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女人的母爱与大义从来都不可分割
从大家观剧的评论来看,看不懂剧情的人很多啊。中国母亲,母爱的伟大,只要有一丝希望,她们两个母亲都不希望放弃救赎自己的儿子,因为那是最亲的人,另一个面就是中国女人的无私,在无可救赎的时候,最终在面对大义,公理,道德,气节多重选择的时候,她们不得不放弃对儿子的错爱,不得不杀身成仁,这是中国女人的伟大。其实剧中还有很多值得圈点的人性光照,确实是一部好剧。从原著,到编剧,到导演,到演员都在淋漓尽致的还原着抗战年代中国一个小村寨的起起落落,一群介于百姓与官僚,介于主义于党派,介于学生与军人的中国女人真实写照;在小爱与大爱之间徘徊选择,在规律束缚与道德桎梏之间突破重围的社会底层的真实写照。
2 ) 那些年的忠孝节义
杨文军导演的电视剧《刀客家族的女人》播完了,此剧从播出第一天起收视率便节节攀升,网络播出总量更是达到了20多亿,创了杨导本人的新纪录,豆瓣评分也在国产电视剧中达到了很高的7.1分。
我将此剧推荐给朋友的时候,有人问,这个剧讲什么的,我想了想说,它讲的是忠孝节义。
开篇就要拜堂,不过不是拜堂成亲,是拜“节女堂”。要嫁进刀客家族,就得拜那些全节而死的贞女烈妇,并以她们为榜样。“余家的女人丢命不丢人”是这个家族最重要的家训之一。供桌上密密麻麻的牌位有着巨大的震慑力,压得人透不过气来;而节女堂中挂满的幡、铺满的蒲团、余家女人后颈的烙印,无一不是贞洁的符号,处处明示暗示,营造了一个“贞洁”的氛围,神圣、窒息。如同《苍穹之下》中那个无形罩子,无法逾越无可突破,在内部形成自己的小环境,罩子下的人们有光明却没有前途——石泉寨的女人有名声却没有幸福。
在这个罩子下,最高权威是九奶奶老格格。这个人物的身份值得深究,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富家老太太,甚至也不是一个典型的道德典范和代表。事实上,她是一个符号,是这个家族的道德守则的形象代表。首先,她的出身很特殊,她是“格格”,也就是说她源出于王府,王府可以引申为朝廷——国家,是道德体系的上层建筑,是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的推广者和维护者。其次,她不是贾母,却是佘太君,整个石泉寨的建立,她是奠基人之一。也就是说,家族是她建立、节女堂是她建立、道德规范是她建立。从这两层关系来看,她就如同节女堂一样,本身就是一个代表符号。
在那样的年代里,老格格这种身份地位的女人,是应该三从四德,默默度过相夫教子的一生的,但她却是从王府反叛出来,私奔嫁个侍从而来到石泉寨的。她本身的叛逆并不完全符合那些年对于“贞洁”的定义,由她来建立并代表石泉寨的道德体系,其实本身是一件矛盾的事情。
所以当葛大妮闯入这个体系的时候,老格格表现出了许多宽容。葛大妮随心所欲地过她的日子:把丈夫赶去柴房、把握家中经济大权、支持明月这个“窑子里的女人”等等。她的并不“三从四德”得到了老格格的意外认同,原因是,像老格格年轻时。她的像,不仅仅是风风火火胆大包天的性格,更多的是执着——对爱情的执着。老格格当年为爱出走,不惜离经叛道,就是因着对爱情的执着;葛大妮接受老三的报复性抢亲又拒绝与丈夫同室而居,也是对爱情的执着。葛大妮的心里从来只有余老三,不论是否在一起。所以,尽管她成了情人的弟媳,尽管她未婚生子,尽管她为老三和老八各生育一个孩子,尽管从外表看她无论怎么都不是贞洁烈女,但她在心中守着对爱的“节”,她就符合老格格对“节”的定义。
作为老格格,她可以包容葛大妮,作为九奶奶,她却有严格的底线。石彩凤可怜可叹,被赌徒丈夫输给潘家后失贞,照石泉寨的规矩,她应当自尽全节,但她舍不得孩子。因此她无法进节女堂,无法回到丈夫身边,她被抛弃、被驱逐,与孩子分离。九奶奶没有为她的身不由己网开一面。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莲花的身上,莲花被绑架后失贞,她选择了自尽,在节女堂中九奶奶为她而跪。同样的遭遇和不同的结局,鲜明地表达了九奶奶的立场。
这种严格的贞洁划分遭到了质疑:石泉寨忠孝节义的要求正确吗,如果正确,为什么要牺牲好人的生命,为什么不能宽容可怜的被伤害者?法理之外为什么没有人情?如果不能保护弱者,不能保护家族成员,那忠孝节义还有意义吗?
