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汉山城》根据2007年出版的韩国同名畅销历史小说改编拍摄。以1636年仁祖14年的丙子胡乱为背景,讲述后金(清)攻打朝鲜,仁宗国王(朴海日饰)和他的大臣,包括崔鸣吉(李秉宪饰)和金尚宪(金允石饰)被逼至南汉山城,在紧迫的47日里,他们与外界隔绝,进退维谷。在强大的清军攻势下,崔鸣吉为了百姓的身家性命力主求和;金尚宪主张与后金(清)继续战斗。
7.8分。这场战争从开始就注定失败,中间挣扎了一下还是失败了。题材有限,导演发挥不出来,一直在拖剧情。一个本来就注定结果的故事,剧情太拖沓,不过导演很用心的去拍。演技没得说。140分钟太长了,这个故事本来就没什么观赏性,看起来很焖,如果不超115分钟左右我会给8.0分。 虽然没有拿影帝,但所有人的表演都可以堪称古装剧教科书级别的。
这部电影是漢人民族价值观的试金石。首先要清楚当时丙子胡乱,是后金为了解决后顾之忧而入侵朝鲜,同时迫使朝鲜放弃大明,将宗主国改为后金的事件。 从当时儒家思想价值观的角度来说,这是很屈辱的事情,中华藩国向蛮夷低头。朝鲜儒臣洪翼汉上疏坚决反对称「臣自堕地之初,只闻有大明天子」,城破后遂被皇太极点名压缚沈阳处决。洪翼汉与同时殉难的另两位大臣尹集、吴达济并称为「三学士」,在韩国历史上具有文天祥般的地位。丙子胡乱以后,崇祯十年元旦,受困在南汉山城的朝鲜君臣在这一天也不忘向西朝着北京的方向行「望阙礼」。此后数百年,朝鲜一直都有纪念崇祯的仪式,并且将当时去清国统治下的北京称为燕行,而不是京行。 从阶级观念的角度来说,后金完全是蛮夷国家,入侵朝鲜没有给朝鲜带来任何先进的因素,反而掠夺了50万朝鲜人作为奴隶。
而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来说,丙子胡乱堪称是朝鲜版的靖康之耻,对朝鲜社会的影响和打击远远超过当年的日本入侵。因为日本再怎么样也是朝鲜所承认的文明国家,朝鲜国王宣祖说:"中国父母也,我国与日本同是外国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宣祖实录》卷37)。换句话来说,朝鲜人大体上是承认日本人是中国的儿子,和自己地位平等,但是是乱臣贼子。但是后金完全就是蛮夷,早期的时候,那些东北女真部落还是被朝鲜吊打的,结果没过多久就反过来被他们吊打,这对于整个朝鲜社会心理上的打击是巨大的,具体可以参考当年的甲午战争。被英法列强这些大国所击败,还能说得过去,被日本所击败,直接让整个满清知识分子崩溃了。如果是真正意义上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的汉族民族主义者,在观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根本不会产生什么诸如「且看东北人皇太极是如何对韩国人杀人诛心的,跪服!」、「看清军如何吊打朝鲜」、「跪在皇太极面前要求停止,这战争爽爆」等等想法,而是一种惺惺相惜,兔死狐悲的伤感之情。我想当年孔子之所以支持其向往的尊王攘夷,恐怕也是因为这种朴素的情感吧!
如果他们在了解了背后的历史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支持满清,那只能说明他们只是庸俗的国家主义者罢了,大明还在的时候拥护大明,满清来了就拥护满清,民国来了就拥护民国,就是随着政治局势而不断改变的墙头草。
都说今年是韩影小年,可再怎么样也不能如此惨淡吧,群咖大戏无一幸免地扑,一次次期待,一次次失望,砸得我都没脾气了。
来盘下最近两个月的“大戏”:《军舰岛》、《V.I.P.》、《出租车司机》、《杀人者的记忆法》、《牺牲复活者》、《大将金昌洙》…都是我超爱的男神们呐,却没一个能创造出我眼中的经典。一部《我能说》就够挂起来推好几遍的,可想而知今年有多惨淡,应该说是惨烈。
有了这么个背景,对《南汉山城》的期待感远不如之前几部强了,甚至有点不明所以的否定倾向,终于,感谢字幕组的无私贡献,等来了今年最后一根独苗。结果出人意料,很喜欢啊很喜欢!
循往例先说导演,黄东赫,知名度不算太高,没有金基德、朴赞郁、李沧东、罗泓轸那样个性化标签化,然而说起他的代表作几乎是无人不知,《熔炉》、《奇怪的她》,无论你是否喜爱韩影,但一定会听说过他的作品,并且为之鼓掌。就是这么一个导演!好吧,我至今想不明白这两部居然会出自同一导演之手,现在又多了部完全不同风格的《南汉山城》,有那么一霎的恍惚,史诗感、厚重感,拍得像林权泽的笔触,细腻微妙情感的掌控又有点儿李濬益的画风。敢于挑战不同类型,且很有想法的导演,实力自然不容置疑!该片将隐忍与克制表现得淋漓尽致,没有强行篡改历史,也没有鸡血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比较客观地还原了历史,正视了与强国之间的实力差异,可谓一股清流。(反例参见《代立军》)
再说演员,又一部男人群戏,讲真,看大咖们飙戏感觉超过瘾,尤其是韩国演艺圈这群让人爱得欲罢不能的大叔们,当之无愧的真男神,岂是区区流量小鲜肉可及。韩国人显然是很喜欢这种不均衡的搭配,近几年的大制作几乎都是男人群戏的版子,但即使再不均衡,也多少会插入一两个女性角色,像这部戏里完全没有旦角,仅靠一个女童就能成型的作品实在少见。看完并没有缺失感,说明大叔们的精湛演技笃定驾驭整部影片。
李秉宪、金允石、朴海日、高修、朴熙顺、赵宇镇,6个男人的大戏,狠狠惊艳了一把!李秉宪经历丑闻风波掉粉无数,可我想说,不管你们说他私生活有多混乱,甚至人品有多低劣,都不影响我喜欢他,因为他面对一切质疑,从来不回应,依然坚挺地演戏,我心目中的实力派就该是这样的,为他点赞,更为他对“演戏”这件事的执着点赞。金允石嘛,不在我的男神范围内,虽说是个正儿八经的影帝,可我总觉得他的表演过于单调,一味耍狠多少让人有些失望。仅个人喜好啦,勿喷!
