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轻的维京王子,为了遭到谋杀的父亲,踏上一场冒险的复仇之路。
This movie has: - an adequate but (always) insufficient amount of anya taylor joy - 50bpm techno music - bjork being a fortune teller after a furry convention - the worst (collective) shroom trip ever presented on screen - anya taylor joy 在一艘帆船上用冰岛语rap in order to借东风 - the most uncomfortable father-son bonding scene ever, in which they role play as dogs with willem dafoe hosting the event under a mask in the background - the most uncomfortable mother-son bonding scene ever, in which she tries to seduce her son - a white and black horse that came outta nowhere to save the day and it took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to boats that came outta nowhere - the protagonist waking up from a coma in a hot spring besides a naked anya taylor joy - american football meets cricket meets squid game Apparently Hamlet is based on this movie, didn't know Shakespeare can time travel. P.S. Do y'all think Vikings use "what's your fursona" as an icebreaker (no pun intended) question???
大文豪莎士比亚历时3年时间创作的《哈姆雷特》不仅成为他个人经典代表作,更是成为不朽的传世经典。
众所周知,《哈姆雷特》主要是讲述了王子哈姆雷特忍辱负重,最后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复仇的悲剧故事,多少年来以哈姆雷特为原型参照的改编的影视故事层出不穷。
于2022年4月上映的影片《北欧人》也同样是一部这样的电影作品,该片主打史诗巨片的旗号,制作成本更是超过了7000万美元。
影片的故事背景定位于维京人时期,在那个荒蛮的年代,当时的维京人嗜杀戮,以此来抢夺地盘和奴隶,根本没有人权所言,所以片中可以看到大量的杀戮镜头。
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在片中出演忍辱负重的王子阿姆雷特,因为父亲被兄弟残忍杀害并夺取王位和妻子,所以这就为男主阿姆雷特的复仇埋下了伏笔,这也摆明了影片的大体模式。
鉴于那个时期的荒芜,整部影片中没有像样的建筑物,所谓的王国也不过就是几十个人组成的部落,下面有他们依靠武力掠夺的奴隶。
可以说这个复仇的故事很简单,但是导演硬是编排了137分钟的故事,可能是为了衬托出史诗巨片的身份,但是片中很多的情节虽然真实感强烈,但是互相之间的衔接并不顺畅,甚至有些前言不搭后语,更是有一些段落的出现非常突兀。
由于那个年代的人类思想意识形态还比较落后,所以片中有很多涉及到类似图腾崇拜的部分,简化的说就是崇尚鬼神,但是在崇尚的背后杀戮却并未停止,死去的很多都是无辜的受难者,这也是对那个时期个别只为满足个人野心欲望者的控诉。
作为影片的核心主角,阿姆雷特虽然也是杀人不眨眼,但是他有比较高的辨识能力,也就是什么样的人该杀,什么样的人不该杀,他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这在片中有明显体现,一是奋力解救仇人的儿子,二是他明确表示自己不杀女人,最后这两人死在他的剑下,也纯粹是误杀。
当他得知自己梦寐想要搭救的母亲竟然是当年父亲被杀的主谋时,他的内心是崩溃的,当然妮可·基德曼饰演的母亲也是一个受害者,从另一方面来说他的母亲也是一名复仇者,只不过他的仇恨火焰完全盖过了母亲而已。
《北欧人》拥有大场面,也拥有世界名著的加持,同时也拥有不俗的演员阵容,但故事情节的吸引度太低却成为最大的缺憾,这是影片后劲不足的主因。
影片在北美累计3423万美元的票房成绩已经蒙上了阴霾,而全球仅6886万美元的票房成绩,更是宣告可这部影片的票房惨遭滑铁卢。【END】
《北欧人》的故事,并不仅是机械讲述一场王子复仇的故事,所谓的复仇不过是披在身上的铠甲,导演以欧洲的口吻用严峻庄重的艺术表现方式,来演绎的其实是一个宗教情感主导下的,文艺复兴主义内核故事。
《北欧人》的序幕,在阴郁的呢喃声中缓缓拉开,宛如西西弗斯奔赴自己的命运时的决绝。即使威严酷烈的天火融化地狱之门,亦无法喝退勇士坦然迎面死亡的决绝,那是人类面对难以逃脱的宿命,慨然而歌的悲剧主义精神。
对王的赞颂,簇拥着英雄凯旋的消息。人前威严的支配者,用兵锋碾碎城邦,用铁蹄践踏村寨,那些靠杀戮和劫掠的威与利而铸造的铠甲和权杖,被濒死的敌人以怨怼的刀刃破开,王的筵宴结束,宾客散尽,他孤独的揭开覆住伤疤的布条,腐臭与疼痛折磨着战士,意识到命不久矣的他忘记了对劫掠而来的王后的警惕,和对虎视眈眈的弟弟那茁壮矫健的野心的提防。死亡的召唤蒙蔽了他的双眼的洞察和头脑的智慧——就像是衰败的雄狮带着稚兽巡视领地,俯下头颅致意的枭豺们的眼中,掩饰不住的寒芒并非是对王怀仁的感激,而是对王即将衰灭的喜悦和对幼王的垂涎。
