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兄弟连 剧照 NO.1 兄弟连 剧照 NO.2 兄弟连 剧照 NO.3 兄弟连 剧照 NO.4 兄弟连 剧照 NO.5 兄弟连 剧照 NO.6 兄弟连 剧照 NO.13 兄弟连 剧照 NO.14 兄弟连 剧照 NO.15 兄弟连 剧照 NO.16 兄弟连 剧照 NO.17 兄弟连 剧照 NO.18 兄弟连 剧照 NO.19 兄弟连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11-27 04:38

详细剧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同时也到了战况最为惨烈的时节。德国纳粹节节败退,同盟国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而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则成为新局开端的要冲所在。1944年6月6日,美国101空降师506团E连奉命空降这个枪火密集的海滩。E连有一群热血贲张、爱国向上的青年组成,严酷的训练让他们成为美军中的精英和骨干。在温斯特中尉(戴米恩·刘易斯 Damian Lewis 饰)的指挥下,战士们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出色完成了登陆之战。在此之后,高密集度的战斗拉开了序幕,无论是法国的卡朗唐镇还是荷兰的埃因霍温,无论是比利时的巴斯托尼还是德国的海格纳镇,皆留下了E连兄弟们的身影和鲜血。兄弟连,正是一支属于平凡战士的颂歌和安魂曲……
  本片根据美国101陆军空降师部队E连的真实事迹改编,并荣获2002年艾美奖最佳表演、最佳导演、最佳迷你剧集、最佳剪辑、最佳混音、最佳声效等六项大奖。

长篇影评

1 ) [疯评影行]《兄弟连》

是抽着CAMEL,品着香茗看完《BAND OF BROTHERS》的。
二战的美国大兵让CAMEL香烟、ZIPPO打火机便布全球,片中再现了二战的欧洲战场,熟悉的地名:NORMANDY、OMAHA、BOCAGE、SCHMERZEN……MG42机枪、TOOMPSON机枪、M1步枪、M4谢尔曼坦克、PZKPFWⅣ坦克、PZKPFWⅥ-A虎式坦克、PZKPFWⅥ-B虎王坦克、88毫米高射炮……一部典型令人激奋的男性电视电影。

从原著角度,作者史蒂芬·安·布洛斯(Stephen EAmbrose)根据101空降师506团E连现存人员的跟踪访谈开始创作的。
摄影和剧情基本还是延续了《拯救大兵瑞恩》的风格和路线,从伞兵的角度看待战争,因此应该算是斯皮尔伯格的系列剧,作为监制梦工厂也严格遵守了斯皮尔伯格的战争法则。至于汤姆·汉克斯作为制片和第五集的导演,并不怀疑他会成为一个好导演。
记忆犹新的是《拯救大兵瑞恩》中诺曼底登陆(NORMANDY)中最为惨烈的奥马哈(OMAHA)海岸。

Currathee新兵训练
第一集是开篇,基本平述加插叙回忆,摄影是基本以温斯特少尉的视角,让犹太中尉教官索伯严格的训练折磨,大兵开始的两年,让索伯升为上尉,温斯特升为中尉。
开始戏剧艺术的加工,索伯越发的菜鸟,路盲、缺乏领导才能、排挤温斯特、刁难士兵,集体弹劾索伯,至于索伯失落的眼神与留恋是本集的亮点。
斯皮尔伯格的战争电影往往很少出现反角,原则讲三个“凡是”:凡是美国大兵都是爱国的;凡是战争都需要反思的;凡是残酷都体现战争个体的无辜。
德国纳粹的士兵也在残酷的死去,这是不可辩白的。此集着重为后面的情节铺路,遥望战争,到第九集算是找到答案和高潮的部分。

Day of Days诺曼底登陆日
第二集开始正式的把观众带入残酷的战争。
二战欧洲题材的电影分为两大主要阵营,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其次就是战败国的电影,正面反映军队以及赞扬纳粹集团的电影多数是战争期间拍摄的,现在多数被列为不大畅销的东西,记得德国拍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就是从德军视角切入的。战后以及现代的前战败国电影多数是侧面表现人民疾苦的。这类的有日本的《望乡》,意大利、波兰的犹太电影。日本民族对于战争的认识始终都是死硬分子,大概2000年东映公司拍摄的《东条英机》引起亚洲乃至世界范围的谴责。
电影的表达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于是我们就形成了习惯思维,一旦跨越了鸿沟就显得生涩和霉变了。西方投资的《兵临城下》就是很好的例子,杜撰历史和丑化苏联军官的手笔实在让人觉得反感,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背景意义也弱化了。而苏联电影的毛病就是天平的视角问题,一味的强调电影工具性和政治色彩,人性的角度就理解不足。
商业娱乐目的的战争片也是好来坞的强项,张冠李戴是剧本的来源,盟军的一切先进分子都让美国人国产化了,《U571》让英国人颇为不满。至于借着战争的背景发挥的也是举不胜举,《北非谍影》、《莉莉·马莲》、《英国病人》,伦理类的《教室别恋》、《禁恋》,甚至连《印第安那·琼斯》哈里森·福特也要和德军肉搏一番。
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之所以让大家认同,因为他基本把握战争的第三者视角,刻意强化人类,应该说男性肢体DIY的精神,用强烈残酷的视觉冲击反思战争。
用美军的视角,观众的心底开始亢奋,执着的声音开始响彻耳际,杀死德国人,杀死战俘,但真正用军人的强硬作风将颗颗子弹嵌入手无寸铁的战俘身体里时,往往又觉得过分。然后,敌军的刺刀缓缓刺进胸膛的时候,观众又开始冷酷地面对杀戮战俘了,将这样矛盾复杂的情绪始终贯穿于各个时间段里,于是冲击的时间长,强度大,反思和怜悯是人性的另一面。

Carentan卡灵顿
第三集应该冠名:恐惧,或是克服恐惧。
让一个单纯意义善良的人变成符合战争意义的肢解敌人的机器是个漫长的过程,反过来说又是及其简单的过程。
放弃希望,把自己当成死人!
这一集导演果断地将镜头转成了布洛伊的独立视角,恐惧与懦弱以及对于战争的严重排斥成为了这个人物的色彩。
与之对比的是一排长,那个用20根CAMEL换20个战俘性命的机器。导演依旧没有判断色彩的记录真实的战争。
残酷的绞杀进行中。

Replacements新兵支援
荷兰热辣的欢迎场面,妇女的光头和额头纳粹的标志,满脸稚气的儿童。大牛在牛棚的拼杀,年轻妇女眼里的恐惧……这就是战争,战争让女人和儿童陷进危险与弱小的泥泽。
本集导演明显地表现了战争对于普通生活的残酷,侧面的描述也是极好的烘托战争主题,取换洗衣物的章节,不尤的感叹:“人!又少了一个!”