关于这俩男主,有3场戏必须重点提及。
一是崔鸣吉劝王投诚,并谏王不要舍弃金尚宪这个忠臣时,王说:“爱卿也是寡人的忠臣”,此时注意李秉宪的表情!是痛心,是惋惜,又是无可奈何的抑郁,把撕心裂肺的疼痛强压在眼眶里,宁可忍受千古骂名也要保全王的性命,这一份坚贞,这一份忠义,这一份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凛然,尽在这10秒之间,完全演技炸裂!
二是朝堂辩论,这场戏也是全片的高潮了。两位影帝表现相当出色,这并不是高谈阔论某个政见那么简单,而是把人物性格与信念融入到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里。在王面前表达的不是该怎么做,而是整个朝鲜王朝该何去何从。是和?是战?是跪着活?还是站着死?帽檐或许遮得住面部表情,却怎么也遮不住影帝们挥舞演技,情感总是最藏不住的。
三是金尚宪于炮火中救下小女孩,随后又向铁匠托孤时,金允石演得是很好的。一改往常狠厉的形象,也无之前朝堂辩论那场戏里的强硬执拗,转而化作源于内心深处的恻隐。我觉得这就是人物形象丰满之所在,哪怕他曾经毫不手软地杀了她爷爷,于她,他还是会怜悯。再恶的人也总会有善的一面。没有什么绝对的善恶之分。这场戏我觉得比最后金尚宪自尽更有看头。
这片最成功的地方是打破“非黑即白”的陈朽观念。何谓忠奸?主和派未必就是汉奸逆贼,斥合派也不见得就有多可歌可泣,两方甚至都是忠臣,只是政见不同理念不同而已。按现在的眼光去看,崔鸣吉的决策无疑是睿智的,当时的情形要是不投诚,整个朝鲜王朝分分钟被灭不是梦,天下再无“朝鲜”二字。可若投诚,大明与满人之间的混战尚不明朗,站错队也是会引发团灭的。另外,哪怕是个从属小国,可毕竟也是个王啊,让他给满人行三叩九拜之礼,王之颜面何在,国之威仪何在?这也是最矛盾纠结的地方,难抉择,难取舍,犹豫着,挣扎着。朴海日演的特别好,左右为难的困顿,他难掩悲怆与凄凉,一国之君被逼逃困入南汉山城,妻儿老小被扣押在江华岛做人质,面对齐刷刷跪在堂下的臣子,他想活,可他却不敢说出想活的话来,他是王,朝鲜需要他,百姓也需要他,该他死的时候又岂能独活?哎,看来任何位置都不是轻松的,哪怕是至高无上的王位。
最可恨的是绝大多数臣子并不如崔鸣吉与金尚宪那般态度分明,说难听点就是墙头草,一会儿说支持把世子送出去给满人当人质,一会儿又说要砍下崔鸣吉的人头彰显崇明拥明之心,最后看情况不对马上甩锅说让王自己看着办,我勒个去,这些人才最该被砍头!也难怪王会感慨崔金二人才是忠臣!
话说该片今年入围青龙N个重量级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俩),最佳剧本,另外包括摄影、美术、配乐、照明等技术类奖项,咱们一起大胆预测下花落谁家吧。
另外,关于被困47天那段历史详情,可参考首篇长评,涨姿势啦。
一
大敌当前,困守孤城,是战是降。是个很现实也很纠结的问题。
韩国电影《南汉山城》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是从东亚文化中认知中比较负面的角度。也就是,这个电影其实倾向于投降。
这个问题还可以用另一种角度表达,便是保住性命和保住名节哪个更重要。
电影中主降和主战的两个大臣在国王面前激辩
崔鸣吉:
尚憲是超然的 臣是卑陋的
尚憲是忠誠的 臣是不體面的
就算您下令明天殺了微臣
也請在今天將微臣的文書送給可汗
尚憲說的很正確
但那只是話
尚憲是認為話語重於生命
鳴吉所說的活 即是死
微臣願意死的輕於鴻毛
支撐比死還要沉重的生命
死並不輕於鴻毛
金尚宪:
鳴吉無法分辨生和死
是將生死混為一談
將生變成了恥辱
無法忍受死亡
但可以忍受恥辱
崔鸣吉:
請在此地砍了微臣的腦袋
到底什麼是國君
就算在蠻夷的腳下
只要能為了自己國家的百姓創造活路
才是微臣和百姓的從心底跟從的國君
,請殿下忍受
這份恥辱
(直接从字幕上拉下来,也懒得再分谁说的。但这段对谈的台词实在精彩。)
主战的大臣名叫金尚宪,主和的那个叫崔名吉。这段事情发生在明末,满洲人势大。逼着朝鲜不再认明朝做老大,而改认满洲也就是日后的清朝做老大的背景下,电影讲述的则是1636年丙子之役时朝鲜国王仁祖及众臣被清军围困在南汉山城四十七天的故事。真实的历史,朝鲜内部经过激烈的辩论,最终向清军投降。
至于激辩的这二位大臣,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几年后居然又因缘巧合的被清军拘禁在沈阳。两人最终达成了谅解。做了很多诗文唱和。电影中,为了显示冲突的张力,让金尚宪自杀了。
我想说的是,这样的事情,其实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可能发生。但结果大致都有定论。今人甚至都不被允许重新检讨其中的价值取向问题。
有个很著名的例子,便是唐朝的张巡守睢阳。坚持不降。最后弹尽粮绝倒吃人度日的地步,一直吃光全城几万人。直至最后一刻。但被誉为忠贞之士。
我记得即便是古人也对这种行为有过质疑 。比如王士禛在《池北偶谈》讲 被张巡吃掉的小妾转世报应的故事。
所以看《南汉山城》。很感唏嘘。
二
好电影不见得颠覆三观。但一定对你的固有思维有所冲击。虽然我们这些年一直娱乐到死。但作为一个容易从内心自我发现的观众,还是应该努力保留着一些比较隐秘的习惯。比如做独立思考。
《南汉山城》里就有这么一段。
爱国的大臣在敌营叱责为敌人服务的本国人,说你也是韩国人。
翻译官说,我的父母是奴隶,我生下来就是奴隶。所以我不是韩国人。
庚子年,龚自珍的儿子据说也做洋人的翻译官。被爱国人士大骂,你怎么能做汉奸呢。
龚半伦也说了大致的话。
我倒不是想肯定这样的言论,而是感触,或许只有在我们这种文化中,才能产生如此逆反的言论。
说到底,爱国是不用教的。因为老百姓都是用事实在爱国。真正到国破山河碎。且不去批判当权者究竟是怎么搞乱这个国家的。即便最后有哪一个大人物因为爱国而遭罪的时候,肯定已经有无数的小人物用尸体为他铺设了最后一里路。
所以,我倒是觉得这样的台词其实有着非常叫人警醒的作用。
中国人老早就总结出来了。有多早呢,早在战国的时候。《孟子·离娄下》:“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谁说人类一定一直在进步。
最近看纪录片《越南战争》。即便是美国,肯尼迪说的一句话“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激发了无数的美国人参与了日后被他们总结为一场错误的战争。
当然,有人说,这句话其实已经被我们断章取义了。但语境在变,语义确实会发生质的变化。你可以理解为民主国家对于公民自觉的号召。当然,更可以用于独裁国家,极权对于民众的强制!
