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英国科幻电视故事选系列剧,改编自菲利普·狄克的作品。本剧于2017年9月17日在英国第四台上首播。本剧由十个基于菲利普·狄克作品的独立集数所组成。在美国,于亚马逊影片上播放。
读心者与常人之间,仿若黑人和白人,穷人和富人,同性恋和异性恋。 甚至黑人,穷人,同性恋者还并不天赋异禀,愤怒的大多数就给他们扣上了低贱,卑微,肮脏的帽子。 如果还有读心者这样天赋异禀的人,「大多数」就会感觉更深刻地被冒犯。
他们一边站在道德制高点宣称没有人可以偷走他们的思想。
一边去读心者的妓院让她们解读自己龌龊的思想供自己嫖乐。 也就是一边宣称思想隐私一边令别人看到自己的思想供他践踏。 这好像因为大象尖牙就把所有大象的尖牙掰掉供人取乐,还感觉自己是维护了世界和平。
人性就好像一张面具,脸谱化的冷漠,深藏的仇视和鄙夷,最深处的恐惧,还有用以遮掩这些的愚蠢。
当面具揭掉之后呢?
从Honor可以得知,游行者有人是天生愤怒,有人只是因为男朋友而来。
但是的确人人都踩了读心者一脚:凭什么你会读心?bitch! 平庸之恶。 这是一种“对自己思想的消除,对下达命令的无条件服从,对个人判断权利放弃的恶”。 有枪就一定会杀人吗?是男性就会去强奸吗?如果天生读心的本领是对思想的冒犯,那生而为人食万物是不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原罪? 读心者当然不那么无辜。
如果你有枪,那你应当被证明具有使用这种杀伤力极大的武器的判断力和理智。
但是读心生而有之。这种能力被偶然轻易地赋予,没有选择,没有理智,犹如闹事中怀抱珍宝的孩童。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为政府卖命的女主,挖掘别人最深层、最隐秘的思想。那些不应该被任何人知道的、没有妨碍到别人的最深处的隐秘和羞耻,都在她面前暴露无遗。
人类大脑的遮羞布,被读心者一把扯了下来。
但这不应该成为人们鄙弃读心者的理由。因为不应该有人有原罪。
当一个种族因为天赋背负上原罪,像Mary这样的女人沦落为妓,男人只能做最底层的工作,每天生活在谩骂和歧视中,暴乱其实是必然的。 政府在其中更是没起什么好作用。 作为普通人政府,他们口蜜腹剑;一边在心里歧视读心者,一边假装为他们争取权利来以求读心者的依附。
但是他们也没想办法改善维护读心者和普通人的关系,反而用读心者来制服反对读心者的游行。 就好像,用暴力来抵抗以暴制暴。 政府要的是无限的控制和安稳,至于谁被歧视,使用的手段会不会使矛盾被激化,政府不考虑。他们也找出了对读心人免疫的人留了一手来对付读心人警探。而政府对面具人和面具制造者的追击,其实是因为面具人更倾向于做出过激的行为,而面具制造人没有经过政府的同意就给了他们这种权利。 其实面具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因为每天戴面具显然不现实,所以这种面具的出现象征性更大:它代表着防备,歧视,鄙恨。它甚至深化和具象了人们的恐惧和愤怒:没有面具就算游行也会被读心者解读想法,而有了面具读心人就没有了优势,这种落差很容易让人感到为所欲为。 人性何劣。
什么时候异于常人的少数人不用担心被迫害而蠡动,大多数的常人不因少数的不一样而加害,我们才能说,我们稍微遏制住了人性的阴暗。 其实进化是如此的多种多样,什么时候我们见到别人,就像在X教授的学校见到同学一样“哎你会火啊,我能产生风暴!” 又或者我们能对天赋异禀者心平气和,能对不一样说好,能不理解但是尊重。 那人类才是真的进化了。 可惜那一天真的很远。
