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共同看到了太多关于女性处境令人愤懑的新闻:著名大学教授公开表示女性不适合做学术;孕妇因无法剖腹产跳楼致死;女学生长期遭受导师性骚扰......尽管我们身处未来感十足的2018年,但在女性问题上,我们的许多想法仍然如同停留在前现代,甚至不少人不敢大声说出自己是女权主义者。
而有这样一个故事,写出了女性魔幻而又真实的处境。要盘点过去一年最受关注的美剧,《使女的故事》一定榜上有名;第二季也已经摄制完成,将在今年4月份播出。消息一公布,不少剧迷已经开始翘首以待。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为何会让这么多人欲罢不能?
故事从一个叫奥芙弗雷德的女性展开,她是基列共和国的一名使女,还是这个国家中为数不多能够生育的女性之一。她被分配到没有后代的指挥官家庭,帮助他们生育子嗣。和这个国家里的其他女性一样,她没有行动的自由,被剥夺了财产、工作和阅读的权利。除了某些特殊的日子,侍女们每天只被允许结伴外出一次购物,她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眼目”的监视。
在这个世界里,女性的身体不再属于她自己,而成为一个会移动的生育机器,只被当作后代繁衍的容器。女性在这个故事里的处境和举动,之所以能触动这么多人,正是因为它触动了无数可以映照当下的思考:女性的生育自由、代孕、人口衰退、环境恶化......
而重要的是,女性不是一个会移动的生育机器,所以她们不应当如此被对待。如同作者阿特伍德所写:“为什么说女性有趣且重要呢?因为她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如此。”为什么说女性不应当被认为只是一个容器,而应该是一个跟男性一样的立体的、丰富的、自主的人?因为她们的确如此。
撰文 | 李佳钰
拉结说,“有我的使女辟拉在这里,你可以与她同房,使她生子在我膝下,我便因她也得孩子。”
——《圣经·创世纪》第30章第1-3节
产日,是伊丽莎白嬷嬷负责全程主持。
医生和配备了各种仪器的救护车,只能守在房外待命,除非情况万分危急。整个住宅区的女人们都赶来了,在警报的召唤和产车的护送下,纷纷聚集在二楼那间主卧里。即便屋里已闷得透不过气,女人们大汗淋漓,可她们仍然按照以前所教,有序地围在产凳旁,一齐有节奏地吟诵着“用力,用力,用力”。
这是只会在基列共和国见到的生产场景。产妇是两个人,产凳也因此设置成双座的,一前一后,一下一上,为的是让二人在生产过程中合为一体:高居后座的是主教夫人,双腿叉开伸向两旁,仿佛临盆在即;被夹坐在前方的则是挺着大肚,“像一只硕大水果”的使女,一边痛苦呻吟,一边使劲用力。
使女的身体不属于自己,只被当作“有用的容器”。
《使女的故事》里,加拿大小说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借《圣经·创世纪》中拉结和使女辟拉的故事,构建了一个荒诞离奇却有史可依的未来世界,正如阿特伍德在新版序言中强调,她“不会在书中放入任何詹姆斯·乔伊斯称之为历史的‘噩梦’中不曾发生过的事件,或者任何不存在的科技。没有想象的小发明,没有想象的法律,没有想象的暴行”。所以无论这本书读起来多么令人难以置信,也请你相信,那些不可能重演的有可能随时上演,那些曾经拥有过的很可能随时不见。
圣洁容器
“要把自己当成种子”
过去就这样消失了。仿佛一夜之间,却又不是瞬间改变。“就像躺在逐渐加热的浴缸里”,等待噩耗慢慢降临。
从前女人们还可以戴着大耳环,身穿前面有一排纽扣的衬衫。她们可以解开,也可以不解开。那个时候人们看起来还都可以做选择。可丽迪亚嬷嬷说,“从前那个社会毁就毁在有太多选择”。
连奥芙弗雷德也开始渐渐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曾经穿着泳衣在沙滩上待过。对于这类事情,人们的观念总是转变太快,她已经很久没看见女人穿薄薄的丝袜和刚过膝盖的短裙了。基列国的女人们不会这么毫无顾忌,即便夫人们也是如此。使女的身份,更让奥芙弗雷德不得不把自己裹进长及脚踝的裙里。全身上下都是红色,这是使女们的标志。脸上裹着白色双翼头巾,是为了让她们与世界隔离,而搭配红裙红鞋的红斗篷、红手套、红雨伞,则让她们看上去好像“浸在鲜血里”。
(阿特伍德不仅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也是二十世纪加拿大文坛为数不多享有国际声誉的诗人。她获得过除诺贝尔文学奖之外的大多数重量级国际文学奖,并被多伦多大学等十多所院校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她的作品已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2017年,阿特伍德获卡夫卡奖和德国书业和平奖。)
“要把自己当成种子”,或是一只训练有素、直立行走的母猪。“红色感化中心”里,嬷嬷们要使女们铭记,“恭顺站立等待的人也在侍奉上帝”,使女们要体谅夫人们的不幸与不易,做“圣洁的容器”,供她们生养,让她们成为受难的母亲。
要知道过去奥芙弗雷德也曾做过母亲,那时卢克也还在身边,一家人其乐融融。可有一天女儿却和她时常在手里把玩的毛绒兔子一同消失了,再也不见踪影。卢克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从此了无音讯。奥芙弗雷德不知道自己该问谁,也不知道到底能问谁,如今到处都有隐藏真实身份的眼目,以及告密者。还有哨卡上方的探照灯,路两旁埋伏的机关枪手,卫士们动不动就开枪,他们才不在乎什么生命的意义。
甚至奥芙弗雷德以前根本不叫奥芙弗雷德。她有她自己的名字,只是现在被禁止使用。使女们的名字都是“奥芙”(of)开头,表示从属,后面的名字则指代她们所属的大主教。这也意味着,今后无论是谁做了弗雷德主教的使女,都会被叫作奥芙弗雷德,而现在的奥芙弗雷德之后被叫作奥芙格伦、或是奥芙查尔斯也不一定。
无忧无虑
“可别小看这种自由”
不只奥芙弗雷德还时不时沉浸在原先的生存方式里,很多人大概都一样。
虽然一切都变了。历经地震、核爆炸和有毒物质的侵袭,基列国环境不断恶化,期间出生的非正常婴儿占比也越来越大。他们这才在大劫难后提出把使女列入新颁布的法律:将有生育功能的女人分配给没有子嗣的大主教家里,好帮助他们延续后代,繁衍生息。
授精仪式也成了每月家中必须进行的一项常规活动。铃声响过之后,房子里的所有人都需要出现在起居室里:着黑色制服的主教,穿天蓝色裙子的夫人,还有使女、女佣和司机。由主教先行诵读《圣经》中的段落,寓意多多生养,以及使女的正当。接着“一家人”便按照规矩行使各自职责:夫人躺在床头上方,穿戴整齐,两腿张开;使女夹在中间,头底顶着夫人耻骨,裙子卷在腰部;下面主教则完成他的步骤,不带丝毫感情,像行军步调似的动作着。这里所进行的一切都非消遣,而是严肃的仪式,由“一家人”共同参与的仪式。
丽迪亚嬷嬷常说,温顺的人有福了。因为顺从,如今的人们都学会了“离开许多东西照常生活”,就像奥芙弗雷德再也没有听过卢克和女儿的消息;使女们也很难触碰到布料和木头以外的东西,更不用提烟和酒了;就连屋里所有可以系绳子的东西也被拿走了,墙上的镜子也被取下,窗只能稍稍开启,并装了防碎玻璃;杂志在很久以前就被烧毁了,因为阅读和思想同牛奶和蜂蜜一样需要限量配给;律师和大学教授们也都不见了,学校关闭,大门口设了哨卡和警报器,靠近大门的围墙上挂着一排示众的尸体。
没有什么是不正常的。“所谓正常,丽迪亚嬷嬷说,就是习惯成自然的东西。眼下对你们来说,这一切可能显得有些不太正常,但过上一段时间,你们就会习以为常,多见不怪了。”
按照丽迪亚嬷嬷的说法,女人们更该庆幸。因为如今遍布的哨卡和机关枪,让大街上再也没有男人会对她们口出讳言,动手动脚。“自由有两种,丽迪亚嬷嬷说。一种是随心所欲,另一种是无忧无虑。在无政府的动乱时代,人们随心所欲、任意妄为。如今你们则得以免受危险,再不用担惊受怕。可别小看这种自由。”
难以置信
改变可以在一夜之间
基列国里当然是有自由的,不过只属于部分人。就像主教,房子里只有他的办公室可供男人们出入,连夫人都不可踏进半步。当然某些时候,主教会为奥芙弗雷德破例,他让司机尼克为他传话,晚上九点,他想见她。
这不是主教第一次召唤与奥芙弗雷德单独相处了。之前另一个奥芙弗雷德就因这样的私密幽会被夫人发现,自行了结。可其实无论是哪个奥芙弗雷德都没有选择的权利。她只能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门前,却发现这里有着“另一个天地,正常生活的天地”。
环绕四壁的全是书,还有正常生活里应该有的一切。要知道曾经就是在一天之内,女人们被剥夺了所有这些东西:工作、经济、还有阅读。没有人可以解释这一切。上司只是告诉你,抱歉我不能留你工作了,法律让你离开;而街头小店收款的年轻人,也只是在反复输入正确的卡号后告诉你,红灯亮即意味着这张银行卡已经永久失效。
没有什么难以置信的事情,改变就是可以在一夜完成。当然,报纸上不是第一次才有这类消息,只是人们从不觉得自己就是新闻里的人物,“我们生活在各种报道之间的空白里。”直到报纸停业关闭,道路开始设卡,色情商场关门,人们才意识到水温已然接近沸点,噩耗已经逼近。
当然,总有办法能适应这一切,比如随之兴起的黑市交易,以及官员才能光临的“荡妇俱乐部”。再待久了会发现暗地里每个人都在试探着跨越边界:大主教渴望奥芙弗雷德陪他玩拼字游戏,在临别时温柔地吻他,“就像真的一样”;夫人则低声提议,既然奥芙弗雷德肚子久久没有动静,不如让司机尼克成为那个代替的人,“只要那个孩子健康”,一切似乎都不成问题。
还记得嬷嬷们在感化中心引导的问答:有过被轮奸经历的珍妮被大家围在中间,被异口同声的高喊吞没,“大家来说,这是谁的错?”“她的错,她的错,她的错。”“是谁引诱他们的?”“是她,是她,是她。”“上帝为什么会允许这种事发生?”“为了教训她,为了教训她,为了教训她。”仅仅经过一次珍妮就学会了,这次是她先开了口,“是我的错。是我自己的错,是我引诱他们的。我罪有应得。”教导和习得就是这么容易。
脖子上挂着相机的外国游客抱着猎奇的心态,想请翻译帮忙问一下低头走在路上,穿着红衣的奥芙弗雷德,“你们快乐吗?”“不错,我们很快乐。”奥芙弗雷德喃喃,因为“我总得说些什么。除此之外,我又能说什么呢?”
