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改编自导演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制作充气娃娃的职人哲雄与其妻子园子的爱情故事:哲雄对园子一见钟情而结婚,他隐瞒着自己的真实工作普通过活,但却因过度热衷充气娃娃的制作而令夫妻关系产生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园子向哲雄坦白了心中怀揣着的秘密……
在电影《爱情人偶》的官方网站上有一段主演高桥一生对拍摄的感想,里面谈到他在读该片剧本时候,觉得剧本用非常电影化的方式描写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纯粹的思念这一点非常精彩。
用非常电影化的方式描写人对人的纯粹的思念,或许就是棚田由纪这部描写成人恋爱故事的电影最出色的地方。不过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前,我始终对电影里面出现的“爱情人偶”有一点心理上的排斥。尽管并不是男主角北村哲雄要将死去的妻子做成爱情娃娃来纪念,而是妻子园子死之前的主动要求,但我仍然抱着一个观点,那就是,再逼真的人偶,都不能替代真人。北村在完成了妻子的人偶,亲自尝试做成的“产品”之后,忽然发现面前并非是真正的妻子,而是没有生命的人偶时痛哭的场景,便是最好的说明。北村和人偶亲热之时,出现在画面中的并非人偶,而是由苍井优扮演的真的园子,这或许说明北村做出的人偶确实达到了可以乱真的地步,但如果仅仅依此来解读苍井优的出现,就会忽视在这个时刻,北村心中怀有的对妻子强烈的思念之情。而妻子忽然从真人变回人偶,并非是说明人偶不能替代真人,而是说已经没有办法再和妻子在一起了。如果纠缠于人偶和真人之间到底能不能互相替代,人偶就始终会成为和男主角产生共鸣之间的障碍。
爱情人偶在电影中是一个重要的道具,它不仅仅是人偶师北村的制作对象,也是他和园子之间产生爱情的契机,最后更成为了死去的园子和北村之间的纽带。而对于“爱情娃娃”这种给人负面印象的存在,编剧兼导演的棚田由纪没有以异样的眼光来看待。电影里面的女性并不排斥这种为男性制作的情趣用品,男性也没有将这种商品仅仅视作满足欲望的工具。北村的妻子园子并没有因为丈夫是制作爱情娃娃的职人而看不起他,久保田商会的大妈田代也会希望自己被制作成令众多男性倾心的人偶,商会会长并不认为情趣娃娃就是胸越大越好,制作者相川一直想做出能有真人质感的娃娃,也唯有将爱情娃娃首先视作一个普通的存在,才能够让北村和园子之间的感情不被扭曲。
扮演妻子园子的苍井优在谈到这个角色的时候,说园子是一个自立的女性,和她扮演的其他具有依赖性的女性角色不同。电影里面是园子主动要求丈夫将自己做成人偶,这种决定非常大胆,和一开始园子来应征做义乳模特,以及接受北村亲手触摸自己的情节一样,表明园子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女性,园子的这一性格一直贯穿,包括她在家等待晚归的丈夫,自己去医院做检查,主动要丈夫摊牌,同时自己也坦白,主动提出离婚,以及她后来余命不多时提出和丈夫亲热,甚至包括在丈夫很大声质问她时,要丈夫不要那么大声。园子提出要丈夫制作自己的人偶,这一情节可以说完全扭转了爱情娃娃作为被动的男性性爱玩具的存在,也使得后来北村制作人偶的疯魔状态不仅仅是对技艺的执着,而具备了更深的人的情感上的意义。这一使命一般的要求是园子的遗愿,作为丈夫的北村必须完成它。(在棚田由纪拍摄的资生堂粉饼广告里面也有类似的女性设定,由女性来给予爱慕自己的男性以希望,主宰他余生的命运。)
