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那么真实,那么痛,那么迷人(剧透)
我最喜欢的Leonard Cohen主唱的主题曲Never Mind,片头曲以红白两色为主,每个的角色的头像都没有完全的呈现出来,全部都只是轮廓的剪影。
我喜欢它的结尾,不造作,不提供虚假的阳光,不给你一点点的侥幸心理:对,世界就是这么残忍,有些人就是这么倒霉。四个主角,一个在被在背后打死;一个被捅了一刀以后扔在茫茫沙漠,每走一步背后都有一群乌鸦在等待;一个在树林里被追捕,连最后的遗言都没能发出去;唯一的女主不得不远走南美。但若是问我最喜欢谁的结局,那一定是Ray的。Paul虽然死后被追认为英雄,但一生都被自己的过去和性倾向困扰,他是一个被观念所压抑,甚至所奴隶的人,最后的死因部分也是因为放不下同性恋的身份。Frank其实最接近自己目标,最后却输在一套西装上,“我也是到三十八岁才穿上像样的西装”,他放不下的是四十五年人生的奋斗。他妻子劝他放弃的时候他回答的口气让我想起被“套牢”的股民,Frank是被他自己曾经拥有的财富套牢了,一直套到他死的那天。他是这四个人里最聪明的,有着生意人的狡黠贪婪,说话进退得当,颇有大佬风范,可惜对于名利实在是太过于执着,但讽刺的是,这种人身上最大的优点恰恰是永不满足。至于Ani,这一切改变了她什么?她爱上一个男人,然后又失去了他,远走南美的那一天还肩负着为同伴沉冤得雪的重负。而Ray,却放下了他的执念。Ray的形象一直都是愤怒型的,对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一点挫折就把自己埋在烈酒和毒品里,在故事真正开始前,他的生活就已经混乱得难以为继了。他得知自己杀错人以后的那一句咆哮:“So I sold my soul for nothing.”真是让人心有戚戚然。在吸了一包可卡因,抽了两包烟,干完一瓶烈酒,徒手打碎了装满和儿子一起盖的模型的玻璃柜后,他放弃了和命运的死磕。他知道自己不适合当父亲,也无法当一个好父亲,他甚至都不能确定能不能过好自己生活,又怎么可能独立照顾孩子?既然无法改变自己,那也不必再勉强别人,他放下了自己的不甘心,也放下了现实生活对他唯一的羁绊。
当Ray被击倒前靠在大树上最后一次仰望天空,阳光,树叶,石头,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灿烂的加州阳光透过百年大树翠绿的枝叶照在他的脸上,那么晴朗,那么明媚,那么有生命力,而他却将要死去。我相信那一刻他的内心一定是宁静的,他的眼神是那么平和,连喘息都变得缓慢,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有了一个确定的答案。
当镜头切换到天空的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马家辉一本书的书名:《死在这里也不错》。
2 ) 受损的人生
《真探》第一季珠玉在前,无论是编剧团队还是粉丝,大约都会深感压力。作为一名诚实的观众,我反复告诫自己必须放下成见,以空白的状态看待第二季。显然,它的创作者亦作如是观,以至于完全舍弃了第一季所有的模式与特色。
首先是中心角色的模糊。第一季虽然采取了侦探剧传统的搭档模式,但拉斯特强烈的个性魅力使他成为绝对的主角,而整个案情也以他的执着来展开;第二季有三位警探:雷,安妮和保罗,以及黑帮头目弗兰克。在难分主次的舞台光圈中,四个人的命运与案件形成互动,这就意味着案情不再是具有独立地位的客体,如第一季的进程那般等待被“真探”发掘,而是在四位人物的际遇、个性中呈现,甚至因此有了新的枝叶生发。
这会造成一个很容易被人诟病的问题:没有焦点,散漫。的确如此,但似乎也是编作者有意为之。我揣度大约是为了与第一季过于强烈的“超人”风格相区分,第二季力图构造某种没有边界的泥淖般的现实,用”自然“的方式再现现实人生的混乱和不可掌控,这不仅是对”现实“的理解,也是种美学效果。
雷的妻子数年前被强奸,求助于弗兰克寻找凶手,身为警探却亲自扣动扳机射杀了对方,从此彻底改变了人生轨迹;安妮沉迷于赌博和随意的性关系,疏离父亲和妹妹,这一切似乎源于幼时曾被父亲的朋友囚禁;保罗极力隐藏自己的同性恋身份,靠药物维持与女友的交往,讳言在伊拉克战场上的屠杀。三个完全不相干的人因为市政官员的死亡被串联在一起,而这场谋杀案也导致正欲洗白过上安稳家庭生活的弗兰克失去了苦心经营多年的财富和产业。四个人或出于工作需要,或出于挽回生意而有了共同的目标。
拉斯特贡献过太多尼采式的名言警句,以至于这一季运用了大量的留白手法。烟雾缭绕中沉默地互相观察与警惕,惺惺相惜后的安慰都是多余,并肩作战分离时只简单地握手告别——你能感到角色背负了太多不堪的过往以至于不再多打量生活中偶尔闪过的亮光。三位警探最初并没有太强烈的破案意愿,他们明白自己只是政客的棋子,走走过场挥挥手各自回归便罢。怎想vinci市的政府和警局已经腐败到这样的程度,公然的犯罪与谋杀,不惜大量的城市平民死亡去掩盖真相,他们不仅是棋子,还是打算被牺牲掉的棋子。被迫在绝处,反击已势在必行。
但故事并不打算给人希望。酒吧里女歌手忧伤的吉他始终挥之不去,保罗被腐败警察射杀,“杀了个死基佬而已,又怎样?”
