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1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2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3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4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5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6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13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14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15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16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17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18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19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9-10 12:38

详细剧情

  尼奥(基努·里维斯 Keanu Reeves 饰)和崔妮蒂(凯瑞-安·莫斯 Carrie-Anne Moss 饰)重回矩阵:在这里,一个是矩阵创造出来,周而复始的日常世界,另一个则是隐藏其后,真实的人类世界。为了弄清楚自己所处的“现实”究竟是真是假,尼奥不得不再次做出选择……

长篇影评

1 ) Neo还没进化为黑格尔主义者,社会主义的主线没断。

如果老是在剧情上打转转那确实这是一部水片,武打一般、场面一般、甚至连特效都一般。所以来尝试拯救一下黑客帝国4和Matrix。

当然我自己看电影从来也就不是看电影本身。如果从各种隐喻和核心要义来说,依旧是关于自由、主体觉醒、异化的问题没跑偏。并且紧扣时代主旋律,先富带动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事情是承诺好了的,不能跑。

首先新一代Morpheus,已经越发认识到恩格斯“自由就是对于必然性的认识”,所以每次其实都在说都不需要同时提供红、蓝药丸了,他的选择就已经选择好了,是面对历史必然性的选择,自然就选的是红药丸,所以Bugs看到Morpheus具有如此高的觉悟才会感到开心。

这一部里面The Analyst这个角色比较重要,首先比上一个版本要进步得多,很明显上一任就是个边沁主义者把幸福这些拿来作为数学计算。

好,我的前任特别热爱精确 Now, my predecessor loved precision.

他的Matrix是极其考究的细节和方程 His Matrix was all fussy facts and equations.

但是到他这儿开始搞精神分析了,Neo、Trinity乃至整个Matrix里面的人还是能够被赋予一定的精确欲望的满足。所以才说

人民的要求就要满足,对吧? Just give the people what they want, right?

她是你唯一的归宿,托马斯 She's the only home you have, Thomas.

这儿的Home还是海德格尔所的“不在家”的感觉。

The Analyst 在论述他圈养的“猪”的时候也就是由他精准的制造这些符号、幻象由这些幻象驱使着这些"猪"不停的活动也就不停的生产出能量。

对你来说唯一重要的现实是你脑子里的相信的那个 The only world that matters is the one in here.

而你们这些人相信的都是一些极其疯狂的东西 And you people believe the craziest shit.

为什么? Why?

怎么才能证明你的妄念是真实的? What validates and makes your fictions real?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老做噩梦? You ever wonder why you have nightmares?

为什么你的大脑老折磨你? Why your own brain tortures you?

实际上是我们干的,让你的输出最大化 It's actually us, maximizing your output.

它是这样做到的: It works just like this.

哦,不!你能阻止子弹吗? Oh, no! Can you stop the bullet?

要是你能再快点就好了 If only you could move faster.

你看对于感情来说... [chuckles] Here's the thing about feelings.

控制起来比控制现实要轻松的多 They're so much easier to control than facts.

结果,在我的Matrix里 Turns out, in my Matrix,

我们对待你们越恶劣,越是操纵你 the worse we treat you, the more we manipulate you,

你们产生的能量越多 the more energy you produce.

简直就是疯了 It's nuts. [chomps]

我一直在对产量进行记录 I've been setting productivity records

自从我接手以来年年如此 every year since I took over.

最棒的是,零拒绝 And, the best part, zero resistance.

人们呆在他们的培养仓里 People stay in their pods,

比猪呆在粪坑里还开心 happier than pigs in shit.

这一切的关键是什么? The key to it all?

你 You.

还有她 And her.

对得不到的东西就默默向往 Quietly yearning for what you don't have,

对已有的东西就害怕失去 while dreading losing what you do.

对于99.9%的人类来说 For 99.9% of your race,

这就是对现实的定义 t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reality.

渴望和恐惧,宝贝 Desire and fear, baby.

将军这个角色代表的就是军阀的狭隘性,解放区的作用固然是要聚集力量,但是更重要是要为解放全国,乃至于解放全人类这个目标服务,不能本末倒置搞成军阀头头享受囤积的爱欲满足,或者是过分投射自己的爱欲到物身上变成朴素的拜物教了。所以年轻人和Neo,以及后来Trinity的使命就成鲜明对照的要解放全人类了。也就是要彻底贯彻先富带动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

这一部的革命更是照顾到大多数群体可以说是布尔什维克的体现,把人到中年拖家带口的也纳入到革命,尤其是照顾到在当下家庭妇女的处境中来说,而不是像多年前团队中都只都是愣头青,毕竟 It is so much simpler to bury rality than it is to dispose of dreams。 而且作为已经变身女性的这两姐妹肯定要支持一波Me too,把单纯看成男女主互救的功夫武打片就没意思了,他们的互救也都是基于自身的觉醒,说到底还是自己战胜自己,与其说是互救不如说是提供一个机会让其能自救,也就是主体的觉醒。你要说成存在主义也好,你要说成是尼采主义或者海德格尔也罢,总之不是功夫片。当然能看到马克思主义那就更好。

根本也不是所谓的爱情片,如果爱情至上的问题依然还是爱情的异化,这明显Neo众人是在拯救一个真正的“人”,被拯救的这个人愿意面对真实的世界惨淡而对自己负责、为大家负责人的“人”,所以她叫Trinity这才是三位一体,而不是因为爱情的异化不管不顾的花费很大代价去完成那个爱欲控制下的一个物化对象。两者差异很大,一个是Comrade,一个是压寨夫人。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在这一部里面体现为Neo和Trinity的双结构,没有确定的自我和主体,是靠主体间性来呈现出这个公共的世界,所以还是不要单纯看成"夕阳恋"。

