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了抗战时期,燕赵大地由无数滹沱儿女组成的平山团浴血奋战、屡立战功的故事。
“八路军是抗战主力,和鬼子打阵地战鬼子寸步难行”“国军听见鬼子来就跑,那叫一个快”“日本人酷爱屠村,见一村屠一村,并且用枪不用刀”“二鬼子都是铁了心做汉奸的,从内心坏到外表”。 你看看那些台词,看得我恶心,那个时代的村民会说出那些话吗?真是想怎么瞎写就怎么瞎写。 2022年了,2022年了,2022年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是战争还是和平?煽动民族情绪,改编乱编煽动仇恨,其心可诛。
抗战—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
——观看电视剧《滹沱儿女》而震撼
路 继 舜
央视8频道热播由程力栋担任总导演,李立卓、程雪莉担任总编剧,浙江永乐制做的电视剧《滹沱儿女》,取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本人为能看到真实的抗战好片而震撼。这对诸多“抗战神剧”的伪劣是个警醒和回击。《滹沱儿女》的真情实况,得益于程雪莉的严肃报告文学《寻找平山团》,剧中人物有模特,故事有原型。本片展现了“平山团”的成立、成长和不朽的抗战功德。是驻防平山的晋察冀军区司令聂荣臻嘉奖的“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也是党中央表扬平山是抗战的模范革命根据地,这才有了解放战争时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进驻西柏坡的得力依据。
一、《滹沱儿女》反映了中国抗战的“人民战争”,是共产党《八一宣言》告全国同胞,团结一致,抗日救亡的集中体现。平山成立《平山团》的故事,可谓“中国抗日战争”的缩影。影视剧一号人物北京大学学子刘季文,身负党命到平山故里宣传动员抗日,并任平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的书记。第一件事就是负责协同八路军120师359旅招兵扩军。经走村串户,发展组织,动员群众,用“国之危亡,家将安存”的道理,破除了“好铁不碾钉,好汉不当兵”的陈规陋俗,以眼前日寇疯狂屠杀老百姓的一系列惨案来现身说法,燃起了平山儿女当兵保家卫国的热潮。招兵现场感人至深:石匠、铁匠、教师、学生及商务店员,父子兵、兄弟兵、亲戚兵,刘季文的侄子刘正云,动员全家投入抗日。洪州镇光锡医院的院长邓光锡,五十多岁坚决报名,并协同医院和十几名伙计,一起参军自愿作医务抢救。不到一个月时间报名达1700名,因都是平山子弟,遂命名平山团。洪州镇保卫战胜利后,平山团有了正式番号——359旅718团。最感人泪下的是宣传员梅梅唱出的“平山民谣”:最后的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这动人的歌谣,唱出了平山子弟抗日杀敌的豪情壮志。
二、执行毛主席抗日“持久战”的方针,游击战场生龙活虎,逐日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鉴于日军飞机、大炮、坦克对垒八路军的小米加步枪,大刀、长矛,悬殊不对等的战争,艰苦卓绝的抗日战役,肯定不能硬打死拼。359旅旅长王震凭借天时地利人和,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料事如神。平山团的刘正云,足智多谋,身先士卒,每每拿出奇招妙计。在师长贺龙亲自指挥下,719团执行灵寿“陈庄战役”,刘季文特派侄子侦察班长刘正云参加战斗。刘正云熟悉地理位置,献出军号传讯,隔山避炮,巧打“口袋阵”,全歼鬼子千名。上下细腰涧战役的完胜,及五台山台怀镇的巷战,无不展现平山团战士的机敏和勇敢。平山团作为“南下支队”,行程万里,在摧毁日伪顽固堡垒战中,刘正云借风向施计辣椒战,取得奇异的战果。产生于长城保卫战的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激励战士们大刀对军刺的白刃战,人高马大的战士白大壮,力劈数名鬼子后不幸中刺,仍猛扑刀砍鬼子而壮烈牺牲。在抚恤烈士中,大壮的妻子哭述:我给他绣鞋垫“杀敌立功”,“功”字未绣完他就出发了。如果我绣完这个“功”字,也许他就不会死了。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刚给大虎做好接肠手术,又接到二虎被山炮炸飞的噩耗,遂不顾死活跑去找兄弟的尸首,因震伤而无辜牺牲。