Crossroads十字路口
温斯特的军衔在上扬,插叙的手法与第一节如出一辙!
冷静的军官在巴黎的街头开始迷茫于战争的意义,开始难以侍从恬静与战争紧张,开始忏悔德军孩子的眼神于冷酷子弹的轨迹。
人性的矛盾开始挣扎,但军人一旦回归战场一切又变得是那么平常和普通。
本集作为汤姆汉克斯亲自掌勺的法国大餐,开始让男性观众亢奋后品出一些冰凉。
战争本该如此!

Bastogne突出部作战
本集可以定名为尤金的爱。法国护士的头巾的取舍,就仿佛战争将爱摧毁和割舍,而战友的情谊是胜过一切的力量。
巴斯通的惨烈正在于它的韧性和顽强。
震撼与悲凉的情绪充斥着整个情绪。
黑人!终于见黑人了,尽管是刚果护士!
在《拯救大兵瑞恩》中就有黑人组织强烈的抗议,在奥马哈登陆的场景中居然都是白人,片面的否定了有色人种对于二战的贡献。
无奈这基本是好来坞的规矩。

The Breaking Point突围
胡伯的死是戏剧性的,鲁格手枪。
戴克目睹战友炸断的腿,鲁兹目睹穆克和潘卡拉的死。
散兵坑里没爆的炮弹。
战争的偶然性和厌战的情绪。
意识里开始寻找消化战争理由的切身理由。

The Patrol巡逻队
延续上集,对于厌战情绪的刻画,战争在排除所谓国家利益、政治需要等等理由之后,切身利益的寻觅,求生的欲望。
小我与大我之间的比较已经成为多余的累赘。

Why We Fight为何而战
曾经看到有网友评论集中营一节的多余。我看这是把导演的意图单纯的娱乐化了,本剧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用八十年代后期出生的幼稚看法衡量本集的客观存在性是可笑的。
纳粹二战期间对于犹太等非日耳曼民族的迫害是为什么剪除噩梦的根结。
本集算是给二战盟军正义性给予了明确的评价,也为反战情绪高涨的士兵一个合理的振颤。
正义的呼声开始响彻每个观众的心底。

Points先锋部队
点数。
对于战争犯的清算,对于犹太本民族复仇的情绪。
对于德军将领受降的演讲结束,用演讲来总结祖国而战,用演讲来强调战友兄弟。
用英国伦敦郊外哈特菲德机场营造整个欧洲战场,用八个月紧张的拍摄,八个导演近乎完美切合一个主题,用DV、主观镜头、影像振动、第一视角,充分复活了二战。

记录片似的的史诗篇章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最终的两个字:和平!(文/畅游四医院)

2 ) 无关剧评,仅E连士兵档案

《兄弟连》是个人第五部美剧,2012年冬二刷后没再重复看,HBO这二十多来年的成就离不开《兄弟连》《火线》《黑道家族》三部剧。三部曲之《空战群英》等了8年终于开拍。注册豆瓣较晚,前几日发现豆瓣没有关于人物原型档案,作为骨灰级剧迷,对原型人物感兴趣,为了大西洋帝国也收集五大家族历届掌门人之间资料。早期从贴吧将档案整理至QQ空间,所以现今转移至豆瓣,后悔当年脑残设置了水印。如今可能很少人会去贴吧,原贴也沉底没找到,新剧粉能在豆瓣了解剧中人物原型。

1.威廉埃文斯。E连的第一任军士长。 除了知道他从乔治亚州塔可亚军营至诺曼底登陆前他一直是军士长外,我们对他的了解知之甚少。1944年6月6日他和米汉中尉乘坐的C47运输机被德国的高射炮击中,同日在法国诺曼底逝世。在原著中作者也提到了威廉.埃文斯是公认的军士领袖。

詹姆斯代尔

2.詹姆斯.代尔,E连的第二任军士长。1922年3月3日在伊利诺伊州出生,他是家里的长子。1936年的秋天,他的父母把家里的农场租了出去在牛顿买了一套房子。他在牛顿高中学习了4年,并于1940年毕业。1939年和1940年他参加了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杰斐逊军营持续6周的军事训练。入伍, 他经受住了严格的基本训练,并被晋升为中士。进入E连后,他和E连的兄弟们开始了跳伞训练。1944年6月5日晚在诺曼底他从C47飞机上跳出,这次行动中许多士兵丧生。此后他接替威廉埃文斯担任军士长。1944年6月12日返回英国,获得了更好的学习机会之后他获得了中尉军衔。并被安排到A连。1944年9月19日在荷兰市场花园行动中牺牲。

李普

3李普,第三任军士长。

乔治鲁兹

4.乔治鲁兹,1921年6月17日在马萨诸塞州福尔里弗出生1998年10月15日在罗得岛州西沃威克逝世(享年77岁),埋葬地: 罗德岛州退伍军人公墓。1942.年至1945年服役于第101空降师506伞兵团2营E连退伍军衔:四级技术军士(通讯兵)鲁兹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福尔里弗,父母是葡萄牙后裔。他有9个兄弟姐妹。他在高中一年级时辍学。1942年8月25日在罗得岛州普罗维登斯鲁兹入伍。乔治.鲁兹幽默感十足他可以模仿任何人的声音。在英国的训练期间,他模仿霍顿少校,戏弄了索伯.上尉。1944年6月6日 鲁兹和E连空降诺曼底。他认为自己将不会跳出飞机(当时他在第五位跳),他和罗伊卡伯交换座位。跳伞开始后在他前面的罗伊卡伯被密集的高射炮火击中(没有死)。落地后他的一个人无法找到其他战友。鲁兹回到E连的第二天,连队接到命令攻取卡灵顿。几个月后,跳伞到荷兰参加市场花园行动。1944年圣诞节 ,鲁兹和E连参加了阿登战役。在那里鲁兹亲眼看到好朋友穆克和潘卡拉被德国炮弹炸死。鲁兹保持着他的幽默直到可怕的战争结束(外表坚强, 内心已经被炮火击得粉碎)。回国后,鲁兹和妻子丹尔维娜定居在罗得岛州西沃威克。在史蒂芬安布罗斯的书中被错误地指出战争结束后乔治成为一个勤杂工,他的儿子透露,他曾担任维修顾问,他在一次工业事故中丧生。一个重7200磅的工业烘干机在工作中脱落,砸在他的身上。医生说,他当场死亡。在鲁兹的追悼会.上,由于他极佳的人缘,1998年他的葬礼有1600人参加。在他胸前挂着的奖章,他的家人根本不知道他获得过奖章。鲁兹被安葬在罗德岛州退伍军人公墓...