《爱情人偶》里园子在知道自己剩下时日不多时和丈夫频繁地做爱,这并不能简单地说是死亡和性爱结合有多凄艳的效果,这些场景的意义在最后北村在海边怀念起妻子的一幕里得到了说明。海边这场戏也是我很喜欢的一幕。北村在这里有一段内心独白,他说,别人都说我的妻子有多么好,做得一手好菜,嫁给我都是浪费了,但是只有一件是只有我才知道的关于妻子的事,那就是园子是一个很好色的很好的老婆。北村想到这里的时候脸上露出了“园子是我引以为豪的妻子”的意味的笑容。相对地我想起了另外一部讲女性欲望的电影《花心》,里面的女主角始终在性爱中独自前进,她周围的男性无论丈夫还是情人都不能够赶上她的脚步,最后她只能孤独地离去,而棚田由纪在这里借北村这位丈夫肯定了园子作为妻子亦是作为女人的欲望,园子虽然不在了,但那种幸福却并没有因此消失。
最后这一幕里北村手里拿着一个古早的充气娃娃,这个娃娃是被扔在沙滩上的,被一群青春期少年看到,大惊小怪地却不知道是什么,北村正好看到,便给少年们普及了一番,少年们后来一哄而散,剩下北村一人在沙滩上,虽然觉得娃娃做得很丑,但北村却没有丢掉它。这一幕里的北村呈现出的成人感非常强烈。一个经历过丧妻之痛的男人,一个爱情娃娃的制造师,似乎并没有因此去回避他经历的一切,他有足够的经历去站在涉世未深的少年面前,坦然地去告诉少年们那是什么,坦然地去怀念他的亡妻。
作为苍井优的粉丝,我百分之一百是因为苍井优去的,不过对于影片究竟会如何处理男主角和性爱娃娃的关系多少有点期待,毕竟导演之前拍过《老公进不来》。
首先是性爱娃娃的部分。以“充气娃娃”来解释或翻译实在是太不准确,“充气娃娃”只能算是初代性爱娃娃,还是最不逼真的那种,影片里用的名称是love doll,不断制造出更逼真(更像真实人类)的娃娃是匠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性爱娃娃消费者的核心需求。正因为如此,高桥所扮演的职人哲雄事业上的两次高潮,都得益于苍井优扮演的妻子园子贡献自己的真实躯体,让消费者得以在假人上体验到近似真人的形体。
对于哲雄和园子来说,性爱是两人关系的象征。哲雄第一次在做爱时睡着,标志着两人问题产生的开端,哲雄在工作上投入过多精力而越发忽略家庭,而园子在癌症复发后,提出想和丈夫做爱,又意味着两人的关系复原,甚至步入最佳状态。当命不久矣的园子主动提出让哲雄再次以自己为模特制造新一代性爱娃娃时,我以为哲雄和性爱娃娃之间的关系会进入一个新阶段,哲雄也确实抱着这样的信念完成了娃娃样品的制作。然而,新一代娃娃完工,工厂员工在看到娃娃的当下都忍不住落泪惊呼“仿佛园子就坐在眼前”,最需要“园子二号”的丈夫本人却认为“毕竟不是真的园子”——导演:看起来像不是真的像。在哲雄看来,一比一复制的性爱娃娃终究不是他的妻子园子,实打实尝试和性爱娃娃做爱失败之后,哲雄拒绝了社长想要将新一代娃娃命名为“园子二号”的提议。
性爱娃娃是哲雄的事业,爱情上他依然只能接受真实的人类,哪怕最后听从妻子的建议,以妻子为模型做出了新一代性爱娃娃。荒谬的是,新一代娃娃大受好评,上市两分钟便销售一空,并成为娃娃界的传奇,社长更因为娃娃太过逼真被拘押。在学术上,既有主张人类能够在性爱娃娃身上获得真实且合理爱情的一派研究者,甚至部分地区已允许人类和其他物种之动物、物品结婚,也有讨论不以性衡量和判断爱情存否的学者——世界上对爱情的想象不断拓展,以满足现代人之多元需求。哲雄和愿意主动购买性爱娃娃的那群人本质上有着不同的观念,导演看似站在性爱娃娃派的一边,但其塑造的男性主角显然是“真人”派。性爱娃娃之重要性不在於代替特定的真人,而在于性爱娃娃本身成为了一个新的“真人”,“娃娃本身是有生命的”(社长言),因此“园子二号”自然替代不了园子,但“园子二号”却可以成为购买娃娃者的SONAKO。让我失望的是,本片将职人视作赋予性爱娃娃生命的人,视逼真为最高,真正赋予娃娃生命的其实是消费者才对。
