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mall town detective investigates into a Sociology professor when a mutilated body is found and women have gone missing from his class.
我们的电影足迹又来到了更早的年代。这些古早的作品往往有着更清晰的结构和要素,虽然情节单纯但是构思巧妙,因此常常能带来更舒适的观感。
《贵妇失踪记》是英国(拥有英美两国国籍)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1938年的电影,属于他的早期作品,是希导离开英国去美国发展前拍摄的倒数第二部电影。标准收藏编号0003。
电影灵感来自英国作家埃塞尔·丽娜·怀特1936年的小说《车轮旋转》。故事讲的是1890年巴黎世博会期间,一对前来旅游的英国母女下榻在一家酒店里。当晚母亲突发大病、高烧不退,医生诊断后让女孩到城市另一头取药。女孩回到酒店后,前台和服务生却都说从没见过她,并声称她登记的房间早有客人入住,并且墙纸和摆设也和她入住时完全不同。所有当事人都对发生过的事情一无所知,好像一切都是女孩的幻觉。后来在英国大使馆的协助下,真相终于大白——
原来母亲染上的是传染性极强的鼠疫,医生知道她命不久矣,于是故意支开女孩,秘密将其母安葬,同时酒店迅速将房间改头换面,制造女孩记错的假象。而这么做的目的竟然是担心鼠疫的消息走漏会吓走所有游客。希区柯克对这一段轶闻十分着迷,还将其改编为1955年电视剧集《希区柯克剧场第一季》的第五集《无影无踪》。
这部电影的背景设定在二战前夕。前半部分的场景是中欧的一家山村旅店,以两位英国绅士的视角讲述了他们的火车因大雪延误而不得不在人满为患的旅店里凑合一夜的经历,引出了年轻多金的女主角艾瑞斯与风流浪荡的男主角吉尔伯特以及即将失踪的身为音乐教师的弗洛伊女士之间的邂逅。这部电影的标题有一定的误导性,中文标题更甚,因为女主角艾瑞斯较早登场且出手阔绰,会让人先入为主地以为她就是那个即将失踪的“Lady”或者“贵妇”(虽然她出场时没有结婚,但已有未婚夫),而老年的弗洛伊女士并不显得富贵,所以直到她失踪,电影标题才明朗起来。
后半部分的场景是火车上,这时的主视角已从两位英国绅士转为女主角艾瑞斯了,她与弗洛伊女士结伴而行,并一起在餐车里喝茶,可是当她一觉醒来,却发现对面的弗洛伊女士不见了,更奇怪的是,所有应该见过弗洛伊女士的人都否认见过这位老妇人。列车上的脑科医生哈兹则声称艾瑞斯可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受害者。只有男主角吉尔伯特帮助艾瑞斯寻找线索、揭开真相。原来弗洛伊女士掌握着一段由音符传递的密码,需要传递给英国政府,哈兹博士则为敌国工作,一手策划了这场阴谋。
正式海报使用明黄色的字母搭出一个火车头的样子,女主角正细呷一杯香槟,取自电影第10分钟左右,艾瑞斯和两位女伴举杯共饮的场景。
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分别是女主角、男主角、哈兹医生和弗洛伊女士扮演者的名字,底下则标出了电影基于Ethel Lina White的小说The Wheel Spins改编而来。除了颜色鲜艳、对比强烈,字体设计吸引眼球外,正式海报并未提供有关电影情节的信息,整幅海报乏善可陈。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CC重绘的海报。这版海报借鉴了1940年代电影在瑞典上映时的海报。我们可以看到橘红的主色调、火车剪影以及车轮激起的雪花都是一致的。可惜瑞典海报的设计思路并不清晰,在海报上进行了无意义的场景堆砌,字体的选择和文字的排版也比较随意。