白大夫泪流满面,感叹平山团的“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白求恩大夫夜以继日抢救伤病员的极度疲劳,不幸染毒壮烈献身,及他留给聂荣臻司令员的遗嘱,国际友情感人泪下,平山团列队庄严的军礼,使人联想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三、浓厚的民间风情,深沉的文化底蕴。一是平山的“争气”习俗。莲莲姑娘反抗汉奸恶霸洪二子的欺辱,被害身亡。村民以“争气”名节悼念。二是战争年代的爱情贵重十分。刘季文和妻子江旭的难解矛盾,是刘季文为引开敌人残杀百姓的预谋,以婴儿哭声为诱,导致儿子被鬼子残杀。后在敌人扫荡村落时,江旭看到柴堆隐藏中大嫂,生生捂死亲生儿子,并挺身而出扑向鬼子的刺刀身亡,解救了避难中的乡亲们。他才理解了丈夫的深情大义,夫妻恩爱更加热烈。三是正义邪恶的取舍。铁杆汉奸保安团长洪二子战场死后,鬼子少佐硬让洪家的管家接任保安团长。此时,其管家翻然悔悟,在八路军攻打平山县城时,他径直枪击了鬼子少佐。四是国共联合抗日的协作。军统黄特派员,明知共产党日后会成为自己的敌人,但在抗日大局上还是不断支持平山,反映在五台山台怀镇的巷战,双方各有恩德。五是真实反映了平山团的战斗足迹,从平山到山西,到延安,以及南下支队作战,屈指行程二万。在执行保卫延安中,开展自给自足的南泥湾大生产,他们都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这是一部真实表现中国抗日战争的好片,也是真实反映平山团的英雄业绩的好片。我们知道,整个抗日战争的中心在华北太行山腹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设在平山,抗日战争产生的革命歌曲唱的就是太行山。愿此剧的编剧、导演不忘初心,守望太行山的红色记忆,再写太行山,歌颂太行山。
2022年7月30日 于《封龙书斋》
作者路继舜,系原石家庄市文化局局长、文联主席、社科联主席
吐了
除了于震剩下的都是抗日神剧演员无论妆造还是演技都拉胯无聊的时候老年人打发时间可以。
看着生气 这种降智神剧是什么沙雕导演拍出来的
我军过年吃高粱稀饭还一通抱怨,个个拈轻怕重,然后告诉我这样的战士捱过了八年抗战???????
打仗时候衣服是干净的,脸黢黑
气死我了 来老人家里看他们在看电视,封面我以为是年代剧看 没想到是今年的演技台词一塌糊涂 夫妻两人一个县书记一个妇联主任 一个村子要被日军报复 俩人的对话是“可我来不及救人了”“是啊日本人发起疯来连人都杀啊”轻描淡写的 我真服了 这是你的村民啊 你的村民被杀了 你就一点恨一点怒都没有???就这么说两句就完了?然后就是 分岔路口 为了保护其他村民 书记说我去另一条路引开日本人 到这都没问题吧?哎他把刚出生的孩子从媳妇手里拿走了(媳妇保护村民)可想而知 孩子被残忍的杀死了(他活着)请问这个拿孩子的举动是为了?就无语 我不理解
拍出这种东西,你们不觉得恶心吗
为什么有那么多低分评价?还都是新号?虽然说不上上乘佳作,但也没那么差吧?
这个薛继军是不是垄断了一台所有革命题材电视剧?
看了个开头,石家庄站旁边怎么能够有山?!?!? 石家庄这个名字是1947年改的,之前一直叫石门……,拍的跟开玩笑似的太不严谨了,弃了
最爱抗日剧,喜欢于震的片子,好剧,希望多拍一些
浅看了一段,看不下去了,穿着抗战时期的衣服,说着现代的话,好抽离…八路在根据地开学习班给当地人民讲红楼梦…那时候还是扫盲的阶段吧…现在的农村都不见得能讲红楼梦…
两星水准,但是那台词里隐含的瞧不起日军处处拿捏的细节实在是让我感觉对抗日先烈极不尊重,而且还是上的中央八。呵呵,中央都好奇我们这么牛逼为什么还打了八年这么久吧?
虽然是平山人,但我没看下去
真心不怎么样。一点儿抗日剧的样子都没有。各说各的事儿
侵略者残忍片段拼凑,没有啥逻辑,恨就完了,只是用来给观众骂日本人的
什么垃圾人拍的垃圾电视剧,尽拍小孩子死的片段,小男孩被枪杀,小女孩中枪肠子出来死,就连婴儿也要被刀叉到付插死当串,你以为在宣扬丑日情绪,我只看到的不底线,无伦理道德的制作人
好难看……说教味十几年前适用,现在时代变了。那个小女孩真的好假,不能因为是小演员就毫无演技要求吧,拜托你在演戏诶……竟然能做到声音跟人完全是两个维度也是厉害。声音在哭,人却是木的,毫无表情,真的好离谱。……
还以为是乡村振兴剧,没想到是抗日剧。听到鬼子两个字,我虎躯一震。2022了,还在打鬼子。。
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剧,以为是抗战题材,一开电视就看见正云和瑞雪离得特别近的说话,说什么陪着你,慢慢变老,这剧是抗战好么!是打日本鬼子!居然挺长时间都在演他们说情话,什么玩意儿!?正躲日本鬼子呢,居然生火堆,你生怕别人找不到你们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