再来则是癌症患者的“QOL”(quality of life)。影片中,女主角园子的癌细胞扩散,回天无力,医生向丈夫哲雄提出“QOL”的建议,哲雄立刻觉察,绝望地问了一句:“所以是无药可救了吗?”bingo!这就是大多数病患和家属的第一反应,面对死亡,人之常情,但如何更好地面对死亡,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哲雄开始花更多时间陪伴园子,突破点却发生在园子提出做爱请求的一刻。园子说:我的身体很好,也不觉得很痛苦,但我想要和你做爱。
想起来爷爷去世前,执意要办生日会,和老友们搓麻将,我爸事后回忆:你爷爷也是很固执,而且过后就感冒了,老人家最经不住这种折腾,但仔细想想,到了这个时候,他想做什么就让他做吧。
延长寿命和选择挥霍通常有所衝突,但面对病人真正的诉求,家属可以放心照料的职责,放下负疚感,完成对方“最后的心愿”吗?这或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QOL,也还原人和死亡真正的关系。人之善终,未必是在医院将生命延长至竭尽所能,而是周遭所有人都准备好迎接死亡。
最后顺便推荐露丝·贝哈的《伤心人类学》第二章“死亡与记忆”,有意思的讨论,经历过重要他人去世者,应该深有感触。
首先聊电影本身,开场趣味性很强,但其后剧本痕迹太重、节奏太慢、伏笔牵强,中间的病、出轨未能推进主题、情绪上也没有递进和酝酿的作用,这是大毛病,小细节有做得不错的地方,比如配角大叔大妈,洗衣机自虐等。观众都知道最后导演要表达男主对妻子的深情,或许做一个给自己不错,但量产这种NTR行为,难以理解,也极大淡化了两人的关系。
此外,虽然导演是女性,但把女性身体拍美的能力是有限,不过关于胸的大小不能决定其美感这一观点,我认同。
苍井优,近期两部大尺度、试图转型或挑战的电影,男演员配置都挺高,但《从宫本到你》导演平庸,《爱情人偶》剧本平庸,会对演员本身有一定的打击。还有,她对性欲的表现力有限(尽管很卖力)。女主这一角色,年轻演员里面可选森田望智、唐田英里佳,年长一点的可选真木阳子。
合理地追求美的部分老生常谈,不赘述,说说过度的部分。
比如难以理解的一点,有些女生穿礼服会戴假胸,先不说舒不舒服,这种行为完全不会提高外在魅力。从欧美刮到韩国再刮到中国,一种几乎病态的肥乳丰臀(男女通用)风,(以前的欧洲束腰与中国裹脚都是陋习,现在脚解放了)。韩国MV是个很大的体现,和鲜肉风本质上是对色情行业的一种弥补。其实中国也并没有一直强调娇弱之美,这就是现在的风气,为了提高一方的舆论优势,就疯狂贬低其他形式,不存在就乱扣帽子,说到底不过是生意,如果注意早期国内影视作品,无论男女,是一种匀称美的审美倾向。匀称、健康就行,非相关从业人员,多花点时间提高自己素养和能力更重要吧,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说到底还是焦虑,不够自信,这需要建立自己的审美,而不是跟着别人(现状是消费主义)跑,拉开贫富差距,制造焦虑,贩卖焦虑、爽点、安抚、错觉,已是现今最大的产业。
一种现象,年轻女性或男性把大量时间和金钱花在提高性吸引力上(为何如此,因为这是最高效、最直观、最宽广、最易于变现的),接着,追求者(个体部分组成的新群体,同被追求着)为了获得这种在包装下好看(阈值越来越高)的性资源,花了大量时间与金钱。资本既把追求着捆绑在其体制下,又回收了被追求着的收益,如此循环,牺牲了一代年轻人的活力与创造力。这种情境下的性体验是被洗脑的、原始的、机械的、缺乏审美的,且总有一天科技会创造完美又定制的人偶,那时便轻而易举易摧毁这一体系。基于完整个体(非部分)情感下的性体验,才可以将爱情延续到下一个世纪。
