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快乐第二季

欧美剧英国2021

主演:梅·马丁夏洛特·里奇丽莎·库卓艾德里安·鲁基斯约翰·罗斯·鲍伊伊芙雪特娜·潘迪亚菲尔·伯格斯Jack BarryJordan StephensMarisha WallaceTony LawBobby Mair

导演:卢克·斯奈林

剧照

心向快乐第二季 剧照 NO.1 心向快乐第二季 剧照 NO.2 心向快乐第二季 剧照 NO.3 心向快乐第二季 剧照 NO.4 心向快乐第二季 剧照 NO.5 心向快乐第二季 剧照 NO.6 心向快乐第二季 剧照 NO.13 心向快乐第二季 剧照 NO.14 心向快乐第二季 剧照 NO.15
更新时间:2024-06-30 04:38

详细剧情

  Netflix续订半自传喜剧《心向快乐 Feel Good》第二季,并确定为最终季。
  第二季里,Mae和George复杂的爱情故事继续展开。Mae努力想要和自己的过去和解,而George试着重塑自己的当下。两人能越走越近吗,还是会渐行渐远呢?
  该剧第一季为Channel 4和Netflix联合制作,第二季由Netflix独家制作。

长篇影评

1 ) Mae 烂泥扶不上墙之典范

Mae对George有若干可怕行为 最恐怖的为这3件

M刚进戒毒所直接打电话说想要彻底结束,第二天又偷花出现

M上节目 G请假想去 M连G的名字都没有加进guest list

G打电话让M帮她送一下东西 M回答我今天不想出门

听听M的表白 她提出求婚也是五分钟的突发奇想 她说的每句话都像是在表演脱口秀 G回答“我的middle name是什么” M不知道

M求婚只是为了让自己站在台上感到很刺激

为了即兴而即兴

到最后G终于看清楚M了 你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自己而已

Mae只有在别人提醒了之后被动觉得应该去找George

不是自发地觉得自己应该陪在对方身边

其实这种人是真实存在的 和PTSD没关系

这种人会非常即兴 并且表现出来是被迫即兴所以不会被怪罪并且有惊喜感 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故意为之

这种人不喜欢承诺 即便承诺也容易反悔 本质原因是这种人并不真的爱别人 只想通过不断的未知感、反转等感觉保持一种兴奋和满足

这种人在表达上夸张和表演痕迹明显 比如说的比实际行动深情很多倍

习惯性推脱责任 比如 我其实非常想,但是因为别人、别的事情、客观原因,这些都在阻碍我履行责任。一边把自己完全撇开,一边完全拒绝承担责任

并通过深情并茂的哭泣等行为,把自己变成受害者、对方变成加害者

甚至会怪罪对方,因为自己太在乎对方、太想把一件事情做好 而承担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而导致最后做不好 都怪你 是你让我做不好的

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零 承担事情的能力为零

跟PTSD没关系

跟这种人生活在一起的价值是什么

没有爱的认知 更无爱的能力

消失 关键时刻掉链子 背叛 撒谎 情绪PUA 都是符合预期的

G生孩子的朋友是最清醒的 她说 你们俩就像两个高中生 真正的亲密关系根本不是这样的

其实生活中也有这种人 也有很多被很多个谎和借口包起来的自私冷漠 奉劝认为自己也不是George这种性格的朋友 遇到Mae这样人格的人

直接撤

什么都别解释 不要述说自己感到被忽视 不公平 缺乏安全的任何情绪 就直接撤

2 ) 四星半

一直认为好的电视应像记者一样,准确描述即可,并不需要把结论甚至个人的思想强加给观众。

片中至少讨论了两件事情,一个是个人的过往伤痛要如何面对?尤其是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个人生活的时候,是勇敢揭露面对,还是暂时性的逃避,继续机械投入当下的生活,用理性来说服自己?第二个是在两个人相爱的前提下,如何经营这段关系?如何在热情退却,个人人格保全的情况下,依然相爱并和谐相处?