石泉寨的人们开始思考。包括九奶奶,内心都在悄悄发生改变。从这里看,其实石泉寨是社会的一个缩影,那些年,正是各种观念相互激荡的时候,既有九奶奶所代表的传统道德观,也有葛大妮和明月所代表的新风气新观念。到底是保留传统还是更新观念,成为人们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石泉寨是一个半封闭的小环境,不与外界,尤其是更广阔的世界发生联系,随着葛大妮和明月的嫁入,外界的思潮开始悄悄影响这个小环境。在抗日战争之前,外在因素的影响并不很明显,但从自身发生的自内而外的改变却如同暗潮汹涌,不断撞击着节女堂的基石。
明月身世的暴露是一个契机,引发了石泉寨关于忠孝节义的思考,生硬的原则最终让位于宽容的人性,这是石泉寨旧道德体系的瓦解的开端。
石泉寨这个小环境,是那些年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五四之后的新观念与旧传统的激烈碰撞正如剧中这样引起人们的思考,正是这些思考,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气质,新的逐渐取代旧的,新的被推崇,旧的被抛弃。而随着外部冲击的大规模到来,新观念中的不足与矫枉过正开始让人们回归忠孝节义的旧观念。传统再次被提起,再次被讨论,究竟要不要忠孝节义已经不再是一个疑问。中国的传统文化延续千年,忠孝节义是刻在每个人骨子里的精神,这不仅是烙在石泉寨女人身上的烙印,更是烙在每个男男女女灵魂上的印记。
日本入侵,是剧中的外部冲击的高潮。余定邦这个人物代表了在旧传统伤害下成长的新一代,他对于旧的道德体系没有任何留恋,也并不遵守,他对于家族的背叛、对于国家的背叛,在他自己看来,不过是要追逐最大利益和保护自身,他的身上没有忠孝节义的烙印。但他的举动违背了石泉寨的精神,违背了从旧传统中走出来,并思考过的人们的原则。事实上,他违背了中国传统道德中最基本的观念:他对国家不忠,对尊长不孝;于节有亏,于义有损。
余定邦的举动的后果是石泉寨的灭亡,这意味着对传统的彻底抛弃将会影响民族存亡。在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放下他们的恩怨情仇,回归到民族大义之下。此时他们重新将忠孝节义拾起,忠孝节义对于他们的意义,也不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道德,而是更加升华、更加高尚的道德。
最终,明月率石泉寨众女自尽,完成自己的“节”。石彩凤与葛大妮携手大义灭亲,与余定邦同归于尽,完成国家的“节”。蛇娃在红军队伍前行的路上,一处僻静破屋里,见到了石彩凤和葛大妮生前为自己和众亡寨贞烈女子立的牌位。石彩凤兜兜转转纷纷扰扰,最终回到了心之念之的节女堂,回到了余家。而余家的忠孝节义,也兜兜转转纷纷扰扰,最终回到了忠孝节义的本身。
那些年,那些忠孝节义的往事,那些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为我们讲述了民族的性格。
这是近年来少见的有底气、有内涵、故事动人、情节合理、人物丰满的好剧。白玉兰最佳导演杨文军的功力可见一斑。剧中那些意象符号的运用、场面的转换和控制力、文化的底蕴,都带着鲜明导演个人特色,而相比之前的《青盲》、《风和日丽》等剧,又有气势上的长足进步。
《刀客家族的女人》虽然是一部年代剧,但她带着史诗般壮阔气势;她有着浓烈的生活气息,却也不同于《老马家的幸福往事》的沉重。她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观众们津津乐道的是她在塑造人物上的丰满和真实,她表现社会文化的厚重。当然,最重要的是她好看。
