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在日本的家庭罗曼史有限公司是一家通过角色扮演为客户定制“体验”的公司。在这里,你可以租借到陪伴自己的“父亲”,愿意顶罪的“同事”......公司员工石井裕一在一次次的倾情扮演中,也陷入了对自己职业的沉思。陪伴在身边的人可能是假的,生命中的美好回忆又有几分是真的呢?德国名导赫尔佐格视角独特,打破纪录与非纪录的界线,在演练好的剧本和真实故事的交错之中,观众也不免从电影延伸出对自己现实生活的思考。
假象约等于美好的生活,在人工智能时代与一切时代。
——《家庭罗曼史有限公司》(Famliy Romance,Lld.),赫尔佐格,2019
只是这个名字就让我爱上它了——家庭罗曼史有限公司,宛若一则后资本主义时代的浪漫家庭神话。在这里,我们可以购买到一切所需,包括宝贵的爱。
漫步在它长的看不到头的电子货架上,下了单,从小缺少父爱的少女就可以选一个“爸爸”;没有人爱慕的骨灰级御宅男,也可以定制一个专属的甜心“女友”;孤独的空巢老人从此有了不时来探望的“子女”。这是一个金钱可以买到一切的世代,包括幸福或自我满足式的幸福。
在一个由人类孤独构筑起来的自慰世界,赫尔佐格选取了一种类AV式的风格去呈现这个关于人类孤寂无边的故事。 好多的场景可以让人轻而易举地联想起日本成人产业中那些故意拍得粗糙自然的伪偷拍AV:摇晃的手持摄影、直逼到脸上的猥亵构图(一种廉价堕落的亲密感)、贫血般的白桃调色·····你知道它是虚假的,就像这雇佣来的幸福。这似乎也是人类孤独观察者赫尔佐格为何选择在日本拍摄这个故事的缘由。在性产业异常发达的日本,一定埋藏着更高浓度的人类孤独。性源于孤独,异常活跃的伪性源于高出同类的侵蚀性孤独。有性瘾的现代日本,无疑是一个展现人类孤独的最好标本。
这是一种疾病,被当代人类所共有,我们几乎已经分不清网络时代的真与假,一切的界限都消失了。而这种现实感的隐遁还将因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趋近愈演愈烈。或许总有一天,我们会如悲观的预言家赫尔佐格一样,也如片尾的石井先生一样,在某一个时刻,深刻地怀疑起磨砂玻璃门后的家人是否也是假的。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一部人类新时代的家庭片,他为这种传统的敦厚类型注入了一种科幻感,带着冰冷的商业逻辑和鱼贯的科技入侵。当后资本主义时代的资本逻辑入侵了人类伦理最后的堡垒,那才是异化的真正开始。赫尔佐格的判断带有他一贯的悲观主义,我们的孤独亘古无解,所以,早晚有一天会向这些投降的。只是按一个按钮就可以购买的温暖,即使是充满假象的温暖,为什么不呢?
就像真寻母亲在海崖上用没有接线的黑色电话机给亡夫拨打的那个电话,我们并不期待那一端的应答,一切都是自欺欺人。或许,假象约等于美好的生活,在人工智能时代与一切时代。
现在我开始怀疑,石井先生也是人工智能了,他和他的同僚又何机器人旅馆哪些随时准备给予人类假性幸福的机器人有什么不同呢?赫尔佐格用一个充满深意的镜头将鱼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在鱼缸上的影子和石井在鱼缸上的投影并置在一起,似乎就是在提醒着这种同一性。暗自疯长的恐惧感已经降临在每个人的心灵。
赫尔佐格用众多的、甚至可以看作阶段性动态帷幕的航拍镜头,展现着遮蔽在这片天空上的巨大孤独。一开始我们以为这只是一个异国人士对日本溢于言表的偏爱,就像那些刻意展现出的日本传统文化的片段(开满樱花的代代木公园、武士道、手偶狮子舞、哑剧表演者、狐神、神谕),想要赋予这部电影一种风光片的质感。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呼应了赫尔佐格的作者主题——孤独,你可以将这些航拍镜头看作是一种“神的俯视”。他在他的电影中,总是自诩为神的,这种硕大的自恋支撑着一部又一部人类孤独神话的制造。他俯视着人类的永恒孤寂,就像神悲悯而无动于衷的俯视一样。
