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年轻的阿迈德

剧情片其它2019

主演:伊迪尔·本·阿迪Olivier BonnaudMyriem Akheddiou

导演:让-皮埃尔·达内吕克·达内

剧照

年轻的阿迈德 剧照 NO.1 年轻的阿迈德 剧照 NO.2 年轻的阿迈德 剧照 NO.3 年轻的阿迈德 剧照 NO.4 年轻的阿迈德 剧照 NO.5 年轻的阿迈德 剧照 NO.6 年轻的阿迈德 剧照 NO.13 年轻的阿迈德 剧照 NO.14 年轻的阿迈德 剧照 NO.15 年轻的阿迈德 剧照 NO.16 年轻的阿迈德 剧照 NO.17 年轻的阿迈德 剧照 NO.18 年轻的阿迈德 剧照 NO.19 年轻的阿迈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2

详细剧情

  阿迈德是一个生活在比利时的移民少年。像许多摸索个人价值的青春期孩子一样,阿迈德对父母和学校定下的规则有疑问。曾经是心中偶像的表哥叛逆地离开了比利时。青春期敏感孤独的少年之心需要叛逆的做派来武装。他于是也模仿起表哥,并和社区补习班年轻的数学女老师发生了冲突……

长篇影评

1 ) 8

第一部达内,单就这一部来说还是挺不错的。很多人介意的欧洲导演“自我重复”在我看来不是个问题。 一系列现实主义手法已经非常娴熟了:无配乐、非专业演员调教、长镜头运动和场面调度 。叙事完全限制在男孩视角下,却依然自如地穿插了复杂但简洁的社会议题。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虽然叙事完全跟随男孩视角,但男孩无论对其他人物还是对摄影机,都拒绝视线的交流,因此观众和人物都对男孩隐藏在正常外表下的宗教极端思想无从了解,也就无法判断他的下一步行动。既统一了形式和主题,又让观众代入男孩的旁观者,还有了不错的戏剧效果。 文本上很多地方过于简单,有些偷懒了。主人公设定为思想成型期的少年本意是讨论极端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却直接扔给观众一个已经形成这种思想的结果,最后还把严峻的社会议题偷换成青少年的不成熟。前面提到的多个社会议题穿插还付出了一个代价:情节和人物是由导演想讨论的问题生成的,导致极度的刻意和突然。最典型的就是女主,完全是为对男孩的爱和性的冲击而存在。

2 ) 戛纳最佳导演奖《年轻的阿迈德》:“恶之花”&爱之花

美学教父学.艺术素质教育

回答影迷提出的以下问题

1 本片有何隐喻?片尾男孩还会杀老师吗?谁是恶之花

2 关于水龙头,牛奶,在片中作用为何?铁钩,眼镜,塑料桶指代何物?

3 大量镜头语言解读

4 女孩为什么要用稻草挑逗男孩,说明什么?

5 为什么男孩口中喊出妈妈,而不是其他……该如何解读?

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女:又是达内兄弟的作品,其美学风格一如既往!

嗯,每次入围戛纳竞赛都不会空手而归,你们还记得获得评审团大奖的《单车少年》吗?

女:当然,看过您的影评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很多影迷都觉得这电影不值戛纳,达内兄弟退步了,是不是该解甲归田了?

呵呵,大部分观众只适合看《战狼》看《红海》,激情四射嘛!像这种奥斯卡戛纳级的文艺片根本不适合这些人……

达内兄弟拍过太多经典名作,能不能都给我们解读一下?

哎呦,我可没这功夫,但我告诉你,任何电影,只要获奖,到了一定级别,我扫一眼我就知道怎么回事!

女:明白,无论哪个大师级导演,他一撅起屁股您就知道他什么屎……

话糙理不糙!四维一体拉片分析法,只要掌握这套理论,无论多难的文艺片在你眼里都是“小菜一碟”!

搞影评是为艺术欣赏,更高一层就是做学问,做学问一定要脚踏实地,咱不能指着吹牛b过活对不对?

我听说还有人搞什么“电影批评”?咄咄怪事!

女:只有在中国,这东西才能称之为“学术”……呵呵,难怪一个奥斯卡也得不到!

嗯,这教育圈都指这吃饭呢,开眼了吧?

女:本末倒置

中国的艺术院校出“混子”出“骗子”,所谓“江湖”!

教出那学生张嘴闭嘴就是:“我认识xx导演,拍过这个那个……”balabala一大套,如数家珍……

我就想问一句:管der用?

时间关系,我不多说了,开讲!

没有看不懂的电影,没有解答不了的问题!

女:“足不出户学艺术,眼光与大师同步”,这都是您美学教父的梗,我牢记在心!下面我可要提问了……

问吧 ,我看你能问出什么花花来!

女:手持摄影,紧贴人物跟拍零配乐自然光……本片拍摄竟然都采取自然光,why?

还有没?继续……任何问题我都这里都有答案……

女:片尾采用长镜头,男孩僵尸一样躺在地上,手中拿着铁器,喊着妈妈,是不是冷不丁还要给老师来一下子?

嗯,还有吗?

多次水龙头的特写,都是长镜头,还有片头片尾都有长时间的黑屏,包括剪辑,为什么有些片段被剪掉了呢?比如店主送男孩自首的过程……

OK,只有这些吗?我再让你加十倍,还能问多少?

女:哎呦,这都超高难度了,您给大家解释解释先……

咱先找到主题,把主题搞明白,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片中有多少隐喻,比喻……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我们先理清思路,男主接受两种教育,第一种:五岁开始,他就接受女教师阿拉伯语的训练,这是正统的学校教育!

另一种就是在清真寺,通过“古兰经”学习的阿拉伯语,使男孩成为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

妈妈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仇恨自己的老师,甚至对自己也没有丝毫尊重……

女:都在经文写着呢,不得与女性握手,这是“不洁”的行为!

在这种双重教育下,很明显,古兰经的教义占据了上峰!

下面看片头,字幕黑屏后,马上出现急速上楼的男主……

学校教育,讲究“拾级而上”,层层递进……

男主是一步三台阶,飞速奔跑

再看片尾,男主踩着垃圾桶,翻越高墙和铁丝网,最后从三层高的地方掉下来……

这叫什么?宿命

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注定什么结局

女:没听太懂,到底啥意思?

我现在带你找出本片最大的隐喻

这个情节非常关键,两个年轻人在一簇植物面前,对白中还提到种子

男孩杀气重重,要像堂哥那样成为圣战英雄!

这就是心里埋下邪恶的种子

而女主第一次见到男孩就为他倾心,这是爱的种子,爱的萌芽!

思考:

本片探讨的是什么?教育啊!