我们再来看看CC是如何精修这幅海报的吧。
首先去掉了所有的场景图和文字,并将海报水平翻转;其次为了突出火车这一主体,将火车放大了一些,并去掉了起干扰作用的电线杆;在上半部分的空白处,使用了修长且与火车行进方向相反的立体字,在尽可能填充画面的同时让画面更具平衡感;在火车的阴影下使用了粗体的黄色文字标注导演,相比瑞典海报的小白字,增强了海报的稳重感;修饰标题和导演用的是统一的花体字,为海报添了一分协调;最后将正式海报中的女主角呷香槟的场景隐约浮现在海报右侧,并调暗了画面亮度。整幅海报的观感既充实又不拥挤。
还不止这些,请你仔细看火车头上飘出的白烟,其中竟藏着一串音符,这串音符正是希区柯克电影里重要的“麦格芬”(MacGuffin)。
麦格芬指的是电影中可以推进剧情的物件、人物或目标,但是希区柯克也曾说过“麦格芬其实什么也不是。”
因为它的存在,让观众相信主人公(也就是自己),需要追寻一样东西,电影情节因此有了一个推动力,导演得以将场景、人物组织起来,观众得以沉浸于电影之中,重要的是观众享受的过程,而不是它到底讲了什么。这是希区柯克最常用的一种电影表现手法。
正式海报没有很好地描述电影,设计样式过分卡通化,与电影主题格格不入,不算一张成功的海报。CC海报在瑞典海报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巧妙地融入了正式海报中的元素和麦格芬,绘制出了一幅内容与美感兼备的优秀海报。
这期的《贵妇失踪记》海报赏析就到这里,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大喜骑士。
希区柯克早期作品,冗长节奏不快,轻松幽默的悬疑片。最好的点子是贵妇失踪而车上人不知道,这个情节很棒,38年的作品,有枪战,有跳火车,也是醉了。
神秘失踪的同伴被所有人否认存在,让女主不禁认为自己产生了幻觉,在同男主火车上寻找贵妇的过程中,发现间谍隐藏的秘密。迈克尔•雷德格瑞夫带着些坏坏的帅,剧中他说话讽刺又圆滑,让人又爱又恨,发现心上人已有未婚夫的那一幕真的很有趣
2020.3的影评(凑字数):
刚开始觉得前面的铺垫未免也太长了点吧,后面才发现是交代了有用信息的,和The 39 Steps一样,开头呼应了结尾。到半个小时左右吧,女主角发现和她一起上车的老太太不见了,而且所有人都说没见过老太太。这个地方我也很犹豫了,是不是女主的幻想呀,即使有茶、方块、窗上的字等等证据,我还是觉得女主可能是脑子被砸晕了导致的,但这就太平淡了。Hitchcock的片,应该不会有超自然的因素,所以应该有大阴谋。 才发现女主被砸中头是因为过去帮忙,本来他们要杀老太太的。还有火车上,刚开始大家都盯着女主这一边,原来都是一伙的。 刚开始看男主,觉得男主好讨人厌啊,一副小混混做派。在火车上的时候我一度怀疑男主是始作俑者。这种片子看多了谁怀疑。然后慢慢才发现男主勇敢、有担当、善良。所以不能太片面地看一个人。
之所以写这个影评纯粹是我碎碎念想要吐槽的太多,并不是什么专业影评。
看的第九部希区柯克的电影,体感上也是为数不多的大女主电影,为什么这样讲,男主的戏份虽然多也很关键,但是总觉得这个人物非常的割裂,雪崩被困的时候在酒店表现得非常自我,为了铺垫剧情(歌声传递消息),先是在楼上大吵大闹不可理喻,又闯入女主房间还以造黄谣威胁女主,两个镜头就让人恨不得掐死他。但是到了火车上,他立马表现出,善解人意,冷静,执行力强,包括但不限于无条件支持女主相信女主,会多种语言,武能打架能爬窗,文能一秒根据包装纸确认老妇存在,音乐世家对曲调听一遍就忘不了(虽然还是忘了),还能演戏装晕,冷静用别人的枪枪战,三分钟学会开火车。就好像一个技能点点满的工具人。