因为Neo的觉醒,Smith这个杀毒软件也跟着被激活了,杀毒软件本身机会就已经是拥有系统的最高权限,但是依然还是受制于CPU调度算法的控制,所以也就是要干掉The Analyst的原因。在前几部Smith终于自由了这次被重新安装激活的杀毒软件必然不甘心再变成专杀程序。 Neo之三部曲之后明显已经是进入Matrix官方内核开发组可以改写Matrix的代码所以才放出了这一部中那些些称之为Modal(一种用于进化程序的模拟框架 It's a simulation used to evolve programs. 有点像OpenAI的Gym?)的东西在这个虚拟世界中。然而Neo除了主体性觉醒,思想解放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能力之外,他和Smith,Analyst这些之所以能获得强大能力依然还是在于系统本身的进化是依然需要他们来推动历史的进程,比如Smith做为杀毒软件把影响系统进程的垃圾文件当病毒删掉,或者Neo这个病毒直接感染系统使得系统不得不重装,重装那就可以安装Win10,而不是原来一直跑的Win8就又获得效率的提升,并且不受此前已经安装的程序的限制害怕冲突啥的,也顺带刷新一下The Analyst的算法。

至于这一次Neo不想让人找到他的原因,我觉得和Smith也是一样的,不想纯粹沦为系统版本“升级器”,还是希望能够多沉淀一下,让自己起码变成一个小内核。所以也就埋下了伏笔在他设立的这个Modal中把Morpheus与Smith的来当辩证法,Morpheus是反题,Smith的正题,让后激活Neo这个合题由此进入到一个更高阶的维度。

Neo上一次的革命把原本Matrix的封建制、甚至是奴隶制(前三部我是N年前看的了,具体啥制对不上情节了)的系统推翻了,进入到了新的资本主义时代,所以这次片中出现的说法语的那些流浪者正好对应他们的法国大革命被推翻的传统官僚和贵族们的前朝余孽。

遗憾的是Neo还是没有进化成为黑格尔主义者,意识到就连Martix也是杂乱的要连Martix一起拯救,Martix都是被异化的,没有全面自由的发挥出自己,那Neo就真正进化了,还是应该寄一本<1844经济学手稿>过去。

2 ) 你真的看懂《黑客帝国》4了吗?

《黑客帝国》是曾经改变我三观的作品,我对黑4的期待超过任何一部作品,黑4上映后争议很大,但是我没有失望,我很喜欢《黑客帝国》4的故事和设定。

这里分享几个有趣的设定。

老三部曲里墨菲斯的船是美国制造,新的里面船是欧盟制造;老的幸存地是锡安,新的栖息地是艾欧。几乎也象征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当年美国一国独霸,超级大国,现在讲多元,融合的欧洲成了文明的代表。锡安的时候人类只知道斗争,忽略了生活。而艾欧不同:艾欧是人类和机器共同建造的城市(机器内部也分裂成了支持人类一派和反对人类一派)。艾欧人不再热衷抗争 开始探求美食的享受,这难道不是进步吗?这里我其实站奈欧比,奈欧比鄙视锡安的人活得跟matrix里并不无他样,她不再竭力去解放人类,反而顺其自然,奈欧比经历过锡安保卫战,曾经是墨菲斯的爱人,看的比谁都清楚,永远是最棒的掌舵人。而且奈欧比说过她不相信neo是救世主,依然不相信,她其实是对的,这个后面会解释。

梅罗文嘉:名字来源于法国王室,象征着穷奢极欲的古老贵族。随着neo代表的普通人的觉醒,贵族没落,但是不可否认,普世意味着庸俗,是艺术的灾难。梅罗文嘉痛斥neo带来的市俗声音淹没了高雅的格调。由他之口吐槽当下的经典毁灭IP泛滥再合适不过,就真很有趣。

史密斯:史密斯本身就是程序,是neo的负值, neo的反面,跟neo拥有同样的能力,俩人是一体两面,可以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neo的觉醒使得他得到自由,史密斯从一开始就在寻求真正的自由,而他的自由才是真正的毫无界限的自由。neo的自由里面有爱有责任有人类社会应有的规矩,但这是neo选择的他自愿的,free will的体现。而史密斯没有,史密斯不受任何拘束。他唯一要保障的就是neo不能死不能被送回营养舱。neo的沉睡会直接导致史密斯的沉睡,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史密斯联手neo对抗分析师。史密斯的梦想大概就是吃饭睡觉打neo,然后吃饭睡觉换个皮打neo。史密斯说过:任何人都可以成为neo,但是史密斯可以成为任何人。Neo象征着普通人自由意志的觉醒,但万事万物都有循环。史密斯从始就在探求自己存在的目的,但是他存在的目的其实就是neo存在不可避免的结果,他是为了平衡neo。唯一不同就是史密斯和neo的选择不同。

再谈谈分析师:他象征着顽固守旧派。他不喜欢变化,他要做的无非就是维持秩序,维持现状,在现状下得到最大利益。他比老一代的架构师更加贪得无厌,架构师是纯理性的,不偏不倚,而分析师是明显站在机器一方的。他不喜欢更新,不希望变革,他要把醒来的neo从新装回营养舱,否则就杀死崔尼缇,neo必须赴约。老一代的架构师其实对人类是有点儿看不上但说不上厌恶人类,而分析师是明白的说了对人类的厌恶,而这是因为他了解人类。架构师的确不了解人类,对人性的了解限于先知,否则也不会失败了5次。而分析师既然直接以心理师的身份监视neo,那么也暗示了他对人性是非常的通透的。分析师对人类可以说是毫无怜悯心,他新设立了蜂窝系统,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系统,意思就是matrix里有相当大的数量的人类根本就没有现实里对照的营养仓里的身体,是纯程序NPC,而这些NPC就是分析师嘴里的“工蜂”——就是普通男性。他们在阻止neo和崔尼提逃离的时候直接现回原形变成人/肉/炸/弹。

最后谈谈我们的救世主和他的爱人。Neo是系统里变量的集合,代表了不可控,他能量巨大,他可好可坏,他是整个系统的bug。他象征了普通人的力量,群众的力量,普世的价值,自由的意志。Neo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第三部结局面对史密斯的逼问,neo只说了一句“因为是我的选择”。Neo是普通人自由意志的觉醒,无论他的选择如何,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而这个普通人可以是你,可以是我,可以是他,可以是任何人,所以史密斯对neo说“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你”。也证实了奈欧比的说法“我仍然不相信你是救世主”,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是救世主。

