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将以上世纪1950和1980年代的双时间轴呈现,故事以张云林(张艾嘉饰)为核心开始,观众将看到以倒叙手法回忆1950年代年轻的张云林(李心洁饰)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生活。妹妹张云红(林宣妤饰)的过世使张云林陷入罪恶感之中,此时,她也遇见了日本籍园艺师中村有朋(阿部宽饰),协助她打造纪念花园,并开启一段揪心的爱情故事。
今天要推荐的影片,由著名导演林书宇执导,两位金马奖影后李心洁、张艾嘉以及日本影帝阿部宽主演。这部国际合拍片的阵容强大,在去年的金马奖上,更是横扫了9项大奖提名,令人期待。
《夕雾花园》
剧作改编自马来西亚作家陈团英的同名小说,该小说还曾入围了国际文学大奖“布克奖(The Booker Prize)”。故事从女性的视角,以回忆的方式,回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文化对马来西亚的影响。
大部分二战电影都是跟西方战场的激烈对抗相关,东方战场则更多是描绘中韩两国慰安妇幸存者的经历,以及她们这些年来追寻正义之路,很少人会提及同样被日本侵占的马来西亚。
然而,电影虽然在讲述马来西亚上世纪的的悲剧,但真正关于战争的场景并不多,反而建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温柔、恬静中带着感动与唏嘘。
二战中,一对马来西亚姐妹被困在“金百合”俘虏营中,姐姐张云林(李心洁 饰)和妹妹张云红(林宣妤 饰)靠着想象心中的日式花园,熬过惨痛的日与夜。虽然她们憎恨日本人,但心中却无比向往日式花园的宁静、质朴与美好。
就在日军投降当天,姐妹俩想要趁机逃脱,姐姐云林逃离了,但妹妹云红却留在了战俘营里,被活活烧死,这件事令云林一直十分自责。
在二战结束后,云林协助日军审判工作。她自己私底下不断与即将接受死刑的日军谈判,想要知道当初关押她们姐妹俩的“金百合”战俘营的具体位置,希望把妹妹云红“带回家”。
但没有一个日军知道战俘营的实际位置,云林继而想到,可以给逝去的妹妹打造一座她最爱的日式庭院,以弥补过去的遗憾。
于是,云林拜访神秘的日本宫廷园艺师中村有朋(阿部宽 饰),请对方一同建造花园,可有朋起初拒绝了。
但后来有朋突然回心转意,邀约云林到他正在打造的“夕雾花园“工作,直言等到花园完成后,云林也就会懂得如何打造妹妹心中的那座日式庭院了。
在共同建造花园的过程中,云林和有朋之间逐渐产生了爱恋之情。
日军的种种暴行,云林是亲身感受过的,也永远铭刻在心中,但她却不由自主地爱上了一个日本人,而且对方的身份很神秘,令这段感情注定充满矛盾。
这样的情感关系充满张力,如何令他们自然地堕入爱河是观众是否能投入剧情的关键。
导演在前期刻画云林的性格上非常成功,让观众深知,云林不是柔弱天真的小女孩,她坚韧、有主见,也清楚自己的情感。
所以当她主动靠近有朋时,一切来得很自然,她一边接受有朋,一边痛恨自己爱上日本人,复杂的情绪令观众也感受得到戏剧的冲突。
这段感情之所以特别感人,是因为情爱与家仇国恨无法同日而语。即使云林冲破了心理枷锁,承认自己对有朋的爱,她仍然痛恨日本人,加上妹妹的悲惨遭遇,让她的这份爱充满罪恶感。
有朋的身份令他不能同时忠于国家与自己深爱的人,他最后选择消失变成了必然。
如果《夕雾花园》只有以上这条爱情线,它仍会是一部让人感动的电影,但未必令人难忘,毕竟经典的爱情电影数不胜数。
《夕雾花园》更好看的地方在于,除了爱情外,它也谈园艺,再透过园艺看生活的艺术和哲学。
有朋的生活离不开园艺,连日常聊天也是三句不离本行。他第一个提到的园艺理论是“借景”——借助外界景色完满花园的景色。
外在世界不变,变的只是你怎样去看待它,而这个理论也成了有朋最后留下的谜底。
《夕雾花园》另一个理论是要多学习一门艺术,扩阔自己的视野,通过它去掌握第一门艺术的精要。
有朋除了精通园艺,也精于刺青,在片中他给云林做了刺青。刺青的痛给了云林希望,仿佛这种痛能带走她心里一部分的愧疚与悲伤。
而有朋则透过刺青,给云林留下了最深的爱。
直到多年后,云林才明白背后刺青真正的含义,也令这份感情唯美得动人。
《夕雾花园》格局宽广,抽丝剥茧解开多年谜题,片中每一幕都绝美无比,云林与妹妹云红隔着竹栏聊天,谈着战争结束后的未来,突然日军闯入,镜头拉远我们才惊骇地发现这是一间俘虏营。
一首萧邦献给心上人的钢琴协奏曲贯穿全片,电影里有人因萧邦结缘,而真实世界的萧邦与爱人却因现实问题无法结合,隐喻了云林与中村的爱情结局。
二战中的爱情,本来是一个可以挥洒激烈情绪的题材,电影却点到为止,留给观众无尽想象,层层堆迭就足够令人潸然泪下,这是导演林书宇的功力。
