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我知道这是真的 剧照 NO.1 我知道这是真的 剧照 NO.2 我知道这是真的 剧照 NO.3 我知道这是真的 剧照 NO.4 我知道这是真的 剧照 NO.5 我知道这是真的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09-16 18:11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康涅狄格州的三河市,多米尼克(马克·鲁法洛 Mark Ruffalo 饰)是一个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的男人。他曾经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却因为刚刚出生的孩子的意外死亡而导致了和妻子之间感情的破裂,不仅如此,多米尼克的弟弟托马斯(马克·鲁弗洛 Mark Ruffalo 饰)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常常会做出伤害自己的举动,需要身为哥哥的多米尼克处处提防。
  在弟弟最终还是自杀身亡之后,多米尼克决定从自己的血脉中寻找答案,于是开始研究在很早之前就离开了他的父亲的真实身份,由此发现了自己家族所隐瞒的有关遗产的秘密。

长篇影评

1 ) 我知道这是真的 | 赎罪百年

文章首发于深焦DeepFocus,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我知道这是真的 | 赎罪百年

作者:特洛伊

微博/豆瓣:@dasisttroy

根据沃利·兰姆原著改编的《我知道这是真的》(I Know This Much Is True)于今年五月登陆HBO。短短六集限定剧通过聚焦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三代的故事,穿梭于亲情、爱情和友情之间,纵向地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家庭和美国社会跨越百年的赎罪历史。

《我知道这是真的》剧照

剧情逐渐发展,接二连三的惨案、悲剧被慢慢揭开时,剧集的核心也相映出现——赎罪与被原谅。跨越三代的家族史中,每一代人都拥有自己的罪恶,也因上一代的罪恶而承受着不同的惩罚,行在不同的赎罪路途上。《我知道这是真的》通过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将美国近一百年的罪恶浓缩在一个家族的变更中,告诉我们,谁犯下了什么错?又需要以怎样的方式去偿还?

种族之罪

故事中多米尼克祖父的手稿日记是衔接故事的纽扣,也是多米尼克寻找生父的重要线索。在我们慢慢得知多米尼克祖父日记的内容后,剧集的第一个罪浮出水面——种族之罪。多米尼克家族移民自意大利,他们的祖父是家族在美国的第一代移民。

20世纪30年代的美洲大陆宣扬白人至上主义,祖父多米尼克正是该时期的得益者。多米尼克运用金钱选购妻子,并一再强调要求纯正的意大利血统,避免美洲本土的印第安纳血统。种族上的苛刻流淌在家族的血液里。在多米尼克上小学时,同班里有另一对孪生印第安裔双胞胎,但多米尼克内心始终认为只有他和他哥哥是“纯正”的,这对印第安裔双胞胎是“肮脏”的,便撒谎祸害其中的姐姐,而最后这位印第安裔女生因为压力,自杀身亡。对不同种族、民族的包容是美国社会长期拥有的社会问题之一。

《我知道这是真的》剧照

在所谓先进、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美国人民本以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能以平常心对待种族问题,但就像多米尼克和他祖父一样,对原始本土种族的鄙夷和憎恶是根生蒂固的。这是编剧和原著作者对观众,特别是对美国观众,提出的一个问题,生活于21世纪的你,真的能够包容其他种族吗?剧集本身所带有的政治和历史,在当今的美国社会中重演,再次为美国民众上了一堂历史课,告诫他们,如何在这样的敏感话题里寻找答案。这样具有社会探讨意义的话题作为副线,一直支持着“多米尼克拯救哥哥”这条主线的发展。

在结尾我们得知,多米尼克和托马斯的生父正是印第安裔双胞胎的父亲,他们自己也拥有一半的印第安纳血统,届时,这条“寻找生父”的副线上升为故事主线,将这份“美国原罪”与亲情相结合,为从多米尼克祖父开始的赎罪路途画上一个句号。句号的另一面是亲情,换而言之,是无私的爱,这份来自家人的亲情能打破家族的诅咒,也能降解跨越百年的罪,同时也为当下的美国社会重拾这个被遗忘的、古典的方法论。

性别之罪

剧集中的女性角色戏份不多,但个个角色鲜明,代表了不同的女性声音,群像地描绘出女性在美国近百年来里所受的误解和灾难。无论是祖父的意大利妻子,多米尼克的母亲,多米尼可的第一任妻子还是他的女友,他们分别发表了女性在爱情、婚姻、家庭和生育上的“独立宣言”。美国女性的地位在20世纪50年代才逐渐被社会认可,在这个一直被白人男性支配的社会当中,女性的权利和自由一直处于“囚禁”状态,正如剧集里刻画的,女性在婚姻、家庭和生育中没有选择的权利,一切由男性决定。