选择少女真寻作为切入口,为这部孤独的电影增添了一种樱花色的人性温度,一个在婴儿时期就失去了父爱的女孩,她浑然不知眼前的父亲是母亲雇佣来的。他高大英俊,带给她缺失的男性温柔与思维,可以解答她恋爱的困惑,就像每一位称职的父亲那样。 这一单生意不像其他那样纯粹,所有当事人都入戏太深,已经接近违反家庭罗曼史有限公司经营原则的边缘。石井想着用一次“死亡”来为这个订单收尾,那位单亲母亲却已经邀请他入住她那个豪华却空荡荡的家了。 这是赫尔佐格为人类保有的一丝希望,在金钱可以购买一切的世代,我们还能分清真与假,还能守住人类伦理的底线。石井拒绝的,既是一种人类共同渴望的宝贵温度(毕竟这对商业父女已经开始彼此产生真心),又是一种人类共同的抵制。这个狭窄的切入点,却更像一个长着大嘴的黑洞,几乎要将我们吞进去了——神的孩子不爱孤独,但孤独从未放过他。
那个自从陪真寻游览代代木公园后开始的梦境持续地缠绕着石井,武士们不再用真的剑与戟,他们用无形的武器彼此攻击、切腹、同归于尽。这次,真与假混同了对方,一切不再重要了。而我,真的要被孤寂刺穿了。
对赫尔佐格选择日本,以自觉地叙事者身份来完成这么一出元文本,有些但又不十分意外。文德斯的《寻找小津》中他就表示过对日本都市景观的反感,因为“纯粹清澈的影像”在这其中已消失殆尽,不过同时也说了不会回避冒险。所以三十多年后的这次冒险,赫尔佐格把摄影机对准影像本身,使它在现实与虚构高度渗透的处境中暴露自己。从物质表象抵达本体论命运过程中不断叠加“欺骗混淆—揭露批驳”的桥段,最终走向了现实的失落。 首先模糊了纪录片与故事片的界限,其次是贯穿始终、参照现实(或许是拟像符号)的表演模糊了真实和想象的边界:主角自己作为一个角色扮演者,向友人诉说自己不久前在公园观看了一次武士练刀的表演,然后做了类似的梦,梦里有同样逼真的仪式性剖腹,手上却没有刀。因为原本他们手上拿的是假刀,既然参照的现实是假,梦里的真当然不可存在。这种再现形式的危机参照的是物质表象凝聚成整体所通达的无形与抽象的“现实”。拍照时的哑剧,也是同样的表达,正如《放大》结尾没有球的网球比赛,或者《燃烧》中表演吃橘子的片段———第四面墙被打破,面对作为幻想支点的银幕,我们既是观众也是演员,既在看也在创造——能品尝到橘子的味道是因为只选择想吃橘子的欲望本身,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没有刀,破腹场面的真实感依旧没有死亡。最后主角也失去了辨别这些的能力,躲在家门旁边,门里的孩子触摸门的手,就像《假面》开头的孩子触摸屏幕上“亲情”。
这大概算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体验到在大银幕前看了89分钟的岛国成人动作片前戏了。看见豆瓣里各种牵强附会式的,强行为导演挽尊的说法,刷新了我对豆瓣7.0分的理解。
同样是去年我在油麻地电影中心参与的欧洲电影节,也同样有一部日本电影(相比德国导演片的这部,《睡着也好,醒来也罢》好歹算是血统纯正了),对比之下,并没有让我平息我的不满。因为都是有把戛纳电影节拿出来镀金的嫌疑,但这部实在是令我有种被打劫了60块的直观感受。
观影的过程令我反复产生极其强烈的“对不起,我脏了!”的自我忏悔。
角色的尬演程度之高,也一如短评里有豆邻提出的“总感觉下一秒都要穿越回AV的既视感”,甚至有人提出《迷失东京》和《楚门的世界》之类的强行补锅,你们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这是素人AV的质量啊,演员们连个颜值都没有!全然ない!这样真的不好!整部电影演技最好的分别是刺猬和机器人酒店里的酒店机器人啊难道不是吗。
我给了足足1个小时的耐性压抑住我想中途离场的冲动,在最后20多分钟的时候,我觉得如果剧情有一个恰如其分的拔高和升华,我应该也不至于会过于生气,我当然会选择原谅它啊!
可是,机器人酒店里的机器鱼真的有什么很有价值的隐喻吗?