但有一个演员,必须一提,那就是张艾嘉。张艾嘉在片中饰演的是中年云林,戏份并不多,与饰演青年云林的李心洁始终没有同场,但从她俩身上,观众能感受到“时间”带给人的改变。
而且中年云林才是电影的点睛人物,整个故事便是从中年云林开始叙说的。由她打开这段尘封的记忆,追寻那段情感的真相。
当结尾真相揭晓时,张艾嘉抱着故人又哭又笑,那一幕道尽了多年来的辛酸。她终于能放下疑问,明白自己是被爱的,甚至是被爱得更多的一方。在这种领悟中带着悔恨与难过,又夹杂着喜悦,才让她仍不住笑着落泪。
张艾嘉将这种复杂的情感演绎得太精彩,若不是她想要留给后辈机会,决定不报名参加去年的金马奖,相信她入围与得奖的几率都相当高。
很多人说爱并非一生一世,也许怨恨和伤痛亦然。人生的“借景”,就是学懂爱与恨。当然,这过程就如同造园一样,都需要时间漫长的洗礼。
1
从16世纪开始,马来西亚相继遭到葡萄牙、荷兰等国的侵略。
16世纪末,欧洲商人在马来西亚北部发现了锡矿,当时,锡被广泛应用于茶叶包装,起到防潮的作用。
1786年英国入侵马来西亚,与中国之间的茶贸易,增加了英国对马来西亚高质量锡的需求。
20世纪初,马来西亚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在开采锡矿的过程中,进而又发现了金矿。
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转眼到了40年代。
1941年10月18日,已是陆相的东条英机就任日本大将和第四十任内阁首相,继而制定了侵略东南亚计划,拟夺取英属马来西亚这个物产丰富的太平洋防线战略要点。
中村有朋,就是在这个时间点前后,随同其他军人先期化装进入马来西亚进行收集情报等渗透工作。
中村有朋,据说是一个日本皇家园艺师,甚至,据说是最高超的那个皇家园艺师,偶然的机会,喜欢上了热带雨林气候下的金巴伦高原与山峰,想要在这儿建造一座花园。
皇家、最高超、花园,据说,传说越多越好,多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愈发模糊不清了。
有朋自远方来,远方者,隔海相望的日本。
2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稍后,美国及其他20余个国家同时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8日,日军在泰国克拉地峡登录,开始从泰国进攻马来半岛,马来亚战役爆发。
1942年1月31日,马来亚战役结束,日本获得有史以来最大的陆战胜利,马来西亚再度沦为殖民地。
云林与云红姐妹就是在这个时间点前后被掳掠至劳工营,每天18小时的苦役,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勉力存活,以图将来。云林是妹妹,青春年少,在劳工营时间久了,被日军发现,竟尔被拉去做了慰安妇,还经历了第一次但绝不是最后一次的堕胎。姐姐云林不忍,偷拿食物给妹妹,妹妹是多么良善的人,还是会把食物分给同伴,于是姐姐被抓,被鞭笞毒打,被切断一指,被关狗笼。
云林姐妹不知道的是,她们辛苦开挖的,正是那个叫做中村有朋的园艺师所勘探到的金矿。
有朋自远方来,来者,不善。
3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一颗原子弹,。
1945年8月9日,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一颗原子弹。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武运长久”,呵呵。一千个女人用一千个针脚穿就的祈祷“武运长久”的愿望也没能实现,中村有朋将牌匾摘下,靠墙而放。
战败的日军,狗急跳墙炸毁了金矿,枪杀劳工与慰安妇,毁尸灭迹。
当然还有没能及时运走的黄金,就交由尚未暴露身份的中村有朋保管。
这些黄金,知道内情的日本兵,把它叫做“金百合”,中村有朋叫它“金叶子”。
金叶子,是宋代的一种黄金货币。
据说,唐宋在日本,明在韩国,大清在中国大陆,民国在中国台湾。
唐宋在日本的意思,大概是因为崖山之后无中国。
中村有朋的书台上,尚摆放着唐朝茶艺家陆羽的《茶经》,而此时此刻,斯人正在完成自我设计的刺青。而刺青,在宋朝时期已相当成熟与流行了。
有朋自远方来,同门/同师为朋,骨子里浸润了唐宋意韵的中村有朋,在战争中,迷失了自己。
4
被单独关在狗笼当中的云林,怕是被仓皇撤退的日军遗忘了。
钻出狗笼,一回头,刚好看到被日军驱赶至矿井中的妹妹云红,妹妹脸上那种看到姐姐恢复自由的神情,距离再远她都看得见,时间再久她也记得起,这自由是如此地弥足珍贵,无暇他顾,她丢下了妹妹,转过身,逃跑了。