影片没有直接给予我们答案,甚至在结尾都没有明确揭示,主角那忘却的十年记忆是否是那个她所依赖的老男人有莫大关系?那十年的经历是否太过于痛苦,以至于主角只能选择忘记?这个痛苦是否就是老男人的恋童癖,在当年用尽各种方式,裹挟主角与自己相爱,甚至维持了长久的性关系。想想简直不寒而栗,但我几乎可以肯定,这就是主角痛苦的根源。这便是着第一个问题不成答案的答案。我没有看第一季,但可想而知,主角的吸毒等堕落行为,心理疾病都与这件事情有直接的联系。

关于第二个两个人如何相处的问题,片中并没有天崩地裂的事件,有的更多是两人的相互陪伴,互相试探对方的舒适区,找出舒适区的交集。记得片中两人从酒吧出来时,主角的女朋友问应该如何称呼主角,以后便只用这个称呼来叫她。

这让我很感动,写这段对话的编剧,一定深爱过某一个人吧。

最后主角与身边人的关系似乎都达成了和解。但主角的最终疗愈还是要靠爱治愈过往那个被伤害的那个自己。如果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我们是不是可以多一份耐心去试着沟通,在平等对话的前提下,了解他的过去,给予我们现在的爱,也得到我们的未来。

3 ) Bipolar者的情感与感情

看到Mae,我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东西。

容易成为needy的那一方、情感蹦极的那一方、很多人忍受不了的那一方。人来来去去,我们也知道自己不太会处理好与别人的关系,更别说是亲密关系。

骑车把耳机声音开到最大飞奔在街道上挑战一个个绿灯的最后几秒骂对我鸣笛的汽车故意骑车到它们前面挡路,疯狂打球回家使劲吐头刺痛两天,思维极度活跃却反应不知过来这是第几天的天亮。

我的床没法躲下去,我蜷坐在书桌和墙面交叉的那个九十度角落。我感受不到一点快乐,过了半年突然会想起有这个词语。

我告诉她,她说怎么可能。

如果这一切变好,那一定是最终能与自己的黑暗斗争并决定这辈子都不要再占下风。在自己心里它就是客观存在,使劲把你往下拉或者推你下没有降落伞的飞机。

青春期的那段时间,我几乎也不记得什么。好像流了好多眼泪和有好多在别人印象中不知道为什么的笑,我也不知道。

这样的我们,对亲密关系极度渴望又缺乏判断。既然决定活下去那一定会有一天会不被这黑暗掌控。总会有那么一些转机的吧。

就像他们在车后排make out的时候,Mae突然哭了。那不是突然的,那就是转机,是Gorge的陪伴和他自己终于决定要开战。他不想再占下风。

Romance blinds you。但是我们却又是极度的依赖。

我经常会被“在暴雨中跑出去淋雨跳舞大笑”的片段吸引,同样被带血色的巨大月亮带走。

跟Mae一样我们是极度的浪漫者,也是极度有风险的人。我们可能还有其他的心理标签或者社会标签。

狂躁的时候敢做自己想做的一切,这也许就是我们体验到自己活着的唯一了。如果有人愿意走进我们,我们会带给你龙卷风和海啸。

极度浪漫的极度风险者。

就算这样,我们最大的期望或许只是在醒来身边能看见她,亲吻她的额头。

我们甚至愿意一辈子只做这一件事。

4 ) 于破碎中彼此依附

I don't know how I can explain my love for this show…

它充满了细碎的感知情绪的绒毛。以Mae作为第一视角——她破碎不堪,她痛苦而无法忍受现实的纷杂与过去的伤痛。这部剧满是混乱不堪的纷杂难以规整,每个人都破碎但又渴望连结,篇幅太少却想探讨太多的主题如非二元性别、恋童癖、LGBTQ+群体、性别认同、PTSD、多元性取向等等等等,同时又囿于篇幅而使部分人物脸谱化、部分剧情夸张化、有些台词显得突兀,却恰恰呈现出一种单口喜剧的魅力。Mae Martin真的给自己写了一部很棒的个人化传记,尽管我觉得或许用更长的篇幅来叙述会更好。

很多隐喻都值得反复思考…但我不知道我对大部分都能共情是因为她阅历没有那么深还是她写得太细腻连贯。

Phill简直是真正的天使

5 ) 磕磕绊绊的爱

看过的姬片也不少了,《Feel Good》不是拍的最好的倒是唯一一个想写点什么的,当年看第一季的时候也是当爆米花剧刷过去了。现在第二季出来了,伴随着此刻的心境又把第一季重温了,倒是挺有感触。所以这篇讨论可能也会很大篇幅牵扯第一季的内容。算不上影评,只是些零碎的记录吧。