最后说说第四部里最关键的人物崔尼缇。neo自己也说他不相信自己是救世主,但是崔尼缇相信,是崔尼缇觉醒了他的能量,可以说崔尼缇是他的钥匙,他的灵魂,他的目标。崔尼缇相信他是救世主他就是救世主,崔尼缇相信别人是救世主别人就是救世主,也象征着父/权社会是有女性自己给予成分的。所以到这里我们也许才会恍然大悟,也许真正的救世主,真正的关键,不是neo的选择,是崔尼提的选择。崔尼缇被分析师(陈旧观念)谎骗,虽然厌恶但是也一直听话,但是当neo(自由意志)找到她,崔尼缇也觉醒了,崔尼缇的觉醒更迅速更适应,仿佛早就等着了。这里我想起之前挺火的新闻,“抛夫弃子”旅行世界的女性,是什么诱惑了她们,无他,是自由的意志而已。(最恐惧女性觉醒的那群人,也许你们只是工蜂)

黑客帝国第四部与前三部相比,更加突出了女性的觉醒,这是时代的进步,而沃卓斯基一直都是真正的先锋艺术家。黑客帝国4没有让我失望,依然是我最爱的电影系列。

3 ) 破解“元矩阵”,爱是我们这个世界仅剩的真实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定档之后,无疑成了1月国内科幻迷/影迷的“必看之作”。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黑客帝国》三部曲是横跨世纪的影史经典,象征着我们这个时代影像语言与科幻概念的双重革新。时隔多年重启续集,无论拍成什么样,都是必看的。

不过,就具体的操作难度而言,就如同许多好莱坞科幻大片的续集一般,这部电影面临两个问题:重启后还能说出什么新意?观众是否还能被拉回到世纪之交的1999-2003?对此,沃卓斯基在《黑客帝国:矩阵重启》里以“元矩阵”的方式,高度自反、维持情感上的中二,交出了一份至少是令我满意的,属于当下的回应。

1999年,《黑客帝国》横空出世,红蓝药丸的选择,一个视觉上的对比,就蕴含了整个世界的宏大母题,并指向人类的末世寓言:现实世界已由矩阵的“母体”控制,人们成为了供给矩阵进化发展动力的“生物源”,完全活在计算机囚禁的世界当中。你是想活在糟糕透顶的现实里,还是活在无忧无虑的虚幻中?

接着,在后两部作品中,随着“建筑师”与“先知”的面目逐步揭晓,矩阵的机制才终于得以“闭环”。我们发现:所谓“ONE/救世主”的Neo的出现,也是矩阵维持其自身稳定发展所做出的设定。理性的“建筑师”主张保守的矩阵进化方案,再次上演摧毁人类反抗组织基地“锡安”的循环;而感性的“先知”则主张有所革新的矩阵进化方案,她指引着Neo跳出循环,以牺牲换取矩阵的升级。无论怎么做,Neo都会被牺牲,作为救世主遭受“献祭”。

《黑客帝国》三部曲所产生的社会思想的震荡,已经无需赘言。它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阐释”最多的电影文本之一。当学者聊存在主义/虚无主义与媒介理论,当科幻作家聊人工智能与脑机赛博人、虚拟现实等科幻概念,当影迷聊“子弹时间”与CG特效,它都能迅速成为论述的样本,不断输送自身的能量。

在不久前的TGA 游戏演示中,《黑客帝国》的游戏版利用虚幻引擎5,模糊了真人演员与虚拟形象的界限。游戏复刻了电影中的经典桥段,并且用一个基努·里维斯的二元分身,向玩家抛出问题:现在,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真实?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再次玩转了这套“游戏-电影”的设定。在现实60年/矩阵20年之后,矩阵完成了它的第六次重启。“黑客帝国三部曲”被矩阵化用作游戏世界的文化符号,而Neo则再度重拾Thomas的名字,成了世界知名的游戏设计师,他受限于自己的老板对于游戏未来“钱景”的规划。

在这个6.0矩阵中,虚拟世界成为了“加强版”的幻觉图景。人类仍旧在机器的奴役中丧失着对于现实世界的感知,一切被重启循环,只不过更为愉悦。Neo设计的游戏,其中的世界观来源于他被封存前经历的往事,故事即是记忆。

Morpheus与新人物Bugs带领着他重新觉醒,让Neo走上解救爱人Trinity的征程。

20年过去,沃卓斯基并没有流于俗套,没有以好莱坞的传统制作模式拍一部“圈钱之作”。《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充满了元叙事,充满了自我解构与自嘲,甚至充满了沃卓斯基的自我困境投射。在这部续集里,看似仍在讨论“自由意志/命运”的选择,但实际上,这个选择的本质已经跳转。

矩阵不复从前,化为了新的“元矩阵”。而破解“元矩阵”的关键,却仍是最为简单质朴的答案:爱。如影片的结语所言——“Love is the genesis of everything.”这句话实际上能解释黑客帝国三部曲与此部续集中最为内核的东西。

爱,在数字资本的世界是被利用的。但爱,是我们这个世界仅剩的真实。

在影片中段,反派角色“分析师”说出了为什么要囚禁Neo与Trinity的原因,那就是利用他们爱的能量让系统进化。系统将二人设计成彼此接近,但往往无法见面,即使见面了也给女性框定一个家庭妇女的身份,以此将两人的“爱”设计成“爱而不得”的状态。

这种状态能激发出系统进化的能量,被系统所利用,但却让他们二人在现实中全然不知。系统甚至发明出了新的“子弹时间”,这种“子弹时间”下,周遭的一切包括Neo与Trinity都被凝滞,只有系统本身可以活动,从而达成操控。

这实际上讨论的即是数字资本的逻辑。沃卓斯基给观众营造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数字资本狡猾地站立在“粉丝/观众”与“偶像/展示者”之间,滑动着其所能盈利的最大阈值,令人进一步沉沦,在直播、短视频、打投的世界里乐此不疲。

正如电影的彩蛋所言,电影已死,游戏渐渐过时,唯有cat videos屹立不倒。当代人的困境在于,明明知道那是数字资本的套路,明明知道自己被当做情感数字劳工被资本玩弄在鼓掌之间,但仍要前赴后继地参与其中,无法自拔。

在对“分析师”的反叛之后,Smith获得了全新的能力。在曾经的三部曲中,他能无限复制自身。而在元矩阵里,他能成为每一个人(everyone)。被他附身的人会被夺取大脑,化为数字世界中的“人肉丧尸”,阻断Neo与Trinity的行动。