三
谈及民族意识,韩国人。有人说,日本是拼命忘记历史,而韩国是拼命捍卫历史。题外话是,川普来亚洲,韩国让慰安妇受害者参与接待。让日本人非常不快。几乎引起两国纷扰。影视这块来说,抗日神剧,韩国人不比中国人少拍。
但《南韩山城》这样电影,也能拍出来。我忽然觉得这个国家,还真不是只靠打鸡血让自己兴奋了。
从地缘政治来谈,韩国确实存在着以小事大的历史与现实。
《南汉山城》甚至没有讲如何保持国家独立的故事。而是面对改换门庭,换个老大时候,在道义与生死中,如何艰难抉择。这样的心境,今天似乎在作为大国国民的我们来说,可能相当不屑。
但真从历史上去看的时候。那时候的韩国人觉得满洲人是蛮夷,让他们背叛大明简直是对文明的背离——一直到近代,他们依旧保持着明朝的衣冠以示对于文化的坚持。可是,中国这边呢?长袖马褂金钱辫!
周边国家,何止朝鲜失敬,日本看中国也如是,清初的时候,有华人到日本,日本觉得其清朝的衣冠非常滑稽。而华人解释是最新的式样。但日本人知其底细,相当不屑。甲午日清交战,日本人的檄书,居然号召十八省义士一起恢复中华。——所以不屑和歧视是没意思的意淫。
有些事情,其实是没有准确答案的。而历史,其实偶然性大过必然性。所以,我其实无意去认同电影最终的价值取向。而是,看到了对于对立立场的尊重与再思考。
这个意义。大于所谓的政治正确。
有很长一段时间,韩国电影不好看了,除了卖弄颜值和冗长的烂俗剧情。不知所谓。但一个鼓励电影产业的国家,到底还是有其不可忽略的优势。因为忽然有一天,韩国电影又爆发了活力。与我记忆上上一波好看的时候,比较起来的话。上一波可能更注重与个体的困惑与情绪(如金基德那波导演)。而这波,忽然对于社会与公众有了和深刻的思考。当然,这不排除与当下韩国社会与政治动荡的影射与反应。
即便如那僵尸片《尸速列车》,说的,其实还批判的是群体中人的劣性。至于反应光州事件的两部大热电影《辩护律师》和《的士司机》。两部质量不可同日而语。后者在我看来干脆是对前者很不成功的的翻版而已。你以为韩国电影的深度不过如此的时候。
有幸看到这部《南汉山城》。时至今日,已经无法不对韩国电影表示尊重。其中的舞美服装场面,对于历史细节的考据,乃至一票实力派演员的精湛表演。是的,电影这门工业其实是值得尊重的。
至于有钱人闲情逸致玩票可以。但真拿出来漫天盖地的刷屏,就是慢待与亵渎了。
�
私利与公义的扭打
之前就发现韩国的历史片有独到之处,尤其像之前的《鸣梁海战》《思悼》等给人印象深刻,而《南汉山城》一出,感觉不仅是韩国历史片的新高度,也是世界历史片的新高度。
电影难得之处在于直面历史,我们很多观众一看韩国历史片,尤其是涉及清王朝的,都会来句“我大清”,好像自己姓爱新觉罗、钮钴禄一样。这样,在心态上就输了。
简单地说,故事的背景是:17世纪初,围绕着东北亚地区的霸权,与明国对立的女真族改国号为清,并要求朝鲜成为其属国。朝鲜秉持民族自尊心和与明国之间的邦交义气奋力抵抗。1636年12月14日,清国大军越过鸭绿江,攻向首都。仁祖和其大臣们南下江华岛的路被阻,因此逃至南汉山城。当然,朝鲜是经不起清军的攻击,最终朝鲜国王出城投降。也就是说,韩国人这次讲述的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其实无论直面恐惧或者直面耻辱,人都会更加的理性,更加的警醒。这部电影,我觉得可以作为广泛思想教育的素材,也可以成为爱子爱女的私家教材。因为对于国民而言,大到治国安邦,小到炒股买卖,都可以从中获得安身立命的教训。
因为直面历史,直面耻辱,所以电影展现了很多“患难真理”,相当富有启发性。
朝鲜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投降?