循着某种的血脉中的征兆,王通过祭祀将古老的智慧倾囊相授——不要忘记来路,双足的皮囊之下,是渴血的狼灵。不要忘记荣耀,群狼寄宿的精神里,是对血脉的守护和誓言。不要忘记归途,用血和铁洗刷阴谋的耻,谁也不能玷污战士向往英灵殿的不朽。不要忘记智慧,命运戕害的痛苦是奥丁获得真理的自我献祭。
王与王子,他们的灵与肉在迷幻的药物和篝火的烟雾中纠缠,雄狮用自己流淌着鲜血的伤口,对幼兽解释生命的经验,而幼兽则循着本能,一路上溯至伟大神灵的庇佑之初。
王的时间太短,当命运女神需要他做的事情已经结束,奥丁已然迫不及待的要求他的战士回归英灵殿。当王与子结伴离开祭坛洞穴之际。饥渴难耐的反叛们的弩箭,便接连穿透王的胸膛。拼尽全力告诫王子逃命的王,他那以残暴维持统治的一生,终究被更残暴的反叛所结束,临终之际,他唯剩恶毒的诅咒,却丝毫未能动摇私生子出身的弑君者的决心,纯血的骄傲最终被自己鄙夷的杂血斩断,
异教的继任者疲惫的放任猎犬去追捕幼王,便无暇他顾的享用起独守宫闱的美艳王后。
失去了一切的幼王,丢掉了自己的名字,远遁他乡。
那些在漂泊和乞讨岁月中成长的坚韧,是源于先祖的血脉为他赋予了强壮的肉体和狡诈的头脑,高超的武艺不及狼性嗜血的撕咬敌人的喉咙更为人所恐惧,作为高贵的战士,他唾弃自己为雇佣兵的生涯,看着贵族老爷们屠杀他拼命赢取的战利品的女人和孩子,深感被玷污了自己的荣耀的愤怒,在黑夜笼罩的废墟中,终于得到了女神的预言,唯有熊熊燃烧的复仇火焰,才是重新挽回荣耀,才能洗刷自身的耻辱和罪孽,才能赢取回归英灵殿的资格。 于是他放下斧与盾,为自己打上奴隶烙印,潜入航向仇人所在之地的船只,从盲目杀戮的惴惴不安中摆脱,因为坚定而决绝的目标而重新获得宁静,他在幻想的谋划中积蓄力量,他在神祝的飓风中睡的安详。 在仇人的部落里,他扮演着沉默寡言的奴隶,按耐住数次油然而生的杀心,他循着预言去寻找复仇的剑,通过被枭首的愚人的指引,他从亡灵的手中夺得武器,只有死者的武器才能将斩杀者带去地狱,在燃烧的湖泊中,关于血亲与复仇的谶言他还未能参透。 他悄悄的藏在侍奉的奴隶中观察着自己被叔叔掳走的生母,她与本该是仇人的幸福依偎让他疑惑不解,然而血脉中的亲近让他不由自主的救下了同母异父的弟弟,这为他虚假的忠诚涂上了一层保护色,他受到了仇人长子的信任,拥有了选择女人的权利——这让他与同仇敌忾的落难姑娘得以媾和,在共同的目的中,他获得掌握着草药知识的大地女神信徒的支持。 于是他终于在黑暗中露出狰狞的爪牙,酒宴之余,他杀死了仇人长子的近卫,那钉在房上的伊克西翁私生子的肢体拼图,混淆了仇人的思想,然而部落的祭祀却看出了那流血的目的,倒吊的流血预示着奥丁信徒独特的文字警告,意图用人殉献祭神明以平息复仇野兽的愤怒。 然而他在黑夜中再次露出狰狞的厉爪,撕碎了祭祀的异教徒,用倒吊的尸体为自己的神献上祭品。他如同潜伏在阴影中的野兽,有条不絮的接近着,被看不见敌人的恐惧所逼疯的弑君者。 在整个部落人心惶惶的时候,他在自己女人的帮助下终于觅得机会,怀着能够救母亲脱离魔掌的热枕,他潜入母亲的房间,然而得知的真相却是自己的生母才是弑君的真正主谋,心神错乱的他将愤怒宣泄到仇人的长子身上,取走了年轻人的心脏,已经暴露的他,远远的逃离部落。 然而弑君者在妻子的提醒下,意识到了他不可能仅凭自己复仇,成功的抓到了他的合谋者,他受制于人,只能以自身交换她逃离的一线生机。 弑君者在罹失长子的悲恸中赌咒,要以他的血来洗刷耻辱,然而等仪式结束,再回到关押的牢房,他已经被混乱中逃脱的爱人救出。 终于他决定放弃复仇,与爱人远走。然而在得知爱人有身孕之后,他突然意识到谶言“在血亲与复仇中选择”的意义:不彻底的了结这段血仇,自己的孩子将会被弑君者的后代无休无止的追杀。想通这一切,他只能在热泪中吻别爱人,跳船潜回部落,与弑君者做最后的了断。 由奥丁主持的霹雳天火,地动山摇的最后一个黑夜,王子已经对弑君者的屠戮已经开始,从阴影中暴虐的杀出,又悄然隐退的王子,犹如匍匐在黑暗中的死神,在部落混乱之际,他潜入弑君者的房间,不了却遭遇持匕攻击自己的生母,他的反击刺穿了生母的胸膛,又割断了弟弟的喉咙,姗姗来迟的弑君者绝望的看着一片狼藉中的复仇亡灵,悲痛的收敛亲人的尸骸,约定祭奠之后,在火焰燃烧的湖泊,地狱之门为血仇划上休止。 王子应约前往应许之地,他在山底悲哀的祭奠了被弑君者安置的妻儿尸体——他的生母与弟弟,唱着最后的祷歌,他一步一步奔赴了自己与弑君者的最终归宿,那是通向瓦尔哈拉英灵殿的阶梯,在那里,超度英灵的女武神瓦尔基里,紧紧的攥住缰绳,用蜜酒和亲吻迎接战士们的死亡。
《北欧人》虽然拘泥于戏剧剧院的舞台化的叙事表达方式,但是其实却是近几年来少有的精品佳作,无论从画面的构图的把控,
与音色同调对剧情的暗示,还是从对北欧神话史实的改编和个人化的艺术处理,无不彰显了导演与制作团队一流的水平和高超的卓越艺术品味。
所谓的“故事没有新意”“乏善可陈”其实是一种没有经历过系统的文学与戏剧艺术培养的审美匮乏的结果,因为能力所限,不能够在影片中找到超出影片浅显表象的东西,近而失去了对影片复杂的信息的解读能力,从而跳出电影叙事本身,粗暴的用幼稚的主观经验去评判文学作品,这种做法往往会演变成:某种情节和段落不符合逻辑,这个故事我看过诸如此类的武断结论。
然而优秀的导演总是敢于挑战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的事情,越是在一个司空见惯的故事中,不断地表象出自己独特的艺术审美和哲学思维,越是证明一名导演的专业实力和艺术品位,这也是为什么文学艺术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任何文艺作品,都有超越时代和个人主观经验的部分,艺术的形式仅仅只是形式,艺术的实质在于隐藏在千篇一律的形式之下的超经验的本质。