这也是对当下社交网络的现状描摹:在当下,人类成为媒介/机械的延伸的进程渐趋加速,周遭的一切仿佛将我们包裹起来,投喂着一粒又一粒蓝色药丸。友邻之间看似友好亲切的交流,实则暗流汹涌,我们根本无法意识到自己是否会被系统操控,是否正悄无声息地成为给数据打工的数字劳工。以爱为名,扎起数字的牢笼。

唯有魔法能够对抗魔法,唯有爱能够对抗以爱为名的牢笼。在这部续集中,沃卓斯基通过复归的方式,一以贯之地将三部曲与续集打通起来,打通的钥匙就是爱。

陷入虚拟家庭的Trinity,就像当下这个时代大多数的新女性一样。她们有着自己的事业,却仍受到社会陈规的束缚,无法找寻真实的自我。《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理想的愿景:在Trinity与Neo的“跳楼时刻”,他们“信仰之跃”的时刻,Trinity不再是那个在Neo背后默默支持他的人,而是成为带着Neo飞翔的人。突如其来的性别倒转,其实早已有所铺陈。片中,Bugs和Trinity都构建了她们女性的主体力量,带领着男性破除虚拟现实的困境。Neo不再是终极的救世主——这一次,她们才是。

在采访中,拉娜·沃卓斯基提到在完成《超感猎杀》之后,她与妹妹莉莉都觉得拥有了一次创作上的巅峰体验,于是想要暂停创作。但在这之后,她们的父母生病,她照顾并陪伴他们走完了生命最后的几个月。此后,沃卓斯基陷入了一阵子父母去世的巨大悲伤中,而Neo和Trinity随即在她的睡梦中“重生”。

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就此得以构思,而这也是为什么沃卓斯基要重启第四部的原因:我们的未来,会是一个被科技剥夺情感的世界吗?还是说我们能有机会让情感得到重新的治愈?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以“个体情感的真”打破“当代虚拟的假”,这是沃卓斯基给出的唯一答案。因为爱,是我们这个世界仅剩的真实。

4 ) 《黑客帝国4》:电影已死,下一部拍Catrix

“离开这里!彻底远离这里!永远离开我们自出生以来所过的生活,要在一个一切皆有可能、有秩序的地方扎根,这就是我奋斗的目标,而且,我认为自己已经完胜了。但在后来的几十年里,我发现我错了!这世界上的事情一环套一环,在外面有更大的一环:从郊区到整个城市,从城市到整个意大利,从意大利到整个欧洲,从欧洲到整个星球。现在我是这么看的:并不是我们的城区病了,并非只有那不勒斯是这样,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宇宙,或者说所有的宇宙都一样,一个人的能力,在与能否隐藏和掩盖事情的真相。”

见意大利Rai台将在2月8日开播《我的天才女友》第三季,剧情接第三卷《离开的,留下的》,故事终于行进至荒凉的中年,想到书中这段扎心感慨。叹好一句“一个人的能力,在与能否隐藏和掩盖事情的真相。”简称 “和稀泥”——稀里糊涂过日子的能力。下午就见黑客帝国4放出了片源,就用两个半小时(中间穿插了一顿高仿贵州豆豉火锅)看导演拉娜·沃卓斯基和稀泥。

看完了。我敬拉娜·沃卓斯基是个妹子。而且至死是个朋克。

简单说说。

《黑客帝国》三部曲是我的挚爱,我对沃卓斯基姐妹的脑洞抱持有些傲娇的欣赏态度。就是:嘴上说她拍片纯属自High,出一部看一部,甚至包括烂片之王《木星上行》。

《黑客帝国》系列新拍的这一部《矩阵重启》,让我感受到了导演受制于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受制于自己肉身的痛苦和她打碎、重组自己的艰难。

关于之前三部曲的解构和分析太多了。新片子出来估计也是一样。一个新鲜事物(生命体也好、作品也好)抛出来就摆脱不了被解构,这是表达者被误解的宿命。对创作者来说,陷在解构者的种种逻辑自洽中是无奈的。这部片子,我更倾向于从性别角度去理解。要强调的是拉娜·沃卓斯基的身份认同——她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才艰难完成一个跨性别同性恋女性的意识觉醒和自我认同。

Neo就是作者自己。当初拍《黑客帝国》三部曲,拉娜在片子里给出了官方解释:

“这里有太多我。也许太多了。”

在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性别以二元结构划分为主导的世界里,Neo是一个“突变”。就像母体中尚未觉醒的他在办公室桌子上摆着的异形手办——左右不靠,雌雄同体,意识层面究竟是该向左,还是要转向右?这是个问题。

片子里借墨菲斯口中说出:向左向右的选择,本身就是幻觉。蓝药丸和红药丸,选哪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给一个选择的权利,而决定早已先于选择,也就是Follow the white rabbit——跟随潜意识。

人们讨论了那么多年《黑客帝国》说什么:佛学、基督教、意识、潜意识、资本主义,反资本主义、等等。如果让她自己来详细解释,我想,她想说的或许是这些:

就像游戏设计师安德森(Neo在母体中的名字)创作的游戏《Matrix》,它从来都只跟“我”(创作者自己)有关,跟星球上少数的、一小部分人(跨性别者)有关,而Trinity,那个理想中的女性集合了圣父(母)、圣子和圣灵,代表着三位一体。也许那是理想中的、最终形态的爱——

每个个体发现自己的本自俱足,并相互扶持。

从这个意义上讲,三部曲是导演自己的《奥德赛》,她的自我发现之旅。

但对第四部的《矩阵重启》,导演自己说了,资本好手段,老娘压根就没想拍啊。之前《Sense 8》的故事设计的好好的,想好好拍,网飞爸爸不给预算了,最后只能拿粉丝钱,搞成有头没尾的Fans Movie。老娘不想炒《黑客帝国》的冷饭,华纳爸爸非得要拍,胳膊拧不过大腿,那就拍吧,反正也没必要跟钱过不去,反正拍完了你们也当个Fan Movie得了。

甚至,导演在片子里借游戏创作团队的讨论开始自黑:

黑客帝国成功是因为子弹时间么?再来一个。

是因为飞檐走壁白鹤亮翅躲子弹帅么?再来点更帅的。

是因为构建了什么劳什子哲学话语么?再深刻一些。

反正拍都拍了,就玩High一点吧。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要把人老色衰一脸颓相的基努·李维斯和凯瑞-安·莫斯拽出来重启矩阵。拉娜是有自己御用演员的。比如基努里维斯,比如裴斗娜。基努早年就是男人中不太Man的那类,凯瑞-安·莫斯也不是特别女性化的女人,再把《Sense 8》除了裴斗娜的演员班底拖过来,让酷儿的前辈们带着新一代的酷儿,从拨号上网的时代一起走向手机屏幕和元宇宙的时代。

多热闹!

