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告诉我未来,好让我去改变
先知不停地说,你可以选择,你可以改变。知道了自己命运的人就能做出改变。john知道了,选择了不杀掉害死儿子的凶手,如果不知道,他肯定忍不住扣着扳机的手,从而落入陷阱;拉马知道了,也选择不杀掉john,而杀掉了自己。剧中唯有的两个知道未来的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不同的道路,拒绝掉入命运的囹圄。
告诉我未来,好让我去改变。我不停地想,那些意图犯罪的人如果知道自己的未来,会不会去改变?如果给时间让他想一想,看看自己将要犯下的事,他会不会另作一番抉择?
告诉我未来,好让我去改变。我们做事,总说要三思而后行。三思,思的不正是未来?后行,行的不正是避免不好的未来的事?
告诉我未来,好让我去改变。为什么那么多人害怕平庸的生活?假如看得到全部未来,而无力去改变,一步步照着既定的舞步机械地旋转,生命确实失去了很多乐趣。生活美在一转角的瞬间,绚烂扑面而来,猝不及防。
告诉我不好的未来,好让我去改变。不要告诉我美好的未来,好让我去享受。
2 ) 预知与未来?未来与未知?
开篇的设定很套路化。在假设科技发达的未来中,武器交通通讯都变得更加先进,拥有了合法的犯罪预防系统。犯罪预防科可以根据对未来的预测预防犯罪的发生,并且逮捕所谓的“犯罪未遂”的人。
未来和预测永远是个辩证的论题。对未来的预知能否影响未来的结果?知道了未来是否能够改变未来?如果能改变,那所谓的预测又算是什么呢?影片致力于一种有悖于传统的对于时间的非线性思考,给观看者一种对于时间性思维无能为力的感觉。
其实影片设定的所谓犯罪预防系统存在着巨大的疑问,尽管男主的预防犯罪部门对此深信不疑,但它的存在却很挑战现有的观念:犯罪抓人要讲证据的。预谋犯罪在作案前总会留下蛛丝马迹作为证据,被判有罪大家都能接受;但冲动犯罪之前是不会有实际证据证明他想犯罪的,最终若被阻止了,仅仅通过预测,就能判定此人有罪?而本片背景的设定,恰恰由于预测系统的出现,预谋犯罪几乎为零,男主部门处理的几乎都是冲动犯罪。他们理直气壮的去抓人,我却心存疑问,总觉得不对劲。
果然,后面的问题出现了,先知预测出了一个男主无法相信的未来:自己会谋杀一个自己毫不认识的人。这个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恐怕男主就又理直气壮的去抓人了,然而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他显然无法接受。于是他开始想尽一切方法去逃避追捕的同时去调查真相。
故事发展到他走进那个预测中他要谋杀人的酒店中为止,我还俗套的以为这将又会是一个死循环故事:主人公因为知道未来发生了什么从而努力去做些事情企图避免未来,但所做的事情却恰恰导致了未来发生。当男主挟持“先知”逃避系统的逮捕时,系统的创立者说出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没有人能阻止他了,因为他已经是未来的一部分了。”然而身在当下,谁又不是过去的未来的一部分呢?面对世界上最复杂的时间维度,谁能肯定自己的思维永远清晰?