网络正撕裂一个个完整的人,将那些极端的部分组成一个个新的缝合怪,践踏人间,摧毁文明。
不以性欲为耻,不以性欲为止。
只有面对真实的自己,并且让对方看见真实的自己,才能产生真正的连接,才能真正的走入彼此的心里。
哲雄是个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雕塑师,被前辈忽悠来到了一家工厂里面试,到了才知道这是一家设计和生产情趣娃娃的工厂。工厂都是年过百半的老员工了,跟不上时代,做出来的娃娃虽然质量好,但审美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现在消费者的需求。虽然觉得做情趣娃娃的工作并不光彩,但哲雄因为缺钱还是接受了。
科班出生的哲雄一心想要大显身手,给工厂的老叔叔老阿姨们上一课。没想到第一件作品刚出炉就被社长狠狠地数落了一番:情趣娃娃最重要的是什么部位?毋庸置疑,是胸部。可是你做出来的是什么?36F巨乳!假,假到令人发指,假到丧心病狂。消费者们需要的是真实感,不是夸张的大馒头。
老师傅说,既然咱们的目标是真实,那为啥不用真人的胸来做模型呢?两个人决定找一个情趣娃娃的胸部造型志愿者,但又担心没人愿意来应征,于是对外宣称是为医疗救助寻找胸模。很快就有人上门了,而这个人就是哲雄未来的妻子,小泽园子。
制作模具的过程十分尴尬,哲雄努力克制,也难免会在肌肤触碰时想入非非。羞怯的笑容,欲言又止的试探,园子不仅人美,还温柔善良。
哲雄对园子一见钟情,两个人就此坠入爱河,并走入了婚姻。
但是哲雄对于自己工作实质始终感到羞愧不安。他不敢告诉园子从第一次制作模型就是欺骗,不敢说自己每天面对的都是情趣娃娃。他将全部的热情都投入到工作中,加班加点地用心专研新材料,回到家里却什么都不跟园子说。即便是遇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被剽窃后的极度苦闷中,哲雄也宁可自己出去喝闷酒而不是面对园子的关心和疑问。
不能和妻子说工作上的事情,找不到发泄口的他萌生了出轨的念头。虽然只有一次,事后也非常后悔,而此时他发现园子也变了,行踪鬼祟,撒谎不算还瞒着他出去跟同学聚会。当哲雄质问园子,园子说自己有过耐不住寂寞的时候,虽然也只有一次。
面对提出离婚的园子,哲雄忽然意识到一切问题的根源:坦白和真实,才是打消一切怀疑的基础,如果关系不能建立真实的交流,就会走向破裂,只有真心话才能建立信任的可能。
哲雄终于坦白地告诉妻子自己真实的工作,没想到园子静静听完,不但没有笑话他,反而表示理解和尊重。苍井优所饰演的园子,温柔又天真,说话轻声细语。早知贤妻如此,哲雄又何必隐瞒呢?
但就在哲雄认为误会冰释,矛盾消除,从此可以郎情妾意快乐生活的时候,园子却被诊断出得了胃癌,而且已经是晚期了。
能说什么呢?编剧就是不希望哲雄和园子幸福到永远,就如同哲雄自己说的,所谓的永远,其实就是永远得不到啊。
束手无策的哲雄感到悲伤和惶恐,园子提出想让哲雄以她为原型制作成情趣娃娃。一边是越来越虚弱的妻子,一边是越来越完美的人偶模型。哲雄在痛苦和悲伤中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每一次亲吻,每一次爱抚,每一次拥抱,每一次的亲密和拥有都伴随着最后一次的悲伤和剧痛。他用图纸,用嘴唇,用手指,用眼睛,用身体,用大脑,用无数的细碎的回忆去记住她,而最终他终于完全复制出了她的身体,那么柔软,那么温暖,那么像她活着的时候。
爱你,所以尽我所能完成你的愿望。 园子的愿望就是以某种方式继续留在人间,哲雄做到了。
夜里,当哲雄对着妻子说着情话,忽然他回过神,发现自己身下躺着的只是那个叫园子的情趣娃娃。她再也不会温柔地唤起他的名字,那一刻,哲雄早已抑制不住泪流满面。
用我的方式,留住你....