就算有,这种凑在金鱼缸前略带《重庆森林》电影截图的摆拍真的能令人感到——如果我的亲人也是别人假装怎么办的嘤嘤嘤,就可以说明这部电影值豆瓣7分?
这一部电影让我明白原来AV也算是某种伪纪录片,这次感觉连伪纪录片的名声都被搞脏了,它值得和《Cloverfield》放在同样的7.0级别吗?《摄影机不要停》不得要满分?
如果强行说这是伪纪录片,日本真的纪录片是做错了什么对不起导演了吗?就NHK的72小时已经足够吊打这种垃圾的设置,好歹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也没有太大的毛病不是吗?
所以,将AV的核心部分全部剪掉,并且在最后20分钟强行增加寓意,等于是导演的一次有趣的尝试?真的很难想象导演是不是真如豆邻说的那样,窝在酒店里看了超多的付费AV以后拍出来的垃圾电影。
莫名其妙一个陌生的男人,对着你眯着眼睛笑还要一直叫你的名字,跟你说他是你爸爸啊,但是已经组织了家庭,可是还是每个礼拜风雨无阻陪你一起闲逛谈心?电影取景更是粗糙到莫名其妙,怀疑是不是直接借用了AV的片场,因为真的是有强烈的“万事俱备”的即视感啊!
连求签都是个bug啊大哥!谁会把大吉绑起来?等着住持把你抽到的大吉大利一起烧掉吗?那是绑凶签的拜托!
我真的好生气啊怎么会有这么垃圾的电影打劫了我的钱包!
可能这场电影唯一给我带来的欢乐,就是有幸和一大群(真的是一大群)直男一起带着“肮脏的”遐想看着这部电影发笑吧,改成“喜剧”我都愿意加一颗星,真的!
当“家庭”和“公司”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也许我们会感到惊讶:情感,尤其是家人之间的情感,竟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甚至产业化的东西存在。在荷索所拍的这部《家庭罗曼史有限公司》里,他关注了一家真实存在的公司,它出租雇员,扮演顾客的家人。这些雇员会参加顾客的毕业典礼、结婚仪式,或是单纯陪伴顾客,弥补他们对于某种亲情的缺失。
比如本片的主角,石井裕一,在片中,他被一位女士雇佣,扮演她女儿的爸爸,陪她聊天,出游,拍大头贴,看小动物,参加烟花大会。在现实中,他也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在采访中,他提到,接到最多的申请,就是来自中年女性。她们要求他扮演父亲,陪伴她们的孩子。
情感产业的出现,意味着“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界限,正在不断被打破。一直以来,情感被划入私人领域(private)。亲情、爱情、友情,都应该是非公开的个人之间的连接。这些情感由亲密的私语开始,止于熟人之间的传播。然而商品交换,公司运营,广告宣传这些事,实属公共领域(public)的话题。比如这家公司,它有面向全社会的网站、报道、宣传、采访,甚至石井裕一本人,在参与了荷索的这部电影之后,也变成了一个略有知名度的公众人物。
当公共领域的“公司”,开始参与私人领域的情感,会发生什么样的效应呢?