云林后来对中村有朋说,那是她做过的最坏的事情。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战后,云林开始了在战犯法庭的工作。她花了整整六年的时间去寻找当年的劳工营,希望能够找到妹妹云红的尸体,带妹妹回家,好生安葬,往生极乐,然而事与愿违,一无所获。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翻阅资料的过程中,她接触到了有关中村有朋这个皇家园艺师的信息,一个有间谍嫌疑的日本人。于是,她想起了妹妹云红的遗愿。
说来话长。
那还是战前,1939年3、4月份的时候,祖母去世了。妹妹云红那一年十五六岁的样子,正是多愁善感的年纪,对于祖母的离开,对于死亡这件事情,久久无法释怀,以致于意志消沉,自闭了很长一段时间。
于是父亲带着大家一起去日本京都旅行,希望能够有所排遣。
就是在那里,就是在天龙寺花园当中,妹妹看到了樱花,日本的国花,又被称为死亡之花,这花开得烂漫璀璨,谢得也纯洁淡雅,原来,死亡也可以是很美好的事情。就这样,一直以来消沉自闭的妹妹云红突然深受感动,潸然泪下,就这样,她爱上了日本的花园,她想建造自己的花园。
然而,战争爆发了,然而,妹妹也如天龙寺的樱花一样很快就香消玉殒了。
现在,作为姐姐,唯一纪念妹妹的方式,便是,建造出她脑海中的花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所乐者,完成妹妹遗愿的花园有了建造的可能性。
5
金百伦高原上建造花园的园艺师中村有朋无疑是避世的。避世,为掩人耳目,也为撇清与日军的嫌疑,以便从事更隐秘的间谍工作。
所以,对于云林的来访,一直避而不见。避无可避的时候,也只是虚与委蛇,疏离冷淡。
中村有朋无疑是警惕的,因为对方来自马来西亚战后政府,在战犯法庭这样敏感的部门工作,这样的人找上自己,而且还是以建造花园的名义,中村有朋心里冷笑,战前,自己不就是同样以建造花园的名义自日本来到马来西亚的吗?
于是果断拒绝,丝毫没有日本人的委婉。
直到云林在他面前冷静克制地讲述劳工营、矿井、活埋,这无疑是一种试探,他的园艺师的身份已然被怀疑上了,答应,就还是园艺师,不答应,就不单单是园艺师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云林的老朋友Frederick一直有一个疑问,以云林当时在战犯法庭的工作来讲,如果当时中村有朋有间谍嫌疑,那么知道的人不会在少数,然而竟然无人知晓,这一点,云林连老朋友都瞒着了,因为正是云林,藏匿了中村有朋在法庭的资料,借助于此,来完成妹妹的遗愿。
有朋自远方来,而来者,可追。
6
被掳掠去做苦役,每天18小时,更甚者,被迫去做慰安妇,更悲苦,要是没有一些个念想来平衡,不死掉也会疯掉。妹妹用来平衡苦难现实的念想就是在脑海中建造独属于自己的花园,一天天,一点点,支撑着活下去。
在那花园当中,大约有二三十个灯笼在水中,它们会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岸边有好多好多树木随风飘动,就像十六岁那年爸爸带着去过的天龙寺花园,树旁,要用三生石,而三生石旁边会有一个枯山水,虽然是静止的,但里面的线条看起来像波浪,就像是水在波动一样。
被派遣至异国他乡做潜伏工作,周遭都是陌生人甚至是敌人,要是没有一些个念想来平衡,中村有朋怕是也会疯掉。名义上是作为园艺师建造夕雾花园,中村有朋做到了名副其实,真的就是在建造花园,季节在变化,他的夕雾花园也在随之变化,反反复复。
云林开始留在夕雾花园当中向中村有朋学习园林建造,开始慢慢了解和重新认识这个有间谍嫌疑的日本人。
六年过去了,云林对妹妹的思念与日俱增,而维系这种思念的东西越来越少,睹物思人睹物思人,也只能是在旧书当中翻找妹妹当年自京都天龙寺花园带回来的纪念品,妹妹的花园还是空中花园,直到与中村有朋共处一室。
战争爆发前,中村有朋勘探到了金矿,战争爆发后,云林姐妹被胁迫来做苦役进行金矿的挖掘工作,战争失败后,云红被活埋,只云林一人逃出生天,而未能及时运走的黄金暂交由中村有朋保管。经由中村有朋,云林感觉到对于妹妹的思念不再是那么虚无缥缈,妹妹的花园果然在建造当中了,甚至就连花园都太物化了,远没有中村有朋更鲜活,一母同胞的两个人,经由另一个人,再一次相遇了。
有朋自远方来,相见欢。
7
中村有朋有一天曾对云林说:在日本,男人首先是要忠于国家的。说这话的时候,一块叫做“武运长久”的祈福牌匾早已在墙角尘封多日了。
战败前,国还是国,理当忠于国家,完成自己的潜伏工作,乃至将尚未来得及运走的黄金通过自己的园艺师身份埋藏在夕雾花园当中,战败后,国将不国,依然要尽忠职守吗?