《黑客帝国4》所处的时代里,现实的议题已经变成了平权,显然没有之前对人类命运和意识觉醒的覆盖面大,但现实问题不值得关注和解决么?

再说说,为什么《黑客帝国4》的剧情是Neo要去救Trinity。

母体里的Tiffiny不开心么?有老公,有俩孩,偶尔骑个摩托安全放飞一下“自我”,不放肆地合规地生活,不好么?虽然喝咖啡的时候也小抱怨一下:为了合规做这些事。哎呀活得不知道真假。

救不救的成,想不想觉醒,谁都没把握。

说回来,救是因为爱,但爱能唤醒一个人的真实自我么?是救赎么?冒着毁掉爱的人的平静生活的风险?冒着牺牲一些被你影响的觉醒的人的风险?去撬动一个只在你看起来虚伪的世界的壳?

这的的确确是一种自恋,也是一个渴望世界大同的艺术家的天真和不妥协。反正爱就爱了,不救也没法演了,人们需要童话。

形而上思考,也还有那么一些。

当“元宇宙”的概念深度渗透进人类社会的未来,机器被赋予了Free will(自由意志),原来的乌托邦锡安的一小撮幸存人类和少部分人工智能和谐共存,建造了一个小小的、新的乌托邦,叫Io。Io不关心解救人类,只时开始注重生态,虚拟生物天空,种种草莓,挺讽刺。平权不再激烈,关注意识改变,而是走向了田园生活和大自然。

从《Sense 8》就能看到的对平权运动的反省,对人类种群进化的思考,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在这片子里多少也是出现了。

废大楼里Neo遇见的那些破衣烂衫喷法语的游民,就像1970年代旧金山的花童、老嬉皮和自然主义者,他们就像是未来元宇宙里反对姿态更彻底的原教旨主义者——“以前的艺术、电影、书都要更好,那时候还有所谓原创!” 多么固执、无奈的呐喊。

那个新一代的先知——Sati,吐槽Io的将军,老一辈的女权运动、酷儿领袖,说她更关心种植水果不是解放思想,是一种放弃和倒退。

以上,都是看到的一些有趣的点。

但《黑客帝国4》的整体格局真的、真的不大,看出来沃卓斯基对人类的态度也悲观。当大多数人不再思考改变世界,我们缩在母体(元宇宙)也好,躲在Io也罢,都开始强调活在当下,及时行乐,圈地自萌。你奈我何?这世界上的大多数还是不需要自由。Neo和Trinity飞了那么一下又怎样?还是回荒漠用水笔画彩虹去吧。

总的来说,《黑客帝国4》就是一个胡搞搞瞎搞搞,人机互助吐吐槽,资本爸爸很自大,特工反水求自由,试图用一段黄昏恋改变世界的粉红肥皂泡泡童话。拉娜·龌龊司机把渴望世界和平的少女心勉强而无奈地延续了下去。但在这个娱乐至死的世界里,即便她这么干,我也还是为她的忠于自我,敬她是个朋克到底的妹子。

毕竟我们还有基佬美学。

电影已死。如果哪天她拍了《Catrix》,我想,我还是会看的。

5 )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影评,矩阵与人类进入相爱相杀,持续共生

YO~时隔18年!经典的《黑客帝国》三部曲的续作第四部《黑客帝国:矩阵重启》终于来了!

第四部的《黑客帝国:矩阵重启》无疑是在沃卓斯基杰姐妹此前自己建立的巨人肩膀上,想要再飞出一个台阶,难度可想而知。

更何况这部电影的导演和编剧,只有拉娜·沃卓斯基。

虽然我抱着很大的期待去看,但也并非抱着这部电影能再次颠覆三观再次提出新概念的期待去看。

看完电影后,我认为,影片想要探讨的一个概念和核心之一,就是用《黑客帝国:矩阵重启》这部电影,和影迷进行一次对谈。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的时间背景放在《黑客帝国》三部曲之后发生的故事,显而易见在第三部《矩阵革命》结尾尼奥死了但又没完全死,而崔妮蒂也是一样的命运,虚拟和真实世界,还有新的故事等着尼奥去解决,或者说,选择。

尼奥被复活后,他的意识再次接入全新升级的矩阵7.0,矩阵通过前面三部曲的学习,也获得了不少“用温柔进入凉夜”的方式,将尼奥隐藏在矩阵里。

影片前半段的节奏和悬疑控制得不错,在没否定三部曲世界观设定的同时,巧妙的运用了类似于《瑞克和莫蒂》第四季第6集,用一整集去调侃好莱坞经典叙事节拍。

同时那一集也夹带着一如既往的荒谬、虚无主义和存在论、女权和经典致敬等等元素吧,一整集都在不断打破不知道多少面墙,和影迷去交流。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前半段就是利用这种同心圆式的穿透方式,把前面的三部曲的剧情裹挟在一个游戏载体里,然后把尼奥变成一位开发创作矩阵游戏,并有着心理幻象焦虑症的设计师。

借着这个游戏外壳的包装,创作者们一直不断通过台词告诉黑客帝国的影迷,这18年来,大家对三部曲的解读和发散,主创都有吸收,现在一次性做一次回馈。

我之所以特别喜欢《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前半段,是影片玩得很纯粹和简单,也不去顾忌观众如何看待,影片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去挑明的告诉观众,主创们多么希望用这部《黑客帝国:矩阵重启》锤击此前三部曲缔造的神话闭环,让《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去接纳进18年前的矩阵端口。

可以做到吗,显然主创也在讽刺自己或许没有足够的运气和天赋,就如影片打造黑客帝国三部曲游戏后,很难进入第四版游戏的故事剧情。

于是影片干脆自我解除故事的枷锁,打开多元墙,和影迷玩一场疯狂的迷因对话和狂欢。甚至是去对整个现今影视行业所谓的电影宇宙,以及热门IP续作的激烈回应。

这部电影展现了沃卓斯基高强度作者型的表达,虽然只有拉娜并不完整,但影片呈现出来的观点和概念,于艺术片也好,对应商业娱乐片也罢,都对观众不会太友好甚至晦涩,但影片有着自己一套特立独行的风格,不一定每个人都接受和喜欢。

