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以20世纪70年代为背景,故事围绕一位高中生,讲述了阿拉娜·凯恩和加里·瓦伦丁在1973年在圣费尔南多谷成长、四处奔波和坠入爱河的故事。
尽管放在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作品序列里不是那么耀眼——因为这次没有刻意炫技——但也起码是8分片。
《甘草披萨》是导演关于70年代好莱坞的私人记忆。如果能解码他埋在故事里的那些地标、轶闻和都市传奇,自然能多些共情。但即便这些都不看,也能很快地被这对颜值不高、相差十岁的青少年恋人卷走,跟着他们跑在加州圣费尔南多山谷的街头。
因为,剧本的情感叙事实在非常强大。
不到16岁的男主角,刚从高中踏入社会,童星光环加身,有着与年龄相称的热情、想象力和如今看来不可思议的社交能力。25岁的女主角叛逆、倔强,已经被社会毒打过一轮,却习惯性地把无措表演成了世故。
两个人的相遇不是电光火石一霎那,而是带点乡土和油腻。几次推拉,有的因为合理的见异思迁,有的因为上头的瞬间吸引,还有的是因为成人世界的规则。总之,青春期男孩爱上25+女性该发生的那些,拍得丝丝入扣又动人心魄。
虽然最后两人牵手的喜剧结局,很多影迷不满意。但私以为这个收尾既浪漫也足够合理。Happy ending不代表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了下去,而是在这段旅程中两人来到了同一个十字路口。
不夸张地说,这两个加一起刚到40岁的年轻人,他们之间经历的亲密关系起落和情感的本质成长,比10部“奶狗爱上姐姐”的甜宠剧加一起都要多。
这部《甘草披萨》,我愿意称之为年下恋教科书。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TA) 的新片#甘草披萨#(Licorice Pizza)(B) 虽然浪漫幽默,很有70年代时代特色,但是这个爱情故事讲得好俗套,仿佛回到了很久以前的爱情喜剧:以男性为视角的爱情喜剧。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类电影里的女主角多次拒绝的男生,却总是又不断在她生活中“阴魂不散”,营造“缘分”的假象。而她自己随着年纪增长也是没有找到更好的,多次经历感情挫败后,到电影结尾,失望的女主角一转身, 决定:还是原来那个算了!
这叫幸福的结局吗?也许在男性视角里是,“谁叫你眼高手低!” ;但在女性视角中,这明明就是将就 !
为什么说是男性视角的爱情故事呢?
大部分的男性都认为曾经追过的女孩没有追到,她们有一天一定会后悔。同时他们也认为只要坚持不懈,一直出现在这个女生的生活里(不管是作为朋友关怀还是就死缠烂打),她早晚会回心转意。
But darling , this is not how the world works。
这两点男性的fantasy始终出现在过去的好莱坞电影中,因为那个时代,即使是爱情故事,也是男性编剧、男性指导、男性高管绿灯拍摄。
在过去男性视角的爱情故事里,女主角看不上、拒绝的男生,一直默默无闻地作“好朋友”,有时还会一直跟踪她,时不常干涉她的人生,最终心上人终于发现他的好。但是现实就是,这样的男性在生活中就是跟踪狂和偏执狂,对这些女生来说是很危险的。具体参考Netflix 剧集:《You》. creepy.
如果一个女生当初看不上这个男生,而且过了一段时间依然看不上,肯定是有原因的,大部分时候是因为男方不够成熟,不够值得信赖或无法给予安全感。女生觉得希望再找找看,越是优秀的女生越希望能走出去多见见世面,多尝试不同的人。然而一些女生没能得到这个机会,就被说服将就成家生子,最终她永远都没办法意识到自己究竟错过了什么。
在保罗·托马斯·安德森( Paul Thomas Anderson) 的新片#甘草披萨#(Licorice Pizza)中,女主角Alana无法接受男主角是因为他年纪太小,后来即使作为朋友也多次让她陷入险境,担心受怕,她不断地告诉自己:这个人只是个孩子。而且她知道自己值得更好的,于是不断在寻找其他机会,也有真的让自己变得更好,受到很多男性青睐。可是在几年中,她遇到的“年长”的男性都很烂,不尊重她,或者根本是利用她,确实没有一个人像那个小男孩一样看起来最单纯。可是这就可以说明她找不到更好的人了吗?
那个追过她的单纯“小男孩”也在这些年里多次试图去追其他女生。女主角完全可以离开自己的家乡,继续寻找新的机会,随着她年纪和阅历的增长,她会遇到合适的人。但她没有,25岁的她,就觉得被打击太多,干脆接受了那个曾经对她好过、正好也单身的男孩。
这不就是很多女孩悲剧的开始吗?本来可以走出去闯闯最终还是跟了只距离自己几条街近的邻居,一辈子生活在同样的地方,接触着同样的人。她也许会认为她自己不够好,所以没得选,但其实她只是没有再给自己机会而已。
这个70年代的爱情故事其实现今也不断在发生,依然有男性导演们自以为是地拍摄#甘草披萨#这类电影,自以为是地给年轻女性安排着他们心中的“幸福结局”。 什么时候这些老男人才可以清醒一下,意识到,曾经那个你没追到的女生,就是因为你不够优秀?而且她一定可以找到更合适她的人,才不会回来找你。
非常有趣的是,早年一直不太喜欢PTA电影,除了因为节奏慢、比较长外,主要都是因为觉得女性角色塑造得不好,总是特别男性视角。这次他也顺应潮流拍摄了一个女性为主角的故事,有在片中讽刺一些不怀好意的男性,也有呈现出女性地位对她们造成的不公,原本以为这次终于可以看到他对女性角色的全新尝试,结果最终,还是以“25岁了,别再做梦,就将就算了”为结局,还营造得像是一个happy ending。。。只能说是相当失望了。
他应该像其他男性导演学习,如果想拍摄女性故事,就去找个女性编剧。而不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样就是她的幸福结局”
I hope that he is being ironic。也就是,如果这部电影的“幸福结局”被当作是一种“讽刺”的话,倒还说得通。
Old male Hollywood film makers should stop making love stories only make sense in their dreams . Of course they will still make them but we don’t have to like them .
演员倒是十分出众,还有Bradley Cooper和Sean Penn客串好莱坞专横跋扈、脾气暴躁的男演员,演得十分滑稽。故事并非完全没有优点,在讲述一个爱情故事的同时确实勾勒出70年代洛杉矶的风景画,而且带有对那个时代流行内容及好莱坞明星的各种嘲讽。PTA显然对那个时代极其着迷。
相比之下,这部至少比“Inherent Vice” 对女性友好些,没让任何女性露点,虽然女主角也是穿着内衣在镜头前走了很久。这算进步吗?如果你看过他指导的其他70年代电影、就会觉得那个时代基本上在他眼中就是“情/ 色时代”
故事的结局究竟是美好浪漫的还是令人难忘失望的,相信观众会有不同的看法。我很期待女性观众如何看待这部电影,是否能看出电影处处充满了男性视角
补充
最近好几个亚裔影评人对Paul Thomas Anderson 的#甘草披萨# (LICORICE PIZZA)提出质疑,因为里面有明显的一个角色调侃日本人的口音和语言,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至少我知道我所在的HCA(好莱坞影评人协会)和CCA(评论家协会)已经都有人公开在谈论这个事。看起来不仅这个片子冒犯了女性,也冒犯了亚裔群体。
我们会长亲自来找我问这电影是否有让我觉得offensive , 可见大家都很重视。
而原因就是PTA的剧本很明显是与时代脱节的,就是在70年代也许可以,放在今天,各种offensive , 人们的观点在变,而且其他电影人都在调整和改变,如果你不改变,还是一意孤行、按照自己那套,最终就给人一种倒退的感觉
但是很奇怪的是,因为他本身德高望重,在很多男性影评人心中有很高的地位,因此最初出来的评价极少谈到这些。不过目前看的人越来越多,有这样想法的人也会越多,影片的问题应该不会被忽略掉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TA)第九部长片《甘草披萨》,成功地入围了第94届奥斯卡金像奖三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原创剧本。
但与捧上神坛的前作相比,《甘草披萨》无论在影评人还是影迷群体中都引发了不小争议,甚至让很多老粉大呼“心碎”。他们认为:以PTA之能,不至于像其他导演一样揣着怀旧滤镜美化私人记忆,打造出这样一部散漫甚至轻佻的爱情小品。甚至还有人说:这就是一部小妞电影(chick flick)。
早在十年前就拍出过杰作《大师》的电影大师,年逾五旬竟然拍了部小妞片?这玩笑开得有点大。
网友的指责是否公允暂且放一放,我们先来简单地介绍下影片信息:跟前作《不羁夜》一样,《甘草披萨》的故事也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加州的圣费尔南多谷,这里正是PTA的故乡。
影片记录的是15岁的少年Gary(由已故演员菲利普·塞默·霍夫曼的儿子库珀·霍夫曼扮演)和25岁的女孩Alana(由与PTA私交甚笃的Haim乐队的小妹阿拉娜·哈伊姆扮演)的一段浪漫情缘:他们既是创业伙伴,又是暧昧伴侣,伴着加州明媚的阳光吵吵闹闹,几度分合又各自成长,最终走到了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Gary一角除了由御用演员的儿子饰演外,同时还参考了PTA的制片人Gary Goetzman的真实经历——后者曾经就是一名童星。此外,电影片名“甘草披萨”的含义是指黑胶唱片:因为唱片像甘草糖一样黑,大小又与披萨相仿。
说到黑胶唱片,我突然想起《无间道》中梁朝伟与刘德华一起聆听《被遗忘的时光》的场景:
是谁在敲打我窗 /是谁在撩动琴弦 /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渐渐地回升出我心坎......