此时我们在各自碎片化的陈述中才明白,雷杀错了一个无辜的人而非强奸犯,安妮被囚禁是出于自愿甚至带着青春期女孩的虚荣——两个“堕落”的人已自认万劫不复。罪案与暗黑的人生交织在一起,权势阶层彻底的道德沦陷与小人物隐秘的恶感形成一道无望的风景线。
这是否即为现实一种?没有英雄,只有小人物,罪恶在延续。弗兰克因为钻石和尊严丧命荒漠,雷为了看一眼儿子被跟踪最终死在丛林。安妮最后将罪证材料交到了《时代》的揭黑记者手里,这结局令我们想起第一季的最后拉斯特仰望星空说的那番话,“光明还是会多一些”,事实似乎恰恰相反。
两个女人,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和忠心耿耿的保镖堙没在委内瑞拉嘈杂的人群中,有种固执的悲壮,也有种绝望的渺小。在最后一刻你突然领悟,这一季与detective压根无关,它只想展示给你生活本来的样子。
3 ) 毫不逊色
跟第一部平分秋色,个人意见。
三个真探,加一个小混混,人物的互动感觉还是不错。虽然每个人都有极其复杂的背景故事,但倒也相溶。
谁能想到,这一开始的疑案根本就是一时冲动复仇杀人,没有什么阴谋诡计,只是泄愤。
但从这案子开始引出的种种,才是赤裸裸的罪恶与黑暗。
最后,记者的报道还不知道最后能不能登出。但是那些站在权力顶端的人物,依然一个个笑逐颜开,披着正义和民主的外套,继续干着禽兽的勾当。
至于那些已经化身血水的小人物么,谁还记得?
4 ) The Only Thing Worth Fighting For
第二季看完了。想想肯定有人会拿它跟第一季比较,论演技,论编剧和导演的水平,论文化内核以及精神感染力等等。
我的意见很明确,第一季属于神剧(褒义),第二季属于精良制作的类型警匪剧。
从故事背景讲,第一季的剧情发生在坐落于密西西比三角洲的路易斯那-新奥尔良,混合着保守闭塞甚至并未开化的的传统美国南方以及法国-海地文化诡异特质,而剧情中又多多少少包含了Cult邪教和巫毒等超自然元素,在莽莽苍苍湿热破败的南方沼泽中发酵,加上两位大师的封神演技,IMDB至今仍然9分以上的评分也是不足为奇的。
而作为传统意义上美国第二大都市的洛杉矶,由于人口种群的多样化,其开放程度和多种文化的剧变烈度都要强于路易斯安那。你在第二季看到的最不堪的镜头或许只是非法移民的廉租房和血汗工厂里面辛苦劳作的亚裔墨裔苦力,却绝然见不到第一集里面大坏蛋住的那个堆满了垃圾废纸并且游荡着身穿油浸浸汗淋淋脏裙子妇人的荒野“豪宅”。
没错,第二季着力展现的既是在天使之城繁荣奢华的光亮背后,天使之翼的阴影下暗藏着的罪恶和阴谋。就说剧集系列标志性的片头景观里那一座座气若游丝却依旧岿然盘踞在地平线上的重工工厂,这些曾经为这座城市奠定发达基础的并且吸纳着千万就业岗位的工业设施如今却因为经济类型的转变和污染的加剧成为了洛杉矶经济圈的负担。第二季的整个氛围是压抑,困顿,残破而又令人伤感的。三个各自带有精神或肉体伤痕的警察在昏暗的境遇里与自己身边以及内心里的敌人角力,共融,又不知如何解脱。每个人的内心都是痛苦不堪并且绝望的。再加上那个一路拼杀奋斗,年过不惑却依然游走在天堂地狱一线的黑帮老大(从来没想过文斯沃恩能把一个正经/正常的人演的这么好)。
不去谈详细的剧情,只从剧中主角们的状态以及里绕在剧情内外的气质品味,整个第二季的故事就从Felicia的酒吧里面那个颓废落魄的驻唱民谣歌手的歌声里传送出来,和着昏沉带着醉意的电吉他,磁性而又直触人心肠的嗓音夹带着梦呓般的唱词反复叠颂,像是逃离人群用自己这最后一点尊严维系着理智的人,对着墙壁泣诉着自己的遭遇和对生活的愤慨。《The Only Thing Worth Fighting For》,单这一首歌就足以敌过第一季中所有的插曲(不算那首灵异鬼魅的片头曲,那首实在经典)。几个主角在一整季的时间里努力为自己最后残存一点希望(the only thing)拼上了一切。最终杀身者成仁,活下来的人则继续为了自己想要去往的世界前行着。We get the world we deserve。