附记:关于《使女的故事》的三个问题
1.《使女的故事》是一部“女性主义”小说吗?
如果你指的是一本宣传意识形态的小册子,里面所有女人都是天使,或是失去道德选择能力的受害者,或者二者皆是,那么答案是否定的。但如果你说的是这样一部小说,里面的女性均为有趣且重要的人类——性格各异、举止不同——在她们身上发生的一切对这本书的主题、结构和情节都至关重要,那么,答案是肯定的。在这种意义上,许多书都是“女性主义”的。
为什么说女性有趣且重要呢?因为她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如此。她们并非自然造化事后添加的产物,也不是人类命运中无关紧要的参与者,对此,每个社会一直以来都再清楚不过。没有女性生育,人类将不复存在。正因如此,对成年女性、少女、幼童的大规模强暴和谋杀长久以来都是种族灭绝战争以及其他意在征服和剥削某个群体的战争的特征之一。
杀掉他们的婴儿,用自己的来取代,猫类是这么做的;让女人生育孩子却无力抚养,或者为了自己的目的将孩子从她们身边夺走,偷盗婴儿——这是一个广为流传、古已有之的主题。控制妇女和婴儿,是地球上每一个专制政权的特征。拿破仑和他的“炮灰”士兵,奴隶制及其手段花样翻新的人口买卖——它们与此都同出一辙。对那些推行强制性生育的人,我们应该质问:这么做“谁能获利”?有时是这部分人,有时是那部分人。总有人获益。
2.《使女的故事》是反宗教的吗?
同样,这取决于你问题的涵义。的确,一群专制主义的男人掌握政权,试图重新建立一种极端的父系社会,禁止女性阅读(就像十九世纪美国黑奴一样)。更有甚者,她们无法掌管金钱,无法在外工作,连《圣经》里的一些女性都不如。这种政权利用《圣经》里的种种象征标志,任何掌管统治美国的独裁政府都不会放过这些资源。
基列国的女性穿着的朴素服饰来自西方宗教标志——大主教夫人们身着蓝色,象征纯洁,源自圣母马利亚;使女们身着红色,象征分娩时的出血,同时也源自抹大拉的马利亚耶稣从其身上驱逐出7个恶鬼的女人。另外,如果你要出逃,红色也更容易辨识。社会阶层较低的男人们的妻子被称为“经济太太”,着条纹服装。我得坦白说,那些遮挡脸部的系带女帽,其灵感不仅来自维多利亚时代中期的服饰以及修女服饰,还来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某个老牌荷兰清洁剂的外包装,上面有个女人的脸被遮盖住,孩提时我很惧怕这一形象。许多极权主义都曾采用服饰来识别和掌控人们,无论是禁止穿什么还是强制穿什么——想一想纳粹时代强迫犹太人身上佩戴的黄色六角星符号和代表高贵身份的罗马紫——它们中许多都打着宗教的旗号进行统治。这让异教徒的欲加之罪更加轻而易举。
在这本书里,占主导地位的“宗教”逐渐掌控大权,成为统治性教义,我们熟悉的宗教教派被逐渐废除。通过秘密渠道逃往加拿大,正如我所料。奥芙弗雷德本人也有一本私藏的《圣经》主祷文,她拒绝相信眼前这个政权是由一个公正、慈悲的上帝所授予。在当今的现实世界里,一些宗教集团发起各类运动,保护弱势群体,其中包括女性。
因此,这本书并不是“反宗教”的。它反对的是以宗教作为暴政的掩护;这就完全另当别论了。
3.《使女的故事》是预言小说吗?
这是我被问到的第三个问题——甚至就在一九八四年,我正在写这本小说时,随着美国社会中的某些人掌权并通过法令,声称要做到什么——这个问题就开始被问了又问,日趋频繁。不,这不是预言小说,因为预知未来实在是不可能的事:有太多的可变因素,各种可能性都存在,根本无法预知。是否可以说这是一部反预言小说: 如果未来都能够巨细靡遗地讲述出来,或许就不会发生。但这种想当然的想法同样也靠不住。
许许多多不同的材料孕育了《使女的故事》——集体处决,禁奢法令,焚书运动,党卫军的“生命之源”计划,阿根廷将军偷窃幼童的行为,蓄奴制的历史,美国一夫多妻制的历史……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但还有一种文学形式我尚未提到: 目击者文学。奥芙弗雷德尽其所能地记录了她的故事;然后将它藏匿起来,相信日后可能会被某人发现,而这人能够看懂其深意并传播出去。这是一个充满希望之举:每一个被记录下的故事都暗含着一个未来的读者。鲁滨逊记日记。塞缪尔·佩皮斯也写日记,他详细记录了伦敦大火。黑死病瘟疫期间也有很多人这么做,但他们的许多记录常常戛然而止。还有罗密欧·达莱尔,他记下了卢旺达大屠杀,以及世界对这一事件的冷漠态度。还有安妮·弗兰克,把日记藏在她的秘室里。
有两种读者会读奥芙弗雷德讲述的故事: 一种是在本书的末尾,在未来的某场学术会议上,这种读者能自由阅读,但并不总是如我们所愿的富有同情心;还有一种就是任何一个时代里的个体读者。这是“真正的”读者,每个作家为之写作的“亲爱的读者”。许多“亲爱的读者”自己也会成为作者。这正是所有我们这类写作者的开端:从阅读开始。我们听到某本书正在发声,向我们絮絮诉说。
最近的美国大选之后,恐惧与焦虑蔓延。人们普遍认为,基本的公民自由受到侵害,过去数十载、甚至几个世纪以来女性赢得的许多权利也面临危机。在这样一种分裂的大气候下,对许多群体的仇恨开始滋长,形形色色的极端主义者开始表达对民主政权的嘲讽。因此可以肯定,在某个地方,某个人——我想应该有许多人——正在写下他们的亲身经历。或者他们将铭记在心,日后如有可能,将其记录下来。
他们的讯息会被压制和埋藏吗?几百年后,在一座老房子的一面墙后,会有人发现它们吗?
