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最爱英俊女生
大概是Ashes to Ashes的先入为主,很兴奋又见Keeley Hawes,本以为她的角色比较大咧咧中性化,谁料抛开外表,女主才是那个外柔内刚的"Good Girl"。当然,这不意味着Cynthia不是好女孩,虽然她又花心又任性,但是追溯到每个人的成长史,生活赋予了她追求幸福的权利,不漂亮的女孩用智慧作资本,美丽如她,多少是可以善用天赋的。更何况比起那位怎么看怎么配不上Mr Gibson的母亲,Cynthia其实只是太过随性,与善良无关,否则女主也不至于对这个半途出现的姐姐如此维护。
古典英剧大多很擅长描述人性,有了人生的前因后果,没有人是真正邪恶的,或生活所迫,或冲动战胜理智,多一点理解才能认识真相。讨厌一个人之前先代入自己,角色替换后未必我能做得更好。前面是天空后面是海洋,怎么选都是美好;假如更换成悬崖和沙漠,谁知道哪个地狱会舒适些。每一个人物都有各自的苦衷,从古至今,正邪黑白仅仅是银幕上艺术化的梦境。
喜欢一个角色大抵不因为经常出现,气场吻合便越看越顺眼,Lady Harriet Cumnor就属于这种类型,可能个人更爱的是演员本身所带的男性化率直和气质上的贵族风范。总是用贵族气质夸奖喜欢的类型,详细解释起来倒不知如何开头,大概无外乎大气、真实和淡定,不过又不局限于此。
比起Roger拖泥带水淤积在心的爱情,Lady Harriet对人对事的态度实在过瘾,这般时而细腻时而粗犷的中性化性格不禁使其余男女顿时黯然,看一些真实的英伦访谈,这个有女王的国度确实盛产巾帼。这样的女子deserve高傲,而相对出现的绅士也值得崇拜。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无关性别的完美个性。
2 ) 又一篇blahblah的话痨短评
赶稿子休息的空隙忍不住看的~其实在电脑里呆了很久了,开头处也看了好几遍,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心情把这四集看完。
推荐语是:Molly是我看过的所有BBC古典剧中最漂亮的女猪,而且怎么会有这么善良的一个姑娘。这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女孩该展现出的完美的初恋的状态。
其实但看剧情此剧完全值不了4颗星,最后Roger的转变实在是太快了,照我的狗血构思,再照BBC古典剧的传统,怎么也得稍微虐一下嘛。结果这娃站了半小时(还不是在雨中,而是在屋檐下),Molly就忍了他以前对Cynthia的各种头昏脑热的爱恋了。
但是,好在这剧不断给我小惊喜:看到第二集的时候,猛然一惊,原来老爷子是Michael Gambon邓布利多先生啊,顺便提一句,开始一度脸盲症发作将其当成了疯眼穆迪.......但更更更惊喜的时候,恍然大悟:继母带来的万人迷姐姐Cynthia似乎是Ashes to Ashes的女主Alex Drake,不敢相信地查了资料,果然是Keeley Hawes,太泪奔了。怪不得从她一出场我就觉得那气场,那眼神流转似曾相识,就算她说再另人厌恶的话,做再轻浮的举动都觉得很可爱很迷人,原来如此。
3 ) 爱情,隐忍与刻骨铭心
一如BBC系列贯有的风格,这片所展现出的美感依旧是那含蓄隐忍波澜不惊的表面下满载的刻骨铭心的激情与感伤。
****无关的扯谈的分割线****
05年电影版的傲慢与偏见之所以不招简奥斯丁迷们的待见,就是因为它完全失去了那股含蓄优雅的韵味和讽刺诙谐后面现实的酸楚感,成了一部挂着小说的题目,撑着小说的故事,魂却完全是别物的电影。
