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少林寺传奇

大陆剧中国大陆2007

主演:鲍国安  黄秋生  计春华  谢苗  李炳渊  叶剑卫  

导演:都晓

 剧照

少林寺传奇 剧照 NO.1少林寺传奇 剧照 NO.2少林寺传奇 剧照 NO.3少林寺传奇 剧照 NO.4少林寺传奇 剧照 NO.5少林寺传奇 剧照 NO.6少林寺传奇 剧照 NO.13少林寺传奇 剧照 NO.14少林寺传奇 剧照 NO.15少林寺传奇 剧照 NO.16少林寺传奇 剧照 NO.17少林寺传奇 剧照 NO.18少林寺传奇 剧照 NO.19少林寺传奇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9

详细剧情

  南北朝时期,连年战乱。一悟道高人,姓姬,名神光,看破红尘,欲皈依佛门,来到少林,要求达摩方丈为之剃度出家。姬神光在雪中侍立三天三夜,达摩方丈不愿收留,说,要我收你为徒,除非天降红雪。姬神光出家决心已定,乃自断左臂,天遂降红雪。达摩为他的诚心所感,遂收为弟子,赐法名慧可。                                    
                                 十五年后,达摩已圆寂,慧可成为少林寺第二代方丈。手下有五个得意弟子:依序为:惠橼、惠石、惠努、惠忍、惠空。都习练武功,各怀绝技。                                    
                                 慧可方丈潜心清修,禅悟精深,成了当朝太后的经师,经常进宫为太后讲经说法。洛阳王高奇是方丈的故旧相识,来找慧可方丈下棋。慧可说起,近来尘事纷扰,弟子们都难以静心清修。洛阳王说,朝廷在扩充后宫,让各地征召民女送进宫中,催逼得很急,圣命难违。按前朝规制,后宫已经过于浩繁,但如今废立频繁,战乱又多,谁得了天下不想及时行乐?                         

 长篇影评

 1 ) 功夫少林

     电视里开始争先恐后地放《少林寺传奇》,一路看下来,感觉故事情节太简单,节奏稍微慢了些,漏洞较多,群众演员太群众。。。。。。不过我还是会继续看下去,因为剧中精彩的打戏。

     我对打戏向来是没多大兴趣的,看金老师的小说时,若是碰到大篇幅的武功招数的描述,便通通略去不看。再看近年来充斥荧屏的武侠剧,拍得好看的打戏实在是太少了。个人比较喜欢的是老谋子的《英雄》和《十面埋伏》,抛开剧情不谈,戏中的打斗场面实在是精致而又华丽。而更多的武侠剧中,若把打戏挑出来单看,便只能看到一群人在镜头里胡乱比划,转圈的在转圈,翻跟头的在翻跟头,飞的在飞,跳的在跳。。。。一盘散沙,关联性和整体感都不强,再加上一些五颜六色眼花缭乱的特效。。。。。God!若不了解剧情,那场面就是群魔乱舞,不知所云!

     《少林寺传奇》中的打戏画面其实也很粗糙,并没有太多的电脑特效,也没有太多的近距离特写,但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有点儿像八十年代港台武侠剧中的打法,但看上去的感受却又完全不一样。如果《英雄》和《十面埋伏》中的打戏像美声唱法的话,这里的打戏就是原生态了。《少林寺传奇》大量启用全国武术冠军,翻转腾挪,皆是真功夫,即使没有镜头去强调和渲染,即使没有高科技的特效去修饰,即使只是最朴实的镜头记录,仍然让我看得大呼过瘾,只盼着打戏能再多一点^0^