相比之下,女主的表现就正常的多了,是冷静聪明热心又勇敢的完美大女主形象。并没任何出人意料的技能点,她也是在听了医生的话之后,先怀疑自己是否产生幻觉,但是看到玻璃窗上的名字等线索之后确认这可能是一起命案。
当然很多配角也让人记忆深刻,两个有点冷漠只关心板球比赛的英国gay子(女仆以为的),一对双双出轨的情人,枪战是迅速举白旗投降的男子,相比之下情人中的女子则大胆的多,还有同样冷静勇敢的修女,总之这部电影的女性角色看起来比男性角色行得多。
说完角色自然是剧情,前二十分钟的时候莫名死了人,又二十分钟简介留给观众的悬念又被希区柯克的两个暗示镜头——英国人为了赶上板球比赛隐瞒见过老妇人,情人为了不被发现出轨隐瞒见过老妇人——自己解开,即大家都有各自的理由隐瞒见过老妇人。理所当然的,后面讲了女主男主如何如何寻找老妇人。不过这一段还是看得人抓心挠肝的难受,那就是我太想知道为什么开头唱歌的老人被突然掐死,以及为什么餐车服务员,和女主同一个隔间那些表情阴森的人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章的抓走一个普通的教师,并且瞒住女主。这个疑点直到医生的病人出现,修女叛变,老妇人获救,医生发现被掉包,火车驶入错误轨道,突然间我们枪战,都没有解决。
因为这个疑点,我真的饱受折磨。不得不说希区柯克在折磨观众上真的有一手,这部电影折磨观众的程度我认为绝不亚于夺魂索,夺魂索是一直有把刀悬在观众头上的感觉,即随时被打开的装着尸体的餐桌,贵妇失踪记的这个疑惑更像是一颗定时炸弹埋在我体内。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我自己内心戏过于丰富的原因,过快的电影节奏,丰满的剧情,还有各式各样的国家刻板印象笑话都会淡化这个疑点带给人的疑惑。
这也是电影带给我惊喜的一个点,当你以为这是推理悬疑掺点爱情喜剧佐料的普通希区柯克电影时,突然间我们动作片,突然间我们枪战,突然间我们爱国教育,电影的底色一层一层被揭开,带给人的观影体验也不断上升。
不过遗憾是我的外语水平局限于一点点英语,哔哩哔哩的翻译也只是翻译了英语部分,没有完全看懂所有的笑话和暗示。
当然这部电影带给我的震惊还不止于戏内,电影拍摄时希区柯克仍旧在英国未前往好莱坞,一个自嘲的英国刻板印象笑话——下午两点半英国人一定在餐车享用下午茶——很自然把电影后半段变成了爱国主义教育,但是电影居然上映于1937年,拍摄于一个二战刚刚开始的时代,当我从电影作品中感受到艺术对未来的预见性的时候,这已经让电影本身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最后说一说这么精彩又剧情紧凑的电影我只打了三颗星的原因,自然是因为bug太多了。一是魔术道具那里逃走的男子,消失柜消失的人会在另一面出现,怎么那个箱子是个古墓吗,板子后面通往什么全新的世界是吗,这个男的就直接消失了?二是裹上绷带立刻进入休眠状态的buff,不管是老妇人还是后来出现的替身,一被裹进绷带里就不会挣扎不会说话了,一解开就立马恢复,影片中也没有任何使用药物的暗示。三是被打晕又醒过来持且一颗子弹的军官也没有交代后文。四是看医生一行人的行为,最开始是想在车站直接解决老妇人,但不幸砸中女主,后来应当是车上的工作人员全都被买通,想要向其他乘客粉饰太平的同时抓走老妇人,女主则只是计划中的一个漏洞,既然安排好了列车上的这么多人,为什么又在车站出手。而根据情人的对话来看,列车上的座位似乎是上车时随机产生的,应该不存在提前安排好女主和老妇人所在隔间的人的情况,那医生又是怎么准确的预测到女主的昏迷,在女主昏迷期间,或是其他时间买通同一个隔间的所有乘客,不过这一点与其说是bug,更像是剧情的推进有些刻意。