让我们希望一切不至于糟糕到那个地步。我坚信不会。——选自阿特伍德为《使女的故事》所作序言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李佳钰;编辑:张畅,走走。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想 快、准、狠 地说说这剧背后的故事
2018年1月13日更新:
2017年9月19日更新:
今天听到某人的言论,据说是游戏公司的老总
所以,《使女的故事》的故事真的离我们很远吗?
7月2日更新:
在商场里看到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广告,谁能告诉我为什么……
这不是个正面的灵感来源啊……
使女们外出时头上戴的白帽,实际功能是个遮罩。
这样的设计会影响她们的余光视线,如果想看到对方,她们必须转向正面,面对面。而且,由于视觉受限,她们只得主要依赖听觉行动。
据原著作者阿特伍德自己说,这个女帽的灵感,不仅来自维多利亚时代中期的服饰以及修女服饰,还源自20世纪40年代老荷兰清洁剂的包装,上面有个女人的脸被遮住了,作者小时候很怕她。(笑)
使女们穿的红色,象征诞子的出血,源自抹大拉的马利亚(耶稣的女追随者)。如果使女出逃的话,红色会更容易辨识,好捉!另外,故事中的使女被要求过修女般清心寡欲的生活,担当的任务却是为上层人物繁衍子嗣。她们的服装标记不是普通修女肃穆、素净的黑色或白色,而是象征性与生育的红色,在此极具讽刺意味。
基列国妻子们穿的蓝色(有人看是绿色),象征纯洁,源自圣母玛利亚。
社会阶层较低的男人们的妻子被称为执帚,穿条纹衣服。
使女没有自己的真名实姓,所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均被抹去,代之以由英文中表示所属关系的介词of,加上她们为之服务的大主教的姓构成的名字。不折不扣的附属品。
例如女主角Offred,前两个字母of表示从属关系,Fred就是她服务的大主教名。这个名字还有一层隐藏含义是“献祭的”(offered),意味着宗教的献祭,或一个作为祭品供上的受害者。“Offred”也是作者阿特伍德原本给书起的名字。
原著中,作者并未透露女主的真实姓名。但是很多读者根据字里行间的线索,觉得女主应该叫 June。这样的读者意志甚至让原作者都屈服了。阿特伍德说,“这并不是我的本意,但挺合理的,那就如读者们所愿吧。”
所以第一集里,女主的名字就露出了,June。
作者阿特伍德小时候学过拉丁语。"Nolite te bastardes carborundorum”,正如剧里说的,这句是学拉丁语的孩子都知道的一个笑话。
意为“不要被恶人打垮“的这句话,在故事里是女主的希望,也因此成了一些读者挚爱的格言。阿特伍德在《时代》杂志的访问中说,看到自己小时候的梗成为人们身上永久的纹身还挺奇妙的。
本周(20170521)“《纽约时报》畅销书周榜”虚构类上榜的作品中,《使女的故事》是唯一一本非本年出版的。
艾玛·沃森(Emma Watson)不是有个读书会嘛,《使女的故事》是2017年5/6月的推荐书。
原著小说名《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
1 致敬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
2 引入童话和民间故事色彩,由主人公讲述给后来的、遥远的聆听者
原著作者阿特伍德说,如果要创造一个虚构的花园,她希望里面的蟾蜍都是真的。所以,原著并不是一部科幻作品。正如她自己说的,“切记,在这本书中我所用的所有细节都是曾经在历史上发生过的。换句话说,它不是科幻小说。”
原著的现实材料来源至少有:
集体处决、禁奢法、焚书、党卫军的生命之泉计划、阿根廷将军偷窃幼童的行为、蓄奴制的历史、美国一夫多妻制的历史、目击者文学……
原著里的大主教及夫人,要比剧里的更老些。
在书里,他们有皱纹与白发,可不是剧里这副霸道总裁和冰山美妇的样子。
原著里没有黑人角色,因为基列(Gilead,接替美国政府的专制政府)把黑人归类为“含的儿子”(Children of Ham),也就是迦南。在《圣经》里,迦南是含的儿子,含是诺亚的儿子。有次爷爷诺亚在帐篷里喝醉,被孙子迦南看到下体,大怒,于是诅咒了他。所以“含的儿子”有被诅咒的意思。在小说里,黑人都被强制派遣到了美国上中西部。电视剧的制作方有意摒弃了书中的这个设定,以使黑人角色(演员)有机会参与这个剧,例如饰演Moira的Samira Wiley。
执行制作Bruce Miller在2017年1月接受TVLine的采访时说,他们曾与阿特伍德就这点有过很大的争论。电视剧里没有黑人角色要比小说难解释得多。他提到制作一部关于种族主义者的电视剧,与制作一部种族主义的电视剧的区别。
另外,原著小说里也没有犹太角色。基列政府给犹太人两条路,要不变成基督教徒,要不坐船滚回以色列(实际上那些选择坐船回到以色列的,都被扔到了海里。)——想起了谁?嗯,川普。顺带提一句,川普上台后,《使女的故事》这书越卖越好。
《使女的故事》原著作者阿特伍德藏在剧里,目前播出的5集里露出有两次:
1 第一集28分左右,作者现身,客串嬷嬷,煽了女主一巴掌:
2 女主与大主教玩儿“拼字游戏”时,第一次翻出的字母”M”和"A",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的首字母缩写。
参考文献:
1 IMDB该片条目:http://www.imdb.com/title/tt5834204/
2 韦清琦、袁霞: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3 星河: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4 张传霞: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生存”主题和“经典重构”策略研究
5 赵毅衡:中国的未来小说
6 陈小慰:一部反映现实的未来小说——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评析
7 澎湃新闻:特朗普时代,阿特伍德怎么看自己写的《使女的故事》
*今后有新发现,我会回来更新的~
原创by黄老师
公众号:黄老师电影院(huangfilm)
我写的《名姝》的剧评在这里://movie.douban.com/review/8506046/
文/大梅
我是个很少会写影评的电影死忠粉,美剧就更少啦,因为太懒了,所以能使我克服惰性去写影评的,可以说是感触非常大了,尤其还是一部美剧。
《使女的故事》,名字并不吸引人,在国内看过的人不多,知名度和《权力的游戏》这种更加是比不上了,但我觉得这应该是最被低估和忽视的剧集了。
故事是个反乌托邦剧,一般这类故事的张力和脑洞都很强,这部剧也不例外,完全就是警示寓言。故事的背景,有点夸张,但也有点点写实,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好多地方甚至是好几年没有过新生儿降生。一个极端组织将原因归于了女性生活的放荡、同性恋、离婚堕胎率高,归咎于现代化的生活。他们在美国发动了武装政变,建立了一个严格遵守《圣经》的基督教政权,生活模式仿佛是倒退好多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剥夺了妇女的工作权利,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政要人员“大主教”家的妻子,二是女佣,三是我们这部剧的主角,只穿红衣服的使女,说好听的是为人类的未来繁育子嗣,说的真实一些,就是生育工具。他们称这是“女性最真实的使命”。
每个大主教家配备一个使女,在使女的排卵日举行“受精仪式”,他们的受精仪式也是相当神圣,使女的头放在主教夫人的胯间,他们认为这样可视为主教夫人和使女成了一体,使女怀孕就是主教夫人怀孕。在主教夫人在场的情况下,使女接收大主教的受精。如图。这样看起来,使女确实只像是一种工具,就只是一种怀孕的工具。
他们生育的过程也是很反科学,他们不需要医生,而是一群使女围着要生产的使女,不停地喊着“用力,加油!”给她力量,上帝会让她顺利的生下孩子。我不知道这样的方式,生产率有多高,但是很符合他们的上帝主义价值观。
然后最可怜的是,孩子生下来,就被抱到主教夫人怀里。孩子叫什么,主教夫人决定。而孩子的生母,只能虚弱地看着,看着她的孩子在别人的怀抱里哭泣。她接下来的责任就是给孩子喂奶,然后过一段时间就能前往下一个大主教家,继续为了人类的未来生孩子。
而使女受到的摧残不止于此,她们不光成为了生育工具,在红色感化中心受尽折磨,训练使女的手段就像是在驯兽。她们还成为与别国交换物产的资本,成为行刑者,处决凡人杀鸡儆猴的工作也交给了众使女,在各个角度打压、恐吓、摧残着这些受过现代教育的女性们。
我不知道广大女性看这部剧的时候,内心是什么感觉,然而我确是十分的气愤与感到恶心。中国人看这部剧可能会觉得似曾相识,这不就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吗,而且比封建社会更加封建,毕竟封建社会的中国女性,部分人也有在小家庭里当家的权利的。而使女只是一个长了两条腿的子宫。
我看完这部剧,很激动地和推荐给我的朋友说这部剧真的太好看啦,很适合给广大女性朋友看,然而她跟我说,“说的好像那些妇女会去看一样,不愿觉醒,还要指责我们不应该过激出头。”我突然沉默,她好像说的是事实。