破洞的袜子

George and Mae两个人就像很多欧美剧一样感情开始的很匆忙,基础并没有很牢固。

感情的开头就有Bug,Mae易焦虑还有毒瘾(第二季交代了未成年被性侵的根源背景)George容易被周围人意见裹挟并不想轻易对好朋友说出自己交女朋友的事实。而开始的Bug理所当然为了之后埋下隐患。像袜子上的破洞,开始不影响穿,但洞会越来越大。

Mae在第一季里显得很容易崩溃,除了第二季里的原因,还有她的极端不自信。她描述女友的第一眼是England’s rose,而自己则是Bart Simpson.对亲密关系如此焦虑,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把一种瘾变成了另一个瘾。而整个过程并没有和女友很好的沟通,以至于女友很担心最后甚至对她的情绪不稳定感到心累。

而反,观George在第一季的时候还在自我麻痹,对被自己的好朋友嘲笑是臭拉拉的女生解释对象没来的原因:”i think that love shoud sit beside your life,like a lamp.”“I am allowed a life of my own,aren’t I?”这是George在两部中第一次探讨亲密关系中边界问题,可惜第一次只是为了自己对关系的不确定感和被人揭发的害怕而找的借口(第二季的时候非常明确也自洽地提出了恋爱空间的概念)

记得第一季Mae被George关在学校的柜子里也很隐喻,从那之后Mae就很难高潮了。紧接着两人的冲突到了小高峰,George无法忍受那些虚伪的谎言以及爱人受到的伤害,于是借酒发疯成功出柜。

但George迫于各种然后出柜之后Mae又做了什么呢?什么也没有做,当然她那时候忙着和老妈纠结缺失的母爱,但更多的是她觉得这是应该做的并没有什么难的,无法体会一个在社交圈直了29年的人突然说自己有女朋友承受了多少心理压力,尤其是她的朋友圈对LGBT不友好(但Mae的爸爸想到了,真是暖男)。

与此同时,George也得知了Mae有过很多个真爱,问出了恋爱中现任振聋发聩的灵魂之问:我们和她们有什么区别?而Mae也给出了几近满分的答案:我的心在别人身旁都在流浪,只有在你这才是心之向往。I think you’re that place I’ve been running behind.

George让Mae承诺“I will never break up with u”,当Mae也想要一个承诺的时候,女友已经睡着了,这也算个一个伏笔,因为第一季季末是George提的分手。

而导致她们分手的重要原因和下面讨论的主题有关。

自我怀疑和自我认同

Mae自我怀疑大发作的原因可以是女友少年的偶像,也可以是她们SEX中的一句“come inside me”;相信很多所谓的T在成长的过程中或者和bi恋爱中都有过这样的心理斗争,和我恋爱是不是因为我像男人?她之后会不会再去找男人?这个问题其实在第二季的时候得到了释怀。有次买东西Mae被人称呼了Sir,于是两人对于性别进行了讨论,George告诉她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理论叫做非二元性别,选择适合你的,tell me ,I will use the right words.女主其实在那个瞬间也不需要去再查什么了,伴侣的爱意会消除那些曾经挥不去的自我怀疑。

回到第一季的故事线,George提分手的原因第一是因为她很累,她需要照顾Mae的感受却不知道该怎么办;第二是因为她听了女友的脱口秀,真实地觉得Mae也很累,在恋爱中不快乐。她们的问题是,都是在想象中希望对方快乐。幸好George幡然醒悟:“I was doing the right thing,ending it.But I think I was just doing the easy thing”

至此两人关系的终极问题并没有解决只是打了个分手炮,故事来到了第二季。

Mae回到了加拿大,也在不断地想要修复自己,让自己变得健康起来才能让俩人的关系变得健康起来。她听人说U need to grow up.U r not gonna build a relationship of a open wound.于是她又犯了第一季结尾George的错误: I don’t think it’s fair to keep you holding on ,and like I am holding on.至此Mae依然没有找到真正的自我,她的心结也因为回到加拿大见到那个过去中的男人变得更严重。

人生若只如初见

在Mae持续彷徨的时候,George和一个看似恋爱情商极高的男生在一起了一段时间,他包容体贴没有争风吃醋。事实证明这种缺乏占有欲和看似温顺的恋爱只是为了满足他多边形恋爱的一条边。