而他最终没有扣下扳机导致对方一愣,拼命表示你为啥不杀我的时候,故事就越来越有意思了。
尽管我猜到大反派就是之前那个男主很信任的老头,不过犯罪手法却实实在在是我没有想到的事:利用系统漏洞和自身权限,混淆和掩盖自己的犯罪,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我本来以为“先知”不断闪回的谋杀案和男主孩子的案件会有什么牵连,结果只是作为一个可以利用的点让老头去陷害男主罢了。男主的孩子究竟是谁杀的起因为何依然没有答案,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其实依然是个普通的犯罪片,犯罪原因也很常规合理,只不过掺杂了一个先进的预防犯罪系统的设定后,犯罪手法有些匪夷所思。略微遗憾的是老头陷害男主以及多年前不可告人秘密的动机似乎略显牵强。
男主也在不停地开挂。前妻和先知都无条件的相信并协助男主,是因为阿汤哥太帅了吗-_-|| 前妻很大气自然,俩人的复合也是顺其自然。“先知”演员太辛苦了,之前一直是光头,一直处于身体极度衰弱的状态,最后被保护起来过正常生活一看也是蛮可爱漂亮的小姑娘啊~
斯皮尔伯格和靓汤的精彩合作。还不错的片子,有深度有创意,故事讲述得也很完整的。值四星。
3 ) 电影对小说的篡改
很多年前看的片子,印象不错,但剧情大都忘记。今因故看了原著,又重新看了片子——再来审视,竟让我大跌眼镜。也许,第一遍看时,还刚从CCTV中解放出来视一切洋货如高端;而今天,显然已对这些好莱坞模式的商业元素彻底免疫。
我不介意电影改编小说;这里之所以说是“篡改”,因为这些改动都只是让一个本不错的作品变成了烂片。
小说的逻辑清晰,没有硬伤。
电影的逻辑大换血,改动后无法自圆其说。
小说结构精简、短小精悍,虽然涉及了权力斗争的因素,但核心仍然是科幻。
电影参入大量的心理剧、感情剧、动作片来填充时间,大打人性牌、政治牌。与其说它是一部科幻片,不如说是披着科幻外衣的权力斗争剧。
小说的逻辑:
第一份报告:安德顿杀掉卡普兰
第二份报告:安德顿得知了卡普兰的阴谋,改变主意,没有杀掉卡普兰。
(此为被摒弃的“少数派报告”)
第三份报告:安德顿面对第二种情况,再次改变主意,杀掉卡普兰。
【具体如下:
唐娜的报告:卡普兰绑架安德顿,威胁他自愿取消预防犯罪系统。参议院为避免内战,拒绝了安德顿的求援。安德顿最后将卡普兰成功击毙。
杰里的报告:安德顿得知将要犯罪后,取消了犯罪。此为被摒弃的“少数派”报告。
于是卡普兰决定公开杰里的“少数派”报告,以此来证明该系统无效。
迈克的报告:面对这种情况,安德顿再次改变了注意。而卡普兰因为相信被摒弃的少数派报告,没有做好防备,而是试图和安德顿一起出现在公众面前。安德顿为保护系统,杀了卡普兰,并被流放在人马星座。】
因此,三份报告是各不相同的。虽然唐娜和迈克的报告结局一样,但实际是在叙述着不同时间进程的事件。第三份报告使第二份无效,第二份使第一份无效。迈克的报告是最正确的,没有第四份报告让它无效。
而这种特例只会发生在能够看到报告的少数人身上,譬如安德顿和他的继任者维特沃。整个系统继续运作。
小说并没有涉及太多法律和道德问题,于是留下了几个未处理的疑问:
1. 法理上如何论证,尚未实行犯罪的人是“罪犯”?
2. 如果“未来犯罪者”得知了预测结果,结局会有怎样一连串的改变?是否需要更多的预测者,来推翻前一个时间线的报告?谁才可以是最后的final minority reporter? 情报的不公开,对这些“罪犯”是否公平?