最后说说这一季的片头曲,科恩大爷的新砖里的主打歌《Nevermind》。歌是好歌,但总觉得用在这里并不很出彩。如果听专辑版的话(作为剧集片头曲的版本做了一定的删改处理),或许会感觉出跟真探第二季完全不同的气质。歌词里的: "The war was lost, the treaty signed"; "Your victory was, so complete"; "I was not caught, though many tried"; 还有 "I live among you, well disguised". 依照以往科恩大爷著名的政治敏感和隐喻笔法,加原版中的中东味道浓郁的吟唱(就是这一段在剧集片头被删掉了)让我直接猜想到会不会是科恩臆想出的一个从未被美国人抓到的本拉登此时此刻的内心独白……
玩笑归玩笑,第二季虽然没有第一季给人的精神震撼力那么强,但平心而论,还是很好看的。也许从双雄主角设定变换到了正邪1.5+2.5四个主角分散了一些本来可以对性格细节进一步刻画的篇幅,但仍然不失为一部绝佳的作品。Colin Farrel的大叔形象是令人惊喜的,从布鲁日到七个变态再到这一季的真探,囧眉哥带来的惊喜越来越多了。
5 ) 反抗绝望或是黑洞的美学
真探》第一季的结尾,侦探拉斯特追踪杀人凶犯来到阴森可怖的黑暗之地,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黑洞的幻象。硕大的黑洞是悲剧命运的象征,它吞噬毁灭着一切,也把芸芸众生卷入不可知的黑暗的深渊。
熟悉戏剧史的人,都知道黑洞是悲剧美学的代表符号。戏剧大师曹禺在谈到《雷雨》这一现代悲剧杰作的创作起源时,就曾说:“《雷雨》里,宇宙像一口残酷的井,黑暗的坑.。”这里所说的井和坑,和黑洞的形状是高度相似的,亦是代表了宇宙间的残酷命运。
当然,戏剧特别是话剧是相对小众的艺术,在浓缩的时间和空间内集中探讨命学的悲剧哲学也较为方便。而电视剧向来被称为通俗和大众文艺的代表,要在缓缓展开的影像间,追寻和拷问命沉重的命运哲思,而又不失影像本身的观赏性和叙事性,这就得颇费一番匠心了。
更何况,在《真探》的剧集中,命运的形上之思,还得和罪案悬疑这类流行文化元素结合在一起。形式与内容的二难平衡,更成为考验编剧艺术的试金石了。
细究之下,广受好评的《真探》第一季,其实仍出现了艺术形式与内容间的小小裂隙。尽管编剧大力渲染了一桩连环杀人案中的宗教色彩,试图使这一叙事形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彰显出内在的哲学思考,但终究还是略显单薄了些。为了提升作品的思想深度,只能赋予主人公之一拉斯特以另类的角色功能,他是一名侦探,同时热衷于理性的思考,经常喋喋不休于各种玄妙的宗教哲学理论,特别是命运哲学的话题。而其本身失败、落魄、痛苦的人生经历,更成为这种命运探讨的现实注解。那个在剧终前展现在拉斯特面前的大黑洞,则直接将哲学思考诉诸于形象化的呈现,拉升了《真探》区别于一般罪案剧的美学层次,也创造了不俗的观影口碑。
可问题是,拉斯特像极了旁白般不合时宜的哲学化唠叨,直击人心的黑洞影像,第一季是否有“文胜于质”的形式主义倾向?又或者说,命运悲剧的主题,是不是一定要表露的如此直白和外溢呢?
与第一季的高口碑相比,紧随而至的《真探》第二季,却在欧美和大陆主流影视评分网站遭遇了“滑铁卢”。有人说,第一季是神作,给予一个凶案故事以哲学的高赋能;第二季则纯粹是工业化的影像生产,而且在罪案悬疑的完成度上还并不高。也有人说,第一节中的警探,马蒂世俗圆滑,拉斯特忧郁敏思,个性十分鲜明,而第二季采取了模糊化的主角设置,三个警探,均略显平庸。当然,争议最大的还是结尾的处理。第一季末,马蒂和拉斯特组合完美擒凶,虽然凶杀案背后的政治宗教势力依然没有完全清除,但主角光环耀眼,剧终的影像里有光明闪现,也颇为暖心;到了第二季,三个警探和一名黑帮大佬组成的四大主角,三人暴死,幸存的女警探也被迫流亡南美,结局过于黑暗和压抑。
与几乎众口一词的观影体验相比,我更关心的话题则是,《真探》第二季从剧情上说完全是另起炉灶,那么,它是否和第一季已没有任何隐性的联系?若真是如此,再打“《真探》”的招牌,岂不太过勉强了吗?