     真功夫在身,动作看上去自然而又灵巧,毫不做作。没有真功夫的底气,就算动作模仿得再标准,终究也只是花拳绣腿。真功夫的气势和力量是装不出来的。

     现在刚看到第十二集。截止目前印象最深的一场打戏是某一集中惠石与眉心痣的近身格斗。出手快,收手稳,身手矫健且不乏灵巧,动作灵活又不显浮躁,一连串较量干净利落,一气呵成。双方势均力敌,打了个平手。最后的奋力一击,双方各退一步。这样的场景在武侠剧中很常见,大多都是拍的一个人踉跄倒退几步,然后很大力地把重心稳住,一个特写镜头之后,再摆下一个Pose。同样,惠石也没能一下子就稳住,他有很短暂的不平衡,但只持续了一秒钟,轻微地晃动一下,就迅速地站定了。就是这个一闪而过的情节,却让我感受到了眉心痣的实力和他最后那一腿横扫向对方胸膛的力度。而惠石的迅速平衡的调节,更像极了体操赛场上运动员落地站定的那一刻。在赛场上,运动员加速、腾空、翻转、落地、停顿片刻后骄傲地扬起双臂,完美谢幕,这是令人激动的时刻。而我第一次看到这一段近身格斗的过程后,完全被震住了,忍不住想要为他们鼓掌。
 

   *** *** *** ***

     少林似乎已经成了传统武侠中的一个固定项目。在《笑傲江湖》中,少林是与岳不群同一阵营的,在《风云第一刀》中,李寻欢和阿飞在少林寺的惨烈一战,更是揭开了所谓正义人士满口仁义道德的虚伪面纱。。。。。似乎在江湖浪子的眼中,少林并不是真正义。但在更多的武侠剧中,少林仍被定位在一个德高望重的位置,它众多的少林弟子,它鼎鼎有名的藏经阁,它高深莫测的禅宗,使少林又添了一份神秘和威严。在《天龙八部》中,甚至是扫地的无名僧人,也是身坏绝技。在纷乱的江湖中,少林俨然已成为江湖社会的最高人民法院,若有了纷争,只要有了少林方丈出面,双方定然会卖少林的面子。

     但在《少林寺传奇》中,向来被妖魔化或者神化的少林,终于被还原为人。剧中的少林并不是江湖中的少林,而是社会中的少林,它也会遭受官府的欺压,它也会遭到群众的质疑,它的方丈和弟子都只是凡人,虽然剧情对配角的刻画稍欠严谨,但这样的少林却也具有了更多的写实意味。

     *** *** *** ***

     一直不太喜欢剧中的方丈,在看到第十集以前,我老是想到小时候最爱的动画片《圣斗士星矢》。雅典娜身边总有五个打不死的小强,为了保护雅典娜而疲于奔命,问题是我始终没想明白雅典娜的价值。剧中的方丈身边也有五小强,但他应该比雅典娜有价值,至少他说话比雅典娜玄乎得多,还是能唬得住一部分人的^-^

     直到昨天晚上看了第十集和第十一集,我忽然高兴得明白过来了,这方丈哪里像方丈啊,他分明就是一个高级别心理学专家!还是擅长催眠的心理学专家!几句话就把老妖子说得心神不灵,几句话就把惠忍从习武者调教成了战士。厉害!

     正经点说,大概剧情本身是期望能借方丈之口来表现禅宗的博大精深,可惜还是缺了些什么,总感觉分量不够。

     *** *** *** ***

     多年前的《太极宗师》让我知道了吴京,但在接下来的这么多年里,几乎再没有出彩的真功夫打星出现。《少林寺传奇》大量使用全国武术冠军,对冠军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对观众来说,有希望看到更多高水平的武术竞技和武术表演;对少林来说,提高的少林文化的知名度,皆大欢喜。


=========================================
全部看完之后的续:

     看来你的年纪也有四十出头了,这四十多年来,总有些事你是不愿再提,或是有些人你不想再见,有的人曾经对不起你,也许你想过要杀了他们,但是你不敢。哈,又或者你觉得不值,其实杀人,很容易。
                               -----《东邪西毒》欧阳锋


     如果有机会从头来过,情况又会是什么样子?