鲍尔斯西福第1

鲍尔斯西福第2

5.鲍尔斯西福第,1923年3月13日在弗吉尼亚州克林奇科出生2009年6月17日在弗吉尼亚州克林奇科逝世(享年86岁)。1942年至1945年服役于第101空降师506伞兵团2营E连退伍军衔:上士。在入伍前,他花了很多时间学习户外狩猎。后来证明作为一个战士这么做是有益的。高中毕业后,1942年8月14日弗吉尼亚州里士满,与他刚认识的好朋友罗伯特温一起加入了伞兵。西福第在诺曼底跳伞时,错过了他的降落区。最终他和弗洛依德.塔尔伯特一起找到了E连。 他参加了之后E连所有的战斗,在佛伊德国狙击手枪杀三名E连士兵,他帮助李普将狙击手击毙。E连的士兵说西福第在那天挽救了许多生命。他被大家认为是E连的神枪手。在史蒂芬安布罗斯的书中提到。在巴斯通时,西福第提醒指挥官注意森林中的树木。“树”最终 被发现是一个伪装的德国炮。如果没有他敏锐观察和户外经验,许多人可能会失去生命。因为很 多人没有达到回家的点数,在举行的抽奖中他获得了回家的机会。在去机场的路上发生车祸,他受了重伤。为此他在医院治疗了几个月。恢复后在Clinchfield煤炭总公司他成为一名机械师。2009年6月17日因癌症在弗吉尼亚州克林奇科逝世享年86岁。

唐纳德马拉其

6.唐纳德马拉其。1921年7月31日在俄勒冈州阿斯托里亚出生。1942年至1945年服役于第101空降师506伞兵团2营E连退伍军衔:技术军士。阿斯托利亚的天主教学校,在那里他作为一名运动员,最擅长篮球队后卫。1939年毕业于阿斯托利亚高中。作为一个年轻人,他曾在哥伦比亚河围网渔船做船员。他也是一个志愿消防员。1941 年秋天在他在俄勒冈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日军偷袭了珍珠港。在珍珠港事件后,他试图参加海军陆战队,但因为牙齿问题被拒绝。然后他试图参加陆军航空部队,但缺乏必要的数学背景。正因为这样,1942年7月他自告奋勇加入了美国陆军空降兵。在1944年6月6日 空降诺曼底,在雷库尔庄园战役后获得了铜星勋章。此后他参与了E连几乎所有的战斗,却没有受过重伤。

唐纳德马拉其

1946年马拉其其回到俄勒冈大学。在读大学时,他遇到了艾琳摩尔。1948年6月19日他们结婚。1949年毕业获得商学学士学位。这对夫妇在俄勒冈州阿斯托里亚,马拉其成为洛弗尔汽车公司销售经理。1954年这家人搬到了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在那里担任保险和房地产代理人。他们有四个孩子。艾琳在2006年4月死于乳腺癌。现在他依然在那里生活。

尤金罗.库伯

7.尤金罗库伯,1921年10月17日在路易斯安那州河恩出生。1998年12月30日在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逝世(享年77岁) 1942年至1945年服役于第101空降师506伞兵团2营E连退伍军衔:四级技术军士(医官)。尤金于1942年12月12日在路易斯安那拉斐特入伍。尤金是E连的医官,1944年9月17日他在荷兰被打伤。 他参与了E连之后所有的战斗。他是一个非常勇敢和英雄的军医。他拯救过无数兄弟的性命。他1945年11月17日出院(应该是又一次受伤),11天后抵达美国。战后成为了一名建筑承包商,1998年因癌症在路易斯安那去世。

丹佛兰道曼

8.丹佛兰道曼,1920年11月20日在阿肯色州雷克托出生2003年6月26日在阿肯色州特克萨卡纳逝世(享年82岁)。1942年至1945年服役于第101空降师506伞兵团2营E连退伍军衔:上士。高中三年级的他辍学回家,他离开雷克托找工作,大萧条结束了他在密歇根铸造厂的工作。1942年8月19日在卡拉马祖入伍后不久美国加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他是著名的第101空降师506伞兵团2营E连的成员。1944年6月6日兰道曼所在的101空降师和82空降师、英国第6空降师空降至法国诺曼底。与自己所在连队失散是当晚许多人遇到的情况。在1944年9月的市场花园行动中,兰道曼的肩膀受伤并脱离了他的连队。无法返回的他躲到了附近的一个谷仓。他们的兄弟想把他救出来。温特斯曾评价说:公牛是他曾经有过的最好的士兵之一。战争结束后, 兰德曼参加贸易学校,并最终成为卡特彼勒设备经销商的服务经理。后来,他娶了薇拉他们有两个孩子。在路易斯安那他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建筑承包商)。阿肯色州特克萨卡纳度过了他余下的日子。2003年6月26日死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法兰克派康提

9.法兰克派康提,1917年3月10日在伊利诺伊州乔利埃特出生,1942年至1945年服役于第101空降师506伞兵团2营E连退伍军衔:四级技术军士(通讯兵)。因为他是天主教徒,所以他参加了教会学校。1935年毕业于,乔利埃特中央高中。高中毕业后的大萧条期间,他和他的一些朋友搬到印第安纳州加里,在钢铁厂工作。1942年8月17日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入伍,是第一批被分配到E连的士兵之一。派康提是第一排的士官,在托科阿训练时他与伊夫林结婚,并有一个名叫理查德的儿子。他参加了E连D日以来的所有战斗。

1945年1月13日在佛伊被德国狙击手集中臀部。在法国哈根努重新回到E连。1945年4月后期, 他随兰道曼、鲁兹、殴基夫等人在E连总部外围巡逻时,他们发现了考弗林集中营。派康提在战争中幸存下来,并回到家乡成为一名邮差。直到2012年他仍然住在伊利诺伊州的乔利埃特。

乔托伊

10.乔托伊,1919年3月14日在宾夕法尼亚州出生。1995年9月3日在宾夕法尼亚州雷丁逝世(享年76岁),1942年至1945年服役于第101空降师506伞兵团2营E连,退伍军衔: 上士。他是宾夕法尼亚州的矿工的儿子。托伊高中三年级辍学。偷袭珍珠港之后,在1941年宾夕法尼亚威尔克斯巴里入伍。驻扎在华盛顿特区完成了基本训练。在1942年初,托伊自愿加入伞兵。