时常有朋友惊讶地说,你居然爱看爱情片,俨然为我居然爱好此类情节千篇一律,大多没有多么精巧的谋篇布局,也不见得多么深刻宽广的电影感到颇为不可思议。而当我偶尔说出,其实简奥斯丁是我最喜欢的作者之一,傲慢与偏见和简爱做了我压床头的书十多年直到我离家出来上学,他们则多会摇着头,接着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是的,我从来不否认,自己看不得爱情至上还自以为天经地义的价值观,更看不得小女生腻到死的小幸福小浪漫。但是,我爱看节奏舒缓纯粹简单的爱情片,我爱看未成为情侣之前若即若离的彼此摧残,爱看隐忍退让压抑翻滚的痛苦,并且愿意一次次被必然来临的一厢情愿的Happy end治愈。
其实,所谓古典的爱情剧们,若剔得只剩下故事大纲,大多沿着那么几个成熟的套路模式。故事不是走ABC就是BCA,作者所做的不过是在那么有限的几种可能性中作排列组合罢了。而乡村爱情的小故事们,甚至很难将时代的变迁元素明目张胆地加入进来,除了茶会舞会,就只剩下闺中秘谈和乡间的闲言碎语。
事实上,就跟鄙视它们的人所说的一样,这些爱情剧们大多都没有多么大不了的情节,甚至应该说,根本不屑于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摆在台面上撕心裂肺的爱恨情仇和猎奇的鲜血结末。他们大多也就只是在说感情,加些金钱和地位,一般没有性,有时甚至未必有爱——如有时的张爱玲,最大不了也就再加生死时空,不过也就到泰坦尼克一类的程度,真到情书那样深刻到人生的,少的可怜。而且,其实,情书,已不算古典的爱情剧了。
于我,它们最大的魅力的不在于谁和谁和谁暗送秋波纠缠不清,谁和谁私奔,谁身败名裂谁修得正果的故事情节,也不是我一向很看重的作者透露和表达出的三观是什么的部分。它们吸引我的,是那股含蓄隐忍的味道,那种水面下的激情。隐忍是一个很有魅力的揪心的力量。
****终于想到回归正题 及 珍惜生命远离剧透 的分割线****
《锦绣佳人》的情节只能算中上。
开篇算中规中矩,中段故事的发展走向因为姐姐的出现而多多少少出乎未解触过原著的观众的预料,颇为吸引人一边糊涂着这是什么状况一边继续往下看,不过倒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创举。结局则可以说有些糟,在短短的时间里一百八十度扭出来的Happy end实在一厢情愿到生硬,而奇怪的关于赶上好时代的感叹更是有点莫名其妙拔高主题之嫌。听闻此书未能收尾作者便去世了,也无怪乎编剧们一片善意地续上这么个奇怪的尾巴。
说人物塑造,也未必多么出彩。
Molly开场倒还有点不同于一般女主角的不太讨人喜欢的孩子气,而从姐姐Cynthia出场开始,则完全成了美好的品行的化身。Roger则从头到尾除了一次被美貌冲昏头的轻率爱情——而且完全合情合理——之外,简直就是一个完美儿子完美兄长和完美丈夫的合体。父亲,继母,两位老姑娘,贵族们都几乎是现成的模子直接灌出来的,让大家惊鸿一瞥的Lady Harriet则更多是演员的加分。
比较有亮点可言的,大概是大哥Osborne,姐姐Cynthia和路人Preston。
说实在,Osborne是最出乎我意料的一个,其实在故事开头,看到两兄弟出场和看过简洁知道还有一个重要女主角的我,曾私自浅薄地以为这是将会是一对兄弟加一对姐妹的微妙四角。没想到Osborne还没有加入调情的战场,就宣告一出场就是秘密的已婚之身且偏偏至死不渝。不过,这位兄长还实在是从头到尾孱弱凄惨,反观开篇真是虚张声势了些。