《这么远 那么近》这首歌里,有这样一句歌词:“当我凝视我的脸,几亿人在爱恋。”或许是错误地挪用了这句歌词,但这个时代确实不缺少“大众情人”的存在:几亿人在电子屏幕上凝视一个明星,万千的私爱向一个人汇集,在这个过程中,情感逐渐变成了公共行为,也随之演化成为了明星产业。“大众情人”这个词,本身就代表私人与公共之间界限的打破,而石井裕一在做的,或许也可以被叫作“大众亲人”。
至于家庭罗曼史有限公司,虽然它的公共性达不到千万人量级,却因为更加实际性的接触,渗透进了更私人的领域。比如石井裕一先生,可以在同一个时段,扮演近十位孩子的父亲。
在公共和私人领域的交叠之处,往往会出现伦理道德问题。在片中,石井裕一对那对母女非常好,以致于最后那位女士提出,想和他一起组建真正的家庭。但他拒绝了。事实上,现实中石井裕一总共拒绝过约200次求婚(图1)。他也为家庭罗曼史有限公司制定了一系列职业守则,以维持一个伦理界限。比如与顾客的肢体接触,只能止步于握手(图2)。
如果深究这种一人对多人,又是彼此都清楚存在表演成分的情感关系,它其实是一种替代品,用来填补缺失的私人情感需求。缺少父爱的想补足父爱,缺少亲人的想寻求家人的陪伴。而要拥有这种替代品,不免会以公共领域的干预为代价。在公共领域的冲击下,钱财还算较轻微的代价的话,情感的真假难辨则是更大的代价。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一个人在公共领域的表达,掺杂了更多的表演成分,而在私人领域,会趋向于真实。对于这家公司的雇员来说,顾客花钱买服务,他们是服务人员,扮演家人是他们的工作,而“工作”、“交易”这些词都意味着,他们所做之事,都是一个公共领域的表达。
然而这些表达,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私人领域,它们是为了构造一个情感关系而存在。
顾客一开始或许可以很清楚地分辨,那个人是来自公共领域的,和我这个私人领域不会有重合,我是顾客,他是服务者,我们遵守着一个理性的、界限分明的规则。但在开始提到的那个例子里,石井裕一为一位女生当了九年的租借爸爸,陪伴她渡过了青春期,他对那位女生产生的影响,已经不亚于她真正的亲人。在荷索这部电影中,那个叫mahiro的女孩子,同样越来越离不开这位租借爸爸,却不得不接受他的必然离开。
这种关系,或许比正常关系更遥远,却又比正常关系给人更亲近的抚慰。它有着一些无法解决的矛盾:当你从公共领域寻求帮助,解决私人情感的空缺,却还是要遵守公共领域的规则。而这个规则,极有可能不符合私人情感的生态。这种真假混淆带来的怀疑,乃至痛苦,就是公共对私人干预性帮助的代价。
而再细究怀疑的原因,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爱导致了陪伴,还是陪伴定义了爱?是因爱而在一起,还是在一起的过程才是爱?这其中的因果是否可以倒置?《蝙蝠侠》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不是你本来如此,而是你的行为定义了你"。Butler也同样提出过表演(performativity)这个概念,她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姿态、动作不仅是某种身份认同的结果,而更是它们的原因。
将这种思路换到情感关系上,以假拟真的结果,就是以假乱真。因为“真实”,不过是“拟真”这个动作不断堆砌的结果。当两个人不以真正的爱为出发点,却做了所有爱人应做的事,这又如何不算做一种爱呢?
况且,做一个更大胆的设想,自认为真正的爱,是不是也可能是表演。美剧《绝命毒师》里,Walter White本是一个温顺的高中化学老师,但他不甘于自己的才华被不幸的际遇所掩埋,走上了制毒的道路。到后来,他的人性也逐渐改变,他变得残暴,邪恶,杀人不眨眼。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坏人,因为他找到了一个心理平衡点,就是“为了家庭”。他抱着自己的女儿,展示他制毒赚来的,高高摞起的钞票,他说:“爸爸赚的,爸爸为你赚的。”但同时,他又数次让家人陷入生死未卜的恐惧之中。他所谓的家人之爱,不过是通过表演达成的片刻的心理安慰,却在关键时刻又被人性打败。
情感关系的核心是人,情感商品化的实质,也是人的商品化。当我们把视角从顾客身上移开,去关注这些雇员的内心,会发现他们也很折磨。譬如,在荷索的这部电影中,最经典的一幕,即是石井裕一发现有一家酒店,人工智能完全替代了人的服务,甚至这家酒店的鱼缸里,都游着机械鱼。他盯着那座鱼缸,玻璃映照出他悲伤又洞明的眼睛。
虽然在那个场景里,没有任何旁白,但我斗胆附上一些荷索或许想提的问题:生命与非生命,到底有多远的距离?如果只差那一具灵魂,那当它不受控地生长出情感,是否是他服务的最大阻碍?因为相比非生命体的规律,强大,生命体好像更加脆弱,失控,混乱。而当所有人都在努力接近一个非生命体的强大和高效,正如他努力地抛掉个人情感,那人类作为一个生命体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当未来某一天,这项工作已经不再需要人类,因为AI能更高效地、通过计算完成情感表演,并长时间地陪伴我们,而我们知道这是100%的表演,那我们由此产生的对AI的爱,也可以算作爱吗?