蔡琴的这首歌与《甘草披萨》相得益彰——时光,才是影片真正的主题;而爱情,不过是雕刻时光的工具。
这不只是爱情片
说得更详细一点:《甘草披萨》是以“爱情”乌托邦寓意人生伊始的赤子之心,试图以内心残存的美好时光,对抗淹没众生的时代洪流。这一“以不变应万变”的抵抗姿势背后,是对旧世界分崩离析的一声叹息和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的深深惆怅。
所以,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属于最高级的那类青春片,而并不是伍迪·艾伦式的爱情片。
那些认为爱情的生发过程过于无厘头,对他们在感情路上各自的“劈腿”与“背叛”感到不满,甚至还从“女权”的角度替女主感到不值、认为她本来可以找到“更好的人”的朋友,大概都是把两个人的“爱情”理解得太实。
虽然影片最后以Alana对Gary说出“我爱你”结束,但并不意味着Alana自此就决定和Gary在一起。Alana口中的“爱”究竟指的是什么、能不能与通常意义上的“爱情”划等号值得商榷。
从始至终,这两个人都没有正式承认过是对方的男/女朋友。即便一开始是Gary主动追求的Alana,他反反复复向后者强调的也是:“我命中注定认识你”、“我不会忘记你”。
归根结底,这只是两个初出茅庐、不谙世事的孩子在玩“真心话大冒险”。虽然Alana的年龄稍长,视野更广更成熟,但学校照相馆的工作让她的社会阅历实在不比小男友多出多少。
所以,他们不捅破那层窗户纸的原因,固然来自年龄差带来的心照不宣,但更大的可能是:青春懵懂的他们,自己也不知该如何定义这份感情——成人的爱情基于深刻的迷恋,而非对简单纯粹的心灵的向往与投射。
这份姐弟恋,以一方的鲁莽试探开始,又因双方的荷尔蒙冲动发生偏移,历经考验后终获彼此珍视的目光。这般简单浪漫的情愫,其实更接近于“友谊”,或干脆给它换个名字:纯真。
纯真就是全情投入扮演大人、一腔热血盲目认定——不管认定的是眼前这个人还是自己有能力改变当下的社会现状;纯真就是即便说出“我爱你”也无关未来,而依旧面朝当下。PTA至少用到两组镜头非常含蓄地暗示着观众:男孩与女孩处在不同的世界,最终很难走到一起。
第一处来自影片开场:这是个“向左走、向右走”的设计,虽然并不如《不羁夜》第一个长镜头更惊艳,其意义指向性却格外明显——当Gary主动向Alana搭讪的时候,Alana突然不自觉地掉过头来,跟随Gary的方向前进。这表明对各自的人生方向截然相反的二人来说,“转角遇到爱”实属偶然。
第二处是Alana来警局接Gary:虽然两人能彼此看见,之间却隔着一层玻璃墙——这让Gary听不清Alana在说什么。隐形的墙壁+无法沟通的寓意无需赘言。
Gary和Alana所象征的,是一代又一代人遗忘在内心角落的纯真:头脑简单却能心想事成、创业路上顺风顺水的Gary,就是纯真本“真”;而心有不甘又屡屡碰壁、在希望与失望之间左冲右突的Alana,最大的纠结便来自是否要跨越纯真。
我们可以看到:“爱情”的每次失落,都来自于外部成人世界的侵袭,当纯真遭遇历史、宗教、文化、政治的轮番碾压跟摧残以后,“爱情”总被不失时机地再次唤起。具体来说:
Alana的第一次移情别恋,是因为在飞机上偶然邂逅了Gary的朋友Lance。然而,这个准男友却在Alana的家庭晚宴上令他们全家出丑:他坚称自己虽是犹太人,却是个无神论者,不肯念出饭前的祷告。这个什么都还未付出的人,一上来就伤害到Alana的信仰。
第二个让Alana动心的成年人是西恩·潘饰演的过气明星 Jack Holden。这个角色很有意思,他简直能让我们回想起酒桌上常见的那些“成功人士”的嘴脸:夸夸其谈还目中无人,明明早被这个时代抛弃,却自以为是能让众人惦记的“大人物”。他们话唠般喋喋不休,只为满足那可怜巴巴的虚荣和权势幻觉。
正像 Jack Holden能和Alana分享最私人的记忆,却连对方的名字都记不住。一转眼,就连他的“最佳女主角”从摩托车上掉落也浑然不觉。虚伪的“成功人士”剥夺的,是Alana的身份。
再说说由布莱德利·库珀饰演的制片人Jon Peters:他不但对Gary的家人出言不逊,还借倒车之机性骚扰Alana。在加油站他一言不合就要与人开干。这种好似磕了药的暴戾疯癫,蕴含着PTA对“上流社会”和那个混乱动荡的时代的讽刺。
表面上看,是两人从他的手上逃脱后Gary的幼稚行为让Alana感到心灰意冷,但追根溯源是战争导致的燃油短缺令他们身陷险境。Jon Peters夺走的,是Alana对这世界的安全感。
Alana的第三个爱慕对象是年轻有为的议员Joel Wachs,可他却给了Alana当头一棒:原来,这位竞选人之所以愿意跟Alana合作,是利用她掩盖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他的伪善与谎言给男友带来了伤害,也让Alana再次看清了成人世界的冷酷无情。
至此,女主的三次“外遇”全告失败,这才促使Alana义无反顾地奔向Gary——如果只盯着女主轻易爱上别人这点不放,你当然会觉得两个人的“爱情”仿似过家家般的胡闹;但若能看清这些“恋爱候选人”的身份背景,自会明白PTA的良苦用心:
除Gary外,他们都是成年人甚至“成功人士”,却总能从各个维度对Alana作为人的完整性构成伤害:她的信仰、身份、人身安全、政治热情被逐一剥落,她也总处在被利用的位置。隐藏在这背后的,恰恰是无所不在的男权社会对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人的规训使然。
来自成人社会的戕害还着重体现在两场夜戏上:一是刚才提到的摩托车戏,当西恩·潘将坐在后座的Alana甩出,Gary立即朝她奔去。这时Gary的前进方向恰与西恩·潘相反,PTA甚至还塞入一个两人擦身而过的镜头,这表明年轻人的真正“前途”与成人的期待相反,默默的抵抗姿态尽在其中。
第二场夜戏是在Gary砸烂Jon Peters的豪车后,Alana发现卡车也没油了,万分紧张地靠一路倒车行驶到大路上。“倒车”的这个动作与“反向跑”的寓意相似。
原来大人的世界如此不堪,而唯有Alana和Gary在一起时地位是平等的。在Alana的眼里,虽然这个大男孩没心没肺、不懂自己,但他起码真诚对自己、不会假装懂得自己。
因此指责PTA“直男视角”,为女主选择这样一个“小屁孩”而备感不值的人,实在是误会了PTA的表达本意。并不是任何一部电影,都可以轻易地拿时下最热门的舆论和话题去套——照此说法,那么《木兰花》中的失枪警察对于沉浸在痛苦中的独居女子也以外来者的拯救姿态出现——也可以说这是“自以为是的直男癌视角”。总这么解读,有意思么?
