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及AMC将合拍3集剧《问答 Quiz》,这部剧讲述了现实人物Charles Ingram的故事,这个前陆军少校在2001年时参加英国版《百万富翁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时,靠着作弊赢得100万欧元大奖。后来剧组发现他与妻子Di ana及同谋Tecwen Whittock的作弊行为,三人因此被捕及得面对庭审。
Matthew Macfadyen饰演Charles Ingram﹑Michael Sheen饰演节目主持Chris Tarrant﹑Sian Clifford饰演Diana Ingram﹑Mark Bonnar饰演节目制片公司Celador Television的主席Paul Smith﹑Helen McCrory饰演Sonia Woodley QC﹑Michael Jibson饰演Tecwen Whittock﹑Aisling Bea饰演ITV娱乐部专员。
本文首发于个人自媒体订阅号楷威映画记(kaiweimovie)
2001年9月11日,全世界都在关注恐怖袭击事件的时候,英国独立电视台(ITV)某电视问答类节目组正在为节目中是否有人作弊而争论不休,因为有一位不被看好的选手拿了百万首奖。
ITV根据这个真实事件改编的三集剧集《问答》(Quiz)还原了故事的基本样貌,同时也提出值得反思的老问题,到底什么才是真相?
这款问答类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在中国的翻版,就是当年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
让我们来看看《问答》里熟悉的场景,比如让系统去掉一半选项,留下一对一错,比如场外求助热线。
关于问答游戏的剧情,我们能想起哪些?
比如《世界奇妙物语》2009年春季特别篇里有一集,剧中父亲鄙视电视问答游戏,于是转天世界变成到处都是问答,这些问题决定了他升迁或被裁员,甚至最终决定生死,表达方式幽默且恐怖。
还有日剧《校对女孩河野悦子》番外篇里,主角河野悦子梦到自己在电视问答游戏中大获全胜,甚至将主持人没有问完的问题先补充完,再把问题回答正确,简直异想天开,当然也符合故事欢乐的氛围。
还有电影《生日卡片》里为了实现母亲遗愿,同时也是挑战自我的年轻女孩(桥本爱扮演)。
与这些不同的是,《问答》这部剧中的答题环境里充满的紧张气氛和悬疑感。 故事主人公Charles Ingram和DianaIngram夫妇。查尔斯是陆军少校,黛安娜是学校助教。黛安娜一家都很喜欢问答游戏,她经常和父亲以及哥哥在酒吧参与问答游戏。
当电视问答节目开始火爆的时候,最先进入节目的是黛安娜的哥哥艾德里安。
这个痴迷者,打了无数次电话才最终入选节目,同时,他为了提高自己的抢答速度,亲自设计了有ABCD四个按键的机器,也就是节目中称为飞毛指(Fastest Finger First) ,可谓是用心良苦。
同时,他还利用节目的漏洞,参加四次并最终拿走3万2千元,也算是不错的成绩。
之后,他把梦想的接力棒交给了妹妹黛安娜,在黛安娜也获得同意一笔钱后,她把希望交给了自己的丈夫查尔斯。
正因如此,他们被节目组盯上了,因为一个家庭有三个成员都上过节目,且其中一位四次入选。
于是,查尔斯回答问题的过程,变得惊心动魄,如同你当年听到《开心辞典》里,那跳动的心脏的声音。而最开始,没人看好他。看看工作人员是怎么评价他的:
但在节目录制中,演播室的工作人员好像都发现有不妥之处,但说不清楚是什么。
大家怀疑查尔斯先生的缘由是:
1 比上一次节目反差较大,像换了一个人。
2 回答问题中,有各种疑惑,甚至没有听说过的答案选项,最后选中,并获奖。
3 故意拖延时间,而且显得很慌乱。
而最终全部答对,并获得百万大奖的结局,也改变了此前的某种基调,不是在想这个人为什么这么牛,而是在揣摩和怀疑查尔斯是如何作弊的。
调音师更是在耳麦中听到了一些有规律的咳嗽声,并在会议室给剧组高层领导看。
就是在“911”袭击事件充满所以屏幕的时候,他们的节目仿佛也遭到了“恐怖袭击”。
他们决定报警,不会支付百万首奖的支票。
整部剧的感觉,都做足了悬疑感。从节目的录制过程,到怀疑作弊,故事给我们传达的信息是也许这对夫妻真的在作弊。
包括最开始反方律师对作弊,或者说对被告的罪行深信不疑,也让观众确定相信,他们是在看一对夫妻如何作弊成功并获得大奖的。
除了现场的那些小动作之外,还有艾德里安不止一次违规到外面打电话,以及之前他电话联系过一个专门颠覆电视问答游戏的组织,那些人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给场内录制节目的选手提供场外答题帮助的。
这一切的信号都将证据指向这对已经成为百万富翁的夫妻。
当被告辩护律师陈词开始出现,观众们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
咳嗽声有19次成为证据之一,但当天节目现场总共有192次咳嗽,作为证据的录像带也是被剪辑过的。当然节目组的回答是,为了能突出这些明显的作弊证据,才如此操作。
本案除了夫妇两人,还有一个叫Whittock人,也是当天节目中的参赛选手,被指控与夫妻两人合谋作弊。而他是一个有哮喘病,无法忍住咳嗽的人。由于这个事情的发生,很多人开始假装咳嗽,来调侃和侮辱当事人。