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学校里面开干部培训,都是各院团学联青各部长和部长级别以上的同学。当时给我们培训的是某个院的书记,看着也是应该还算年轻的。开会的过程中,他多次说“我觉得现在的这些女孩子,染得这些五颜六色的头发,好看吗?”“中国女生还是应该温柔端庄,才比较有中国女性的魅力。”“女干部还是没有男干部靠得住,女干部要是谈了恋爱就无心工作了。”我当时和旁边的两个女同学一脸懵逼,what?直男癌吗?然而现场大部分的人反应是怎样的呢?她们在轻声笑。现场的女生多于男生。
当然我不指望谁可以站起来礼貌的怼这个老师,我自己都没有这个勇气,毕竟这是在中国的一个二本高校,你这样的行为得到的肯定只有记过,而且你面对的是这样的一个直男癌老师。但是,中国的女性大部分都是如此,不自知的。
我一个在广州读书的女同学,我和她关系很好,她经常给我吐槽。“我要是像广州的这些女士们一样,我怕是早就脱单了嘚。一天到晚就是,‘啊,我爸爸妈妈说,大学毕业就可以结婚啦,然后在家带带孩子,没必要出去找工作。’老娘怕是要找个月薪上万的男人才不用出去工作待在家里。”她一个学姐,本来工作的好好的,结果和一个男人结婚,条件是辞职。她照做了,然而更过分的在后面。前两胎是女孩,丈夫和婆婆一直要她生出男孩位置。她想离婚,但是没办法,她没工作了。
我给我自己的妈妈看过一个新闻,说是以后科技可能会发达到女性不用十月怀胎,而是有类同子宫的机器来繁育胎儿。然而我妈妈却说,“那女人还有什么用,女人不怀孕的话,会退化甚至损害健康的!”我说你从哪里听说女性不用子宫会损害健康,她说本来就是,科学报道的。我特意百度跟她百度修正这些歪理,但她不听。我知道,她从本质上就很抵抗这些有悖她多年三观的东西。多数人都这样。
这样的一些例子,我看到了不少,而我至少还算是在一个比较高级的知识分子圈了,那在硕大的中国肯定多不胜数。网上就常有那种骇人听闻的新闻,关于受迫害的女性。而国内无良的媒体还经常会起一些夸张的标题来误导这样的事件,主流媒体也只会不含感情地“中立报道”,不会去谴责这些侵犯女性权利的行为,哦,毕竟这符合中国传统思想,还不好怎么去批判。
我给我的女同学推荐一些美剧,一些欧美女歌手的歌,让她们看女权主义电影,听碧昂斯。但是她们却说,我不想接受美国那套价值,太辣眼太过了,不适合我。What?这叫做“美国的那套价值”?女权主义只是美国人捏造的吗?那你信奉的那套价值又能给你带来多少的实际权利?当你在网上大骂你讨厌的直男癌的时候,你也要用什么对抗他们?你温顺的眼泪吗?
当然啦,你无法强求中国的女性们在现在高举起女权主义的旗帜,毕竟生活在大城市里的高级知识女性,她们的权利并没有怎么受到损害,对于一二线城市的家庭主妇,她们也生活的挺正常,目标也就是家庭和睦子女成长,或者是她们并没有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些什么缺失。而很明显权益受到迫害的那些女性呢?她们又哪里来的想法去维护自身的权益。
但如果去接受这些思想,多去了解,多去关注,慢慢地深入进社会和民族,又会是怎么样呢?思想并非完全不能逆转,就像我给我妈妈灌输这种思想多了,现在说到这些,她会说,“也是呢,不太对,但是中国现在是这样的啊。”至少态度软多了。
《使女的故事》不光光是在故事内核上堪称精良,它的构图、布光、镜头语言、叙事方式也是非常的严谨而且艺术价值很高。最显著的就是在新社会里,大量的画面都是光打的很饱满,或者是暖色调逆光,很神圣很温暖,充满了希望。但是在这部片里面真的是充满希望?就是一个很完美的语文手法,以乐景写哀,多么讽刺。
但是谁知道希望已经完全泯灭了呢,第一季最后一集,女主说“既然他们不准我们彼此交流,但为什么又要我们穿一样的衣服呢?”她们本要去处决一位使女,要去用石头活活砸死她们曾经的朋友。最后她们都扔下了手中的石头,说不,然而优雅地离开了行刑场。离开的时候,她们不是像曾经被教导的那样,井然有序地排队走的,而是直接优雅的离开,一些东西已经在被打破了。
所以说希望还是有的,当人们被压迫到一定程度,或者是有了某些突破口的感触时,会抓住那些不多但是救命的希望。
她们成群结队走来的时候,我突然幻想着把这些使女的脸换成我身边的那些好朋友地脸,那该会是多么多么感人的一件事情啊,我可能会为这些婊子们流泪的。
愿中国的女士们,或者是,世界的女士们,会越来越强大。
【插播】《使女的故事》第二季开播,开了新帖“挖挖剧中的配乐梗”,欢迎大家来玩~
这部改编自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同名小说的《使女的故事》,无疑是我看过的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作品之一。反乌托邦的故事构架,填充的却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历史细节索引。想一想假如有一天睁开眼睛,自己身处这样的世界……不,我恐怕还是不敢。
本片的演员表现同样值得称道,可以说几乎每个演员都努力在表现自己角色的张力,即使最不讨喜的珍妮,也在跳河和临刑前这两幕让我为之动容。特别私心最喜欢的是沃特福德夫人的表演,无论是外貌形象、还是情感表达,那种压抑的忍耐和冷峻的克制,有的时候都让我忍不住再三回放。
压抑的剧情设定下,人物情感的爆发最触动人心。而为这种爆发力添油加醋煽风点火、一口气点燃观众内心的小宇宙的,要说,真的得益于本剧出色的配乐选择。So,下面就进入正题。(PS 搭配音乐食用更佳哦)
歌手:Lesley Gore;专辑:Lesley Gore Sings of Mixed-Up Hearts;发行年份:1963年;词曲作者:John Madara,Dave White;制作人:Quincy Jones。
正如歌名所写,这首歌表达了男女情侣关系中,女性对平等人格地位的追求。我爱你,但并不代表我就附属于你,更不需要你来告诉我,什么该说什么该做。而仔细琢磨,也很容易发现,歌曲借恋爱问题,唱出的是对整个男权社会的挑战和宣言。
这里要提到美国两次女权主义运动的时代背景。20世纪20年代美国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以获得女性选举权而告终。自此,女权主义运动归于沉寂。二战爆发,为女性就业机会增加,而战后该趋势有增无减,女性受教育人数也越来越多。更多的女性对自我价值有了理性的认识。然而此时,美国政府及社会则一反战时宣传论调,呼吁“女性回家”,回归“传统女性价值观”。这种冲突与转变,使得许多女性难以适从,为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埋下伏笔。而歌曲写作于1963年,正值美国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时期。1960年代初,肯尼迪政府成立总统女性地位委员会,“女性问题”开始引起社会关注。女权主义者认为,当下流行文化本身就是男权主义、性别主义的产物,因此她们决定要创作属于自己的“流行文化”。这其中的代表,澳大利亚歌手Helen Reddy的《我是女人》("I Am Woman"),被称为是女权主义的代表歌曲,歌手本人更被认为是“女权主义偶像”。
从时间上看,"You don’t own me"(1963)显然要早于上面提到的"I Am Woman"(1971)。甚至可以说是女权主义在流行文化中的较早尝试之一。但毫无疑问该曲的诞生,与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是息息相关的。演唱者Lesley Gore当年录制该曲时,只有17岁。在谈到该曲时,她说:“My take on the song was: I'm 17, what a wonderful thing, to stand up on a stage and shake your finger at people and sing you don't own me.”其本人后来也一直关注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其2000年—2014年主持的电视节目《生活中》(In the Life),就是关于LGBT的。
(此处祭上Lesley Gore 当年演唱视频)
因此从剧情的人物情感表达上来看,You don’t own me首先回应了其中的“姓名梗”——使女们被剥夺自己的名字,从此只能以“of+被指派屋主的名字”形式被称呼,比如被派到Fred家成为Offred的琼。但是剧集结尾,女主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My name is June完美挑衅了这种“附属论”:我不属于你,女人不属于男人,这一切都是错的。而此外,歌曲的女权主义运动背景,则点明了这部剧的立意主旨。或者,至少是最主要的那部分。
歌手:Simple Minds;专辑:The Breakfast Club;发行年份:1985年;词曲作者:Keith Forsey ,Steve Schiff。