就是在这样的自我彷徨毫无生趣当中,云林进入了夕雾花园。
如果不能再忠于国家,至少,作为男人,忠于自己一次。
《水浒传·第六十回》当中有如此文字:“为见他一身雪练也似白肉,卢俊义叫一高手匠人,与他刺了这一身遍体华绣,却似玉亭柱上铺着软翠”,是卢员外对浪子燕青的爱怜。
中村有朋也做到了,第一眼看到云林由于经年劳作而线条优美的脊背,就知道想要纹上一个什么图案了。
爱情,来了。
随着爱情到来的,是日本的战后重建,这才有人想到了中村有朋的皇家园艺师身份以及由他代为保管的黄金,特意绕路而来,殷勤请求他回国参与国家重建。
那天,中村有朋跟云林说了建造花园最重要的一件事,叫做:借景。
她以为自己懂了,他当然知道她还不够懂。
皇家园艺师下的间谍身份,是借景,她懂;人工园林的一草一木来自自然,是借景,她懂;纹身刺青以身体做底色,还身体以颜色,她懂;做了妹妹坟墓的矿井被绘以樱花,是借景,她不懂;取自矿井的黄金埋藏在夕雾花园,是借景,她不懂;国家命运的宏大历史在有朋与云林这样的个体上呈现与消散,是借景,她不懂;坟墓的秘密与黄金的秘密在二十五年之后方才被体认和发现,是空间在向时间借景,她不懂;对于国家的忠与不忠以及对于爱情忠与不忠的面对与逃避,使得中村有朋就此消逝于金百伦山峰的密林当中,是人向天地的借景,她不懂。
有朋自远方来,来如春梦,去似朝云。
很幸运,猪尾巴时看到这部片。
前半段琐碎又说教,我几乎以为在看“日本艺术大赏”,好在导演节奏蛮好,几乎是一条线看累的时候就跳到另外一条,尤其是姐妹的故事线,不论是画面,场面,还是情感流露,都令人重新打起精神。
恋爱开始,电影变得有意思起来。禁欲系阿布宽和情绪外露的李心洁,意外般配。尽管恋爱过程有些老套,日本艺术的说教桥段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编剧借女主之口吐槽自己也厉害了),但是美景和细节铺垫足够动人。
最后一部分,前面铺垫的细节疯狂涌现,情感线上有千纸鹤、肖邦等等,金百合线有纹身、园艺,只是前面有些冗长,导致煽情并不圆满,但也至少做到了前后呼应,记忆点*10。
想吐槽的地方也不是没有,对日本文化介绍太浅薄,teaser部分作用几乎为0,恍惚间以为自己在看纯文艺片。
另外,如果一个女孩被日军一次次侵犯,她还热爱日本园艺文化,我觉得也不是很合理。(尽管导演试图解释文化和国家的界限问题——“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艺术来自你的文化,文化是有国界的。”)
最后女主目送男主离开的镜头,让我突然感动:爱情,能穿越时间、空间、家国仇恨、文化差异,从心里向你奔袭而来,带你回到最美好的时光。
之前看电影梗概说是战后受害者以日式庭院来治愈的情节,总是怀疑这是个什么阳春白雪不接地气奔着拿奖去的文艺片,所以一直跳过这部没看。今天看完之后呆坐了很久。
抛开电影里时不时让我想吐槽的一些关于庭院文化历史溯源问题,总觉得电影里是在以枯山水的波纹来隐喻一切发生的已发生,且印记永恒。但花园里的每样元素都有自己的时间,不变的也会慢慢被多变的改变风貌。整部电影的地域和时代背景让无数的文化审美元素被安置在一个框架下,就好像庭院设计,达到了微妙的平衡,有一种目不暇接的浮空且炫目的感觉,就好像在梦境中总是不能完全睁开眼睛看清楚,一切都是朦朦胧胧。里面的不同故事线,不同的人物,都如同庭院元素一般,在自己的时间里各自精彩。在一起却绘制成了一幅南洋背景的浮世绘。
关于感情,有几个点真的太戳中我了。一是纹身的时候妹妹擦去李心洁的眼泪,后面阿部宽也说,当一个人心中充满痛苦的时候,只有肉体上的疼痛才能带来解脱感和赎罪感,“only pain feels right”。再来就是关于借时间这个概念。我曾经有过一个恋人,刚在一起的时候我简直是飞蛾扑火不顾一切的以自己的方式去爱他。但是他总是跟我说慢慢来,慢慢来。以后的时间还长,我们还什么事情都没一起经历过呢。曾经我以为我懂了。电影里李心洁和张艾嘉两次与阿部宽对望,我忽然感觉对这句话的体会更深了一点。对于某一种人,他们所追求的爱情不在当下,而在未来。