故事进行到最后,通过辩护律师的一段陈词,我们发现节目组提供的证据,现场人的证词,都因为预先被定性的作弊行为而集中走入同一个方向。
有趣的一点是,剧组剪辑的声音证据,正如我们看到这部剧里,镜头在故意推送给我们所谓“作弊”证据一样,查尔斯一个挠耳的动作、妻子的一个咳嗽或紧张表情、Whittock与人交头接耳的画面,以及现场观众席有节奏的咳嗽,都成为将当事人推向“作弊”深渊的同谋。
不仅是对这些镜头的反思,剧中有两个场景,让观众开始重新思考对这对夫妻的判断与认识。
其一,节目制作人在网上找到了黛安娜的哥哥当时找到的游戏达人组织的领头人。他抱着学习的态度来讨教,并没有要设陷阱抓捕他。
此人给制作人带来两个震惊的消息:
1地下组织服务的客户中,有几百个都是电视问答游戏的客户,可以说分走了差不多10%的利润。
2 如今在法庭遭受审问的这对夫妻并不是他们服务的客户!
节目的漏洞给这些人带来巨大的机会,但他们不完全是投机主义者,他们为了服务客户答题,所作出的努力,可不比艾德里安少。他们能人工做到在7秒钟找到正确答案。同时,他们也意识到网络时代给他们的工作带来的冲击,并调侃了google。
其二,在观众也开始震惊的时候,一组镜头给出了这对夫妻为了上节目,做了多少练习和测试,就像黛安娜的哥哥艾德里安那样痴迷而造出“飞毛指”一样,他们也在为上节目而作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看到这组画面,再想想之前那些全力指向犯罪的所谓证据,我们到底要相信哪个?
这里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在一个人问答游戏节目中获得了一百万的最高奖项,答题者是否就该被怀疑是作弊?为什么不能相信他们是通过努力而获得的呢?也许有幸运的成分在里面,但这样的怀疑显得不够公平。
当然,有人还是会提出质疑,查尔斯那些故意拖延的感觉还是很明显啊,这也许就要从妻子黛安娜写的那本书去找答案了,也许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就是为了给节目制造悬念,虽然是个综艺节目,但他想变成节目的一部分,参与富有戏剧性的创作。
由于整个事件的独特之处,最后的判决也是独特。
这让人想起电视问答节目的主持人当时调侃查尔斯和黛安娜的名字那样,认为这样的组合一般的结局都会不好,真的是这样吗?
影片结尾展现了真实生活中的 Ingram夫妇至今都还在争取上诉驳回对他们的审判。
因为这件事的发酵,真实故事中的Charles也只能离开部队,之后写了两部小说,一本是2006年出版的The Network,一本是2007年出版的Deep Siege。从书名来看,他应该还是没有走出百万富翁这件事的阴影。
还是让我们回到第一集片头毕加索说的那段话去思考一下吧:
我们都知道艺术不是真相,
艺术是谎言,让我们意识到真相。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偏向个体的翻案,实际上还是在反思法律和媒体的关系
悬案一个。女律师吸引了我的注意,在法庭上魅力四射,各种心理理论真是有趣。有没有罪就看你会不会唠,能不能说服陪审团,语言的艺术真是妙不可言。
一部很有趣的英剧。尤其作为一个对二十年前这件英伦社会事件毫不了解的观众来说,更值得一看。以探案心态去欣赏该剧的话,却给观众一个实际上可谓没有真相的开放结局(判十八个月牢狱缓刑两年)。编剧呈现的想法其实很贴近辩方律师的观点,直接证据比较薄弱,进而引入一个心理学概念:"确认偏误"——当一个猜测被深深刻到大脑里,所有事实会被重整并重组,以支撑这个猜测。ITV娱乐总监很具慧眼,预判到可跟进出一部纪录片,果不其然,庭审结果出来后,《Coughing Major》(咳嗽的少校)成为继戴妃葬礼后收视率最高专题片。
Quiz这个片名有意思。第一层本意-这类英国酒馆的流行游戏名字;第二层-故事开端Quiz问答游戏的名字;第三层-庭审问答;整体-三集迷你剧都在制造悬念,到底有没有作弊,观众的疑问和剧情的推演形成的问答。故事本身还好,娱乐至死年代媒体和官司都为了娱乐最大化,观众到答者共谋的众生相。
真相无从得知,但辩方律师已经成功说服我了。
只看前两集,我仍然不确信作弊,看了第三集,发觉作弊论的的漏洞让其无法自圆其说,而没有作弊的话,逻辑上是确实能说得通的。真相大概永远都无法被揭开,如果没有作弊,这个家庭实在太可怜了,反观ITV,答题节目爆火,这笔奖金也不用付,案件纪录片又得到破纪录的收视率,现在还出了这部电视剧……抛开真实事件,剧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节奏掌控得很优秀。而且,虽然眼熟,直到最后我才意识到女律师是德拉科马尔福的妈妈……
阴谋版《开心辞典》
紧张,刺激,一波三折。知识竞赛节目组的套路与选手拆解的反套路形成超强的张力,一定程度上而言甚至超越节目营造的氛围本身。同时,还将大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的研发生产到下线等诸多环节进行呈现,无疑也给了人不同的视角,更吸引观众的是这种对抗之间有趣的幕后故事和最终的结尾走向。当然,现实三人的结局让人唏嘘... ...