     周润发开了和平饭店,在戈壁沙漠中,创造一个绝对和平的神话,接纳任何一个想要新生活的人,不问过去,不问来处,只要跑得到和平饭店内,任何帮会不得到此寻仇杀人。可惜和平饭店终究只是一个一相情愿的幻想,杀人王的名号不可能保证永久的宁静。

     幸好还有离我们更近更真实的地方----少林寺。过去的仇人,过去的恋人,过去的失望或者悲伤,在决心踏入寺门的那一刻起,通通被抹去,直到有了新的名字,人生重归一张白纸。

     但和平饭店最终失败了,少林寺却屹立不倒,为什么?差别在于,和平饭店给了逃亡的人一个避难所,也仅仅只是个避难所,在一个强者的庇佑下,躲过追杀,当强者不再强大,当保护有了些许动摇,当初的逃亡者依然只是个逃亡者,危险来临的时候,选择的仍然是逃避。没有继承者的威慑力,只能点亮短暂的梦想。但少林寺却不是一个人,每个潜心修佛的人,都是少林文化的传承者,即使过去的纠葛重新出现,但人却已不是从前的人,逃亡者不再是逃亡者,了断最后一段尘缘,少林更加强大。

     四弟子惠忍,生得骨骼清奇,我想不到他竟是从宫里出来的人。公主千里迢迢跑来找他,我想不到他会为了救公主宁愿打出少林寺。意识到自己并未真的忘记过去,我想不到他会放弃修行去还俗。。。。对这个尘心未了的和尚,我像他的师兄弟们一样失望。直到看到他为了更多的人,默默地成全了一段政治婚姻,忽然又开始心疼他了,重情重义又顾全大局,拿得起放得下。竹林中一萧在手舞得行云流水,带着怒气的最后一掷狠狠地打在两根竹子上,从此以后,心中真正再无尘念。方丈为他取名惠忍,我觉得很妙。心字头上一把刀,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当惠忍放弃小我成全大家的时候,他的心才真正定下来吧。

     我更想不到的是,二弟子惠石竟是前朝王子,难怪如此气度不凡。如果之前隐姓埋名只为躲避追杀,一心向善只为渡己,那么后来的大劫,则把他推到了修行的另一个高度上。从被迫下山到后来自己决定下山,从一个复仇王子到一个维护公道和正义的战士,从谨遵师命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他终于完成了从出世到入世的过程。

     看到很多人都觉得方丈太懦弱,但我认为方丈是一位真正值得尊敬的勇者和智者。适逢乱世,断臂方丈自己没有任何功夫,却行得巍然自若,教出一群优秀的弟子。多次身陷险境,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本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黄河决于侧而神不惊,能修到这一步不容易啊。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当普渡众生成为第一位的时候,小我便微不足道了,胸怀一颗菩提心,便有了经受一切艰苦磨难的能力,有了对抗所有恶势力的力量。镇定不代表懦弱,沉默不代表无知,方丈不是一个武学家,他更像一个精神世界的掌舵者,用一种更柔和的方式守护着佛家的净土,这是一个类似苏格拉底式的人物,是一个令人敬佩的教育家。

 2 ) 个人认为太垃圾

这电视剧太无聊了,都不知道把少林寺拍成了什么个东西,不过现在少林寺是个什么东西是在太难界定了。本来是该幽静的古刹,现在可倒好,成了上市公司。挣钱也无可厚非了,干嘛还要打着伪佛教的名义去挣钱?哪里还有一点的六根清净?

 3 ) 将历史庸俗化、娱乐化,将禅宗漠化

近日北京二套在播出《少林寺传奇》,尽管每天晚上都看,昨夜就着电视剧看了一下《中国史纲要》,今日早晨又搜索了一下少林寺方面的一些史料,对少林寺传奇做如下鉴定:没有真实反应少林寺历史与内涵,将历史庸俗化、娱乐化,将禅宗漠化,不知道释永信这个顾问是怎么顾得?!如果赵朴初他老人家还在,不知看了这部电视剧,会做何感?