总的来说是惊喜不断但是有些小问题的好电影,值得反复观看。
本来对希区柯克好莱坞时期以前的几部电影不抱太高的期望,但看罢这部后反而惊于希胖式悬疑和欧洲艺术性叙事风格结合所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或许的确是美欧娱乐文化上的差异抑或是历史大背景原因使然,与战后好莱坞那些大制作相比,本片透出的政治讽喻非常细致而耐人寻味。关于Bandrika这个明显影射纳粹德国的存在倒是没有什么太值得说的,但希区柯克对于片中几位英国角色的安排非常有意思。
除了关键的主线角色以外,片中着以重墨的英国人包括一个前途光明的律师和他的情人,一对急于回到英国观看板球比赛的中年男子,还有参与阴谋的修女。片中无一例外,他们都呈现出某种负面形象——置身事外的冷淡。从雪崩下的旅馆起英伦众生相就拉开序幕——律师不问其情人的意见擅自决定房间,急于了解板球赛结果的男子竟挂掉别人从伦敦打来的长途电话。而当场景转移到火车上故事渐渐进入高潮时,希胖的细节安排使得人物刻画愈发入骨。仅举其中几例而言——律师和情人之间苍白无效率的交流,拉上帷幕隔绝于世的小车厢,下午茶时间竟以壶中方糖模拟板球比赛的行为——这些固然是推进戏剧发展必不可少的情节,但巧妙的细节安排使它们在推动故事情节以外带上更多的讽刺之趣。而当“妇人失踪”这一全片主线事件发生后,女主的车厢内自然安插进眼线,再加上这群英国人的反应,观众会不自觉地跟上剧情。事后阴谋揭露,整个车厢的英国人没有一个真正在这场阴谋中,只不过是为了躲避身为“目击证人”会带来的那点微不足道的麻烦而不自觉地成了一场巨大政治暗杀的帮凶。临近结尾的枪战中,“不抵抗主义”律师步下火车送上自己性命,于前面他许诺的一片光明未来对比更显讽刺。列车终于抵达伦敦后两个板球迷兴高采烈地打算去曼城,却只听到板球赛取消的噩耗。想要避开麻烦的那份漠不关心反而使他们祸事缠身,这种戏剧性而又富于讽喻的安排正是在剧情主线以外更让人久久回味的东西。而医生关于那位修女的描述更加一针见血:“她既聋又哑。”但她最后不仅开口证明自己两耳清明,更以行为证其头脑清醒。在她道出自己英国人的身份之后,幽默而尖锐的讽刺也终于浮上水面:英国人是否真的又聋又哑呢?
1.希区柯克即将前往好莱坞前的倒数第二部英国电影,喜剧、悬疑、谍战惊悚与政治讽喻水乳交融,煞是好看。2.将火车空间利用到了极致,并被后世屡屡效仿(如汽笛掩盖话语、车窗划字、过道行走与窥探、翻窗爬到隔壁、行李车厢缠斗、道岔转向等)。3.前段喜剧尴尬美学,片中则拿精神分析开刷(一如Froy之名与不断以科学之名强行将一切解释成女主的大脑-心理问题),尾段枪战略潦草。4.只为明哲保身而说谎的大部分局外人、只关心板球比赛并倒光咖啡糖块模拟解说的两男、搞外遇又坚持举白旗的蠢货等角色均暗讽英国的绥靖政策。5.大变活人的箱子旋转门与逃脱用的活板门+礼帽中围观的兔子,被缠成木乃伊的“病人”。6.掐脖手和作为麦高芬的旋律暗语。7.又见希胖的无辜卷入阴谋之人母题。8.节约成本的特效拍法:远景为微缩模型,窗外景致为背景投影。(8.3/10)
胖子你太可爱了!!!小儿女忙里抽闲谈恋爱我最喜欢了!
四年前我在看《空中危机》的时候,觉得这个构思好新颖,尤其是飞机窗上哈一口气后出现的图案,巧妙极了,结果,整个故事和创意原来来自七十多年前的希区柯克.....