我们经常把老师比成园丁,对待学生就像对待鲜花那样,观察,栽培,浇水,施肥……

如果说男主是“恶之花”,女孩就是“爱之花”!

女:哦,因为邪恶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内心萌芽了!

花的生长需要什么?阳光,水……

需要音乐吗?

女:不需要!

我们只要盯着这朵花,全神贯注,不用带着耳机听什么音乐,鲜花成长也不需要音乐……

女:哦,难怪没有伴奏……然后呢?

关于水,本片的水龙头多次特写,而且长镜头,不断演示男孩洗手,漱口的过程……

狗的口水不洁,与女人握手,接吻……都属于“不洁”,这是男孩所谓“真正的穆斯林”!

女:狗是人类的朋友啊!

本片出现很多小动物,幼崽,牛,兔兔……非常可爱,卡哇伊,但男孩碰都不碰!

男主与女人的关系,贯穿始终!

我们要重点分析!

片中三个女人,妈妈,老师,女友……

这些人,男孩在内心都是排斥的,对于女人,他没有半点尊重!

女友,就是用爱来感化他,唤起他的“原始本能”!

当女主提到,我想吻你,男主笑了笑,然后拿起水瓶喝下……

片中多次出现水,包括矿泉水……

男主独处的时候,水都是用来洗手,漱口……涉及到爱情,他才喝水,啥意思?

我刚说了,植物离不开阳光和水分,“邪恶之花”也是如此!

对鲜花而言,水不是洗刷“不洁”的,而是滋养身心的!

在超市,男主也出现矿泉水的传递……将其束之高阁,男孩能喝到吗?

言外之意:

在清真寺,他是喝不到“水”的!

“邪恶之花”得不到滋养,更不懂“人间之爱”!

女:傻小子根本体会不到女人的滋味

女主用一根稻草挑逗他,男孩此时可能不明白这是干啥?

女:哈,他就是不解风情

其实观众心里最清楚,那导演拍这场戏什么目的,呼之欲出吧?

感知爱,让身体的每一次肌肤感知那种细腻,那种渴望……

“我爱你,我喜欢你……听不到吗?”

假如你真的讨厌女人,让身体和“本能”说话,因为身体是最诚实的!

女:哇,这些内容台词都有,怎么你一说我才看明白!

大量的剧情都在表述这些东西!

堂哥为圣战而死,在店主眼里,生与死没有区别,有的人死了其实他还活着……

对于谎言,这位真正的莫斯林男孩竟然也很包容的,他的行为充满了矛盾和“双标”……

女:哈,死人都给说活了,这些人也没啥原则性哈!

即便说谎也是善意的谎言,都为我好……你看看,这就没法讲理了!

为什么不能对女人,对自己的母亲,对你的爱人保留一点点尊重和关爱呢?

导演不遗余力地通过对白,剧情,包括镜头语言传递思想,而你们全都忽略掉了……这就是外行看电影!

女:那您说,这孩子怎么变成这样子的!

两种教育,扯不清理还乱!尤其古兰经,对异教徒是缺乏包容的,你死我活……这就不好办!

我们不能通过流行歌曲让孩子学习阿拉伯语,只能经文洗脑!

成年人对此事还争得不可开交,孩子呢,更加不知所措!

男主四五岁戴眼镜,男主五岁就被老师传授阿拉伯语,自然也就接触到古兰经

可见,眼镜=古兰经

女:这又是隐喻!

眼镜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世界在我眼前是处理过的,有色眼镜嘛!

女孩没有近视,戴上眼镜,眼前一片模糊……

这眼镜就是“古lan经”,女孩信不信教,当然不愿意戴这个,谁能忍受模模糊糊的世界?

对于古兰经和清真教,还有两样道具用来比喻他……

女:有吗?在哪里呢?

别急,听我一步步分析

咱说这男孩学习怎么样?

……不咋地,别以为眼镜就是好学生……

我们观察一些细节,对于学校的知识,男主一知半解!

这里也是,写一半字被人叫出去了……“pas等于pa”?

s不发音,这里就能划等号吗?,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跳着学,就跟片头上台阶似的……

拾阶而上,一步一个脚印……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发挥作用!

两套系统:清真寺&学校教育,几乎排斥的……

这些都说明教育出了问题!

你真正理解古lan经的要义吗?穆s林教徒要研究一辈子的,不是背几条经文,加入圣战就代表虔诚……

找不到爱,最容易受到蛊惑,被仇恨迷失的双眼!

这时候,就要显示女人的力量,爱的力量

女:拒绝女人,大不智也

这些都是最终的悲剧的根源所在……

所以说这孩子没有打好基础,四五岁就接触那些晦涩的经文,又没有很好的指导老师

再说到植物……

挂在墙上的,花盆里的鲜花,好看不?但没有根……

基础没打好,邪恶的种子,只能诞生“恶之花”!

而洒落在地上种子,哪怕没人管,都比这强多了!

男孩手中这个铁栓,也就是“武器”,用来隐喻什么知道不?

还有他脚下的塑料桶,踩着塑料桶往上爬……

你把男孩想象成某种植物,“恶之花”,他不是生长在土地里,而是以塑料桶为地基……

你想想,这株植物爬到三楼,在上面“绽放,盛开”,可能吗?

女:嗯,不摔下来才怪?!

现在明白了吧,塑料桶和铁栓,还有眼镜……都是比喻那啥xxx!

如果说男孩是鲜花,那么枝叶在哪里?

就是那两条胳膊……

注意,这男孩走路不摆臂的,木头人一样,在奔跑和接力的时候,他伸出手臂……

女:这里如何解读呢?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也就是叶片来汲取营养……

接力赛交接棒,这也是信息的传递:作为队友,我信任你才把棒交给你,你伸出手,接到我的力量!

接吻,也是信息传递,爱的表达

女:肌肤之亲,男欢女爱

男女之间的握手,都代表爱与尊重

信任就是营养,有了营养我才能得到力量,摆开双臂向前飞奔!

一个人独处,得不到队友的信任,就容易出问题!

在清真寺,男孩得到店主的信任,最后怎样,人家为了自保,丢弃他这颗棋子……

他们之间有信任吗?完全处于计划外……

男孩执行杀人计划,也就是“邪恶种子”萌发状态,才被镜头摄入……

裤腿里藏刀,磨尖牙刷……都是罪恶计划的实施,导演用长镜头来展示,就代表此处重点

而他被同伴带到警察局自首情节,完全意料之外,于是被剪辑掉了,不表

女:这为啥呢?

我们观察植物,看的就是“萌芽状态”!

小牛犊才可爱啊!

这个磕头祈祷的动作,像不像一个芽孢……这里又是长镜头吧?