毫不夸张的说,赫尔佐格是我选择纪录片导演这个专业的原因,他重塑了我对纪录片的所有认知。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从未在电影中隐藏过自己的作者身份,他会强势地介入角色的生命,毫不避讳和观众目光相接。这就是赫尔佐格。一个强势而坚定的叙事者和记录者。
但这几年,赫尔佐格变了。《白钻石》里他的探索开始蒙上一层抒情的凝视,而在《会见戈尔巴乔夫》中,面对老政客熟稔的话术时流露出的那一丝丝迟疑和窘迫。已过古稀之年的赫尔佐格,一直在为孤独的唐吉柯德写书立传的赫尔佐格,终于在这一刻开始变得充满温情。
在之前的影评中,我写过赫尔佐格的创作核心是基于纪录片的。他的演员,是与他棋逢对手的金斯基,两个菲兹卡拉多式的人物,以自己的生命体验作为创作的基底,将一切痛苦与狂喜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观众。陆上行舟并非虚构。孤独的逐梦者,孤独的狂热者,那一切都是他们内心的投射。
纪录片也正是这样一种艺术。
话说回来,《家庭罗曼史有限公司》其实是一部蛮为难观众的电影。拍惯了宏大风光的欧洲导演在拥挤的日本都市依旧用配乐将画面的缝隙填的满满当当。在离场时,我听到过不止一次“中途想离开”。在所有创作者都在奋力用更精彩的视觉体验讨好观众的今天,被称为“新电影的意志”的赫尔佐格,是少数有资本可以不顾观众是否有耐心看完他草率的镜头,愣是把这么一部片子搬上银幕的导演。尽管影片89分钟的体量,大概只是一部小品甚至是习作,但却是近几年他最令我惊喜的一部作品。
影片中的石川先生,事实上真的是一家家庭成员租赁公司的老板,他在片中扮演自己。这种服务和前两年国内闪现的“租个男朋友回家过年”十分相似,只不过在压抑且追求秩序的日本,形成了有规模的产业。在纪实风格的镜头下,那些一幕幕人间喜剧翻到披上了一层荒诞的色彩:希望再一次体验中彩票之后惊喜感的女人,与石川先生会见时声音是那样的微弱,但眼睛里却充满期待和狂热;让列车提前离站开走,找来石川先生代替自己挨下上司责骂的驾驶员,在一切尘埃落定之时逃出生天的模样仿佛他替他挨下的不仅仅是一顿骂,而是真真实实朝着他面门挥来的一刀。穿着性感的女孩,雇佣虚拟的狗仔队拍摄自己以图在虚拟的世界中获得名声;和女儿一同生活的母亲,对扮演自己丈夫的男人发出邀请,想要以此慰藉自己的孤独。
虚构的朋友,虚构的亲人,虚构的粉丝,这一切对于这些人们来说不过是短暂的望梅止渴。不过,若能在现实中饮到甘泉,谁还需要那些酸梅子呢?
习惯介入拍摄对象生命的赫尔佐格,这次却藏在了摄影机身后。粗粝的手持镜头,也是对男主人公石川先生“演员”这一身份的否定。自己的扮演的父亲一角,被从未真正见过自己父亲的少女识破了,石川先生动摇了,他在神社前踯躅,找朋友解梦,也是解自己心中难解的难题。单身母亲雇他与自己一同拜访灵媒,试图询问死去的丈夫前路该如何走是好。尚且还拥有未来的人都无法回答的难题,已往的逝者又如何能能够解答呢?当灵媒坐下的刺耳的手机铃声响起,石川先生的位置和摄影机,以及坐在银幕前的我们都感受到了一种深刻的讽刺。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以及所谓真实的意义。
在我自己的旅途中,一个居酒屋里,曾遇到过一个对着店主放声大哭的中年男子。我听不懂日语,也不知道他刚刚经历过什么。但事实上,每一个随着社会洪流高速运转的现代人,应该都有这么一刻泪水决堤的时刻。隔着薄薄的门扉,孩子的小手印从磨砂玻璃中透出来,高大的石川先生坐在墙角,蜷成一团。影片到此戛然而止,这一次的赫尔佐格没有用自己带着德国口音的招牌式画外音带领我们思考,而是让我们自己沉默,回首。
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上了年纪的人一种“放手”的智慧。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小偷家族》,两部片子都异常相似地在讨论所谓“虚假的亲情”。