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五分的好电影。
《夕雾花园》的故事并不复杂,当年的东南亚也是被日本人蹂躏的地方。在日本战败前夕,李心洁幸运的从战俘(慰安)营逃出来。然后,好像成了有点“地位”的人。
由于她亲眼见证了日本人的残酷和疯狂,更加亲眼见证了自己的妹妹的惨痛遭遇,心底里对日本人是厌恶的。
然而,当年在战俘营,支持她妹妹活下去的,就是梦想中的花园。
为了完成妹妹的心愿,李心洁不得不面对一个日本人。
这个日本人,是个园艺大师,好像还是国宝级的人物。
但是,这位大师对国家数次召回的“命令”置之不理,一心一意的忙活手头的“夕雾花园”。
李心洁的到来,大师并没有给太多的好脸色,反而成功捕获免费劳动力一枚。
李心洁的阴影面积估计得好好算一算。
国仇家恨+民族仇恨,够这位大师喝一壶。
于此同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当时的日本人搜刮了很多的宝藏,战败后还没来得及带走,就淹没在这无边的大山里头。
这段插曲很有意思,但似乎又不适合说太多。
在“日夜劳作”下,李心洁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大师的“个人魅力”所倾倒,反正国仇家恨就愉快的放到了一边,和大师欢快的滚了个床单。
刺青从痛苦到愉悦,只差一个“爱情”的距离。
时隔多年,李心洁已经“位高权重”。
当年的爱情,好像也消失在“夕雾”之间。
没想到旧事重提,当年的大师,有“间谍”的嫌疑。
李心洁不得不重回“夕雾花园”,去揭开那尘封的往事。
那段往事里,有历史的痕迹,更有她被埋葬的爱情。
故事的结局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毕竟文化差异相隔,唯一能“同仇敌忾”的只有“共同的敌人”。
不过,当地的景色真的非常漂亮,如果有机会,在“夕雾花园”听一场雨,应该是相当的惬意的。
马来西亚华人关于日本侵略战争苦难史的记忆,伏笔得当,后劲十足。
也真不愧拿了金马最佳造型设计奖,意境美得如梦似幻,又听闻片中连服饰布料都与那个年代流行款式丝毫不差,便不得不佩服其精细程度。(阿部宽书桌上貌似还摆着一本《茶经》) 最初知道这部影片是因为演员阵容,李心洁、张艾嘉、阿部宽,哪个都好吸睛啊!不得不说,他们确实演得好。李心洁和杨雁雁的角逐让人有种死亡般的纠结…… 阿部宽角色台词设计得着实巧妙。我初听和李心洁反应一样,以为是装腔作势的土味情话,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解迷后才明晰其深意。 云林,don't forget it. 花园里的一切都有时间,只是有的快,有的慢。So , you need time. 那么这部影片的探讨焦点或许可以理解为人们该如何面对苦难。战争从来没有输赢可言,一方的苦难是所有参与者的“对倒”。分别归属侵略方和被侵略方的有朋和云林都徘徊在爱情(宽恕)与家国(仇恨)之间。 云林重返花园的目的是为了追寻失踪的中村有朋。她说,“我也不清楚我和有朋之间到底是怎么结束的”,她的“重返现场”,一方面是在追寻自己戛然而止不知所踪的爱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求证自己的爱情是否合乎正义。云林一直怀疑有朋的不告而别是弃她回国,那么这便暗示了有朋的非正义性,而作为战争受害者的云林竟然爱上了归属施暴者那一方的有朋,这便令她产生了背叛国家、背叛妹妹的罪恶感,但殊不知真正的“背叛者”是中村有朋。
有朋这个角色的本质类似《南京!南京!》里的角川,他最终选择“背叛”国家来完成自我爱情的升华与自我内心的忏悔救赎。
而于云林来说, “不要忘记”和“宽恕”并行不悖,对信件态度的细节刻画最能直观地显现出她与世界的和解,另一处则是在她确认自己的爱情合乎正义后,欣然地决定了争取法官席位。
有朋说,个体能选择的,是自我如何看待外景。人生也需要借个景啊! 花园的雾散去,有朋走了,年迈的云林吻了吻岁月,世间依然阳光普照。
