹿,并没有特别亲密的举动,有什么象征意义吗?写到这,又不得不表扬一下那两头鹿的演技,特别有灵气。周围的环境有时候葱绿茂盛,有时候又是白雪皑皑,是否预示了两个人的心境?他们在现实生活的情况,是否也反过来影响了梦境?后来又把描述梦的片段全部重看了一遍,分别如下:
1、影片开头,雪地上,雄鹿在靠近雌鹿,在她身上嗅了嗅。雌鹿躲开了。然后电影就开始了,太阳出来,牛、女主、扫地老太太和男主都在沐浴日光。
2、11分钟左右,第一次在食堂见面后的晚上。绿色的树林里,雄鹿发现了雌鹿,彼此观望。(好像跟白天的情景有点接近)
3、23分左右,两人在工作上交谈了关于牛肉的评级情况后,那晚的梦。还是雪地,两只鹿依偎在一起,近景镜头,可以看到某只鹿呼吸时起伏的肚皮。(是不是在这次谈话之后,两人就对彼此有些感觉了?但是可能现实中的他们都没有察觉,反而是在梦里反映出来了。)
4、27分左右,雪地,两只鹿在一起觅食,听到有声音,看到雪聪树枝上落下,一起喝水。这之后因为发生了偷交配粉的事件,心理医生介入,两人发现了做同样的梦的秘密。
5、45分左右,雪地,两只鹿隔着池塘相望。(两人对后面应该怎么相处,也是观望的态度?)然后第二天中午在食堂,女的主动坐到男的对面,问他梦到了什么。男主说什么也没有。女主走开了。下午男主又找女主说了梦到什么,女主说她也是。男主不信,女主离开。6、49分左右,绿色树林,雌鹿在跑,雄鹿在追。第二天醒来后,女主晒了太阳。上班后两人通过写下来的方式交换了这个梦。(男主主动向女主要求交换梦境)
7、梦境没有被展现出来,但男问女为什么跑、生气了吗?女主摇头,还未回复就被前来调戏的桑多打断,男主生气的离开。(女主对男主的主动有些害怕?)后来男的去女的办公室找她喝咖啡,问她要电话。
8、55分左右,在池塘的水的倒影出只看到了雌鹿,她在东张西望,一直没有找到雄鹿(女主因为桑多以及没给电话号码的事觉得让男主生气了,她很过意不去,想找男主)。
9、女主买了手机,跟男主约定一起入睡。具体梦境没有展现,饭桌上男主说“昨晚太美好了”。
10、91分左右,男主吃晚饭时将晚饭打翻在地,灰心丧气的给那晚的气垫放气,独自吃晚饭,很伤心的脸。女主在感受土豆泥。雄鹿在雪地里奔跑,雌鹿一直未出现。他是一直在寻找,还是想要彻底的逃离?(男主觉得再继续下去太累了,他想放手)。第二天他看到工人们在围观女主抚摸牛。
11、结尾:只是雪地和池塘,没有鹿。(两人都没有做梦,因为现实中他们已经在一起,灵与肉已经完美结合)
我实在太不擅长梦的解析了。。。还是来说说“肉”的部分。在男女主之间展开的其实并不太多。除了结尾处的灵肉合一,感觉好像真没什么了。反倒是人事主管和她的妻子之间,应该更多的体现的是肉的部分。他问男主是否睡过他老婆那段也超级好笑。我开始很纳闷为什么男主没有直接否认,而是含糊其辞。看到后面,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还是找了别的女人,让我猜想他和人事主管的老婆应该还真的有过。人事主管的推测真的一点也不虚啊。当然,他找别的女人,我觉得也跟他认为女主拒绝了他有关系。新来的桑多,用男主的话说就是“母鸡窝中的公鸡”,也是一种雄性荷尔蒙的代表。虽然并没有直接表现他和任何女人的瓜葛,但是我觉得一定是有的。他的存在,完全就是为了让男主嫉妒、自卑、无地自容的。但是男主不会像人事主管那么卑鄙,弄清事实后也和他道了歉。我觉得这点也非常温暖。