一个关于情趣娃娃的故事,一个感人的纯爱故事。
始于love doll的制作,也终于love doll制作的故事。看完突然觉得发凉,像园子在公园里感觉冷一样,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的,所以将亡妻做成人偶这份爱情才变成了“永远”。
如果园子没有患癌,那么当时这份感情会如何继续呢?两个人会去看公园里春天再盛开的樱花吗?失去造就了永恒。 可以确定哲雄是爱着园子的,得知园子的病情后更加确认了夫妻陪伴的心,所以有了爱情人偶的制作,终于人偶制作才使得这是一个圆满的故事。
这并不是一部那么温暖的爱情电影,是让人有点发凉的,清醒的启示录。爱一个人,既麻烦,又幸福,本以为是爱情进行中会遇到麻烦和幸福的事,现在看来爱一个人本来是很幸福的,是自我造就了麻烦。 本来就置身孤独的我,看完这部电影更信奉了瞬间即是永恒,园子在那个瞬间爱上了心中认为的笨拙又温暖的哲雄,一直努力做一个完美的妻子虽然丈夫并不那么完美,哲雄在妻子病逝后也想起那时的场景。美好的是樱花枯萎了来年春天还会再开,爱,既复杂,又简单。
爱情定格在瞬间里,失去后留下的痕迹的怀念才是永远的。
心中可以永远住着一个人偶,也真诚的爱着它,那是自己心中的信念。心中也渴望与现实美好遇见,因为现实中的美好,才是真实的美好。
关于亲密关系的部分
这是一部女性导演的男性主视角作品,故事本身平淡,导演着力于通过电影情绪来展现夫妻或男女之间的关系状态,从而引发人们对婚姻关系、对真爱的思考。
对于女主,只是感受到了男主品性里的善良,对于男主,只是一次真实的触觉带给他的真实体验,于是两个人过家家般走到一起,只能当作作者想表达两个人都渴望着建立亲密关系。不过,相比男性,女性的感情更真实,更容易投入真实的感情去爱一个真实的男人。所以温柔只是他真实的一面,园子也接纳阿哲这种性格有时呈现出的木讷。相反,在男主眼里,与园子真实的接触,只是正好代替了他心目中对关系的幻想,真实关系实践中因为自己的紧张、焦虑、害怕,反而让他从来不敢真正走近自己的妻子,也就更谈不上了解她的其他面。
然而,面对每天与他生活在一起的真实的人,她真的随时可能离开,可能因为一场疾病,可能因为一场意外,也可能没有说得清的原因,他就是有比留在你身边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实施。对于不想被分开的人,对方的任何理由都是可以不成立的。而提出分开的一方,在找出那么多理由前,内心的方向往哪去,早已经做好了决定。
也是各种机缘具足而成,因为绝症,反而留住了园子生命最后的几天在自己身边,也在两人关系最困难的时候,让他们抓紧最后的时间展露自己的真实。这是戏剧的需要,让冲突最大化,不到最困难的时刻,体现不出这种情感的波动。
然而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影片不真实的一面却是片中底层小人物如何为了生存而苟活的部分基本都只用聊天和回忆的方式交待,所以并不能让普通观众产生感情共鸣。如男主这样,有工作有对象,好好过日子呗,干嘛刻意捏造空虚寂寞,反而有点无病呻吟,最终克死了自己的爱人。
我也讨厌日韩纯爱电影老是让男女主角各种死,死了留在观众印象里的就是他们最后最美好的时刻。不过,我喜欢电影最后一段台词,“我们像过家家一样结了婚,但我们还是在不断探索最好的夫妻关系,只有我才知道她的另一幅面孔。”
关系里是两个个人,没有永恒,只有平衡,直到疾病袭来,男主阿哲才体会到真实的重要性(他真实的会失去真实的园子)。愤怒、悲伤、恐惧,也是人生中必经的情绪,在婚姻中,他试图努力回避这些负面的情绪,但哪怕是死亡,夫妻中终有一个人会先离开,电影为了让我们更好体验这种分离,只好委屈女主先去领盒饭,于是留下想要拼命留住真实感的男主。