《我知道这是真的》剧照

这也是多米尼克家族和美国社会赎罪百年的第二个罪——性别之罪。这种“囚禁”同样存在于男性群体中,多米尼克的哥哥托马斯,则是一个囚徒。托马斯的行为因为精神分裂症时常不自理,而他的不自理和相对软弱则被养父看作为雄性基因的缺失,男性的败类。受挫于养父的家庭暴力,托马斯的病一度加重,而母亲,也因受到来自养父的暴力威胁,不得不在这类男性极权前妥协。一代又一代,多米尼克家族中的女性分别想运用自己的力量打破这个枷锁,直到结尾,也是因为多米尼克的低头,才化解了这个罪。但是这样的答案是不完整的,因为它来自男性这一对立面,并非是女性本身的解放,编剧和作者无不警惕着观众,女性自身的解放之路,任重而道远,还需时间。

信仰之罪

剧集开始于托马斯在公共图书馆拿刀砍下自己右手,宣称自己在向上帝赎罪,以此来阻止海湾战争的爆发。在闪回片段中,托马斯也经常提起“越南战争”、“美国入侵阿富汗”这一类历史事件。他认为他的信仰能够带来和平,能够普及给更多美国民众,让他们在慌乱中重拾信仰,这也是剧集的第三个罪——信仰之罪。

20世纪的新一代美国梦成为了美国霸权主义的泡沫,在这层泡沫的掩饰下,美国民众生活在纸醉金迷中,逐渐在文化侵略和政治扩张中失去了自己的信仰。托马斯则是美国20世纪新一代的传教士,他们不被社会认可,时常被社会唾弃,因为他们是行走的指示牌,大声宣传着美国政府的罪恶。他们甚至会牺牲自己,来避免这场信仰危机,而这样的异样行为则给他们带了灾难。除开信仰,这同样是一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搏斗,他对美国的“崇尚自由”、“个人至上”的清教精神提出反驳,因为在美国历史中,个人主义始终占领上风,以托马斯为例的强调牺牲、集体和原谅的精神是少数。

在结尾,托马斯跳河自杀,这条关于信仰的赎罪之路也被迫中止,不过对于答案的追寻并没有结束,这也是剧集的留白之处,美国如何应对这场21世纪的信仰危机?美国民众是否应该继续跟随政府的步伐,还是自寻他路?

剧集的维度甚广,以家庭出发,展现一个国家近百年的历史与罪恶。这类罪恶往往是双向的,国家的、社会的行为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为,而个体的行为则被国家和社会看作一种回应。这类双向关系在剧集中首先建立于多米尼克与托马斯兄弟关系。在与社会护工和心理医生的交流中,多米尼克逐渐发现他努力拯救的不仅仅是哥哥,而是自己,兄弟之间单向的拯救和理解,也逐渐升级为双向。这层双向拯救的关系慢慢上升至国家与个体之间,讲述了群体与个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国家的罪恶被深深嵌入多米尼克的家族里,无论是在种族上、性别上还是信仰上,多米尼克家族所付出的代价都无形地反映出美国接下来的道路。这类创作手法十分巧妙,他将历史现象架构于个别家庭或者个体中,在一些文学创作比较常见,比如《雷雨》、《百年孤独》和《我的天才女友》,作者通过叙述个体故事,扩展开来,展现一幅历史群像,缓缓道出历史中社会的过错、国家的兴衰。该类故事穿梭于宏观与微观之间,使得这层双向关系不僵硬,非常自然。

《我的天才女友》剧照

剧集以多米尼克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述,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情感色彩,同时加强了故事的文学性,保留了原著的文学色彩。自序式的手法在电影中比较常见,比如在王家卫导演的大部分作品里,他都倾向运用主人公视角的叙述来推进作品与观众在情感上的互动。以亲情为载体,导演德里克通过运用这种叙述手法,为观众营造了多层次的情感氛围,在剧情转载点和高潮部分,让观众能够沉浸在剧集所营造的忧愁氛围里。同样,德里克多次运用时间交叉和蒙太奇手法,在时间上不断跳跃、闪回,在剧情上不断穿插、重现,垮经纬度地建设各个人物,从而多角度地刻画剧集的核心人物。

德里克的优点在于,他总能捕捉到亲情中最细微的变化和最不起眼的动作,转译为这份情感变质的根本。无论是两兄弟幼时在家里的互帮互助,在大学时期的分道扬镳,还是中年时期的长情陪伴,这些不同时期的碎片,在六集里一点点拼凑成一幅完整的命运双生的感人画面。

对于家庭和亲情的刻画,是德里克擅长的。在他2010年的作品《蓝色情人节》里,他运用了同种表现手法,不断闪回,描绘了男主角迪恩和女主角辛迪逐渐支离破碎的婚姻。镜头语言的切换也是《我知道这是真的》如此出彩的另一个原因。在闪回片段里,德里克通常选择手持摄影,跟随角色抖动的镜头仿佛为画面蒙上一层纱,也就如多米尼克脑海深处的记忆一般,时而历历在目,但却模糊不清,看不透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他们兄弟的命运。而在现实片段里,德里克则会选择运用高清特效镜头。