Cynthia很真实。这类无法深情无力真爱,不断移情、将就后反悔、劈腿、发备胎的,不知该说性情坦率还是没有定性的女人,其实身边实在活生生地存在不少,并大多毫无自觉。她们中不少并不像被伤害者口中所说的那种刻意玩弄他人冷酷无情。作为亲密的女性朋友的立场,虽然不认同她们感情上的肆意任性,但还是不得不承认自己很喜爱的这些孩子。锦绣佳人中,并未简单地为Cynthia贴上负面的标签,而是将她塑造成一个任性软弱却又让人不知道要怎么责备只能感叹地少女,个人以为,甚好。
至于Preston,其实他的塑造思路,对于这部剧而言,还挺有些现代的。他擅长理财,却不是那个时代看重的才华,更没有那个时代更加看重的地位和有教养的举止。而且,他确实并不讨人喜欢。在那个时代算是极端的表达爱的方式,以及不是那么光明磊落的胁迫。但当看到那叠退回来的信,看到Cynthia狂喜中完全无意的一瞥里他独自骑着马离去的背影,起码,我被他触动到了。
是的,锦绣佳人这部片让我喜爱,就是它那份隐忍的爱,放手,默默地藏在心中留给自己。
私以为,这部片最动人的,是单相思却得不到的初恋。
Molly和Roger,开始只是简单的青梅竹马。他们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话题,彼此了解,彼此欣赏,谁也没有意识到这份感情可能走向爱情的一端。直到Roger对美丽的姐姐一见钟情,疯狂地爱上了这么一个完全不知道他的价值,配不上他真挚感情的女人。Molly则过迟地在无意识的竞争中,才察觉出自己的爱情来。
于是,一边是自己喜爱的姐姐,一边是已经爱得什么都看不见的而只把自己当妹妹的他,Molly甚至没有了能表露自己感情的立场。若姐姐和他真心相爱相守也就为他们祝福了,偏偏姐姐却不过是逢场作戏似的漫不经心,而且很干脆地发了备胎卡还让对方欣喜若狂。于是,Molly一边要听姐姐反复无常的爱情倾诉,一边要掩饰自己的爱,却一次次忍不住拿自己的感情与姐姐相比,然后为他不值,却又无可责怪姐姐。于是感情压抑,沉淀,发酵,不见天日地折磨着她。
这是一段刻骨铭心而动人的感情,但若不是编剧的突发善心却无法善终。
个人很喜欢那场雨中告别的戏,两人隔这一段距离,没有动作,没有夸张地语言和表情,瓢泼的大雨中,对着语无伦次的Roger,Molly简单而坚定地回答,yes。那段戏在现实中实在不真实,却很动人。
还有一对感动到我的单恋,是Preston。其实这段感情能不能算他的初恋,完全要看初恋的定义。但它绝对是他第一段也大概会是唯一一段刻骨铭心到如此的恋爱。
他在平凡的日常相处中,慢慢喜欢上了自然地展现出真实一面的未雕琢的15岁少女。而在精心打扮出席的宴会上,她外表竟是如此迷人而自然地散发着风情万种的气息。于是他一下坠入了爱河,他求婚,他忍受她的完全保密政策,忍受她刻意的远离和无视,忍受她与无数的追求者的调情和正大光明的移情,他拒绝了几次美好的婚姻的机会痴心等待她如同那时代女子所当做的那样来履行承诺。然而到头来她却只是把他看作情窦初开时短暂的一个美好艳遇而已。她说我只是被你借给我的钱所捆绑了,你不能这样无赖地威胁我。她还说,我恨你。
然而这个男人终究没有狠下心来毁掉自己心爱女人的名誉与将来,在他清晰地看到一切已经没有一丝挽回的可能的时候,他只是远而默默地一个人看着她的窗,然后默默地骑着马离开。
好吧,我承认,这大概是代入感的问题,这部片子深而准确地拨动了我的某根弦,于是,虽然它的收场实在不完美,但我很爱它。
于是,我想看南方北方了,唉。
4 ) 百忍成金的十九世纪英国版本