女:哦,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剪辑的都是“杀人计划”的过程……

对,这是观察期,谁也不会24小时都盯着一株植物!

最重要的是就是孩子幼年的成长阶段,园丁要在此时下大力气……

女:一旦埋下邪恶种子就晚了!

另外我们发现,“恶之花”缺少这种正常的人际交往,尤其对女人的态度,很多行为在他内心摒弃的,认为这是不净的……

想想这些是谁教给他的,妈妈还是老师?

女:古lan经,写在经文里的……

花儿的成长离不开,片中还出现牛奶……

奶水是母体才有的,女人体内的营养精华

把奶控制到38度,那是母牛乳房的温度,这样小牛才会适应!

这是“妈妈的味道”!

我老看抖音有个小伙子,傻二似的,吃着吃着突然喊一嗓子:“妈妈的味道”……

女:哈哈,我也看过,他好像就那一个梗!

导演让小女孩伸出手,奶牛吮吸手指,这都是有目的的动作安排!

像这种文艺片给棒槌看都是浪费,根本看不出戏来,太可惜!

我一定你学好四维一体拉片分析法,搞艺术必须掌握这套理论!

你看,男孩在管教所,故事围绕社工和女孩的关系展开!

社工和警察对男孩都非常尊重,礼貌,没有任何轻视,但信任的结果是什么?男孩的罪恶计划一步步展开……

以上证明:

中毒,洗脑的人根本不值得信任,他一定所有人失望,最终害人害己!

其实导演在提醒高层和官方,要注意国家安全啊!

爱之花被视为邪教徒……

爱枯萎了,女孩被推倒在“干草棚”……

女:哇,干草棚,枯萎的植物……有意思!

随后,男主潜逃,还是一门心思,就是要“杀人”!

重点说片尾一系列动作

怀揣铁钩,踩着垃圾桶,翻越高墙……掉下

四肢僵硬状态……还能绽放吗?

“恶之花”就是这样的结局,也是宿命!

男主吃力地挪动身体,用铁栓敲响围栏……

这里的铁栅栏,方格……代表什么?我都说到嘴皮子磨烂了

女:法律

男孩手中的铁栓,刚说过,代表xx经

这里的镜头语言出来了吧?

用宗教挑战“法律的底线”!

女:哇,还真是法律底线……不愧是达内兄弟,电影语言玩的太绝了!

敲击发出声音就是一种示警,警告所有人,国家要不安全了!

某些激进派就是不断地冲击这个领域,禁脔之地……有些矛盾根本无解的!

女:嗯,你越是包容,他越觉得你软弱,一定要挑战你的底线

本片尤其针对教育

园丁们注意了,你眼前的“花朵”正一步步走向死亡!

男孩摔到意识模糊,口中挤出妈妈两个字,之后老师被外面的敲击声惊醒,发现男孩躺在地上……

女:这里很多人不太理解,您给解读一下!

妈妈,是本能的呼唤!

女:没错,人在临近死亡,都会哭爹喊娘……

男主一直就没尊重过他的母亲,认为她不是一个真正的穆斯林……

只有从内心喊出“妈妈”的那一瞬,男主才被“植入爱的种子”,真正才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生命……

体内焕发出的这种本能源于“母性的光辉”!

紧接着,男主认错了,忏悔了!

女:哦,这回总算低头认罪了,还以为他又在演戏呢!

母性如此伟大,这人打小儿就看不起女人,不尊重父母,不变坏才怪!

女:嗯,以后对我们女性放尊重些,彩礼的干活!

你这就是“邪恶的种子”在萌发,在美学教父面前,少来这套利格儿隆……

本片为什么用自然光,明白了吧?

植物生长,有阳光就够了!

女:那黑屏呢?

男孩还有未来吗?四肢都不能动了,还什么光合作用?结局很惨的

女:圣战组织的牺牲品!还有个问题,有人说本片故事还有起伏和波澜……

文艺片,不搞那套三幕式,一波三折?

这树苗已经扭曲成这样了,还打算怎么折腾他,弄成盆景咋滴?

我们观察这粒种子生根发芽,长成植物,像园丁一样地去感知它,栽培它……这就是“素质教育”!

女:本片也是提醒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事态的严重性

yisilan教好不好?当然,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但你要引导孩子去看,让他理解其中的内容和教义!

教育向来是一个国家的大问题,所谓“百年树人”!

我打个比方,自律,你说好事还是坏事

女:当然好事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片面!

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好,自身压力过大,或对自己要求过于严苛的同学,你跟他谈自律就是将他置入死亡的边缘……

自律就是“拒绝本能”,很容易出现“恶之花”!

人的本能往往是一种修正……

所以我在这里反对“自律“,自律首先要建立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

过于自律就是违背“人性”!

当你身处在鄙视链的最底层,又迫于压力,外在内在的,谁知道会长出什么邪恶之花

女;青少年往往心智不清,还没有良好的心理建设,这么点孩子搞那套狼性文化,军事化管理,“邪恶的种子”很容易乘虚而入……

土猪拱白菜,咬牙切齿……

“恶”体内萌芽,成长……

女:哇塞,林x斌诞生了!

国家这回搞“双减”,就是看出苗头不对!

中国的热钱和资本,比那些网红流量明星还浮躁

蒜你狠、姜你军、向钱葱都是这帮人!

家长也跟着起哄,“学不了钢琴咱学二人转呗”……胡来嘛不是?!

k12不行了怎么办?马上转型,开会找出解决方案,务必在24小时内转到素质教育……咱玩呢?

素质教育的核心主体什么?包含几大要素,如何展开……您懂不懂啊?

看一部电影的耐心都没有,您搞哪门子素质教育?

教书育人,素质教育,有教无类……真得把心放孩子身上!

抑郁了都不知道,那些破作业逼到孩子自杀……当老师干嘛吃的?

观察他,盯紧他,看他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需要时间和热忱

说老师是园丁,您得配得上这个称谓,千万别做“割韭菜”的镰刀……

女;确实,教育无小事

通过影片我们发现:

这棵树一旦长歪了,以后很难给他扳过来!

你现在明白我为什么瞧不上“土猪拱白菜”,就因为这里有邪恶,我看到了“罪”!

女:毕竟您是美学教父啊!

这里我不责备任何一个孩子,他们大多都是受害者,怪谁?怪教育

没有接受良好的素质教育,不懂美学,最终导致无数悲剧的发生!

美学教父:森森大军 《国际获奖电影辞海》zhuanlan.zhihu.com/p/42423025美学教父:影评 有谁真正看懂了《单车少年》?zhuanlan.zhihu.com/p/33040474

3 ) Too young too simple.