《我知道这是真的》剧照

每一帧都清晰可见,无论是托马斯在精神病院里的嘶吼,还是多米尼克因女友乔伊出轨,意外怀孕而转身愤怒离开,现实中的惨痛经历是这样真实,这样直击人心。手持与高清,仿佛为故事构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基调,一种是模糊的,为剧情打造了一座迷宫,让主人公深陷其中,探索命运的路途;另一种是清晰的,为故事安置了一面镜子,让主人公直面人生,发掘困境的出路。全程冷色的美术配合上康涅狄格州的取景,为潮湿的景象披上了一层独特的哀伤,画面与剧情相互贯通,与《奥利芙·基特里奇》一般,让观众每分每秒都沉浸在纯属这部剧集的冷色氛围里。

芥川龙之介在《河童》中曾写道:你自己的罪恶要自己去说,说了罪恶就会自行消失。多米尼克最后说出了自己的罪恶,那么社会呢?赎罪与被原谅,答案其实一直都在每个人的心中。

2 ) An Emotional Trip

匿鸣评分:9.5/10#Stand Out#:文学性/人性探索/完美演技/深刻性/细节

◼︎ Intro◼︎

【I Know This Much Is True】(我知道这是真的)由HBO出品,在2020年5月10日在全球首播,剧集并设定限定级HBO迷你剧,全集总共六集,每集约一小时时长,由Mark Ruffalo主演,一人分饰两角并担任执行制片。剧作的导演兼剧本改编则是导演过【蓝色情人节】(Blue Valentine)的Derek Cianfrance。

【I Know This Much Is True】根据Wally Lamb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描述的故事发生在1990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三河市,围绕孪生兄弟Dominick与Thomas Birdsey之间所经历的人生故事,哥哥Thomas从小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导致生活几近不能自理,故事的核心聚焦于弟弟Dominick,Dominick虽然精神正常,他的人生中却紧紧地被苦难所包围,兄弟俩的一生受尽残酷与不幸,故事中每一丝细节都细腻入微,真实的人生遭遇映射每一个普通人的点滴记忆,给予观者一种难以回避的压迫感,凝聚于人对生活和家庭历史的自我反观。

◼︎TheBook◼︎

Wally Lamb所著的同名小说【I Know This Much Is True】首次出版于1998年6月14日,本书被称为“史诗般的家庭传奇故事”,1998年六月入选了【Oprah's Book Club】(奥普拉读书俱乐部),并在1999年誉为本年度纽约时报最畅销小说,这是美国作家Wally Lamb的第二本小说作品,Wally Lamb一直坚持于用文学方式讲述最真实真贴近生活的现实主义生活故事,作者Wally Lamb获得了原著【I Know This Much Is True】的康涅狄格州图书中心终身成就奖(Connecticut Center for the Book's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1989年至1998年,他担任康涅狄格州诺里奇市诺里奇自由学院写作中心主任,并担任康涅狄格大学英语系创意写作副教授。他拥有康涅狄格大学的教育学硕士学位和英语硕士学位。自1999年以来,Lamb一直在康涅狄格州Niantic的最高安全性女性监狱约克惩教所(York Correctional Institute)的写作研讨会中担任志愿主持人。

Wally Lamb的处女作【She's Come Undone】(她的解脱)同样是极具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描述了一位名为Dolores Price的女性在纷繁复杂人生中经历种种创伤和折磨,不幸的经历把她慢慢推向痛苦的边缘。【She's Come Undone】以从女性在人生中包括:体重,强奸,虐待的父亲,漂泊的母亲,性混乱,堕胎,不合群以及无归属感等等的不幸元素去专注于女性个人化痛苦,Wally Lamb喜欢从很纯粹的感情的起落来雕刻女性心灵,使无数女性读者感叹书中所流露出专属女性的真实感受,共鸣感十足。同样的,书籍充满人类痛苦的共通性,使阅读者印象深刻,反思性极强。

如果以还原度的角度来看,该剧集达到了原著Wally Lamb所写小说时的心里期待,此外在台词与场景细节上,Derek Cianfrance导演保留了原著小说的绝大多数内容,并且遵从Wally Lamb在表达方式,影片以内心活动为聚焦点,以两兄弟的共同记忆为基点,回忆与现实时间线共同展开故事,整季影片文学性非常强,具象而立体的展现了美国二十世纪中页后页的移民/蓝领阶层的家庭历史。在原著近九百页的巨幅长度中,细微的社会变化和人性点滴都被捕捉的丰满透彻,什么是爱与责任?命运的答案是否值得被探寻?选择抓紧还是放下?等等疑惑都在书中以一个苦涩的人生来诠释它们。

◼︎Who'sBehide It◼︎

Derek Cianfrance,出生于美国罗拉多州莱克伍德,导演处女作开启于1998年,执导剧情电影【亲密兄弟】。2003年凭借动作片【黑街神话】获第19届圣丹斯电影节摄影奖。2010年执导电影【蓝色情人节】获得第26届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剧情片提名。2016年自编自导的爱情片【大洋之间的灯光】获得第73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