本作导演其实是用了一个北欧神话世界观的史诗改编的故事,掩盖了真正支持故事血肉的基督教文化内核。不得不佩服宗教文化的观念对于世界的改造,其实渗透在文学,电影,教育,经济等一切领域。所谓的西方文化霸权,其实就是一种价值观指导下对于观众潜移默化的改造工作,越是优秀的创作者,越是能够将这种文化重塑工作,做的轻描淡写却入木三分,这不仅仅是因为导演对于宗教目的多么的虔诚,而是在于导演及团队本身就在一种宗教世界观的环境中生长,近而这种宗教观念本身就嵌入了导演的认识工具,通过导演的努力完整的展现在电影中,因此这让作品在北欧神话的故事形式下脱离了北欧神话本来的逻辑和想要传达的感情,呈现出一种多义的模糊性,这种多义的模糊性,符合经过世俗化改造的现代宗教的信徒,对于北欧神话的用自己理解的宗教逻辑进行批判性的解读,近而形成对异教地区落后,残酷,邪恶等观念印象,这种印象能够维持广大受众对于自身宗教信仰的确定性和正义性,又能够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被【埬园】以形成排他性对抗性的信众预【倍】役。从这里衍生到政治学,也就是为什么欧M国家都会以宗教辅国的原因,宗教对于社会的支持作用不仅仅体现在维护稳定的作用上,更能够对于一个国家的综意合识形太提供保护的藩篱,并且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转化为对外的驱动力,这也解释了部分国家对发外动征掠为什么丝毫没有负罪道德感,因为这一部分不和谐的因素已经被宗教消解和承担了,剩下的仅仅只是利益而已。
回到故事本身,故事本身即使是被破坏了北欧神话的内核,依然可以从其故事形式中推演一部分北欧神话想要传达的东西——虽然这种东西已经被西方宗教界“焚书坑儒”行为导致的所剩不多,无论是北欧使用的论文字,还是传唱的史诗,记录历史的毡皮和木雕,在当代社会都已经很难复原其鼎盛时期的系统性。人们仅仅能够从偶尔出土的遗迹和记录在宗教裁判所染血的卷宗里偶尔发现零星半点,这也极大的激发了文艺创作者的创作热情,这种神秘感体现在宗教上则是小圈子私密化的各种奇怪的避世教派,体现在文学作品则是激发了克苏鲁荒凉冰冷的恐惧感的创作源泉,体现在游戏中则是让玩家乐此不疲的混沌,砍杀,英武的裸体壮汉在皑皑白雪中饱饮敌人的鲜血。
然而从这些在创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北欧神话具有一些普遍性的精神图腾,血祭人殉,热衷战斗,无畏死亡,劫掠野蛮,阴谋诡计,先祖崇拜等等。这符合其恶劣的地域环境对于历史及文化的塑造,不能从事农业,近而无法衍生出系统的农耕文明,居无定所的游狩为主的部落生活不具备食物的储备条件也导致人口不能扩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依靠血缘维系和浅薄的神话信仰加持是不够的,极容易出现上下反复和同胞相残,在不断地内讧中维持旺盛的战争欲望加重了群体混乱无序的集体潜意思认同,并以此为基础不断的丰富神话传说,但是囿于无法稳定,而没有专业的史官,教职体系,只能以祭祀,巫医,神婆,亲伦作为文化传承的直接负责人,这也导致了其文化具有典型的碎片化性质和不稳定性质。神话史诗作为文化传播是一种伴随人类社会悠久发展历史的有效手段,以神话传播族群的经验智慧,不仅仅是靠仪式感约束参与者,更是利用神话中神秘主义和超自然主义的叙事维持对继承者的兴趣和自发性,以维持族群积累的实践中那些血泪的教训对于后人的保护意义,但是究其本质,这仍然是一种相对朴素的文化传播手段,而北欧的边缘地带仍然维持着这种传播方式也变相的证明其地区发展的滞后性和不健全。
因此这个破碎的故事必然需要填充一些符合戏剧冲突的逻辑叙事,从一套单薄肤浅的唱词片段扩充为能够演绎的文艺作品。丰富和充斥故事的必然就是改变故事的原貌的同时,强化故事中主要角色之间的逻辑和因果联系,如何解释这些因果,就考验出文艺作品是否扎实和拥有纵深。
因此我们略微浅析在故事本身中,关于王与王子,伪王与王后的行为动机,通过那些禁得起推敲的内嵌逻辑来揣度创作团队的意图和群体潜意识。
《北欧人》中,王与伪王的关系,其本质正是本族纯血对于混血的歧视,这种歧视源于其部落的传统——劫掠和杀戮。从王作为纯血者获得部落继承权,并且王在手上之际想要传位给自己的孩子来看,伪王作为私生子的地位,不过是王的父亲对掳掠的战利品的享用尽兴后的施舍罢了。这必然也变相的扭曲了伪王的性格,从其被称为“残暴者”就可以隐约窥见,对比王顶着奥丁庇护者的称号“渡鸦王”,“残暴者”明显具有更复杂的隐喻:他的生命究竟是源先王残暴纵欲的产物?还是扭曲的性格导致的残暴?抑或是单纯的战斗手段酷烈嗜杀?还是一种群体对其无意识的贬低?
无论是源于怎样一种原因,伪王最终能够迎合这种群众的期盼,更加深了其作为私生子身上的悲剧性的烙印,这也侧面的解释了他与王后通奸,最终弑君的行为。
而王与王后的关系,从第一幕王后怒斥王子中已经埋下了伏笔,虽然王后怒斥闯入房间的王子,但是作势欲打的态度以及说明了其对王子的厌恶,这种厌恶源于王子对其父亲的崇拜和模仿,那种对于王后的强势,丈夫的强势,孩子的强势。
王子如同王的徽章,是王对战利品的征服的证明,也是王生存的价值和目的所在,这在被劫掠被强行生育的王后看来,其实是一道巨大的伤疤和羞辱——为了生存而委身屠杀自己家族的侵略者,漫长的仇恨吞噬其心灵,时刻对枕边人生啖其肉,挫骨扬后的憎恨,却只能深埋在恐惧死亡和欲报血仇的谄媚笑容之下,
但是宫闱出身的王后所拥有的权谋和见识,其实是野蛮人所不能理解和觉察的。王后已经在漫长的考察中物色了合适的复仇工具,以经历共情,以美色复活,以合谋媾和。罪恶的血液在觥筹交错间不经意被揭开,又在王的轻率的自负和昏聩的衰败中被错过。
宠臣的警示激怒了伪王,
却对于唤醒王徒劳无功——宠臣不过是一群玩弄小聪明的人,他们尖酸刻薄,偶有金句,察言观色,却以色娱人。自我轻薄,所以注定为他人所鄙,不得轻信。
因而王与伪王和王后的三角关系,其实是交杂在客观的时代局限性造就的悲剧,是由三个人各自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共同编织成的一次势必发生的冲突。
当父亲被杀时,他仍然坚定的以为母亲与自己是站在受害者的身份,而破坏了他家庭的伪王是恶毒卑鄙的背叛者。
所以当他试图营救生母时,生母嘲讽他仍然相信所讲得童话故事?