 4 ) 好看的电视剧

       今天去单身宿舍吃晚饭,之后大家一起看《少林寺传奇》,片中一场大战,少女负伤,少林寺二师兄前去解救,抱着她冲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这时候,那少女说出了一句特雷人的话:“你知道么,在这个乱世,能有今天,我好高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梦回今夜!”和尚抱着姑娘在夜风中伫立良久........

        经过一段沉默,同事甲说了句发自肺腑的话:“还俗!”

        同事乙大笑道:“你以为少林寺说还俗就还俗?”

        同事甲自得道:“甭担心,他未来老丈人是少林寺的住持!”

        ........众人大笑,后经考证,同事甲所言非虚......

        剧情继续推进......

        第二天,众人逃出围捕,来到湖边,路遇一群狂徒在追杀一白发魔女(姑且这么称呼),口称要抢夺菩提剑(这是什么玩意?),又是一场大战......

        这时同事甲说:“昨天二师兄救美女的时候,背上受伤了啊,怎么一晚上就好了?”

        同事乙说:“他们都会内功,以前没看到过么?都疗好了。”

        同事甲:“......我知道会内功,可被砍破的衣服怎么也一点儿看不出来了?”

        同事丙不耐烦地说:“你知道人家内功多厉害,连衣服一起治好了不成啊??”

        无语......

        剧情继续推进......

        大家很快发现了那柄菩提剑,原来插在一只母鹿的身上,和尚要救鹿,那群歹人不让,原来白发魔女盗取了菩提剑后,发现并没有什么特别,传说这剑要吸血气三日后方可发挥威力(这可是从少林寺偷出来的剑,如此妖邪......),因此将剑插在母鹿身上(没有更好的办法么......),这时候最雷人的一幕出现了,少林寺大师兄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把剑拔出来插在了自己的肚子上,具体有多快呢?我真的没有看清楚,总之是插在大师兄的身上,真应了他说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后大师兄说了段非常感人肺腑的话,大概意思就是他要救那母鹿,希望大家化干戈为玉帛,他要代母鹿受罪,结果那帮匪类就都受了感化,被他的行为所折服,化敌为友。这时候大师兄伤重倒地,注意,是抱着那柄剑倒地的,可以明显看到剑就夹在他腋下,根本不是透体而过,具体有多假呢?听听我同事的笑声就知道了........怎么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剧情继续推进......不出所料,第二天,大师兄的伤就好了......

        看看时间,该回家了,笑的肚子都痛了,这只是其中的一集,如果大家感兴趣,不妨把这部剧找来看下,一定可以让你数次体会到被雷的快感,请记住,这就是青春爆笑偶像武打喜剧之——《少林寺传奇》!

        真刺激。

 5 ) 21世纪的电视剧

21世纪的而电视剧 拍出了上世纪80年代的水准啊,。。


剧情很离奇都不用考虑逻辑的。演员很朴实都不用演技的饿,

 6 ) 恰到好处

《少林寺传奇之乱世英雄》,可以说是我的童年,那时候也就八九岁,我不知道是不是有童年滤镜的加持,一个系列里始终还是最喜欢第一部。

对于我来说,这种喜欢,可能就是源于四个字——恰到好处。确实,部分剧情现在看来显得有些幼稚,但拳拳到肉的打戏比起剧情更抓人眼球,试问现如今,哪里还有这样的功夫片?