Derek Cianfrance擅长于摄影、剪辑、编剧和导演多个领域,自编自导包括摄影在内都有他一人负责的电影已经至少有三部上映,而在【我知道这是真的】中,Derek Cianfrance再次尝试于三个熟悉角色想要对整个剧集的质量和细节严格把关。

【蓝色情人节】是Derek Cianfrance众多作品中最亮眼最展现导演水准的一部,【蓝色情人节】的对爱情和婚姻的表现张力之强大,像是以摄像机作为“记录者”角度来记录一段真实而心碎的生命体验,茫茫之中撕心裂肺或是支离破碎的爱情感受与无数人产生关联,哪怕是很多年以后对影片所传达的悲剧之经验也印象深刻,导演Derek Cianfrance像是在人们真正生活中的种种厄运里寻找人性的规律,【蓝色情人节】与【我知道这是真的】都在由人性多样性的思想出发,讨论‘对爱有期待的人们’在经历不幸命运的冲击时,人们如何选择生活如何如何被改变。Derek Cianfrance擅长把焦点对向人的心灵深处,由破碎的心灵自己来发声,并着重从肢体语言来传达思想,制造氛围去等待真实感情的自然发展。

在演员上每个演员包括群众演员都表现得细致入微,而Mark Ruffalo所饰的兄弟两角色真让人点头称赞其对剧本理解之透彻和入戏之深,Mark Ruffalo透露自己花近一年时间反复阅读原著,并一开始就从中看到了自己和自己家庭历史的影子,Mark Ruffalo是意大利裔在美国的第二代移民,早期家庭也挣扎于艰辛的工人阶层,并饱受国家种族歧视和家庭心理疾病的困扰,家庭一直到Mark Ruffalo爷爷白手起家创建的工厂的成功才慢慢走上富裕,但在2008年Mark Ruffalo的弟弟ScottRuffalo在赌场被枪杀身亡,Mark Ruffalo说自己好像接受了一个厄运般的诅咒,人生总是有突然起来的苦难让人无法面对。

◼︎The Trip◼︎

'Life just likeariver. '

如果你提前预览过关于本剧【我知道这是真的】的影评,可能你会被大多数观影者所提到“丧”或“抑郁”的概念所影响,首先在笔者看来这并不是一种“丧”或“抑郁”应去描述的作品,它是一段渗透在多少人血液中,关乎个人化情感起伏的特殊而共有的旅程,它是私人的家庭关系与人与人感情的记忆河流。【我知道这是真的】的故事可能比起大众的人生溪流更湍急,但每个命运一样不可控;与幸运的平坦相比蛮富颠簸,但都途径人类历史、承受生之重负。它所展现的人生之河的概念与[The River]一曲异地同春,波涛之水就是往昔流向空白结局的所有情绪、执着、羁绊与关于人生本身的那个时刻在更改的“答案”,借本剧Dominick所说重温感叹,“You know, someone told me once thatthis river is life, and all it's doing is flowing from the past into the future. And just passing us as it goes.”

剧中多次用生命比喻河流/瀑布,尤其哥哥Thomas在多个人生转折点都与瀑布/河流场景相关,生命的历程像是一条河流,上游和下游的水是同样一滴水,人存在于当下这个短暂的瞬间,这个瞬间就好似河里一滴水,水滴看不见、感受不到更掌握不了河的走向、坡度和流量,哪里会干枯、会有石头的阻碍、会断流是人从整个完整人生中都难以得到的无序规则。有人生来就在大海,有人生来却在沙漠随时可能干枯,人如何找到自己在生命旅程中的定位呢?又怎样找到与命运和解的答案呢?

'Connection' 手足之情在影片中体现到了极致,同卵兄弟的关联在人生使命上超过了所有嘴中许诺,人到极难之境时健康一方依然全情对待,惨淡的基调中缓缓的一丝温情让人敬佩神往。母子亲情也展露浓厚的一角,又极其真实的表达出传统家庭亲情之间的晦涩和内敛。值得一提的Dominick与前妻的再次相遇,双眼躲不开的深情与愧疚让人动容,出神入化的感情,投入的表演,难以想象是这一部写在剧本上的戏那么简单。

导演Derek Cianfrance与作者Wally Lamb在HBO的电台交流时Derek导演说到,自己对本剧的这段人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称其想法为“Big Bang Structure(大爆炸结构)”,解释为一切开端于一次难以设想的创伤的出现,以此剧为例故事开始于哥哥Thomas在图书馆的“献祭”仪式,Thomas在众人面前切除了自己的主导右手,作为中东战争为国家耻辱的自我对上帝的偿还。在巨大抉择的前与后故事走向了双线扩展,向过往的回忆与向未来的延展在同时Big Bang结构的扩张,就像宇宙的开端,像一切物体的开端一般由一个大爆炸式多维度的立体延展组成历史,创造感知。从这样的艺术表现方式,观众们像经历自己的个人成长一般,与剧中人物一同回忆往昔、设想未知。