3 ) 余家的女人
上一次沉迷在国产年代戏里还是2012年的《圣天门口》,虽然导演野心过大,披着剧的外衣非要套着电影的魂儿,显得不伦不类了些。但不可否认,剧本精彩,对白、人物、线索的发展,挂着红色的旗帜,却尽量展现不一样的革命群众。
当时是奔着段奕宏而去,没想到却被傅朗西的人格魅力征服;红色题材的剧年年层出不穷,拍到让观众深恶痛绝,但革命人物却总是一眼望去的脸谱化;那个时代的命运纠葛、挣扎,人性的冲突、破碎、重新塑造,在千篇一律的歌颂中变成了无法触动人心的口号。圣天门口是个例外,傅朗西是例外中最鲜明的符号,因为他便是理想,是最能解释那个年代革命人物魅力的存在。而麦香,却是那个时代里实心眼儿却又坚强的女人的代表。
老格格对葛大妮说,我们跟天斗,跟地斗,跟自己斗。
活着,就是不停的斗争。天不公,便与天斗;地不义,便于地斗;欲望生,便于己斗。哪怕是个输,也要斗到一杯黄土铺了盖。这是那个年代,属于女人的豪气。
就像圣天门口的麦香,寡妇、茶楼的老板娘,活在乱世中,又为了爱着的傅朗西切断一切过往,扯红布、搞革命;一心一意,死而无怨。她又怎么会不明白傅朗西娶她的真正意图;可她做了选择,便要斗下去。所以,被抓后,她用梳子划破了自己的脸,只为了不让敌人辱没了傅朗西。有人说,麦香被送走后再不可能回来了。哪怕革命成功,这个女人都不会在出现在傅朗西面前。他是对的。麦香可以嫁给傅朗西,可以扯红布搞革命,可以跟着傅朗西同生共死,但却不会“脏”了傅朗西的“前程”;她斗不赢天、斗不过地,却无愧于自己。
那是个动荡而贱命的年代,法律不健全、警察似流匪,活下去都是奢望,谁能跟你讲道理谈伦理?女人依附着男人而活,却又是男人的脊梁骨。那个年代里的女人,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不同于现在喊着的“男女平等”的社会;她们没有什么地位,却也容不得被人戳脊梁骨;所以要斗,哪怕注定是输,哪怕一眼就能看到输的结局,也绝不放弃。
就像余家的女人,哪一个拿出去不能撑起半边天?哪一个不是磊落坦荡,自有一番高风亮节的骨气与豪情?
明月说她跟老八媳妇一样讨厌余家的规矩。——那些要了女人命的规矩。
石彩凤怨气冲天地说,凭什么余家男人犯的错都要由女人承担?拼什么他余老八剁根手指就能重头开始,她却被赶出石泉寨?
因为规矩,因为余家的规矩。
因为无论哪个女人嫁到余家,都要在节女堂上女儿香、烙节女印,从此生是余家人、死是余家鬼;因为每个女人都要铭记,身可死、节不可失。
那些该死的规矩,养出来余老八这样的混鬼,让节女堂尸骨累累;那些漆木的灵位,是一座又一座压死女人们的高山。贞节,是那个年代女人们的命、是根、是骨血与魂魄。
所以死亡远不是最可怕的,砸明火才是最能勒死女人的魔爪。
所以石彩凤被砸了明火却活下来后,心性大变,善恶不分;她恨不得食余老三的血肉,可把她输出去的是余老八,余老三紧赶慢赶来救却还是晚了一步,她恨从何来,如此刻骨?不是余老三没救到她,不是余老三不把她带回石泉寨,而是她再不能做余家的女人;这才是她的恨,她的怨,她的咬牙切齿、不甘与委屈。这也才是为什么她恨葛大妮这个明明被抢婚嫁给余老八的可怜女人——葛大妮抢了她余家女人的地位。
高莲花被人砸了明火后,声嘶力竭地让余老三杀了她。那是他的妻,温柔贤惠、愿为他死的妻;余老三憋红了脸跪在地上,踟蹰于规矩与妻子之间,这规矩不只害死女人,也磨着每个有血性的男人的心;他终究下不了手,他想起当年的石彩凤,被砸了明火的石彩凤疯着似的问他“如果是你的媳妇被砸了明火, 你会怎么做”,人心是软的、偏的,他不是机器人不是圣人,便无法为了规矩下手杀了自己的妻。
可高莲花死了。
她举着枪问余老三,我是不是余家的女人?