在一场密室中,“情绪涵养超高”的男友让两位女生彼此好好总结一下俩人的关系,于是中间的各种掩盖和错误都被撕开了。我始终觉得,任何的隐瞒给对方带来胡思乱想甚至误解的伤害完全大于直面真相带来的短暂痛苦。

George和男生分手后,和Mae在脱口秀的酒吧里相遇了,Mae拉开帘子之后回头看到的她以及在酒吧里的气氛都和当初她们第一次约会一模一样。而这一次不同的是,性事过后不再是Mae一个人不知道何处安放双手,而George陪她一同来到了床底一起陪伴她的不安。

双方的成长

医院的闹剧之后,两人又在各种推动下对关系产生了探讨,George曾是最不愿意谈论自己想法的人也愿意敞开心扉,Mae也终于将内心深入曾经最不愿意袒露的阴影展示了出现。

George在第二季中更多的体现了温柔和包容,也是很多观众的直观感受,虽然Mae的表现依旧很混乱有时候非常自我,对女友的事业毫不关心甚至不以为然,看到有些评论都在批判Mae,但其实如果她自己的状态确实很糟糕了她也的确没有精力去释放能量给对方了,可以肯定的是她也在努力,虽然这对她很难。

双方状态的不对等再次引发了冲突,也直接导致了Mae强行求婚的失败。

当晚两个人回归平静,George贡献了最近年我认为的最浪漫的话:

Do you know what I think is actual romances?It’s when we do our laundry,I like seeing all of our clothes like mixed up together.

为了真正的揭开Mae的心结,两个人一同回了加拿大。如果没记错的话,Mae第一次在爱人怀里哭了出来。更多的陪伴和爱意使得Mae可以去直面创伤了。而两人的关系终于在一次次的袒露、碰撞、修复和陪伴中走向了更深层。

I think I don’t need you,as much any more.But I want you.

相比第一季,第二季对于双方关系探索更全面且是递进式的,让观众也真实递感受到她们之间的爱变得更牢固起来。

亲子关系

看到Mae母亲的演员非常的惊喜,不得不说还是能看见Phoebe的影子。

一直都觉得亲子关系是世界上非常特别的关系。有时候想,如果我和母亲不是亲子关系的话,我和她完全不会成为朋友,实在是让人难过。

母亲再逃避Mae的过去,再嘴上的傲慢不理,但在第一季结尾处于混乱中的Mae还是向家里寻求了帮助,还是二话不说给女主订了回家机票。而且很多时候当局者迷,Mae一直在试图直接和母亲交流关于过去的事情,还是George提示她,对于耿耿于怀的事情,不是绝口不提,不如换一种方式解决问题,大概会有不同的效果。同理,可以适用于恋爱之中。

就剧本身来说,不是日韩剧的温情细腻路线,都带着点英式冷幽默,有些情节也有些跳脱。惊讶于片子是主演的自传体作品,觉得她很cool。先记录到这吧,后面有空再改。

6 ) feel good 终于有一个在跟我的感情对话的剧集了

feel good

让我感觉真的很好。

大多数同性恋的片子都是表达一种隐忍,求而不得,甚至是隐忍的感情,来表达社会的另一种“小众文化”。

其实我很期望有一部电影、剧或者是小说,能跟我对话日常的生活,就谈一谈lesbian在日常所面临的“感情问题”。

feel good的出现,让我一口气追完了一二季,我觉得它在跟我对话,有陪伴感。

跟直女恋爱、没有安全感、担心、患得患失、甚至是失去自我一味做一名“园丁”讨好着对方,又或者是太陷入自我的情感,自己的感受,忽略对方的感受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自己消化,理解及解决,真的很孤独,所以再次感谢这部剧,探讨的内容。

剧篇幅不长,节奏是ok的,在双方腻歪在一起一定会有一些问题出现,然后争执,和解,解决。

一些碎片感想:

一、为什么总喜欢不被自己性别吸引的人

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很感触。

我发现,大多拉拉,特别是T,真的很爱喜欢上直女,或许是我看的太少,她们总会不小心变成卑微的一方,总是要面对因为结婚要被抛弃的“不安全感”中。

拉瓦一个直接的lesbian,可还是爱而不得,她也很疑惑为什么要去纠葛异性恋,我是完完整整的同性恋,我不会因为世俗、结婚而离开你呀,可也还是同样爱而不得。

更有意思剧里还有一幕,是梅第一次见乔治的朋友,在家里和另一个lesbian见面,两人尴尬的连招呼都不想打,按道理,她俩是不是应该更懂对方,再想回现实生活,好像也真的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而且我认为lesbian比gay更容易找虐,这个心理,真的很有意思。