笔者一直认为好的音乐与好的电影有一个共性,它们都是真诚的情绪与个人化感受的结合。而其中,承载情绪释放与情感倾泻的程度越接近作品承载能力的最大临界值时,音乐或者电影(电视剧)才越像真实中的饱满的精神体一般具有与生命同样复杂性和存在感,【我知道这是真的】就是这样丰满的艺术品。

它是笔者的2020年绝对最佳观影体验,值得重复的观看,而剧中无时不在传递的人与人间的责任和深情,在不断暗示我、提醒我,‘爱’这一动物之最高情感身处于米兰昆德拉所说的不可修复的一次性生命体验里的弥足珍贵,而更让我深刻认可——对于‘爱’的真诚与执著是一种实现个人生命意义的‘完整性’的钥匙。

如此个人化的故事却蕴含了一个时代下的无数家庭所经历的相似苦痛,导演Derek Cianfrance借原著作者Wally Lamb的“人性记录”和“人性挖掘”为此剧铺垫一种极深刻的人性探讨,两兄弟拥有很反差的性格和精神状态,但却在不同人生阶段展现出对人生多层次的人性之善,以属于自己的方式诠释对自己在乎的人、回忆、快乐、生活真相、平静、爱与宽容的不渝。

'It WasAllWaterUnder The Bridge, Just Let The Past Lie.'

最后,不如说这是个关于自我救赎的故事,人生实难苦长,往往救赎躲藏在巨大的绝望之后,尤其在2020年,人类正在失去生命、失去工作、失去权利,怎么看待人生——才是决定命运走向的关键。万事从外归因,人生就总像抓不透握不住的宿命,该剧注重使用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辅导的辅助角色对创伤进行从反向归因(也暗示他人辅导或引导在抑郁症治疗环节起重要作用)。

‘命运可以看作缘分,痛苦看作阶梯,失去看作礼物,缺失看作宽容。’人在自我救赎的路上总是抑郁寡欢的,有人忘了初衷、有人看不见终点,然而黑暗与光明永远对立共生,虽然阴影对面并不都是光明,人与自我(执著、偏执、过往等等)和解、宽容他人和坦然接受现实这三点可能是自我创造积极未来的一种有效方式。

原创来自微信公众号:匿鸣silentbuzz

3 ) 评论

最初,更多的人是出于好奇,想看绿巨人鲁法洛一人分饰两角的炫技,后来,那些看热闹的“超英”粉丝们在这部剧面前纷纷败下阵来。他们或许会觉得莫名其妙,因为这故事没有戏剧性的大开大合,在激烈的开头之后,就陷入了无尽的现实琐碎,鲁法洛用一脸苦涩演绎了一段似乎永远无法甩脱的绵长厄运。就像他饰演的多米尼克在经历了众多苦痛之后,大喊,“我们是被诅咒了。”

4 ) 《我知道这是真的》观感

如此多的苦难如何能都降临到一个人身上,编剧让我们相信这是诅咒,从祖父辈所传下来的诅咒。探讨这部剧离不开其与该隐和亚伯的关系,手足相残兄弟相戮,人类的原罪如同癌症,延伸到子孙的身上。 Dominic相信了这个诅咒,刚开始的他明白发生在Thomas身上的这一切是生物是化学,与Thomas的成长经历没有关联,但是读过祖父手稿的他开始将自己归类,把罪责揽上自身,直到他能逐渐接受自己和继父。最后的转变明显到导演特意给他换上了红色的衣服,这显得相当刻意却相当有效。在最后为了表现Dominic摆脱了诅咒,事实上编剧很巧妙地从第三四集就开始了铺垫,他失去了一个兄弟,却又找回了一个兄弟,这是他的赎罪,也是他的解放。 以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家族内部的苦难为主题,这部剧很像前几年卷福的《梅尔罗斯》,只是《梅尔罗斯》的拍摄手法更加精致更加英式,而《我知道这是真的》的手法更偏向纪实,手持相机和面部大特写更加重了这一风格。 马克叔是我最喜欢的男演员之一,他的角色总是很愤怒,带着点愤世嫉俗,又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他角色的愤怒并非毫无理由,当你现在这些角色的角度去看去感受去思考,你就会像《我知道这是真的》中的社工一样,发现“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如此生气了。”

5 ) 上半年最被冷落的佳剧,从家族史窥见美国的原罪

1

晴云,远空。正午。

康涅狄格州州三河图书馆,教师、学生与工作人员均沉浸在一片和谐的氛围中,一串经咒般的呢喃却渐渐响起。

一个男人,三四十岁上下,名叫托马斯·伯兹,任谁也阻挡不了他虔诚的经诵。

“原谅我们的罪过!”

“拯救我们免于罪恶!”

“若你的右眼使你跌绊,将之剜去!”

“若你的右手使你跌绊,将之砍去!”

一把锋利的匕首忽然从他左手中扬起,而他的目光已将自己的右手瞄准。

“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可教全身堕入地狱!”

弯刃的匕首挥落,发出割肉入骨的声音。

他在执行一场献祭。

为什么?

