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长路简史

剧情片美国2019

主演:塞布丽娜·卡彭特史蒂文·奥格玛姬·丝弗Esodie Geiger杰克莫·巴泽尔Lindsy Campbell拉丝蒂·休默肖恩·普林斯

导演:AniSimon-Kennedy

剧照

长路简史 剧照 NO.1 长路简史 剧照 NO.2 长路简史 剧照 NO.3 长路简史 剧照 NO.4 长路简史 剧照 NO.5 长路简史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4-06-18 00:38

详细剧情

  讲述了十几岁的诺拉和她极具魅力的父亲克林特一起住在面包车里长大,两个游牧民族对抗世界的故事。当悲剧发生时,诺拉必须独自面对人生的现实,她需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悲伤、她的过去和她的新目的地。

长篇影评

1 ) 《长路简史》:离开老崔的日子

如果提起演员史蒂文奥格,恐怕没有几个人会知道他是谁,但如果提起他在电子游戏《GTA5》里扮演的崔佛,恐怕不少人脑海里就会出现他那张搞怪而暴躁的脸,这个角色因为深受大家的喜爱,在中文互联网上被亲切的称为“老崔”,所以对国内大部分玩家和观众来说,他们只知道“老崔”而不知道史蒂文奥格这个人。

虽然“老崔”这个角色让史蒂文奥格被全世界人民所熟知,但他的本职工作依然是个演员,在很多中国剧迷熟悉的美剧之中他都曾出现过,比如《疑犯追踪》、《行尸走肉》、《西部世界》等等,但无奈咖位不够大,所以每次只能出演一些配角角色。2019年,一部名为《长路简史》的电影上映,当了一辈子配角的“老崔”终于在这部电影中当了一回男一号,但可惜的是,他这次的角色有着男一号的名却只有当配角的命。

我是1988年出生的,如果您跟我是同龄人,相信小学时候一定都有学校集体组织观影的经历,在那些岁月中,曾经有一部电影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离开雷锋的日子》,因为在那部电影中,出现在片名中的雷锋在开场不久便牺牲,剩下的戏份都是乔安山在昔日战友雷锋的精神激励下坚持做好事。而这部《长路简史》也差不多,在影片开场不久后,身为父亲的“老崔”便突然去世,留下了未成年的女儿独自闯荡世界,因此我觉得,这部电影翻译到中国应该改名叫《离开老崔(爹)的日子》。

这部电影一上来便为我们展示了一对“特别”的父女:由史蒂文奥格扮演的父亲克林特和由塞布丽娜卡彭特扮演的女儿诺拉。之所以说他们特别,是因为他们是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游牧民族”,一辆老式的房车既是他们的家也是他们的马,从诺拉还未记事时起,克林特就载着她不停的走在路上,他们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父亲克林特总是会给女儿讲一些稀奇古怪的知识,他甚至从来没让诺拉看完一场完整的电影,因为他觉得看到结尾并不完美,看到一多半自己想象出结尾才是完美。对于父亲的生活哲学,渐渐成年的诺拉却开始有了逆反的心理。

可以说这部电影的前三分之一同《不留痕迹》十分相似,毫无疑问,如果剧情继续发展下去,父女二人势必会爆发冲突,甚至像《不留痕迹》那样分道扬镳,但就在这时候,父亲克林特却死了。

我们都知道,对一个人成长影响最大的就是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会不习惯甚至痛恨父母对我们的影响,但在漫长的生命之中,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可避免的走到父母曾经的路上。诺拉也是如此,在父亲克林特死后,她因为生活惯性依旧按照父亲曾经的方式生活,却很快发现自己不适应,于是她扔掉了父亲的遗物,选择融入社会,她住进了正式的房子里、看到了完整的电影、吃到了热乎的食物、融入到了一个热闹的大家庭、甚至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但到最后她才发现,这都不是自己要走的路,而那个死去的父亲,早就给了她真正的指引。

这部电影可以说有些沉闷和无聊,沿途的各种美好风光似乎才是这部电影的真正加分项,但我在看完之后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究竟应该如何走在这世界上。很多人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都觉得父亲克林特的所作所为很不负责任,但在看过诺拉与亲生母亲的对话后我们却能够发现克林特这么做有多么的伟大。他独自承担了抚养权,为自己的女儿戒了酒,他不停地上路并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给女儿一个永远新奇的世界。从影片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克林特一开始没有选择上路,那么他将在一个贫苦之地艰难的抚养着自己的女儿,让诺拉最后成为跟片中那个印第安女孩一样的平凡而又孤独的女孩儿;而他们走在路上,一切便都不一样,虽然还未成年,但诺拉已经见识过荒漠之中的长河落日,旷野里的满天星斗,她能给你讲述人的瞳孔有多少种不同颜色,也能给你描述太平洋里的章鱼如何的神奇。