“肉”的部分,还可以理解为男、女主在生理上存在的缺陷。男主是身体有残疾,年龄也趋于衰老,于是在心理上也有了很多变化,比如逐渐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因为害怕被拒绝所以不会过多的投入到感情中。女主可能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问题,反过来影响了生理。因为过于敏感和自闭,而不习惯与人有身体接触,也不擅长与人交流。
再来说说屠宰场。我没弄懂为什么片子要基于这样一个场所。我想,这大概也是我没弄清楚片子想表达的肉与灵的关系的缘故。这个场所应该是跟“肉”这个主题相关的,当然说的不是那些加工的牛肉。有一个细节,男主问前来报到的新员工对这里的牲口有没有怜悯之心。如果没有,在这里工作会很难熬。没有特别理解这些话的含义。猜测是因为他们干的都是在夺走其他生物的生命的事,所以必须心怀抱歉和感激。
还想说说女心理医生。其实这些内容,是整篇文字中我最先写下来的部分。看第二遍的时候,对警察和女心理医生的关系有了一点想法。警察跟老板要牛排是很明显的一种勒索了,后来慢慢觉得安排心理医生的介入,其实也不是什么工作需要,很有可能她就是他的一个炮友,他无非是在给她招揽生意而已。因为老板问了“费用由谁而出”的问题。而至于心理医生给出的评估结果,我最早也是有所怀疑的。为什么连指纹都能搜集到,又没有什么高明的犯罪手段,结果不是应该警察给的吗?反而需要心理医生评估结果?她虽然给出了正确的结果,但我也完全可以理解成是警察跟她串通好的。
再看她问的问题。我觉得正常人都会和男主一样,有被冒犯的感觉吧?看第一遍的时候还觉得用的是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什么的,看第二遍的时候又有种被耍了的感觉。我当然知道,如果没有女心理医生,男女主之间的秘密或关联就不可能被发现了。但是就有种感觉,导演想要通过一种很荒诞很讽刺的安排,让这个秘密被揭露出来。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的猜测,其实不是很有把握。
片子还有个细节,就是有两次女主在食堂门口隔着玻璃往里看,门的晃动将她的脸在玻璃上折射出的影子弄的忽隐忽现的。这里要表达什么?是要鼓足勇气吗?因为她和他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相遇吗?第一次,她进去后做到了两个正在聊天的大汉旁边,男主和人事主管夫妇正在一起吃饭。第二次,是她做好了准备,跟男主提出要一起睡的请求,结果被拒绝了。
虽然写了很多,但是自己都没有勇气看完。。。
从光为始,依光为终。唯美,浪漫,平淡,夹杂着讽刺幽默,给人以无言的震撼。女导演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从什么时候影响到观众的呢?是第一片雪地?是第一首歌?我想,对于我,是穿着淡色长裙的清秀美丽的女主角在楼柱处露出一个侧身,轻轻地将脚从阳光下撤回阴影的那一刻。
肉与灵:厄洛斯和阿加佩;性与灵魂、理念;爱情无疑是一个谜,无论是其表象还是其配方。
从灵开始,以肉为终?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场梦中两只鹿亦用鼻子相互试探接触。最后一场梦两只鹿在现实中交配,但温暖的光却照亮了苦寒的雪山。肉与灵,彼此交织,难以割舍。