很明显,正如影片所言“民族自尊心”还有“与明国的邦交义气”。正如日本历史上政客处理“黑船来航”(美国的海军进入其港口,逼迫其通商开放)一样,先摆出作战的准备再说,如果只是一味见到强大的敌人就投降,那么就会让民众对民族失去信仰,对国家失去信心,也会让国家政府对世界失去信用。所谓民无信不立(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所以,一开始以和谈为名出使清军大营,实际窥探清军强弱虚实的吏曹判书(简称吏判,我理解应与吏部尚书相当,因朝鲜为明朝属国,而降低一级称呼)崔鸣吉,发现没有胜算:清军粮草充沛,兵强马壮,十倍于己。所以一早就提出投降。毕竟此时,被困山城,又逢寒冬,不仅粮草短缺,而且缺乏御寒的衣物,兵器也残旧。而且之前也做过抵抗,不算是不战而败。但是崔一提出,就遭遇了其他大臣的反对,甚至有人主张要拿他的人头悬挂在墙上,稳定军心民心。
为什么忠臣良将俱在,却无法绝境反生?
处于优势,只需要谨慎,大致不会有岔子;但是处于败局,弱势,就好像看到自己手里的股票不断下跌,指数也在下跌。心里慌张,精神紧张,虽然有很多选择,但是似乎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指向毁灭或者生机,不知道该怎么办才是“对的”!的确,人类本身并无法控制“偶然性”,不到最后一刻,谁也无法判定谁输谁赢。
朝鲜君臣陷入了一个困境,在这个困境中,似乎看不到一个“奸臣”(回头我们可以拿这个去反思、检验中国历史),每个人都是殚精竭力,忠君爱国;不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片中,主和派崔鸣吉的思路是对的,百姓有生机,国家有生机才重要。主战派的思路也是对的,就算要死,也绝对不是蛮夷的脚下。而且,主战派的战略和决策其实也没有“错”:一、虽然敌我悬殊,但是山城易守难攻,敌人也受苦寒影响;二、发现敌人虚弱的位置,准备突袭,向勤王军队表决心;三、发布檄文给勤王军队,里应外合,突破重围。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关键是“大势已去”?不是,历史上并不缺乏绝地反攻,并不缺乏以弱胜强,更不缺乏抵御外侮的胜利。关键其实是“私利与公义的扭打”。比如说,朝鲜国王,他的利益难道就和国家捆绑?不是的,即使是一国之君。他在意的更多是“王位世袭”,他怕死,也不愿意送儿子去做人质换取和谈。至于大臣,领相(对应首相,宰相)也是忠心爱国,身先士卒。但是他也有“私利”,他坚持贵族的待遇,坚持贵族的尊严,更坚持传统的礼节,所以不愿意捐献出衣物给守城的士兵,所以即便突袭也要鸣鼓而出兵。在国王宣布投降之后,礼判金尚宪最后以死表诚,更是忠心耿耿,但是他也有“私利”,就是自己的名节。即便是从头到尾,我看不出有“私利”的崔鸣吉,正如他自己所言“臣以后便是万古逆贼”,是他草拟的投降书(本来该有礼判金尚宪写,但是金拒绝),是他坚持的和谈投降,所以他就像李鸿章之于中国历史一样,难逃“卖国贼”之名。连名节都放弃,只有像司马迁那种使命感十足的人才能做到。我们看不到他的“私利”,那毕竟也是放在现在来看,是他保留了朝鲜的生机血脉。放在历史上来看,真实的他,也完全可能是为了自己妻儿老小,自己的富贵荣华。更不要说那些勤王的军队,掌握救援大军的都元帅,竟然畏惧敌人,逡巡不前,接到檄文(表现君王抗战决心,命令出击的文书),居然想出“杀了送信使者,当做没有收到檄文就好”的办法。与国家同命运的国家统治者、朝廷重臣尚且如此,可见,即便在危难关头,个人的存亡兴衰与国家的存亡兴衰始终是不一致的。追根到底,私利与公义在扭打,终究两败俱伤。
而所谓的“不一致”,关键是统治集团与百姓的利益本来就不一致。一开始,金尚宪要追上国王,靠一个老人带着过冰路。他问老人:清军很快就要来了,你为何没有随御驾一起走。带路的老人回答:虽然他们生性野蛮,但总不至于和糟老头一般见识吧。小人熟悉这冰路,等清军来了,就给他们带路,换取些粮食吃。金又问:你可是朝鲜的百姓,为何昨天帮国君,明天又帮清军?老人回答:小人昨天帮御驾渡河,却连一碗小米都没拿到!金转身就把老人杀了,没错,他很理性,很识大局。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问题。后来,金让铁匠徐利铁替君王送檄文给勤王军,一开始就许诺:主上殿下,会给你大大地赏赐。徐却冷静地说:我做这件事情并不是为了主上殿下,殿下和士大夫是献上城池还是献上性命,都与我无关。像我这样的人,只要在夏天播种子,秋天有收成,冬天不饿肚子,我们的愿望只是如此而已。更不要说,领相出使清军大营,指责那个为清军翻译的朝鲜人:郑大人,我听说你祖上也是朝鲜人。结果对方反诘:你怎么能这么说呢?领相,我的父母是奴隶,所以我一出生就是个奴隶,在朝鲜,奴隶可不是人啊!再也别说我是朝鲜人。
所以,崔鸣吉和金尚宪在困境中,在山城里都琢磨透了:新的路,那是百姓的路还是国君的路?百姓和国君一起走的路,为百姓而走的新的活路……只有在除旧革新之后才能有,你也是,我也是,我们所拥立的国君也是,这就是我在城中所领悟到的。国家利益捆绑的其实是百姓,但是朝鲜君臣却始终忽略了百姓。如果百姓不被当作奴隶,他们绝对不会背叛,因为国家灭亡,他们连磕头作揖当奴隶的机会都没有。当然,要实现新的路,就得改革。
要放开私利与公义的扭打,只能借力百姓。
究竟崔和金两人领悟出来的道理从何而来?