回看第一季,又认真分析了第二季的影像叙事后,我认为,两季之间,在主题上仍有着难以隔断的“血缘”,指向了同一个“真”字,第一季是哲理之真,故哲学的表达是外向的、理念的,甚至是过满过溢的。第二季更多是现实境遇的真实,它聚焦的话题,仍是残酷的命运、选择的困境、存在的意义,但其呈现的方式却是内敛的、节制的甚至过于凝重。
且看第二季里的四个主角,警探维克鲁尔,酗酒、暴烈,还是个黑警。他理想的丧失源于前妻的被强暴,为此,他错误的复仇,走上一条不归路,亦痛苦地纠缠于于儿子的身世之谜与监护权之争。年轻的巡警保罗被人诽谤遭停职,他受制于从军时一段不光彩的屠杀行动,有同性恋倾向,却又与一名女子相恋,在人生低谷期成了一名准爸爸。还有一名叫贝德拉丝的女警,父亲是一名宗教领袖却遗弃了她们母女,妹妹又从事色情主播,家庭关系破碎,又曾有性方方面的记忆阴影,外表女强人,内心却异常敏感脆弱……
因为调查一桩溶人眼珠的离奇杀人案,这三个都处于生活困境中的失败小警察聚在了一起。同时,被此案牵连的,还有当地一名雄心勃勃的黑帮大佬弗兰克。底层起步,奋斗多年,他好不容漂白,跻身上流社会,却因市政府高层人物的被杀,而遭遇事业的断崖,众叛亲离之下,变得几乎一无所有。这桩凶杀事涉多年前的一桩罪恶阴谋,又关联着警界高层的腐败、政治的丑闻、黑帮的火并,它如同第一季末所出现的那个黑洞一样,疯狂地吞噬着卷入其中的所有人。
随着浮华背后的黑暗一点点显露,四名主人公试图追寻凶案真相,却加速而自身命运悲剧的来临。保罗被枪杀于孩子出生的前夜;弗兰克试图以强者之姿向命运反击,却在沙漠中死于宵小之手;改变了维克鲁尔人生轨迹的那场复仇,被荒诞地证明只是一次错杀,维克鲁尔本人亦被诬陷为杀警的凶手,带着污名死于追捕。唯一幸存的贝德拉丝带着记录了一切真相的证据流亡于委内瑞拉……
没有开挂的主角,没有大团圆的结局,只有比真实更加残酷的命运之花的重重凋谢,应该说,《真探》第二季的叙事风格是写实的,是沉郁,甚至真切到给人以压抑的痛楚。而这种真实的探针,拨开了剧情所设定的新兴工业城市高速发展背后的腐朽与糜烂,粉碎了我们关于英雄、枭雄的种种幻想,以多数人和总体性的失败,指向了命运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残酷,以及人在失败命运前面真切到绝望的虚妄反抗。
整个第二季,你甚至找不到一句带有哲学色彩的玄谈,也很难发现第一季中所刻意渲染的超现实氛围,只有硬汉风格的冰冷影像带来拳拳到位的重击,带血地锤砸出有关命运悲剧性的主题。很多人都不适于这种久违了的真实的惨烈,我以为,在一个鸡汤过剩、煽情过度的年代,恰恰是这类叙写总体性失败的真实,能给人更加痛切的沉思吧。
更何况,第二季的最后一幕,不也还带着鲁迅在《药》结尾所留的那花圈似的温暖么?骚动的南美街头,正在进行新年祈福的活动,贝德拉丝带着稚子,也带着命运悲剧的全部真相,穿过欢庆的人群,走向远方……
6 ) 真探 第二季
警探雷•维尔克鲁(科林•法瑞尔 Colin Farrel 饰)在加州芬奇市工作,跌入人生谷底消沉多年,他离异,酗酒,脾气暴躁。他是当地黑帮头目弗兰克•谢苗(文斯•沃恩 Vince Vaugh 饰)的手下,弗兰克多年前除掉了强奸雷妻子的男人。他为谢苗干一些零活, 比如殴打 了一个最近写了一系列组织犯罪事件的记者。维尔克鲁最近的活儿是找到失踪数日的市政执行官本•卡斯帕雷的下落。文图拉县警长安妮•贝德拉丝(瑞秋•麦克亚当斯 Rachel McAdams 饰)在工作上很成功,却疏远了她从事色情主播的妹妹阿西娜以及她身为新宗教领袖的父亲。加州高速公巡警保罗•沃德拉夫(泰勒•克奇 Taylor Kitsch 饰)得知他被停职处理,一个年轻女人谎称他要求和她性交易才能放行。
一天深夜,一男子被发现端坐在高速路边的长椅上已经离奇死亡,三位来自不同城市和不同政府机构警察汇聚在一起联手侦查此案。在调查过程中,他们逐渐发现案子远比他们设想的复杂得多。
7 ) 精致的剧的细节和一点想法
1 先说Ray讲的那个flies and honey的寓言。完整的大致是这个意思,一栋楼房的管家的房间里,有一罐蜂蜜被不小心给打翻了,一群苍蝇闻到香甜的味道后。争先恐后地飞到房间里。
当他们吃饱了想离开时,突然才发现,自己的脚紧紧地被蜂蜜紧紧地粘住了,怎么拉都拉不出来,只能待在里面等死了。对应Ani的烟瘾,也对应他自己所说的戒不掉的“bad habits”。