男人早已经历过无数次性爱,他甚至感到厌倦,于是和过去的女友断绝了往来,他虽然窥视心理医生的身体,但是他的理性压制了本能。当然,他残疾的身体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他的自尊心,被心理医生质疑性能力时他的难掩怒火,让人想起《锈与骨》中一度渴望证明失去双腿但自己的“下面那里”还可以用的骄傲的女驯鲸者。对于片中的男人,性有时只具有工具性的一面,比如他用性来发泄。孤独年老的他渴望的是一个灵魂伴侣,而梦中相遇让他遇到了那头母鹿🦌,他的话是诚实的:它们没有交配。
女人拥有无与伦比的记忆力和较真劲,但是,她从未体验过性爱,甚至于无法进行所谓“柏拉图式的恋爱”,因为她的身与心都封闭着。她纯粹,心患严重强迫症,缺乏常识,幼稚到可爱,用玩具模拟和人接触场景以便先导后演,心理出了问题却只找儿童心理医生让老头着实为难。在身心上,她似乎只是一个小孩子,最初的梦中相遇让她感到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恐惧,所以她选择了回避,及时公鹿将冰天雪地下十足珍贵的美味青草全部让给了她。愈是好奇,就愈是疑惧,但却又想要靠近。相较之下,灵是容易建立起联系的,而肉则过于困难,这不是因为对性的恐惧或排斥(这孩子可以一边平静地吃小熊糖果一边看成人电影),而是因为一息一肤的感知:梦境有些无与伦比的梦幻色彩,有些遥远,只能旁观,而现实中的肉体接触是那样的真实和可感,一不留神,就产生过度的刺激让紧张的小女孩缩回了身体。
男人虽然不以肉为追求,但是肉确是他的世界里表现亲近,确定关系,甚至是表现爱的方式,哪怕不是唯一方式,也是少有的重要方式。有时,灵反而像是“前戏”,肉确像是“正戏”了。失去了建立肉体联系的可能,他就断然指出两人之间没有可能,就要只做“好朋友”了,除去了肉的灵竟然是如此的苍白无力。不能交配的两只成鹿的梦中相遇又算作什么呢?他的爱,究竟又是怎样的配方呢?
女人的爱无疑是灵性的,她从没有把肉体当作追求。感知,学习性爱和勾引男人的技巧,突破自我的封闭,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灵是至高无上的,他的拒绝无疑是对于灵性联系的否定,失去了最初的相互吸引和默契的精神联系没有了意义,在她选择割腕时,她的肉呈现在观众面前,但她内在的灵已死,是那通电话拯救了她。当他们最后性爱时,她表现出的样子好像两人在梦中互相用鼻子试探对方。 她托起他残损的肉,他爱抚她脆弱的灵。
这个故事并不是一个肉体残缺但心灵健全者(尽管孤独苦闷)和一个肉体完整但心灵残缺者的故事,而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中老年大叔和一个涉世未深的倔强小姑娘的故事。又或者,这只是一个围绕厄勒克特拉情节的故事,一个引导“女儿”的“父亲”和崇拜、渴望父亲保护和爱的“女儿”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灵魂间的亲情之爱最终演变为乱伦的肉体之爱。一个爱做梦的小女孩不算离谱的幻想。
不管如何,当他们第一次在梦中相遇,光照亮了梦境和现实。又是一个要努力工作的清晨,在这个清晨,他们将在现实中相遇。当光照亮了一夜欢爱后属于两人的餐厅,雪山也再次被照亮,冬去春来,但昔鹿已去。当光照耀在现实中他们发自真心的笑容上,便再无肉与灵的隔阂,爱从梦境流入现实:他要适应她灵的执拗,她要感知他肉的触及。爱是一朵玫瑰,嫁接在灵的土壤上,成长在肉的光辉中。