“在路上”这个词儿这几年在国内有点烂大街的意思,但在我看来这仍是一个积极的词语。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选择一辈子呆在一个地方,有的人选择永远走在路上,无论你怎么选择,都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别人告诉你的只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法,真正要如何认识这个世界,还要靠你自己去走,去试。就像片中的诺拉一样,试过不同的路,才知道父亲当初给自己指的才是那条正确的路。

我最近做了一件在别人看来非常愚蠢的事情,那就是在没找到下家的情况下辞职。诚然,现在不是一个离职的好时机,疫情还在肆虐,经济依旧疲软,但我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再这么呆下去,因为这个地方已经让我无比压抑,既然如此不如选择离开,去试一试别的路。有人劝我等待一个好的时机再离开,等疫情过去、经济再次腾飞的时机,但真到了那个时候,谁又能知道有没有别的事情会拉住我呢?想上路就得马上走,如果一直要等万事俱备才动身,恐怕那时候我也衰老,失去了认识世界的兴趣。

人生的道路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这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选择,有些路要自己亲自去走一趟,才能知道那是不是自己要走的路,认识世界的方法论有千万条,你不去试试,怎么会知道对错呢?

2 ) 吃着晚饭、手机里放着这部电影,边吃边流泪!

故事的情节看完后直击到我的内心,演员的演技都在线,最好的演技就是没有痕迹的演技。父亲的突然离世,一个女孩一路上的孤独的和父亲留下的那辆绿巨人面包车在一起。和母亲在一起更加深入了解到父亲为什么那么对她,因为要她独立。因为她的母亲根本就没准备好要她,甚至在外人的面前称呼自己的女儿为侄女,而这一切对女主的内心打击是很大的,也导致了最后和自己的妈妈和平分手,回到修理厂自己的安身之地。喜欢的人非常喜欢这部片,不喜欢的也会觉得看上很累,因为中间部分与我产生非常大的共鸣,看哭了。看片无数最后被这部片子看哭了,真的杀人于无形之中,还是在一遍吃饭一遍拿手机在看,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会掉泪了。导演编剧厉害。

3 ) 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想安定与“被迫自由”

我羡慕的人生,就像女主诺拉的公路之旅,想走就走,想停就停,不合适的,就再启程。

影片开始就在路上,在无人居住的泳池游泳,看电影看一半跑到另一间看另一部,诺拉抱怨总看不到结尾END,也习惯在图书馆顺书学习。父亲带着女儿,一边公路走走停停,一边给人修东西赚生活费。有人看到了自由,也有人看到了生活的不易。因为,女主这个年纪应该要上学 ,可是,没有这个条件,只能跟随父亲住在面包车里,被迫“自由”。然而,命运总爱抓弄原本就不幸的人,父亲开着车说“走”就“走”了。或许他只是换了另一条看不见的公路,继续着他的旅程。

女主更多的想要的是安定,有两次以为自己可以安定下来了。第一次是遇到了一个友好的收养了很好孤儿的家庭,女主人给女主扎辫子,估计是第一次有人对她这样做,她在此刻感受到有种母爱的感觉,她看着电视,影片特意给了电视一个镜头,电视上出现“THE END”。与此前电影院总没办法看到结尾相呼应。诺拉想,就这么安定下来了。可是,接下来的相处,她发现她与这里格格不入。什么都不用说,影片的下一个镜头,就是女主就又在开车的路上了。导演的每一段启程都很洒脱,说走就在路上,很喜欢这种手法,没有任何的留恋,不适合了,离开就是,尽管它曾经有些许美好。这也是我羡慕女主的地方,如果我在对待感情方面,也能如此。。。

第二次的想安定下来,是女主找到了亲生母亲,女主以为这次可以安定了吧,她想着把车卖掉,开始在附近找大学,想读书。可是,预想总和现实有出入。母亲当年抛弃了她,现在也没有想要负起母亲的责任。女主买回了之前卖掉的车,收拾东西的时候,碰到母亲,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话,最后拥抱了一下,算是最后的告别。看到这里,我其实很生气,怎么会有这样不负责任的母亲。