这个割下右手的男人托马斯,从表面上看他只是一个精神病人。他有一个兄弟,名叫多米尼克。整部剧围绕这对兄弟的从小到大的经历徐徐展开,但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一部渲染苦难兄弟情的电视剧,那就太可惜了。

这两兄弟的个人史与家族史,折射的恰是美国的过去与今天。

2

多米尼克被叫到医院签字允许医生进行续肢手术,托马斯强烈抗拒,坚决地声称这是宗教行为,这是一场以自身为祭品的献祭仪式。托马斯对海湾战争时期的美国政府发出深切的批评,并宣告,他在为美国赎罪。

眼看托马斯如此执拗地挣扎,多米尼克悬笔许久,终究没有签下自己的名字。他想的是:二十年来第一次,他能替自己做一回主。

多米尼克和托马斯人生起源于幸运和奇迹,他们是一对出生于新年之际的同卵双胞胎,在出生的那天,他们登上了当地报纸的头版。糟糕的是,自此之后,幸运和奇迹就与他们彻底绝缘了。他们的人生逐渐而有序地滑入深渊,成为一个悲剧。

他们落地的时间只相隔六分钟,但就是这六分钟使他们都出生年份相隔了一年。这短短的六分钟似乎还改变了更多的东西,甚至导致了他们截然不同的人生。托马斯从小就显露出智力与心理方面的障碍,这一部分源于继父的虐待,一部分源于母亲对他说过的一些话在他脑海留下了不幸的种子。从更神秘的角度而言,这更像是一种诅咒。在下图,我们会看到继父拿起他吃饭时撑在桌上的右手,用力在摔在桌面。这正是他后来发生抽搐症状的手,也正是他献祭时不顾一切砍掉的手。

被诅咒的不只是托马斯,还有多米尼克,甚至整个家族。多米尼克从小到大,最大的愿望就是摆脱托马斯,托马斯就像一只令他不断下沉的锚,将他的人生拖累了整整三十三年。若没有托马斯的羁绊,多米尼克会是一个出色的教师,而不会沦落为一名粉刷匠。他还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而不会与自己深爱的前妻黛莎分道扬镳。

看起来,是托马斯诅咒了多米尼克。直到那一天,托马斯翻开外祖父留下的厚厚的回忆录。

3

多米尼克与外祖父同名,外祖父是意大利人,巧合的是他也有一个兄弟。外祖父是踏上新大陆的移民,他成功地改变了自己苦难的命运,在这片大陆扎下了根,成为定居在康涅狄格州三河镇的一名土地主。

但是外祖父的成功之路肮脏而血腥。首先,他侵入了印第安原住民的地盘,杀死这片土地上所有的兔子(兔子象征的就是原住民)。然后,他失手害死了自己的亲兄弟。接着,他给用钱买来的两个妻子带去无尽的噩梦。

诅咒降临了。妻子在诞下一名女婴后,死于难产。外祖父家族从此子嗣断绝。当他从血泊中抱着女婴,悲恸地走出门外时,草地中冒出了一只兔子,那本该被他灭绝了的兔子,如同复仇使者般的兔子。

诅咒似乎并未因外祖父断子绝孙而停止。就在外祖父死的那一年,他的独生女怀孕,诞下一对同卵双胞胎,他们就是托马斯和多米尼克。外祖父命运的阴影笼罩着他们。首先,多米尼克得到了和外祖父同样的名字。其次,和外祖父一样,多米尼克也拥有一个不断拖累他的兄弟。而且,多米尼克在小时候也无意害死过一个印第安女孩。作为代价,他新生的女婴死在摇篮之中。

多米尼克仿佛在重蹈外祖父的罪恶之路,也无法拜托家族延续下来的诅咒。而托马斯整日神神叨叨地,认为一切都是敌人对自己的攻击,而他的真实身份是圣彼得(耶稣十二使徒之一,被倒钉于十字架而死),遵循耶稣基督的教谕,为美国赎罪。

4

这么看下来,这就是一个怪力乱神的故事,但其意旨自然另有所指。将两代人的命运对比观之,我们看到的是另一个故事,一个用意更为深刻的故事。为了得到答案,我们将多米尼克的家族史与美国历史对照来看。

多米尼克的外祖父是意大利移民,而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的西方白人是意大利人哥伦布,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新大陆的初代殖民者。与哥伦布一样,外祖父既是一个勇猛的开拓者,也是一个给原住民、原生态带来灾难的入侵者。美国历史的开端,源于殖民主义,这是星条旗上无法洗净的原罪。