有爱恨交织的家国情仇,有寻宝悬疑故事,有日式枯山水和刺青,有多语言的文化混杂和历史细节,有几位很棒的演员,还有美妙的音乐、服装、风景,我们还能要求什么呢?虽然没有拍成史诗大片,但作为文艺片已经很有野心,故事也是引人入胜的,刺青的高潮段落相当精彩。在战争又起的时代,重新看人类战争轮回的悲剧,别有一番滋味
这部片子里流露的人生智慧远比电影本身更为动人。
导演说:这部电影有一个责任感,我希望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让观众进去这样一个他们可能会有些抵触,有点害怕要进入到的沉重的历史。考虑到观众的感受,这个微妙的平衡一直在去抓。
云林和妹妹年少时去日本旅行见到了日式庭院,后来回到马来西亚战争发生了,云林被日军掳去切断一根手指做苦役,而妹妹被迫成为了慰安妇。最后云林逃了出来,而妹妹则葬身在了营地。
带着这份苦痛和对妹妹的歉疚,她决定将妹妹向往已久的花园亲手打造出来,以纪念妹妹。思量再三她去找了日本御用园林师中村有朋。两个人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有朋教给云林「借景」的智慧。
「借景」源自日式庭园,而庭园设计最初源自中国寺庙,僧侣借由布置花园来象征往生后的乐土,同时为自己打造一个禅修的住所。而「借景」是指在一个视觉范围内,借由远方的山,眼前的树,天上的云与雾,呼应人工打造的花园,创造出浑然天成的自然框景。有朋试图借由园林的艺术帮助云林从过往的痛苦中走出来。
甚至有朋知道,满身痛苦和憎恨的云林,和满是谜团的自己无法走下去,他甚至从云林那里借来时间,让云林明白自己的爱意,让他们的爱得以延伸。
云林也同样从过往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中借景,支撑自己走下去。
就连导演也从时间,景致,氛围,甚至读者的人生经历借景,来让这个故事平静动人。
人生处处都是「借景」,处处充满答案,关键是问出对的问题。就像李心洁说的,外面的世界很大很乱,我们要选择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这便是「借景」的艺术。
这真的是个非常日系非常虐心的故事…虽然文化背景混杂但是仍然给人清洁无垢的感觉。对白无论英文还是粤语都念得很雅致,几乎没有跨语言的尴尬。几位主要女性角色都很美。途中我猜编剧是日本人导演是女性结果两个都错了
三段不同时空的故事,女主张云林在二战期间,二战后,老年时期。张艾嘉演老年的张云林,可谓是最优秀的,那场泪别看着让人哭,没有金马提名很遗憾。不过李心洁表现也不错,金马女主有望。她跟阿部宽的感情戏是一大看点,非常虐心看的。而且跟她角色对自己妹妹的思念和战争留下来的创伤真是这部电影最好的地方,非常细腻的情感和很柔美的色调。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张埋藏宝藏的纹身,从纹身的每一个刻度都能感受到阿部宽角色的爱意。对于约翰·汉纳的加盟表示喜爱,如果他是我的庄主我绝对会晕过去的。
借用在cast見面會上一位馬來小哥的話:“想不到誰會比李心潔更適合這部片的女主角。”但其實全片最打動我的是20年過後當張艾嘉飾演的雲林找到答案的時候,一切因果浮現眼前,她似哭似笑,宣洩出來的剎那,一切釋然。圖像和演員都加分,劇情邏輯也比較緊湊,蕭邦的一號鋼琴曲那若即若離的溫婉,也點出了悲劇結尾。整部影片很好的用女性的視角去闡釋了戰爭與救贖,仇恨與愛,點到為止並沒有用力過猛。主要不足就是有些關鍵點好像少了些什麼,比如為什麼會單單要找一個日本“無罪釋放”的園藝師求教,是為了將自己妹妹的夢想以質疑和仇恨丟給侵略者?還有為什麼日軍要刻意隱瞞集中營的地點和用途?日軍軍官寄信回去都說自己無罪坑殺都能以女主放信件寄回的方式釋懷,是否釋懷過度了?最後便是劇情的簡單,無污點化的男女主實在無法讓這部片再向上一級
如果对比黄锦树在小说里对日本占领马来亚的血腥描写,电影确实把战争中华人对日本的恨,大给浪漫化了。(二战中南洋华侨也是强大的支援力量)不过,试着寻找漫长时间过后的内心平衡,倒也可以接受。电影一上来就日本、马华、英国人、马共、山下宝藏等背景需要了解,唯一有点奇怪的是倒是大讲粤语。对日本园艺的向往,确实也贵族到不能再上流了。但还是很惊讶能出现这种边远又大格局的题材。张艾嘉的表演有点夸张了。