幸好一路上,也不是所有的片段都那么悲伤。在两次安定之间的一个时间点,车子坏了,因为付不起维修费,她就给店主打工。因为女主聪明,做事也积极,也努力好学,很快成了店里的帮手。店主还特意提供给她住的地方。就在她打工还清所有维修费的时候,店主本来想给她个惊喜,所以把女主的面包车翻新了一下。女生很生气,质问他怎么有权利在不经过她同意下,擅自作主给车喷漆了。店主则是一脸懵B.对女主来说,这不仅仅是一辆车,它承载着有关她父亲的记忆,所以,一气之下,在另一个黑人女孩的帮助下,去找她的亲生母亲了。

最后,女主在离开她母亲后,回到了这里(修车店)。黑人女孩的话,也是影片导演想表达的:不一定要有个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有个理论意义上的家也是可以的。有些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而有些人虽有血缘关系,但也仅限于此。

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如果你把她/他生下,请对这个生命负责。

4 ) 如你在我左右时

时近7月末,看到了今年到现在为止,最为之触动的一部电影。

《长路简史》,The Short History of the Long Road。

一个女孩开着破旧的老厢式货车,承载着只属于她的故事,独自漂泊在渺无人迹的公路上,穿梭在与她无关的世界里。

她驶过城镇,掠过旷野,见证过朝阳迸发出远山前的最初一缕光辉,也曾目睹晚霞点燃长空下的最后几层树影;她偶尔驻足,也许是为混得一顿饱饭,也许是为收集一些用品,又或者是为了简单处理抛了锚的旧货车;她沉默寡言,即便偶尔与人交谈,也鲜有人知她的过往。车门关上,引擎点火,轰鸣声中她又化作这条路上一个渐行渐远的陌路人,融进人们从不曾驻足凝望的地平线。

那些从她身边匆匆驶过的人们不知道,这辆小货车就是她全部的世界。

电影的基调平和缓慢,娓娓道来。女孩从小和父亲相依为命,以车为家。被父亲命名为浩克的老厢式货车承载了她一路长大的所有记忆。但突如其来地,父亲去世了,那些她曾以为会永远这样持续下去的生活,在那一天成为了她生命里回不去的美好。于是她独自一人开着自己的全部身家,踏上了父亲未竟的道路,也在追溯父亲过去的同时,驶向属于她自己的经历。

苏东坡写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公路片这个题材的核心就是相遇与告别。短暂的陪伴是幸运,长久的独行是必然,人们驱车在洲际高速上擦肩而过,每个消失在后视镜里的身影都是一段独一无二的命运。

这样的主题天生就具备一些超然的气质,它也正如大多数公路片一样,平淡中附着着伤感,温情后隐藏着苍凉。人们很容易想象到,这样一个讲述小女孩独自驱车流浪的主题有多少故事可讲,只是这些故事注定不会呈现出太过轻松的形象。

父亲去世的那天,她把父亲的衣物整理出来放进路边的捐赠箱。待走出几步追悔莫及,却为时已晚倚箱而泣。人对于一段经历的告别,十有八九都是现实所迫,无论是否准备好,自己都只能被迫成长。告别了父亲的女孩开着货车向着父亲生前只言片语提到过的母亲所在的城市驶去。

她餐风饮露,一文不名;蜷缩在自己的车里被停车场的保安夤夜驱赶,栖身在废弃的别墅却不敌新来者人多势众;车子抛锚,她为修车在汽修厂打工度日;终逢生母,方才意识到已无法适应定居生活。她遇到过贵人,结交过挚友,投奔过母亲,这些人都或多或少放慢了她的脚步,却都不曾让她真正停留。也许在内心深处,她早已经承载着父亲那终生漂泊的灵魂,通衢所向,四处为家。

她像一个虚无缥缈的影子,不依附于任何一个实体,一个人一辆车一段故事,缄默着向前驶去,偶尔驻足回首,才发现已经走出一生之遥。

电影里她的旅程分为两段,一段是去路,一段是归途。同样的一条路,去时心存忐忑,步履维艰,尽管充满着对前方未知的迷茫,却不得不倾其所有努力前行;回时重拾自我,意念笃定,过往的一切如大梦初醒,车尾的世界再无眷恋憧憬。