By the way少狼主是真的帅。
最近因为时间线中不断有人提及菲利普·迪克,所以就找了这部剧来看。顺便看了一下对应的原著故事,很方便,因为有剧集tie in的新版书,每篇还都附有改编编剧的说明。没全看完,但总体感觉是改编的格局小了。
第一集的改编大部分来说是很出色的,继承了原著读心这个概念,但是将背景设定和视角都改了。原著中是政府已经利用读心人建立起了高度监控的社会,所以反抗者是势力很弱的,只能偷偷反抗,原著设定的屏蔽工具是头环,细细的一根金属丝,戴上帽子就能掩藏住。读心人想利用自己的特异功能成为人上人。
到了剧集中,背景变成了政府正在试图建立读心的监控制度,民众反抗十分激烈,而读心人还受到社会歧视。在这个背景下,头环变成了面具,象征着明目张胆地不服从,而编剧的很多原创性的情节都是值得称赞的,特别是读心人的视角,读心人因为读心功能带来的困扰,遭受到的歧视和利用。
剧集的设定理论上说是冲突更激烈、更多元的。原著中的最后走向是物种演化,读心人以为自己是进化的高级人类,结果发现自己没有生育能力,无法繁衍后代,只是一个短暂的畸变。而剧集中出现了可以屏蔽读心的人,如果按演化的走向,这本可以发展到三个种族的战争。但是在这样宏大的设定之后,剧集最后走向了一男一女的互相信任,落脚在了爱情之上。真的只能感慨一句,格局太小。
第二集看得我满头黑线加一头雾水。一个老妇人想要在临死前去地球,而地球是一个不存在的星球,船长为了赚钱而决定选一个星球欺骗老妇人。原著中关于地球的记录已经灰飞烟灭,关于地球的信息都如同神话传说,老妇人从祖父那里听过关于地球的故事,相信祖父来自地球,但这个也只是猜测而已,她的祖父讲述的是什么样的地球故事,小说中没有详细展开,他是否真的来自地球,讲的是自身的经历还是传说故事,是不能确定的。老妇人对地球的向往,其实并非是对已知的祖辈历史的向往,而是对神话幻想的向往,是对未知的向往。而故事结尾,船长捡到的一枚硬币,则暗示他们随便选择的用来欺骗老妇人的星球,可能就是真正的地球,地球因为能源枯竭而变成了那个样子,是对读者的一种警示。
然而剧集的改编彻底放飞了,实实在在地叙述地球已经毁灭了,太阳系已经毁灭了,实实在在去了另外一颗星球。另一方面,老妇人的祖父祖母又实实在在地成为了来自地球的人,有着实实在在的地球往事。这就让整个故事都不合逻辑了,一个人沉迷于神话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沉迷于祖辈的往事,可能只有慕容复那样做皇帝梦的人。而男女主之间的关系,更是匪夷所思到我无法理解。男主为什么会梦到女主祖父的自行车?他们是因为前世宿命而产生的一种莫名其妙地牵绊?男主因为这种恍惚的前世牵绊,就决定和一个刚认识的老太一起去死?啊,不懂。只让我感觉这个故事似乎又变成了爱情,俗气而小气。
第三集,逻辑更加不合理。原著讲的是时空裂缝的出现和影响,另一个世界取代了我们已知的世界,我们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也改变了。剧集改编试图为平行的世界制造一个存在的根据,但是这个理由是完全背离物理学基础的,平行世界运作的逻辑也是彻底唯心的,其中的人就像神一样。所以到了最后,剧情就彻底成了一锅鸡汤,你有爱,就能战胜一切,能改变世界,能打通平行空间。只是这个故事里的爱不是爱情,而是亲情。
第四集和原著差别大到几乎可以算是一个全新的故事,除了一丁点影子外,几乎和原著没有什么关联,剧集是混杂着出轨的中年男人的激情、危机和自私选择,最后又变成了女人的复仇爽文。画面中有很多的奇奇怪怪的科幻元素,但不是主题,只是点缀。