女孩茉莉在小镇上的单亲家庭长大,父亲是医生。在十九世纪的英国,这个出身算是个不上不下的阶层。在故事的开始,茉莉简单纯净,如同她日常的纯白衣服。
哈姆利家则是渊源悠久的贵族,据说其家族历史直追七国时代。少女茉莉来哈家做客,在一幅油画上第一次见到哈姆利家的两个男孩,大儿子是英俊的奥斯本,次子则是平实的罗杰。哈夫人是个爱读诗的老妇人,她的伦敦气息加上常年病痛,混合成一种优雅的母性,没娘的孩子茉莉和没有女儿的哈夫人成了一对忘年良伴,读诗插花,加上那个乍呼呼的老贵族哈老头,小茉莉的客居生涯倒也平静。诗人奥斯本和琢磨昆虫的罗杰先后回到哈宅,茉莉穿上她用有生以来第一笔零用钱买的见客衣服,纯白时代落幕,少女有了别样的情怀。
单亲女孩儿大多恋父,何况茉莉的父亲吉布森医生是个端庄温和的好人,疼女儿疼得没话说。原作中,这位老爸是为了给茉莉找个妈才突然结婚,电视剧却拍得多少有些“老房子着火”的意味。总之,茉莉家来了个曾经给新贵族当家庭教师的继母,日子从此多了规矩,少了父女俩无拘无束的自在。继母的女儿辛西娅从法国读书回来,仿佛给小茉莉打开了一扇天窗,新鲜动荡的空气从这扇窗中扑面而来。辛西娅其人,眼神灵动,身材骄人——按照我单薄的东方审美,茉莉才是个素净的美人,但英国佬显然不这么想,片中只要是个年轻适婚男子,见了辛西娅没有不眼神发直的,连平时只盯着昆虫看的罗杰也不例外。
原著作者加斯克尔夫人生活在十九世纪,笔下的小镇生活驾轻就熟,各种阶层各种人色,都在按照性格和命运走着各自的道路。电视剧冲淡了“阶级色彩”,强调的是茉莉的性格美,于是我们便看到这个纯白的小人儿简直像个三从四德的旧式女人,替姐姐背黑锅,替奥斯本守秘密,对势利继母的种种干涉忍气吞声。若不是辛西娅和她一见如故,真让人看不下去。辛西娅总对茉莉说:我不太爱人,我爱别人都没有爱你多。这是实话,不过她这份姐妹情也没体现得如何深挚,这是个需要别人为她付出的女人,自打她出场,男人们前仆后继地献上真心不说,小茉莉也为辛西娅扛上了不属于她的污名。在十九世纪的乡间小镇,一个姑娘家最要紧的就是名誉。为了澄清茉莉之名,辛西娅亲生母亲的旧老板,某新贵族家的lady,亲亲热热地挽着茉莉在街上转了一圈,于是一干势利小人全部噤声。该lady有股倨傲的男子气,十分可疑,在此不表。最后又是她试图重新撮合茉莉与罗杰,不过,人算总是不如天算的……
罗杰向茉莉求婚的镜头十分热烈,为了避免让她传染到哈家最近肆虐的病毒(猩红热?实在没留意那个词),两个人站在雨里隔了两米多,刷刷地淋着雨,看向对方。这个场景十分狗血,和全片含蓄的旧时代风格不符,不过毕竟追看了四集,还是会被导演的刻意感动一把。茉莉在雨中的回答是:Yes. Yes, I will. Yes——简直成了乔伊斯用在《尤利西斯》里的yes I said yes I will Yes。到了这一刻,小姑娘的百忍成金终于等来了幸福美满的大结局,而辛西娅也嫁了个爱她崇拜她又多金的律师。这部片子揭示了世间故事的两大必然结局:结婚和死亡。死者俱往矣,而活着的,全都结婚了。
扯一下关于演员的题外话:很难理解英国佬的审美,片中的奥斯本明明不如罗杰英俊。演奥斯本的倒的确是个角色,Tom Hollander,在《Cambridge Spies》中饰演Guy,他的眼神有种落拓气息,很适合演诗人奥斯本,或是剑桥四杰中最花天酒地的那一位。而辛西娅如果不故意抛出一层层媚眼,看起来要更甜美些。我直到看演员表才想起她是Keeley Hawes,也就是《Tipping the Velvet》里面的Kitty,改变南茜命运的那个女演员。她虽然长得不坏,对我来说却是张大众脸,很难记住。演茉莉的Justine Waddell则演过一堆怀旧古典片,她的眉毛线条十分文艺复兴,看来在这一点上,英国佬和我算是达成共识。