那《不羁夜》中的黄暴场面和《大师》里的沙滩“裸女”又该怎么办?而说到调侃亚裔口音、歧视犹太人等ZZ不正确,《私恋失调》里干脆大开同性恋的玩笑,甚至有“乳化”情节。PTA早就“没资格”再拍片了吧。
嫌影片不够“女权”没有道理,《甘草披萨》的“爱情”只是个体抵御整个时代侵蚀的武器。它不止不是爱情片,甚至也不是成长片——不管明星还是议员,从世俗意义的角度讲,对Alana就是“更好的人”。接受他们,才会像大多数人那样“成长”。
PTA就是要让女主拒绝那样的“成长”,拒绝社会提供给她的各种角色,保持自我完整性,与内心那个永远长不大、永远不完美的“纯真”相互拥抱。
别看《甘草披萨》貌似给出了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的结局,它真正流露出的那份情绪和惆怅,则像极了《亚特兰蒂斯之心》里安东尼·霍普金斯的台词:
当你年轻时,拥有如此多的快乐时光,让你以为置身奇幻,就像失落的亚特兰蒂斯。之后你长大了,心就裂成了两半。
少年时代是每个人再也回不去的亚特兰蒂斯,跟随着男女主角在70年代的洛杉矶街头轻快地奔跑,我们也能一窥那虚无飘渺的亚特兰蒂斯的凤毛麟角——你若嫌这样的“日剧跑”场景太过无聊,大概是因为普通人的真实青春,多半就这么“无聊”。
嫌“无聊”是因为它太“普通”
相较PTA的以往作品,《甘草披萨》有很大的不同。这首先体现在:它的主人公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普通人。所以它和同为爱情片的《私恋失调》和《魅影缝匠》很不一样,《私恋失调》的男女主人公都属神经质人格,而《魅影缝匠》讲的是艺术家与普通人的爱情,探讨爱情的本质和对两性的不同。
我们不妨再来回忆一下《赌城纵横》里的赌徒和妓女、《不羁夜》里的情色明星、《血色将至》的石油大亨、《大师》的退伍老兵和《木兰花》中身陷破碎家庭的病态人物——PTA以往的电影角色,简直称得上“非正常人类大集合”。
这些以往的角色,在生理上(如《不羁夜》《私恋失调》)或心理上(如《木兰花》《血色将至》)的边缘化特征与现实中的主流社会格格不入,他们致力于寻求自身的拯救和归属,却往往偏离期望的轨道。愈是挣扎就越陷越深,最终只能堕落或忏悔,并以疯癫和死亡为代价。
PTA向来是依靠边缘人物讲述另类故事的高手。如此一说我们会发现,《甘草披萨》中那些由大牌明星客串的配角才是以往PTA电影的主角:不论是托大的明星、疯癫的制片人还是虚伪的政客。按过去的创作规律,本该浓墨重彩铺陈他们的人生轨迹才是,可如今这波人却只作为主角少年的布景板存在。
这一切只因为,影片核心和叙事母题已经变了。
我们从《甘草披萨》的配角们的身上,能够寻找到PTA过往电影主题的痕迹:风光不再、沉湎往昔的过气明星,可与《不羁夜》中挣扎于没落A片工业的演职人员两相对照;70年代的石油危机让我们第一时间想起《血色将至》;而有关宗教信仰的讨论更是贯穿PTA多部电影,如《木兰花》和《大师》。
因此,我们真的不必对《甘草披萨》中走马观花的现实关切感到不满,你若嫌这些蜻蜓点水的表达对社会和人心的批判不够彻底,那不妨重温PTA之前的电影:都有,而且很彻底。
这样一个严肃惯了的、对欲望信仰和人类深层次的精神危机有着深刻洞察的作者型导演,拍到某个阶段肯定是会累,也会像Alana一样“转向”的。
将《甘草披萨》称为PTA的返璞归真之作并不为过。“反”的究竟是什么?不再是边缘人同世界的二元对立,而是普通人和世界的格格不入。PTA告诉你:或许这个世界才是“边缘”的。
虽然普通人替代了边缘人,但不影响人继续同这个复杂的世界博弈,二元对立依旧存在。而当故事从“边缘VS主流”转向“普通VS主流”时,难免就不那么引人入胜、甚至有些“无聊”。
Alana和Gary一不是《怦然心动》或者《两小无猜》中那样的俊男美女,二没有边缘人的复杂性格和反派人物魅力,他们就像为时代洪流裹挟而浑然不绝的我们。
而所谓青春:就是有激情、无理性,说来就来、想走就走;就是不负责任的誓言和年少轻狂的幻想;就是在浑浑噩噩与突然振作间摇摆不定、缓慢前行。
呈现无知才有的无忧无虑,简直让PTA过往的电影技法没了用武之地:聚焦两个小年轻的生活日常不需要复杂精准的群像调度;而凌厉的交叉剪辑、冷冽肃杀的氛围、黑暗的成人思考也都与“一切皆有可能”、无所畏惧的少年气相悖。
因此并不是PTA不思进取或“江郎才尽”,实在是因为此番表达跟题材的需要。最适合《甘草披萨》的镜头设计,还就是各种推轨各种跑——你若对这样的内容感到厌烦,那就是对影片的视角不满,那就没办法了。
在如今这个分裂加剧、非此即彼,凡事都被穷尽并推向极端的时代,我们还需要怎样的解构和颠覆、混乱与黑暗?我们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和自己无关的、发生在遥远过去的“岁月静好”感到如此不耐烦?我们的内心得有多沧桑,在看到其貌不扬的平庸少年——也就是曾经的我们时,不再能共情?
那颗“亚特兰蒂斯之心”终究还是失落了。为什么?
印象中,“致青春”这个词经常被我们挂在嘴边。“致”的方式有两种:《甘草披萨》是一种,《甘草披萨》里的西恩·潘又是另一种。前者是一路走来的长辈对后辈的真诚祝福;后者是油腻空虚的躯壳对年轻的觊觎窥视。
到头来,《甘草披萨》竟成了PTA导演生涯中评价第二差的电影,而情人节的国产“青春片”卖得叫个红火。问题出在哪呢?
反正时间和生活会将一切都推向残酷和虚无,但这并不妨碍电影中的年轻人一次又一次侥幸地躲开历史所强加给他们的各类伤口。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这是拥有赤子之心的人才能讲述的乌托邦童梦。就像罗大佑的歌词唱的那样:
模模糊糊里 / 跌进历历陈事中和你舒舒坦坦 / 开怀畅言恍恍惚惚的 / 你那伸出的双手仿佛又回到我眼前——《赤子心声》
影片《甘草披萨》无疑寄予了PTA对身边人和下一代的深深祝福,期间流露的丝丝悲悯与同情、温存和善意,悉数融化在充满胶片质感的阳光色调中。这不只是PTA献给遥远过去的一封情书,也是一份面朝未来、“爱与希望”的灵魂宣言。
唯有纯真,能抵御幻灭。这不是逃避,是希望。“爱”的是谁恐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还知道自己爱什么。
作者| 纪扬;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蛮喜欢这部电影
除了视听保持一贯PTA的高水准外,《甘草披萨》一如既往有PTA在小情节上荒诞而现实的特征,惹人——
忍俊不禁又情陷深处
故事简单来说是一个15岁早熟少年跨龄表白25岁顽酷少女,本没有以情侣身份在一起的二人,在醋意满满的氛围中一同经历美国70年代的事业、情感上的挫折和成长,终意识到对方在自己生命中的分量,举案齐眉,缘定终身。
通览全片,牵着主线情节的走向,来自一个简单的前提假设:
男女二人在相互喜欢但没有确立情侣关系的日子,在每每得知对方和其他异性更要好的情况下,二人会发生什么故事?
这就是在诠释爱情时,全片最贯穿、也是最有趣的情感感受主线——吃醋感
这些醋意满满的剧情设计,让本普普通通的年轻人爱情情节上,增加了浓厚的”看他吃醋,相爱相杀...我吃瓜“的趣味感
01.