这首曲调欢快的” Don't You (Forget About Me)”出自苏格兰摇滚乐队Simple Minds,该曲当年登上美国单曲榜第一。这首曲子也是环球影业于1985年出品的剧情电影《早餐俱乐部》(The Breakfast Club)的电影配乐,为人熟知。《早餐俱乐部》里五个叛逆少年在留校中,彼此敞开心扉、消除隔阂成为朋友。而歌曲所唱的也是两颗陌生的心被温暖而慢慢走近。可以说是非常温情了。
第二集琼和Ofglen彼此敞开心扉消除疑忌好不容易成为了朋友,还准备配合Ofglen当卧底。琼也应邀密会指挥官,玩刺激,顺便搜集好情报。这些无疑都给原本压抑万分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调剂和转换。第二天她开开心心地出门,此时欢快的乐曲应景响起,一路上调皮得无所畏惧。然而走到门口,一个陌生的Ofglen转过头来,乐曲戛然而止,F*CK,忽然就回到了现实。对呀,你所以为的那些小游戏真的就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把戏罢了,玩够了还请回到现实。这里依然是一个充满监控,彼此猜忌的地狱。
这里还插播一个小八卦,最初,《早餐俱乐部》曾计划每十年拍摄一部续集,展现每一位俱乐部成员的生活状态,但这一设想最终没有达成。导演约翰•休斯与扮演本德的演员贾德•尼尔森关系实在太糟糕。而后又与另一位主演莫利•林沃德产生分歧而分道扬镳。
多讽刺啊。
歌手:Jay Reatard;专辑:Blood Visions;发行年份:2006年。
(这张专辑图是十集中我感觉最恐怖的一张,因为画面血腥冲击力太大这里就不直接贴出来了,好奇的可以点右边自行观赏:专辑封面)
这集的结尾部分是我个人感觉拍的非常震撼的一个片段。因为女同身份被发现,Emily(也就是第一个Ofglen)被判处行割礼。术后清醒过来的Emily明白了自己真实所经历的一切,从茫然、震惊、悲伤、愤怒到崩溃,几个拼贴的特写镜头让人难忘。而最后的那声嘶吼和咆哮嘈杂的摇滚融合在一起,传递出难以言表的愤怒和其它强烈情绪。
从乐曲本身的风格来说,维基上对该专辑的风格描述为“车库摇滚”(Garage rock)和“朋克摇滚”(punk rock)。车库摇滚是早期摇滚乐风格的一种,未经修饰却又充满活力,兴起于1960年代的北美。这种风格以电吉他及其它乐器表演的和弦为基本表现形式,有时会刻意追求音色的扭曲失真效果。该曲从时间上来说实际属于“车库复兴”时期,大致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这段时间,相比与过去的车库摇滚,新车库摇滚更具有现代性。他们强调“摇滚的真实性”,以对抗商业化下的MTV式的音乐制作。
但无论具体是哪一种的摇滚类别,“摇滚”本身即是一种反抗权威,呐喊自由、追求特立独行的反叛青年群体文化。它永远站在主流文化的对立面,永远不被规训,永远是“亚文化”的一支。因此,用摇滚来叙写Emily这一人物情感确实是再恰当不过。毕竟,作为LGBT的一员,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叛逆。
表演者:Preludes, Airs And Yodels (A Penguin Cafe Primer);专辑:Signs of Life;发行年份:1987年。
Perpetuum Mobile来自拉丁文,意为"perpetual motion"(法文mouvement perpétuel),中文翻译为“常动曲”,为音乐术语。它实际是一种音乐样式,即乐曲的部分小节中以急促的节奏演奏连续音符;或整小节、小节的大部分以特定的次数重复演奏出现。(这里超纲了…吃力…..)而这首企鹅咖啡馆乐团的曲子,是20世纪常动曲流行乐的一个代表。另一首大家可能会认为比较相近的"Fade Into Darkness"(by Avicii ,2010),正是受到此曲的启发。
第四集的核心,个人认为在于那句“Do not let bustards beat you down”。这一集的主导情感是挫折与回忆。失败的受孕,失败的逃跑经历,噩梦般的现实人生,琼摸着前任已故使女在换衣间刻下的拉丁文,几乎可以看见自己的结局。而当最终得知那句拉丁文的意思后,虽然只是玩笑,却给了琼坚持下去的生的鼓励。就像琼再次被俘回到红色中心后,每一位使女同伴在她床前放下的一点微不足道的零嘴,尽管微不足道却又意义非凡。这首乐曲欢快活泼,快速跳跃的节奏和重复的小节,传递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染力,正如其专辑名所示。从而也将第四集结尾的那句“Nolite te bastards carborundorum, bitches”渲染得格外耀眼。
严格意义上,这一集的结尾曲应当是另一首。因为随着剧集的结束,这首曲子也应声完了,随后是另一段没有曲调,只录有鸟声雨声等等自然之声的声段。我多次识别都没能找出这到底是哪一首,但从情感上,它同样承接着上一曲不息的生命力,自由和美好。这就是不会被打垮的生命力,这就是从不放弃的战斗力。
表演者:Nina Simone;专辑:Nina Simone Sings the Blues;发行年份:1967年。
Nina Simone的这首”I Want A Little Sugar In My Bowl”改编自另一位标志性的蓝调及爵士歌手Bessie Smith的一首歌曲(具体歌名未查到),歌词重新编写。Nina Simone(原名Eunice Kathleen Waymon)本人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音乐家,古典、爵士、蓝调、民谣、R&B、流行等等风格都有涉及。一般都认为她是一位出色的蓝调歌手及爵士女伶,尽管本人并不认可这种简单归类。Nina Simone的艺名取自男友给取的西语的“小女孩”(niña)的爱称,和法国著名演员Simone Signoret。为了躲过母亲的反对去表演蓝调歌曲, 1954年,她以艺名Nina Simone登台表演,驻唱Midtown Bar & Grill。在那,她独特的糅合了爵士、蓝调和古典的音乐风格,为她积累一批人数不多却忠实的听众。也是从那开始,Nina Simone渐渐打开了自己的成名之路。
”I Want A Little Sugar In My Bowl”是一首比较典型的蓝调爵士乐,悠扬又不可避免地充满了感伤。Nina Simone略带颤音的磁性声线,倾诉了一个寻求幸福和救赎的孤苦灵魂。蓝调兴起于19世纪后期美国南部的黑人音乐,其特点之一,在于自我感情的宣泄。它贴近现实的日常生活,更能激起听众丰富情绪的共鸣,是一种真实的表达。正如著名 蓝调歌手布朗•麦克斯曾说:“我从不运用想象力写曲子,蓝调不是梦,是现实。”
琼在与指挥官擦枪走火的对话中不自禁地说,生命的意义不只在于繁衍,不只在于所谓的“biological destiny”,还有爱,而爱才是更重要的。指挥官诡辩道,爱都是虚妄的,是欲望的借口和肮脏的代名词。然而在指挥官们所构建的,所谓撇去“虚妄之爱”的理想国里,看到的却是更加疯狂和畸形的性与死亡的光影交替。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实呢。
当琼最后敲响Nick的房门时,她给出了我们自己的答案。
【PS 题外脑洞联想,这一集确实大量重复出现了很多“性与死亡”的主题表现,让我不由得想到了生物学中关于“性与死亡”略有哲学意义的观点:有性繁殖实现了生命基因的革命性飞跃,同时也带了死亡,可以说二者不可分割。我不知道这里的安排是否有着更形而上层面上的意义,但总感觉仿佛意义很深的样子……欢迎讨论^^】
表演者:Adam Taylor;专辑:The Handmaids Tale (Original Soundtrack);发行年份:2017年。
本集结尾的音乐来自电视剧的原声原创曲”He's Alive”,作者为 Adam Taylor。乐曲低沉压抑,大量低音使用,着重渲染了琼在得知丈夫还活着的消息时复杂震惊的内心感受。由于作曲人及专辑信息未能查到更多消息,本文也只能对此留予空白。
所以这里想展开写写别的。这一集的主题为"A Woman's Place",来自沃特福德夫人过去所写的一本关于女权的著作的书名标题。整个剧情都在围绕着,一个过去的女权斗士和如今的男权维护者(或者说是“帮凶”)的角色冲突与转换展开。剧集表现中,回忆的插叙和现实时间线的发展处理地非常自然,得以让观众在几次回闪中瞥见这个冰雪夫人更丰富和被压抑的一面。这里就要说到这集的导演Floria Sigismondi。
Floria Sigismondi是著名的音乐短片导演、电影导演。电影代表作有《逃亡乐队》,由达科塔•范宁及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主演,讲述的是1970年代的发迹于洛杉矶的硬摇滚乐队The Runaways的真实故事。此外她还执导过包括for Justin Timberlake, Rihanna, The White Stripes, David Bowie, Pink, Marilyn Manson, Katy Perry等多位音乐大咖的MV。
此处祭上为贾老板的"Mirrors"制作的MTV,获2013 MTV Music Video Award,USA - Winner for Video of The Year:"Mirrors"MTV
音乐的诗意叙述和情感的细腻书写是这一集给我最大的感受,而也正是这一集,塑造了沃特福德夫人这一角色最大的亮点。同时也书写了《使女的故事》中最讽刺和绝望的一集——敌人也许并不只有男人。