还是最喜欢茉莉和父亲两个人的场景:年幼的茉莉被父亲抱着从贵族的家中走出来,小胳膊紧紧地攀着父亲的脖子。少女茉莉用铁夹子在壁炉中烤面包,递给父亲,两个人用手掰着奶酪就面包,围坐火炉边家常夜话。可惜,女儿的幸福总要从父亲的手中交出去,在那之前要遍尝恋爱的百种辛酸,真是让我想想都不舍得将来生个女儿。
5 ) 茉莉
这部电影一直吸引着我连着看了4个小时。许许多多的原因,比如,它是BBC的作品,是在英国,在Sussex,我熟悉的地方,但更重要的理由,是我喜欢里面的茉莉。
边看边觉得,她是我所向往的,就是我想成为的,要努力的方向。就是她那样,坚强、勇敢、智慧、有想法,同时又如此关心人,让人值得信任,也隐忍,可以把自己的情感深藏,不会感情用事,一直对他人好……无论怎样,那就是我所期盼的样子,非常欣赏。
起初看的时候,总会为她难过,因为她总是把悲伤放在自己一个人的心里,在没有任何人的时候偷偷哭泣,而面对别人的时候,却总是展开微笑,似乎能够承负许多人的心事。但是想想,英国的小说总会有好结局的,是的,真的呢,真高兴。
类似于一些简·奥斯丁的作品,把女人的心描绘得栩栩如生,却又如此真实。茉莉,也知道如何在她们之中生存。是的,并不需要所有人都高尚,都友好,无论她们怎样,自己还是可以与她们相处得很好。这是我最欣赏她的地方。
于我自己,我还有太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让我加油吧。我努力的目标。
6 ) 诗人的下场
诗人的下场
凉山柏
老爵士有两个儿子。长子奥斯本从小就是家族的希望,现在却和父亲渐行渐远。次子罗杰虽然不及哥哥俊秀聪明,却是个听话顾家的好儿子。
罗杰是个书蠹头,兴趣简单,对于自然科学有热情,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剑桥大学奖学金,洗刷了哥哥奥斯本屡次落榜的耻辱、为父亲在乡里乡亲面前挣足了面子;而且自己也获得权威学者的赏识成为学术新贵。对于罗杰,一切都是良性循环,读好书,有奖学金,有社会地位,有美女倾心。
奥斯本和罗杰不一样,完全就是诗人和科学家的区别。
罗杰身体健壮,得益于野外探险的锻炼,而奥斯本则天生一副病殃殃的身胚。罗杰对待生活的要求很低,毛糙些也无所谓,在南美洲的荒原上搭个篷帐他也能睡得很香。相反,奥斯本对待生活就要求精致,是个公子哥,连用个晚餐也要换上正装。
奥斯本还有着诗人的敏感神经、阴郁性格,经常在政见、阶级这些无聊问题上和父亲起冲突。当父亲叨叨唠唠骂着法国佬,罗杰专注于在显微镜看昆虫标本,只当是老年人固执的脾气而一笑置之,而奥斯本却非常反感。
对于奥斯本,生活是个恶性循环,恶源就是该死的诗。
写诗占用了他太多时间和精力,没法通过正经的学院考试;写诗需要充沛的感情,一不小心就恋爱上了,偷娶法国妻子、买房子、买家俱,在法国置办一个齐全的家的花费已远远超出了他的经济能力,甚至需要罗杰分一半奖学金来周济;缺钱了,更寄希望于诗集出版,但是即使出版了,微薄的获利也根本不足以养活他和老婆;学业的失败、和父亲的冲突、经济上的困境都是对身体的致命打击。
瞧瞧,这就是诗人,诗人就是麻烦。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挣不到钱,养不起老婆孩子,却还偏偏多情,拖家带口;天性多虑多忧,专长是空谈。
但是,仍然是一种诱惑。听听这首歌(方大同):
“我愿意为你背诵每一首情诗,让我们要多美丽就多美丽。我送你情诗,就凭着灵犀一枝.....”