被生母揭开真相的王子,难以理解的怔在原地。
影片在之前积攒的矛盾在这里集中并一次性的爆发,作为被劫掠的战利品的女人,从未被王当作人看待,而只是作为一个生育的工具,王将她从王宫闺阁中劫掠,强行让她怀上孩子,而转头沉迷于财富和新的女人,不断的投入一次又一次的战争,这个女人在恶魔的身边战战兢兢,以身侍虎的恐惧和厌恶让她恶心,肮脏的王却要原本高贵纯洁的她低头俯就,不仅仅是肉体的凌辱更是在精神上给他带来无限的折磨。而那些“对身为私生子却毫不羞愧”的伪王,却能够通情她,知道了她的一切而接受她,不厌恶她的过去,也不畏惧与她在一起的未来,王后和伪王的结合是自愿的,所以王后无比宠溺与伪王的孩子,这与她试图掌掴王子的过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为一名母亲,她从未爱过自己第一段婚姻的孩子,对于她来说,这个孩子只是个耻辱的证明,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去。所以当王子再出现再她面前,她既震惊,又愤怒。她用最残酷的方式报复自己的亲生孩子,这一瞬间来自于伦理上的震撼远远超过了戏剧本身要表达的冲突,她以女人的身份面对自己男性的孩子,这种残酷性击溃了王子对于母亲一切美好的认识和想象,
母亲对于儿子的性吸引力,是异性之间必然存在的本能反应。随着孩子的个体意识觉醒,孩子对于母亲的认识从动物性逐渐过渡到人类的范畴,对于母亲的性吸引力自觉的规避和拒斥,转而向男性特征更为外显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源于父亲符号的引导和榜样作用与母亲对孩子减少控制和干涉相辅相成,如果一方失控,则很容易形成男孩对母亲依恋的谬误想象,这种想象并非是生物性的,但是却是被生物性的印象所主导,成为了心理学上的一种特殊现象。而王后对于王子的殴打和控制,在王子的幼年生活中占据了对母亲的全部感受,
这种关于“爱之深,喜怒无常”的错误认识,贯穿了王子对于母爱的认识,所以王子是以王的立场观察自己的母亲的,这一方面源于王后对于王子的拒斥和梳理,一方面源于其父亲缺乏对家庭关系的认识和了解——即王后批判的“全部精力都在银子和婊子上”。
然而王子依然是人类,所以王子只是隐隐的意识到对母亲的依恋,而并非将其当作真正的客观冲动,换言之,他依然是以孩子的视角观察母亲,甚至时刻准备向母亲屈服。然而母亲将这种模糊的想象,她察觉到,甚至是说她刻意培养的东西,转化为一种现实的行为。直接的击溃了王子对于世界认识的心理防线。我们看到一个以一当十的战士甚至拿不稳剑,这一吻其实是最为残忍决绝的断绝母子关系的行为,比任何语言上的尝试都直接而血腥。
这也为她作为一名母亲,协助伪王追捕儿子,甚至最后持刀杀害王子的原因。
这一次决裂,让王子再无法面对自己的母亲,也无法面对母亲面前的自己,彻底的击碎了他的观念,为其背后的弑母悲剧埋下了伏笔。
对于世俗伦理的彻底瓦解,意味着需要新的伦理进行替代。人类归根究底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不能够脱离社会关系的作用,所以当父权虚伪坍塌,母权消极否定,父与母都失去了权威传统时,被空置的权威性才会显露出笼罩在所有人头上共同的宿命感,而这宿命感需要一个载体,即作为唯一的那个【全】的上帝。因此在上帝的面前,所以人都是民,是无父母兄弟的。这也使影片的宗教属性吞没了原本北欧神话的多神属性——它们无法解决形而上的哲学问题。
自此,影片的王与伪王,王后与王子,形成了一种奇妙的互动关系,王子曾经崇拜王,到后来通过家庭关系的坍塌否定旧的王所代表的家庭伦理,这让王子消解了复仇的意志,失去了复仇的动力,自己的复仇是对王后作为受害者走出来的新家庭的破坏,而自己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罪恶的结果。这使其失去了复仇的正义性,剑锋不再锋利,情感不在炙热。
因此这也就构成了后来同意与恋人出逃的逻辑动机。
这里,王子重新提起屠刀,为了自己的孩子不为伪王的后代寻求,重新折返伪王的部落,最终杀了自己的生母,弟弟,并与伪王同归于尽。
杀戮,一切的因果因杀戮而始,终于杀戮。
当然,笔者不认为作者在鼓励血亲寻仇,他将故事以这种形式体现本身就耐人寻味。在关于阿姆雷特的原版史诗中,完成了复仇的阿姆雷特其实带着爱人移居别处。而导演安排王子与伪王,约定在火山喷发的地狱之门展开肉搏,最终双双殒命的结果,本身就充满了激战正酣却戛然而止的,意犹未尽的虚无性。
我们回看整个战斗过程,交战双方在烟雾中模糊了身形,失去了人物的戏剧身份和人物特征,只剩下两个黑影在超自然的背景中互相交错,砍杀,从整个故事主要演绎对象的王子在战斗中渐渐的显露颓势,我们的目光随着旋转的镜头悄悄的过度到了伪王的身上,
而这时,作为道德预设为反派的伪王则表现出一种谦谦有礼的决斗行为,王子狼狈的如同反派一般不安狂躁,而伪王渐渐占据了上风,冷静谨慎,这里绝对的反转不仅仅的简单的戏剧反转,
它已经从最初那个设计为失去了爱人,孩子的伪王,对以有了新生子的王子的这场,死的欲望对生的欲望的战斗,
过度到,双方在战斗中渐渐摆脱了现实伦理和道德情感的属性,变成了符合北欧神话中预期的征战不休的英灵的形象,没有善恶,没有目的,只是单纯的战斗的神学情感的领域。
这使得影片和观影对象之间形成了某种超脱艺术的突破纬度的意味,观众可以通过反复重看这场战斗,赋予了英灵以复活,重生再战斗至死的现实意义。如同那每日从早上杀戮到夜晚复活,举办宴会,第二天继续杀戮的神话中瓦尔哈拉的英灵。