人的青春就是在这样的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突然想起当年科洛主演的《海扁王》。也是与父亲相依为命,也是父亲意外身亡,只剩下女孩自己扛起父亲没有完成的事业一个人走下去。在《海扁王》里,超杀女不到十岁就枪法过人,本片中女孩同样垂髫之年便精通车技。因此当她去教路边几岁大的黑人小孩开着她的货车在院子里闲逛的时候,她真的以为这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会的年龄,却被吓得花容失色的男孩老妈连滚带爬地出来喝止。

很多时候连你自己都意识不到你的经历将你改造成了什么样子。

无论是超杀女还是本片中的女孩,对于别人,这些都只是可有可无的技巧,可对于她们,这些是生存所必须。若是科洛年轻几岁,这样一个角色可以说是为她量身定做的了。

邻近结尾的时候,女孩找到了自己亲生母亲,知道了当年她和父亲是怎样的落魄,怎样的无奈,也知道了当父亲做出决定将她带走并在公路上抚养长大的时候,需要多大的勇气。如今母亲的生活安定,虽然愿意接纳她,却始终不想对外人承认自己的女儿。这样隐晦的疏离感让女孩更加思念自己的父亲。

没有什么矛盾冲突的集中爆发,她做出了离开的决定。而母亲似乎也毫不意外,又或是早已在她身上看到了当年父亲的影子。于是女孩把本来为了安定上学而卖掉的货车又买了回来,再一次驶向了未知的远方。

上一次她是为命运所迫,这一次却是慎思而为之。

她掉转车头,重新驶过自己这一路之上遇到的芸芸众生。换了的是心境,不换的是父亲留下的这部车,和注定不会停下的灵魂。这大概是公路片的另一个内核,一段路走过去,你重新审视自己的心境,有些迎来成长,有些一如既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年韩寒在《后会无期》里想表达却没有很好地表达出来的一切,都在本片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收音机里传出当年父亲还在时听到的音乐,只是驾驶座上的人,早已成了她自己。

取舍和归宿,更迭与传承,女孩与父亲的形象在不同时间轴上重叠起来,如同一个生命的轮回。

但是这一次,她不再畏惧。当她在加油站遇到去参加货车营地的一家人时,她们友好地问候着,然后驶向同一个方向。她没有执念了,父亲未竟的旅途已经走完,未来的方向全由她自己去书写

对于她来说这是很长的一段故事,也是不可替代的一次蜕变。但当镜头升起,她驱车远去,成为公路上一个与其他车辆同样大小的一个剪影时,这个故事便不再那么重要。这条路上你见到的见不到的,错过的与同行的,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段故事,也许更加精彩。这是片名的含义,漫长道路上一段微不足道的故事。就像这座城市,这片大陆,甚至整个人类文明。当镜头拉到足够远,当太阳化作宇宙背景上另一个与身旁亿万恒星别无二致的微不足道的光点时,整个人类的历史都如同无人问津的尘埃般轻盈。

公路片和科幻片,是仅有的容易让人产生巨大渺小感的两个题材。

作为一个沉浸在GTA5剧情模式里很多年的玩家,第一次在电影里看到史蒂夫奥格着实让我惊喜和意外。索幸之前看到过很多的采访和活动,对他几乎别无二致的形象和标志性的声音印象太过深刻,几乎没有花什么时间就认了出来。没想到第一次看到他居然是在这样一个慢节奏,充满文艺气息的温情向公路片里,大概也算是今年最出乎意料的演员了。

影片结束,片尾曲舒缓轻柔,但脑子里却莫名想起当年《速度与激情7》的结尾,传唱多年的“See You Again”。同样是告别,同样是一辆消失在视野里的车,公路上的情怀注定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

“我想起了很多人。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是我在这条路上踽踽独行时所结识的人。他们的脸融在一起,让我无从分辨。我们相遇、交谈、同行、分别,然后在彼此的过往中留下自己的印记。他们中的有些人我已经见不到了,但当我走在这条路上,我能感受到自己身上他们的影子。我感谢那些朋友,感谢你们帮了我一程,让我可以走得更加轻松和淡然。之后的路我会一个人走下去,正如你们陪在我左右时。”

(完)

5 ) 长长的路的尽头是撒?