电影的补救与应对:
插入神学理论。把预防犯罪比喻为祭祀,把预知者比喻为神或先知,来解决如何使民众信服的问题。这一点其实很棒。
但紧接着,电影就迅速把主题引入对迷信科技的批判之上。落入了科技VS人性并最终人性战胜科技的窠臼。
为了回避多个时间线的难题,电影将小说的重要逻辑进行篡改:
小说中,少数派报告存在,且三分报告皆为“少数派”报告;
电影中,三个预知者的结果相同,所谓的“少数派”报告实则不存在。
在小说中,安德顿一定杀人,乃不同时间线的同一结局,科幻剧。
在电影里,安德顿一定杀人,是因为为子复仇,心理剧。
换言之,去掉影片的科幻因素,只表现普卡兰如何设计并使得安德顿最终杀人,反而更合理。
在影片中,小说的精华被篡改为一个大bug。如先知和他后来自己所强调的,他仍然有选择。小说中,知道预测后的再度“选择”依然可被预测,而电影中因为不存在多条时间线,导致这个二度选择无法被预测。于是,安德顿的杀人并不代表预防犯罪系统的正确,而卡普兰最终与预测相反则再度宣告了预测系统的失效。
即使如此,导演依然不过瘾。为了表达人性&科技二元论且前者完胜后者的主题,导演不仅赋予了男主角以丧子之痛的“人性”心理,甚至赋予了“先知”以人性。引导观众一边倒地对此系统进行道德谴责。
如此依然不够。为了迎合广大观众科技虽完美但违背人道主义(其实如上所言,这个科技其实并不完美)、人有缺陷但有英雄气概的期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设置和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被篡改的面目全非:
小说中,安德顿和维特沃起先有矛盾假象,后来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二人的共同志趣和关注都是此科技系统本身。
而且安德顿是一个典型的中年知青加小领导形象,而影片的安德顿简直形同超人。
电影中,安德顿和维特沃的志趣和关注点不同。安德顿在乎的是科技如何避免悲剧,而维特沃在乎的是法律公平。
而安德顿,简直成了一个力战群雄的超人。
【于是这里又出现了一个bug:一个如此依靠人力的系统,为保证其运作,难道不应该有一个后补随时上场的吗?小说中维特沃的设置就是先以安德顿的助手出现的,而电影中是直接外行夺权。另外,做为维护司法公正的维特沃,为何不只是来监督系统,而是要亲自指挥?那他自己做了领导了,又如何客观评估此系统?依赖他本人的完美道德么?】
小说中,对手卡普兰属于军方,不属于系统内部人,是利用系统的纰漏进行夺权;
电影中,对手卡普兰属于系统内部人,是利用人为的纰漏进行控权。
【于是电影又出现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局,为了突出导演心目中高大上的正义,最后只能将之前的罪犯全部释放。卡普兰的表演秀失败了,安德顿的复仇愿完成了,正义的小天使维特沃也壮烈牺牲了。于是其他打龙套的群众们就各回各家了。整个故事像一个joke,充满了好莱坞自娱自乐的英雄主义情结。
人云,没事莫装逼,装逼成煞笔。】
其他出于商业目的的改动有:
在小说里,预知者能够预知过程,并转换为文字方式输出;
在电影中,预知者仅能预知结局,且转换为视频方式输出。
这样不仅使视觉效果更炫,且如此,在确定谋杀者的具体位置时,警察的作用就无比大了,我们的两位英雄和一大枭雄就可以有用武之地了。这里又出现了很多问题,譬如,如果仅知道杀人结局,为何不需要对未来杀人犯进行审讯?如果警察的定位如此依靠人力,是怎样保证万无一失的呢?譬如在开头的那场案件中,what if杀手的门是关着的?
再譬如,预防犯罪系统是设定为不属于政府部门,明显是为了迎合米国观众自命民主与政府唱反调的舆论调子。
另外还有,
譬如,电影也试图把系统推广,而系统却建立在三个意外存活的畸形人身上。先不论法律公平的问题,仅此点就可以把系统方案否决了。
小说中的畸形人有专门的训练学校,暗示了此系统可以持续运作。
再有,如果先知可以预测全国,那应当有很多“多余”的真实信息;反之,如果没有这么多其他州的信息,又如何可以预测全国?
小说中并不是以州、国来划分行政单位的,并且有其他星球。
不以科幻片论,仅从悬疑片的角度,也有太多不通之处,
譬如,卡普兰亲自杀女先知母的策划。既然知道先知有人性,又能储存信心与体内,他这样做也太过侥幸心理。完全有很多更好的办法。
譬如,卡普兰暴露杀死先知母之后,安德顿老婆的反应竟然是当场指出,不怕遇害吗?而卡普兰的反应竟然是离开,不试图控制她?