人物塑造,恰到好处。师兄弟们每一个人都个性鲜明,惠橼憨厚老实却木讷僵化;惠石沉毅冷静(对不起,我可能对二师兄有滤镜,想半天想不出他的缺点23333);惠怒嫉恶如仇却暴躁鲁莽;惠忍机敏灵巧却感情用事;没兄弟奸懒馋滑却为人仗义。师父见弟子,如见众生。抛开主角团不谈,剧里的反派角色们,几乎都是被现实压迫以后,一步步合理黑化的。作为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可能感触最深的就是老夭子的经历了,他不是没有才华、不是没有能力,而是缺少了些许家世背景、不曾四处打点,以致空有凌云志,却报国无门。他的黑化,是对现实社会的无奈,是对世道人心的失望。

情感处理,恰到好处。除了兄弟情、师徒情、父女情以外,最抓人眼球的莫过于三条感情线了。惠怒救人于危难之间,小娥也因此对他另眼相看,少女初开情窦,哪里是他一个出家人能懂的?惠忍和宇文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被逼无奈遁入空门,再见贺儿时,藏在他心底的那份深情迸发而出,可终究抵不过家国天下,贺儿被迫政治联姻。惠石和惜月,绝对是我的意难平了……不同于惠怒的懵懵懂懂,不同于惠忍的轰轰烈烈,月石的隐忍克制,才更刺痛人心。缘起藏经阁,不打不相识,为了天下苍生,他们相互扶持,生死与共。然而有些东西,却只能发乎情,止乎礼。

“为什么救我?”

“为什么不救呢?”

“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梦回这一刻。”

“这战场,太冷,这剑,太寒……”

“乱世之中有次相拥,我知足了……”

 7 ) 看不起谁呢

07年的剧,我无数次想着要重温这部“经典”,没想到看了后大失所望,槽点甚多。也算是毁童年了。

07年啊,那年我才6岁,还没有上小学,和我爸晚上守着电视,看得如痴如醉。这么多年,终于下决心重温,找回了一些回忆,小时候没看懂的大部分剧情也搞懂了,一些画面和情节也回想了起来。

剧中反复强调少林武术的强大,许多地方相当刻意,很违和。比如开头官兵围困少林,后面洛阳王解决事端,方丈和洛阳王谈话间,众兵在寺内看大徒弟木桶上挑着两个小和尚转圈,一众小弟拍手叫好。没兄弟初登场的剧情里,二徒弟等二人轻功上墙,没兄弟看了直呼“少林寺个个会武功”。这两个是我看的时候记下来的,因为感觉相当违和,有很明显的吹捧,那点算盘昭然若揭。就是这些乱七八糟的情节让小孩子和一众文化素质较低的群众树立起对少林寺的崇拜、对武术的很大程度的误解。名气是打响了,但让人觉得很假很若智,这也不可避免地搞臭了少林和中国武术的名声。

洛阳王的故事只有七八集,计春华演的孙霸也在故事末尾被合体的和尚们打下山崖。我一度以为他会打到最后一集,贯穿大部分剧情。看来就是他的形象太深入人心,让我产生了这样的错觉。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80年代李连杰的一部电影少林小子里,计春华也是出演的该片的大反派。

潘长江饰演的那个县令,后面和其舅舅老妖子对话间道出了他曾是状元,但因钱不到位,没能谋到好官。所以一直和舅舅明里暗里抢劫,不断把钱交给后面故事出场的午马饰演的国师,希望能谋到大的官位。这个情节实在过于无脑。状元当县令,很让人怀疑编剧的精神状况。

这个故事里烟斗喷火的老妖子让我印象深刻,小时候觉得火烧人很残忍。老妖子吸烟斗,烟斗一个部位发光,然后喷出火焰,这几个场景我印象尤其深刻。

少林弟子唯一一次几百号人全军出击,攻克老妖子的山寨的某个场景我也记忆犹新,这也是我长久以来印象里该剧的高光时刻之一。镜头就是大批少林和尚从楼梯上走下来,音乐奏响“少林,少林”,这是少数几个我十几年间一直记得的镜头之一。少时候也有疑惑,因为主要角色就方丈和五个徒弟,小时候看了一下冒出这么多和尚,觉得很奇怪。

