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演员》经过三季耕耘,不仅打磨出了一个个“表演教科书”的舞台片段,更挖掘出了一批批素养和品格皆过硬的好演员。角无大小,百炼成金。《我就是演员第三季》以初心不变的姿态和决心归零的意气继续锤炼发光的表演舞台,用升级的赛制和拔高的立意继续向外抛出大众好奇且亟待解决的行业问题,帮助不同年龄层和演技水平的演员在竞演中成长。
寻找最会演戏的人,唯演技说话。33位演员登场竞技。阔别舞台多年的演技派,人气偶像派,在这里转型再造,打磨演技“原石”,养成演技“金钻”。
其实这几年还挺爱看演员类的综艺节目的,节目做得越浮夸,话题炒作的越热闹越爱看,然后边看边骂,基本上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略有丑陋的娱乐需求,特别是前两个月追《演员请就位第二季》,基本上就没有在看那些来竞演的演员,全在看导师的较劲。
《演员请就位第二季》之后恰逢《我就是演员第三季》开播,虽然节目本身依然没什么大意思,不过这一季加入的一些表现出色的演员还是带给了我观看这个节目的动力,而他们的演出真的非常值得被更多人看见,这种感觉在第八期的时候给我感受最深。
说实话,我其实一直都没有太把演员类综艺里面的短片太当回事儿,这些夹在微电影、小品以及舞台剧之间的奇怪存在很容易给观众带去奇怪的观感,让人不知道观看的时候究竟在看什么,是演员的表演还是故事的精彩与否,不过这一季的《我就是演员》里面却是有两个非常打动我的表演短片,第一个就是上一期潘斌龙、谢可寅演的《新喜剧之王》,一个就是这一期期改编自《天长地久》的《一念》,我甚至为前者留下了眼泪。
我看这类的综艺最怕看到的就是企图心重或者没有天赋却用力过猛的演员表演,而大部分参赛者都是这样,没完没了的嘶吼、流眼泪,试图彰显自己“演技派”的一面,但是这类的表演总是在舞台形式的限制之下变得更加让人难以忍受,反而是那些并没有什么大野心、具有人生阅历的演员可以给我带来一些具有美感的艺术享受。
对我来说,这一季里面的潘斌龙和谢可寅就是节目最大的宝藏,给多少掌声都不为过的那种。
谢可寅女团出身,没有演过任何一部影视剧,却在节目的舞台上用《少年的我》惊艳四座,小小年纪就各种打拼的她用自己的人生感受注入了角色,很能感动人。
而喜剧演员出生的潘斌龙上来就演改编自《亲爱的》的悲剧,但是和节目调性不同的是,他并没有选择情绪大起大落的演法,而是用举重若轻的方式诠释人物内心的痛苦,这是只有深深感受过亲人离去痛苦的人才能呈现的心碎。
之后,上一期的《新喜剧之王》真的把我感动的一塌糊涂,在这样一个大部分时间乏善可陈的节目中,《新喜剧之王》的表演段落配得上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品,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完美融合,两人演绎一对父女,在短暂的对手戏之后隔空演绎父女之间的款款深情,看演员节目这么久,真的很少能看到演员流露如此真实的情感和不落痕迹的表演技巧的瞬间。
这也让我明白,观看这样的节目,我与其看那些无意义的炒作,更重要的是去找光,找演员在表演上发出的光,尤其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之下,好演员发光的瞬间其实并不多,把握住他们的光,就是这个节目最大的存在价值所在。
第八期的《风声》和《仁医》依然还是这类节目的老问题,越用力越无聊,但是潘斌龙、李梦、马嘉祺出演的《一念》是真的又一个节目的作品。
由于这一次是影视化片段的关系,整个呈现的故事层次更丰富,情感表现也更细腻,脱胎于《天长地久》的故事在尊重原片人物关系的同时展现了更多的表演细节,而潘斌龙和李梦也在表演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改编。
整个剧目的表演节奏都是潘斌龙带着走的,但是三个人的演出却又融合的非常好,潘斌龙的各种小动作和眼神的细节,李梦憋着劲儿一点点释放的张力配上马嘉祺这样天赋型选手的少年心气让整个短片的呈现特别扎实,而潘斌龙也是第三次把我惊艳了。
在这个舞台上,潘斌龙第三次演绎了父亲的形象,第一次是孩子被拐卖的父亲,第二次是默默呵护横飘女儿的父亲,而这一次这个早年丧子之后收养孩子的父亲就像是前两者的复合版,一个角色身上同时具备着父亲的威严、对于孩子的愧疚以及来自于自己角色阶层的不自信。
不到20分钟的短片里面,潘斌龙演绎了角色从面对情人的举棋不定、面对养子的恨铁不成钢、面对过去的伤痛、诉说自己痛苦之后的解脱到最后放下一切的释然,没有任何大吼大叫的场面,没有撕心裂肺的哭泣,只有眼眶湿润的默默失落,他很好地演出了一个复杂角色的内心层次与表面维持的男性尊严,对我来说,这就是我心中的戏剧中的现实质感,是非常高级的东西,甚至不逊色于原版的王景春。
对于这样的好演员,美中不足的真的就只有那一直戒不掉的老家口音了。
不出意外的话,下一个周末就可以看到谢可寅出现的最新短片了,对于《我就是演员》这个节目,我很遗憾,我无法给出比两星更高的分数,但是对于他们俩,多少个五星我都不嫌多,这样的舞台配不上演员自身的光芒,也希望这样的好演员可以在市场上更加被观众认可,如果做不到这些,我是真的不知道这样的节目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