在政治正确,世界包容多元的欧美影视价值观里,这部片子算是一个清流。对于那些缄默地不敢表达,相比于鲁本·奥斯特伦德的黑色幽默&指桑骂槐,达内的这部片子尖锐地指出了穆斯林文化大量进入欧洲之后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恰巧前段时间看了2022年蒙吉的《核磁共振》,看到所有小镇居民大讨论的现代民粹场景。然后这次也在那一场老师准备教授新课时,各位见解不一的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各抒己见,好在这个民粹场景最终还是能够盖棺定论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但2019年民粹力量日益兴起,面对这种边缘少数群体内部也开始发生的民粹讨论,也被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下来也是挺不错的。

抛开宗教和政治,回到达内的聚焦点:人,那其实我看到的更加是一个长辈思想意识对晚辈的PUA争夺现场。“你想让你的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 杂货店老板可以带领广大虔诚信徒做礼拜祷告,同样少管所里的老师也用着相似的父权管理办法对待孩子。就跟我看到豆瓣网友有一个人的评论是,跟着标题走,重点在“年轻的”。宗教和世俗的真善美,恐怕是成人世界都无法解答的人生课题,这里就刚好落在孩子身上。阿迈德从电子游戏的认同感里走出来,去寻求杂货店老板的,去寻求少管所老师的的认可。

从房上摔下去之后,躺在草地上的阿迈德仿佛牺牲了的圣战士,还没来得及反应高呼口号,只记得呼喊自己的妈妈。最后落点还是回归在人的本身上面。

4 ) 恐惧吞噬灵魂

电影《年轻的阿迈德》尾声收得猝然,令人看完眼前一黑,懵的。说它猝然,绝不是因为故事留了悬念,让人难以走出幻觉,像《消失的爱人》结尾一笑,我们知道这位丈夫算是搁这儿了;像《盗梦空间》结尾一转,引得很多人争论这位当爹的到底是是不是困在梦里出不去了。《年轻的阿迈德》正相反,它斩断了一切悬念和情绪。

影片的结尾部分,由一连串声音相联结,处处写实:小伙子到处找松动的钉子,金属和水泥墙摩擦的声音,金属变钝之后的剐蹭音;然后他踩垃圾桶上房,眼见能进屋,突然砰一声,空了。当时我的反应是生理上的,耳鸣一样,有回响。他摔在草地上,懵了。接着是喘气声,他呜咽了两声“妈妈”;随后起了画外的环境音,可能是倒垃圾的声音,可能是远处的旧推拉窗关窗的声音,像极了窗体的滚轴锈住了还硬要跟窗框轨道拉扯摩擦;小伙子阿迈德开始拖着身体凑向草地边缘的一截铁框,他掏出本来要做凶器的长钉,敲击着铁框,一下又一下,摩斯码一般的节奏,稳得让人心慌。随后是开门声,老师跑出来,惊恐的呼吸声,我们看到了老师悲悯的注目,以及略带委屈的泣声;然后男孩道歉,老师叫急救,脚步声远去,男孩合眼。黑场,观众被切断了全部的感观,字幕出现。

如此尾声,有如棒喝,因而余音绕梁。

悬念一直维持到黑场前,直到老师松开手转身跑去叫急救,我才放下悬着的心——在我看来,松开手才算是阿迈德断了杀意。他敲击求救的节奏稳定有力,手里握着凶器。老师跑过来突然被阿迈德拉住手,此刻老师彻底不设防,一侧的脖颈向着摄影机,我几乎是等着小伙子手里的钉子杵进去,那只攥着长钉的手始终在画外……正如《他人之子》,父亲站在杀害他儿子的男孩子身后,脚下是奔流的河,以及河上漂浮冲突的原木。同时我的常识在怀疑,毕竟他上半身起不来,后脑勺也出了血,是蹭过去求救的,他要想杀人还是需要起身的一个力……终于,阿迈德道歉后,松开了手,老师转身出画,阿迈德特写的脸逐渐松弛,前所未有的放松。当砰的一声响起,落地前后才是全片的视听高潮,能够产生生理震撼的效果,同时还保有最后一击的悬念可能。

某网站有高赞的短评,认为达内兄弟这片子评分低的原因,是导演手法的疲弱。因此我特意浪费两大段,笨拙地还原一下,为了给点赞的人吹吹冷风。这并不是我要着重分析的,我想聊聊这片子的“后劲儿”,这股让人放不下的劲头,源自何处?还是想说戏剧性。

记得我小时候,五岁前后,可能是个冬季的节日,姥姥带着表哥、表姐和我,一起逛陶然亭。那时候北门往里是一大片游乐区,排队的大人孩子争相喷着哈气,堪比庙会的热闹。我胆儿小,没跟着表哥表姐一起去雪山,就被嘱咐在小卖部对面的高台上站着等。结果等了好半天,我只记得眼前的哈气一簇又一簇,姥姥她们好像回家了?又等了好半天,姥姥呼哧带喘跑过来,要拉我下高台,陪着笑脸跟我说对不住姥姥把你给忘了。我呢,先吼了句“你混蛋”,然后才拉着她的手下了高台。此后,直到我念大学,每逢家庭聚会,姥姥都要笑着复述一遍。一直以来,我都只能讪笑着掩饰,其实心里头不以为然,越大就越不耐烦。自忖:童言无忌,那是小时候的粗鲁,何必现在还拿我当毛孩子?

一个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伤人?恐惧的时候。而且,人出于恐惧伤了人,心中理直气壮,能长期不存愧疚。

阿迈德始终在恐惧中,从第一个镜头开始,他就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他不跟老师告别,因为担心做礼拜迟到;他拒绝跟老师握手,因为忌讳沾上女人的手不洁;他在哥哥的车上喝斥同车人吵闹,因为惧怕背不下经文;他骂母亲是酒鬼,甚至在被原谅后拒绝与母亲拥抱,因为母亲质疑他崇敬的伊玛目;他洗鼻洗口洗手,如外科医生般一丝不苟,因为怕亵渎了他的礼拜。对年轻的阿迈德而言,有太多的教条和禁忌压着他,他害怕的那座地狱一直在他心里,看不到,但是如影随形。

阿迈德毕竟是年轻的小伙子,正当青春,跟急于成为男子汉的孩子一样,他始终保有着“证明自己”的那种渴望和迫切。阿迈德对恩师不满,因为在她眼里,他还是个小毛孩儿。他对母亲不满,因为她不尊律法——训斥违反纪律的人,用以自证是遵守纪律的人,典型的孩子心态。他对姐姐不满,骂她放荡,因为姐姐敢于享受青春情欲。阿迈德包庇了他尊崇的伊玛目,后来却得知哥哥竟然指证了他,而阿迈德还要扛下去,为了证明他的忠诚和笃信。他杀人未遂之后,以超越其年龄所应有的缜密思维制造了新凶器,并且“忍辱负重”制造机会再次要行刺恩师,行动前他给妈妈写了遗书,里面只有一句话,“请原谅我伤了你的心,我会证明我是纯粹的穆斯林”。