本据主角配角的配置有很大的问题。片尾表明主角是方丈智远,然后是对应篇章的反派,女主角,才是五个弟子,没兄弟。

但作为一部武打片,一个从未出手的方丈如何能使主角,何况他戏份不够、打戏没有、很多剧情并不直接参与。片中的信息也说了,本剧部分改编自小说《独臂方丈》,这应该是一部分原因。虽然我没看过小说。现在我看本剧,第一集片尾看到方丈是第一顺位的角色,相当不解。

这可能是对小说的妥协,但更大程度上是主创的某些考量,因为几位理应是主角的徒弟出身武行,没有名气。鲍国安才能扛起主角的大旗。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诸多不合理。

客观来看,二徒弟应当是本剧的主角,他戏份较多,参与大部分打斗和冒险,而且和女主有感情线,最后篇章的故事里他是主角。但为了考虑到合理性,他的戏份也应当是被限制了的,不能让他太过头,完全成了主角的样子。但即使有某些方面的克制,他也还是显得像是唯一的主角。

这种矛盾很大程度上是演员咖位造成的。听闻几位少林弟子都是武行,小的惠空也是在少林习武。女主则经过了许多训练。如果属实,这就能很大程度上地解释演员表上的矛盾了。

大徒弟与其说是憨厚,不如说是智商低,很多时候显得不像常人。这方面应当是编剧用力过猛。

二徒弟性格比较完美,只是后期因为身份出现了心理危机。

三徒弟开始就是他和大徒弟共享的章节,但相对方丈的风头,戏份也不够,后期完全没有他的章节了。

四徒弟比较忧郁,没事就吹箫,抑郁到最后几个故事才讲他。最后看来,只有他和老二有真正意义的个人回。

惠空是我很多年唯一记得名字的,因为空这个字是彼时我能掌握的。再者因为是孩子,也让同龄人感到亲近,再说武器扫把也很抢眼,小孩拿着扫把打人,不得不让人印象深刻。

没兄弟一直比较动摇,他的反复甚至比较抢戏,甚至可以算是方丈、二徒弟后的第三角色(不包括女主)。印象里似乎有改没为梅的·情节,但没看到,不知是否是删减了,还是说是在其他作品里。还有馒头下毒,少林和尚死得几乎只剩主角,这就更可能是其他作品了。

方丈做为前朝将军时,突然想开了,解散全军,然后回家发现被屠户了。解散军队的情节实在是无脑,再次让人怀疑主创的精神状况。

五个和尚,三个有感情线,除开就是一个傻的、一个小的。真是六根不净,我也理解影视没有感情线显得单调,但要是给和尚这么多感情线,也相当不合理。

剧中多次用庙号称呼皇帝/君王,这更暴露了主创的文化素养,庙号是死后起的,不可能用来称呼在世的君王,这是中学生的常识。

小时候看得起劲的一大原因是造型各异的武器。五六个弟子武器各不同,老大扁担、老二拳头、老三绳子、老四萧、老五扫把、女主剑、没兄弟打狗棍,抢夺菩提剑的一众江湖人士更是造型、武器各异(这里提一下,把菩提见丢下山崖的销毁做法也不怎么合理)。

老四的故事里,反叛将领的爪牙,那个驼背老头子的许多情节很不合理,反转来得很差,前后矛盾,是他帮助公主太子脱险,后面他卧底的原因也是为了抓太子公主等,逻辑何在。向少林打报告,让少林知道消息介入反叛事件也反而增加了风险。毫无逻辑,前后矛盾,相关情节堪称最大败笔。

后面居然还出现了雷同情节,被俘虏的杜将军之子被女主撞上,救下,然后就成了卧底,也有逻辑问题,遇上并被救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其后这个人跟着队伍一言不发,什么话都没有,就当背景板。很容易就能让人想到后面会有反转,此处乃是粗鄙的先抑后扬。后面果然暴露了其卧底身份。