希望喜欢女孩子的女孩子们,偶尔“放过”下自己,有的人,真的不值得,用很长的时间和陪伴等待,这样的“苦情剧”只能感动自己,享受自己的生活吧。

二、梅的人物塑造,用不幸的童年及毒品上瘾,刻画了一个极端化的lesbian形象。

编剧用这些“外力”刻画了一部分lesbian内心的挣扎和“扭曲”,真的很真实。这种外放的表达方式更多产生共情,甚至共鸣吧。

在梅的身上,偶尔会看到自己的影子。

因为童年造成的没有安全感和自卑,还有容易对某些情感和事物产生强烈的依赖感。

女生大多是情感细腻的动物,同时我认为是很会忍耐和自我逻辑自洽的动物。

她们会对某些事物自我美化然后过度上瘾。拉拉这样子的群体,真的很容易“等待”,有的时候都不知道,到底在等什么?是依赖当下的感觉,还是太懒了,懒得做改变。总言之我觉得别期许和遐想自己会遇到乔治这样的人。

喜欢一定会有欲望,没有欲望的喜欢就是口头上的喜欢。真的不要在等一个口头上喜欢的人了。

特别害怕真实的自己暴露就不配拥有爱了,其实大多数人知道真实的你,也喜欢的是真实的你。

三、园丁和盆栽的角色扮演,在感情里都会存在的。这个天平,从未完全平衡,也从未完全静止。

剧情两人感情的天平一直是动态的,一开始乔治主动示爱,可能是好奇还是欲望,不知道,反正应该是下半身先驱动了。

然后梅开始依赖乔治,乔治开始纠结出柜这事儿。这里喜欢上直女的lesbian应该都经历过吧,过于真实了。大多数关系可能就直接死在这个环节了。

(比如跟朋友介绍对方是朋友,偷偷摸摸的,小心谨慎的,然后两人享受自己的小世界,待感情腻了,自然而然就结束了。)

毕竟生活不像戏剧那么drama,大多数就是平平淡淡的。

编剧给了乔治一对婚姻不幸福的父母,当然乔治确实很爱梅,也离不开,她顺利出柜了。

剧中很有意思,乔治出柜第二天就开始变得没安全感,然后大猪蹄子梅又开始只关心的情绪。(这里体现了现实生活中,得到的人有恃无恐的模样)

然后梅开始怀疑乔治对自己的感情,是不是在幻想自己是男人,而不是真的喜欢女孩子身体、心里的她。

梅想要穿裙子,试图提醒乔治,我是女孩子,

(为什么穿裙子就能代表是女生,我讨厌这种刻板印象)

可是止于担心乔治会因此而不喜欢自己,用sex取悦对方。乔治对这个心理状态一开始肯定是能难get的。

这个心理活动,过于真实,很多关系处于“付出”的一方,同性恋会多一个性别纠结,然后对此惶恐不安,彼此怀疑,走向终结。

(当然异性恋也需要收起所谓的男生该多付出,女生该体贴的刻板模式吧)

所以梅没处理好,乔治没有理解为什么,变成了压迫感,感觉自己为什么要这样照顾梅的情绪,所以就分开了。梅会觉得委屈,其实乔治也超委屈。

大多数可能会感觉直女更容易解脱?感情容易解脱跟性别毫无关系,可能跟性格有关吧。

四、别再用自己童年和所谓不幸遭遇绑架另一半了,每个人在感情里都需要被倾听和理解。

乔治,真的蛮完美情人的,如果是我,我真的没办法忍受梅的幼稚。感情需要互相理解,无论你是谁,来自哪里,都没有特权。

珍惜,生命出现过的“乔治”吧,也少用性生活去掩盖感情的裂缝,也很蠢。

说实话高潮真不是技术多好,是双方情感到了,就有了。(约炮也是一种欲望情感的表达)

感情是交流的,不完全等同于欲望。

一起去密室那里,交流就让她们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五、只要能和ex做朋友,一定没有双方喜欢的感情!绝对没有,顶多有一方是个情感受虐狂。赶紧离开一个吃个饭、出去玩都要跟你计较钱的人。