乔托伊是E连最受人尊敬的士兵之一。托伊在战争期间多次受伤,获得4枚紫心勋章。像许多E连的士兵,托伊也会去医院,他不想离开他的朋友。1945年1月3日乔托伊在巴斯通被炮弹击中失去了右腿。他最亲密的朋友之一,比尔葛莱瑞在试图把托伊带到安全的地方时也被击中失去了右腿。在新泽西大西洋城军队医院,托伊花了9个月才恢复出院。在战争之前,他是一个矿工,铸造厂工人,现在一-条腿很多工作都不能做。他在宾夕法尼亚州雷丁伯利恒钢铁公司退休。他是1945年12月15日 结的婚。他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皮特,史蒂芬,乔纳森和Anita), 7个孙子孙女。1946年2月 8日从陆军退役。乔托伊1995年死于癌症,他和妻子贝蒂一起安葬在客西马尼园劳雷尔代尔公墓。

大卫韦伯斯特

11.大卫韦伯斯特,1922年6月2日在纽约出生,1961年9月9日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失踪在海上(年仅39岁)。 1942 年至1945年服役于第101空降师506伞兵团2营E连退伍军衔一等兵。1943年之前他自愿加入伞兵,他本来有机会完成他在哈佛大学英语文学专业的学业。最初韦伯斯特是在F连完成的新兵训练,在D日之前他被要求加入到E连。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在D日登陆,他和其他人一样没有在预定地点降落。他也参加了荷兰市场花园行动,在行动中被机枪打中腿部受伤。回到英国治疗,因此韦伯斯特错过了巴斯通之役。1945年2月他被允许回到自己的连队。当他重新回到E连,他发现兄弟们一点不像刚打完胜仗的英雄,他们充满疲惫,他失去了很多兄弟。大家对他产生了隔阂。在参加一次巡逻任务后,重新获得了兄弟们的信任。在这不久,E连发现了考弗林集中营和梅明根集中营。对这场战争有了新的理解。战争结束后,他成为华尔街日报和洛杉矶每日新闻的记者,并开始研究海洋学和海洋生物。他整理了他的战时回忆录,并偶尔在杂志上发表了一些文章。1951年他于芭芭拉结婚,并有三个孩子。他对海洋和鲨鱼特别感兴趣,这也最终可能导致他的死亡。1961年9月9日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的海上失踪,很多人认为韦伯斯特可能已经被淹死。至此韦伯斯特的战时日记和想法仍然未发表。直到1994年根据回忆录和日记出版的伞兵:一个美国伞兵的回忆录"D-日和第三帝国的秋季发表。后言:有资料说韦伯斯特的家庭富裕,并且他的父母也帮他在美国本土谋得了一名军官。如果真是这样,韦伯斯特作为富家子弟参加战争惧怕战争。

罗伊科布

12.罗伊科布,1914年6月18日在纽约出生1933年至1942年服役于第一装甲师 (不明确) 1942年至 1945年服役于第101空降师506伞兵团2营E连退伍军衔:二等兵。在参加空降兵的前9年他在非洲突击登陆的第一装甲师。 1944年6月6日在诺曼底,乔治鲁兹和他换了座位,他被打伤在飞机上,无法跳。在英国恢复后重新回到连队,参加了市场花园行动。和以后的大部分战斗。

亚历克斯潘卡拉

13.亚历克斯潘卡拉,1924年在印第安纳南本德出生1945年1月10日比利时佛伊阵亡(年仅21岁) 。1942年至1945年服役于第101空降师506伞兵团2营E连军衔:一等兵。他有12个兄弟姐妹。他高中辍学。1942年2月27日在俄亥俄州的托莱多入伍,在军队服役期间他也成为一名厨师。1942年8月后在训练营托科阿。1944年6月6日参与诺曼底跳伞。1944年9月 他参与荷兰市场花园行动最终失败。返回法国在那里他们被送往比利时巴斯通参加突出部战役。在小镇佛伊外面亚历克斯潘卡拉被德国炮弹击中身亡,和他在同一散兵坑的朋友沃伦穆克也被杀害。潘卡拉埋葬在卢森堡美军公墓。

沃伦穆克

14.沃伦穆克,1922年1月31日在纽约出生1945年1月10在比利时佛伊阵亡(年仅22岁)。1942年至 1945年服役于第101空降师506伞兵团2营E连军衔:中士。1942年在托纳旺达高中毕业。在雷明顿:兰德公司短暂工作后,1942年8月17日在纽约州布法罗市应征入伍。1942年8月后在训练营托科阿。1944年6月 6日参与诺曼底跳伞。1944年9月他参与荷兰市场花园行动最终失败。返回法国在那里他们被送往比利时巴斯通参加突出部战役。穆克和他的朋友亚历克斯潘卡拉被德军炮弹杀害在他们的散兵坑中。穆克埋葬在卢森堡美军公墓。

约瑟夫李斯纽斯基

15.约瑟夫李斯纽斯基,1920年8月29日在宾夕法尼亚州伊利出生2012年5月23日在宾夕法尼亚州伊利逝世(享年91岁)。1942年至1945年服役于第101空降师506伞兵团2营E连退伍军衔:二等兵。1938年在伊利技术高中毕业。他是一个平民保护军团的成员。在通用电气公司工作。1942年10月28日加入陆军航空部队成为一名飞行员。1943年8月李斯纽斯基自愿加入空降部队。李斯纽斯基在乔治亚州本宁堡完成空降步兵训练。随后,他被运到北爱尔兰。因为他会流利的波兰语,他被送往战略服务办公室工作。他的使命是跳进被纳粹占领的华沙。俄国人占领了该地区跳伞被取消了。约瑟夫被赋予了选择住在他的单位或转移到其他任何单位。1944年3月加入E连。同样他也参与了诺曼底战役,市场花园行动,突出部战役的战斗。战后回到美国,在美国邮政局的工作成为一名邮递员。2012年5月23日在宾夕法尼亚州伊利逝世。

沃尔特戈登

16.沃尔特戈登。1920年4月15日在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出生1997年4月19日在密西西比比洛克西逝世(享年77岁)。1942年至1945年服役于第101空降师506伞兵团2营E连退伍军衔:下士1940年左右他就读于米尔萨普斯学院在那里呆了2年。由于色盲海军陆战队和海军已经拒绝了他,让他加入了军队。直到1942年8月10日戈登才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入伍。戈登曾担任E连的机枪手。1944年6月6日在诺曼底跳伞。一个星期后于6月13日在进攻卡兰坦时手臂和肩膀受伤。戈登在比利时巴斯通圣诞节前夕,背部中弹瘫痪了。12月27日他从前线撤离。他在医院住了半年才恢复。戈登在1945年春天,被送回美国劳森总医院。他后来被转移到路易斯安那州拉斐特。复原后他成为一个独立的石油和天然气租赁经纪人。1946年, 迈克兰尼、鲍勃雷德和他开始组织E连聚会。1951年,他娶了伊丽莎白,他们夫妇有五个孩子。