尽管我一直在挑毛病,但还是打了四星,有空还是可以看看的,其中很多想象力确实是很有启发的。当然更推荐读读原著。原著的故事虽然短小,但包含的主题非常宏大深刻,而且并不过时。
《福斯特,你死定了》是我最爱的PKD短篇之一,它的故事背景是美苏冷战,核战疑云下的美国,那个年代下对核弹的恐惧催生了很多伟大的作品,或讽刺或晦暗,如《奇爱博士》,《守望者》。这篇也是其中之一,并被《菲利普迪克的电子梦》改编成剧,第九集《安然无恙》。 跟电子梦里相比,原作里是冷战核危机下的美国,人们需要购置地下掩体,囤积食物和水来度过可能到来的核冬天。 而剧版是近未来,后911时代的美国,高科技极权社会,电视上充斥着恐怖袭击的报道,人们需要手环,时刻监测自己的生命体征,同时它也会记录你的一举一动,用放弃隐私换得安全。 首先剧版把原作中的小男孩修改为了一个青春期的高中女孩,她对恐袭的真实性不置可否,真正让她在意的是特立独行的母亲会让她在外人面前难堪,她的不安全感在剧中被更多的刻画为男女之情,自尊和想要被接纳的虚荣。 而原作中的小男孩,有着多层次的安全感缺失缘由,学校同学对他父亲反备战主义者身份的嘲笑,小镇熟人社会中邻居的指指点点,穷困潦倒的家庭,和作为小男孩的绝对弱者形象。 此外,他们产生矛盾的核心也从购买地下掩体变为了监控的手环,比起小男孩对死亡的恐惧—这个对想要掩体无可辩驳的原因,手环对女主来说仅仅是上课时的提供课件,做作业的工具和被她的同学们接受的前提。 主创在改编后记里说,五六十年代的核危机对现代人太过遥远,所以更换了故事背景,但这也毫无疑问的减弱了原作带来的戏剧张力。 剧版更画蛇添足的加入了PKD的一个创作母题:对身份自我的怀疑。在剧集中段生硬的植入,行将结束时又插入了几个对话场景来解密,指名道姓的告诉了我们谁是反派,那个要去憎恶的对象。而不是原作中那种无形的恐惧,售卖防空洞的店员,主角镇里的邻居们,福斯特的班主任,他们没有真正到恶意,他们只像是被时代裹挟地身不由己的人们,在冷冰冰的金钱面前,对小男孩福斯特的悲惨际遇无能为力。 编剧很有野心,想表达迪克那个为世人熟知的一面:对世界真实性的怀疑,阴谋论,结局反转。 但原作偏偏是一篇PKD少有的,直白的流露出对弱者、底层人士的关怀与悲悯的故事。在后记里他写道:“在这部作品我只是想展示:在人的生命问题上,当权者可以多么残忍,他们可以怎样一心想着向钱,而不顾老百姓死活。
这不是那个嗑药后迷幻怪诞或絮絮叨叨的给读者讲述自己婚姻痛苦的那个PKD,而像个激进左派般的同情者,表达着对贩卖焦虑、创造不安的消费主义的控诉,当它真的将人推入极端,给我们“买或是死”这一残酷的选项时,人们会是怎样的精神状态。 创作这篇小说的时间是PKD最高产的1953年,还没有他生涯后期如《流吧,我的眼泪》,《神圣秘密》中大段的对话独白,服用精神药物后的癫狂感,而这集的编辑无疑做出了想要融合PKD各个阶段创作特点的尝试。 也许做一个对比会比较直观,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作为一个生于二战时期的美国犹太人,当他成年后查阅史料时发现共和党真的认真考虑过将奉行反犹主义的林白推选为1940年的总统候选人,他不寒而栗,写了一本或然历史小说《反美阴谋》,以当时自己孩子的视角设想了林白做总统后的世界,今年也被改编为了美剧,看着剧中塑造的脆弱不安的小男孩形象,我一次次的闪回到了PKD笔下的福斯特,两者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一集的改编半颠覆了原作的思想,就像三十八年前,《咆哮金属》杂志对《银翼杀手》的恶评,说雷斯利把《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那些卑劣、残忍冰冷的仿生人改成了那雨中说出动人独白,充满人性的存在,改编的面目全非,是“菲利普.K.迪克的第二次死亡”。三十八年后,PKD的一部充满共情与朴实叙事的短篇小说,被改编为了《全面回忆》式的故事,两相对比值得玩味。