六、梅居然不知道乔治完整的名字,说的不是名字,说的是很多人在说自己特别爱一个人的时候,往往都不知道爱的那个人到底是谁。少陷于自我感动。

七、其他人物性格

菲尔,剧里超级无敌工具人,活在自己世界,同时也很通透吧。怎么说,我觉得是自在自由的一个独活且缺爱的状态。

乔治的父母,一个追求自由情感,一个陷于失败走不出来,对小孩子的感情观影响。

梅的父母,一个过于嘴硬、强势、优秀妈妈造成的一个逃避型人格的爸爸,和一个极为没有安全感的“坏小孩”。

其实我蛮喜欢拉瓦的,爱恨分明,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但真奇怪往往这么边界清楚的人,都蛮孤单的。来个人看看他们的好吧。

乔治的男朋友(忘记是叫什么了),一个自大,所谓有情绪涵养的人。这种人真的很容易pua女性,要注意。哈哈

最后,

梅的人生就像开挂了,总能遇见好人。她人生中最坏的是她自己。

真的好喜欢乔治哦,一个温柔懂浪漫,细心的,上进,有同理心,且是一个大色胚,还有一口英式口音,希望她能和我谈恋爱。哈哈哈

不再用糜烂、畸形的sex来表达同性恋的感情。

也没有再用压抑的社会问题来表达感情。

而是真真实实描述一对情侣的生活日常和遭遇,以及内心纠结的变化。

短评

给两星Phoebe。难看。两个女主的性格和行为如此讨厌,但又如此的真实。不是每一对les CP都像燃烧女子肖像那样美轮美奂,像小姐那样义无反顾,大多数人都是Mae和George这样不负责任又肤浅的人渣。

4分钟前
  • 荆棘
  • 较差

我看到的爱情 是我们的衣服在洗衣机里缠绕在一起 I don’t need u anymore, I want u.

8分钟前
  • 林春娇
  • 力荐

前排提示,这部剧并不适合:1.三观警察;2.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3.觉得“拉拉就是两个长发美女贴贴,女孩子香香软软干干净净没有任何阴暗面”的人群。/我个人更喜欢第一季,因为这一季我比较难理解和共情她吐出来的那些痛苦。(ps.乔治的同事真的好像微博上女权人设男,笑得想口

11分钟前
  • クロコ
  • 推荐

这一季元素太多了,完全可以拆成两季来拍,最后一集内容如此丰富但草草了事。Mae Martin在这一季的表演更好了,这一部揭示了自毁型人格在恋爱中的可怕:在女友最需要她的时候自我逃避;进戒毒所后突然给女友打电话分手;复吸的理由是女友甩了自己,还要和别人上床......还好她能遇到善良的美好的天使般的George,她便有了再从地狱探出脑袋的机会。

12分钟前
  • drunkenstain
  • 还行

每个出现的人物都是合格的喜剧角色 literally feel good

15分钟前
  • veridisquo
  • 推荐

我有多喜欢第一季就有多讨厌第二季。1. 女导演换成男导演后丧失了那种微风摇曳的迷醉气质,黒池的落日游乐场,海滩鬼屋,海滩小屋这些温馨画面都没有了。2. 第一季里像Phil, Lava母女那样的有趣配角在第二季里缺失,哪怕出现了一些刻画也丝毫无印象,面容迷糊。3. 梅彻头彻尾变成了一个不讨喜的人。唯一的优点是乔治这个角色宛如成为了拯救大兵梅的女英雄,她拒绝求婚但不拒绝关系,知道了自己爱的轻重和问题的着力方向,而当梅惊呼我还是个青少年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和巨婴分手啊?但是我不喜欢梅在这季里面的self indulgent就讨厌剧情讨厌剧作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呢。

20分钟前
  • 朽木立夏警部殿
  • 还行

Mae问要不要一起躺床底下,George先回答ok才问的why。是一段从toxic慢慢变好的关系了,在树林里合抱树在湖边讲光合作用叶绿素呜呜。George每一秒都好可爱哦,应该是Charlotte Ritchie本人就这么可爱吧。Save the bees!