不管是条小狗还是人偶,叫园子也罢、优子也行,还是就叫泰迪也好,它终究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所带来的真实情感体验。想要体验真实,必定自己先察觉真实的自己,才有勇气和能力去靠近真实对方。真实的自己,一定不是完美的,如果害怕不完美的那不部分,你永远不敢点亮生命的灯火,去直面美好所对立的丑陋。
当自己在花大量精力回避真实的丑陋时,也就失去了大量时间与真实的自己,与真实的爱人真实相处的时间,这也是阿哲最最遗憾的。而当他真实投入情感与园子沟通,不带任何自卑与批判的制作模型时,他也把来不及给园子的爱给了另一个园子,让园子注入了不一样的灵魂。
影片能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趁着在一起的时光好好珍惜真实的关系,因为现实中太多人在表面美好的虚假关系中慢慢消耗着真实的爱,若不像电影里这般有重大疾病提醒着彼此,很多时候还会像阿哲那样视而不见,或根本意识不到真实的关系在慢慢淡化。
关于孩子和个人成长的部分
这个玩具叫做娃娃,娃娃只有听从成人的摆布才能不夭折。不过在娃娃长大成熟的过程中,他需要开始发展自己的身体机能、智力意识,而发展自己,必定要脱离照顾他的家庭或其他固定关系圈。
日本的老龄化问题和经济结构,其实已经在警示着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一味追求高收入高物质品质的生活,注定会损害整个社会根基。比如在电影里,合伙人捐款跑路,助手盗取资料变卖套现···人们只是为了抢夺资源就可以完全抛弃人性里的善与美。
在很多人潜意识里,能成为顶尖人物就拥有更多资源。我也认为每个领域的顶尖人物自然应该受人尊重,但不应该被社会追捧。反过来,真正的顶尖人物,他们自己其实也很清楚,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努力,才成就了自己,所以他们心智也是成熟的。越是心智成熟,他们越懂得感恩和回馈社会,这种回馈并不是像养长工一样让大众群体继续为资本输出心血,从而控制这些“下人”,而是把每一个生命看作单独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个体。他们体验过艰辛,更能看见生命的不易。
正好的是,未来一代的娃娃们,早已不愁吃穿住行的物质基础,所以再用收入高低去评判他们未来的人生价值并不符合时代对他们的需要。我们应该努力打造的社会环境,是让他们不再相信没钱就不快乐的环境。
未来的人生价值,应该在于创造或精造,想要造出美好未来,靠得是生长的动力,是劳动创造未来的富农意识,而不是囤积财富的小农思想。影片里人们对老大叔金金的尊重,在于他对职业的投入,而害怕被瞧不起的,是拥有大学美术专业身份的阿哲,是他自己的自卑。日本文化里的匠人精神,在中华民族中并不缺少,吃苦耐劳是我们民族血液里留下的成长因子,这个品质一直引领着我们不断发展。作为父母,最不该的就是控制孩子们朝着你所圈定的社会阶层去爬,孩子们对自我的探索和成长会带领他成为他最想成为的样子。你所积累的财富经验,应该用在跟孩子一起发展的道路上,找到他自己所坚定选择的那个位置,那个位置的好坏,也不该由孩子本人以外的其他人评判。
生而为人的价值,还能从哪些方面体现和展示?人,本身就是灵性的存在,让我们对自己的美与丑更加了解,也是心理工作者们想要带领大家慢慢去看见,去接纳,去发展的。这样,大家才会有更多结婚和生育小孩欲望。否则,养育我们自己的意义在哪里都是模糊的,人们都怀抱着心中的泰迪和床上的娃娃存在于孤独中,又怎能有动力为了下一代?