她举枪自尽前,喊着说,是!我是余家的女人!
这是她的斗,拿命也要斗下去。所以明月后来才会哭着说,这对莲花也是一种满足。
余家的女人,即使依附着男人,也一样敢跟天斗、敢跟地斗;可葛大妮,还敢跟自己斗。这也是为什么九格格待她与众不同的原因。
九格格一开始以为葛大妮是伺机报复的狼子野心,后来才明白这根本就是当年那个像疯子一样天不怕地不怕打破世俗伦理的自己。她是王府格格,却敢跟着小小侍卫离府出走、打拼天下;成了余家人人敬畏的老祖宗。
而葛大妮,凡事只凭心里的一杆秤,一条胡同走到底,宁死不怨。
她知道二哥被余老三杀了,却死活要生下余老三的孩子,一辈子再不做出嫁的准备;那是她爱的爷们儿,她不能对不起家人——便拒绝了他的聘礼,可也不会对不起自己的心,所以留下了孩子做念想终身不嫁。
后来余老三怒火上头办了混蛋事抢了她去给余老八做媳妇,她抱着孩子走在路上唱当年他最爱吼的曲儿;她闹了节女堂,被他威胁着重回节女堂上节女印,烙铁烙在皮肤上的时候,她唱的还是他当年吼的曲。她心里有委屈,是有深情才有的委屈,余老三却始终没敢往那层想。
她嫁了余老八,对定邦好,打点家里上下,整治余老八;也是真心实意要过日子的。只是不让余老八上她的床。哪怕她嫁不了余老三,这身子也只能是一个人男人的。她较劲着,这根弦就是她心里的那杆秤,是她的脊梁骨。
所以即使误会解除,余老三宁愿自私一次罔顾伦理,敲锣打鼓的去迎娶她,她一样不肯嫁;她只要自私一点软弱一点,大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又何必拒绝了余老三,却躲在房间里哭了一夜。她宁愿选择跟自己较劲,跟自己斗,也不愿折了自己的脊梁骨。
余老八占了她身子的那天早上,她躲在前后面跟余老三说话,眼泪忍在眼眶里,小叔子戏嫂子——她连最后的期盼都落了空成了笑话;她说,这是我的命。
日子照旧要过,她也依旧把腰挺得直直的,依旧不承认余老八是她爷们儿,依旧撑起整个家;那个时代的女人,心比草韧,命比铁硬,是让现在多少人都汗颜的强悍的存在!
余家的女人,没有一个拉出来见不了人的。她们身上的韧性也是现在的我们最缺乏的。
那个年代的确动荡、不安、不公,那个年代的人们的确粗俗、可鄙;可正是那样的年代,那样的一方水土,才铸造了这群铁一样的硬汉,和绝不逊于他们的女人!
那是不同于现在生活,自然不能用现在的价值观去衡量。
石彩凤几次说道,如果余老八有余老三半根手指头的好,她也不至于这样。
若让她选,哪怕是给余老三做偏房,她都不愿给余老八做正房。这又怎么能拿现在的婚姻法夫妻观念来评断?
最后要说一下余老三。
喜欢这部剧还有一点可能就在余老三这个爷们儿身上,这是个真正的爷们儿,看惯了花前月下、鹊桥相会、俊男美女,余老三这种粗鄙又实在的男人就像是戈壁滩上的石头,膈得慌又沉甸甸的让人心安。
最后吐槽一下,剧暂时看到十八集;只能说编剧是个高端黑,至于黑什么,大家心照不宣。后来扯到抗日救国的部分不知道会不会变味儿,但前半部分很喜欢。
J。
首发 iqiyi
PS:一首黄河水长呀么长又长居然能让人听出眼泪来。
4 ) 这是一部腹黑的电视剧?