表演者:Cigarettes After Sex;专辑:I.;发行年份:2012年。
该曲出自Cigarettes After Sex乐队于2012年所出的迷你专辑《I.》。Cigarettes After Sex是一支成立于2008年的美国德州的氛围流行乐队(ambient pop band),目前有四名成员,创立者、主唱兼吉他手Greg Gonzalez,键盘手Phillip Tubbs,贝斯手Randall Miller,鼓手Jacob Tomsky。正如乐队名,Cigarettes After Sex的乐曲风格呈现出一种非常梦幻、温柔和慵懒的感觉,特别是主唱独特的嗓音,更渲染了这种慵懒感,即所谓的“氛围流行”(ambient pop)。而氛围流行属于梦幻流行的延伸,发展于1980年代,David Bowie被视为是摇滚流行歌手中第一位实验氛围流行乐的先驱。
第七集基本是对过去事实的回溯,交代了丈夫Luke走散后的去向。相比起琼,他实在是幸运得多,逃过重重关卡在加拿大以难民身份暂居。剧集中多次渲染了Luke对妻儿的牵挂和要救出她们的决心,当通知Luke去见使馆的工作人员时,他急不可待地拿出材料想告诉工作人员可能的监禁地点,期望早日救出家人。而当他意外地收获来自琼的信件时,乐曲响起,克制的情绪终于变成泪水。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没有什么再能伤害你了,快回到我的怀抱中来。这首歌,是Luke对妻子的表白,也多少印证了一种决心。希望能在第二季看到团圆。
片尾曲名:Moira and June Escape;表演者:Adam;专辑:The Handmaids Tale (Original Soundtrack);发行年份:2017年。
表演者:Jefferson Airplane;专辑:Surrealistic Pillow;发行年份:1967。
当指挥官拥着打扮一新的琼走入那个醉生梦死的迷幻之地时,背景乐的那首“White Rabbit”实在是让人印象深刻。该曲出自美国迷幻摇滚乐队Jefferson Airplane于1967年发行的专辑《超现实主义枕头》(Surrealistic Pillow)。这支1965年成立于美国加州的先锋迷幻摇滚乐队,凭借该专辑取得了爆炸性的成绩,除“White Rabbit”外,另一首脍炙人口的单曲是“Somebody To Love”,两首均被《滚石》评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500金曲”之一。
这里先说说何为“迷幻摇滚”。迷幻摇滚(Psychedelic rock)与车库摇滚等一样同为摇滚的某一分支流派,其独特性于与迷幻文化的密不可分,即以迷药、致幻剂等药品(以LSD为代表,即D-麦角酸二乙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引起的感知变化为中心的特殊体验。LSD主要会给使用者带来去人格化,非时序化和动态化(depersonalization, dechronicization, and dynamization)的使用体验,让人脱离现实陷入一种超现实的迷幻境地,而迷幻摇滚也正是来源于此。因此在音乐表现上,会使用前卫的表现形式,采用电音或异域乐器,不连贯的音乐结构及扩展的乐器音段等,来模拟这种放纵迷幻的感觉。迷幻摇滚的巅峰在1966—1969年,Jefferson Airplane乐队就是其中的著名代表。
Grace Slick 创作“White Rabbit”时还在伟大社会乐队(The Great Society),当伟大社会乐队在1966年解散后,她受邀加入了Jefferson Airplane,并把之前创作的“White Rabbit”和“Somebody to Love”改编收录入新乐队的专辑。这首歌属于Slick的早期创作,写作于1965—1966之间。歌曲意象来源于刘易斯•卡罗尔的著作《爱丽丝漫游奇境》与其续篇《镜中奇遇》,特别是故事中爱丽丝服用会改变身体大小的药片这些情节意象。Slick如此写作意在反讽那些一边给孩子们读着类似故事,一边又困惑于孩子们长大沉迷于毒品的家长们。因为那种坠入奇境,亦真亦幻的服药体验,其实早已通过那些看似无害的睡前故事传递给了孩子们。 对于Slick来说,“White Rabbit”是“关于追随你的好奇心,那只白兔就是你的好奇心”。(《爱丽丝漫游奇境》故事讲述爱丽丝追随一只穿着讲就的白兔,坠入奇幻之地的神奇之旅。)
某种程度上,指挥官就像那只引起琼好奇心的白兔,带领她进入那个似梦非幻的糜烂世界。这里同样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酒精与性构成了这个奇幻之境的所有风景。落魄这里的都是走投无路却还心坏一丝侥幸的女人们,无论她曾经是多么受人尊敬的CEO还是教授,在这里都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应召女郎。就像一瞬间从一个极端走进了另一个极端,白天的世界有多么清规戒律,夜晚阴暗的角落就有多么纵情声色。但不同的是,这一切并不需要借助任何神奇药片去做那把开门的钥匙,因为这就是现实,这就是最残酷的地方。
一个走偏的脑洞:这是不是也在讲着我们早就熟知,却仍然疑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故事呢。
表演者:The Knife;专辑:Shaking the Habitual;发行年份:2013年。
这首Wrap Your Arms Around Me来自瑞士电子流行乐队“刀乐队”(The Knife)的第4张专辑Shaking the Habitual。曲风奇绝诡异,充满了合成器特有的杂乱和尖利的声音表现。
首先介绍一下乐队的基本情况。The knife由一对瑞士姐弟Karin Dreijer及Olof Dreijer组成,成立于1999年,两人也合作创办了自己的音乐公司Rabid Records,非常有才华。Shaking the Habitual是该乐队的第4张也是最后一张专辑,2014年11月在完成专辑的所有计划巡回演出后,乐队宣布解散。
Karin Dreijer从小就对性别及权力结构等社会议题非常感兴趣,Olof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也选修了性别研究课程,并于姐姐分享了他的阅读书单。两人的共同兴趣与表达诉求,促成了这张专辑的诞生。专辑名称Shaking the Habitual引用自法国哲学家福柯的表述。而专辑的灵感来自于二人对女性主义及酷儿理论等相关内容的阅读,同时也对环境保护主义及结构主义等议题有所关注。乐队在2013年4月9日放出了关于专辑制作的相关采访视频,特别提到:“What we do is political. That should be impossible to misunderstand.”除此之外他们还对许多社会议题都有较高的关注,可以说正是这些新锐又富有批判意识的思考,让他们的音乐更有着超越曲符本身的丰富含义。剧集选用刀乐队的Wrap Your Arms Around Me显然也正有此意。
这一集中,被欺骗的珍妮托付好孩子后毅然跳入冰冷的河水;放弃希望的Moira决心最后一搏,替琼偷运物件,并血洗出逃。歌词Wrap Your Arms Around Me中不过唱的是情侣寻常的爱意表达,可是对这些被奴役的女性却是奢谈,诡异奇绝的不仅是歌曲的风格,而是整个社会,和其中的“现实”。
表演者:Tom Petty and the Heartbreakers;专辑:Tom Petty and the Heartbreakers;发行年份:1977年。
"American Girl"是Tom Petty and the Heartbreakers的同名专辑的第二支单曲,被《滚石》杂志评为“100首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吉他歌曲”第76位。2017年9月25日,在Hollywood Bowl的乐队表演现场中,这首歌作为压轴曲演奏。而这也成为Petty的最后一场表演,仅在一周之后10月2日,Petty因心脏骤停辞世。
歌曲采用了标准的摇滚乐器包括电吉他、电贝司、鼓和键盘。节奏急促,以“Bo Diddley beat”(一种广泛应用于摇滚乐和流行乐的节奏节拍)为基础。
关于歌词有一段八卦。歌词讲述了一个阳台边上绝望的女孩,其中唱到“cars roll by out on 441”,于是有人猜想这也许写的是一个从Beaty Towers跳楼的佛罗里达大学的学生,因为Beaty Towers就在441号路旁边。当然这个猜测从来没有被证实过,连Petty本人都说这几乎被传成了一个都市传说。他说解释真实的写作场景是,当时他正住在加利福尼亚的恩西诺,Leon Russell家旁边。公寓外是川流不息的汽车的声音,就像大海的海浪声一样。于是,以此为灵感创作了歌词。
作为《使女的故事》的结尾曲,这首歌似乎不像前面几首一样富含着女权主义的写作背景及隐藏意义。它单纯地歌唱了一种情绪,似乎暗示着被带走的琼即将面对的绝望处境。然而从故事的走向和最后尼克饶有深意的“相信我吧”的台词,我们似乎还可以抱有一丝期待,或许黑暗即将过去,或许明天即将到来。
至此我终于把这个坑给填齐了!感谢一直给我点赞点有用的小伙伴,不是你们我恐怕一定会弃坑了....