我们可以看到,片中最应该被称为历史罪人的,不是崔鸣吉,而是领相。明明守军无法御寒,连武器都拿不起来,身体没有能量如何抗敌杀敌?而他的观点是:收集宗亲和士大夫们的衣服,有损体统,王室和士大夫若失去威严,在这寒冷而孤独的城里百姓将失去依靠。没有军队保护,国家就完蛋了,还说这样的昏话,可想而知。作为军事指挥,他更是“不懂装懂,食古不化”。将领提醒他清军悄寂,得先派人查探虚实,风大得等待时机。他居然说:今天可是巫婆算出来的必胜吉日。还敲鼓进军。前军中了埋伏,被突袭,毫无生机,他居然还要把剩余的军队全部撒出去送死。过后,还把罪责推到领军将领上,导致他们一人受杖责,一人被砍头。昏庸无能不可怕,关键是食古不化,成为历史的绊脚石。
相比之下,金尚宪懂得听取铁匠的意见:修改枪筒,提高攻击力;发送草袋,让守城将士保温。甚至最后还对铁匠委以重任,让他突出重围,去给勤王军队发送檄文。因为他听懂了关键,谁更有能耐,谁更聪明。肉食者鄙,统治者总是忽略了百姓的智慧;百姓的智慧都是被逼出来的,是九死一生总结出来的,能一样吗?相反领相,不懂军事,却不听取军事统领的意见,肯定只能起到反作用,越尽忠职守,越祸国殃民。
经此一事后,朝鲜君臣是否反生变革,我们不清楚,也无需过问,这毕竟是历史。但是影片所展示的目的和主题很明确:处于劣势,要图存求生。改革要与民同心同利,发掘新生智慧和力量。这对于我们而言,也应该深有启发。
此外,影片展示的大量政治哲学,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国儒家思想的精髓,比如片中“民无信不立”“名义之辩”(片中被翻译为大义和名分,其实应该直接翻译“名”“义”)。17.11.10
梅雨季节,户外瓢泼大雨。
沉浸在影音世界中观看完了一个曾经发生在寒冷冬天的故事。
17世纪中叶,满清以强大武力威逼朝鲜臣服,君臣困于南汉山城商讨对策。
斥和派认为气节与正统,宁死不能丢弃。
主和派认为在战乱面前,百姓生灵才是首要考虑。
罕见看到具备如此诚实史观的影片,以克制冷静的笔触描画了一个夹缝中的小国如何取舍宗主国的故事。
对战和两派代表人物,分别给予了客观尊重的刻画。
斥和派金尚宪,执念大义气节,体谅平民兵士。
却冷酷捅死渡口老汉,唯恐他为清军领路。对老人的孙女,又极近怜悯妥善安排。
主和派崔鸣吉,绝非贪生怕死之辈。为免生灵涂炭,一腔孤勇,数次前往满清阵营斡旋。
甚至于未免金尚宪尴尬,一力承担降书撰写工作。甘负骂名,在所不惜。
两人虽然在是和是战上,意见不一。
大多时候惺惺相惜,堪称君子之交。
全片没有丑化满清,也没有美化朝鲜君主。
皇太极不亏为日后改天换地的大汗,心胸亦算宽广。
对于朝鲜君臣在大年初一还要向北京大明方向行叩拜大礼的行为,表示了理解体谅。
片尾,朝鲜仁祖大王着蓝衣(以示有罪),领众臣向皇太极行三叩九拜大礼的画面可谓生动凄凉。
影片中,极力讽刺的乃是以领议政为首的骑墙派们。
对兵士,高高在上,视为草芥。
对下属,恫吓嫁祸,无所不极。
对同僚,动辄要求处斩崔鸣吉。
被满清炮火教训后,立马见风使舵,高呼处斩的对象转眼就变成了金尚宪......
丑态毕露。
哪怕画面冷静克制,亦不免种种悲凉萦绕其中。
多场群臣辩论戏,生死名节,让人热泪盈眶。
李秉宪与金允石,再次贡献无与伦比的表演
导演黄东赫,《熔炉》《奇怪的她》均出自他手,加上本片,似乎各种题材都能驾驭。
或许,可以把《鱿鱼游戏》排上List了。
提起韩国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尤其是那些叙事范围超出朝鲜半岛、涉及东亚别国的历史题材作品,总是让人很容易想起那些无视史实贻笑大方的经典——比如2006年的电视剧《渊盖苏文》,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史无前例地穿越到了隋炀帝的屏风上;2008年的《神机箭》,朝鲜人民开发出了堪比火箭炮的夺命武器“神机箭”……这些都是小国寡民心态之下意淫的终极产物,与中国三流的网络小说没有什么区别。
即便是一些成功的商业片,甚至是在人物和思想上有一定深度的商业片,如《太极旗飘扬》、《鸣梁海战》、《暗杀》,也常常出现些许历史错误。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类作品常常用力过猛,煽情过度,情感压倒了理智。观众激昂之余,很难从历史中体会到什么。
这就让2017年上映的韩国电影《南汉山城》显得格外可贵。
《南汉山城》的故事围绕1636-1637年历时47天的朝鲜“丙子胡乱”展开。1627年后金皇太极已经入侵过一次朝鲜,史称“丁卯胡乱”,朝鲜被迫与后金结盟,但实质上仍作为明朝的附属国,支持明朝,与后金敌对。随着后金与明朝矛盾加剧,后金迫切需要解决朝鲜问题。于是皇太极在1636年4月改元为清后,于12月再次出兵朝鲜。朝军节节败退,国王仁祖不得不从王都汉阳退守南汉山城。这便成了本片片名的由来。电影开头将这段历史背景以字幕的形式介绍出来,末了加上了一句似与历史背景无关的话:
那年冬天大雪纷飞,寒冷无比。
于是,整段干巴巴的历史,似乎因为这句话,一下子鲜活了起来。这句话也奠定了全片的基调,因为历史早已剧透了本片的结局:朝鲜战败,断绝与明关系、接受清朝册封、送出质子赴清、按时向清朝贡。
“丙子胡乱”在今天朝鲜与韩国看来,无疑是一段屈辱史。就算韩国电影不把它拍成《神机箭》那样的意淫片,把它拍成一部宣扬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主旋律片,也是没什么问题的。事实上,2011年电影《最终兵器:弓》就是这么做的,讲述了“丙子胡乱”中一个普通朝鲜弓箭手与精锐清军弓箭手展开的生死搏杀。
可是《南汉山城》偏偏没有走这些路。它拒绝夹杂任何情感上的倾向或引导,只有历史和基于历史的演绎。它的宣传海报,基本概括出了整个电影的风格,就是性冷淡。
电影的镜头色彩则让我想起国产电影《大明劫》,灰蒙蒙的、冷凄凄的,像是蒙上了历史的尘埃。里面的人物从不会像一些亚洲古装剧里的偶像那样光鲜亮丽,观众所能见到的就是不合身的军装、破损的盾牌、皲裂的皮肤。这大概就是所谓“历史的质感”。
“历史的质感”不仅体现在道具上,更体现在整部电影的主题上。《南汉山城》的主题在于对历史的反思,在片中这种反思呈现出非常多元化和多层次的角度,主要可以分成三点:国际局势、朝鲜体制和个人选择。
电影对于17世纪的朝鲜的国际地位有着很清醒的认识:它不过是明清东北亚地区霸权争夺中的一颗棋子。随着明清矛盾激化,朝鲜在两方间周旋的余地也愈来愈小。电影将朝鲜在东北亚夹缝中艰难生存的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承认自己是棋子,其实也是需要勇气的。
电影也毫不避讳明朝在朝鲜身上留下了浓重的文化烙印。朝鲜群臣奉明朝为上国、视满清为蛮夷,言谈间都是上国于“壬辰倭乱”中的再造之恩,即使身处重围依然坚持在新年向北京方向献礼。这样的处理在今天去中华化为主流的韩国,实数清流。
电影亦没有因为清朝是入侵者,就在形象上予以丑化。它难得地像理解自己一样理解入侵者:在女真族崛起的数十年间,它由一股以劫掠为生的马匪,迅速成长为一支足以问鼎中原的政治力量。在这个时刻,对已经建了国的清朝来说,战争开始从单纯的抢掠,向其本质——政治的延续——过渡。清军此番入侵,不是要进行对朝鲜肉体消灭,而是要朝鲜在精神上臣服,这不仅是免除自己对明战争的后顾之忧,更是全面取代明朝在亚洲朝贡体系中地位的第一步。所以在电影中,清军非常克制,每当朝鲜求和,就停止进攻。面对朝鲜的连番抵抗,皇太极给朝鲜王仁祖的信中写道:
就连你的愚钝,也算我的无德。
这句话基本就是在说,子不教,父之过。就在朝鲜群臣口口声声蛮子不可信时,这位蛮子头子居然已经以天朝上国自居,居高临下地检讨起自己来了。时代的变化之快,永远超过人类的认知。
作为中国人,很难想象一部韩国电影会以一种近乎亚洲以外的旁观者的视角,如此冷静地对待当年屈辱的自己,和造成这种屈辱的入侵者。事实上,《南汉山城》的重点不在屈辱,而在于强调在当时的大国政治下,小国悲剧是无可避免的。当小国自己看透了自己的命运时,作为大国的我们是不是反而生出了一些同情呢?
1637年正月,按照惯例,朝鲜王在南汉山城中向北京的大明皇帝献上新年之礼,然而此刻大明皇帝并无暇东顾。于是君臣一行人战战兢兢地在清军炮口之下举行典礼,时不时诚惶诚恐地望向城外的敌人。
而城外的皇太极则大手一挥:
随他们吧,他们也只是在做分内之事而已。
电影没有表现的是,此时明崇祯皇帝正调集水师入朝作战,只是援军未到,仁祖已降。这件事直到1749年才为朝鲜君臣所知。朝鲜王英祖说:
试思崇祯时景象,清兵满辽阳,流贼遍中原,然犹欲涉海出师,远救属国,中夜念此,不觉泪下。毅宗德意,无异神皇。
此时已是清乾隆年间,“丙子胡乱”已过百年余,昔日“蛮子”已是中原之主,并也即将重蹈前人覆辙。多少悲欢已成过往云烟,然而朝鲜半岛的小国坎坷却从未终结。
在非常清楚东北亚局势和自身在其中角色的同时,电影对当时朝鲜自身存在的问题非常不留情面,这一点倒是与当前很多现实主义韩国电影是一样的。
电影毫不犹豫地揭露了许多朝鲜大臣腐败、无能、懦弱、摇摆的丑态: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哪边人多就跟哪边;军队下山作战时,将军居然留在城内美其名曰“指挥”;不维护武器装备,导致军队战力低下;只管自己,不顾士兵和百姓死活。
所谓“亲不亲,阶级分”,面对这样的统治阶级,士兵和百姓自然毫无忠诚可言,所谓的民族主义在阶级矛盾面前不堪一击。
河边的渔夫,带朝鲜王过河,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于是他决定留下来,跟着清军碰碰运气。
清军中的朝鲜翻译,面对自己身为朝鲜人为什么帮清军的质问,冷漠地回答说:
我的父母是奴隶,所以我一出生就是个奴隶。在朝鲜,奴隶不是人,再也别说我是朝鲜人!