唐纳德胡伯勒

17.唐纳德胡伯勒。1923年在俄亥俄曼彻斯特出生1945年1月3日在比利时佛伊逝世(年仅21-22岁) 1942年至1945年服役于第101空降师506伞兵团2营E连军衔:下士。他有一个姐姐和弟弟。胡伯勒1940年在曼彻斯特高中毕业,1940年10月15日在俄亥俄州国家卫队。由于父亲去世1941年11月被送往在位于密西西比州的训练营谢尔比。1942年7月22日在肯塔基州的托马斯他再入伍美国军队成为E连的成员。他参与了诺曼底、市场花园行动、突出部战役。他的死是一次意外。1945年1月3日 巴斯通,胡伯勒被自己缴获的格鲁枪击中他的大腿,切断了主动脉,他死于失血过多。据韦伯斯特说胡伯勒喜欢战争。胡伯勒被埋葬在曼彻斯特公墓。

艾伯特.布莱思

18.艾伯特.布莱思。1923年6月25日在宾夕法尼亚费城出生1967年12月17日在德国威斯巴登逝世(年仅44岁)。1942年至1944年服役于第101空降师506伞兵团2营E连,1954年至1967年服役于第82空降师第187空降团军衔:军士长。在高中毕业后,1942年8月18日在他的家乡他入伍伞兵。在诺曼底在他落地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迷路了。他加入其他的伞兵。他们一起合作,找到了E连的其余部分。在卡兰坦由于紧张害怕他短暂的失明了。他恢复了几天后,巡逻调查户农家的时候,被德国狙击手射中了他的右肩膀。1944年6月25日他21岁生日时,获得一枚紫心勋章。1944年9月在荷兰重新加入E连。但由于伤口复发,1944年10月1日,他被送回家,再也没有回到欧洲战区。1945年10月8日布莱思收到了二战结束的消息。他参加了第一届1年1度的101空降师协会。他返回宾夕法尼亚费城,并在西屋电气公司工作。他在1954年3月24日 再次延长服役。1954年5月13日,收到他的伞兵徽章。1958年他被任命到第82空降师第187空降团战斗队。在1967年他突然死亡之前他获得了军士长的军衔。1967年12月17日在西德威斯巴登空军医院死亡。在一个星期之前,他参加周末举行的纪念比利时巴斯通阿登战役时,他感觉不适返回。12月11日他被送往急诊室判断为溃疡穿孔1967年12月12日紧急手术。12月16日 恶化发展为腹膜炎。12月17日肾功能衰竭死亡。艾伯特.布莱思埋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国家公墓。早期死亡的重大错报。

比尔瓜奈若

19.比尔瓜奈若。1923年4月28日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出生现年89岁1942年至1945年服役于第101空降师506伞兵团2营E连退伍军衔:上士。在1941年得到他的高中文凭,由于他的工作,他获得免服兵役,但没有使用它。1942年8月31日在他的家乡,瓜奈若入伍空降兵,并开始在训练营托科阿训练。因为他的姓氏,他有个绰号叫“淋病”。在空降诺曼底前他得知他的哥哥亨利在意大利蒙特卡西诺阵亡。在登陆后的一次战斗中显示了他对德国的强烈仇恨(他违背了温特斯的命令)。1944年6月6日.上午在温特斯的带领下,他参与了雷库尔庄园战役。他在1944年10月中旬在荷兰,开车时被狙击手击中右腿,摩托车失控翻倒他的右胫骨骨折。10月17日他被送回英国治疗。虽然从伤病中恢复,他不希望被分配到另一个单位。他在逃离医院时被捕,这是擅离职守会被送上军事法庭。医院告诉他让他在待一个星期,然后送他回荷兰。1945年1月3日瓜奈若在巴斯通为解救朋友乔:托伊失去了他的右腿。由于这次受伤,对与瓜奈若来说他的战争已经结束。比尔瓜奈若获得过一枚银星勋章、两枚铜星勋章和两枚紫心勋章。1945年3月回到美国,当过印刷工,推销员,木匠,并且结了婚。1967年当被确定为“百分比丧失劳动力”后,退休在家颐养天年。他有5个孩子,老大也参加伞兵并在越南服役。他是E连各类聚会的积极发起者。

小威廉杜克曼

20.小威廉杜克曼。1921年9月3日在科罗拉多州斯特拉斯堡出生1944年10月5日逝世1942年至1944年服役于第101空降师506伞兵团2营E连军衔:下士。他有3个兄弟和一个妹妹。1942年秋他和好友埃弗雷特在加利福尼亚州入伍空降兵。并在伞兵营托科阿接受训练。和其他E连的兄弟们一样他参加了诺曼底跳伞。1944年10月5日成为"十字路口”之战中唯一阵亡的美军士兵。

约瑟夫.李高特

21.约瑟夫.李高特。1915年5月17日在密歇根州兰辛出生1992年6月28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逝世(享年77岁)。1942年至1945年服役于第101空降师506伞兵团2营E连退伍军衔:五级技术军士(翻译)。李高特的父母是从奥地利来到美国的。他的全家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在战争之前。他的工作主要是作为一个理发师。李高特的战友们一般根据他的名字和外表认为他是犹太人,因为他特别仇恨纳粹德国。他还会说奥地利德语方言。李高特一般不驳斥这样的认为,他发现有时很有趣,有时也是他的优势。当他们准备跳伞到诺曼底时,李高特和福雷斯特古给101师的人理发。每人0.15美元。许多男人剃光头或者莫霍克发型。李高特参加了E连的全部战斗。在进攻卡灵顿时照顾安慰受伤的提波让人感动。1944年10月5日 在荷兰,莱茵河的南侧巡逻时遇到德国人,他的脖子轻微创伤。温特斯注意到他是一个非常好的战士和忠诚的朋友。但是,李高特对待德国战俘的态度粗暴。十字路口战斗结束后,温特斯要李高特把11名俘虏的送到营部。为了俘虏的安全温特斯命令他退出子弹只留一发(他很容易冲动,是个有个性的小子)。在他们发现了考弗林集中营时,看到自己的同胞遭受的折磨,李高特哭泣了他觉得这场战争自己付出的牺牲不值一提(柔弱的一面)。在奥地利得知有个德国军官参与过迫害犹太人,李高特审问了约30分钟确认是他们想要的人。李高特枪杀了他两次没打中,最后西斯克杀死了德国人。战后回到旧金山开他的出租车。1992年6月28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逝世。