醋坛子摆上台面
15岁的高中生兼演员Gary对比自己大10岁的同校女生Alana一见钟情,在与他年龄不匹配的成熟对话技巧下,Alana对他产生了模糊的好感,但又不至于到确认情侣关系的地步
我们不是男女朋友关系,记住了
Gary要参加在纽约举办的一场节目发布会,母亲因工作原因无法前往,而且如果没有监护人节目组不会允许Gary参加
我没法带你去参加杰里贝斯特秀了
我得去拉斯维加斯
你去纽约必须要有父母或者监护人陪着
Gary眼睛一转,此乃天意!他邀请Alana作为监护人身份陪同自己前往纽约。
在飞机上的两处小细节,奠定了全片故事冲突设计的走向:
先是空姐来到Gary和Alana座位面前提供饮料,眉宇间透露出对Gary来自男女之间的喜爱之情
Alana在一旁注意到了空姐和Gary之间的暗送秋波,在一旁以一种微妙的情绪观察着二人
空姐的秋波刚送完一走,和Gary同剧组的演员Lance来到他们面前,没有任何多余的操作,径直走到Alana面前向她含情脉脉打起招呼
Alana对他也是一脸深情,一旁的Gary一肚子醋意地看在眼里
这里短暂的情节浓缩了整部影片的情感基调——没有确立情侣关系但隐隐约约有爱情火苗的二人,互相观察着对方与其他人的情感关系,他们如何去面对和体验和对方相处在一起的日子。
爱情旅途中,”暧昧“阶段永远是最能挑逗灵魂的阶段之一,非常符合PTA在选择故事时的敏锐角度。
来,一起走进吃醋之路……
02.
Gary干下的第一口醋
纽约的表演秀看似顺利,但Gary在舞台上的无意之举让老领导陷入尴尬,加之和主持人交流环节尴尬到用脚可以抠出三室二厅,这直接影响了Gary的演艺道路
不仅如此,在Alana的眼中,Gary确实有些颜面尽失,帅气而带着成熟魅力的Lance此时插入到Alana的情感世界中,易如反掌
回到家乡圣费尔南多谷,Gary结束了尴尬得头钻地的试镜,在母亲的小汽车中吃着快餐,而眼前的一幕让他内心五味杂陈
失落的Gary回到家中,拨通了Alana家里的电话
Gary假报自己是Lance,当他听着Alana像个情窦初开的小女生一般兴奋地接起电话,他陷入了沉默
啥都不用多说,都在醋里了
Lance和Alana的进展看似不错,Alana此时也是真心想和Lance在一起。
但一次在Alana家中的家庭晚宴,由于Lance无神论的身份让他不与Alana家人
一同祷告,引起了Alana父亲的反感
Alana:他本来可能要做我的男朋友了!
父亲:你不要带这种傻X参加安息日晚餐!
Alana和Lance二人的情感由于家庭信仰的问题走向终点。
03.
Alana干下第二口醋
过了段时间,Gary游街时无意发现新的商机——卖水床
执行力极强的他号召一家子人参加小青年商圈集会,在集会上,他见到了许久未见的Alana
Gary刚得知Alana没有男朋友,向她介绍自己的商业计划,一群莫名其妙的警察不知从哪冒出将他控制住,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把他送上警车
这也是第一次因对方陷入危机而一方为另一方奔跑
结果,莫名其妙的,警察抓错人了...
一鼓拥抱
再而责
三而笑
看到了吗?危机关头,才是体现真情最好的时刻
这小俩口,依然没确立关系,但内心之间的情感之炉,缓缓提高了些温度
俩人以事业为羁绊,表面谈生意,暗处生感情
正以为情感走向正轨,别急,上醋!
不久,Gary带着Alana到日式餐厅谈合作
在厕所里,Alana遇到了一个餐厅打工的漂亮女生,从她口中Alana得知Gary和她有那么点一腿
这下轮到Alana的杯子被醋参满,一饮而尽
不过女生喝醋的方式可比男生可劲爆多了,从她的脸上可是看不出什么问题的
*你给老子等着
回到办公室,Alana通过电话心不在焉地向客户销售水床,Gary不断在旁边提醒Alana再热情点再性感点
这可正中Alana下怀,她把作为演员的职业状态完全释放,以最性感的样子在Gary面前朝着陌生人展现
就一个念头:老子气不死你!
我来帮你安装床好吗 我会躺下去,亲身告诉你怎么用 这床动起来就像大海一样 全是水
完全不知内情的Gary一脸懵B,
明明是女方吃醋,好像承伤的人还是男方
哈哈,生活里大多不也是这样吗?
04.
Gary喝个小醋过渡
Alana在Gary的陪同下去试镜
本身就优秀的她在Gary的建议下在老女人试镜官面前表现得锋芒毕露,过于优秀
本应该”优秀的付出“就会有”优秀的回报“
但老女人的反应贼真实——你这么优秀,在我面前耀武扬威的样子,你咋不上天呢
咬牙切齿,句句藏针:
你TM是个斗士 对吧 我很喜欢 你来这里,为了见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但说实话 你让我想起了... 一条狗 一条有着 性感外表的 犹太风格鼻子的英国斗牛犬
建议同学们与不了解的上司交流时,在除了表现优势外,有技巧地收敛锋芒
就巨真实
果然,老女人在Alana有各种优秀的属性下,以”你不愿意裸体出镜我就不要你“为由拒绝了她(是我肯定当场掀桌子!)
Gary不希望自己心爱的女生在镜头面前脱光衣服
Alana估计对Gary还带着先前的一股醋意,加上自己对俩人年龄上的差距和自己对事业的追求,坚定回应到
这醋坛子,又冷不惊传回Gary手中...想着自己心爱的女人一丝不挂出现在别人男生的屏幕上...
画面感太强不敢多想,gary陷入沉思...
还没完全冷静下来的Alana总觉得好像有点欠Gary点什么,又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亏欠他的。
她带着这一股子模糊的冲动来到他的房间,就像完成某个没必要的任务,在他面前拉开上衣……
*Alana:‘你看吧!看个够吧!满意了吧!’ ... Gary:我能摸摸吗?
二人情感上的进展,非常微妙...
05.
Alana干了口大醋!
Gary经营的水床生意正式开张,Alana扮作性感泳装女郎帮忙小店开张。
开张生意兴隆,Gary发现一位看起来还挺有吸引力的金发女同学也来到了店里
他热情地邀请她参观自己的小店
Alana发现“敌情”
Alana找借口想支开Gary:
Alana:Gary,能借一步说话吗 Gary:我马上过去 Alana:我真的需要尽快知道...我们可不想开业第一天就搞砸吧 Gary:我马上过去
宣告失败,接醋
这口醋,Alana接得猝不及防,只得悻悻离开
Gary此时在背后的实话实说,也显得像再补一刀
醋还没完,这才刚开始
晚上下了班,大家在店里庆祝第一天开业成功,迷醉在橙红色温暖的灯光下
Alana主动抱住Gary的后背,用挑逗的语气试图引起他的回应
Gary头都不回缩下头就跑,留Alana在原地挂着尬笑...
而此时Gary正和自己的金发女同学躺在水床上交流学术,二人一拍即合,前去洗手间进行更深入交流
Alana醉醺醺地跟在后面,偷偷拉开洗手间的小帘...
环境音:*么么...mua...e...么么...emmm
嘭!不看还不要紧,一看一整罐子醋扑面倒在脸上!
Alana此时的心情,通过她这么随便在路边拉过一个男人狂吻,表现得淋漓尽致...
是真的气!
06.
Alana还以Gary一口大醋!
过了段时间,Alana在有名望的老演员霍顿先生面前试戏,受到了高度赞扬
霍顿先生邀请她晚上一同进餐
Alana就像是带着某种目的般的不断向霍顿先生投向示爱的眼神和笑容
Gary带着小伙伴也来到了餐厅,二人的目光立即自然锁定在对方身上
现在这二人的状态,离实际在一起好像非常遥远,但好像越是进入到爱情里的样子
带着某种强烈的动机,Alana试图把和霍顿先生的话题引到男女话题上
可霍顿先生就跟刚喝了假酒一样,完全不管她说什么,自言自语地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中
而Alana也不管霍顿愿意不愿意了,继续用肢体表现向Gary施压
Alana:*竟敢让老娘吃醋!给老娘看招!