2 老鼠啃手指可能暗喻Frank危机四伏的状况,地下室貌似指黑帮。
3 Paul可能是GAY。两个地方,一个是他提到了fag这词,好像还不止一次。多典型的美国丽人情节啊……然后是他后来抽烟的时候看到底下变装皇后的聚会。
4 Paul反转恋母情结,就是说妈妈恋儿子。也正好符合剧《俄狄浦斯王》的主题——俄狄浦斯王的儿子睡了老妈,杀了老爹。所以有人开始怀疑是Paul杀了Cas(瞎怀疑)。Paul妈说了一句“你还没接受自己就是个女孩吸引器的事实吗”。Paul妈对Paul太过亲密,而且在怀疑儿子在和女孩约会时吃醋。
5 Ani在看Porn到底是自己娱乐呢还是在监视妹妹呢。个人倾向是她个人娱乐……毕竟洗完澡了很放松的感觉。
另外,Ani在进入那个活色生香别墅后说了句话,透露出种很鄙视那个sex adventurer的感觉,应该是和Paul身为基佬然后还骂fag一个道理。
6 Ray说了一句prost——显然是对第一季致敬。Rust当时就说了这个词,然后收到了marty的白眼……酒吧里有lonestar霓虹灯。一样对上一季致敬。
7 Ani有口欲残留。咬笔和咬电子烟。然后Ray那句robot dick(犀利)。补充上面第六点。Ani一开始浏览那些网站是在查Cas之前的浏览记录,但后来就……有人说最后一幅画面是anal。
8 失踪女孩在心理医生那里待过。
心理医生办公室里有一副乌鸦挂画(ray椅子后面)
心理医生是ani爹的学生。
现在来看ani爹有重大嫌疑,问题是这个嫌疑从第一集就很明显了。反而让他不太可能是真杀人的。
按照编剧尿性,最后出来一个不相干的凶手也是可能的。最深处牵线的人永不会被揭发。因为现实中的案件往往如此。这也是本剧最大的优点(个人观点)
9 预告片里说了“我们有人被枪击了”不是“被杀”,所以ray肯定没死。只是都被干倒了,不知道怎么活?坑挖的有点大。如果真死了(纯属假设)果断神作,记得上一次主角直接便当还是《权游》,再上一次是《三国演义》。
10 Ray的公寓就在警察局隔壁。他走路上班……
11 Cas是被猎枪轰掉JJ的,所以相信轰Ray的也是一把。虽然Ray肯定没死,但到底是用啥子弹或者防弹衣的确有待商榷。
12 第一集片头结尾:
"The war is lost, the treaty signed
I was not cut, across the line
I was not cut, though many tried
I live among you, well disguised"
第二集片头结尾:
"But never mind, never mind
I lived a life I left behind
theres truth that lives, and theres truth that dies
I don't hope it so, never mind"
这是 leonard cohen 的歌曲 Nevermind。 也就是真探2的片头曲。 Nevermind,原来就是一首诗,后来配上小曲,轻轻哼成现在的歌。
13 ANI送RAY回家的时候,问他有无接受贿赂,RAY说了声晚安转身回家,开门的时候看到他家房子的门梁上写着多少322,类似门牌号啥的。。。
322是欧洲俄罗斯DOTA职业选手SOLO在一场比赛前某博彩网站故意压自己战队输赚了322美刀。。难道真探剧组里有人还关注DOTA职业圈的?应该只是巧合。。。西方DOTA圈提到322都知道是作弊或者下外围了。。正好这里RAY是受贿警探。。我今天去REDDIT DOTA社区好像也没人在讨论这个。。322在西方游戏圈算是一个比较出名的梗,哪个选手打不好都说他是下外围322故意输之类的(纯属瞎BB)
14 卡斯珀雷家墙上的画一定有问题。市长办公室有一张相同风格的画。心理医生座位后边的那张画十分诡异,一个人划着一个独木舟
15 戴王冠的骷髅可能和嬉皮士有关,这一点又指向Ani老爹
PS 部分内容来自某贴吧及某论坛
8 ) 人的无奈与渺小
在豆瓣潜水这么多年,很少写评论,今天能码这么多字我自己也感到惊讶。对于本剧只想抒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不喜勿喷。