其间和尚一众在叛军处下榻,此人深夜面见高演,让人大跌眼镜,从少林在的湖南洛阳到都城湖北邺城好像就是到隔壁村那么简单。

周王让位更是傻之又傻,因为不愿意看到生灵涂炭、因为被几个人头搞得心神不灵、因为仁慈就要让位,而且这个角色的背景居然还是篡位上台,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叛军随便就兵临都城,而且这里一次,最后一集一次,两个国家都随随便便被兵临都城,也是让人无力吐槽。

回到三徒弟,他在一开始就迎来了个人篇章,虽然还是和老大共享。但后面却没有进一步的交代了,他是几个徒弟里唯一没有交代身世的角色。

本剧芒莱配了较多角色,比如纣王、骨头怪人和一众小角色。其次老妖子和其他一些配角也是由同一配音配的,此人亦配了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的程咬金、老夫子。

寺庙的架构过于简单,除了方丈,就是几个弟子,再就是没名字的角色了。几百人规模的寺庙架构完全被忽略,合理性也被践踏得所剩无几。不要说是省略了,没交代,围寺时出面的可就这几个人,全寺逃难时也就几个弟子在负责,没有除了方丈外的任何领导。

剧中喊招式也是一大槽点,出手还像报菜名似地介绍我这一拳叫什么,让人忍俊不禁。可以理解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少林功夫、让人明白他们打的叫什么,增强趣味。但由此带来的问题和不合理也不能否认。

四徒弟一个人打出去,救公主,方丈指着地图,分批派弟子到指定地点帮助,一个结束了才派另一个出门,完全忽略了路程。前面也是如此,距离直接忽视,卧底星夜几十公里来回。

立场前后不明确,二三徒弟打败白发女和骨头老头,废了后者武功,慈悲为怀,没有杀生。后面也多次放过复仇的白发女。最后一集面对一众高手,大杀四方,直接杀白剑、杀白发女,群杀大块头童千斤,基本都是见血的,我不知道怎么说了。何况他们还都是被下毒控制的,可以说是无辜者了,前面这么仁慈,后面大下杀手,还杀的时无辜人,令人不解,总不能是最后一集了编剧放飞自我,随便写完就不管了吧。

结尾老二表明心思,不想做王,就直接把摊子交给别国的将领杨缄了。让别国直接帮自己攻打自己国家就罢了,结果还把摊子交给人家,这是有脑子的人能写出来的吗。真就把观众当若智了呗。

本剧的一个我觉得还能讨论的有意思的点。就是在这个故事做铺垫,在背景/对话里引出接下来的故事的人。比如回忆里洛阳王被半疯的高洋折腾,渐渐也发疯。而皇上这个角色在好几个故事后才正式出场。比如潘长江演的县令向国师行贿,这个国师也是在之后的故事才出场,再就是杨缄跨越了老四和老二的两个故事。

最后,本剧的少林功夫过于夸张,初看觉得很厉害、很崇拜,这也难免造成反噬,因为实在太假,这种吹嘘反而会造成反效果、让人觉得少林武学、传统武术是骗人的把戏。

 短评

看得我又对武侠开始YY了,不过还是电影开来精细,电视剧水了些

6分钟前
  • 大风
  • 还行

我其实蛮喜欢谢苗小时候。

10分钟前
  • 苏半夏。
  • 推荐

小时候疯狂追来着,从来没想过一部和尚剧能这么上头🤣被二师兄李渊迷毁了。公主和亲的剧情看得想吐

14分钟前
  • 刷鞋大王
  • 力荐

时隔多年,电视剧重放,以前应该是12岁左右看的,那时超级喜欢谢苗和李炳渊演的角色

16分钟前
  • qin酥~
  • 还行

在我还是儿童时候看的,觉得很好看啊,看到这么多差评,想来是个儿童片吧

21分钟前
  • 九色十天****
  • 力荐

中国年轻武打明星:李连杰、成龙、吴京、赵文卓、甄子丹、释小龙、杨俊毅、张晋、李炳渊、谢苗、叶剑卫老一辈:计春华、于承惠本故事中几对CP:惠忍&贺儿、惠石&惜月、惠努&小娥 都挺感人的,尤其惠忍塑造的最得我心