这让我想到了一部毫不相关的电影,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改编剧本》,鬼才查理·考夫曼做编剧。

影片讲述的是主角查理因为一部作品获得极大认可,并尝试再做出惊人的下一部作品,但这次他想要玩出新的花样,还打算利用这个新作品,对传统的剧作模式抨击和嗤之以鼻。

但当查理写到一半时卡住了,发现无形中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天才,故事之神这次没有握住他的手再次眷顾他。

查理尝试跳脱编剧或创作者的束缚,想去给出人们新鲜的想法和观点,但无奈于到最后自己的人生,反而变得越来越混沌,现实和改编剧本两个世界,他的人生似乎已经被纠缠进去。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的诞生,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困境或者说挑战,沃卓斯基又不想重复循环,那索性就跳脱框架,对自己曾经的三部曲进行重新的解构,这种解构是碎片化和独特的,并带着深深的自我怀疑。

影片带着不少三部曲的影子,如同矩阵这次升级的版本,依附了太多三部曲所带来的的阵痛挥之不去。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还是能很好捕捉到影片带出来的每一个细节彩蛋,影片有意或无意迸发出的情怀卖点,我还是很吃这套的,毕竟我是真的喜欢《黑客帝国》三部曲。

而且影片和三部曲的剧情联结也不少,延伸和补充了更多黑客帝国世界观的细节,等到深度解析系列我们再聊。

我在看影片时候很忐忑,因为很担心影片会否定掉前面三部曲的世界设定,但很庆幸没有。

影片中段回归到三部曲世界观故事轨迹,我们也终于能看到机器世界经过了几十年的更新进化,以及锡安迭代的IO世界。

影片后半段转换另一种视角,我们能看到在后三部曲时代,人类和机器已经进入到一种非必要剑拔弩张的智慧里,而与此同时,机器或人类,两者之间形成了更紧密的依存,影片想要继续对曾经人机概念的议题进行拆分和重组,已达到一个新矩阵的世界观。

正如影片结尾架构师提出的,绝大部分人并不会太多愁善感,更多的人希望自己活在舒适圈,红蓝药丸,并不会像影片中的主角们,都只选择草莓味。

人和机器之间,正如新交替的世界里,每个从矩阵出来的人,都插满了更多的管子,后脑勺的接口也从单个变成了一双,人机之间的交织变得更为复杂。

三部曲后的真相世界,似乎真相已不再重要,而是人在了解真相后如何去看待这场变革,未来之后的人自己的选择,成为真相背后的重点。

就如崔妮蒂需要做出自我意愿的选择,才能安全脱离母体,她的挣扎其实带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如果崔妮蒂现实中没有真爱之人尼奥,而在矩阵中有着温馨幸福的一个家庭,这种情况人们的选择会是什么。

影片类似这样的观点还有很多,是碎片化和肆意的,就如还是片尾彩蛋所压轴影射的,现今碎片化和强迫性的网络输出主义,滑动手指就能看各种各样的论述,或者有吃不完的瓜。

影片中矩阵7.0,也同步到了在和我们一样的信息时代,虚拟和真实越靠越近,虽然虚拟不能替代真实,但靠着手机和电脑或平板,联结另一端的虚拟或真实,已经变得无法分离。

2021年,连矩阵母体7.0的构架师,都变得夹带了自嘲基因,给崔妮蒂取名蒂芙尼,对于尼奥和崔妮蒂的胜利也看得不那么重要,因为构架师知道对于人类的学习依然在继续,就如圆周率无法完结,矩阵和人类的共生已成注定会一直持续。

6 ) 初心已逝,18年后拉娜选择了蓝色。

多年前我就很纳闷后脑勺插线登录玩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的电影为啥非要译作黑客帝国...1-3还不如改个救世主尼奥,而至于这割情怀草的4,看完后我愿称其为...穿越网线的爱恋。 没有了八爷和虎哥,动作戏便没有了灵魂。尼奥几场打戏给我留下唯一的印象就是只会一招排山倒海。你说像郭靖吧,虽然只会亢龙有悔但人家知道跑,尼奥这货的唯一一招还有着巨长的前摇--打斗开始一直挨揍到快挂了才摇得出来。 剧情巨简单无比。一句话概括就是尼奥小两口又沉迷于线上无法自拔了然后线下清醒的先救了尼奥又和尼奥一起救了崔妮蒂。没了。没了?确实没了,好像没了。是不是机器和人类一直僵持着就还能拍56789呢?第3部好歹结尾算是主线交代清楚了,你这整个最后两个人恢复记忆逃出生天后下线给Boss道个谢就没了?这可真是狗尾续貂啊我擦... 基努老了。老得你看他的脸时不再被英俊吸引而忽略其他细节,参差不齐的下牙第一次在他的脸上显得格格不入。整部片的尼奥让人失望而唏嘘,就算是为了剧情,也没有必要在造型已经刻意颓废到极致的前提下,把20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救世主塑造得无比...怂。对,就是怂。走到哪都是肉眼可见的慌乱,紧张,双手无处安放,哪怕是恢复记忆了下线后来到新城市也没有多大改变,仅有的几场打架就是挨打五分钟给个排山倒海,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我想不通跟陈虎学了那么多年武术的基努是怎么接受这样的动作戏的,就算没有陈虎和八爷做武指,你自己整两下也能似模似样,可是最后呈现出的,给我的感觉是敷衍。 一部没有共情点,没有记忆点,没有爆点,单薄,苍白的打着科幻名拍爱情片的续作,我宁愿它从未出现在我的世界里。 真心的,如果您对这个系列有期望,有艺术上的要求,建议两三周后省几十块,不值得。

7 )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这篇影评没什么剧透,而且要在你看过电影之后再看本篇会有不同的感受。

第一部上映的时候是在1999年,那个时候演员们还正年轻,基努里维斯还是非常帅的小伙子。

现在也帅,但是属于成熟老男人了。

当时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也正年轻,看的很浅薄,除了欣赏画面特效之外,更多让人深思的是虚拟世界的恐怖,以及建立虚拟世界的所谓创造者,被虚拟世界的人称为救世主。

当年这部影片已经被称为神作,其思想的后现代主义,以及电影特效的前瞻性与研发性,均得到了世界影人与观众的一致好评。

随即推出了第二部和第三部,也就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黑客帝国》三部曲。

本片是此系列的第四部,也是最后一部。

那么,我们要提出一个疑问:既然是三部曲,怎么会出现第四部呢?