如果今天早上打开冰箱,发现昨天做的红豆粥坏掉了,可以毫不犹豫地把它倒进马桶。 如果这份工作不称心如意,深思熟虑之后也能决定换掉。 如果我的爱人不再爱我,尽管痛彻心扉,我也能放手。 但是如果有机会,有这样一个,完全改变痛苦的生活轨迹,改变这把扔掉的茶叶包再泡一遍般滋味的生活,甚至让一个令我又爱又恨的人完全消失的机会呢? 如果这个人是自己的孩子呢? 这么多年,埋藏在Ed心底的阴霾无法散去。他的孩子是痛苦而恐惧的、有暴力和自残倾向的,不知何时,Sam也许就因为过失杀人入狱,给Ed和妻子带来更多的痛苦。没有哪一列车能带走Ed的悲哀。也没有哪一张车票能带他逃离。他不再真心地微笑,他逃避快乐,因为觉得,他不配。
梅肯高地给了Ed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 他可以像这里的其他人一样把自己的过去、令自己痛苦的人像倒馊了的红豆粥一样倒掉。让Sam这个患有神经疾病的儿子,从活到现在,倒退回七八岁夭折,甚至是从来没存在过。 真的能这样做吗? 可以一天天地过自己最开心的日子,可以把痛苦的记忆从脑子里切掉,可以吗? Ed犹豫过——他去了三次梅肯高地,并不是没想过重新开始。但是—— 书读完了换一本新的;去年去西藏今年可以去新疆;人不爱了大不了换一个——但是不管你以后在不在我的生活里,谁也没有办法抹掉你存在过的事实。 因为——因为我真的很爱你啊! 我把房间装修成你肯定会喜欢的样子;我想你也会喜欢我喜欢的唱片;天气晴好的时候我带你去放风筝;你在厨房帮妈妈把面粉和鸡蛋搅拌均匀。你不可能不存在。你是一日二十四时,一月三旬,一年四季。你是我对这世界全部的爱恋。
我不是车站的调度,你不是乘车人。不是我换一列火车就能这辈子也遇不到你。因为如果遇不到你,我也就不是我。 痛苦从不曾掩盖快乐。当你行将失去一个人,举目四顾,拥有他时的那些恐慌和不喜早就云散。留在记忆里的永远是他可爱的一面。 显然我们选择的依据不是有没有痛苦,而是爱没爱过。所以我们才成为我们。 梅肯高地不是精神高地。它是一个精神病院。未婚夫妻不停重复他们最开心的一天;服务员表现得热爱生活和工作;其他人和他们一样,远离真相,不承认痛苦,但是其实,正是痛苦造就了我们。
E03之后,我发现三个故事都在讲真相。 第一个故事讲面具和真相。 第二个故事讲表象和真相。 第三个故事讲结局和真相。 Ed第三次从梅肯高地回家,见到了儿子,却没见到一直会等他的妻子。 我想在修改后的结局里,妻子可能被精神失常的儿子杀死。 但是这不是一个妻子还是孩子活下去的选择,这也不是一个和谁度过余生的选择。事实上,Ed回家前并不知道结局是怎样的。 他选择的不是结局。 他当然知道也许Sam会闯下更多的祸,但是他选择了接受和承受——生命是一个酸柠檬,Ed没办法把它酿成酸甜可口的柠檬汁,但他还是一口一口地吃下它—— 因为他爱他啊。
1 kill all others 这一集令人毛骨悚然,we are all others,专门拍给天朝人民看的
2 喜欢每集一个单独故事的科幻剧
3 大多数故事很一般,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惊艳
4 每集都像做了一场梦,就像那个交换梦境的故事
5 kill all others不改编电影可惜了