Gary无奈接招
在小男女明争暗斗间,霍顿和他的老伙伴莫名其妙地决定大半夜的表演个摩托飞越火坑
Alana也被莫名其妙地安排在了霍顿的摩托车后,还在试图和霍顿聊点拉近关系的内容
霍顿一个油加上去,摔个Alana人仰马翻
Gary见状,啥也没想,向Alana狂奔过去,看上去就和当年Alana为了他而奔跑一样
患难见真情,当所有人都跑向霍顿先生那边,眼前唯独有一个人出现在自己面前
二人好像互相都意识到什么,逆着人群并肩而行,但都保持着沉默...
醋是什么味道,在这一刻好像变得特别模糊
模糊的还有现在这层关系,
有的地方,是现在可以摸了,还是不能摸呢?
Gary:*想更进一层
停在暧昧的临界位置
最终还是收回了手...
07.
Gary吃醋引危机
最好玩的情节发生在Gary和Alana来到布莱德利·库珀扮演的蛮横土豪家中,为他装置新床
Gary不服豪横土豪因为自己的迟到而劈头盖脸对自己的谩骂,和Alana故意把为水床注水的龙头暴露在房间中
回家的货车上,Gary正吹虚自己的脾气了不得
巧遇土豪,麻利踏上货车,坐在他身边,吓得他一身冷汗
原来土豪的豪车停在路边没油了。
在经过豪车的弯道,土豪在Gary面前趁机调戏了Alana一啵
这被Gary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此醋不还非君子!
一等土豪到加油站下车,他们火速发动开溜,经过土豪停豪车的地方,Gary见车如见人,狠狠发泄醋火...
刚想跑路,坏消息来了...货车没油了。才搞完破坏,这不要命?
哈哈,看到这里真的替这两个小年轻捏了把汗
还好Alana倒车技术不错,货车有惊无险地安全停在远离土豪的路口...
经过这一系列因幼稚冲动而引起的危险紧张,Gary虽乐在其中,但Alana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保持在正确、成熟的道路上...
*男生的快乐其实很简单
*但老娘是真看不懂...也不想懂
08.
别吃醋了,还是在一起吧!
渡过了“幼稚的危险”,Alana自己主动选择人加入到政客推广部门旗下当接线员
因为她认为这才是成熟的标志
一天他们拍摄竞选的参议员结束后回到家中
就像老夫老妻一般,Gary正谈生意,Alana正洗刷碗筷
Alana抱怨着自己对Gary的不满
争吵围绕一个问题:Alana认为Gary还没长大,而Gary可不这么想
你说吵就吵,这二人看起来虽铆足劲瞪着眼,话里又为对方留下几分
Gary:我不需要你来评判我酷不酷,老女人 Alana:你说什么 Gary:我说"女士”... Alana:你说什么 Gary:我说“尊敬的女士”...
前一秒还一脸强硬
后一秒又心软下来
俩虽名义上还不是男女朋友,却已经到好多正常男女朋友才会有的生活关系上——拌拌小嘴,又恋恋不舍
Gary的游戏厅在傍晚顺利开业,唯一的问题就是太多顾客像个二百五,根本管不过来...
他想到了Alana,可Alana不在身边...
他需要她的到来,他开始疯狂奔跑,试图寻找到她...
与此同时,Alana在傍晚收到参议员来自酒吧的邀请,她带着某种纯纯的期待来到酒吧,却发现参议员正和他的男朋友斗着口舌...
不仅如此,自己还要被迫装成参议员男朋友的女朋友护送他离开酒吧(关系就是这么巧妙)
在离别之际,参议员的男朋友问她
男人都很渣,不是吗?
Alana嘴上附和着,
但仔细一想,跟自己一同经历这么多的、离自己最近的那个男生,或者姑且称他为男人,好像不坏?
还有比Gary对自己更靠谱更值得信任的男人吗?
她停下思考迈出步脚,在昏暗的城市找到属于自己另一半的曙光
一共4次奔跑
一次她救他
一次他救她
一次他找她
一次她找他
醋,咱俩就不要互推了。
从今,一个阵营。你干了,我随意
《甘草披萨》将微妙的醋意融于70年代的口感酿成颇有别致风味的爱情
蛮具有风格化质感的影像和情感体验,PTA确实有一手!
话说, 你周围还和一个重要的朋友处于暧昧关系中吗? 不用急着确立关系
把他当作生命中重要的人和他一起体验交织的时间,
当时间对的时候
自然而然
非你莫属。
直接说电影本身。与早期的《不羁夜》和十年前的《大师》一样,导演PTA 又一次给出了供后人反复拉片学习的开场。不过这一次不是《不羁夜》中华丽的长镜头,也不是《大师》中精彩诡异的构图和镜头组接,而是越轴的巧妙运用。
开场戏的剧本很简单:男主直接搭讪比自己大十岁的女主;但视听呈现却很惊艳。女主从画面右边向左走,男主在排队,队伍由左向右缓慢前进。两人对话后,女主调头,和男主一起跟着队伍的方向前进。摄影机在两人开始对话后换到了队伍的另一边,直到两人进入体育馆。这个拍摄角度达到的目的是:虽然在对话中,女主一直嘲笑男主十五岁的年龄,虽然看起来她仍然在从右朝左运动,但女主事实上是转向了。导演用镜头不动声色的告诉观众:两人会有故事,虽然也许他们自己还并不知道。男主看似是主动的一方,在画面中的运动方向改变了,但其实他是一直正向成长的,男主人物类似华尔街之狼中小李子的少年版,而女主才是那个二十五岁对未来迷茫、不确定的人。拥有最长人物弧光的人是真正的主角,导演只用简短的第一场戏,全都预告了。
在人物第一次出场时就用视听确定他们的关系,很多导演都用不同方式做到过,比如很容易想到胡波在《大象席地而坐》中,用长镜头跟着彭昱畅走过一楼的教室,上楼来到教室的窗边,其间浅焦镜头扫过面目模糊的各种人,最终镜头停留在他和王玉雯身上。一句话都不用说,只有他们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接下来是PTA大师示范如何拍摄日剧跑。跑的必要性由剧本来铺垫,不必赘述,只谈视听。首先是景别的区分,女主向警局跑的时候,景别卡得很紧,女主逆人群方向冲过了一个个模糊人影的阻碍;而两人一起跑回来的时候,危机解决,景别变大,他们的行进方向与人群一致,像得到了同路人的支持。其次是跑的时机,在警局门口两人拥抱,女主又喜又气地问男主到底做了什么,没有男主的回答,下一个镜头就是两人已经在跑步中了,毫不拖泥带水。这里的剪辑稍微拖一点,观众就会有准备,冲击力和惊喜就会小很多。这就像在一个乐句中,是附点还是三连音,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当然,还停留在从剧情中获得快感阶段的观众是不在乎这些的,还是看看谷阿莫最适合。
PTA 依然擅长把常规段落的视听做得有趣。比如在男主的朋友/同事 Lance到女主家吃饭后出门不欢而散的一场戏中,镜头不再正反打,而是用甩镜头拍摄二人对话来加速,然后是女主和家人的争吵,最后女主和姐姐两人在室外坐下来,镜头也稳定下来,就在观众期待一场对话戏的时候,女主一句fxxk off 猛的站起来出画,干净利落结束了整场戏。 用视听节奏的变化来给真正的电影观众视听快感,这是电影的专属体验,小说给不了,郭德纲也给不了。当然,还停留在从剧情中获得快感阶段的倍速播放观众也是体会不到这些的,它们通常会不解地问:那又怎么样呢?想表达什么呢?讲了什么故事呢?
虽然PTA既是导演也是编剧,但还是尽量将两项工作分开说。剧本中给所有人留下最深刻印象,将来也会被反复提及的一定是倒车戏。这场戏之所以高级,是因为:首先,这场戏符合当地真实地形;其次,倒车戏是对之前受到Bradley Cooper 角色以帮助女司机开车为名的性骚扰的一次回击;再次,倒车的意向预告了接下来男女主的感情;还有,它解构了类型片中常见的追车戏。你类型片玩正向追车,我PTA 有无油倒车。在神乎其技的倒车戏之后,女主坐在远处,看着男主和小伙伴们玩耍,正如事后一支烟的男英雄看着远处女人和孩子的嬉戏。类型片在这样的场景中宣扬了英雄主义和家庭至上的主流价值观,而女主却在这场戏后离开男主的水床推销公司,选择成为竞选志愿者,完全与类型片对这类桥段的运用背道而驰。而女主的形象也不难让人联想到乔治米勒《疯狂的麦克斯4》中驾驶大卡车的女英雄Furiosa.