阿迈德的“屡败屡战”,一根筋要杀了恩师,源于他的“年轻”,他和其他所有心智年轻的人一样,充满了恐惧,并急于证明自己。在阿迈德母亲的牢骚里,我们知道,他原来是个沉迷电子游戏的熊孩子。值得玩味的是,阿迈德从出场开始,就已经有了超越年龄的老成,他有这个阶段不该有的焦虑。阿迈德到底是怎么结识了他的伊玛目?短短几十天,他又如何能转变成为坚定的信徒?电影里没给答案,给了两条暗示信息:一是阿迈德没有父亲,在杀人未遂被关起来之后,他面对来探视的母亲,指责她的放纵,并坚信如果爸爸还活着肯定不会放任不管;二是阿迈德有位去世的表哥,在某可疑的网站里,表哥的照片被加了高光,他的照片还被阿迈德珍藏,并在礼拜的时候恭敬放在毯子下面。

没有父亲的阿迈德,急于走向“父亲”的立场,以宗教标准去批评全家人的放纵。去世的表哥,因为“圣战”而牺牲,但是他被阿迈德当做父亲一样跪拜,并且在伊玛目口中,这位表哥获得了荣耀,毫无痛苦地升入天堂。阿迈德的眼里,伊玛目——表哥——父亲,成为一个混沌的存在。可以推测,这种混沌体发出的光,引领阿迈德成为了坚贞的信徒,并且时刻都想证明自己。

在影片中,没看到阿迈德如何成为信徒,只看到阿迈德的恐惧,他成了极端教条的囚徒。三年前,我因为恐惧未来的不确定性,焦虑着自己被亲密关系的义务绑架,惶惶不可终日,终于在挚友的提携之下,接触了宗教生活。现在看来,我的恐惧,是“相信“的源动力。我始终羡慕那些因为渴望荣耀、向往净土、或期待升天堂的人,他们先相信了,然后才皈依修行。我踏出的第一步就是因为恐惧,而且因为粗浅的认知,我听说或者看到的都是违背教条会发生的审判或者惩罚,夹杂在敬畏和恐惧之间,我甚至开始焦虑过去时候我所不知道的自己做下的经历。简述之,我害怕,但是听说有对治害怕的修行,我试着走出两步,我发现了更多让我害怕的事,于是我就更加恐惧,进而希望自己能更信得深入。尽管我所恐惧的终会来临,只有直面恐惧才可能和平共处,但是,在彻底无法逃避之前,我始终在恐惧着我的恐惧。显然,我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误认了修行或者教条的意义,写出来绝不是抨击任何宗教修行,而是讲自己的体验,用以阐述我理解《年轻的阿迈德》这一影片的视角。

在我的体验,恐惧是盲信的前提之一。北京作家石一枫的小说《心灵外史》,被编辑贴上标签,称是“盲信史”,典型的自作聪明的误读。故事讲的是“我大姨”无处安放的爱,跟“我”无处寻找却视而不见的爱,相互错位,产生了一种愧疚的悲情。“大姨”从不恐惧,也没明确过她的向往,又谈何“盲信”?

看看阿迈德吧,他时刻以一名“纯粹的穆斯林”为标准要求自己,一方面是证明自己,另一方面是焦虑自己做错——亵渎了他的信仰教条,他不想被审判,更害怕下地狱。他连狗的舌头都恐惧,因为那是不洁的。他的标准越来越严苛,严于律己,更严待人。比起他所向往的荣耀,我看到更多的是他的恐惧。有人说,这一切都是那位极端伊玛目的错。

起初,阿迈德的确被伊玛目灌输了诸多严苛标准,但是后来伊玛目的影响日渐淡薄,而阿迈德的行为反而更加极端,这才是影片的“后劲儿”。那位开杂货店的伊玛目,在阿迈德心里灌注了很多带尖刺的墙,最明显的就是他从不放过阿迈德的恩师,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先是说她“不洁”,然后指摘她利用流行歌曲教授青少年阿拉伯语,后来居然指使阿迈德去散步绯闻,说她交了犹太教男友,这一系列的指控,让恩师在阿迈德心底成为“叛教者”的代言人。标准,都是给别人设的,卑鄙的人用其来控制别人,甚至攻击异己。

最为讽刺的是,杂货店伊玛目从来都是违反标准的,他用绯闻去瓦解女教师的公益活动,他用恐怖分子的网站去蛊惑青少年。当阿迈德杀人未遂跑来求助的时候,面对如此孱弱的少年,这位伊玛目背叛了这个虔诚的孩子,要对方发誓说谎,去保卫这个“清真寺”。到此,我们明确知道,这位伊玛目才是真正的叛教者,他在意的是地盘和信众。他口中的“清真寺”,因达内影片的空间风格向来是局部呈现的,这个信仰空间就显得更加割裂。

有趣的是,伊玛目并没发动极端行为,他的手段实在不高明,是典型的哄孩子手段,画大饼。他通过“表哥“的光环,渲染着无痛走向天堂的道路,而其背后只是通过延迟行动时间,去控制阿迈德的行为,他给阿迈德恐怖分子的照片和音频,告诉阿迈德那一刻迟早会来,在此之前要做好准备,跟随指引。但是,要注意的是,伊玛目从没教阿迈德去杀人。反而是阿迈德自己放大了他的理解,在这一意义上,师傅领进门,阿迈德的修行比伊玛目要更加激进。

关于“标准”,影片还涉及到了对“语言”学习途径的思辨。这一场景里,第一次,阿迈德真正当众伤害恩师,然后若无其事地离开。恩师曾经帮助阿迈德克服了读写障碍,而阿迈德反过来质疑恩师的语言公益活动,其自我中心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恩师认为语言就是工具,要在生活中,也就是所谓的自然场景里学习,比如流行歌曲。但是,这给了杂货店伊玛目机会,他煽动了阿迈德和哥哥,先立标准,说阿语只能在经文里学;然后扣帽子,说恩师是叛教者;最后递刀子,说恩师的新男友是犹太教徒。在宗教修行中,修行的土壤很大一部分是跟生活土壤重合的,这位杂货店伊玛目,他闭塞视听,偏激地挖空了信众的修行土壤。

在阿迈德起杀机之前,恩师专程来找他,在杂货店门前,恩师质疑了伊玛目对阿迈德的偏激教育。她父亲是古兰经的研究者,她是虔诚的穆斯林,她告诉阿迈德,经文里说过我们可以和异教徒和平共处。但是,阿迈德轻松地背出了经文章句的出处,反驳了恩师。在那之后,阿迈德把自己当做网站上像表哥一样的战士,为了证明自己,他要铲除这个“叛教者”。

证明自己,说明正处于“自我中心”动力最强的心理阶段。某网站有高赞评论,说阿迈德在摔下来的一刻,通过自己和农场女孩的恋情想到了恩师的犹太教男友,同理心驱动原谅了恩师并知道自己错了。且不说一个从二层坠落的人想这么多得需要摔多长时间,单说说这个“同理心”,是伪命题。同理心的前提是“同”,阿迈德自己都没认知到情窦初开这回事,同谁的理?