我们把时间放进手表,就像抓住了宇宙的精灵,放进玻璃罐子里边,就类似一个将感知化为具象的过程,这是一种捕获未知的愉悦。 肉与灵,我猜想这部电影最初的灵感就来源于梦境和现实。梦里一个世界,现实一个世界,梦洒出来了一点点,打破壁垒成为跟实际生活毫不相关的平行记忆,便是万物皆有裂痕的印证,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在Maria自己眼里,她至始至终都是个小孩,除Endre以外,唯一跟她有所交集的角色是她的心理医生,却是个儿童心理医生,她把专属儿童的好奇和认真放进了成年人的身体,便显得偏执孤独,这是肉与灵的错位。 Endre这个角色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年人,毫无突出的特质,他手上有残疾,这是他在意且敏感的地方, 一个肉体上的缺口,在他身上最具冲突性的地方 巧合的是,或许两人的缺口恰好互补,灵魂在梦里相互渗透,溢出了光,这个故事构造的宿命感很浪漫。这段关系先从一段梦境开始,梦里自己变成了鹿,碰见了另一头鹿,直到发现对方做着跟自己相同的梦,梦里的伙伴就是对方。相遇的方式有很多,但是他们选择了最若隐若现的一种,作为一部爱情片,它的浪漫或许来源于这个概念。 但是很可惜,回想起来电影也并不打动人,宿命感也等于目的性,目的性太强会让很多过程失去意义。经历了告白,婉拒,自杀,三番折腾过后两个人终于having sex了,但另一天起来,两个人再也没有在梦里相遇过了。Maria和Endre两个人在一起了,电影结束了,好像这就是它想传达的终极意义,这样结束毁掉了所有的悬念,感觉就像精神理所应当为现实让步。 最后想说一下电影的场景设置,类似于屠宰场的肉类加工厂,里面的动物长了跟人一样的眼睛,那头牛被割下脑袋的前一刻,从它的眼睛里,似乎可以看到里面困住了的灵思,直到血被放干,机械屠杀才算结束。恰好,Maria长了一双鹿的眼睛,不时木纳又时刻警惕,她躺在浴缸里准备放干自己的血,这一幕很像屠宰场,似乎又是一种错位。
如果不是北影节,可能终其一生我甚至都不会去看这部“金熊奖”影片,就是这么阴差阳错的偶遇,没想到这部电影的竟然给了我如此意外的惊喜。、 这是一部用“血腥残忍”包装起来的纯爱电影。 故事中的男主是个怪人,外形放浪不羁一只胳膊坏掉了,经营着一家屠宰场,内心却文艺的不行。如果说男主是个怪人,女主则不仅仅只是怪了,像神仙一般一尘不染,一切干净的如雪一般。不仅外在行为的怪异,女主还有超越常人所能理解的记忆力,和对一切都不知所谓的态度。 开篇并没有交代太多的背景,女主去男主的屠宰场做质检员,故事开始于一个盗窃案,警方来给所有嫌疑人做心理侧写的时候男女主角惊讶的发现两个人每天做着同样的一个梦,在梦中,男主是一头公鹿,女主是一头母鹿,两头鹿一起在雪原上奔跑。 本就对女主有好感的男主蹩脚的跟女主搭讪、约会,但干净的如一张白纸一样的女主面对这样的第一次心动却不知该如何是好,一次次冷漠的表现吓退了男主。 甚至因为双方的信息不对等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误会,在激烈的心理斗争之后女主选择了接受男主的好感,但男主却以为这是女主对他的戏谑而拒绝了她。于是第一次恋爱却无果的女主…自!杀!了! 本来这是个忧伤的故事,但在影院中观看这些情节却有着异常的反差萌,引发了一阵阵爆笑。流淌着鲜血的手臂和纯白的身体强烈的色彩对比刺激着我们的感官,当然纯爱故事要有个美好的结局。男主改变心意,女主紧急包扎后去找男主两人Happy Ending。 