譬如,小说中的安德顿既是长官也是学者,是他一手研究并缔造了预防犯罪学及其相应的系统。而电影中的安德顿对系统原理了解有限,他的角色被分给了电影中的安德顿和那个女巫婆。你相信一个貌似业务娴熟的长官竟然对机制的了解如此有限吗?
更譬如,安德顿竟然可以单枪匹马力敌群雄,不知道是他的护卫队太弱,还是米国的众罪犯太弱。
除此之外,个人认为电影中的未来芯片、立体放映、立体公路、个性化广告、眼球外科手术等设计还是蛮有观感的。
另外看在原著的份上,给个三星。
4 ) 没有少数派报告的少数派报告
很多非常好看的电影基本都是改编自小说,这部电影也不例外,我没有看过这部小说,也许是我方法不对,搜了很久都找不出来。根据经验来判断,由于电影的商业倾向比较明显,往往会扭曲小说中无以言喻的经典创意和主题灵魂,而我肯定这部电影也是跟小说有些出入的。等我以后看了小说再来补充其他不同的观点吧。
矛盾的地方有几处,而不易解决的问题才会引起我们对电影对于某一方面,或人性,或生存,或环境,或未来的一些思考,这样才是一部好电影。
第一:到底存不存在少数派报告?
在阿汤哥试图找到少数派报告时,我误以为安娜芙丽被杀的真相存在于少数派报告中,而少数派报告的定义是(如果有这个定义的话):三名“先知”一起判定一个人是否有杀人企图。当出现分歧时,
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定案,但最后若证明少数那一方是正确的话,则会秘密保存一份少数派报告。但在我看来,根本没有少数派报告,三个告知预测基本一致,最强先知也亲口对他说出NO,没有The
mornityry report。在阿汤哥被预测杀人时,也希望从安嘉莎身体中得到自以为“不会杀人的少数派报告”,但最终他还是跟三个告知预测的一样,若不被阻止,则必定会发生,尽管你可以做出选择。
第二:删除的报告即为少数派报告,但也是“预测会犯罪的报告”,不是“不会犯罪的报告”
女先知母亲安娜芙丽被害的事,三个先知预测一开始是不一样的,双胞胎预测的是第一次命案的发生,而安嘉莎预测的是第二次命案的发生,但由于画面极其相似,工作人员也看不出区别来,虽然防罪中心也成功阻止了命案的发生。由于第二次命案是没有被阻止而实际发生了的,安嘉莎一直都在回想这个画面,却被工作人员当作所谓的“回音”予以删除。这份被删除的报告就是少数派报告,一直存放于
安嘉莎身体里。所以之后调查员得到女先知的这份报告,指出女先知与其他两名双胞胎不同之处,并提出疑问的时候被拉玛枪杀了。
看到这里我们就清晰了,其实整个故事绕到“少数派报告”只是为了找一个关键点来撑起整个局面,而主题思想是预防犯罪中心真的是切实可行,对大众有利的吗?不妨来看最后拉玛的选择:
1,杀了阿汤哥,防罪中心是切实可行的,但自己的余生将会在痛苦中度过(变成植物人,眼前不停地播放凶案现场的画面,永远痛苦不堪)
2,不杀阿汤哥,即宣布防罪中心是不可靠的,自己的心血将会付诸东流
但最终他选择了自杀,不敢说这样的决定是对的。但起码说明在防罪中心的预测,只是一种可能性,至少在抓到所谓的将要犯罪的人之前,他还有几分钟的时候来决定是否最终实施犯罪,这便是防罪中心最不可靠的漏洞。
最后关于阿汤哥被陷害的情况,我一直都想不明白,查看了很多网友的评论,涉及到的也只是只言片语,大体是拉玛雇了一名监狱里的犯人科罗,制造杀过他孩子的假象,以此来勾引小汤杀死科罗,不管过程如何,终有一天他们会见面,他会被假象迷惑而杀了科罗,而这些杀人过程的出现,又是先知们预测出小汤会杀人,小汤才去劫持女先知,找那份清白的报告,才会因为种种事件遇到科罗,才起了杀心,才会导致预测中心报警。这样的话就非常矛盾,简单点说像这样:你说我要杀人,我因为你的这句话才去杀了人。而你不说我也不会去杀人,但你的预测又是对的。我要抓狂了。。。。
想多了脑壳痛,睡觉!