结构精巧并且完成得非常紧凑的三集时事片,不仅仅是对Ingram夫妇弊案的回顾和记叙【或者Sheen老师的假发秀(:】,亦可看作是对早期电视史重要一刻的回顾。那时的电视平台,对收视和戏剧性的疯狂追逐日益扭曲,也会因为“美国也买我们版权了”感到激动;全球都陷入了一股益智问答的风潮:《百万富翁》拯救了下行的亚视,让TVB水生火热;我们每周对着《开心辞典》,嘲笑参赛的选手“怎么连这道题也打不对”…即使剧集的结论是既定的,仍然能跟着Helen McCrory饰演的大律师的辩词有所反思,甚至是因为Major人畜无害的脸感到一丝同情。透过电视和这块荧幕,想要追求“平淡的真相”还是“娱乐性的谎言”,到今天也发出深重的拷问。
辩方律师这么牛逼也能败诉啊
4.5/5 好久没看到这样well done的迷你剧了,Stephen Frears真的稳,角色都没有弱的,不过这故事其实更适合改成2小时的电影。Michael Sheen真的变色龙,换剧就换人。Matthew也是强,就算我最近都在看succession也不会出戏。Helen一个人撑起整个庭审戏。
短小精悍
尽显法庭辩论的张力和魅力,三集里两集是控方素材,一集是辩方素材,沉浸式教学让你明白,自己对事实的判断是多么容易被影响。
Frears这几年电影良莠不齐,拍迷你剧倒是部部命中,节奏轻盈板着脸挑逗戏弄,看得人痛快开怀。机构娱乐VS百姓星梦,催生模拟时代的人肉大数据,这空子钻得算什么,好较不及商贾避税。其实精髓还在妻子随口带过的“populist”——乌烟瘴气的民粹里,权势者推责雄辩还玩不起,倒是屡屡劫后余生,成了self-parody的真人秀,只有simple folk被耍得团团转,出个头就要被打下去。不过话说回来,我要是他们邻居搞不好也会嫉妒得叛有罪……
人人。娱乐至死时代谈真相都是鬼扯,每个人心中的真相都不一样,挑一个自己喜欢的,just enjoy it,
太精彩了!选角如此之好。我信他们没作弊。
这个故事本身就很具有娱乐性,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他们到底有没有作弊,看到第二集结束我90%觉得他们一定是作弊了,尤其是男主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突然更换答案,而且他好几道题都表示他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却选了这个答案,如果不是有人给他提示,这非常不符合正常人的思维。但是第三集法庭辩护开始,我越来越觉得这个事情很蹊跷,如果真的用四个拷机形式场外求助作弊,我觉得倒是可能的,但是在场内只有一个共犯的情况下,而且这个共犯自己上节目做题都很烂,为什么男主这场他每个题都刚巧知道答案?我觉得太不可思议。我觉得男主作弊是真的,但是作弊的手段可能不这么简单?反正看完我有觉得似乎也可能是没作弊?这个事件就是很有意思。
不仅仅是事件还原,第一集前半部分加上WWTBAM节目开发过程本身就很有意思,同时也给之后节目组的立场提供了证据。最后一集法庭辩论非常精彩,甚至让人有相信夫妻俩的倾向,同时律师说的有一点也不容质疑——节目本身已经被很多人有计谋的想方设法作弊,夫妻两人不能说是单独的事件。结尾事件做成纪录片打破了黛安娜王妃葬礼以来的收视纪录,想到第一集ITV高层提到黛安娜王妃葬礼的高收视以及渴望做一个高收视的节目,无比讽刺(ITV似乎也是在自黑了)。
原型过于有趣,电视剧在喜剧与严肃的平衡上做的很好,三位主演都把角色掌握得恰到好处,就是感觉剧组穷了点(还是ITV的剧
金钱等于天然的肾上腺素。ITV自己又把这事拍成迷你剧本身就足够讽刺。最后上演老派的英式courtroom drama还是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