将这个颁奖季原创剧本头号种子与一般类型片区别开的,还有Sean Penn 的桥段,没有类型片会大胆突兀地加这段偏离主要人物的漫长的迷影戏。Sean Penn 演的William Holden 和导演Sam Peckinpah 指点江山,好像要朝《好莱坞往事》滑去。但当意外来临的时候,观众才发现,自信爆棚的中年白男,自以为是世界的主人,其实不过是背景板,是编剧PTA 剥削的对象。观众起初有多难熬,最后就有多酣畅。在这个关键时刻,PTA 在视听上也不遑多让,用摩托车的呼啸前进与男主反方向的奔跑做平行剪辑,在影像中给观众跑步速度与摩托车车速差不多的错觉。世界在欢呼中向左,而我向右,只为了和你在一起,没有人会不为这样的调度动容。
另外值得一提的编剧亮点,还有男主一言不发的电话戏,有惊喜也感人。
但影片的结尾是不让人满意的。在漂亮的跑步叠化剪辑之后,两人有了一段俗不可耐的互相寻找并当街相遇戏,更不高级的是中间竟然还有之前日剧跑的闪回。当时观影的感觉是受到了羞辱,我把你当严肃的作品,你却把我当阿兹海默症患者或电视剧观众,终究还是错付了。这场相遇戏本可以有更复杂用心的设计,成片中的呈现却有些简单粗暴,毕竟他们不是开着美颜打着大面光甜腻的抖音爱情,而是侧逆光下嘴上说着白痴却没法不靠近的两颗真心。
在表演部分,因为配角角色本身大都有些夸张,是两个主角的表演使本来会与观众有距离的人物变得让人信服。女主Alana Haim 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演员良好的先天条件,她略歪的鼻梁,皱起的眉头,皮肤上的每一个斑点、每一道细纹都在传达人物真实、复杂的质感。在这个颁奖季里,Alana Haim 的反面就是《西区故事》里的Rachel Zegler: 此人如此漂亮,却如此寡淡乏味,层次单一,她如此努力地表演,却让观众希望与她只有初见(西区故事的影(tu)评(cao)在这里://movie.douban.com/review/14091228/)。当然,Alana Haim 和PTA 关系很好,本片女主角色就是为她量身定制的,确实很难有别的演员能让这个角色立起来。
至于Bradley Cooper 的表演,在颁奖季竟然暂时成了可能被提名的前五男配,他的角色本身非常单薄,没有复杂性,看不出这个角色和表演训练中让学生演一只猴子有什么区别。
最后,关于所谓辱亚的桥段,我个人并没有觉得被冒犯。影院里观众笑的是白男餐厅老板把英语翻译成带日语口音的英语并企图与日本人交流,然后第二次出场的最后抖出关于他不懂日语的梗。虽然桥段确实不高级,但人物符合七十年代,这个形象也类似小丑,导演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如果这都有问题的话,那就是要这种形象彻底不出现才肯罢休了。对没有思考能力的观众,今天你给他搓背,明天他就让你给他舔脚,后天他就要说你舔得他不舒服了,永无下限。
因为只是影院一刷,希望没有太多的记忆错误。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以下简称PTA)延续了《魅影缝匠》(2017)中的女性视角,又创作了一部立体展现女性人物形象的影片——《甘草披萨》,故事发生在70年代的加州,美国梦的黄金时代,PTA带领人物尝试寻找需求和欲望,在一种反传统的叙事手法中表达了导演对女性困境的认知,成功塑造了女主人公Alana的立体形象。
PTA叙事的基础是影片中人物在他们的前进过程中寻找内心的需求与欲望,时间在跳脱的剪辑下快速流淌,而影片中人物的生活却停滞不前:恋爱、分手、再恋爱,创业、失败、再创业,他们所能做的只有奔跑。
奔跑,但只能重复停滞不前的人生,跑得筋疲力竭最后发现一切回到原点。这是极具真实感的刻画,导演不羞于展示Alana的弱点,这样完全发自内心的角色是令人信服的。在对Alana形象的表现中,奔跑是一个多次被强调的行动,导演擅长用扭转人行动方向的方式表现人物内心的变化。邂逅发生在第一幕,Alana逆行和小孩们擦身而过,Gary在她吸引同她搭讪,但他同时也扭转了她行进的方向。性,生意,烟酒,人际周旋,笨拙汗湿的刘海,Gray是一个拼命挤进成人世界的人,而每当Alana在成人生活里受挫,就会向左奔跑,去孩子堆里找回掌控感。影片中女主人公的首次奔跑发生在她奔向警察局的路上,向画框右侧奔跑的她被青少年迎面撞了满怀,她大骂着“teenager”,在几个镜头之后却加入了向画框左侧奔跑的年轻人的队伍。全男性的警察局是父权的强大体现,而女主人公从警局向左狂奔这一行为,正是她对成人世界的反叛。在影片结尾,两个人向着对方奔跑,女主人公的行进方向依然是向左,二人磁铁一样撞在一起。对于个人的逃避和崩溃,导演不批判也不给鸡汤,只是在一旁戏谑地观看,有些时候爱成为一种出口,会有人真正理解你,会有人陪你一起“不想改变”。导演PTA擅于撕开对立的价值观,比如《大师》里信仰的崩塌,主角发现改变是从一种自欺欺人的虛假。而本片作为一部青春怀旧片,在导演回忆自己童年的叙事中,他没有致力于展现人物的成长,甚至《甘草披萨》中的人物是没有成长的,反而出现了Alana这样逆向成长的角色。
若将女主人公的行动轨迹记录下来,就像顺时针画着圆圈形,这样不愿改变不愿成长的角色也是有属于她的人物弧光,但这弧光是环形的。抛弃对青少年对成长的执念,抛弃青春怀旧片对岁月流逝的悲叹,《甘草披萨》以轻盈的姿态拥抱着返璞归真的真诚。
作为一部反传统的青春怀旧片,《甘草披萨》中的人物既没有传统浪漫喜剧中讨喜正确的外貌与人设,也没有边缘人物身上险疯狂的人物魅力。安德森以这种方式讲述他的故事,使看电影的体验更接近于现实生活的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件事都有意义,对现实生活的狂热回应,正意味着导演战胜了电影的既定机制。
导演选择站在了不美化回忆的立场上,他们就像是经历特定时代的普通人那样,在浑浑噩噩与模糊目标中长期徘徊,原地打转,在刻画Alana时选择从女性视角出发,描绘了一个女性在70年代在大多数情況下的反应,连同女性本身的局限性一样,是构成一个时代的基础。PTA童年时期随在好莱坞工作的父亲接触了各式女性,在影片中他挪用了记忆,以女性视角出发,试图撰写女性困境,因此,《甘草披萨》是一部可以另女性感同身受的电影。随时间线发展,粗鲁喘息、家庭凝视、卡车惊魂、摩托坠落、同病拥抱,女人的世界如此敏感、危险。没有爱情,只有攀附、照顾、帮村,然后被世界一次次回弹。