导演故意将火与雾的布景中置入抹着油的武者的目的,就是剔除现实性,尝试营造一种神话氛围的努力。这种对于模糊和还原想象世界的艺术意图,与包括其在影片中大量的引用神话的象征,谶言,预兆之类的片段,本身就是一种超经验的尝试,常识上,任何一次超自然的意向都可以用逻辑去解释,仅仅是因为人类以逻辑去认识非理性的世界。而导演的意图则是在于提出一种设想,我们是不是过于依赖以理性认识世界而忘记人类直观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种大面积的驱赶理性,本身就是一种宗教世界观念下的作用产物,我们不能评判其究竟是否具有超越影片所表现出意图之外的立场,仅就其对于理性的怀疑态度来说,还原人类对于感性的把握,也是人之所以作为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从这里可以看到导演团队的艺术追求其实上升到了更纯粹更形而上的领域——虽然是借助宗教的观念达成的。
但是无疑使影片创作的结果看起来更为干净,整洁。
这使得这部优秀的作品带有某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艺术主义者们对于文艺作品应该坚持以艺术性作为主要,且唯一目的心理预期。
也许是题材受制,普遍人对于血腥暴力的天然规避,没有财阀控制的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导致这部电影被埋没在浩瀚的网络信息中。
然而这无损影片本身的价值,它具有超越时代性的优良潜质,在2022年观影,于2032年观影,甚至是2072年观影,你都会惊叹于导演与制作团队对于一个精巧故事的细致雕琢,这种精致的对电影的认真态度,无论经过多久,都不会让文艺作品失去其宝贵的生命力。
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裸露的石山,与皑皑白雪,看到的溪流与村庄,海船风帆,在铅灰沉重的积云下,是倔强着不肯屈服的高耸群山,我们看见的匮乏的物资,动物本能的惯性,机缘巧合的命运,变幻不安的人心,和那些挥舞着剑与盾在热血中升腾的不朽灵魂。
无论是悲剧也好,还是宗教也好,导演的画笔顺着时空的脉络,沿着史诗的轮廓,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真面目早已消逝于光阴长河的某个短暂的瞬间,但是它的遗骸却如珍珠一般,躺在河床下偶尔泛出粼粼的光,它传达给人们并非具有符合人类理解的某种意义,或者什么唯一绝对的答案。这个故事与其衍生的电影,更像是以自身存在的本身,昭示人类窥视解读故事时自己的思维和本心,感受和情绪。
然而这亦无妨,即使人类终不能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然而也不能阻止人类积极抗争生活的坚强生命意志,对于要么死,要么更好的活下去,几十万年来,人类总是执着的选择后者。这也是北欧神话最终走向没落的根本性原因。
无论是什么样差异的观念,在不同的国家,对于爱与责任,仇恨与和平,历史与文明的解读和标准各有不同。
然而古往今来的一切经历,层层堆叠,点滴积累,
所造就的来自于整个人类族群的共同认识始终未变:
唯有人,才是天地的主角。
非常精致的影片精致到每一处画面细节都能有一切的推敲,但与此同时这种精致似乎也是在服务画面本身而并不是指向剧本本身(如果是影院观看那肯定更加分)即使如此华丽本片还是延续保持单一火这个视觉元素而且用的还是挺好的保证夜戏单点光源持续让观众不走神不刻意营造不必要氛围。明显几乎全实拍画面也是让本片写实性往上几个台阶能看到这种近乎纯实拍美术重的片子且看且珍惜。特别是在神明的服化道上即使我不理解北欧神话但是他们的形象构建称的上惊艳
近乎舞台化的镜头语言调度不上不下,对比相近题材的“沙丘”来说明显瓦导对这种精致的美术大片就单纯视听语言氛围感构建来说本片导演有明显的差距
令人感觉极度一般很明显就是表演和剧本,剧本没有在莎翁套路上做些许创新这个明显是失望乏味的虽然套了个北欧神话通过各种“神迹”来推动事件但是男主最后那一刻放下情绪转变动力完全不足,继续去复仇还更好一些当前这种主动性也似乎落入好莱坞自圆其说这种模式化里面。表演其实还是可以的全员舞台化表演呈现但不会过于跳戏而且全片每一处设计都是极度舞台化来处理这种高度一致的影片也算不攻不破刚刚好吧
导演: 罗伯特·艾格斯
编剧: 秀恩·西古尔德森/罗伯特·艾格斯
主演: 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妮可·基德曼/克拉斯·邦/伊桑·霍克/安雅·泰勒-乔伊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22-04-15(英国)/2022-04-22(美国)/2022-05-13(美国网络)
片长: 137分钟
《北欧人》:一部马戏团电影
作者:Infra
业余影迷。从不懂电影,很少爱电影,有时看电影,总是存资源。
《北欧人》是罗伯特·艾格斯继《女巫》和《灯塔》后执导的第三部长片作品,也是他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一部影片(7000万美元,《灯塔》的成本为1100万而《女巫》则不到其一半)。这位美国独立导演就像许多同时期的类型片作者导演一样(阿里·艾斯特、特里·爱德华·沙尔茨、亚历克斯·加兰等等),从A24较为自由的创作环境中成长起来,从各个独立电影节走向学院颁奖季,走向主流视野,甚至走向欧洲三大电影节。“A24出品惊悚片”也因此被打上了深刻的作者风格印记,它们不追求一惊一乍的生理刺激式跳吓,而以慢但沉稳的叙事和现代化的视听语言将影片的氛围与文本深层表达徐徐展开。