查尔斯葛兰特

22.查尔斯葛兰特。1922年出生1984年在加里福利亚旧金山逝世(享年62岁)。1942年至 1945年服役于第101空降师506伞兵团2营E连退伍军衔:上士。葛兰特出生于1922年。大学毕业后在在制造金属产品的公司工作。1942年8月18日在他的家乡加入伞兵。和E连许多 兄弟一样,他在托科阿训练营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在D日空降诺曼底。1944年9月19日在荷兰,在摧毁一个88毫米枪时受了伤。在奥地利,葛兰特被任命为二排上士。1945年7月,葛兰特带领二名士兵去检查哨换防时,见到一个士兵打死了两个德国军人,葛兰特想问清缘由,却被新兵开枪击中了头部。在被送往急救站后,医生告诉斯皮尔斯他们,他活不了了。斯皮尔斯不愿失去葛兰特,把他装在一辆吉普车上找到了一名德国脑外科医生,才保住了葛兰特。葛兰特渐渐从枪伤中恢复,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他的左手臂部分瘫痪了。他住在旧金山,拥有一个小烟草店。他参加了几次E连的聚会,并成为101空降师协会506伞兵团的代表。他在1984年去世。

3 ) 兄弟连的历任连长

前几天因为买了一套碟,画面很差就找老板换,可是去换的时候发现没有什么可以换的,偶然间看到了这部兄弟连,我就拿下了。我是一个女孩子,但是我十分喜欢看兄弟连,这部片子我看了不下3遍,可是我还是喜欢看,而且剧中人物众多,让我往往记不清楚每个人的来龙去脉。
但是我还是记住了几个人,先来讲讲101空降师506团的E连的历任连长。

1、第一任连长,索贝尔上尉,这个人从后来的战争经历来看,他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他魔鬼般的训练下,E连的人也许比其他连的人更能适应艰苦的环境,也更信任同伴,另外他是我喜欢的friends中的rose,这个我当然记得住了,只是这个刻板的连长我看了也很讨厌。

(不能显示图片,很郁闷,请看我的blog, http://stellaxu.blogcn.com/diary,17084167.shtml


2、第二任连长,汉密尔顿上尉,这个人在剧中大概只是个露脸的人,没过多久就死了,在D日跳伞的飞机上,飞机被敌人击中丧生,我没找到他的照片。

3、第三任连长,火线上任,winters上尉,温特斯上尉是一个没有丝毫不良爱好的人,不抽烟不喝酒,时刻比较严肃,但是他还是亲民的,最危险的时候他总是能身先士卒,跟战士们在一起,战士们很依赖他,他更像是E连所有人的妈妈。他更喜欢打仗和士兵们在一起,但是自从他从火线当上营长以后,就不能亲自参战了,但是当第四任连长戴克,在攻占foyi时,战场上指挥失误导致很多士兵死亡的时候,温斯特几乎拿着枪就冲出去了,辛克少校拦住了他,于是又一个连长火线上任了。
在D日温斯特带领20个人攻下了敌人的火炮力量,那场仗打得真漂亮,这次战争所用的战术和策略后来成为了西点军校的一个经典案例。他时刻记住他的士兵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战争的结果。钦佩。
还有最后在战争快结束的时候,辛克上校为了表功,要组织第二次深入敌军抓俘虏的时候,温斯特少校让他们安睡整晚,打了假报告上去,说没有抓到俘虏,保护了他的兄弟,再次证明他是E连的保姆。

http://stellaxu.blogcn.com/diary,17084167.shtml

4、那个笨蛋戴克连长,让我看了就生气,他根本就想待在E连,所以我认为第四任连长应该是力普顿,这个人在戴克连长失去军心的时候,时刻团结着连里的所有兄弟,把所有人聚集在一起,在巴斯通他发挥了巨大作用,军心就是战斗力,在巴斯通他其实就是E连的连长,虽然他只是一个上士班长。

http://stellaxu.blogcn.com/diary,17084167.shtml

5、第五任连长,斯皮尔斯上尉,这个人原来是D连的连长,火线上任,而且打了漂亮的一仗,并在这次战役中一战成名,他从敌人的眼皮底下跑了个来回,毫发无伤,成了传奇人物,这个人挺狠的,但是很会打仗,E连交给了这样一个连长,温特斯就可以放心了,力普顿也可以放心了。这个人还有一个传奇就是他击毙了20个德军俘虏。这个在一开始有交待,但是那个时候我没看清楚是那个人,但是马拉其应该是知道实时真相的人,这个人是E连的硬汉。