在亲情关系中,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看似是与生俱来的,是明白无误不需要辨别的,这看上去好像是一种常识。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想想,有时候我们对一个陌生人在一个午后袒露的心扉甚至比在家中说的真心话还要多。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本身就应该交由两个人的相处状况来决定,而用所谓的家庭角色来进行联系和区分是最没有逻辑,也是最粗暴的关系定义方式。
所以,在自己同他人的关系层面上,并不存在真正意义的真实与虚假,你看到的,你触摸得到的,就是真实的,其他一切,皆是幻想,是自我构建。
在法国作家罗兰·巴特的笔下,日本早已成为一个“符号帝国”,其独特的文化一直为世人所倾慕,源源不绝的作者、艺术家、建筑师都能从中获取灵感进行创作,电影导演自然也不例外。众多西方导演都喜欢将日本作为拍摄对象,法国新浪潮导演首当其冲,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克里斯·马克《日月无光》,电影手册派让-皮埃尔·利莫森的《东京之眼》和《少年极道》;德国导演也不遑多让,文德斯的《寻找小津》和《都市时装速记》,多丽丝·德里的《樱花盛开》和《恍然大悟》等。而2000年之后以日本为题的欧美电影更多不胜数:《战战兢兢》、《东京之声的地图》、《遁入虚无》,还有一部集结卡拉克斯、贡德里和奉俊昊的《东京狂想曲》。当然这里面最出名的莫过于美国导演索菲娅·科波拉拿下奥斯卡原著剧本奖的《迷失东京》。
大多数欧美导演将日本当成一块虚幻的布景在上面随心所欲地创作,讲述西方人迷失于东方文化的情感暧昧叙事。不过,这部《家庭罗曼史有限公司》肯定不是赫尔佐格版的《迷失东京》,导演在貌似简单的故事表层下挖掘出别有深意的主题。影片围绕一个在日本真实存在的公司而展开,这个公司的业务是专门制造幻想以改善客户的生活。具体来说,就是客户付费给演员来扮演久违的父亲,或者扮演追逐失意模特的狗仔队,或者扮演蓝领的同事来承担雇主的指责。这个公司的创意其实并不新鲜,早在80年代大陆电影《顽主》和冯小刚的贺岁片《甲方乙方》、《私人订制》里就有类似的情节。只不过这里没有夸张过火的喜剧效果,除了扮演狗仔队追逐失意模特,以及老板陪同单身女人去找通灵师这两个段落有点出其不意的笑料。
这间公司的老板是一个三十多岁爱傻笑的中年已婚男子,他在电影中扮演自己,或者说扮演自己的一个角色。赫尔佐格用混合纪录片和虚构剧情片的叙事,逐渐模糊掉类型的边界。这种手法倒是继承了他此前纪录片作品的风格,只是这部的虚构痕迹过于明显,太多装腔作势的“表演”(女孩的母亲最突出)和场景。数码高清拍摄与其说是为了制造私人意味的家庭录像带风格,倒不如说是出于成本限制而做出的灵活应变措施。
赫尔佐格选取了一个刁钻的角度、一个特殊的人物来切入分析孤独的现代都市人在日常生活下的怪异状态,由此引出主人公对职业和身份的迷惘,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在赫尔佐格看来,任何一种人际关系在本质上都存在着表演的可能性。这个观点跟卡拉克斯的《神圣车行》有相似性,两部影片的男主角都是在不停地“表演”,活在不属于自己的角色里,直到最后,两部影片的男主角均以回家的画面告终:一个是欢喜地与猩猩重逢,另一个则是蹲坐家门口不敢进入。这部影片还有几个神来之笔令我印象深刻:梦中的武士打斗和鱼缸里的机器金鱼最为显著,将男主角内心对自我身份和职业的质疑不动声色地流露出来。
然而,整部影片的碎片化场景叙事难以支撑起这个绝佳的观点,这些扮演角色去成全陌生人的情节没太多稀奇,越看越乏味,甚至冲淡了男主角和女孩这条关键的主线。还有一点就是赫尔佐格也似乎无法免俗地落入到西方视角下具有“猎奇色彩”的刻板印象里:樱花、和服、武士刀,但凡这些场景一出现,影片的味道就变得廉价起来。