(因为写不下了才在这儿写,敦煌来的就是壁画多,望见谅)

七分。

首先是观感,观感不错,至少给人一个完整故事的感觉。简史感觉称不上,公路片内容上深刻的多的也没自称简史,本片至多属于简史的一部分,人生太多样了,公路片反应的人生也是多种的。

回到电影本身,nola老爹的突然离世有种把娃独自扔路上的感觉,虽说是被动的,但至少nola后面一段日子不好过,不好过的时候怎么办?先恨老爹,然后强忍,忍不住的时候又想老爹,用从老爹那里耳喧目染学到的东西最终还是自立了,小叹一声:偶像的力量哈哈哈。片中的人物也称不上好的或者坏的,属于真实的,这是本片亮眼之处,无论是老爹死后遇到的第一个慈善女士,还是后面遇到自己的亲妈,亦或者是汽车维修店的老板都是如此,这些人物无一不是用真实的情感向主角传达一个关于成长的道理:年轻时候上上路,对世界有看法可以,但最终人要成长,大方向上还是要安定下来,不光是出于对自己负责,也是出于对身边人事物的责任。 就像是那句不是鲁迅说的话:你以为你懂了,实际上你不懂;你以为你不懂,实际上你一直都是最懂的。说了等于没说,草,就烦。

6 ) 因为我放弃你,你才活下来

诺拉和父亲生活在老爷车级别的旅居车中,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公路上流浪,没有目的地。他们在法院查封的别墅游泳,在电影院切换放映厅混票,但每部电影都看不到结尾,自动洗车时把衣服挂在车外顺便洗衣,在图书馆顺书,餐馆吃霸王餐。诺拉没有化妆品,没有首饰,没有上过学,父亲从小把她带在车上,养大,自己教育。父亲有手艺,可以帮别人家修东西挣点钱,诺拉也在一旁悄悄地试戴女主人漂亮的首饰。诺拉也会因每次看不到电影结尾和父亲闹一点小别扭,直到父亲答应带她去新奥尔良,因为她的妈妈在哪里,然而父亲却猝死在开车时。诺拉拿着父亲的死亡证明,偷偷从医院溜走,如同经常从餐馆逃单溜走一样。她继续着开车流浪的生活,只是更加艰难,在便利店偷烤肠,在停车场过夜被保安驱赶。诺拉也想有一个车下的家庭,她尝试加入了一个收养家庭,但受不了清规戒律而离开。她的车坏在路上,遇到一个修车大叔。修车要一千多美元,诺拉没有钱,她就拿起扫帚,整理工具,直到大叔心软,同意她留下打工挣钱修车。有一天大叔还给了诺拉一个任务,让她把阁楼清理干净,然后建议她搬到阁楼住,因为阁楼有暖气,车上住很冷。诺拉认识了的墨西哥女孩,通过她的帮助,用互联网检索到她妈妈的信息,然后去找到了她妈妈,然而没有常见的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原来她妈妈当时并不想要孩子,是她父亲想要,父母当时开了个酒吧破产了,成天酗酒玩乐。诺拉生下来后,她父亲告诉母亲,他要抚养诺拉,然后带着诺拉离开了。母亲告诉诺拉,正是因为她当时放弃诺拉,诺拉才能活下来。诺拉从小就没有看到父亲喝过酒,她回想起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光,明白了父亲对她的爱。诺拉与母亲生活了几天,母亲对她不能不热,对外说她是侄女,也不回应她想读大学的事情,只是帮她把车卖了。诺拉最终选择离开了,她耍小伎俩买回了那辆老爷车,继续她的流浪。她开车帮助受家暴的墨西哥女孩去了8小时车程外的姑姑家。墨西哥女孩告诉她,我们不一定非要有一个生理意义的家庭,但可以拥有一个逻辑意义的家庭。这个逻辑意义的家庭,也许就是流浪中遇到的各型各样的人吧。影片的结尾是诺拉无意中参加了一群同样开着老爷旅居车的家庭的聚会,地点是在白沙国家公园,大家一起开心的喝酒、聊天、篝火、弹吉他,是有一点像个逻辑意义的家庭。喜欢这部电影的,也许就是哪些在家里,在单位,每天程序化工作,各种约束,各种羁绊的人,盼着哪天也能自由自在去流浪。

短评

沿途风景是本片重点,其余散乱无序。片名改成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Short Road” 才更贴近故事。

5分钟前
  • 老怪CXJ
  • 还行

同类型比较,属于没有什么人注意的片子,我也是偶然在友邻标记的时候看到的,匆匆一眼,几近错过。(海报确实做得比较糟糕)看完之后翻了翻短评,貌似是批评居多,但我觉得它比近期热度十足的《无依之地》好看。起码在这个失眠的夜晚,它很好地抓住了我的情绪。