《使女的故事》第二季马上2018年4月就开播了,真的非常期待接下来的故事了!
(如果你也觉得写得不错的话,不要吝惜点个“有用”吧~)
[1] 周晓艳:《美国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en.wikipedia.org/wiki/Second-wave_feminism#View_on_popular_culture
[3]//en.wikipedia.org/wiki/You_Don%27t_Own_Me#In_culture
[4]//en.wikipedia.org/wiki/Don%27t_You_(Forget_About_Me)#Charts_and_certifications
[5]//en.wikipedia.org/wiki/Blood_Visions
[6]//en.wikipedia.org/wiki/Perpetuum_mobile
[7] 黄建华主编. 汉法大词典.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10. 173页
[8]//en.wikipedia.org/wiki/Nina_Simone#Performing_style
[9]//en.wikipedia.org/wiki/Blues#Etymology
[10] 罗虹,谢群英,张静:《蓝调音乐与黑人文化》,《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1]//en.wikipedia.org/wiki/Floria_Sigismondi#Music_videos_.28selection.29
[12]//en.wikipedia.org/wiki/Cigarettes_After_Sex#Members
[13]//en.wikipedia.org/wiki/White_Rabbit_(song)
[14]//en.wikipedia.org/wiki/Jefferson_Airplane
[15]//en.wikipedia.org/wiki/Psychedelic_rock
[16]//en.wikipedia.org/wiki/The_Knife
[17]//en.wikipedia.org/wiki/Shaking_the_Habitual
[18]//en.wikipedia.org/wiki/American_Girl_(Tom_Petty_song)
爱看就看,不爱看你也别跟我bb,又不是我逼你点开的
昨天晚上一口气连看十集,看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原本以为这部剧会是又一部反乌托邦神作,但在我个人看来,这只是一部想装逼但没装好的尴尬之作。因为少睡的觉和流失的胶原蛋白,我现在很狂躁,因此必须写点什么来平复我的内心。 然后我就要吐槽了,非战斗人员请迅速撤离战场!没有顺序,想到哪写到哪~ 1.首先女主和她丈夫这个组合就相当有意思,从后面的剧集中可以看出,丈夫在遇到女主时是已有家室的,然后他俩发生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情,事后女主说:“我希望你离婚。”然后他们就在一起,结婚了。可能有人觉得通奸没什么,但在女主有关训练中心的回忆中,她出逃失败,被抓住后,莉迪亚姑姑谴责她忘恩负义,曾与人通奸,是个无用的**。可见,在剧中社会的价值观中,通奸是有罪的(十诫中不可奸淫,犯了此诫的奸夫淫妇都应一律处死。)。但是,开头女主被抓到后,她并没有因通奸受到任何惩罚,连审判也没有。可能有人就要说了:女主在中心过得多惨啊,这难道不是惩罚吗?其他在中心的女孩难道都犯了这诫吗?但是呢,她们有的比女主还惨(比如珍妮,说实话全剧里我最喜欢她)。 再来说女主一家失散之后,女主就认定自己丈夫死了,你听见枪声人就一定死了!?那指挥官和你举行了一次“仪式”也没见你怀孕啊。而丈夫呢,被一队人救下来后,先在偷渡的时候坑死了救他的女老大(可能不止坑死她一个,这里没太细看,就记得女老大被打成了筛子),又在小美利坚和一起偷渡的TBD暗生情愫......不是大哥,你老婆孩子还困在基列国生死未卜呢,才三年而已就不找了?你太心急了点吧。 2.为什么不安监控为什么不安监控为什么不安监控!!!为什么不用窃听器为什么不用窃听器为什么不用窃听器!!!哇设定明明是在未来一个高度集权的男权国家,未来啊,集权啊,难道那些指挥官认为只有Eyes就够了吗,他们没想过Eyes也会叛变吗?还是指挥官们“善良的”给群众留下了隐私空间?别说经济不景气安不起,那些夫人们少吃点就都有了,哇马卡龙成塔成塔地吃。多向老大哥学学吧,这集权让你们集的,太失败了。 明明是说让两个不熟悉的使女结伴出门是为了互相监视,然而呢,越往后怎么女主越胆大,都不跟搭档(第二个奥芙格伦)一起走,上街的时候小动作也变多了。光天化日之下就跟别的使女随便转个街角交换情报去了,搭档竟然没有举报她,搭档明明说过现在的生活比她原来要好得多,绝不会让女主捣乱。你狠话都撂下了还留着女主干什么,难道你是看了剧本知道她有主角光环,想让她罩你吗?哇主角身边的人死亡率很高的你知道吗? 3.女主的魅力要不要那么夸张,先是吸引有妇之夫,然后指挥官打破规矩跟她玩拼字游戏、带她去耶洗别,再是身为Eye的尼克对她袒露身份、为了她的安全食欲全无冒着危险打探消息。反正我看完后,只记得女主巨大的眼袋,下垂的嘴角,胖胖的小手,粗壮的腿部,还有水桶腰,不得不说女主穿使女制服的时候还是很好看的,比较合我胃口。但是穿上指挥官给她准备的那条裙子后,所有缺点瞬间暴露,哇最恐怖的是,指挥官你装逼就好好装,带人家女主去耶洗别两次,准备的是同一条裙子,同一对耳坠,同一双高跟鞋......女主的闺蜜都换了好几套衣服呢,你在这搞笑吗??? 女主你去尼克屋里就不能小心谨慎一点吗,你俩也真是大方,百叶窗都不拉的,要不要这么光明正大啊??? 4.剧里面的设定是因为出生率急剧下降,所以为了解决人口问题,提高出生率才会出现使女吧。增加人口为什么不克隆为什么不克隆为什么不克隆???基列国返璞归真不能用这样渎神的方法,但其他国家没有理由不用吧,毕竟在人类存亡面前,道德人伦都可以缓一缓,人类都没了,还谈什么道德,谈什么伦理,有好好的科技不用,墨西哥为啥非要和基列国交易使女。既然墨西哥派出的是女大使,那他们国家走的和基列国肯定不是一条路,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你帮不了人家,就不要再贩卖人家了吧。 欢迎墨西哥大使的宴会上,带出来的那几个孩子,最大的顶多就五六岁吧,那这个基列国起码成立了有六年吧。六年,一个区域,就生了那么几个孩子,你们不觉得有点少吗?这剧十集,怀孕的使女有几个?生下来的有几个?女主那么搞那么作才怀上,我看有的指挥官到死都抱不上孩子吧(不是自己的也算)。 给使女检查的医生说过,有的指挥官本来就不孕不育。而且指挥官夫妇一直无法生育的话,正常来说肯定是会去检查的(美国还在的时候),所以指挥官对自己的生育能力应该是心知肚明的吧,但是明知自己无法生育还占着资源,你们真的是想提高出生率吗,我看这出生率还不如基列国建国前呢。出生率下降究竟是谁的问题都没搞明白就瞎搞,难道是革命的时候顺便把脑子也给革了吗? 5.虽说在基列国女人没人权,但使女拥有着这个国家最需要的能力----生育,就算是行走的生育机器,也需要被好好维护。但是那些守卫者和姑姑在审问或者教训已经开始工作的使女的时候,不是电击就是暴打,这样就算怀上了也直接被打掉了吧(在看后面第二个奥芙格伦被枪托打吐血的时候,真的感觉其实这个国家一半的婴儿,都是被打没的吧)。 6.