【有剧透,不喜误入】
先说演员。一开始看这部剧,是因为里面有我喜欢的演员-------高露。她大概在10年的时候拍了一部剧,名字叫做【家的n次方】。里面的栗子姐让我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虽然我平时很少看国产电视剧,但是露姐的电视剧偶尔还是会看几下的。我想这就是偶像的魅力。但我没想到的是,露姐扮演的三嫂在第十三集就死了。让我有点伤感。后面的大部分戏就全靠佟丽娅扮演的女一号葛大妮支撑了。三嫂死的时候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继续追下去。因为对于佟丽娅,我没有什么好感。她前几年演的【北京爱情故事】不错,但她的演技个人化色彩太过浓重,无论演谁都是那副脾性,让人有点审美疲劳。这么多年过去了,人是越来越红了,但演技却没有多大的突破,有些惋惜。另外,男主角杨烁扮演的男一号于化龙,还是很出彩的。也是我继续追剧的理由之一。他将刀客的那种霸气与匪气演绎的活灵活现,是本剧的亮点之一。何赛飞扮演的老祖宗演的也是入木三分。她将刀客家族女人的那种丢命不丢脸的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还有,郭鹏扮演的于老八也是将无赖的品性演绎到极致了。真是让我又爱又恨。
再说剧情。本剧讲述的是民国时期的一段爱恨纠葛。农户出生的葛大妮被以前的情人即刀客家族的于老三(于化龙)抢进余家做了于老八的媳妇,因为好吃懒做的于老八赌钱把媳妇石彩凤和儿子于定邦都输出去了。而葛大妮因为忘不了于化龙于是心甘情愿的做了老八媳妇。不曾想,生性倔强的葛大妮硬是靠着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把余家搅的个鸡犬不宁,也经过一系列的惊人举动在刀客家族石泉寨逐渐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儿子余定邦成了汉奸,葛大妮念及母子情深,放走了背叛了让人深恶痛绝的儿子,最后也间接导致了整个石泉寨的覆灭。葛大妮最终只能选择和儿子同归于尽。
剧情很让人虐心,当了老八媳妇的葛大妮心里始终眷恋着她的旧情人于化龙,而他们的关系却是尴尬的“姑爷逗小姨子,大伯子调戏弟媳妇儿”;葛大妮收养了于老八前妻石彩凤的儿子余定邦,将其慢慢感化,没想到好心将其送到军校后却成了国民党军官,最后甚至成了汉奸,她在石泉寨与儿子之间艰难抉择;从小体贴呵护的女儿,被当共产党的哥哥强行送到延安接受教育,回来后却将她视作仇敌,不愿与她相认;被老八抛弃的媳妇石彩凤一次次设计陷害葛大妮,葛大妮一次又一次的虎口脱险,还不计前嫌的帮她。如此种种。
本剧剧中人物众多,人物个性特点鲜明。但看到最后却不知道编剧想表达什么。以下是我从两种不同角度做的解读。
第一种。塑造一个好心而有苦命的女人。葛大妮有时候看起来是如此的心地善良,因为多年前的一次意外让于化龙的妻子高莲花一辈子不能有孩子,虽然不是她的错,她却心怀愧疚,让自己的女儿认高莲花当娘。更是为了三嫂,十年如一日的压抑着自己对于化龙恋恋不舍的感情;石彩凤因为被砸明火,被余家赶出石泉寨,却将怒火撒在了葛大妮头上。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报复,换来的却是葛大妮一次又一次的原谅;余定邦当了汉奸,多次借助日本人的力量企图铲除石泉寨,后来被石泉寨抓住,关入大牢,葛大妮一心想着儿子能弃恶从善,不顾众多的阻力放走了他,自己被关进大牢。难道编剧安排这些剧情只是为了衬托葛大妮善良的人物性格?可为什么到最后却让她害死了整个石泉寨?这不矛盾吗?或者为了塑造她苦命,造出一个倔强的祥林嫂?