5 ) 电影、小说版本分析
如果预知了未来因而改变它,我如何还能宣称已然预知未来?
举例来说,我倘若经过某种方式,得知在待会儿我出门为了肚子打算的时候,会在经过街边的档口被一架史坦威平台钢琴自五楼掉下来砸成肉泥,于是决定今天晚上就自个儿煮碗泡面顺便在里头打两个蛋解决一餐——虽然略嫌寒酸,但不会遇上从天而降的平台钢琴。因为我知道出门会有意外,所以我不出门;因为我不出门,所以意外没有发生。但,如果这个意外没有发生,我如何预测得到?
《少数派报告》故事的主干,其实就源于这么一个矛盾情境。
姑且不论斯皮尔伯格在人物设定上对于菲利浦·迪克原著小说所做的更动,《少数派报告》的小说及电影版本,说的都是在近未来的社会里,有个预防犯罪的机构。这个机构利用了三个具有预知能力、但心智发展有点问题的异人为基础,依他们所预知的内容得知某人在某时于某地将犯下刑案,于是就能够提前将此人逮捕,防止刑案真正发生。因尚未犯下的罪行逮捕公民此事是否合理暂且不论,城市里趋近于零的犯罪率其实已然替这套系统提供了最佳的背书。这个原因也许是:因为一般公民并不会知道未来如何,所以这些预言异人的预卜结果都是正确的,就如同我并不知道头项上会掉下一台平台钢琴所以还是出门吃饭结果发生意外一样;但如果这些未来式的罪犯知道了自己将会犯罪,那么,他们还会决定犯案吗?
故事里的主角就面对了这么一个状况。
预防犯罪机构的核心份子,就发现自己将会在若干天之后,杀害一个同自己素未谋面的人。审判者在刹那之间成为受审人,于是我们有机会同主角开始检视整个所谓“完美的预防犯罪系统”,看看这个系统是否真的如此值得信赖?三份预言报告是否总是明白地指出同一件发生在未来的刑案?三个预视未来的先知异人是否总是做着相同的噩梦?
倘若不是,那我们该如何看待预言报告里的相对少数?
在电影和小说中,三份预视报告中都有一份提及,主角不会杀人;这份少数报告,究竟有没有它存在的价值?三份预言报里的多数,当真就代表了肯定发生的现实;而代表少数的那份报告,就一定是错误的预视结果?关于这个问题,斯皮尔伯格与菲利浦·迪克采取了完全不同叙事焦点,于是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
先来瞧瞧斯皮尔伯格的电影版本。
少数报告是三个预知者中最重要的、居领导地位的那人所预见的未来。于是主角设法劫走了这个预知者,希望利用她提出这份少数报告来为自己翻案。斯皮尔伯格在故事里掺入大量与亲情有关的元素:主角之所以全心投入预防犯罪的工作,是因为自己的孩子数年之前被绑架失踪,至今下落不明;预视者之所以获得预知能力,是因其上一代的药瘾所致,而关键预知者一再重覆的噩梦,则与自己母亲被弑的案件有关。这些亲情元素在剧中纠葛成一团,最后在结局揭晓之后,斯皮尔伯格进一步否定了这样的系统,甚至替三个预知者安排了幸福平静的生活模式。