奇幻与现实交杂,屠宰场的鲜血淋漓与梦境中的纯净相互映射,这部导演用女性细腻的思维将这个玄幻的故事讲的很纯粹,当然也造成了意外的笑果。 男主女主最后会幸福么?可能不会,两个人都太怪异了,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但是孤独的心需要相互抱团才能够取暖。 很喜欢女主的人生态度,一切都不重要,像是看透了一切一样,当感受到心动,迷茫不知,用心去感受。 听着一首喜欢的歌,脱光衣服,划破自己的手腕,看着鲜血如注,接到电话,从未慌张的女主第一次加快了语速,我还有一些事要做… 那一天,女主第一次睡的这么安稳… 那一天,那两只鹿没出现在雪原上… 那一天,两个怪人成了茫茫苍生中,最普通的两个人… 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平凡,何尝不是好事…
#女主的割腕手法是我见过最准确有效的# 梦境里的相遇,这一设置无疑更具戏剧性,但本质上大约还是同类的偶遇。在工业化后工业化信息文明的现代它可以是社交平台上发散式地信号间的误打误撞,以及随之产生的相互慰藉;稍早一点可能是依托某个作品,一本书一幅画所承载的共性情愫或引发的相似认同;再往前溯,没有了外在媒介,大概就是依靠你的身体机能本身了——你们在河两岸视线的接触,你们在河中嗅寻食物时气息的交融,你们从河边经过时身体间的摩擦。 现在,这些久远的相遇方式出现在梦境里,于是注定有一个故事要发生。其实无论何种文明下,男人和女人都在相互通过对方来认识这个世界。从最初的试探,到被碰触的体验,那体验所给予你的,又让你不知不觉中想要进一步去主动尝试。 为显不狭隘,我们宽泛一点来说: 现实世界被所有物种长久地改造,最终迎来人类。人类再不愿离场,并且不停通过技术和规则让它变得有序,通过总结和分工让它变得高效。渐渐地,精简和细化使得我们置身于一个恒温世界,只要因果,拒绝过程,而这过程里包含的,也许有我们见识过,却试图规避的精神层面的不确定因素,比如悲悯之心。内心世界是另一个平行世界,仿佛永远处在宇宙混沌时期,时刻有爆炸,或新生或毁灭。它的运行看似毫无章法,被现实世界竭力排除的那些不可控因素都在这里聚集发酵。你在纷杂的情绪线索里找寻自我,企图构建一个轨迹,好比将一个齿轮嵌进合适的位置,齿轮转动,属于你的人生故事开篇。 不知何时起,思维站上了统治躯体的地位,或者说不知何时起我们认可了这一角色设定,大概漫长的演变中再无其他颠覆性的新奇突变。在我看来,进化让我们太过依赖言语视听,这些能力为思维服务,又凭借这优势狡黠地入驻并占据了思维统治地带。因而当body 和 soul放在一起时,后者因某种天生优越感被追捧,而前者则被过分轻视。 我有一个主张,我认为触觉、肢体接触相对笨拙,但它们是一个更接近本能并且独立的认知系统。就我而言,某些特定的时候,我需要通过亲密的肢体触碰来帮我确认某种喜恶的真实性,因为我并不能完全相信那些单纯来自思维判断的所谓爱情讯号。如非必要,我不喜欢肢体触碰,尽管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被过分夸张地表现出来,正因如此,如果你的身体热衷于靠近另一个人并能产生愉悦感,这种愉悦感是不经触感反馈给大脑直接得出的结论,也就可以当作是绕过思维统领方式对爱情存在的某种验证。相对应地,亲密接触时的抽离感是我排除一个人或否定一段关系的最重要证据,对先前的思维判断结果拥有一票否决权。 最后的问题是,如果肉与灵分离,一个固定在现实一个只出现在梦境,你是逐渐舍弃梦境习惯现实呢,还是情愿把梦境当作现实来过活?