22分钟前
  • DFB支棱起来
  • 还行

小时候看过,情节已经完全记不清了,就记得里面人物有大师兄二师兄,忘了他们的哪一个了受伤和一个女人(忘了什么身份)掉下悬崖,他拿衣服接水给那人喝

24分钟前
  • sunnyrain
  • 推荐

好剧好剧好剧 当时还是齐鲁台播的,每天晚上七点半准时收看,生怕错过细节nice nice nice nice。计春华老师是我童年阴影太凶当时可讨厌他演的这个反面角色了,致敬老师带给我们这么多好的作品。当初我最喜欢小和尚了太可爱了而且扫地的一般都是很牛逼的

26分钟前
  • 小鸽子
  • 力荐

主题曲很好听,千年的古寺,神秘的地方,嵩山幽谷,人人都向往。

31分钟前
  • smarvol
  • 力荐

小时候和爷爷弟弟在晚上一起守着电视看的,打斗场面蛮热血的,剧情扣人心弦。当时电视只有几个台,这是唯一好看的节目。

32分钟前
  • 木仓木
  • 推荐

至少北齐的王室在这里面是残暴淫乱的 这就够了

35分钟前
  • Fal Conde
  • 还行

首播时候看的,感受是新鲜,终于有一部新奇的能看的电视剧了。太惭愧了,喜欢三国演义中鲍国安老师的表演,刚刚才想起不就是方丈嘛。谢苗倒是一眼就认出来了,跟小时候李连杰的电影里一样。少林寺几个兄弟在一起的戏份,有群像的氛围,就是未必是个个演技厉害,只是他们聚在一起演师兄弟,特想看这样的时候。

39分钟前
  • 推荐

中央台在放的都是什么电视剧啊!惨不忍睹啊!

40分钟前
  • 李小包
  • 很差

剧情可以说是精彩了,因为这个剧家里的老一辈人终于把注意力从西游记上移开了。

43分钟前
  • Ed
  • 力荐

很喜欢谢苗和法提麦雅琦这一对,至今念念不忘。

44分钟前
  • 无患子
  • 推荐

第一部虽然是单元剧,但是剧情基本没问题,至少没有点快进。几个故事都还挺好看的,打斗场面也很漂亮。小时候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当然是四师兄惠努了,可能拿一把萧作为武器很文气吧,重温也还是喜欢谢苗(好吧我承认他真的帅)。不过几个师兄弟都很不错,没兄弟的戏份其实不算多余,算是在这群和尚兄弟中起到调剂的作用吧。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王刚老师饰演的高洋和郭达扮演的宇文邕,对比两人的经典角色,反差好大,演技好绝。

48分钟前
  • 清斋折露
  • 推荐

这一个系列我小时候可喜欢看了……记得的是南京老房子里铺在地上的凉席和空调,一楼的供销社,宽敞的大厅,不大的电视机 老房子拆了很久了,南京也不怎么去了,这些像是上辈子的事了。

50分钟前
  • j...oker
  • 推荐

2015.05.05

51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较差

真的喜欢李炳渊,可惜武侠没落以后就不见他了。。。

53分钟前
  • AyatiBoladi
  • 推荐

这部真的是2008年暑假美好的回忆了,其实当时也不觉得有多精彩,但能同爷爷、表弟一起看,就有了亲情的加持,片尾曲、众主创等都显得无比熟悉和亲切

58分钟前
  • 𓃹𓆟𓆉𓅪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