并且,罪恶的不仅是历史的开端,罪恶成为一种传统,得以延续。我们在多米尼克的经历中看到了他对外祖父罪恶之血的某种继承。而对美国而言,本土性的殖民主义转型成一种扩张性的新型殖民主义,我们一般称之为霸权主义,剧中不断提及的海湾战争就是这一性质的体现。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有关海湾战争的电视、广播片段中,美国人都在叫嚷着大棒与拳头,只有托马斯一个人坚决地表示反对这一意识形态。剧中的家庭行为与国家行为存在某种同构,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霸权主义,正像是家庭中的父权主义的延伸。无论是面对殖民者的原住民,还是面对美国强兵硬甲的弱国子民,又或是面对继父之威压的托马斯,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是同一类罪恶的受害者。在家族史与美国史的类比中,我们能嗅到的事实是:罪恶在延续、弥漫。

托马斯是一个精神病患,但是在隐喻的结构中,他是一个赎罪者,因此他砍下了自己的手献祭。因此,被关在司法医院时,他希望多米尼克给他舀一些瀑布中的水,清洗自己。那是镇上一条愤怒而汹涌的瀑布,被多米尼克诬陷的印第安女生就是在此自尽的。这是一条冲刷着数百年罪恶的瀑布。

最终,托马斯自己也走进了瀑布,死在其中。这里,救赎的意味非常浓厚。

5

罪恶滔滔兮,将流无际涯乎?面对罪恶的传统与延续,我们能否跳出这一宿命轮回?这是属于一个家族的命题,更是属于一个国家的命题。

剧中给出了答案,答案就在生父的秘密中。故事的最后,多米尼克终于得知自己的亲生父亲其实是一个印第安原住民,亨利·德林科沃特。德林科沃特这个姓氏,意味着多米尼克与儿时班上的另一对双胞胎其实是同姓的堂亲。那个被多米尼克诬陷后自尽的女生,是他的堂姐或堂妹。

答案早已写下,多米尼克自己的血中早已流着印第安人的血,自己的生命和家族的兴荣都是由这片异乡的土地赐予的。

将眼光放宽至全球与整个人类史,答案也已经写下。无论种族,国籍,地域,在某个时刻,我的血中早已流着你的血,你我早已血脉相连。

当下的世界,文明的冲突,制度的龃龉,种族的对立,宗教的相斥,依旧看不到消融的尽头,互利共赢的全球化势头进入退潮期。

然而答案真的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几个大字。这几个大字体现的是一种大共同体意识。如果末日降临,只有大共同体意识凝聚起的力量才能建起新的诺亚方舟。这种大共同体意识,才是解决全球性大冲突与大撕裂的最终径途。但这种大共同体意识,也有赖全人类所共筑。

(公众号:段雪生)

6 )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成为多米尼克,也可能成为汤玛斯。

看这部剧会引起共鸣的人,或许只有那些真的到了40多岁,曾经经历过类似体验的人。

那些人一定不在少数。

人生走着走着, 不知不觉有的人就会偏离轨道,阿兹海默症、血管型痴呆症、剧中的精神疾病,或是其他的身心障碍、难病等等从出生起就潜伏在身旁,等到年岁渐长,才发现能健康地活到80岁,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我永远忘不了睡到凌晨三点,打开父亲卧室房门,发现他的手上拖着自己的一坨软便,望向我的目光慌张而害怕。

他因为脑梗塞导致的脑部疾病,变得越来越严重。

但到最后,他对自己的自尊与羞耻心都没有完全退却,到后来,他因为拒绝吃药导致身体情况持续恶化,或许也是他对自己的一种选择。

即使没有经常在身边陪护,我也深深感受到了第二集结尾,在心理医生的办公室里,多米尼克那段旁白中饱含的吼叫,那几乎是每一个病床边陪护过的人曾有过的挣扎:

我觉得弟弟就像一辈子的重担,他生病前也一样,还没砍断自己的手也一样,他随时压在我的肩膀上,我就只勉强有一点喘息空间,我以前总以为有天能摆脱他,解开束缚,但现在我40岁了,依然身在精神病院,为他东奔西跑,现在我总算懂了,他是我背负的诅咒。

严重的慢性疾病就像是一个诅咒,无论是身体上,或是精神上的,时间一长,无论是生病的人,或是身边的人,也会被包裹在这个诅咒中,除非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这诅咒只会把人拖进深渊之中。

身份不明的父亲,偶尔体罚的继父,和弟弟玩兔子游戏的母亲,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双胞胎兄弟,因为各自的特性成为了不同的人。敏感懦弱迷失了自我的哥哥和用坚硬外壳保护自己的弟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有时也别无选择。

多米尼克对自己的所有指责与懊悔在汤玛斯葬礼那天一泻而出,对象是继父雷。在汤玛斯被关进小黑屋的时候,他没有去开门;在汤玛斯打不开公交上的厕所门时,想出办法的是别的学生;在汤玛斯被继父批评时他总是乖乖听着;因为汤玛斯的异常而在上大学时排斥他……他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将弟弟推得更远,最后却只能一个人来抗不作为的结果。只剩下了他一个人。

父亲走后,母亲常常自责,没有在可以陪伴的时候更有耐心。在写下这段文字时我突然发现,母亲和多米尼克竟然有某种共通的特点,尤其在拒绝所有人的帮助这一点上。她总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却也常常在无可奈何时气急败坏。而我正变得越来越像她,在某一方面也越来越像父亲。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成为多米尼克,也可能成为汤玛斯。

鲁弗洛的演技真的让人叹为观止,查了维基才知道,为了演多米尼克的戏份他先减肥6.8公斤,之后再增肥14公斤演了汤玛斯,饰演替身的加布·法齐奥 (Gabe Fazio)也同样增增减减,才完成了一人两角的演绎。

短评

一直在想有没有一部剧能跑得像电影一样…这部就是了,人物刻画足够细腻,故事结构插叙,超级好的剧,可遇不可求

6分钟前
  • Alyssa
  • 推荐

这个剧情简介的要素过多看得我一脸黑人问号???