再看看迪克的小说情节。
三份报告虽然有两份的结果相同,但事实上每一份都是少数报告——结果相同并不代表过程相同,如果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的话,这三份报告其实都是不一样的。迪克的焦点集中在我们之前提及的矛盾:如果主角知道了自己未来的罪行,是否还会照着预言犯案?第一份报告里的主角将会杀人,而第二份预言报告将主角得知第一份报告结果一事纳入考虑,于是得出了主角打算不照第一份报告的结果行事、将不会犯案的决定。在这两份报告之后,故事的主角已经在种种情节之中得知了被害者的身份等等原来所不明白的资讯,于是最后做出杀人的决定。也就是说,最初及最末的两份报告虽然结果相同,但通往这个结局时点的过程却不一样。迪克虽然提及了政治权力的倾轧、中年危机及夫妻感情的猜忌,但并未花费太多力气在这些问题的描写上头;他甚至不质疑这个系统,只是聚焦在这个矛盾的特例上头。
在斯皮尔伯格的手里,菲利浦·迪克惯写的脏乱、拥塞、混乱型式近未来,自然不可能呈现如同雷德利·斯科特的《银翼杀手》那种潮湿沉闷场景,或者保罗·范赫文的《全面回忆》里那种工业单调都市,是故,这不但不是我在意的重点,事实上我还得承认,斯皮尔伯格使用偏蓝灰色清冷色调还蛮对我脾胃的。而他一向被批评的太过商业手法或者太过滥情表现,我都觉得无所谓,甚至连最后童话般的结局场面,我也能勉强忍受,但是似乎他并没有把题目“Minority Report”处理好。
读迪克的小说就会发现,在并不算长的故事走到结局时,迪克回到了“预知报告里的少数”以及“预知未来是否会影响当事人的判断”这两个主题头来。预知未来是否会影响当事人的判断?答案是肯定的;于是这个变数再度回头影响预知报告,三份预知报告其实各自加入了不同的参考值,每一份都是题目所谓的“少数报告”。而在电影剧情推衍的进程之中,斯皮尔伯格以“少数报告其实出自最关键者之口”的方式处理原来迪克故事的情节,再让预防犯罪系统的准确度一次比一次松动,最后否定整个系统——如此动作虽大,却让我有点无法满足。
因为我老会想到一些缺漏。
比如说:为什么明明知道有某个预知者最关键,但却轻易地舍弃其报告?如果预知者的能力有高有低,那么也许他们提出来的预言份量就各有轻重,遇到三份预知报告内容不同时,是否简单地取其大者即可?虽然概数原则如此,但这事儿可同某人是否得在牢里过下半辈子有关,如何能够轻率为之?虽然用了别人的骨架再加进自己擅长的部份,但在经营自身专长情节之余,似乎反而没把原来的故事讲得完全。简而言之,我觉得斯皮尔伯格的故事结构有缺陷,收尾也没给一个完整的交代。
但话说回来,电影或者小说创作,是否一定要替人性啦、宿命啦、社会结构等等提出最佳的定义?