比起其他韩国电影中有些过头的疯狂自黑,本片的自黑可以说是以小见大、点到为止。
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和朝鲜自身的腐败脆弱,决定了这是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斗。面对这种大变局,朝鲜的士大夫们迫切地需要作出一个决定:和,还是战。这个决定后面还隐含的一个决定是:生,还是死。
电影的故事主线围绕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两个人物,“主和派”吏曹判书崔鸣吉和“斥和派”礼曹判书金尚宪展开。他们也是电影一开场就先后出现的两个人。而他们的登场,颇值得玩味。
最先出现的是一个孤独的青衣背影,面对着一字儿排开无边无际的女真铁骑。
后来出现的是一个孤独的白衣剑客,手起刀落,砍翻了带仁祖过河后不愿随行、还声称要给清军带路的渔翁。
前者是“主和派”的崔鸣吉,后者是“斥和派”的金尚宪。
值得玩味的地方在于,“主和派”通常被人认为是懦弱的,可是崔鸣吉却敢只身闯敌营,展现出莫大的勇气;而“斥和派”或者说“主战派”通常被人认为是刚正的,可是金尚宪却视百姓的性命如草芥。
这种矛盾贯穿了两个人坚持自己政治主张的过程。电影对此也并未做任何评价,一切交由观众体会。
但是电影通过两个人的差异,至少表达了两个观点:
第一个是,行为并非评判一个人的依据,而要看动机和结果。清军入侵之时,朝鲜朝堂上,贪生怕死的主和者有之,跟风起哄的主战者亦有之。但很少有崔鸣吉和金尚宪这样的人,将个人生死与他人看法抛开一边,只去为自己的信仰斗争。
第二个是,两个人的主张对立,根本上还是阶级的对立。崔鸣吉相信的,是百姓不应遭受涂炭。为了百姓的姓名,王室可以不要尊严。他劝仁祖说:
请不要想和天下百姓一起死。
比起崔鸣吉的“不择手段”,金尚宪可以说是“泥古不化”。他相信的,是王室尊严。为了尊严,上至国王,下至百姓,都可以以死明志。所以他可以一刀解决打算给清军带路的渔翁。然而就在他给自愿出城送信的人许诺王室赐予的荣耀时,送信的人却冷淡地说:
我做这件事情并不是为了殿下。
由此金尚宪才明白,朝鲜的王室与人民,已经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没有双全之法。迷茫中他知道需要革新,但却痛苦地得不到答案。
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就此走上各种的路,而整个朝鲜也将迎来数百年未有的新命运。
《南汉山城》并非完美。为了客观、全面地展现“丙子之役”中的各方,电影时而琐碎,时而冗长。但作为一部历史电影,其历史部分的高水准,在我看来可以弥补电影方面的不足。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就如同当年《大明劫》没有在中国收获多少票房一样,《南汉山城》在韩国的票房表现也不过了了。《南汉山城》中所表现的这种屈辱,与如今亚洲各国高涨的民族主义格格不入。
所以,我更加佩服《南汉山城》这种直面屈辱的勇气;而且他们直面屈辱所用的武器,不是无脑狂热的吼叫,而是冷静客观的思考。
在电影方面,相较于中国,韩国是脱离了小学生趣味的了,无论是题材还是主题,都在跟好莱坞靠近,但更具欧洲的写实风格 电影都是在兜售某种价值观。一部电影在称为一部好的电影之前首先要能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让人衡量思考。一刀切的价值观基本可以判定不是好的价值观 南汉山城讲诉的是朝鲜“丙子之役”,皇太极率清军侵袭朝鲜王国,把朝鲜君王及众臣围困于南汉山城 皇太极围而不攻,是因为他要的不仅仅是胜利,还有人心:只有他们自觉的走出城池,皇帝的威严才能普照天下。只有朝鲜君王主动出城跪倒在自己脚下山呼万岁,一切才能尘埃落定,这是上谋,上谋伐心 皇太极是强者,朝鲜王君是弱者,强者像熬鹰一样熬弱者的心,弱者只能战战巍巍考虑是战还是和 每到这种时候,都会出现三派:主战,主和还有帽子派 主战派是为面子,以前是主子,变成以后的狗腿子,是耻辱,与其屈辱苟活,不如有尊严的战死。求和的人无法分辨生和死,他们是将生死混为一谈,将生变成了耻辱。“一个国家的君王,在面对蛮夷的时候应该接受光明正大的死,怎可在全天下百姓面前耻辱的企求活命?微臣无法侍奉这样的君王。” 主和派是为了活着,生命是第一要义:如果强者随意对待弱者,弱者也会为了活下来而忍受任何事情。主战派的话说得很漂亮,也很正确,但那只是话,话只是面子的台阶,如果认为话语重于生命,那是荒唐。无法忍受死亡,但可以忍受耻辱。“就算在蛮夷脚下,只要能为自己国家的百姓创造活路,才是微臣和百姓从心底跟随的君王。” 最多的是帽子派。帽子派的原则是除了表态,不能承担任何责任,也不要承担任何风险。他们不用奔战沙场,没有战死的风险,但也不愿求和二字从自己的口中流出,这样显得贪生怕死没骨气,他们只会站在制高点给主战派、主和派戴帽子,为他们请罪。主战派战败了他们重言痛斥:殿下,这般耻辱是史上未有的,请砍下他的头,送到蛮子那里,以重树君王的威严;他们是为了免罪,夸大自己所见,用于胁迫殿下,他们在禽兽般的蛮子面前,使殿下和宗庙社稷受辱,请处以惩罚。主和派写了乞降文书,他们痛哭流涕:崔鸣吉的文书是把整个宗祠献给蛮敌的逆贼之书…请马上将文书烧掉,砍下逆贼崔鸣吉的脑袋,以示三军 这三种人说了那么多,都是在等一个人表态,君王。君王想要面子,也想活着。以前是一朝之君,之后要变成他朝之臣,这荣光放不下,面子上也过不去,必须尝试一战。但一战之后,发现根本就没有扭转的可能,这时候,主战派再说宁战死不苟活的话,君王就变得怂了:我想活,为什么你口出死亡 在整个事件中,还有一类人被排除在讨论圈之外,但事件对他们的影响却是最直接,也是最巨大的,那就是普通老百姓,他们不管是战是和,也不管谁折了面子谁赚了里子,他们只希望战争赶紧结束。电影中,主战派找了个铁匠突破封锁山城外送勤王檄文,他说:我做这件事并不是为了主上殿下,殿下和士大夫是献上城池还是献上性命,都与我无关,像我这样的人,只要春天播种子,秋天有收成,冬天不饿肚子,就可以了。他冒着丢掉生命的风险外送勤王檄文,仅仅是因为:只要我把檄文送出去,战争就能结束吗? 