阿迈德是被农场少女撩了没错,可是他始终被动,不拒绝,不负责。被吻了之后,他只想着如何让自己脱罪,在他的信条里,那是要接受审判的重罪,他承担不起,他被这一吻重新唤起了恐惧,因此他根本认知不到所谓的“恋情”。陷在恐惧里的人,只有焦虑,他没空去同理别人,更何况是“叛教者”?

阿迈德一直封闭自己,活在一个自己认定的标准世界里,一切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是纯粹的穆斯林的世界,正是自我中心的极致。在影片中,讽刺的是,阿迈德杀人未遂,想要再次杀人,但是前提要先取得面见恩师的资格,而心理医生认为他并未准备好。于是,为了获得义工的认同,为了取得心理医生的肯定,阿迈德逼着自己打开了心门。

他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给读写障碍的同龄人补课教法语,忍着“不洁”参加农场的农活。看得出,他教书认真,比赛投入,喂羊的时候也能发自内心地微笑。他一步一步获取义工的信任,但是他自己完全是“捏着鼻子”做的一切吗?显然他是享受着周遭的一切的。这说明,封闭自心的阿迈德,一直在用狭隘的教条去扼杀自己的本能。

当阿迈德第二次胁迫农场少女皈依穆斯林失败后,他的恐惧又一次冲上来,他有了一种来自深渊的恐惧——因为他的“淫欲”,他将会成为恩师那样的“叛教者”。于是,在第二幕的结点之后,他跳车逃走,第三次刺杀恩师。

值得玩味的是,最后,当恐惧的本能到了临界值,终于彻底释放的时候,阿迈德放下了捆束着他的荆棘教条。一个年轻人,原本一直恐惧着未知的事物,比如叛教,比如地狱,比如审判。但是当阿迈德面对最直接的恐惧——死亡,他就崩了。那是太直接太现实的恐惧,他摔下去砰的一声之后,阿迈德开启了“本能模式”,他喊了“妈妈”,然后发现无效,于是他开始求救。

当阿迈德抛弃了教条,拉住恩师的手,他放下了“纯粹的穆斯林”的执念,真正把自己交给另一位穆斯林,并且向恩师道歉。最后,当死亡的恐惧被释放,阿迈德在影片中第一次有了放松的表情和体态。

坦率说,看完电影,我的第一反应是,好角度;第二反应是,分数不高有道理,或许是戏剧性的问题,总感觉缺了一幕。回去怎么想都想不通,梳理了一下,惊出冷汗,这是完美的戏剧性,之所以觉得太过猝然,因为影片呈现手段是达内兄弟惯常的减法。

故事的第一幕结点,杀师,阿迈德指控其为叛教者,出刀。第二幕结点,推女孩,指控其为异教徒,而自己不再“纯粹”,这不可接受。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叛教者,他要再次杀了“叛教者”。

如果说,杀师的动机,包含了证明自己的冲动、向往的荣耀,和恐惧造成的焦虑,那么第二幕前后,阿迈德的行为就可以单纯归结为恐惧,因为伊玛目被捕,他“证明自己”的对象已经不可见了。从动作上看,第二幕结点是被减弱的戏剧动作,只是推了农场女孩一下。但是,在动作背后的动机方面,达内兄弟把它层层推高。通过整整一幕,削掉了阿迈德周遭全部的影响因素。伊玛目被捕,麦地那去不成了,哥哥作证背叛,他也收回了要向母亲证明自己的纸条。那么,第二幕的极端行为,就完全出于阿迈德的自我驱动了。从情欲开始,他享受了碰触和亲吻,这是第一步;继而,他又陷入自责和悔恨,进而恐惧,这是第二步;绝望之下,他控诉了农场女孩,并且再次出发杀师。这一切,都是阿迈德不再受影响的自我行为了。看似动作强度不如第一幕,其实在主角的主动性上,是增强的,因为是独立决定。从视点上看,影片全程用手持拍法跟紧了阿迈德,逼视着他的焦虑、他的缜密、他的封闭。

再进一步,从这部电影想到《无名女孩》,一脉相承。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在通过失落的人文主义,去唤醒人文主义。因为对未知的恐惧,我们失去了太多,但是丢了没关系,面对了自己的本能,再找回来吧。

详情欢迎搜索关注WX公众号:半斤八两抡电影

5 ) 年轻的阿迈德:达内兄弟的新片依然是现实主义电影的世界最高水平

首发于奇遇电影

达内兄弟正常发挥的水平,也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达内电影。视听近乎完美,对非职业演员的调教也堪称杰出。影片很容易被拿来跟《单车少年》做比较,不仅是因为都是少年题材,而且用了差不多的梗(从高处掉下来,不过这个梗其实早在《一诺千金》里就用过了……)。

△达内兄弟和《年轻的阿迈德》两位主角在戛纳

影片讲述中二少年阿迈德在努力成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受到极端思想的影响,认为在当地讲授阿拉伯语课程的女教师“不够纯洁,必须被清除”,在第一次尝试刺杀失败之后被送进了少管所,接受劳动教育(类似情节也出现在《儿子》中),他仍然时刻不忘这一想法,努力寻找机会刺杀女教师……

故事听上去比较耸人听闻,影片也有着强烈的戏剧冲突,同时剧作和视听高度统一,采用了非常严格的叙事人在场原则,表演上给人物的特点是让阿迈德一直低着头,回避真正的目光接触;而这一原则下故事做得极其简约,对信息控制也很精确,只给必要的信息而砍掉了所有的枝蔓(应该是达内作品中下剪刀最狠的了一部了),但即便这样仍然出色地将极端穆斯林问题与青春期叛逆、家庭问题(父母离异)、穆斯林社群生存和文化状况(竟然还包括了穆斯林的多样性)、互联网极端思想的传播、阶级背景(有着极端思想的伊玛目的主要职业是经营一家小超市……),乃至少年犯改造的社会机构体系等等融为一炉,讲得相当清晰。