女主和闺蜜一起从训练中心逃到车站之后,为什么不能让身穿姑姑服的闺蜜带着穿使女服的女主一起去问路为什么不一起去问路为什么不一起去问路???你好歹把她带近点也行啊,反正要等车的也应该是普通男性公民,不敢对你俩怎么样吧。非要隔那么远,女主就被抓了吧。 闺蜜你从耶洗别逃出去后能不能先把你那大浓妆擦一下,我知道你长相挺阳刚的,穿个男生衣服别人看不出来你是女的。但要是巡逻的看见你那脸妆以为你是gay或者TS就直接把你吊死了你知道吗,不能长点心吗。 加拿大的救济中心(应该是这么叫吧)太给力了点吧,我没记错的话难道不是全球经济都不景气吗。照你们那个救济法有多少钱也得没呀,还不如想办法多花钱买通内部人员,帮使女们从基列国逃出来呢。 7.女主全程都处于一种战战兢兢,哆哆嗦嗦的状态,从回忆里刚被抓进中心,再到最后(虽然第十集她跟夫人牛了那么一小会儿,但我真不明白她哪来的自信)。知道要突出女主,但也不用以女主的智商为代价吧,明明都是刚刚进中心的女孩,其他人姑姑一说立马就握手低头,而女主呢?还在那恍惚,谁还不是个小萌新了怎么滴,人家第一次都能做好,就女主不行,哇反射弧那么长吗,跟恐龙似的。 女主的智商全程就没在线过,除了她和指挥官玩填字游戏的时候,在线过那么一小会儿。一家三口逃难就老实在屋里窝着,浪啥浪啊,碰上那个猎人竟然没举报他们还帮他们,果然主角光环无敌。带着女儿逃跑就不能让她跟着你跑吗,你好像没给她喂安眠药吧,虽说小孩跑的不快,但也一定比你抱着她跑强吧,对自己的身体素质那么自信吗? 该强势的时候不强势,不该强势的时候就瞎强势,已经有珍妮被挖眼当前车之鉴了,还总想当出头鸟。聪明人是不会瞎出头的。一直东张西望,不让你瞅你还瞅,干点啥事心虚都写在脸上了,要是没有主角光环罩着,一集八遍都不够你死的,真的。在我们屯你这种人活不过三岁。 跟闺蜜说自己当间谍的事非要在房间里,指挥官说他去淋浴也不代表他真的去淋浴吧,万一他偷听怎么办(事实证明,我还是高估了指挥官的智商,他真的只是去淋浴了),你这不是作死吗? 人家阿尔玛不让她拆包裹她非拆,你拆就拆吧,看就看人家好不容易写的信吧,你还弄得满地都是,你还看了一晚上早上都鸣钟了才开始收拾,万一指挥官或者夫人突然进你房间了怎么办,你说尴不尴尬。把自己搭进去也就算了,那样你也直接把那些使女们唯一的希望断送了你不知道吗,心里没点B数?钟响三下女主才开始收拾信件,外加穿制服洗脸梳头,然后钟响四下的时候女主就出门了,还打扮的整整齐齐,第十集里可以知道女主把信件也系得整整齐齐,哇女主好手速,好像突然明白女主为什么那么有魅力了。 夫人带女主去看女主失散的女儿,她不让你动窗帘你就不动吗,我怎么没看出来你那么听话。女儿就在眼前,你都激动成那样了,都不顾礼仪了,就直接把窗帘扯开呗,那是窗帘,不是铁板。你有那时间骂夫人恶毒,还不如透过车窗看看路线,记一下标志物,说不定哪天还能带着女儿一起逃跑。夫人没把你手脚绑住戴上眼罩已经很不错了,这么好的机会不知道利用,无语。还跑去找指挥官求他保护你女儿,女主你怎么想的,你哪来的自信?就因为自己怀孕了走路都带风了,都不怕被守卫者抓了,不是他们可以等你把孩子生出来之后再审判你啊,万一是死刑怎么办?开头口口声声说为了女儿一定不能死,要和闺蜜一起带女儿逃出基列国,现在怎么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女主的脸一定被编剧打得很疼。心疼一秒。 8.第一个奥芙格伦美貌好评。不过身为大学讲师,高级知识分子,思想觉悟怎么那么低呢,爱人被吊死,自己被做了手术,难道不应该忍辱负重,一鼓作气消灭基列国,为爱人报仇吗。唉,配角就是配角,智商直接就被编剧抹杀了,你说你抢个车,就为了压死一个守卫者?又不是他把你爱人吊死的。 基列国的调查系统也是搞笑,把奥芙格伦抓起来,又审问女主的原因竟然只是调查到奥芙格伦是les。这个调查系统就是摆设吧,这国家吃枣药丸。 以上就是我对自己浪费的青春与胶原蛋白的缅怀,pleased be.
这部剧仿佛是一只敲响的警钟。所有的颠覆将在一瞬间发生,前一秒你还是优秀的职场女性,后一秒你就沦为行走的子宫。女权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你无视自己反抗的权利,明天你就将失去做人的权利,这就是这部剧给所有女性提的醒
就没人不喜欢女主的样貌吗?
可能是最难看的美剧,不管是沉闷的拍摄手法还是女主老牛五方的长相。
女孩受到性骚扰不敢报警还要被指责穿着暴露招蜂引蝶,三十多岁事业成功不婚不育而已就要忍受各种歧视流言蜚语,主流媒体公然鼓吹结婚生子才能拥有完整人生。生育一直都是女性的权利,但男权们不仅没有因此尊重女性,还将权利转化为义务,告诉女性不生不育就是犯罪。Gilead就在我们脚下。
荒诞即真实。2014年看原著时只觉荒诞,2017年逐渐感到真实。
整个人看完以后都不好了,可能是因为这剧情一点都不科幻,也不未来吧。
这简直是我看过最压抑的美剧之一了,非常少见的极具讽刺意味的宗教题材,未来极端宗教统治世界后,女性被沦为纯粹的生育工具,分成三六九等,可怕的是你可以看见世界此时此刻就在发生着极为类似的事情,它不是突然发生的,像温水煮青蛙,像是在末日被审判你不再是人类,一般的压抑
大喊10遍这不是科幻片!这是警世寓言。阿特伍德说:科幻小说里有宇宙飞船,而我写的有可能变成事实。岂止有可能,这甚至不是未来就是现在,是你我她每个女性此刻置身的已然态的事实。说不相信人类文明会一夕倒退至如此程度,说作者低估人类作为高等生物的智慧悲悯的小粉红,建议去补课<我在伊朗长大>。
相当美!hulu居然能出这种剧,我最动容的地方是,女主角是个第三者。不是赞颂背叛,而是因为有背叛和不道德的可能。当你只能当好人的时候,当好人不值得被赞扬。女主是个有道德瑕疵的人,而不是个假惺惺的白莲花。
这不就是绿绿统治了之后的世界吗!真叫人不寒而栗!冷彻骨髓!
慢镜加闪回,贴脸加低光,高逼格的四大法宝
相夫教子,冠夫姓,代孕,反堕胎,大奶恨小妾,荡妇羞辱,男性威权阶级,男性自身生育能力匮乏所延伸出的暴力掠夺………全喷了个遍。很浅显易懂的女性主义大杂烩。喂到嘴边还看不明白的人,智商大概被猪拱了。
有一次我跟一个朋友聊起不婚育,印象很深的是他说,果然女性就是不应该读那么多书,才能老老实实去生孩子。日常并不呈现极端女权的状态,因为别人的事情我管不了,而自己的人生是可控的。还是会在看到黑袍穆斯林多年前光鲜亮丽照片的时候觉得不寒而栗,也不过几十年而已。所幸这还不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一点也不科幻,一点也不未来,随随便便给了个环境背景,又急急忙忙地推进到一个没有根基的社会现实。女权得很肤浅,很表面,很大张旗鼓地揪着你的耳朵喊,很累。。。虽然越来越像在做我国的现实预言了。。。
历史也不总是进步的,随时都可能倒退回去,而历史也许又是未来。
看到第四集,对女性来说是恐怖片。但放眼看看现在要求女性回归家庭的呼声,种种就业歧视,谁又能说此种荒诞现实离我们很远?
又名<不孕不育的直男世界>
有一个国家,没有极端环境压力却已经是生殖大过天了,人生似乎要靠生殖来完成个人意义。偏远山区,买卖妇女,拿铁链拴住,用密室禁闭自由,纯粹拿女性作生殖工具。没被拐卖的女性们对此缺乏共情,过度相信自己的庆幸。本来很多话想说的,看见有女性观众在吐槽女主角长相不好看,瞬间无话讲了,真实。
真的是神剧啊!!!很多地方让人不寒而栗。另外加拿大真的是人类希望,南北战争前黑人往加拿大跑,Trump当总统大家也往那跑,未来美国沦陷大家还是得往那跑!!
如果有一天,我们这个世界被直男癌统治会怎么样?本片就是这样一部可能是最压抑的科幻未来题材的美剧。在这个反乌托邦世界里,女性不是沦为行走的子宫,就是被赶到殖民地捡垃圾,毫无人权和尊严。忽然想起了前段时间“代孕合法化”这个话题,不禁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