24分54秒时就已经伸出的双手,却要等你看完全片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以嘈杂(多语言)旅店开场,交代了各主要人物性格,在火车上故布疑阵、悬念贯彻始终,将政治阴谋和平常生活完美融合,以喜剧化的表演和事件安排、展示了一种令人害怕的图景。拍于二战(欧洲战场)还未爆发时,其预见性令人惊讶。
噗,Michael Redgrave拿着烟斗,戴起了猎鹿帽……
谍战片混合喜剧因素,悬疑成分略少,不过并不妨碍希胖使用一贯技巧——麦高芬的设置,火车飞驰镜头的拍摄,对英国人的嘲讽,政治上的语焉不详(这些元素即使到了美国以后,仍使用十分频繁);结合时代特色,依旧好看。
希区柯克电影的男女主角总有一种能够天生既有的侦查能力,带领观众进入到他们的世界。这个世界,即是从日常生活到国家阴谋的悬疑重重,但也像是一场两人之间的福尔摩斯游戏。
挺扯淡的一个片子,但是挺好看的,而且很喜剧,车厢里面的动物实在太可爱了。这个时候的希区柯克味道还没有那么浓。但是政治讽刺很强。
结尾的枪战片跟开玩笑一样,不过考虑到那是1938年,就忍了。希区柯克女郎永远都那么美。这是为数不多的政治爱国主义教育片吧,但仍可以拍得饶有兴趣,想想那时候我们在干些什么。
好好看啊,中间段格外精彩,各种人物的内心描写也好厉害的。希胖的片子老少咸宜体现在每部里面都有美女,这部还紧张里面带点幽默
Yes, you heartless, callous, selfish, swollen headed beast. -->你这杀千刀的!
轻喜剧类型的悬疑,哪怕紧要关节处,也不失愉悦轻松。但整体时代背景却给人焦虑和危机感。黄金分割的典范:前头三分之一伏笔部分从容不迫,才能到失踪案后的三分之二部分令人屏息,节奏感和比例感绝佳。
轻喜剧悬疑片,车厢里动物的反应,万花筒般的叠化效果。前半部分的喜剧铺垫,中段悬疑走向,直至最后的枪战无不恰如其分。
谍战+欢喜冤家,悬念的设置上很是出色;对于二战纳粹德国的影射不言而喻;最喜欢的是那丝轻喜剧的味道,很好的消解了题材中的紧张感;当然不能忘了结尾枪战中那个手掌中枪毫无影响的铁血老伯···
前半小时的情节初认为拖沓,没想到越到后面越觉得前半小时的厉害;中间的半个多小时在心理+悬疑,亮闪闪;最后独自行走的小截列车上的枪战,依旧精彩。
《贵妇失踪记》里真正的麦高芬是其中的心理学因素,“弗罗伊”太太的失踪实在无法不被看作希胖对心理分析鼻祖的善意嘲弄。影片在中段极力在心理学方向进行暗示,即将结婚的女儿绝望般地寻找着母亲。后段电影倏忽演变为政治色彩浓郁的惊险片,各种元素都极尽过火,结果枪战戏反倒文明得好像君子间的决斗。英国人对于这片的偏爱大概缘于影片里的英式幽默,拿自己国家开了涮之余,倒也没真的伤了和气,到了关键时刻还是同仇敌忾地一致对外。自我批判得如此不彻底,难怪本国观众会喜欢。
这一对太萌了,说是我最喜欢的希区柯克CP也不为过:你打架的时候我上去咬对手,你当福尔摩斯我来当华生,历经艰险终于见到周四就要和他结婚的未婚夫,却怎么也不能和你分别,Gilbert,you heartless,callous,selfish,swollen-headed beast!
悬疑+谍战+爱情喜剧的混搭比39台阶更成熟了。
一开始以为是爱情片,没想到变成了推理片,推理推理着,又变成了动作片,一通噼里啪啦枪战之后,又变成了谍战片!!!你以为谍战片就完了吧,其实它还是个爱情片!!!哎希区柯克最后那个拿着还有一颗子弹手枪的军人是怎么给解决掉的你怎么也不说一声啊!!!
三人成虎、群体性记忆篡改的故事,悬疑和喜剧融合的很好,甚至更像一部喜剧电影。车窗划字的桥段,为后世纷纷效仿;Froy之名,拿精神分析开涮。不过在希胖作品中,这部作品的plothole太多了,结尾枪战戏十分儿戏。Margaret Lockwood是真的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