http://stellaxu.blogcn.com/diary,17084167.shtml

兄弟连的连长介绍完了,要介绍一下兄弟连的其他士兵,至少是我印象深刻的人。

公牛,兰德曼,这个人看起来胖胖的,但是他很会带兵,对自己的士兵比较亲切,

更多内容,请参看 http://stellaxu.blogcn.com/diary,17084167.shtml

4 ) 《兄弟连》第二集剧评

本集开始,101空降师的伞兵们开始了诺曼底战役的征程,对于大量同样出自诺曼底战役的电影来说,这本电视剧基本没有太多的新颖之处,而且Spierburg在98年的《拯救大兵瑞恩》的高度着实难以超越,况且导演自己都活生生扔在制作方里,不用白不用,于是我们在这集看到的基本也就是《拯救大兵瑞恩》的空降兵版。
今天在看电视的时候国内某电视剧导演又拍了个抗战题材的电影,接受采访的时候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力求还原历史,我们甚至还加入了侦察兵在树林里和敌人遭遇战的情节,然后我看到了这部电视剧的片花,换了频道--千篇一律的那种没大脑的电视剧而已,又是一部!在看完《兄弟连》第二集后,这种反差尤其显得明显。
我们来看看Spierburg模式下的诺曼底战役:
首先,要扫视战场全貌,给人以最直接的印象,让观众首先知道这仗大概该怎么打,但如果完全都呈现出来,那观众就看人冲来冲去倒下几个这样的东西,在本剧中,导演充分地把伞兵和诺曼底地区密布的灌木丛结合起来,虚虚实实,伞兵的身影在树丛间若隐若现,一下子让人注意力高度集中,伴随着与士兵在战壕中平视的高度拍摄,或低于人的身体,或与人等高,人探头镜头也探头,人不探头镜头绝对不乱甩,这就和人物的行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观众方佛置身在电脑游戏中,只有自己扮演的那个人看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互动性大大增强;
其次,所有中弹的片段都是来得突然,剪辑的时间极度精确,又给人一个亮相的时间又立即中弹倒下,于是看者会觉得突然但并不做作,反观国内这些电视剧,咱的英雄要站起来拿个ZB26踏踏踏踏扫一圈再中无数弹头支着枪不肯倒下,除了看着替人觉得累外没有任何感觉。本集中降落后一直跟着Winters的赫尔在进攻炮兵阵地时牺牲的那个情节里,赫尔跑过一个掩体,就如同这之前所有的运动镜头一样,只是一个交代,然后突然画面右下角有次爆炸,在爆炸出现后零点几秒的时间里,镜头就切到了另外人的画面里去了,赫尔也就这么牺牲了,生命消失的迅速和渺小就体现在这里。
再次,对待片中敌人的态度--尊重,在兄弟连中,很多笔墨都给了德国人,虽然没有完整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出现,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个宪兵,那个娃娃兵,包括这集里的那群德国战俘最后被残忍地射杀,给人同样的震撼和心痛,就如在上一集中我说到的那种“绝对客观和相对主观”的特征。本剧中,第一次交火应该可以算得上是一场杀戮,零散集中的小股伞兵伏击了一队德军预备队,当时他们正赶着马车喝着酒回营地,然后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全部都被击毙了,Spierburg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他重复了在《拯救大兵瑞恩》里一样的一个细节--被伏击的德军士兵绝望地举起双手大喊投降,然后被装作没听见的美军士兵迅速射杀。就这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到导演是出于何种人性关怀来对待这场战争的,而那个因为兄弟战死意大利而变本加厉痛恨德国人的士兵也在这集中开始了自己充满偏见和仇恨的复仇。
最后,画面效果和声音效果上,几乎已经形成了一种经典的模式,子弹纷飞都是分左右声道的而不是简单的用模拟或者干脆用素材音替代,完全真实的曳光弹弹道也绝对能让军事迷们大呼过瘾,画面中的那种与人物一举一动相呼应的镜头抖动更增加了动感和真实感。
这应该是Spierburg战争电影最令人欣赏的模式中的各种组成部分,另外,大量的对于每个士兵毫不吝惜的描写片段时长都为之后的牺牲或者英勇表现埋下伏笔,比如这集开始的部分伞兵们坐在机舱里那种让人窒息的寂静时候每个人的小动作和细微的神态改变,在肯定演员表演的同时也丰满了人物和整部戏的生命,让每个人都显得很重要也很可爱,这样当他们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归宿后,我们才能有所深思和感触。
这一模式在诺曼底战役最先几次遭遇战中被运动地淋漓尽致,也为全剧的战争场面立下一个范式。情节上,原本在第一集训练中被压抑的士兵个性开始展现出来,并且很符合电视剧特征的是,本集还专门留出了一个射杀俘虏的悬念没有完全解开,留着放后面更合适的地方提出来作渲染。
总之,好戏开始了,等待第三集再来评价!

5 ) Cigarette?--Speirs递不出去的烟

“开始德军并未向他射击,
我想他们不太敢相信他们所看到的,
可是那并不是最令人吃惊的事情,
令人吃惊的是,在他和I连接头后,
他回来了。”
第七集佛伊之战,当Speirs横穿德军阵地,象征着集结号角的背景音乐响起,这一刻我的眼睛突然有些湿润。在经历了巴斯通的寒冷、残酷,佛伊森林里炮击可能随时到来的恐惧,亲历失去战友的痛苦,以及领导无能之下E连难卜的命运,此时Speris横空出世般的场景,让所有这些压抑得到了释放。目睹这一过程的Lipton终于笑了,不仅是因为难以置信,也是因为重新看到了希望——相信这也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Speirs可能是剧里最具神秘感、也最吸引人的角色之一。D Day先递烟然后屠杀20多名战俘的传言,让整部剧里他递给战友的烟基本上无人敢接。他的狠冲狠打在第二集进攻炮兵阵地时就已经显现:Speirs带领D连来接手Winster进攻下一个炮台,他直接跳出战壕只为了更快的冲锋,让Winster发出了“天啊,他在做什么”的惊叹。
“我们都害怕。你躲在那个壕沟里,是因为你觉得还有希望,可是你唯一的希望就是把自己当成已死的人,你越早接受这一点,就能越早发挥一个士兵应有的功能,不带怜悯,不带同情,不带悔恨。所有的战争都靠它。”这是Speirs对深陷恐惧的Bloyd的忠告,也是他置生死不顾、对敌人和自己都毫不留情的原因。

Speirs又绝不仅仅是一个战争狂人。
在佛伊之战后,修女吟唱的教堂里,Lipton向Speirs表达很高兴由他当连长,Speirs说:“就我所知,他们一直都有一个好领导者,有人曾说,他们一直都有一个人可以依赖,带他们攻入波扎克,在森林遭炮轰时将他们凝聚在一起,每天振奋士气,使兄弟们聚精会神,引导方向,这都是一个好的战斗领袖做的事情。”所说的正是Lipton。这番话不是Speirs带领一个新团队时的拉拢人心,而是借Speirs之口表达他以及观众心中对Lipton这样在D Day以来历次战斗中出生入死的老兵的尊重和欣赏。
唯一打破Speirs一贯冷峻果敢风格的,是第十集中补充兵枪杀战友之后他所表现的焦急和愤怒。当他终于放下指在杀人者头上的枪口,我看到的是战争狂人的另一面:强烈的感情,同时又有强大的理智。

十多年之后才看到这样经典的、表现战争与人性的大片,实在有一种相逢恨晚的感觉。印象最深的,不是冲锋和胜利,而是片中对人性的充分关照。许多镜头不断在我脑海重现,比如Winster冲上高地对一个娃娃兵开枪前的迟疑,军医Eugene只舍得闻闻女军医送给他的巧克力的香味、却毫不迟疑地分给失去挚友的战友以给他安慰,还有李高特在战场中心抱住被炸得血肉模糊的战友——只有战友的不离不弃才能让绝望的伤者感受到一丝活下去的勇气。

战争,让本来可以成为朋友的人们互相残杀。在战争仍然还在发生的今天,个体能做的就是对那些潜移默化中植入的观念进行反思,并对那些狂热鼓吹的口号保持警惕。

6 ) 兄弟连

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同时也到了战况最为惨烈的时节。德国纳粹节节败退,同盟国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而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则成为新局开端的要冲所在。1944年6月6日,美国101空降师506团E连奉命空降这个枪火密集的海滩。E连有一群热血贲张、爱国向上的青年组成,严酷的训练让他们成为美军中的精英和骨干。在温斯特中尉的指挥下,战士们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出色完成了登陆之战。在此之后,高密集度的战斗拉开了序幕,直到他们攻克了希特勒的最后一座堡垒——位于贝希特斯加登的大本营。兄弟连,正是一支属于平凡战士的颂歌和安魂曲。