女主并不轻巧却也毫不客气地穿梭在那个阳光灿烂的世界,穿梭于随处伸出的占便宜的手;父权从真实的父亲,到生意场名利场上的逻辑,到政治游戏里的话术。片中各年龄段的男性角色们看似在引领着事情的进程或世界的局面,每一次迫近失控点时,却都要依靠女性来缓和或扭转。其中无论是攀上一位她曾在试镜遇见的中年动作明星,希望他能为自己带来进入好莱坞的机会,或者是为了接近要参选市长的老朋友而投身政治圈,前去应征他办公室的助理工作,《甘草披萨》 都完全展现出Alana朝着各个领域去多方尝试的勇气,以及为了跳脱中下层阶级而不断付出努力的坚韧生命力。然而就如同在美好的愿景背后,都存在着不如所愿的残酷黑暗面,《甘草披萨》老明星释出的善意,只是希望Alana这个年轻女孩能来酒吧,陪他跟老朋友喝酒,并在她意外摔下机车时不闻不问;而原本以为对自己有好感的市长候选人,最终也只是想拿Alana来做掩盖自己同志身分的挡箭牌。
世界是二元性别割裂的,男性凝视是时代的弊端,导演在海报上已经首先表达了他的立场——Alana穿的t恤上写着“You’ve Come A Long Way,Baby”,是七零年代的维尼珍香烟广告口号,鼓励女性追求自由解放。水床这个意象在片中是软色情的代名词。Alana穿着同水床床单花色相同的裙子时,她被赋能为男性对水床性感的联想以及欲望的投射。但导演在刻画女主人公时,本身没有出于美国上层老白男的凝视,或出于对一对姐弟恋关系、一个女性产生意淫,反而PTA的女性形象是立体的,强大的,柔和的,温暖的。一幕是老明星骑摩托飞跃篝火复刻年轻时高光时刻,人群为了一段正在腐朽的记忆于篝火边喧腾,远处的黑暗里两个正在年轻的生命安静的拥抱。另一幕是女主假扮市长候选人同性恋人的女友送他回家,两个破碎的灵魂用彼此的孤独拥抱。还有Alana在驾驶卡车带领孩子们逃脱后的独坐,这世界如此危险,男孩子们在打闹、互开开黄色笑话,拯救他们的英雄却在他们不远处独坐着,如此害怕、如此不安,镜头微微抖动,长焦下霓虹灯影影绰绰,Alana用力埋过脸去,久久缓不过神来。女主人工的怅然若失,让她被月光照耀时,分外凄清,这大概让她第一次看到急于长大这件的事情是多么空洞。包括爱本身,她能随时移情,她足够坚韧也明白爱是流动的,唯有真诚的心最可贵。因此,最终Alana还是奔向Gary,即使两人相差 10 岁,有着难以跨越的年龄鸿沟,这是去拥抱她内心真实情感的选择,就足以显示她已经清楚自己的需要与欲望,能够在末来找到自己前进的道路。
男女主角之间的关系变化之外,也包含了许多对于美国70年代动荡背景的呈现。其中不管是反对越战的浪潮、性别种族等各种平权运动,或者是1973年以色列爆发一连串的“赎罪日战争”,引发了全球性石油危机,这是导演PTA专属的童年底色,他也通过这部怀旧片刻画了一位立体的女性形象,从时代与私人化的视角,女主人公都展现了女性坚韧、温柔、可爱的生命力。
近期看到的惊艳的片子。视听新鲜,故事讲的飘逸,很享受。
分享一下开场戏的拉片。
片头字幕时,进入学校氛围声,广播说照相日的安排。进情境的常规手法,第一遍看没注意,字幕太快。
开场第一镜就不一般啊,镜子里几个小孩梳头说自己像个大人巨人,以为说话的中间这个是男主,真正男主入画没说话,但焦点在他,这就把男主和这群只会吹逼的小孩区分开了,他是不一样的,后面确实他是真敢想敢干的。就这么一个镜头还有节奏,马上厕所水管爆炸了,大家嘻嘻哈哈跑了,高中生那种嫩嫩的装逼劲的感觉都出来了,这一跑,顺利引到室外去。
这个镜头也不简单,一个女人背影走向一堆小小的人,音乐(July Tree),阳光,和腿的姿势,立刻进入一种荡漾的情绪。不是过肩拍而是全身的背,客观的视角,但运动方向又和女的一致,我们跟着女人走过去,女人是谁,什么状态不知道,好奇。
接着走进了阳光里,景别也离她更近了。
长焦把男主从人堆里找出来了,确立了厕所照镜子的人里他才是男主。(常规的电影美术会特意把男主的衣服颜色从人群中分离出来,但这里不是,也许那个年代就是这样都花里胡哨的,所以用典型的焦点来凸显)
还不够,还有动作,而且歌曲第一句歌词出现,歌曲持续到这场戏结束
《July Tree》是Nina Simone演唱的歌曲,收录于专辑《I Put A Spell On You》。
好男主看的是什么,女人走过,背景花洒全开,声音凸显喷水,阳光和水一样洒进来,歌词唱完第一句,“真爱在秋天的土地上播种” 而且镜头是客观的大畸变的,摄影有很多方法规避畸变,这个畸变镜头一定是刻意选择的,帮助感受上特殊化,一个15岁的小孩爱上25岁的大姐,特殊的情感做进镜头里了。导演偏不给pov,但很明显所有这些感受就是男主所看到的。
感受稍纵即逝,一群小孩走过,观感立马回到了客观,女人喊镜子梳子没人要,没人car她。女人是在这工作几乎看到自己终点,对生活现状毫无盼头(后面赴约说了我可能30多还在这拍照片)这群小孩却是走向各种可能的方向。对冲的方向,他们不是一类人。
第一次看清她,表演的状态验证了,她是无聊的。
节奏立刻变化,被小孩冲撞。女人骂滚开傻逼。她对小孩的态度—傻逼
刚骂完傻逼,节奏马上又来了,声音先入“我需要”
原来是男主,相机立马跟随男主,完全调转方向,往右边运动了。(这个调度很惊艳)
摇过来,女主被迫跟着这个方向,和小孩一起走,男主出现在镜子里,两个人的正反关系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一个一脸不耐烦一个春心荡漾,很有意思的画面
接着女主调度过来,两人同框,朝一个方向走,实际上是女主被带到了这个方向。
男主果然和照镜子那些吹逼小子不一样,上来直接约。
一路撩,到男主说出自己演过什么电影时。
摄影机又调转了方向
摄影机开始往画左运动。后面我们知道女主其实一直想做演员,听到男主是演员,其实他有兴趣了,虽然嘴上没说,但摄影机帮助说明了她的态度。
继续往左走,中间有个调度换成了看女主脸。
近景撩骚了一路,来到全景,从光里进到阴影,既是现实逻辑,又是心理逻辑,这段排队块到头了,撩骚要到头了。但画面的状态是这两人无视周围所有人热聊着,感觉又还有希望。
在黑暗里继续拉扯
调度摇出目的地,排队的尽头,这事撩的行不行似乎就看这最后几步路了。
女主和别的工作人员的身份对上了,两个人都还依依不舍
一路跟摇过来,带出大环境,之前那个畸变镜头一样的感觉,有点超现实,大家在拍照你们两在谈命中注定,在大厅拍照不顾别人怎么看,愣是在这撩命运安排共享时光,这种屁孩之勇,在撩动无聊的成人世界。
男主我们很明白了,就是一心想泡,女主是怎么想的,我们很关注,最后的调度又跟着女主回来。无奈的笑,好像自嘲自己像个傻逼一样,(后面她经常会有这种感觉,还问她姐对自己老是和小孩一起会不会觉得怪)镜头跟回来,回到无聊的工作。
这首歌到此结束,打屁股这也许刻意了,也许那个披头士的骚动年代很常见吧。
对比一下开头和结尾,一个背对的全景,一个有态度的近景。明白了身份年龄差异就更强烈了,我上着班混着日子,被高中生撩了一路,那种单纯的直接的情感,和歌一样,真爱是什么,真爱在土地播种,发芽。
全片有非常多惊艳的视听设计,pta游刃有余的掌控着他的故事,并且给出了有趣的拍法和故事的讲法,能看到这样的电影可谓是享受啊!