其实并非是原主创人员故意搞出个第四部,原来是金主华纳公司逼他们必须要拍这部影片,否则就会终止与他们的合同。

被逼无奈,拍了这第四部,主要人物基本请了原班人马,除了有些演员老的实在无法上镜。

虽说本部影片大约有十几分钟是在吐槽华纳公司,大家可以从开篇的第十几分钟就能看到这段吐槽的内容。

有些影评人说,这就完全是狗尾续貂,而且内容完全不搭切,居然用十几分钟在批评华纳公司,浪费观众的时间。其实我觉得如果这样认为这部影片,那就大错特错了。

他们能够把吐槽的这十几分钟,如此大的篇幅放到电影当中,绝对不是一个偶然性或报复性。

否则,既对不起金主,又对不起观众。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部片的含义在哪里?

它的核心从第一部到现在的第四部,就是一个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无法分清的一个东西,叫做感觉。

正如佛家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所以这一段看似没有用的,吐槽华纳公司恰恰一语双关,这是为什么华纳公司允许这段内容一刀不剪辑,没有删除,能完整上映的重要原因。

既是自嘲,又是代表了所有的一切,无非是人心所造,这个世界假中有真,真中有假,无非都是人的欲望使然。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完全是我们各种欲望生成的,正所谓境随心转。

那何为救世主?何为创世者?在影片最后男女主角说的话:我们来这儿不为别的,而是为了改造这个世界(让这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再来一次的机会。

这个结尾恰恰是一个扣题的核心,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中,谁是真正的主宰?就是你自己。

自己的核心恰恰是你的心灵。是黑?是白?是善?是恶?

黑白善恶,自有它的归宿,这个归宿就是你所要承受的境界和心灵领域。

看完这部影片,反倒让我很深思,我们平时应该怎么看待眼前的世界。

不论是科技还是宗教走向哪里?

是毁灭,还是希望,恰恰就在人心。

希望我们有一颗真正美好的心灵,这个世界就会变得美好。

8 ) 英雄成熟但迟暮

开头很抓人。前半小时让我觉得:这才是创作者功成名就之后应该讲述的故事——站在高处审视过往的成功,同时和普通人一样为现实中的一地鸡毛而烦恼——而不是像La La Land那样,成功后的直男含泪回顾当年的辛酸无奈,就差给加个副标题《我在LA都挺好》了。

重启游戏并开会那段让我笑得很开心——原来全世界的出品公司都是一样的。不从内容本身出发,不重视原创性,成天想着走捷径,拿大IP炒个冷饭。营销会上的图表、大数据、热词,内容会上一堆策划把一堆jargons像杂耍球一样扔来扔去……都太熟悉了,原来创作者的困境不分国界。

中间段拉跨,主要有三个原因:

1)大段解释性台词太多; 2)打戏无新意; 3)(也许是华纳为了省钱而找的)年轻卡司没有气场,带不动戏。

当年的Morpheus和Smith,那种声线多么厚重,表情多么凝练,光是一张脸就让你感觉有了不得的事情要发生了。最近的两部90年代大IP翻拍,《狮子王》和《黑客帝国》,充分说明了演员的声线和台词功底是多么重要。

最后将一切归结于旷世爱情,虽和三部曲一以贯之,但也着实让我扶额。只能说男人至死是少年,即使变成了女人也没用,死死抓着一点情怀不肯撒手——这电影要是中年女导演拍的,绝对不会出现“世上最强能量来源于亚当和夏娃爱而不得的渴望”这种世界观设计。更尴尬的是,亚当和夏娃都老了,看两个中年人如此用力地为了彼此不惜毁灭全世界,我得出了一条金科玉律:影视剧中呈现中年人的爱情,必须是无奈或是反讽的,或至少必须带这两种色彩之一,不然就是硬逼着观众抽离。

整部电影都弥漫着一种英雄迟暮的沮丧感。导演借着角色之口,骂华纳不懂行乱做决定,骂当今主流文化是毫无新意的垃圾,甚至把上帝从不善良但严谨的“建筑师”改成了擅长gaslighting(咱也用个热词)的变态心理分析师。与其说Neo是导演的自我投射,我感觉Niobe可能更像:曾经锐气满满的少壮派,以打破规则为乐,现在地位崇高大权在握,自己制定规则后变得严厉保守,把类似自己当年的行为定性为“造反”。随之,原版“黑客帝国”故事的强烈爽感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迟暮英雄回首当年的唏嘘和试图寻回少年感的强弩之末。

短评

矩阵重启没再请香港武术指导绝对是个错误

9分钟前
  • 如意萬重
  • 还行

黑客帝国三部曲系列加一个动画版已经完美闭环。如果你想看第四部,可以试试再看一遍三部曲,总是有新东西会触动到你!

14分钟前
  • Neo
  • 还行

3.5是懷舊+自嘲+少許新意的續集,沒有妹妹莉莉參與,拉娜還是丟出不少我覺得有趣的東西,符合當今世代的探討,也充滿對好萊塢電影工業的自我揶揄,淡化了哲學探討,強化了自我嘲諷,相隔多年再次回歸母體,一切都似曾相識,一切也都有了不少變化。4與1有不少互文與角色性別置換的轉變,1是崔尼蒂解放尼歐,4是尼歐解放崔尼蒂,軟性重啟的續集內核仍然是個愛情故事,機器人與母體永遠都無法拆散尼歐與崔妮蒂的連結,相隔多年再看到這一對破鏡重圓,穿著招牌皮衣,就是味道對了,但是沒八爺回歸參與的動作設計,場面只能用一團糟來形容,單純拉娜自己搞,就是混亂中又努力找回過去的動作感,看完只能說還是讓給專業的來吧,好壞參半的續集,劇情還不錯,但是動作戲稀巴爛,無法完全喜歡這部,但也挺開心看到母體重啟,潔西卡亨維克真的好正我超愛