总的来说,赫尔佐格这个名字俨然已成为一个“品牌”,他难以回到70年代创作的巅峰时期,似乎也难以期待他能拍出昔日的传奇之作,从他近年来出品的剧情片质量就可见一斑。然而,影迷们仍然会以不同形式去追捧他的作品,而他也依然会用探究的眼光和好奇的心态去拍摄那些边缘古怪的题材,至于质量好坏与否,则完全不在可预测的范围。
套了个Family Romance LLC的壳子 填充的净是些关于日式疏离的贫乏想象... 配乐也铺得太滥 公司业务并不是他主要想呈现的 只是作为一个切入点探讨日本的死生观/人际关系 但做得实在太表面...就像仅从日本电影中抽出了几个桥段而已 毫无说服力 结尾是在致敬搜索者还是怎么的..太浮夸了点 不了解家人租赁公司的看个新鲜还行 主要之前看过一点相关纪录片 很想知道赫尔佐格是怎么组织这个剧情片的 结果实在令人失望
4.5 赫尔佐格的电影并不完美,但非常激进,不仅虚构和纪录的界限已经模糊到基本不存在了,实际上还有更多重虚假在不断叠加:公司总裁扮演了主角,而主角又在饰演其他人,就像梦境里那段打斗戏,打是假的,刀也不存在,梦更是假的。问题在于,作为观众的我们到底能识破几层?正如几十年前在东京寻找小津失败的文德斯,赫尔佐格也“一败涂地”,迷失东京了…
8/10。也许这才是《反情色》。用av拍摄手法打开日本的一角,谎言堆砌成的坚不可摧的外壳在最后裂开了,门后孩子的手触摸着真实。人们本来就戴着面具在生活,现在科技带来更多的虚假,以小见大反思整个社会。女儿对父亲的爱、中奖后的喜悦这些明知道是假后的情感更打动人。家庭罗曼史,真美的片名。
我…并不具备清醒看完赫尔佐格的能力……
明明有着神圣车行+合法副本的完美设定, 怎么能拍得如此拧巴... 多重虚构层层嵌套下产生了奇妙的真实感; 年迈的赫尔佐格深知镜头是假的, 就像假的武士刀, 梦境中的武士被剥夺了道具依然如是, 正如人离开镜头也不过是在费力表演般地活着; 可惜到了后半段格局反而变小了, 神婆和机器鱼等元素也显得杂糅, 结尾又转变为对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敢面对真实情感的指责. 赫尔佐格对当今社会的态度实在太悲观, 只有把人当作商品才能和其建立关系, 可是大师啊, 你一定要把所有人都看得如此可悲吗?
如果下定决心去做成剧情片,可能会衍变成《原样复制》那样神作。但处理成这个样式纪录片,就更像是游戏之作,比较粗糙了。 @巴黎诡奇
通灵通到一半,电话铃响了,太狠了
街拍、中奖、缺席的父亲,棺材体验,神婆问米,电子鱼会梦见赛博家人吗?半纪实半叙事的荒诞间离,演职表里男主角和另一个角色出演了自己,他们是不是之前报道中原型公司的职员呢?
感觉男主随时会穿越到xV的片场
#2019欧盟电影展# 80/100,在航拍的全景镜头建立一个足够可信的真实情境,随后以虚构的人物创造剧情,但虚构人物之中又自有一层演绎性,在多重嵌套之下,最后的神学或是机器人又在试图让层次更加丰富,个体的真我究竟是什么样呢?赫尔佐格一次非常有趣的尝试。
人的不可代替性已经不是赫尔佐格想要在《家庭罗曼史公司》里讨论的议题。事实上,这家专业提供角色扮演服务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运营下去恰恰是人的个性已被彻底抹平之后的结果。它的存在不仅是对人类社会的一个巨大讽刺,同时它的正当性也在对这一荒谬性进行着不断消解。赫尔佐格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是,在一个高度秩序化——人和宠物都可以被机器取代的电子集成化社会里,作为有机物的生命还有没有存在的意义才是他这部科幻向作品细思极恐和需要我们反思的地方。为此,百花齐放的公园才会成为各种有趣之人聚集的阵地。但是活跃于此的自然人也在以表演的形式一个个死去。真实地作假——这是《家庭罗曼史公司》的企业文化、道德操守和服务准则。在此语境下,真实已死。男主角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空虚的填充物、一份情感的代替品和一个势必更新换代的机器人。