视听上则是独步天下的达内式的现实主义手法,精心设计的手持长镜头+自然光效+不用音乐(仅在片尾字幕有音乐),某种意义上视听完成度甚至好于《单车少年》……阿迈德的祷告成为影片的节拍器,他刺杀女教师的行动,与他是否能通过教育而被 “转变”,成为了剧作上两条彼此强化的线索,随着矛盾的累积,到结尾时,逃脱了社工的阿迈德准备了钉子,尝试通过窗户潜入女教师的房间却失足摔下,重伤的他艰难地挪动到窗口,用手里本该是凶器的钉子敲打窗户求救,见到了女教师的时候他情不自禁地说出了“请您原谅我”。这个场景堪比《罗塞塔》的结尾(煤气罐),以及《孩子》的结尾(‘全世界的泪水”),而且还出色地保持了一种意义上的暧昧性——阿迈德的道歉是出于体验到了(与想象中不通的)死亡的恐惧吗?他是否已经“改变”了?观众并不能确认这一点。

不过影片并不能称之为完美,除了枝蔓砍得太狠(由此少了很多比较对情绪的塑造,这一点《罗塞塔》和《儿子》都更好),主要是阿迈德接受改造的农场一家的女孩实在是写得比较莫名其妙,她(毫无道理地且突然地)对阿迈德有了好感,并且(强行)亲吻了他,而这一举动让阿迈德心神大乱(此处有一段蛮精彩的对话)。这一情节实在是缺乏铺垫且太过功能性,剧作上显然是让阿迈德接受一次重大考验(性/爱方面的),将他的情绪激化,并为结尾升级的“生死考验”做铺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阿迈德之前“从未产生动摇”也太不近情理,即便是面对母亲绝望的泪水。如果把戏更多地集中在阿迈德如何伪装自己尝试通过改造体系的评估,而不是由这个(并不具有说服力的)事件受到刺激,可能会更好。

总之这部影片维持了达内兄弟一贯的高水准,说这片扑街的大概不是觉得达内兄弟自我重复,就是讨厌现实主义电影吧。今年横向比较一下,这部影片的水准也比肯·洛奇那部好很多。

6 ) 点到为止

2020年08月02日,美琪剧院,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闭幕影片之一,这部来自比利时的影片获得了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位的最佳导演奖。影片不太适合坐商业放送,更适合作为学术性的影展放映。宗教话题一直是电影的敏感方向,尤其叙述的还是一个主流的宗教下的陷入极端主义狂热的小男孩。故事很平淡,铺陈写实,以第三人称的视角紧跟小男孩的生活,像是纪录片,但又不是纪录片,某种程度上带着创作者对于当下社会现实不便直说的一种含蓄的思考和表达。沉浸在宗教狂热的阿迈德对于外界不符合他理解的教义的世界各种怀疑,从家人到学校,以至于他要蓄意谋害老师。在纠正场所的农场,女孩对他情愫暗生,她的强吻,她的质问,没有唤醒男孩走出束缚,尽管他也犹豫过,但是他无法摆脱这种精神的控制,拒绝了异教徒不洁的情愫,推搡了女孩,转身离开。他要完成对老师未遂的复仇,但是影片却在他从教室楼顶不慎掉落挣扎而戛然而止,不知道最后面对老师听到求救的帮助他时他的悔恨是出于本能还是真正的放下执念。影片还是太过于现实主义,鉴于欧洲社会当下这种复杂的社会现实,估计创作者也只能点到为止,不好再说了。

短评

如果将《编剧工坊》视作范例,《卢斯》是过于倾重,《阿迈德》则是避重就轻了。而与往日最大的不同以及电影的失败之处,在于达内兄弟一贯擅于用细节刻画人物心理的流动,这次却拍了一个“封闭心路”的少年。我们无法感受到阿迈德的所思所想,除了在个别镜头(比如田间初吻)中有些许流动感,大部分时间是“一潭死水”。这种封闭的、切分出“你我截然不同”的对立观看感,就像一个没有找到其合适展示方式、丢失文化背景与生成语境的展品一般,在看似堆满实则空空如也的展场里尴尬矗立着面对观众。

5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和基友从电影院出来第一句话齐声表示,介倒霉孩子就是欠揍。

8分钟前
  • 铃铛搞
  • 还行

达内兄弟简直是肯洛奇的反面,《年轻的阿迈德》有点简单到让人难以相信。对我来说,片子最大的问题不是故事缺乏波澜,而是它的影像没有力度,实在无法触碰到我的情绪。

12分钟前
  • 2miao
  • 还行

状态神勇!达内拍宗教极端真的很合适,他们并没有简化这个问题,反而将之复杂化了,因为孩子本来就是不可预知的,陷于极端宗教的孩子更完全是成人的盲区,你只能透过他的行动去理解他,而任何理解又必然徒劳无功。主人公被完全钉死在景框之中,除了切身的疼痛之外,没有任何内在的力量可以解救他。这是一部升级版《单车男孩》(虽然仍有缺点),一部当代版《德意志零年》!

14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我還挺喜歡的,非常生活,非常流暢,非常簡潔克制,但又暗流湧動張力十足,觀影全程在一種非常不安的情緒中度過。我不同意很多人說結尾是感化是醒悟是敗筆,結尾是這個需要立刻執行刺殺來自證純潔信仰的少年,遇見了接近死亡的意外墜落後,展現出的那一瞬間少年本真, 是整部電影裡他第一次表現悲傷的情緒。用原本打算刺殺的工具完成的自救,是那麼讓他傷心,失落和無助。這不是救贖,他也不會因此覺醒,在他堅定的信仰面前,這是徹底的失敗和虛無。

19分钟前
  • 偏时差
  • 推荐

#72nd Cannes# 最佳导演奖!!!达内兄弟正常发挥的水平,也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达内电影。视听近乎完美,对非职业演员的调教也堪称杰出。出色地将极端穆斯林问题与青春期叛逆、家庭问题(父母离异)、穆斯林社群生存和文化状况(竟然还包括了穆斯林的多样性)、互联网极端思想的传播、阶级背景(有着极端思想的伊玛目的主要职业是经营一家小超市……),乃至少年犯改造的社会机构体系等等融为一炉,讲得相当清晰。视听上则是独步天下的达内式的现实主义手法,精心设计的手持长镜头+自然光效+不用音乐(仅在片尾字幕有音乐),某种意义上视听完成度甚至好于《单车少年》。当然剧作还是有问题,有长评。