they could do better on the leading actors
没有north&south好。配乐也一般。不过结尾去非洲不错:P
即便你看的是英剧、美剧,你看的也还是肥皂剧。
结尾应该有个kiss^^
喜欢女主角。恩。
原来各种偶像剧的狗血情节都是借鉴古典小说的,茉莉真是个好女孩,罗杰我还是挺喜欢的,安慰茉莉的那场戏给我印象太好了,但他实在是太后知后觉了,一开场我就觉得他对茉莉有意思的,没想到倒是人家女孩子单相思,暗恋他这么久,他自己倒被辛西娅迷住了,套用他弟弟的一句“这种美持久不了”最后他被悔婚时他应该想到这句才是,还好编剧给了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要不然两年前这么目送着人家离开,两年后还是这样,但这一对也太纯情了,从头hold到尾,到大团圆了还只是手拉手,纯!
女主角清纯可爱,像个小女孩一样动人;喜欢漂亮而讲究的维多利亚时代小镇风情。但是,本片感染力比不上《南方与北方》,结尾也琼瑶了些
这个故事也是表现了一条宇宙真理:性格好不如长得好。前面故事拍得有点乱,最后一集瞬间惊艳,特别是老乡绅的表演,当堂泪奔。特别是发现最后补充了一个原著无法继续的美满结局,对此剧好感油然而生。
前三集看的我满心感动,可惜原著是盖斯凯尔夫人未完成的残稿,编剧加上的结局显得匆促和一顿啪啪打脸。按照这样的结局就是告诉观众,男人在失恋后会马上注意到变得漂亮的你,然后对你说“我才意识到我的真爱是你”,这样也让茉莉之前的苦苦坚守大打折扣。
人面对痛苦最终能够承受一切。那个时代的小镇如何交织着善意流言和悄然袭来的金钱诱惑。即使我不记得这些了,也绝对不会忘记那个补偿性质的求婚场面的T T。Preston这么美好Cynthia明显配不上啊= =Osborne也这么美好居然不是男一!TOT其实我最爱的还是Harriet。
我燃烧的吐槽心啊。女主是多么好的女孩啊男主你是瞎了几只眼居然先喜欢了那个俗气的后妈女儿还订婚,就这样女主还是不离不弃为哪般啊为哪般,局外人真是看不下去啊啊啊
茉莉,微雨过后,山林的气息。
此番深情,又有多少活着的人珍惜过。人如其名,茉莉的淡雅芬芳是纤细孱弱的,她对他的感情亦是,绝不及艳丽的玫瑰,但俨然素丽,饱含回眸的期待。Molly的完美让人与其近视,毋宁远观,神圣不忍亵渎,那只是书中的人物罢了。剧情在详略处理上稍有失衡,但感情抒发得张弛有度,怎能不爱上这朵茉莉呢。
开篇没多久就看到爹和中年寡妇神速勾搭上了,之前十多年的鳏夫生涯到底是怎么过的。Molly太可怜了,忍得百转千回。什么soulmate之类都是虚头八脑骗人的,还是Gaskell大人说得直接:要想好好嫁出去,要不长得好看,要不家里有钱。
一点也不浪漫的。求婚的场景不浪漫。最后一个场景也不浪漫。虽说女主的五官长了是不错吧。。。但是加上她那个头发,怎么就这么怪呢。。。不过一看她的现代造型,就觉得更加怪啊!!!
故事和《曼斯菲爾德莊園》有七分像,但因她存在而可愛:我這些年瞧過許多英倫女星,見過許多名著女角,看過許多古裝佳人,卻沒有人能取代Justine Waddell那種古典的甜美!http://hou26.org/zeta/british.htm#jw
作为Elizabeth Gaskell的迷妹,比起North&South更喜欢这部。
cynthia is so pretty and molly is so caring更喜欢南方和北方
希望每个善良的灰姑娘都能找到真正的白马王子。
小茉莉有点傻,秘密一大筐只能自己瞎难过,姐姐也不坏只是爱自己比较多,淳华演的lady哈利叶最可爱!这个结局看的还是有点气哦,颜控男主真是手动再见,爸爸才是好男人,可惜作者没写完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