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才讓你了解什麼是愛。身為馬來西亞人,很想對某些自以為很了解我們的人說,馬來西亞真的絕大部分華人都是說粵語,就算你打開電台的主要時段,都是說粵語的。二戰前的上流,是不懂書寫中文,在那時代能上英語學校的,都是有錢人。追溯歷史,是因為中國南部的移民和賣豬仔潮,所以別以為說粵語是為了搞與眾不同,真的不是這樣。而我也很想多說的是,電影裡頭的廣東話,讓我一直很跳戲,因為簡直是台詞,完全不地道。
张爱玲——“看日本的画,在那圆熟嫣丽之中,总觉得还有更多的意思,使人虚心地等待。可是现在我知道,一眼看到的,就全在那里了。譬如说山上有一层银白的雾,雾是美的,然而雾后面,还是有个山在那里,山是真实。他们的雾后面,没有山。”通往北方的小路,有夕雾花园,花园的稀雾后面,也没有山
【釜山电影节展映】世界首映。慰安妇、纹身、日本庭园、千纸鹤…沉重严肃的历史战争背景与重重因素包裹下,内核是两个异族男女爱恨交织的深沉情感。影片落点在爱而不是恨。选角很好,被导演相中的阿部宽与角色很配。李心洁的表演很有突破。苦力受虐亲热戏以及大量文戏张弛有度,确实值得提名影后。此外第一次感觉李心洁和张艾嘉外貌气质竟如此相像。结尾抓马煽情用力过度有些破坏一贯的基调。张姐的部分因此显得差一些//12月1日台北光点华山导演见面场。二刷中文字幕版,观感相同。
前半就以絞刑、強暴及爆破等幾幕點明二戰傷痕,又牽涉冷戰,時代感十足;受害國女性與侵略國男性的情慾戲,處理方式罕見,可在影史記一筆。作為多語言電影調和得還不錯,能理解導演為何在大馬華人使用的漢語方言中挑中粵語,因為其他都與臺灣重複。張艾嘉無論詮釋兩岸三地或東南亞華人角色都有說服力,同年齡段無人能出其右。中村這角色比《圍棋少女》、《南京南京》或《梅蘭芳》的日軍更複雜,但對於日本園林主軸,雖知是刻意營造衝突,卻懷疑當時東南亞華人真會對日本園藝或刺青如此著迷?三、四〇年代勇於捐輸國難的群體或較中意蘇州?(想到變成華僑的張大千在巴西造園。)驚艷於開場但茶鄉氣候必然極潮濕,三十年後木屋紙張鐵定蛀壞。也許是過去太片段,感覺這部歷史劇太題材先行;與其用當代想像企圖拼湊真實,我比較喜歡以諸多真實築起的幻象。
一直擅长执导青春题材的台湾导演林书宇此次突破不小,转向历史悬疑题材。影片有三段不同时空,先用倒叙方式引出故事,然后在女主角的回忆视角里再衍生出更早的时间线索。由于涉及二战日本侵略的背景,其中有部分段落跟大陆的抗日题材有相似之处,比如日军对马来西亚人民残酷的剥削与血腥的杀害。然而,最核心的部分却是乱世之下的爱情,男女主角来自敌对的国度(日本和马来西亚),彼此挣扎于国家大义与个人感情之间的艰难抉择。女主角由对男主角的怀疑,再到揭露隐藏数十年的秘密,抽丝剥茧的悬念与丝丝入扣的感情变化刻画得真实感人。李心洁和阿部宽的演绎都很精彩,但是张艾嘉却没能获得金马奖提名有点遗憾。
主题是讲慰安妇的题材,讲对她们造成的伤害是几十年过去了依然无法磨灭的。但是从个人角度上女配对日式庭院的喜爱让整个故事的走向变得有些奇怪。对战争和慰安妇的描述变成电影画面还是不够残酷。
電影溫柔而心碎。有一場戲我非常喜歡,日本官員來拜訪中村請求他回去,雲林在門外偷聽,對於中村竟然沒有直接拒絕而氣憤。當天晚上,兩人默默用餐,中村一開口即被雲林質問,他怎麼可以幫那些惡魔說話?中村提起那堆沒有寄出的信,他難得慍怒地說她沒有資格決定那些人的家人怎麼想。因為這場戲到後面才能發現,男主角和女主角一樣糾結,他知道日軍的暴行也做出彌補,他對女主的愛讓他共感痛苦,但是他來自視忠誠唯一的國家,他沒有選擇所以留下時間,因為時間治癒一切。我很喜歡雲林的角色,勇敢而堅毅,當老友問他是否為了中村放棄爭取聯邦法官,她說我既要為中村辯護也要當大法官,不因為過往而懷著受害者身分自憐,也呼應她向馬共兵說的─我什麼都經歷過還有什麼好怕。最後把信寄出去,既是釋懷也是放過自己,有一天會再見到至親和摯愛,李心潔超美!