然而可以想见的是,当罗伯特·艾格斯脱离独立制片体系,投入到大厂环球影业的怀抱中,拿到的却是像莎翁《哈姆雷特》这样古老的经典叙事的剧作时,他从《女巫》到《灯塔》所奠定的极其现代的作者风格势必遭遇水土不服的困境。在《北欧人》中,随处可见的便是这种导演与制片厂、与经典文本的抗衡所生成的拧巴和矛盾,而艾格斯本身所特有的风格也在制片厂给出的充足预算下展露出铺张浪费有破无立的一面。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来说,无聊的做法是分析并肯定其对《哈姆雷特》经典男性叙事的现代改写与其视听语言的现代化运用,而准确的做法是仔细观看影片中大量使用的运动长镜头调度从而在其中看到影片走马观花用完即弃的空洞本质。
改写经典男性叙事,但也没改
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国王被自己的亲兄弟杀害,王后也被迫委身于篡位者,而侥幸逃过一劫的王子则下决心为父亲复仇、拯救母亲,他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在故事的最后直面杀父仇人,并在决斗中悲壮地与其同归于尽。《北欧人》采用的便是《哈姆雷特》这套“王子复仇记”的经典男性叙事。在这个故事中,男性中心主义被捍卫,“血债血偿”的男性气概被肯定,而女性则被默认为忠君爱国的贤妻良母,并在整个叙事中始终处于被拯救的位置。
当然,我们也听过另一个故事:王子幼时因将来会弑父娶母的预言而被国王抛弃于荒野,被一位牧羊人发现后赠与邻国国王作儿子,王子长大后得知了这个预言便离开了养父母,在路上他杀死了微服私访的亲生父亲,不久后又因除掉狮身人面女妖而被人们拥戴为王,迎娶了自己的亲生母亲,预言就这样在他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降临了。精神分析学家们对这个故事进行了现代视角下的重读,并从中看到了男性的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同性恋禁忌与女性憎恶等心理。男性气概被解构了。
在罗伯特·艾格斯的两部前作中,尽管剧作整体都采用“封闭空间下的人心试炼”这一经典类型片叙事,并大量取材于民俗志怪或神话传说,其人物写作和意象运用却又是现代的精神分析式的。《女巫》中父母对子女性发育的焦虑、《灯塔》中人物亦兄弟亦父子的关系和对灯塔-阳具的崇拜,它们都是催化人物之间的矛盾、引导人物走入那套俄狄浦斯戏剧角色扮演的驱动力,主角最后也都完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弑父(或弑母),影片也表达出对父权与男性中心主义的反叛和讽刺。
当这种现代视角落在“王子复仇记”这样古典的男性叙事上时,艾格斯拍出了《北欧人》。然而,影片从这种视角出发的改写却是有心无力,甚至可以说是惺惺作态的。
关于这一点,不得不提的是影片对这套男性叙事最具“反叛”姿态的一幕:阿姆雷特潜入母亲的房间与母亲相认后,后者却坦言自己是被国王劫来的奴隶,阿姆雷特是因强暴而生下的,她与阿姆雷特的叔叔是真心相爱,而杀死阿姆雷特的父亲也是她的主意。至此,王子复仇记背后的圆满家庭童话已经被打破,但还不止于此,接着,母亲还告诉阿姆雷特如果他杀掉了她的丈夫和儿子,那么“你将成为我的新国王,阿姆雷特”。
可以说,这段独白简直是卯足了劲往《俄狄浦斯王》上撞,生怕有人不知道编剧是现代人,其赤裸裸的功能性,充其量也只是艾格斯对自己所热衷的精神分析式剧作法的一次强行输出。而除了这一幕里完全只用台词交代的“改写”之外,“王子复仇记”该怎样发展还是照旧怎样发展,只是多了“弑母”这一个步骤。在结尾,阿姆雷特也如预期一般与杀父仇人同归于尽,在幻境中进入了英灵殿。男性神话最终得到了捍卫。
这便是全片拧巴的一个缩影,我们清楚地看到导演与片厂、与古典文本的抗衡——然后失败。
导演有在拍摄中质疑过男主热衷于杀戮与复仇的男性气概吗?其实并没有。尽管通过母亲之口说出“你继承了你父亲的天真”,但影片对男主的杀戮行径非但没有反思之意,反而还充满了崇拜——这是比剧作上的拧巴和保守价值观还更可怕的东西。
长镜头场面调度,但只有“场面”
为何说影片对有毒男性气概不仅无反思还充满了崇拜?在男主成年后的开头,影片展现了一场与主线剧情无直接关联的攻城战,男主高喊着“To Valhalla”(英灵殿)一路厮杀,长镜头一路跟随后结束在一个仰拍:他用嘴撕开了敌人的喉咙并仰天嚎叫。尽管这场厮杀在后来女巫出现时,被解释为男主忘记了自己的使命,但导演仍然可以选择用更加辩证清醒的态度来拍摄这场杀戮,比如更多地呈现受害民众的反应。但我们在那个长镜头中只看到了一种运动:一种“沉稳有力”的运动,就像男主一样;这样机械冷漠的运动也只拍下了一种情绪:对步步深入敌营的期待、对更多杀戮的期待,就像男主一样。
长镜头看似以一种客观的视角拍摄,但其中却充满了它对自身的崇拜,导演像一个沾沾自喜的马戏团指挥,炫耀着他的场面调度之宏大和稳健。男主尽管作为众多打手中的一员对这个集体并无多少归属感,但他热爱杀戮,因此冲锋陷阵才格外卖力,而长镜头则通过炫耀式的调度肯定了他的阳刚之气。导演看似在客观呈现杀戮,但实际上乐在其中。
这样的长镜头也充斥于影片接下来的时间里。在这些长镜头中,人们奔跑、斗殴、吼叫、厮杀,而长镜头之“长”的意义,也仅仅体现为对“完整记录下整个过程”的强迫症式的追求,甚至不惜用遮挡镜头的方式隐藏剪辑点,将两个镜头衔接在一起,拼凑出一个伪一镜到底,以此能更好地把记录延续下去。可是,这种镜头除了不断自恋般地肯定自己的全知全能之外,还有什么别的意义吗?