#2017年度十佳#世间最浪漫的事就是当面说不出口的爱在梦里夜夜相见,真是浪漫得一塌糊涂。金熊加费比西真是实至名归。女导演细腻而独特的视角(完爆许多日本小清新啊),某些时刻让人想起基耶斯洛夫斯基(两生花啊蓝色啊爱情短片啊之类)。真是美好又治愈的艺术片
1.两个带刺的人练习怎样拥抱的故事,暖且灵动!2.喜欢女主家,和监狱没什么区别;3.吃面包到处掉屑屑确实抓狂;4.尺度稍微有点大,厅里一片哀嚎,这帮没见过世面的😂。(资料馆大放)
原来是一个讲述“心之壁”打开的过程,导演你听说过EVA么?神叨的配乐听的我几度差点睡着……
现实中的血腥屠宰与梦境里的双鹿奇缘,本应有的罗曼蒂克被超现实的灵魂脱壳感覆盖。全片幽默、明亮,充满光圈调至最大般的性冷淡味道。女主角演得非常好,双目大而木讷,【听音乐】和【看AV】两件人类最亢奋的事都被她完成得毫无情感!多棒的一件“机器人”哈哈哈!!!
2017北影节映后交流会。据导演说,一个春日她走在路上,呼吸着春天的空气,突然就有一种感觉:身旁匆匆走过的路人说不定也有同感。于是用两周完成了剧本。她之前拍电影也是这样,先有感觉,才有故事。我作为女性能感觉到摄影机背后的女性视角。
老少配,性冷淡风,做同样的梦,过同样的冷淡日子,肉体暂无感,灵魂先通电。
虽然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奇绝,制作技艺也精致异常,这部获得去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电影却没有什么打动和说服我的任何地方?这也是绝了!看时无感,观后再努力回味,仍旧没多少话可说。也许是我和我们离作者的世界太远了。少有的观影体验。
一个强迫症、禁欲取向和完美主义的神奇屠宰工厂和预言者故事。“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只是后半段的人物命运和情感关系走向都可以猜测得到,没有想象中的飞。
交流障碍且强迫症的女质检员和手残的屠宰场总监从梦中交流到身体接触的玄妙爱情。从前半段折射精神、场面调度精细的森林梦境和代表身体性、纪录手法捕捉的屠宰场日场的平行间引出核心,在人与动物间建立道德、物质和情色方面的不寻常联系,对亲密情感的恰当控制和强烈的意象冲击出色维持着悲喜剧效果。
非常特别的爱情电影,有格调又不失幽默,割腕戏让现场接连晕血倒下了五六个观众电影被迫中断放映,是这次电影节最特别的一次观影经历了。
3.5 怪异的幽默感和一些灵性吉光片羽。但文艺小青年精致简洁的宜家美学缺乏生气和一以贯之的能量感,整体稍嫌断裂,构筑现代童话,明晰展现一位女性经历爱的全过程,视点好又有寓意,但没能做到短小精悍,流连于过多细枝末节,打断了该有的文气,最终失之无力。
妈呀太喜欢这些设定了!干净清澈不讲废话和蠢话,冷静而又浪漫到不行。2017.12.3 重看。害羞强迫症患者的恋爱课程。梦是现实的镜子,两者相互观看和影响。(看这片子之前我每天做奇怪的梦,看过之后竟再也没有做梦了,第二次看完不知能不能恢复做梦的能力?)
只有电影节大家才会一本正经地看一部如此weirdo的片子吧2333~男女主角皆异于常人,前者一只手残疾,身为厂长却不忍心看屠宰场面;后者记忆超常,却对一切正常人类行为有障碍(与人交谈、xxoo等)。两人因梦境一致逐渐走近,终于在一起后却不再做梦。女主割腕后接电话粗暴包扎洁癖擦血全场爆笑…
视觉上的好看,白瓷片一样的姑娘有鹿的气质。共享梦境的结局不是soul mate,灵止于肉这件事想想还挺值得叹气的。
霸道肉联厂厂长和他的迟钝超忆小娇妻
为什么不拍胖子服兽用春药?超想看!女主角胸也不对称耶,好感。
真不愧是金摄影机得主,光影和构图都很赞。大概是太了解沟通中费力讨好却词不达意的窘境,竟然觉得这样weirdo的故事浪漫得要死。割脉场景的情绪爆发,后挫力太强。
关于爱
女主认真学习恋爱的劲儿真可爱。
这片子才应该叫<圣鹿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