我们常常在谈爱国,其实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妄谈,只是各取所需,得看你是在什么样的位置上。你谈爱国是为了荣光?面子?明哲保身?还是为了生存?或是在谈一个概念?什么时候谈爱国是在生拉硬扯,什么时候谈爱国是在一个框架层次内的凝聚力量,这是需要辨析清楚的 或许,对于局外人、后来者来说,关键的问题并不在于该战还是该和,而在于国家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了这样的境地。什么样的境地可以为之死,什么样的境地可以弃之逃,一个国家的路该怎么走?南汉山城最后,主战派与主和派有个生而死、死而生的对话,虽然说得有些玄乎绕口,但也算是点了一下主旨: 一起回都城,重建朝廷吧,这才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正如我所走过的路,我就算要死,也绝对不是在蛮夷脚下 何出此言,明明有活路,为何偏偏谈起死路,你所说的死路上真有活路吗? 那你所说的活路究竟是什么 活着才能走的、新的路 那是百姓的路,还是国君的路? 百姓和国君一起走的路 我也那么想过,但我错了,为百姓而走的新的活路,只有在除旧革新之后才能有,你是,我也是,我们所拥立的国君也是,这就是我在城中领悟到的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周鹿鸣
对韩影是越来越没有兴趣了,就算是熔炉导演、金允石、李秉宪强强联手也看得我昏昏欲睡
不太喜欢韩国人对任何历史事件的史诗化情结。演员们疯狂飙戏,坂本龙一配乐不过不失。
高丽省的表演体系对我真的是很不友好了,每个人的表演在我眼里都像是身嘶力竭地感染观众,只是感染力仅限于感动了演员自己。
韩国难得不黑清国的影视作品,对强大的敌方刻画也相当客观,不再脸谱化,满语表演相当具有气势。对百姓的刻画打破了战争片、朝堂片的局限,增添温情和残酷元素。从朝鲜每每求和清军就停下来不打,以求彻底降服朝鲜这一点来看,清国能有中原绝非仅凭兵马。投降的悲情主义,跪下来求活也是需要勇气的。
朝韩还在,而满洲已亡,四百年前的铁蹄铮铮何等耀武扬威,如今千余万满洲人连母语都已丢失,要四百年前三拜九叩的战败之王后裔的韩国的电影,来重说满洲语,又是何等讽刺,可见任何庞大版图与丰功伟绩都是过眼云烟,但文化和历史叙述,却可以超越国家大小、时间长短,一时胜败,而永存
清人全程说满文,全部老戏骨演技好评!没想到影片里最大戏精是领议政金鎏,本以为会主要展现崔鸣吉和金尚宪对撕。其实朝廷里有主和派斥和派很正常,麻烦的是满朝廷大部分是投机派。后面金尚宪拿刀自杀不符合史实,金是上吊自杀后被救下。待我有空写个长篇影评。
四十七天的丙子虏乱,天子和臣子可以选择生与死,可“亡,百姓苦”,庸臣得势,忠臣失信,庶民的生死取决于天子的一个决定,生在这时变得没那么重,死却轻的不能承受。黄东赫把小国的悲哀拍的不能更精确,他理性面对这段屈辱史,清、明、朝三方对峙之下,他所关注的却是电影中孩童、铁匠那样的普通人。
没想到黄东赫执导起这样严肃的历史题材也是相当稳健,摒弃了过往的煽情招数回归事件本身,拍出了当时朝鲜在夹缝里求生存的窘境,并且还设置了两种主张在朝廷上的分庭抗礼,看李秉宪和金允石两位过招也是十分过瘾,另外对于清兵的描绘没有一昧黑化,满语设定尤其难得,结尾投降可以说是将悲凉推向极致了
一部关于投降的悲凛电影,主战与求和的两个人,互不让步,但又好像知道做出大义选择的后果。终归还是实力上差距悬殊,无可奈何。庭上的嘴仗,还有群臣的见风使舵,把朝鲜王推到了一个苟且求全的境地。最讽刺的是明朝作古,满洲汉化得连满语都不会说了,而这样打脸的一部电影,还是韩国人自己拍了。
今年的韩国电影终于有一部能拿得出手的,但仍比不上《思悼》...
韩国能拍出这样比较公允对待历史的片子实属难得。作为中国人实在觉得无聊,你们那点面对生死存亡的朝廷斗争,比起中国的那些王朝来,实在差得远。
荒谬悲怆。把下错的每一步棋予以严肃审慎的姿态重现于镜头前,是所有陈述败家辱史者的最高修养。忠君双臣于国亡定局下延伸出对亡国之道的探讨,在黑幕后铁匠炼铁的余响中找到了答案——肃杀之耻不因归春埋葬,却让子民得以劳作如常。不仅代入了一段陌生的历史,更颠覆了我对韩影的部分印象。年度十佳。
偷生算不算苟且,赴死是不是忠烈?三叩九拜卸掉自己的尊严,换取一城百姓的生,这算是伟大还是耻辱?“我们不知道国家社稷,只知道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这是百姓的价值观和真实的日子。两个大臣,一个说着实用的方法论,一个说着悲壮的价值观,该如何评价他们?美术,配乐也都很赞。
站隊學,死活要做明朝人學。
朝鲜抗清神剧,但的确韩国导演在处理这类大历史题材的类型化方面已经非常成熟。作为一部强烈民族主义倾向表达的韩国主旋律题材,并没有刻意回避历史,反而深入到大历史背景下的不同阶层,关乎信念于抉择,摄影构图大气,服化道堪称精细,战争戏非常震撼,堪称近年最好的韩国战争片,金允石演技令人折服
就观赏性而言无疑是不出彩的,但是静下心来看,特别静下心来看,是出彩的,历史很多时候没有对错,我猜,他的票房,好不到哪里去
挺一般的,140分钟的片长看得实在是煎熬。朝廷纷争,各种站队,各种明争暗斗。唯独小女孩那条线还觉得看得挺有感觉,除此之外前半部一大部分都显得有点多余。坂本龙一的配乐这次倒是没有惊艳到我。了解了一段历史也算是小小收获了吧…
礼判送不到檄文,拂衣重于鸿毛地赴死,让君苟且三拜九叩地偷生;吏判写好了答辞,站起做万古唾骂的逆贼,留君跪下当卧薪忍辱的帝王。檄文是倾坠城堞通往生的桥,答辞是飘荡闾阎不会死的路。殿下请踩着路,睥睨金丹山燃起的烽火;留臣等守在断桥,回望南汉山散去的硝烟。这也算,臣对君最后应尽的情分。
一个又一个的国家在吹嘘自己多牛逼,国力多强盛,军事多厉害,古往今来,纵横全球,都是这样,可是搞来搞去,不过是自己人蒙骗自己人,结果却搞得国民自尊心日益膨胀,面对他国挑衅,下不来台,甚至自己都以为能打的赢,于是真的去打一仗,接着政府垮台,新政府另立,再继续吹嘘,循环于是不断往复…
看到了说满语的满族人 跟五阿哥什么的真的不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