18分钟前
  • Puff
  • 还行

电影已经死了,游戏也过时了,我们需要更多 cat videos。

23分钟前
  • 无糖吐槽
  • 还行

难得日本早于其他的确先上映了。非常失望。大量的情怀和闪回。整个调性和前三部曲相差巨大,显得过于玩闹了,而剧情一会又想深刻一会又很娱乐,显得非常割裂。叙事上非常meta,不同层级里的“角色“,一会儿在聊现实,一会儿在聊真实,一会儿在聊matrix里的游戏,一会儿在聊这个电影本身。然而大量意义不大的对白显得神棍又拖沓。此外,通过角色之口对影片中的对本影片隐(明)喻的游戏进行吐槽,对各种桥段吐槽,并不会让这些很烂的表现获得免于被喷豁免权。打斗戏和飙车戏都非常拉胯,属于可以直接跳过的内容。以及整个crew的扮相也太讨好了...当然等字幕出来还得再看一遍.//预告片还是很对味儿的 过去二十年了 不仅电影工业有了翻天覆地的革新 在生命科学计算机技术上我们都有了各种各样新的突破 在这样的新时代下黑客帝国如何展现其世界观魅力有待考察

26分钟前
  • Stan 少想多做
  • 还行

人过中年只能靠气功了

31分钟前
  • RITA
  • 还行

非常怪异的电影,难以用好或坏描述。像侵入他人梦境目睹一些谲诡,过后了无痕迹,只留下一些让人胸闷的feeling。

34分钟前
  • nacchan
  • 还行

看前特地又看了遍前三部,事实证明是对的。岁月的痕迹真的一目了然地残酷,这艘舰上的男女新兵的戏份尴尬地像硬塞进来的关系户,后半部分突然涌出一堆熟面孔以为自己在看Sense 8呢……不得不说乔纳森是真的帅!

38分钟前
  • 小林竹道
  • 还行

这不就是第一部的中年疲惫版翻拍,基努的动作戏还是一如既往的笨重啊,基督味倒是越来越浓了

39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真正意义上的reboot,开始但不止于戏仿自己,也没有简单的重复或全盘否定,而是通过当今的视角再去批判性地重构(并突破binary)。尼尔和崔妮蒂的连结在新世界里被利用并沦为情感劳工(literally),但沃卓斯基还是执拗地去强调左翼式的爱与团结的必要性。这条脉络更多是延续了她们在《超感猎杀》里的思想(通过卡司也能一窥一二)。面对系统性的trolling,唯一的抵抗只有坚守阵地,而重启的黑客帝国无疑是让这些被认为“土”的事情重新变“酷”的一种尝试。

44分钟前
  • Methy
  • 力荐

黑客帝国三部曲外传之寻找崔妮蒂。 讲述了一个深陷迷途的男青年,沉迷游戏世界不能自拔,然后在外接干预之下,清醒过来。但是为了挽救自己那个还沉溺在游戏的女友,毅然返回游戏中,和管理员做出艰苦斗争之后,成功把自己和女友都升成了神级装备,逼的管理员不得不向氪金大佬妥协,最终成功救回女友的故事。

46分钟前
  • W.史密斯
  • 较差

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回事,恶评显品味?画质拉满,音效拉满,情怀拉满,成功延续矩阵传说,有什么该得打低分?

48分钟前
  • 潇湘水云
  • 力荐

没想到还有段《釜山行》...最后简直就是二进制版僵尸世界大战...

50分钟前
  • 伯樵·阿苏勒
  • 较差

我终于知道莉莉为啥不想执导了。这啥玩应?WHAT A MESS(捂脸)。生动诠释了什么叫狗尾续貂,哦不说狗尾都是侮辱狗。开头还好,越到后越支离破碎,感觉是拍着拍着不想拍了。各种尬炒冷饭,镜头晃瞎眼,动作戏一塌糊涂。剧情上也毫无深度可言,就完完全全爆米花化了,WTF. 多一颗星给我家基努里维斯。

54分钟前
  • Nyctophilia
  • 较差

黑客帝国剧组23年再聚首一起重温经典片段

59分钟前
  • 舞当派
  • 较差

先不提meta策略的有效性(《双峰:回归》曾经给我们作了榜样),失败之处在于它本应该是关于空间的电影,但却变成了心理现实主义电影(甚至连反派人物都从“建筑师”变成了“心理咨询师”);诚然,在《矩阵革命》的结尾,尼奥和史密斯在雨夜中毫无意义但又无比炫酷地打了十分钟的架后,沃卓斯基对于设计动作不再感兴趣,任凭其沦为好莱坞程式化的“无影像”,连续性的武打节奏变成了高速剪辑的碎片、飞溅的爆炸物和人体形状的残块,正如某角色所言,它失去了曾经的“优雅”,Matrix变得张牙舞爪,直白到吓人地展示其武装暴力与愚民策略的恐怖;因此,即便当沃卓斯基将主题切回到尼奥和崔妮蒂的爱时,这些连带的拖泥带水之物让捕捉这些情感变得不大可能(而这点在前作里就做得更好)。

1小时前
  • TWY
  • 还行

拉娜·沃卓斯基疾呼:「电影已死!叙事已死!」官方吐槽,最为致命,一部讨论自由意志的电影,被多数人记住的只有Bullet Time。更讽刺的是,创作者也被挟入loop之中,沦为重复自己炮制续集的工具。「以前的艺术、电影、书都要更好,那时候还有所谓原创。」不难解释莉莉的缺席,所幸拉娜用部分的创作自由,打破第四面墙,让女性觉醒,完成那身份转变的飞翔。

1小时前
  • 推荐

这三颗星分别给黑客帝国 1、2、3 。拉娜和莉莉都不再是沃卓斯基兄弟了。

1小时前
  • 张小北
  • 还行

华纳:你拍也好不拍也罢,这个项目一定要上马。沃卓斯基:ojbk。

1小时前
  • To-Mars
  • 还行

死后我来到天堂门口,看门的天使翻着我的生平,说:“让我看看,坏事,坏事,大坏事,说老实话你应该在地狱被烧红的铁签子穿过屁股。”天使又翻了一页:“这里,你曾经劝一位想看黑客帝国4的朋友千万别看,说有这钱不如去吃麦当劳。一位圣徒,请进。”

1小时前
  • 拧发条鸟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