长镜头之所以需要“长”,在于它需要一段较为宽裕的时间,来通过运动,节奏性地编排场面中的各种元素,或通过简省运动,静观场面中时间性的意义的自然流露。而在《北欧人》这些记录烧杀劫掠的长镜头中,时间是走马观花毫无节奏的,看一分钟和看两分钟没有区别;空间是用完即弃的,它们并不生产任何意义,只是为杀戮提供一个背景板而已。比起场面调度,这更像是场景展示。
回看艾格斯首作《女巫》,在中段那场儿子死亡的重头戏里,儿子从平静地念着祷告词,到突然起身如灵魂出窍般大笑,再到最后慢慢躺下的无声死亡,长镜头仅仅通过一拉一推,拍下这段完整的富有节奏的表演,不用任何配乐烘托,便让人感到由心底而生的胆寒。
在结尾的惨案结束后,女主回到房间里,一根线一根线地解开长久以来束缚着身体的束腰,而镜头只是定在原位,静静地拍下这个富有主题性意义的一幕——一部讲述女性觉醒的影片,需要有这样耐心而安静的时刻。
艾格斯在自己前作中曾隐匿于表达的细腻长镜头,在《北欧人》中彻底变成徒有“大场面”的马戏团杂耍,和对有毒男性气概的袒护。可以说艾格斯已经完全走到了自身的反面。
艾格斯的创作转向:从寓言到造型
艾格斯的两部前作中,我们发现,若将两部影片的超自然元素全部剔除,两部影片的情节发展仍有可能自圆其说。《女巫》里,中世纪婴孩存活率低、清教徒家长对儿女性发育的恐惧、落后的医疗手段、动物袭击人等等情节条件,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在《灯塔》里,接驳船迷失方向、海鸥袭击人、男性相互争夺权力高地、饮酒过度致幻等等,也是在现实中确实可能发生的。
因此,与其说艾格斯现代化地改写了古老的民俗传说,倒不如说,他只是在精神分析式的人物寓言中借用了民俗怪谈或神话传说的元素来解释、推动寓言的发展,使寓言文本更丰富更多义。这种做法在情节内部制造了一种张力:哪些灾异是人为所致而哪些是超自然力量所致?
在《女巫》中,这样一种剧本内部的张力即便到了结尾也没有完全松懈。它某种程度上承担了悬疑恐怖氛围的营造,观众看着一家人互相猜疑,而与此同时观众也对前一秒信任的人物又充满了猜疑,这种心理预期上的反复便是影片多重文本张力的拉扯下产生的。而在视听上,长镜头的存在也是在于连贯地捕捉场景中细微的运动,而不仅仅是为了凹一个漂亮的造型。
而到了《灯塔》,环境、人物的写作目的性都过于强烈,只为一个庞大的隐喻系统服务。导演甚至比观众还急不可待地给出这个隐喻系统的解读指南:直接通过角色之口说出“招惹海鸥会带来厄运”、“也许我只是你幻象中的一个意象”这样的解释性台词。
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剧本内部多义性的张力。而诸如1:1.19的画幅、音效式音乐、规整的构图、精致的平移运镜、角色大段飙戏式独白等等,都在把这套隐喻系统打造成冷漠的寓言机器。视听造型上确实起范了,但如此大量反复,很难不让人感到疲惫。
从《女巫》到《灯塔》,艾格斯的创作兴趣发生了一次鲜明的偏移:从对寓言文本内部情节多义性张力的营造,到对精致造型感近乎偏执的追求。
而如果说在《灯塔》里,对造型的追求仍然能够量变引发质变,将情节进一步催化至迷乱的高潮,那么到了《北欧人》,“造型感”的意义只剩下了炫耀式的场景展示,还有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捍卫,而后者也与“精神分析剧作法”产生了根本的冲突,“精神分析剧作法”又与粗浅直白的好莱坞剧本产生了冲突,整部影片被拧成了一股麻花。《灯塔》的观感仍然是顺畅的,而《北欧人》则在导演剧作风格与古典叙事的打架中,以及精致而又空洞的场景展示长镜头中,把自己的全部能量给消耗殆尽了。
编辑:Detached
我身上还有春天的痕迹。
-FIN-
非常精致的影片精致到每一处画面细节都能有一切的推敲,但与此同时这种精致似乎也是在服务画面本身而并不是指向剧本本身(如果是影院观看那肯定更加分)即使如此华丽本片还是延续保持单一火这个视觉元素而且用的还是挺好的保证夜戏单点光源持续让观众不走神不刻意营造不必要氛围。明显几乎全实拍画面也是让本片写实性往上几个台阶能看到这种近乎纯实拍美术重的片子且看且珍惜。特别是在神明的服化道上即使我不理解北欧神话但是他们的形象构建称的上惊艳
近乎舞台化的镜头语言调度不上不下,对比相近题材的“沙丘”来说明显瓦导对这种精致的美术大片就单纯视听语言氛围感构建来说本片导演有明显的差距
令人感觉极度一般很明显就是表演和剧本,剧本没有在莎翁套路上做些许创新这个明显是失望乏味的虽然套了个北欧神话通过各种“shen迹”来推动事件但是男主最后那一刻放下情绪转变动力完全不足,继续去复仇还更好一些当前这种主动性也似乎落入好莱坞自圆其说这种模式化里面。表演其实还是可以的全员舞台化表演呈现但不会过于跳戏而且全片每一处设计都是极度舞台化来处理这种高度一致的影片也算不攻不破刚刚好吧
【C】如此空洞,如此可悲,艾格斯在前两部作品里所追求的影像质感在《北欧人》中已沦为通俗的视觉噱头。多个平稳顺滑运镜繁复的长镜头似乎总在号召观众对电影工业的崇拜,但这一奇观的设计实在过于死板。推镜、摇镜、群演走位、隐藏剪辑点,种种属于长镜头的要素总是透着令人尴尬的机器感,没有灵魂的影像也自然无法诞生更多的可能性。正如最后火山口的决战,故事内的角色力图以吼叫获取气势,但其所作所为只能将观众不断驱散。似乎与《沙丘》同理,疯狂挥洒着类似“场面调度”“视听盛宴”“回归影院”等可被量产化的奇观鸡汤,却在自我轰鸣的过程中轻易崩塌,仅留下满地破碎的空壳残渣。
本片要说是史诗电影我是肯定不认同的,一个北欧国王,就如同,我国一个P大一点的村长,所以怎么看就是一部村长复仇记,说什么也称不上史诗电影!剧情走的是王子复仇记,本来看的是异常平淡,不过当中出现了一个转折,虽然称不上神转折吧,但也算是有了点新意。虽然转折过后,又是按照王子复仇记的路数就这么下去了。演员里面估计也就一老一少,两个女演员(妮可·基德曼、安雅·泰勒-乔伊)还能让人印象深刻一点,毕竟所有的男演员,那个穿着,那个一脸脏,让人感觉,和野人的差距,也确实是不大的
别看!零星送给2022年了还在拍王子复仇记换皮到一丁点都不想改的好莱坞,两星勉强送给演员和用这手法拍了三部folk horror能不能克制一下自己的导演。Why am I seeing this?! 看第一幕结束就知道是啥了却硬要再蹲两个小时才到结局。女性只有坏女人王后和善良不屈美少女。何德何能看到E大和妮可又同框,本次演母子然后… 我很怀疑背后的主创应该又尽是些老白男才会觉得现在的观众还想看这些。我管你是北欧哈姆雷特还是结尾像是致敬《黑暗时代》还是啥,与时俱进一点OK?