21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VIFF19-Centre】三星半。能理解为何有传言说没有寄生虫的话金棕榈会被达内兄弟再次拿走:前2/3毫无争议的大师之作,在继续自己风格作者化的同时(不是他们还能是谁?)又涉足在欧洲被讨论极多的移民,宗教冲突题材但不落窠臼选择新被“洗脑”的孩童角度,妙极了。但一切急转直下,Louise的情愫冲击无疑直接挑战了阿迈得的信仰,促使最后一幕的发生,但观众现场的笑声无疑直白说出“不买账”三个字(好吧 也许欧洲孩子就那么直接呢)。夸张是能理解的,但总是觉得差了些什么(也许,是自己太老了不能跟上孩子的现实了…?)结尾收的简短有力,不多做口舌,但我预想的结局-一边说对不起一边刺向老师-会不会更冲突些?但转念一想,导演们还是秉持着一颗童心善待世界。这种转变,无疑和之前作品形成了明确反差。

23分钟前
  • Parker Li
  • 推荐

下一代穆斯林逐步攻占欧陆,这大概是最为当下而迫切的社会议题。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或许比照现实还是过于柔和和善意,但仅这个出发点也谈不上有太大问题,整体上这并不是一个容易找到所谓绝对正确立场切入点的话题。

28分钟前
  • 水怪
  • 还行

《中国新疆 反恐前沿》→《年轻的阿迈德》。2019年第72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最佳导演 达内兄弟。—— 这样的电影于我某种程度上算惊悚片:面容看起来天真善良的青少年却因极端的宗教信仰而处心积虑地想杀害自己的老师,失败过一次却依然执着于再次取走她人性命……怕是以他此前坚定不移的信念,即使遭遇不幸事故被老师好心拯救了(一度担心他会在那时将“凶器”刺向老师),他也不一定会“改邪归正”吧?★★★☆

3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还是达内兄弟,不过风格上还是有变化的,这次他们放弃了剪辑点,每个镜头都是一个长镜头,靠演员的走位和摄影机的调度干了剪辑的活儿,一个长镜头内,摄影可以精准的捕捉到必要的信息量,同时完成视听的调度。好莱坞很多大导演都干过类似想法的事情,这次达内兄弟用他们那套美学风格也尝试了一次,拿戛纳这个最佳导演奖,跟卡隆和伊纳里多拿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意义差不多。其实更厉害的还是达内兄弟的剧本,节奏编排的非常准确,又是很不一样的写法,兄弟俩基本上每一次都很成功。

3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哈哈,再次验证达内兄弟一出手,好片立马有。一如既往的古典叙事方式,只是不再苦愁与怜悯,而是拿起批判的刨刀,狠狠剥削绿教极端主义的愚昧死穴。尤其是片尾,呵呵,几声“妈妈”叫得观众解气又鄙夷。获救之后,接下来怎样?纵观之前一系列伪装,教人不寒而栗。

36分钟前
  • 科林
  • 力荐

(6.8/10)达内兄弟一如既往的精炼。在作者电影越来越推崇“长”的当下真是一股清流。不过这次《年轻的阿迈德》套用了和《单车少年》基本一致的公式。虽然敢于讨论欧洲社会最受争议的问题。但略显诚意不足。本片最精彩的地方在于。主角一直在改变对极端行为的态度。但大多数时候观众无从得知其真正的心理活动(也可能是导演故意为之)。所以故事进行到最后。我们还在担心利器会不会刺向老师。而更为高明的是。这件利器从杀人凶器瞬间内变成了救命工具。

39分钟前
  • K45P3R
  • 推荐

片末久违的又一次“跌落”调度实现了达内兄弟近年来最强的一瞬影像煽动

40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C / 第一部达内,比预期好不少……感觉有点过于执着对头部的刻画,而本片主角的头部(包括面部)却又几乎始终拒绝着观众,以至于特写所能营造的空间始终太现实且完整。镜头反而没办法构造一个穿梭于不同器官的任意空间,削弱了那些关键性身体时刻的力量(比如奔跑、快走等)。阿迈德最后走向老师家时他所做的并非执拗地继续极端宗教指引下的任务,而更接近于一次纯粹的“掷骰子”式选择,因而他需要的是圣女贞德一般在行动时掷地有声的脚步,而不是坠落后的画外余音。

42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达内兄弟的新作,一个13、4岁穆斯林少年,青春期中盲目冲动行为之朴素而又精确的讲述,功力老辣,又不张扬,好!在土耳其阿达纳电影节上观看。英语字幕现场放,字小,看得累了些。

47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我还以为他到最后要继续捅呢

50分钟前
  • Qtn
  • 还行

弑师的匕首也是求救的工具,福音的经书也是圣战的源起。如果女孩不信穆斯林,就对她没了感觉。如果错过了祈祷的时刻,祷告就失去了意义。如何用语言判断信仰的渎神与纯洁,如何用眼镜分辨世界的模糊与清晰。哥哥是值得崇敬的战士,伊玛目是必须信奉的神使,自己是接近安拉的少年,还是跌入邪恶的魔鬼。

53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极端宗教主义在少年心中深埋,稚嫩的躯体承载着无所顾忌的冲动,但其笃定的信条似乎完全经不起风吹草动。达内兄弟用最短小精悍的篇幅,时而带动着你神经紧绷,时而令你会心一笑。而潜藏在事件背后,欧洲社会处理方式上的优柔寡断,才真让人不寒而栗。

56分钟前
  • HarperDie
  • 力荐

比[无名女孩]真实可信得多,叙事和视听方面都是如假包换的达内兄弟,以小见大,结局则妙到毫巅,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不足之处是这个题材不大适合以这种路数来拍,仅有外部动作,内心活动缺席,人物显得干瘪和平面化,如同木偶,再加上导演和绝大部分观者都处于他者/局外人的位置,更让影片失却了深远韵味。PS:以虔诚的祷告礼和细致的洗手作为分隔叙事的节拍器。(8.0/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标题的真正主语不是阿迈德,而是年轻。这种“年轻”就像今日的美国一样——固执而又鲁莽。回顾一下历史我们就会知道:想要剖析恐怖主义诞生的根源就必须拿教育(意识形态 )开刀,必须从(政治)领袖与(宗教)导师身上下手——伍迪艾伦的《无理之人》便是,马尼尔的《外出时刻》也是。毫无疑问,达内兄弟这部毫无新意的新作显然也是。影片最为直观的矛盾是传统圣训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然而就像许多青春电影一样,我是谁——才是《年轻的阿迈德》真正需要解答的现实主义命题。何以成为一名真正的穆斯林?摘下眼镜的男主角眼前一片模糊。摇摆于道德扭曲的制度与自然而然的情爱之间的他,之所以拒绝爱是因为对欲望本身充满恐惧。最终恐和欲的关系在经典的“达内时刻”转化为爱与被爱的关系,可是爱能挽救这位少年吗?达内兄弟的回答是:无人知晓。

1小时前
  • Muto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