第二种。塑造一个腹黑的女人。葛大妮生性倔强,做事风风火火,常常因为做事不动脑子而给石泉寨惹来了无尽的麻烦。但这些麻烦,却一步步的让她在男权至上的石泉寨树立了前所未有的威望,这威望,甚至超过了掌管石泉寨几十年的老祖宗。后来她让儿子成了国名党,女儿成了八路军,感化了将其视作仇敌的石彩凤。她实际上成了石泉寨最有权势的女人。她的善良只不过是狗肉后面藏着的羊头。她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报复石泉寨毁了她一生的幸福。最后她终于借助儿子余定邦的手消灭了石泉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且不用背负任何骂名。那么你看到的就将是一个阴狠诡谲,手段毒辣的女人如何像基督山伯爵一样通过复仇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如果你把最后她与余定邦的同归于尽视作为了逃脱广电总局的审查而做出的不得已让步的话),那么剧中的那些乱伦,政治暗喻,就都可以解释清楚了。
再来说说人物造型。不得不说,这个剧组的造型师相当失败。本剧剧情发展的时间跨度很大,前后隔着十几二十年,造型师却只是给演员换了一个发型,服装和脸蛋却一点都没变。你好歹也弄点皱纹和白头发啊,你懒成这样,作为观众的我们怎么会有代入感啊。
总评:三星
5 ) 怎么打分?看完了对编剧无语
乱世斩杀圣母婊,冲着佟丽娅看的,成功脱粉。。一直喊,一直尖叫。。。太差。。。还要求140字?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
6 ) 刀客家族的女人
《刀客家族的女人》讲述了民国时期一个传统刀客大家族众多女人之间情感的纠葛。其中,何赛飞,佟丽娅和毛晓彤领衔演绎刀客家族中不同性格的女性角色。而杨烁饰演的大当家余化龙作为余家刀客家族的顶梁柱更是撑起了石泉寨的一片天。
这时候的杨烁还是很硬朗的有硬汉气质在的,比现在好多了。丫丫从我第一次见到她就觉得很美,现在也很美
7 ) 石彩凤的心理分析
《刀客家族的女人》里,所有的故事都来源于一个人的一件事——老八媳妇石彩凤(许还幻扮演)被“砸了明火”。石泉寨余家是一个讲究忠孝节义的家族,尤其对于女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石彩凤15岁嫁到余家,十年之内都过着这种约束下的生活,在被砸明火之后,这种束缚和压迫也达到了顶点。她不再被允许回到余家,她被驱逐被抛弃,被迫母子分离。之后石彩凤开始了一系列的报复,针对余家话事人余老三、绝了她回到余家的希望的老八新媳妇葛大妮、余家的道德基石九奶奶。
虽然电视剧没有表现这之前的石彩凤是什么样的人,但可想而知,10年委屈求全的妻子、深爱儿子的母亲,是一个多么柔弱隐忍的女子,为什么在遭遇突如其来的打击之后,她会完全变了一个人呢,变得那么强势、偏执、狠心,竟然成了一个复仇女神呢?
许多人一边看电视,一边骂石彩凤,其实,这是一个写得非常真实的人物,非常值得同情,在生活中,不论古今,都不缺乏这样的例证。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受到不公平对待,就会心理不平衡;受到伤害,就会产生报复心理,石彩凤的种种报复举动,就是这些狭隘负面心理发展到极致的结果。
在石彩凤的“仇人”中,最为她仇恨的,并不是把她输给别人的丈夫余老八,也不是侮辱她的潘七爷,而是葛大妮。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不合常理。其实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不公平的待遇造成的。石彩凤被迫失了贞洁,就不能回到余家,而未婚生子的葛大妮同样不算贞洁,却能正大光明进余家做媳妇,石彩凤是有家不能回,葛大妮是被强抢进余家,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引起了石彩凤的心理不平衡,这是石彩凤恨葛大妮的外在原因。
从自身来说,心理不平衡又往往是内心不能接纳自己,不能接受现状,不敢面对自己内心冲突的产物。石彩凤被玷污之后,要想进节女堂的唯一途径就是自尽全节,她下不了手,舍不得儿子一个人孤苦;心里又鄙视自己的苟活,觉得自己污秽低贱,这种内心冲突在无法宣泄时就外移到了别人和外界身上,这就是对葛大妮仇恨和报复的来源。她内心的痛苦越大,对别人的仇恨也越深、越强烈。