一部英国科幻电视故事选系列剧,改编自菲利普·狄克的作品。本剧于2017年9月17日在英国第四台上首播。本剧由十个基于菲利普·狄克作品的独立集数所组成。在美国,于亚马逊影片上播放。
因为版权问题,花了大半年补完这部剧。可以说每一集都是很优秀的单剧了。科幻迷不容错过。
看原作的时候其实就不太喜欢。谁说这剧和《黑镜》很像来着?这不侮辱《黑镜》吗?这剧怎么说呢?也算不上烂。就是老套得让人有点沮丧,尤其在你期待值很高的时候。
非常奇幻,非常绚丽,非常震撼,颓废的反乌托邦,赛博朋克美学,高概念情节,还有迷人的末世感
片头真是赛博朋克完美的想象与视觉呈现!最后PKD的机械头像转身时,一如他为我们奉献的电子梦境,现实与虚拟交织缠绕。期待新的PKD短篇集中文版。完结来评,部分集改编十分得体,如E05,有些试图创新,无奈画虎不成反类犬,如E04。但那么多熟脸共同协力翻拍PKD,本身已是莫大的幸事。
略低于预期,毕竟科幻片也要讲讲逻辑吧。
E01读心人读不了感情E02地球梦梦不到地球E03忘忧城忘不了烦忧E04疯钻石疯了的一集E05庄生晓梦迷蝴蝶
第一集The Hood Maker看完了,相当不错!
看过新版的星际迷航再来看电子梦简直如沐春风春风春风春风
前期惊艳有Commuter,后期有Autofac,除此之外有些还不错的单集败于过分不相信观众智商要去画蛇添足一番(就是不想留开放结局的Real Life或是结尾冗余的Safe and Sound) 或是放飞得如同喝醉(Crazy Diamond),总的来说,就是诗选结构使人心累【
一集一句话: 1.溺死在名为记忆的河 2.最熟悉的陌生人 3. 失乐园 4.第三者 5. 梦醒一刻,心死之时 6. 好男人一炮难求 7. 异型 8.黑客帝国 9.Siri和墙 10.?
非要比较,不好意思,比黑镜好。
autofac,safe and sound,kill all others,The Commuter,Real Life 一集一星
相当精彩啊!剧本,人设,还有那种赛博朋克美学表现得淋漓尽致
「A+」好玩,冰冷蒸汽风加变种人设定,第一集超酷的,想继续追「更」E02结尾反转还是挺令人欣喜的,环境议题在哪一个科幻小说里都不为过时,前六集最爱「更」E03我要这真实的人生,而不是没有可能性的理想化「更」猪人?「更」结局也太惨了「更」对人性的绝望,果然没什么是啪啪啪不能解决的
故弄玄虚的电影有个共同的特点,看看过的人写的影评和挖出来的资料,比自己看电影更觉得电影好看。呵呵。
感觉第一集世界观立不起来,在我看来只能算点子科幻,不如黑镜对现实的思考深刻
剧情注重推进铺垫但结尾比较平淡,导致很多集头重脚轻. 但胜在作者设定比较独特,有很多光怪陆离的东西. (喜好排序: 6>5,7,9>4,8,2≫1,3,10)PKD的特点就是自我和环境间的怀疑和不确定性,e4显然不够pkd, 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sf剧本是合格的。
改编的很平庸,全靠原著在撑。卡司这么强大结果故事这么无聊。杰拉丁已经衰老至此,心痛。第一集最有科幻片气质,第八集勉强可以有在讲故事,第六集嘿嘿,如果外星人占领了你老公的身体,但是对你无敌好,那么老公体内到底是谁有什么重要的,《异形之把老公变废为宝》,绝赞!
原来是黑镜类似的每集一个寓言故事。
下半季 8(Autofac)、9(Safe and Sound)两个故事相当赞,上半季5、6。其他有些没啥意思或比较晦涩。第7个故事 Kill All Others,搜狐视频真敢播么口可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