电影《甘草披萨》(Licorice Pizza)取名自南加州1970年代常见、目前已经消失的唱片连锁店,它在电影中并没有得到显著表现,仅为导演Paul Thomas Anderson清理成长年代的线索,电影中1973年能源危机造成的加油站排长队场景倒是在油价猛涨的今天显得更具有关联性。
电影不以情节为重,众多场景、人物和冲突都沿着少男追姑娘的过程松散展开,他15岁,她25岁。两人的年龄与人生经验呈倒挂状态,15岁的少男充满信心,25岁的姑娘处于迷茫中,他熟悉日本餐,她从来没尝过。他用尽人生的全部积累与她展开对话,虽然时有力不从心之感,但她与世界的联系其实都经由他建立。少年历经折磨,他只能眼看着姑娘一次次被她的同龄人或者人生经验远为丰富的中年人勾走,尽管每一次她都还会回到他的引力轨道。两人冲突起来针尖对麦芒,和好重聚时候的冲向对方的力度则跟两辆赛车迎头相撞接近。
电影中只有爱,没有性,罕见地聚焦于精神世界。镜头具有胶片时代的质感,男女主角的脸因为清晰的瑕疵而真实,与现在流行的滤镜脸恰成对照。我们或许需要恢复对颗粒感之下真相的偏好,远离数字化处理过后千脸一律的滑腻与单调。
导演设计了大量细节展现美国社会的精神实质,推销能力在这个国家至关重要,从经营水床、弹球、寿司、服装到角逐政坛。
6.1/10 #Landmark 纯粹直接的20世纪Rom-Com,毫无预兆地直接将男女主的相遇丢给观众,然后便开始了一场以奔跑为载体的疾驰,将七十年代的Oil Cargo油荒与焦灼的越战全然抛弃,剩下的只有以两人为中心的自成世界。绝大部分的镜头构图与调度都是恰当且优秀的,可惜太多以人物为中心的笑点过于陈腐与冒犯(或许是因为其追求极度“复古”却不够“怀旧”的潜在氛围缺失),无论是对日本带有Orientalism式的视角,还是对同性群体嵌入传统两性对立的描写,都让这些角色或身份成为被剥削利用的道具,成为了被刻意创造的“事件”,来营造主叙事线上的章节,而本可以用被大体忽视的时代与城市地貌来创造。不过对于男主与女主的刻画极为细腻(女主值得影后),让这些疯狂与幼稚也值得反复凝视。
这样的片子对PTA来说,简直是手到擒来,毫无难度,氛围、情调很迷人,若即若离的暧昧关系处理得刚刚好,选了一对长着很素人脸的男女主角,非常对路了,一路奔跑的镜头虽然通俗,但处理得很带感,整体看来几乎就是半个洛杉矶风情画了,光怪陆离的各类人逐一登场,都是他们恋爱的背景板。这个片子应该和昆汀的《好莱坞往事》一起看的。
PTA爱上日剧跑。青春洋溢,真是太甜了。拍特定年代但没有刻意怀旧,拍年轻的回忆却没有故意煽情。不是所有导演都做得到的。
他们争吵不休,永远满怀嫉妒,在复古的、灯火通明的加州夏夜里不断地奔跑,在受命运安排前不断否认他们注定要在一起。 可惜有佳句无佳章,远不是最好的PTA。如此糟糕的亚裔玩笑,在2021年出自好莱坞最重要的作者导演的新作中,在以包容著称的纽约,还能引得观众大笑。道阻且长。(讲自己的故事当然没问题啊,but PTA is such a small man 在座各位有想到吗?我是没眼看的。
最晚找到资源的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作品。网友评论中多次出现PTA的写法,研究半天才明白,尽然是导演名字的缩写,这说明此美国中年导演安德森虽然电影拍的不多,但个人名气、风格还满出名!不过,这部讲述青少年“姐弟恋”的新片倒是没怎么吸引到我,除了他的不错的独特的运镜风格。这位导演1997年以《不羁夜》一鸣惊人,2007年的《血色将至》是其创作的高峰。今天这部实则是他的“怀旧”片,可能对他自己以及他同乡、同代人有较多的共鸣之处。
有点失望,当PTA的电影里缺少了DDL就显得乏善可陈了
我不理解,每个人物我都不理解,每个情节我都不理解,每句台词我也都不理解,我不理解不是因为我看不懂,只是因为我实在是没办法跟一个未成年男人意淫出来的世界共情。这就是中年白男的真实趣味吗?哈哈
好看!我梦回《私恋失调》!特别喜欢议员+议员男友+女主三人对话的调度:1.后景的议员起身招呼女主,移焦至前景的男友,他的笑容僵住;2.位于画面右侧的男友脸色难看,左侧的议员只有手入画,焦点从男友移至在中间入座的女主镜像3.议员胸上;4.回到2的构图,侍者入画,焦点从女主移到男友,男友被侍者、侍者与女主的镜像层层包围,他的脸色愈发阴沉。侍者一走男友就开始向议员发难,但焦点反而移回女主镜像。随着两名男性争吵的升级,摄影机逐渐推近。我特别喜欢4的拍法,议员无疑是所有矛盾的始作俑者,但这个镜头却偏偏排除了议员(因为他是这个场景里最“没有心”的人,他玩弄利用所有人而毫不愧疚),而是将重点放在女主发现真相时的心理变化以及她与议员男友之间的情感共鸣。非常效率的一镜,也为结尾女主的选择埋下合情合理的伏笔。
老粉心碎。回看《木兰花》和《性本恶》这样有好奇心和批判性的洛杉矶城市史诗,就很难接受PTA刚年过50视野就缩小到了一个糖水画片般的白人郊区,开始自我陶醉于把这座城市变成一个有明星装点的怀旧主题公园。“70年代的洛杉矶真美好啊虽然遍地种族主义性别主义但是男主角心想事成所以你们应该看个开心”。我要努力带入一下当然也能看得开心,但某个时候还是意识到我去了一个本来没邀请我的派对
能把这个片子和racism扯到一起的也真是厉害死了,对放大真实的70mm,还原LA的荒唐叙事不满的,就是会在莎翁剧作里加黑人主角的,I guess?
因为是PTA所以觉得比较失望,题材本身完成度蛮高,但感觉这个故事不痛不痒,只是一个普通的爱情小品。后半段几个明星进来感觉就在凑时长了,作用可有可无。但可能它讲的就是普通人的故事吧,倒卡车那段还蛮喜欢的,但总体感觉还不如当年的《私恋失调》。
典型的pta,有佳句无佳章 @ angelika 短评怎么能说这部电影是纯真的爱情呢,明明每次转折都把我们带离人物更远,是很冷酷的视角,很少有能和人物共情的时刻,不能因为开头和结尾的纯真爱情就把这电影说成是单纯的爱情电影吧
2022第一片,70mm @ Village East by Angelika。还原了基于时代背景的种族和性别偏见,但细思之下又带有女性主义色彩——对于女主在此语境中的成长刻画,在情感表达上是细腻的。当她在摩托车后座问出“你记得我真正的名字吗?”,当她载着男孩们逃离犯罪现场后疲倦地蜷缩在街头,当她一把抱住政客的地下情人,这些不时表现出的困惑、犹疑与反抗,可以一并被视为PTA留给观众的温和反思空间。
这性转一下会非常非常非常creepy(不性转也已经很creepy了)
喜欢,轻吻,快跑,聊发少年狂的PTA。25岁女孩和15岁男孩之间会有纯友谊吗?答案就像旋转门般在Yes和No之间来来回回。剪辑视听依然是教科书级别的,但因为塞了很多有趣(但没什么用)的细节而显得拖长。有的青春片,你一听就知道是黑胶的调调...
笑死怎么会有那么多看不起小鸡片看不起讲自己故事的影评人fuck y’all
70年代有多美好,男孩要穷追不舍,女孩就委身将就,嬉皮士至死是男孩,PTA到21世纪还未成年。
后半程主演的功能只是串起一系列明星的表演片段。
凭PTA找一个比女主看着还老的男的演一个比她小十岁的处男,就忍不住想加分。和浪漫情愫、智识差异、性别矛盾均无关,不过像磁铁一样,在转念之间折返于吸引与互斥。一些怪鸡人物像巨大的泡沫漂浮于空中,与彼时躁动的年代共振,只为了迎接某一刻嘉年华般的相遇。招牌调度不再令人惊叹,如旋转木马般产生慢性晕眩,多么烂漫而谦卑的姿态。
纯真什么样,怎么被消磨,又怎么被再次证明。以及,一部真正意义上描摹女性的电影。女主并不轻巧却也毫不客气地穿梭在旧世界,穿梭于随处伸出的占便宜的手;父权从真实的父亲,到生意场名利场上的逻辑,到政治游戏里的话术。片中各年龄段的男性角色们看似在引领着事情的进程或世界的局面,每一次迫近失控点时,却都要依靠女性来缓和或扭转。最爱的两个拥抱:一幕是肖恩潘骑摩托飞跃篝火复刻年轻时高光时刻,人群为了一段正在腐朽的记忆于篝火边喧腾,远处的黑暗里两个正在年轻的生命安静的拥抱;一幕是女主假扮市长候选人同性恋人的女友送他回家,两个破碎的灵魂用彼此的孤独拥抱。甘草比萨。甘草是零食,比萨是正餐。是零食,是正餐,有什么区别?等下会不会饿了,明天是不是分离,有什么所谓?眼前身后,是永动的、正在等待我们下次纵身一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