而之所以并不仇恨丈夫和潘家,是因为石彩凤其实并没有对赌鬼丈夫和近乎陌生人的潘家人有多在乎。潘家人对她的伤害,可能在生理上更甚于在心理上。对于自己并不很在乎的人,我们通常不会抱有多大的期望,没有期望,也就无所谓失望。只有我们对于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没有达到希望值的时候,我们才会从心理上感觉受到了伤害。从这个角度来说,并不是余老八和潘老七伤害了石彩凤,而是石彩凤自己的愿望伤害了自己。她的愿望是被公平对待,是回家,拦阻她实现愿望,或者说违背她愿望使她失望的正是三哥、九奶奶、葛大妮。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三人成为她报复行为的针对对象了。
报复之后,本我得到了释放。在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论中,本我、自我与超我是构成人类精神的三大组成部分。属于潜意识的“本我”,代表着欲望,受到属于意识的“自我”的抑制,而“超我”是属于前意识的,代表着良知和内心的道德判断,介于本我和自我之间。报复行为,正是由于“自我”被伤害,无法抑制“本我”,所以按照内心的欲望来行事。石彩凤虽然处处报复,但她仍然受着“超我”的良心的约束,她此前的生活经历在心中留下的道德判断,始终使她认同“忠孝节义”,这也是最后她回到善良的“自我”,与葛大妮尽释前嫌的原因。
石彩凤的所有阴暗、扭曲、狭隘,并不是她自身的真实性格,而是在遭遇遽变之后的一种非常态爆发,是压力、委屈、伤害的宣泄,也是一种破罐子破摔的自暴自弃。在她的身上,有一句话应当反过来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设身处地为她想想,她才是那个最受伤害,最被生活所欺凌报复的人。
石彩凤的扮演者许还幻,准确、自然、细腻地塑造了这样一个充满了真实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除了演技高超之外,必定下了不少功夫琢磨参详。演坏人不易,演一个充满了矛盾,外刚内柔,从好人变坏,又最终回归大义的“坏人”更不易。这种才是真正“走心”的表演,值得赞一个。
主演很帅嘛。胡子拉碴的。
现在放假在家看这部剧 首先我想说我眼残 因为从这部剧出来我一直以为它的名字是刀家客族的女人😒 佟丽娅演的真的很不错 我喜欢她家长里短絮絮叨叨的表演
喜欢男女主演,但自从敢爱敢恨的葛大妮朝着圣母的目标一路狂奔而去,这戏就被弃了
编剧是喜羊羊的脑残粉,石彩风就是那个每集都会回来的灰太狼,国军演员猥琐吃百姓的拿百姓的骗百姓的,共党演员英俊正义,不会白拿百姓的东西,随手掏出十个大洋不差钱。
应该在大结局砸了老祖宗的明火,变态女人自定规矩来享受道德吸血,就活该让这个万祸之源作茧自缚【6】
女人被强抢然后拯救了男人们的宗祠?你们还不如写明天地球被三体征服,三体的女性集体爱上地球男人的英雄气概然后把三体男性灭族的电视剧好了。我知道你们都爱看。这种大型春梦真的不如av呢好嘛?分析女主和女性反派(那个被夺去贞操赶出家门的坏女人)的道德以前,男人们好像一点道德观也没有啊。
所有的剧最后都是靠抗日洗白所有嘛。。。
佟丽娅拯救了整部剧 鉴定完毕
前两集挺好看 不知道会不会烂尾
算是制作精良的剧,相比较余老三和葛大妮,我更喜欢余老三和明月,余老三准备赴死时跟葛大妮那么生离死别我都没哭,反而是之前跟明月那段看得我眼泪哗哗的,最后日军破城也是明月那段儿让我更加唏嘘。杨烁的演技真不错,余老三演的活灵活现。
目前为止很不错,佟丽娅算是走上演电视剧剧集的正路了,和她同期的那些小花似乎还都是偶像剧偶像剧偶像剧
这部剧倒是能看出来丫丫这两年真的有在真心的想磨磨演技的,毛晓彤的那个明月倒是挺飒挺讨巧的... 剧情前大半段都挺好,唯不足就是制作方又贪心了,拍的太长了,明显拖沓,国产剧什么时候才能明白适可而止的好啊
开头几集不错。之后就是为虐而虐的节奏了。三观也不正。
前两集佟丽娜演的不错,
佟丽娅演得还不错啊
15集弃
越来越难看
这剧其实还行啊,除了佟丽娅的女主虽然接地气但是圣母色彩还是很重之外,其他的演员都演得很好。石彩凤和明月都好漂亮。就是何赛飞,《大宅门》时候的杨九红多好看啊,又妖又媚,现在居然来演老夫人这种角色,真可惜。
男主好帅。一个个妹子都水灵灵的。女神冲着你看的。
民国的戏最后一定会变成抗日的……但有进步的是抗日、党都是作为背景来写的,不是歌颂政治意义上的英雄人物,而是写那些鲜活的人物在这样的背景下的选择与无奈。有没有觉得gongchandang在电视剧里很不人性化……我觉得这才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