关于成熟
成年人,不管是经营亲密关系的意义,还是照顾孩子的意义,其实也是自我继续发展的意义。并且成年人在这些关系中,也是第一次去经历和发展,哪怕二婚或者二胎,迎接的也都是一个全新的人,那么你能掌握到的,只能是自己的发展,然后用心与对方靠近。每一个人、每一个关系都是独一无二的,这里也没有通用的方法指导每一对关系,但是你愿意去尝试,不就是在体验生命中的新的可能吗?
拥抱真实中存在的痛苦悲伤,也就可以有机会拥抱真实的快乐幸福,你可以选择体验真实的生命,它会有无限可能;拥抱自己的幻想,可以得到自己希望的安宁,代价是放弃真实的关系,你也可以怀抱幻想中的泰迪,它也能用虚假的生命给你真实的安全感。
倘若想要经营好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你只有放下泰迪,放弃躲在自己的堡垒里,去迎接真实里的一切悲欢离合。倘若选择了孤独,也接纳假象泰迪对你的重要性,去创造出艺术的生命力,对于每一个匠人,都需要一个支撑他的信念。
所谓泰迪幻想,顾名思义,就是控制者把被控制者(伴侣、孩子、下属)想象成一只泰迪熊玩偶,它没有任何反抗的意愿,完全无条件了解自己,服从自己,陪伴自己,是自己最亲密的伴侣和朋友。该名词出自埃文斯的著作《不要用爱控制我》。
一星给演员们。
癌症梗就不能不用吗?你说宇宙大爆炸都比癌症好用。
床戏的时间和手法可以改一下,突出「欲望」的主题。
5LiA5pif57uZ5ryU5ZGY5Lus44CCCueZjOeXh+ail+WwseS4jeiDveS4jeeUqOWQl++8n+S9oOivtOWuh+WumeWkp+eIhueCuOmDveavlOeZjOeXh+WlveeUqOOAggrluormiI/nmoTml7bpl7TlkozmiYvms5Xlj6/ku6XmlLnkuIDkuIvvvIznqoHlh7rjgIzmrLLmnJvjgI3nmoTkuLvpopjjgIIK
感觉是,高桥一生听说有苍井优,苍井优听说有高桥一生,所以两个人都接了这个戏。
高桥一生饰演的充气娃娃职人摸到苍井优的胸后说“天国竟然在这里啊,大概就像看到克拉拉站起来时的感动一样,不用我说明相信你也懂”,一时不知该羡慕哪个。题材本来新鲜,可有多种探讨的点,但拍了与园子的戏剧性钟情后,却始终在远离重心,疏离与患难,性与爱与职业的衡重,都太过表面,最终还是沦为“纯爱”日式说教。
谁告诉我优桑全裸了的?该死的营销号...纯爱故事,love doll职人之恋,题材其实并不新鲜,是枝裕和早就拍过尺度更大的《空气人形》了,在恋爱关系的探讨上也更进一步。
男主虽然脸上皱纹挺多 但不知为什么总感觉他少年感满满。另外 也不是说不喜欢苍井优 她身材不算前凸后翘我也不介意 但她一直都是给人的清纯元气满满的感觉啊 把她做成充气娃娃有点说不出来的违和感。看到最后男主把她做出来那个公仔 除了感觉侧脸好像苍井优之外 实在是不想他卖。怎样都好 我理解不了自己的女人不在了就把她做成充气娃娃还拿去卖的日本人思想 可能是爱得没有男主深吧
一句话概括:我爱我老婆所以按照她的样子做了个※※※※
爱情、夫妻、婚姻在这个剧本里都显得非常愚蠢和俗气,最后甚至有点病态和恶趣味。
给优酱和一生的船戏加分√跟苦虫女一样又是时间跨度大的故事,也是没有时间经过的实感,于我而言也没有感情建立。很小清新的讲了一个把亡妻变成性爱人偶的故事emm男神真的在变老啊…