每年得被好莱坞逼着看180遍哈姆雷特
整个就是把戏剧演出电影化了,莎剧感极强
就说说 还有哪一对好莱坞明星既演过夫妻又演过母子的?
岩浆边拼剑怎么能不占领高地?
尼可和亚历山大还能演母子的??
跟“启示”中间大概隔了100个“贝奥武夫”,导演还是更擅长拍文艺恐怖片。妮可·基德曼的角色把我给整懵了,开始以为是王子复仇记,到后面居然是...孝庄秘史???
“火山口的两人”
非常非常的普,就没有一个东西是新的。首先维京文明已经有些过度改编了,而北欧人无论在画面上还是内容上都没有任何新意,涵盖的基本就是你看到片名后十秒内联想到的内容。罗伯特艾格斯如果只是想忠实记录民俗的话,其实不用拍电影的。主线故事大概有个一千多岁了吧,看完演员表加豆瓣简介约等于看完电影了,不会有任何超出你预期的剧情。最不懂的是有人吹摄影。这个投资级别的电影拿出几个调度还行的长镜头真的值得吹吗。至少对我来说,最失望的一点就是摄影。罗伯特艾格斯一直是个风格化的创作者,但北欧人的每一帧都通用到可以插入任何一个关于北欧的视频。看不到任何一点表达,没有任何令人感觉新奇的视觉元素。且不说很多画面撞了很多其他电影,有些片段真的太蠢了,蠢到我以为自己在看什么游戏的过场CG。
按部就班的北欧血腥迷幻版王子复仇记,人物都仿佛毫无感情的脸谱化的提线木偶,除了大型展示恶劣生存环境下黑暗时代文明边缘的残忍之外想不出有什么别的意义了。
一款太专注影像诗以至于忘记了要有剧情的北欧部落风情宣传片。我知道你是Hamlet式的复仇故事,但发生在这么个不到五十人的小村子,斗争激烈程度差不多就是高中选班长,到底有什么好神神叨叨地打打杀杀两个小时的!开头我在睡觉,后半部分在演员朗诵的散文诗里思考明天中饭吃什么。
虽然制作全面升级,但仍是艾格斯地域民俗神秘主义类型体系的一部分,但与前两部作品明显不同之处在于《女巫》和《灯塔》中诗歌般的恐惧之源统治了叙事——一层无法言说的薄膜迷惑了我们对电影中世界的理解,那是年代久远又从未可知的自然或超自然的浑浊邪恶,以及人与人之间始终存在的心灵壁垒和随之产生的扭曲畸变,可以感受到《北欧人》中艾格斯同制片厂之间的拉锯战,最终的结果便是这个“哈姆雷特”的原型故事在明确甚至可以说简单的动作惊悚片主线外又保留着对角色行为动机的高浓度的神秘色彩修饰,于是这便形成一个这两种驱动力谁都可以离开谁而更加自我的单独存在的尴尬分裂境地,庆幸于艾格斯对视听演出风格的统一和坚守,没错,这或许是日渐迟暮的好莱坞今年最具风格化和破坏力的作品,它依然值得影迷去观看,更值得一个导演剪辑版的圆满补完。
大银幕。失望透顶,和看一个超长预告片别无二致。属于两不靠,不伦不类的,很奇怪的一片,类型化纯度不够,爽感的获取被抑制,但另一方面有着这样的制片规模你又不可能做出一部完全作者化的电影。前面很多时候都在尽量避免分切镜头,弃用多机位拍摄,选用平滑的移动长镜头调度取而代之,但显然像最后火山口的叔侄大战你不可能还这么拍,你不得不去做更多的镜头分切来分解动作,否则不仅没有燃点,疼痛感也不强烈,情绪和动作的爆点终究还是依靠了分镜,所以到制胜一击时马上切至了全景。在拍法上我感觉艾格斯的本意是追求更多从容平缓的长镜头段落,但我认为大体并不适用,以艺术片的运镜方式来拍摄激烈的战斗场面值得商榷,主角的野性和怒气从未感染摄影机,全片的镜头都在诉诸一种平静的冷异感,摄影机与角色各自为战,渐次拉开了同观众的心理距离。
???大小谎言的couple来了将近两年前标记的,实在是不喜欢,像罗伯特的维京学毕业论文。
艾格斯的电影怎么突然那么多能听懂的人话了?比他前两部的剧情容易理解太多了,就是北欧版王子复仇记,另外含雅量有点低啊,其实比起男主如何复仇,我更想看女主如何成为maiden queen。除了上面这些问题,妮可的王后好绝,我喜欢这种狠人人设,维京人的蛮荒与信仰真的展现的好赞,尤其是葬礼那里,几次血腥长镜头也好棒,最后裸男火山打架什么的真的是太美好。话说,玩艾尔登法环后遗症,太多既视感了,尤其是最后火山决斗,好想找个人在火山边上对决。
七美元一张票啊。。。俩人就是14刀。。。我看了个啥。。。
a story about a bunch of muscular nordic dudes with heavy English accents angrily hacking each other to death ( due to the lack of a one-child policy ). I don't feel much for those dudes with questionable mental stability, but I feel sorry for the horse who got its head chopped off for being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R.I.P horse.
美国与挪威新拍的北欧版的《汉姆雷特》,据查此故事“文字记载最早是完成于1200年左右的《丹麦史》,情节虽与莎剧有明显相同之处,但差异也不小。哈姆雷特的原型叫阿姆雷特,是丹麦国王之弟霍温迪尔之子。” 本片就是以王子阿姆雷特为主角编的复仇故事。虽然完全没有莎剧的哲理与戏剧张力,但在吸收展现北欧,特别是挪威、冰岛历史、传说文化及风光方面还是下了功夫,有一定观赏价值。剧作上对王后(影星妮可基德曼饰演)一角色的彻底颠覆,可谓一“亮点”。其他乏善可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