首先,我觉得我已经看不了这种“大片”了。意识形态很有趣,感觉借着马来西亚讲了一个台湾的情结:控诉日本帝国主义,把慰安妇问题直接放在台面,但在对日本文化的态度上用爱情再怀了一次旧、暧了一次昧、和了一次解,最后是对马共冷战式、国民党式的恶人化。李心洁的衣服很美,阿部宽让我无时不刻出戏到《不能结婚的男人2》。
景美! 东北亚的泪点还是相通的,纸巾是要用的,片子本身么就中规中矩吧 | 这种题材放在此时此地首映也是聪明,喔一看出品有CJ…
风格唯美老派,让人联想起詹姆斯·伊沃里的那种情节剧(再狂加历史议题),倒也算是很稳地承接住了整部电影在概念上的百转千回。这份禁忌之恋的背后,是太多层的“创伤/罪与罚/救赎”嵌套在一起,血腥与暧昧、痛苦与浪漫、怅惘与释怀的交织,以及各种东西方的、东方学的。电影背后支撑的原著应该非常强悍,而林书宇则相对算是无功无过地把整套东西适洽地拍完,电影的任何部门都表面出彩但没能给人留下什么深的印象。说实话,在人物行为逻辑以及与之匹配的议题设置上,于我而言这部片还是太复杂乃至烧脑,最后真相揭晓时分,我与其说是被这份压抑而“不可说”的爱打动,不如说已经被这个文本绕晕了。其实没有对马来西亚历史的阅读,就没办法理清,最后对英国人哭诉后背地图的伤痕与刺青、真相细节林林总总,这些政治指涉到底是什么意思。
幾乎係我今年最佳選, 我今年看戲少. 李小姐一點都無老, 不愧是張老師的愛徒, 兩人真的很象, 而阿部先生是一貫沉穩, 但最後仍是不能結.....馬來的風景太美, 讓那些殘酷更......借景抒情......
没想到林书宇拍摄这样一部多国团队合作的历史题材电影,能够完成度那么高,不仅拍出了历史的凝重、人性的幽微、爱情的惆怅,更有人生无尽的遗憾,但仍然饱含美好与希望。编导演俱佳,非常好的作品。
母语广东话的华人女子在目睹妹妹惨死日军慰安营后依然执着追求一处日式世外桃源,再以一份与帅气日本园艺师的爱恋达成释放和救赎……这怎么想都有点逻辑上站不住脚,浪漫唯美的滤镜,遮住多少真实存在过的复杂和剧痛
8.1/10 放眼全片而言,内里仍是一个极其常见的爱情故事,甚至可以说有点过时。再加上悠长缓慢的节奏,抹去棱角的叙事,着实令观影过程变得些许煎熬。但是在结尾的一剂催泪弹加动听片尾曲的双重重击下,这部电影变得感人且精彩了起来。战争时代动荡的大背景也并没有沦为噱头,多国演员的融合也找到了平衡点,摄影与众演员的演技也可说是优秀。虽然故事是俗了一点,但慢调子下炼出的醇香却让这部电影变得极其有观影价值。
#24th Busan IFF# 亚洲电影之窗世界首映。相当不错感觉就是金马最佳影片的调调,格局很大,拍得相当讲究,美服化道摄影都堪称优质。在二战后遗症主题里加上了职人电影(园林师)和推理解密两个类型套路,完成度相当好,尤其剧作在揭底的时候写得非常舒服,李心洁的演技已经能不输张艾嘉,相当之不容易。林书宇这次算是上了很大一个台阶!
前期铺垫太长,导致结尾结束仓促,还没有酝酿完毕的情绪就戛然而止。李心洁本次突破很大,金马最佳女主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