明明是很好题材, 表演痕迹重到让观众尴尬..真的别再拍了
赫尔佐格版[私人订制]+日本现实版[神圣车行]+真人亲情版[她]。形式(手持、近景特写、各方面的粗糙感)和题材(真实存在的公司与主人公)都趋于纪录片,但亦有明显的搬演和编排痕迹,纪录与虚构的界限变得极尽模糊,而关于【表演】的套层结构也使人难分虚实。即便是自欺欺人,也能沉醉其中。当情感与陪伴也能批量买卖且以假乱真时,人类的感情或许就真到了重新定义的时候了。公园与梦境中的武士厮杀及切腹的无实物表演、神婆招魂&打断的电话铃、海边岩石上没有连线的电话机,还有巨大鱼缸玻璃中映出的机器鱼、迎宾仿真机器人与石井裕一自己,都指称着幻真虚实的同一。另外,影片虽然漫溢着AV质感,但男主外貌气质却如此人畜无害、温良和善,实在神奇,以至于连我都被石井伪装扮演的父亲所打动了~ (8.5/10)
诚如众多评论所言,这部电影有股迷之porn气质,在虚假的关系组建之间又确实涌动着些许或真挚的情感。但不得不说的是,这种影像气质与Family Romance提供的情感劳动(或关系劳动)十分相近。当服务者调动自我的情感,进入另一个“角色”中,他们自知是假,却要说服自己为真。这种ambivalence与色情行业工作人员及其色情制品何其相似。
简单的准纪录片手法,大师功力还在。雇佣他人来角色扮演,寄托寒凉人世里的一点温度,这样的故事很多日剧、日影都讲过,尤其是岩井俊二的《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拍得最好。外来者赫尔.佐格,和维姆.文德斯《寻找小津》,科波拉《迷失东京》,阿巴斯《如沐爱河》……一样拍出了国际大都会东京的热闹空虚和寂寞疏离。
#B+#整个东京宛如《寻找小津》里的微缩食品模型,使得影像质感也仿佛泛着塑料制品的光泽(摄影棚里的仿制城市自然引出“扮演”);成为“尸体”的过程反而是回光返照的解脱,然而在此之后是身份的失落与虚无-处在纪录片与非纪录片暧昧地带的结构/“误导”反而契合了影片身份建立与情感边界探寻等多重主题,而机器人和机械鱼当然是一种“恐怖谷效应”式的自指。是值得玩味的,但真正喜欢的部分是塑料质感里真情的瞬间-也即是看到海报时就让我神魂颠倒的那段时刻。
慢慢进入后越来越有意思,回味空间很足。借真实的Family Romance服务以伪(半)纪录形式拍摄,探讨现实生活和虚幻梦境间的关系,以及逃离和回归的微妙处境,DV质感的影像+手持进一步增强剧情的虚实模糊(但几个航拍镜头又在不断提醒),内容和形式高度适配。选取的几个案例都很应景,机器鱼一段最好,鱼缸反射的人像叠入一潭幽深中是「越界」实际发生的瞬间,而后意识到越界再重新面对现实是最忧伤但也最有趣的电影魔幻时刻——委托人、被委托人、银幕前的观众,经历了不同的时间差后,在这一刻同时身处转身的临界点。回看这个时间差,那种无意识的遁出如同鱼在鱼缸中畅游,是很迷人的。对观众来说,时间差就是电影的时长。可走出电影院,该如何再走进现实?|配乐极舒适。9/10 //第一部赫尔佐格
神婆招魂(却遭遇突然的电话)、美颜大头贴(显而易见的失真)、机器人/鱼(诡异的恐怖谷效应),谎言永远比真相浪漫,尽管频频露怯却无人戳破,可以说,在创造表象世界这件事上,家庭罗曼史有限公司和神圣车行同样神圣。@MOMA
不是纪录片,不是纪录片,不是纪录片。
@ 欧盟影展2019 SZBC | 如果认真地看过文德斯的《寻找小津》,应该就会记得荷索对日本大都市现代化景观的不认同或不喜爱,所以他拍了这么部片作为粉丝还挺意外(我不认为他认同日本文化的内核和外在表现,灵媒电话那段就很明显,加上日本人这种有话不直说的性格,都是荷索不喜欢的东西,好奇他的用意在不在于批判)。他自己的私货还是山一样的多:音乐、笼中刺猬、鱼和鱼缸、悬崖海边、“会做梦吗”等等。另外哪里找来的这么神似荷索本人的日本男演员我惊了……粉丝真的观看乐趣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