9分钟前
  • Zodiacseven
  • 还行

配乐 色调 镜头 都体现了HBO的一流水准 马克叔的演技好棒!继续观望

11分钟前
  • 西区苛刻
  • 力荐

分饰两角不少见,精神分裂也不少见,能不“炸裂”表演出来的没几个,给马克叔颁奖吧!

15分钟前
  • 力荐

Living means suffering. 残酷但真实,隐忍着隐忍着,人就都离去了,事就都消散了,但回忆始终都在。一开始看着有些出戏的绿巨人,最后就成了两种悲伤生活象征的代表影像,鲜明,深刻,一星给马克,剧本身三星半吧

20分钟前
  • Paranoia。
  • 推荐

若看不出来一人分饰两角,是演员演技的高水准代言吧。人物刻画细腻到位,以至于也不会觉得节奏缓慢。反倒是那种悲伤、孤单,压抑得如同上海的黄梅天,不知何时是个尽头。

22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精神分裂的弟弟和煎熬操劳的哥哥两个悲悯揪心的角色 完美融合在平时欢脱蠢萌的马克叔身上 两个角色感情的对立性与复杂性 一人驾驭 自然得当行云流水 事实证明不论是超级英雄同性恋人律师小偷记者音乐家坏人好人普通人 马克叔没有任何时候让我不️

26分钟前
  • t0psh1t
  • 力荐

这简介详细到剧透的程度了……

31分钟前
  • 一色纱英
  • 推荐

这个剧本太绝了!演技发挥也太好了!

32分钟前
  • 轻罗小扇扑流萤
  • 推荐

Get this man a fucking Emmy already.(更新一下,横扫主要奖项:艾美奖✅ 金球奖✅ SAG✅

34分钟前
  • e|理智型神经病
  • 力荐

呵呵~能看到剧集已经不错了。假若当下十几亿“银民”都看这剧或原著…也斗不过朝阳区大妈~PS!第一集结尾手持镜头堪比24K特效。完美。

38分钟前
  • 46562002
  • 推荐

唉,心理医生的话大概就是这部剧的主题吧:take it easy on urself、适时放下担子、放过自己。谁不想一身轻松往前走,可要是生活不允许呢

41分钟前
  • pissoff
  • 力荐

迄今为止,2020年度最佳。极具文学性,隽永,苍茫。如此个人化的故事,聚焦一个家庭,却如此磅礴。命运诡谲,救赎藏在绝望之后,上帝的恶作剧还是恩典与奇迹?

45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看狩猎的时候恨不得麦子叔能变成汉尼拔,现在又恨不得马克叔变成浩克

50分钟前
  • 小狐璃
  • 力荐

我个人觉得,可以翻译成“我只知道我该知道的”。剧中的每个人,从多小的路人角色,到主角,本都只该知道自己该知道的,有些人也努力保持这种无知。但主角没有停下脚步。

53分钟前
  • 纯Jun
  • 推荐

第一集,看的过程和当年看《海曼》太相似。人活着苦多于乐,可仍要走下去…

58分钟前
  • 漆黑一片
  • 推荐

有人说,人生的苦难是磨炼;有人说,人生的苦难是价值。难道,“痛苦才是真正的人生”?

1小时前
  • 环山村人
  • 推荐

第一集不错,继续观望

1小时前
  • 李巍
  • 力荐

一个“《遗传厄运》式的故事”。以为总能长大摆脱,或是可以行进不同轨迹直至告别,但过往却终如潮水般不断汹涌袭来,最终包围湮灭。海湾战争、精神疾病、PTSD、艾滋病、抑郁、死亡…无数看来沉重残酷的字眼密集地冲入画面,注定了这个故事的不凡和如炸弹般的情绪释放。大半个近代史与社会变化都浓缩在了Thomas和Dominick的人生中,由他们,体悟着沧海桑田。唯有直面这些失去与痛苦,试图最终找到出口—“我”,一个多么模糊却又始终相伴的存在。【首集很任性的宣泄,第五集试图做“独立集”,这种安排都显得有些奢侈,某些时候打碎了剧集的节奏】

1小时前
  • 基瑞尔
  • 推荐

马克叔一人分饰两角并不算是片子的亮点,片子一开始就奠定了苦难深重的根基,后面的剧情会越来越复杂

1小时前
  • RR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