首先鄙视一下看了一集就大放厥词的人,真探第一季的成功让大家自然而然的对第二季产生比较高的期待值,说实话第一集确实有点散,但这些都是为了让以后的剧情不会那么突兀而做的必要铺垫。第二季的故事是一个比第一季庞大的多的网,牺牲第一集来为整个剧作铺垫我觉得是值得的。看完整季以后再回头看第一集的铺垫,也觉得无可厚非。毕竟,把一整个故事在60分钟之内交待出个起承转合那是电影,不是美剧,没有耐心把整季看完的人我觉得是没有资格做评论的。
第二季播出的时候我没有在追,因为有过第一季的经验,我就知道真探是一个很有野心讲“大故事”的剧集,一周一集很容易会让人迷失,而事实上,当我一口气看完整个第二季的时候,也很庆幸自己没一周一集的追,否则真的可能这周看完下周就完全记不住了,因为第二季的出场人物实在是太多了,忽略任何一个人物甚至是这个人物身上发生的一件细节,都有可能对整体观感产生影响。所以,还没看的朋友们,或者没看完的朋友,我推荐你们最好找一个周末在家里窝着,分两天把第二季看完。
为什么要分两天呢?且不说庞大的故事,细枝末节错综复杂的逻辑脉络让人很难理清,光是那种让人透不过气的压抑感,都很难让人一天之内消化。总体来说,我觉得第二季故事所蕴含的压抑,要比第一季来得更沉重。第一季选在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个乡村小镇,南部湿气弥漫所带来的湿热与压抑似乎可能透过屏幕让你感到无法呼吸。而第二季选在南加州大洛杉矶地区的一个小型工业城市,同样很热,与路易斯安那不同的是,这是一种干热,看剧的时候似乎都可以隐隐约约闻到那种混杂在干燥空气中的工业废气的味道。这些都是一部好剧能给观众带来的感官享受,这是游离于视觉听觉之外的,由镜头和故事本身向观众投射的感官刺激,而这种刺激,是即使你关上音响关闭显示器,甚至看完很久以后再回想起来,都不会忘记的。
回到第二季的故事,我觉得要评论第二季,很难不结合第一季一起说,并不是非要分出个谁更好,因为我觉得没有什么可比性。由于我不是技术党数据党,所以有可能会说错一些恭喜,欢迎指正。咱们先从人物说起,两季是同一编剧的作品,与其他美剧不同的是,剧中的主角都是在人格上有各种各样重大“缺陷”,而生活上却无一例外都是一团糟的,这似乎也是编剧作品的一大烙印。比如第一季中马修扮演的Rust吸毒,伍迪扮演的拉斯特出轨,第二季中的四个主角,一个杀过人的黑警,一个有性瘾的女侦探,还有一个在军队有过黑历史的同性恋,还有一个极力想洗白却失败了的黑帮老大,单拿出来每个人都不可爱,甚至称不上是好人,让人掉眼球的是,两季里的坏人都太坏了,坏到让这些主角看起来那么的正义。而编剧其实正是透过这种人格缺陷来更加立体的来刻画每一个人物,这些缺陷基本会在剧集的前两集就摆在你面前,但人物的完整形象却是通过案情的一点一点进展而逐渐揭开面纱的,你可以把人物刻画当作一条暗线,藏在案件进程这条明线的阴影里,让人一部一部去了解主角的无奈与不幸,从而对人物本身产生同情和理解,我想这是这部剧之所以这么成功的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物形象的饱满。当然我们也要赞一下cast director,和这些敬业的演员们,可以说这部剧80%是靠演员无比细腻的演技撑起来的,对于如此复杂的剧情和人物性格,没有这些老演员甚至“影帝”的功底,是很难驾驭的。我们可以很清楚的感觉到第一季中的双主角,和第二季中的男一男二号以几乎无可挑剔的演技完整的诠释了这个人物,而第二季中的另外两个稍年轻的演员泰勒·克奇和瑞秋·麦克亚当斯虽然表现得也非常出色,但是跟这四个老戏骨比起来,真的是有差距。
然后再来说故事。两剧的手法和脉络基本相似,都是通过一个看似简单的谋杀案带出一个惊天大案,第一季是邪教,第二季是类似于邪教的利益团体,相同的是腐败的政府官员以及警察,和性“丑闻”。看过的朋友都知道,“丑闻”这个词似乎不能准确的形容这部剧中的性犯罪,现实比“丑闻”更加丑陋邪恶。而这部剧正是透过案情的发展,一点一点的向下试探观众的承受力,承受什么呢?承受的是对于丑陋真相的接受能力。是的,真相太丑陋了,这种丑陋,如果在第一集就完整的呈现在你面前,你最多感到的是恶心,而通过这种抽茧剥丝的手法一点一点的让你看到,你可能更多的感到的是震撼和恐惧。震撼的是人可以为了一己私欲做出这么可怕的事情,恐惧的是这些事情可能每天都在发生。这种恐惧感让我偶然想到了《人皮客栈》,虽然跟那种“直截了当”的虐杀不同,但真探所呈现的人性之恶,与人皮客栈一样真实,却更加深刻。这种剧情携带的黑暗基因,随着每一个美妙的镜头一点一点的包裹观众,而主角的“邪恶秘密”以及贯穿全剧的酗酒吸烟甚至吸毒镜头,会让人觉得很沮丧,和堕落。这也是为什么我推荐大家分两天看完,中间缓一缓的原因。