片中,E连战士间的友情从未被激情四溢的言语表白过,却明白无误地随着故事的展开而渗透在他们言行的点点滴滴中。刚进训练营时,由于教官索伯尔的压迫,激发他们团结一致形成对抗。年轻的小兵恐惧登高,拒绝参加登山训练被索伯尔罚独自登山。艰难地走到半路时,他发现队友渐渐围拢在自己身边。而当索伯尔挤压深受士兵爱戴的温特斯时,他们竟冒着军法处置的危险,进行了集体抗议。烽火硝烟中间,生死与共的友情才真正经历了人间最严厉残酷的考验。在上战场前,中士葛奈瑞对同伴说:“在战场上,你什么都不能相信,除了你自己和离你最近的战友。”

7 ) 战争题材影视剧的巅峰与教科书

美国著名战争剧,剧情紧凑,人物刻画深刻,细节还原非常到位,从武器到战场环境,几乎都还原了二战欧洲战区空降作战的原貌,至今仍被奉为战争题材影视剧的巅峰与教科书,甚至经常被研究二战的军事专家所引用与参考。
百度百科的介绍:《兄弟连》是2001年播出的美国10集电视连续剧,改编自Stephen Ambrose的畅销书《Band of Brothers》,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戴米恩·刘易斯、马修·赛特等众多好莱坞明星主演,描写美国101空降师506团E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真实故事。在二战中,E连的阵亡人数是该连编制人数的1.5倍。本片在2002年美国主要影视奖项上,共各获得15次提名、7次获奖,其中在第54届艾美奖上获得13次提名,获得包括迷你剧/电视电影类-最佳迷你剧等在内6项大奖;在第59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上获得2次提名,获得电视类-最佳迷你剧/电视电影奖。从卡司阵容就能看出这部剧有多么强大,而它的IMDB评分高达9.5,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历史前三的水平,而且是在经过15年后依旧坚挺在历史前三。如果光看战争剧类的排名的话,就是毫无疑问的历史第一了,至今没有一部战争题材的写实剧达到可以与其比肩的程度。从战争史的角度上看,二战后期盟军反攻欧洲大陆的确是战争史上非常经典的案例,盟军和轴心国军队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伤亡惨重,血流成河。但这些作战的确大大损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配合苏联红军的东线进攻,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垮台和战争的结束。以这段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非常多,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拯救大兵瑞恩》,《遥远的桥》。其中《遥远的桥》和《兄弟连》都是以“市场花园”行动为背景的,“市场花园”行动作为一场经典的空降兵作战,在军事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其具体内容有很多文献和书籍,大家不妨一看。《兄弟连》作为战争题材的历史剧,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它把战争对平民的影响,非常残酷,活生生地体现出来了,这也是很多影评人对他的高度赞扬的来源。

短评

瞧人家的战争片是怎么拍的!!

5分钟前
  • 纵横捭阖
  • 力荐

Never too late to watch~ 要是十年前看我估计一个都不认识,现在嘛,看到熟人1.老友记Ross 2.国土的Brody 3.小白领的酒品男 4.法叔 5.Fringe里的Charlie 6.Simon Pegg 7.莫娘Andrew Scott 8.Hustle里的Danny 9.软乎乎的一美 10.童话镇里的匹诺曹 11.Dexter里的Travis 12.老湿 etc.

6分钟前
  • 叉叉
  • 力荐

巷战中的卧室钢琴;德国废墟里的小提琴四重奏;犹太人集中营;罗医生的罗曼史;在炮火中从容为亡者祈祷的随军牧师。

9分钟前
  • 伊谢尔伦的风
  • 力荐

“有一天我的小孙子问我“爷爷,你是大战中的英雄吗?我回答:不,但我与英雄们一同服役。”每一次重温都是一次洗礼。 ★★★★☆

11分钟前
  • Q。
  • 推荐

美國陸軍101空降師506傘兵團第2營E連的退役軍官理查德·溫特斯(Richard Winters)少校在他93歲生日前夕,離開了人世。(1918年1月21日~2011年1月2日)

12分钟前
  • 啊?
  • 力荐

美国大兵死亡是论个的。

13分钟前
  • 得大坚固力
  • 推荐

就要有这样一些剧让国民知道战争不是玩笑,战争就是那么血腥那么惨不是吹个冲锋号就是victory了。每次看都会被感动

14分钟前
  • 宅蘑菇Moku
  • 力荐

和拯救大兵维持了同一水准

18分钟前
  • funny_vee
  • 力荐

We are paratroopers, we are supposed to be surrounded.

21分钟前
  • NeoCon
  • 力荐

“说今日与我共同浴血,他就是我的兄弟”。永远的E连。可是在这样的电视剧出来十几年后,为什么在某地还是有那么多的奇葩的抗日神剧??9.4

25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对于这部神一样的剧集来讲,任何的形容词都是多余的。

30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高三暑假看兄弟连,只记得一堆士兵杀了另一堆士兵,根本不记得谁是谁,名字对名字,牺牲了哪些人,大学时候看兄弟连,还是这个样子,我的脸盲症真是无药可救了

35分钟前
  • 恶魔奶爸Sam
  • 力荐

电视剧拍到这种水准,绝无仅有!

36分钟前
  • 金马洛
  • 力荐

孩子,爷爷不是英雄,但是曾经和英雄们并肩战斗过。

39分钟前
  • Agaguk
  • 力荐

看到最后那些老人身边出现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顿时泪流满面。

42分钟前
  • Moss大妖
  • 力荐

看过近10遍。每集开头,有一段老兵的采访,但这时不会出现老兵的名字,采访的也是与本集有关的具体内容。当看完10集后,老兵们会再次谈对参战的感受。这时老兵的名字就出现了你会不禁“啊”一声:原来这个就是 Lipton少尉 啊,这就是winters连长啊,这就是剧中英雄现在的样子啊!

44分钟前
  • 梅花牛
  • 力荐

没有大道理,没有个人英雄主义,没有死而复生的奇迹,只有最真实的战争场景的呈现。这才是战争原本的样子,而不是那些粗制滥造漫天撒狗血的国产战争剧所宣扬的那样,不是敌人都是十恶不赦的坏蛋我方都是英勇无比的战神,不管是谁都是普通的人都是血肉之躯都会疼会流血会死会害怕。但他们又都是英雄。

46分钟前
  • 一粒沙白
  • 力荐

胶片烧出来的电视电影就是不一般~

51分钟前
  • junepig
  • 力荐

值得一看再看的经典之作

54分钟前
  • 加文
  • 力荐

不是佳剧,不是神剧,是伟大。

5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