7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推荐

纵使前路荆棘坎坷,我仍面带微笑一路向前

9分钟前
  • 阿七
  • 力荐

比这几年的同类型片好多了,故事主线很简单,也不讲什么高深的道理。米国真是人才辈出,热爱理想。

12分钟前
  • LM
  • 推荐

人生如浮萍,飘落何处既是命运,也需自身把握。人生就是一条长路,剧中小女孩开着旅行车,途经陌生之地,际遇行行色色的人。短短一段时间,决定其人生走向。锚定她的并非所寻找到的母亲,而是邂逅的陌生人。

13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比《不留痕迹》差远了,相当平庸的独立片,弯刀大叔的客串是亮点

16分钟前
  • 荒林
  • 还行

坚强的小女孩啊,希望每个人长大之后再为了追求梦想而经历苦难,而不是在小的时候

20分钟前
  • 通叔
  • 推荐

5星好评,之所以给5星是觉得跟以往的公路片不一样,有"反公路"片的意思,甚至有一点嘲讽穷游。这些年流行忘掉一切,抛开压力,开车上路,四处周游的快乐旅行生活。像女主爹地说的那样:这是一种低成本,高体验的生活方式。幸福了爹地,苦了女儿。

22分钟前
  • 蛮蛮
  • 力荐

不能对可能不好的事情 抱有过高的期待感觉自己很喜欢,女性,公路,抱有一个目的不断追寻直到找到未来方向的题材的电影

25分钟前
  • 冬夕宜晚息
  • 推荐

女孩的成长心灵救赎之旅,为公路片多加一个星,几段配乐有感触

27分钟前
  • 小跳
  • 力荐

凭这质感就下不去手打低分,teen girl finds home公路片角度上就很讨巧,这种生活我还是很喜欢,匠妹撑大女主有点难啊还是配角更合适

31分钟前
  • mills
  • 推荐

太爱了。近期一颗两颗星打得我怀疑人生。太好了,特别好(张亚东口吻

36分钟前
  • 江未
  • 力荐

这电影取了个太学术的片名,故事性也不算太强,想表达的东西太明显。女主后面的独角戏多少有点空,缺乏起伏,表情基本上也没有太大变化,身上总是干干净净,不像是车间里干体力活的。

37分钟前
  • 天D行者
  • 较差

些许无奈,独自成长。参考影片《房车》

40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死爹孩子才能长大系列。。。。女孩的笑容真是太感动人了

44分钟前
  • zmzy
  • 推荐

有时候你的家是陌生人给的。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觉得和父母在一起才有家,父母也有义务给子女一个家,但是有的父母就是没有准备好给子女这个家。这样的父母确实没有责任感,但抱怨并不会改变什么。如果有可能的话,人应该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家。哪怕这个家只是一辆老房车,只是一个修车铺,只是一个沙漠中的小屋。没了父亲的小姑娘,在对母亲失望后,总得给自己找一个家不是么?还好房车还在,这个家可以停留,也可以上路。

46分钟前
  • 蒙奇D
  • 还行

房车卖早了

49分钟前
  • jiade
  • 还行

看的时候想起一部叫《不留痕迹》的电影。有趣的是,看《不留痕迹》的时候想起的是《杰克与露丝的情歌》。与《不留痕迹》的极端爸爸相比,本片的克林特更“入世”一些,当诺兰见到生母时,我们甚至完全理解了为什么他要带着女儿漂泊在路上。片子结构有点松散,很喜欢克林特那个电视的比喻,我在绿皮车上感同身受。“每当我想看电视时,克林特就会把车窗打开,所有的风景都在倒退,但只有一个频道。”诺拉说。

54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美国人是真的喜欢在路上的生活,外在条件也支持,有着遍及全国的公园和露营地。爸爸鄙夷那些要拥有自己房产且带后院和泳池的人。后院可以游泳可以烧烤可以喝啤酒,难道不好吗?!我的白日梦是一栋有着门廊大草坪后院泳池的房子!我已经清晰认识到,我不是在路上的人。美国人独立到了令我发指的地步……

58分钟前
  • Y门食客
  • 力荐

女孩是幸运的。父亲是爱她的。胖大婶和修车店老板是爱她的。母亲其实也是爱她的。只是,女孩的内心是孤独的,她喜欢流浪的感觉。

59分钟前
  • 李湘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