再说说两剧不同的地方。我想最大的不同就是结尾,跟第二季的结尾比,第一季的结尾可以算得上是恶俗的“大团圆”结局,案子解决了,主角都没死。而第二季笔锋一转,除了两个相对“无辜”的女主角,男主角都死光了。我一直在揣摩编剧的价值观,两季的第一主角,Rust和Ray,基本都在完成自我救赎,那为什么结局却不同。Rust像是躲在夜里的猫头鹰,清醒而冷静的面对世界的黑暗,相比于Ray,Rust更适应这种黑暗的世界,而Ray更像是在沙漠中迷了路的骆驼(这个比喻不知道恰当不恰当,骆驼会在沙漠迷路吗?),一直想回头,却无奈背负了太多包袱。从这点相比,Ray身上的悲剧特色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而他身上的悲剧,却让人觉得是那么的无奈,我想有很多观众在看最后一集的时候,都跟我一样希望他不死,一开始希望他能够带着钱跟女主去委内瑞拉过上幸福的生活,后来想,就算没有钱,只要不死就可以,再后来,我们的期望也仅仅限于那条给儿子发的语音留言能顺利发出去。可恨的导演和编剧,连最后一丝希望都不留,他们用彻底的悲剧来向观众呈现,在人性无边的贪婪和恶念之前,一个人的情感,甚至是生命,是那么的渺小和无力。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马修麦康纳和科林法瑞尔这两个优秀的演员,首先他俩的声音都很好听,很让人着迷。马修诠释的角色都带一点偏执同时有带着冷静,偏执让这些他扮演的人物,包括Rust和星际穿越里的Cooper,有一种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执著,而那种冷静又带给身边的人很多安全感,让人们觉得他是个很值得信任的人。而科林法瑞尔诠释的人物更加情绪化一些,科林不大的眼睛里透露出一种跟梁朝伟眼睛相似的深邃,富含饱满的情感。单单冲这两位演员的演技,我认为给这部剧打4星以下都是可耻的。
当然,第二季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文斯·沃恩扮演的Frank。文斯·沃恩是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的演员,我们似乎看惯了他演的喜剧,而忽略了他的演技,但是这部剧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好莱坞打拼了二三十年的老演员的深厚功底。他扮演的黑帮老大,爱恨分明,永远都有一股狠劲,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似乎是全剧里面最不纠结的人物,因为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一直到死也没有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可以毫不犹豫地干掉背叛自己的手下,毫不留情的干掉有权有势的大坏蛋们,最后却栽在了一件西服上面,当然这是件足够“昂贵”的西服。当然了,虽然他盗亦有道,但毕竟是反面人物,难逃一死的命运。但这种死法似乎是编剧跟这个人物开的玩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最后在阴沟里翻了船。而这种死法,却正是对于人的渺小与无奈所进行的一次深刻的探讨。任你是站在世界的巅峰还是像蝼蚁一样卑微,在死亡面前,有什么区别呢?如这部剧的封面说的“We get the world we deserve",Frank是配得上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法的,但是在生与死的一线,假如你一定是要死的,谁他妈还在乎是怎么死呢?在死亡面前,一切只有在活着的时候才在乎的事情,都显得那么渺小和不值一提。而结尾播放的各种新闻片断,我们可以看到小切桑尼当了市长,光头哥当了州长,铁路竣工剪彩,一切阴谋似乎都得逞了。可惜几位主角付出了生命,还是没有力挽狂澜,世界依然由人类的自私与贪婪推动着向前碾压。