23分钟前
  • openrarms
  • 力荐

爱是看着洗衣机里两个人的衣服搅在一起,爱是魔法,爱是除了性以外还要谈的科学。从I need you到I want you,George不是园丁,她是天使。

24分钟前
  • 推荐

Mae really is a kid...

28分钟前
  • Jus
  • 推荐

这季说实话探讨的话题我不太关心 Mea是个非常自私的人 也不是什么好伴侣 现实中还是放过彼此吧 但谁叫看美女谈恋爱就是香呢:)

32分钟前
  • 阿莱
  • 推荐

无聊。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梗。drug-addict relapsed这种烂话题拍的没有深度 而且和那些男人的“友谊”本来看起来就很怪 不知道为啥我去年很喜欢 弃了。

35分钟前
  • 柠檬水
  • 还行

Holly fu*k!!! Fu*k Scott!!!成年后意识到自己曾被炼铜癖侵害是什么样的体验?心疼Mae。还好她还有George。哪里找这样健康平等互相尊重又理解的感情关系?!

39分钟前
  • 宇大人
  • 推荐

可能是受集数和时长的限制,最后一集包含了整整三集的内容。总体没有第一季好。但我真的好爱Mae,我在她身上完完全全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卑鄙的自私,那种对自己人格加以根本否定的自我厌恶,那种在复杂关系里反复纠缠无法摆脱的懦弱,那种对自己又爱又恨的人不知如何告别的可悲。正是因为Mae深刻的自我剖析,她才会创造出像George一样完美如天使般的人物,在虚拟的剧集里留给自己一个相爱的结局。而我们的一生就是对自己过往的戒断过程,我们都在摆脱某种需要,从而才能拥抱自己的渴望。

42分钟前
  • 仁哲神龟
  • 推荐

和第一部相比,这部做的加减法很明显。加入了相当贴近群体的话题设置,在自我剖析上做文章,由内到外的递进,梅和乔治以及她们身边的人,都是要故事性的。挺遗憾没有第三季,但是这剧停留在最后这一幕也蛮好了。第一季说finding is not a easy thing,但至少尝试过,也比什么都没有要好吧。

46分钟前
  • 呆萌喵星人
  • 推荐

与自己和解之let it go

48分钟前
  • 给你我最亲爱的
  • 推荐

Mae真的像个被宠坏的小孩子,George就是她的天使。哪里找这么好的女朋友,Mae有时候太过分了,太过于自我,完全靠女朋友的浇培,自己却付出的很少,还总是精神崩溃。George唱歌真的很好听,那是蜜蜂之歌是近期我的最爱。

50分钟前
  • 气急败坏女疯子
  • 推荐

剧评里面大言不惭批判Mae的,是不是觉得她的经历都是在放屁啊

51分钟前
  • 无法勃起话事人
  • 推荐

“和不喜欢的人只做爱,和喜欢的人还要谈论科学。”立意一下就起来了~生产那段很棒,很多段都是,要讲的东西有点多

53分钟前
  • Daaaaantje
  • 推荐

当全世界都通过贴标签快速帮助他们固化他们眼中你是谁的时候,爱你的人会越过边界直视你的眼睛,让你问自己,“我是谁”。喜欢的一个场景是George和伪善嬉皮男谈恋爱的时候,男的满嘴女性主义理论和大道理,而George却想看教父拿圣经抽打修女下体的porn来wank。后面她立马和Mae开始角色扮演还有dirty talk。想到Audre Lorde的“Uses of the Erotic”:女性被压抑的情欲不应该是羞耻的,也不是服务他人的,而是自我潜能和对权力边界探索的重要来源,能和爱的人一起开发潜能,在情欲里勇敢面对自我的阴暗和羞耻,真实地去感知,探索边界,和获取快乐是赋权的重要来源。另外快要结尾的时候配的Phoebe Bridgers的motion sickness也太好了!!

54分钟前
  • Sultrysummer
  • 力荐

说实话我真的不太可以了!Mae 感觉完全没有长大,一会儿再质疑自己伤害自己,一会儿在怀疑别人伤害别人,虽然说是有病但是又不好好配合治疗,一遇到事情就崩溃想嗑药,太危险了简直就是定时炸弹,每次和乔治吵架和好又分开太疯狂了,可能是因为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差距太大,我真的没办法带入进去,然后因为她有病,觉得可怜或者想治愈,只能说引以为戒有些东西真的会毁了一个人一辈子。

55分钟前
  • 1900_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