优在最后一幕里,演绎弥留之际的眼神和姿态都太好了,她在采访里说过想要展现那种自然不留痕迹的演技,她做到了。我只能说,这部的编剧配不上她的演技,如果没猜错,导演(同是编剧)应该没有结婚,她不太懂摧毁和拯救婚姻的是什么。在这电影里看不到真实的婚姻生活细节,也自然不会产生共情。
看着我喜欢的CP各种床戏各种特写简直不要太兴奋,哈哈哈。有一说一,完全是为了我优去看的,看评分以为会跟糟糕,结果出奇地吸引着人能安静往下看。特别是我优和高桥都特别多脸部特写,从眼神到肢体语言我优也算把一个癌症将死的妻子演活了,特别是病房那场戏,由悲到喜的转变,还有高桥片尾抱着妻子人偶亲吻抚摸自己的镜头,那个不舍和不得不道别的眼神演绎得太到位了,四星基本是给高桥和我优的,剧本的故事性过于单薄,毕竟这是探讨两性婚姻之间的问题,导演这方面的把控力太弱了,以至于不是粉丝的话,会容易失去耐心观看下去,最后整个片子自然就成了日式纯爱的那种说教片了。
高桥和苍井牺牲太大了......好久没看到这么烂的片了有点激动,说剧本吧几乎每个细节都能拎出来当写作反面教材,比如人说出了生活中绝对不会说出的话、机械降神、解说却不展示、动机诡异、明显的逻辑漏洞什么的,但最大的问题还是类型混杂,喜剧、家庭伦理、浪漫故事、色情片等元素其实适合单拎出来,糅合处理不好容易变成四不像。说别的呢就是可以直接拿去做性别问题和恋物癖的批判文本,也不是没有触动的地方,一个是老人描述自己的女儿那一段,还有一个是夫妻对坐谈话那一段,然而无论怎么煽情掩饰,其精神内核还是女人必须得快乐地主动献身当女菩萨,成就男人的完美作品(剧中的人偶),成为作品(电影)中的一个幽灵。当然还有家庭本位夫妻关系生娃什么的,这些都是很陈旧的批评了但居然今年还能出现这么精准的诠释文本,实在叹为观止。
床戏好多……座位左右两旁的妹子看到后面都在哭、不哭的我显得好尴尬、于是趁机点了两滴眼药水~
其實有點失望,分數主要給蒼井優啦,太美
借由充气人偶这个职业探讨了夫妻的内核,出发点很新奇,也足以窥见日本的工匠精神,更可怕的是还能给一个情趣娃娃赋予灵魂。苍井优的演技愈加成熟,不着痕迹但力道十足。最后那个sonoko作品太逼真了!中国要是有这样的人偶,宅男的福利啊。
苍井优的胸何德何能,能当上人偶模特。
硬拗故事,也就只能这样了。从一生君是个情趣娃娃造型师这一设定起,你就知道剧本只能通过把优酱写死来营造冲突,构成戏剧性和悲剧性,这是我最不愿意看的那种“爱情片”,爱情都靠编。
第一,为什么丈夫之前明明有些厌倦妻子的存在,下班不想回家,甚至有出轨的迹象,后来却又那么爱了,对绝症妻子不离不弃,尤其是妻子死去以后,对思念的表现那么强烈,可是前面没觉得有爱到这个程度。第二,女主死掉的那个瞬间,,只有我自己觉得有点好笑么。。这个死法,,左右的日本妹子哭的不成样子,,我自己坐在中间无感。。第三,如果女主想让男主把自己做成人偶,是为了让男主记住自己,还有点能理解,可是男主把心爱的女人做成充气娃娃,放到市场上让别人一起享用,不能理解。。因为看的是日语版的,可能有些没听懂,或者怎么样,总之难以共情。。可惜。。
1:100,限量版。
苍井优是职业生涯到后期了吗?动不动就全裸床戏。
“都是笨蛋。”有点奇情的“纯爱”故事。触动我的反而是相川和他女儿。个人觉得优酱倒也不必一直接大尺度的戏来证明/挑战自己。
说到底还是一个爱情故事而已,无非在表面套了层性爱娃娃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