第二季我是花两天看完的,不过可能要花好几天的时间才能摆脱这种消极的情绪。剧中每个人的命运都萦绕在我心里,伴随着芬奇市那种若有若无的工业废气的味道,久久不能散去。我想这是一部好剧能带给观众最好的礼物,有这些,就足够了。
..........................我家的空调都不止一次睡着了
终于补看真探第二季,没有第一季的神神叨叨,剧情有点类似谋杀的政治贪腐色彩,四个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但剧情主线松散,缺乏亮点,结局是整部剧中最有力度的。这季人物其实要比上季更有深度,可惜表现力不够,演员、制作方面都比上季逊色
一个二线笑星,一个演惯混混杀手,接得了伍迪和马修的班?!一个清纯靓丽,一个柔媚艳丽,最大尺度就是裸背低胸?!我看的是假HBO假续集吧?!说好的黄暴无下限呢?!整八集里唯一觉得好的就是正反激烈枪战死剩三主角的一幕了罢。
文斯·沃恩演正剧,是个惊喜。瑞秋·麦克亚当斯演女汉子,还好。剩下两位一直走霉运的就不说了。一个黑,俩白,一个灰,最有魅力的竟然是黑。第四集片尾的火拼有迈克尔曼和林岭东的赶脚,可与上一季的超长镜头媲美,故事方面不再神叨叨,很写实,节奏把握也不错
更显得fukunaga真的很厉害
蹩脚的地方很多很多,但我发觉自己还是挺受用看这个的过程;就跟演员同理,除了法瑞尔,其他三位感觉都是mis—cast,但我还是很喜欢看沃恩和麦克亚当斯这俩人,那个泰勒克奇是彻底没救了
从结构到元素打满James Ellroy标签然而人家大师也操练了五六本后才写三男主,尼克火候尚欠前半偏散黑帮线画风跳脱且导演落差大,末两集(耍赖加长)力挽狂澜战得酣畅。自做孽不可活,公平。文奇市容惊艳。小破酒馆驻唱水平高得不科学。
终归于陋巷森林,荒原大海。主题不变气质变,低开高走、更需耐心更具战斗色彩的一季。真实社会背景、写实的镜头特写、冷硬派黑色气质大放异彩、精确机位调度、4演员精准表演不负真探招牌(某些刻薄评论刷新了我对豆瓣的认知,只看两集就别装逼了。非要马修一直演rust拍一样的七八季拍到烂没人看才够?
历史上确凿存在的文奇镇原型Vernon如今已成半个鬼城,海报上高架桥鸟瞰图也暗示了贪腐内幕的错综复杂。没有神叨叨没有凭空幻象也没有结局之外的未解之谜,但S2的平铺直述和返璞归真造就了另一个TRUEDetective。人物命运的刻画甚至更为有力。S1是“真理”之探,S2是“真实”之探。
如果说S1堪比长电影,那么S2只能算是优秀的电视剧。依旧以性为本源,刻画问题人物描摹城市氛围,借鉴双峰太多让人出戏。陋巷,荒地和密林,三大男主的最终归属印证了we get the world we deserve。明白此剧的俄狄浦斯式的寓意了。
跟第一部比略差,但把其他美剧秒成渣还是没问题的。主要问题出在剧本节奏上,第四集开始太赶了,明显拍成12集或者16集更好。可惜了。人设一流,女警这个角色太带感了。
看了第一集,基本第一季的气质已经荡然无存。首先剧本就像三流商业剧的人设和叙述手法并且急着铺垫,其次演员的表演都很用力,然后摄影和色调似乎拼命的想刻画混乱荒颓无秩序,没有了前作那种缓慢的优雅,剪辑切换也比前作更快更频繁。前作是我就这气质你爱看不看,续作是你看是不是挺酷是就点赞吧。
这鸡巴结局,我也是醉了,雷开着好好的大马力野马,居然还甩不了那个雪佛兰suv(还他妈装了一车的人),需要狗一样连滚带爬跑到森林里寻死,而弗兰克更加,就是临了,为了一件西装送死,也是编剧的能力了!这是没有第三季了,没了。
失去了马修的《真探》,从神坛陨落。
第一集有点略失望。复古味道不错,摄影和色调都很赞。但是故事吸引力不强,有点像《谋杀》,凶杀,政客以及警探自己陷入的内心黑暗。不知道能不能有低开高走的可能性。
Rachel的违和感爆表了。。。。
依然是非常棒,为什么非要走第一季的路线?有的人心胸眼界就是狭隘到只能在自己的认知里活着,自以为看了个真探1就逼格很高的人是第一次看剧么呵呵呵呵呵
叙事好凌乱
原本以为已经跌落神剧的位置,谁知道了第四集才开始开挂,用了三集来留线索也是胆大,那些只看一集就弃的自己打脸吧,没点耐心看什么剧,每一季都各有风格才叫神剧
角色已经沦为FUCK MACHINE。一遇到事儿,就皱眉大叫:FUCK!FUCK!F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