我相信,用太大的帽子扣在创作品头上,都可能是不公平的;创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负责最要紧——亦即,我的满足与否,其实在于故事是否被完整的说出来。在《少数派报告》的小说里,迪克不提系统是否正确,只提出会产生矛盾的特例,这种作法似乎比较谨慎负责;而斯皮尔伯格一举推翻了整个系统,我们不知道这系统之前到底有过多少误判的可能?是否有可能在特例之外,这个系统真如影片刚开始时宣称的那么完美?把系统否定了之后,原来的那些罪犯如何处理?这些疑问让我在步出电影院的时候,不得不替这个故事可惜了起来,觉得银幕里的那个世界似乎在我爽完了就走之后还留下太多烂帐没有处理。
是的。这是商业电影似乎很难逃脱的命运。
但我相信,不要给不负责任的结果,故事还是能够找到一个结局能够符合商业电影的市场考量层面、甚至令更多人满意的。
6 ) 向左或向右,这是个选择
电影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预知一个人即将杀人,在这个人杀人前将其逮捕并关押,这样做的目的是预防了犯罪。在电影中,关于这个设定的解释,是用一个木球。汤帅将一个木球扔到桌子上,而法莱尔接住。假如法莱尔没有接住,则木球必然掉到地上,接住木球,也就防止了木球坠地的事情发生。看起来这个比喻很正确。
但是人不是木球。木球没有选择。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木球坠地是必然的。而人是否会杀人则并非必然。说到底,人是有选择的。所以汤帅在面对假冒杀他儿子的凶手面前选择了逮捕他而不是一枪爆头。虽然他最终还是开了枪,这是那个人一心求死下的意外。和预知的杀人情景已经不同了。
这是一个悖论。既然人是有选择的,那么是否应该在犯罪前逮捕关押让准罪犯们失去选择的权利呢?电影的结尾似乎做了了解答,所有被关押的人全部释放了。
继续想下去。预知汤帅要杀人的球是咖啡色的。这个颜色说明这是预谋杀人事件。虽然汤帅说过,儿子失踪的六年里,他几乎每天都想着杀掉那个带走他儿子的人。但是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也就是说,他只是在想着杀掉某人,每天都想。但这样的想法并没有被预知。所以,即使你想着杀人,但自己都不确定会杀谁的时候,预知系统并不能察觉到。只有当你知道对方的身份后才会真正的引起杀机。汤帅是在预告时间只剩下十分钟的时候才认为对方就是自己一只想杀的人。那么在十分钟内出现的杀机,是不是应该算做预谋犯罪?
汤帅是无辜的。这点不用怀疑。在我看来,他是被利用了。女预告者利用他对儿子的思念来让他为自己的母亲复仇。是她精心设计出了这样一个大圈。于是才会出现汤帅带着她逃跑,并在她预知未来的能力下躲过追捕成功的找到假扮的凶手。她努力的对汤帅说你还有选择,于是汤帅选择了。于是杀害她母亲的凶手自杀了,她也自由了。不用再躺在池子中梦着那些血腥了。这真可怕。也有点无聊。
从始至终,汤帅都像个没头苍蝇一样的奔跑着,为的是追寻一个看似已成事实的未来。设想一下,假如一开始就确定他不认识被杀的人,那么仅仅是限制他的自由,他也就不会杀人。在时间过后,一切照常。
有点头大了 … … … … 我讨厌想这种迷宫样的事情。永远都在原地兜圈。
唯一确定的是,电影中的未来,2054年,我可能还活着。但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无聊的司法机器 … … … …
7 ) 个
少数派报告算是逻辑缜密了但还是有些伤
理念方面:
1、因为刑法不仅仅惩罚杀人既遂,对被预测的谋杀未遂犯定罪并拘禁是合理且可行的。如果根据预报提供的线索,寻找证据并能够确定嫌犯有杀人意图,那么嫌犯因其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行凶未遂则成立杀人未遂。故,根据预报定罪有可行性。电影基调认为未实行即不构罪是错误的。结尾处将所有犯人释放是不合适的。
2、预测系统行之有效。六年间大大减少恶性犯罪发生率。虽然可能被利用而欺骗,但机率相对较低。要知道现实的司法体系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裁判。是不是有可能出错就要全盘抛弃呢。那么法院存在的价值也要打折扣了。
3、西方人的理念是强调个人自由。东方人强调的是集体的利益。牺牲三个人的自由而确保整个预测系统正常运转似乎是电影所不能容忍的。个人以为自由权和生命权是不可划等号的。三个人的自由权和几千几万可能被拯救的被害者的生命权孰轻孰重呢。
剧情方面:
1、老头可以雇佣两名流浪汉甚至更多先后去杀先知的母亲,此举同样可以瞒过系统,且不易暴露。或者可以利用权力暂停预测系统,杀完后再启动。再或者可以将先知母亲永久拘禁起来。总之,在若干方式中他采取了最愚蠢的。
2、明知主角的妻子发现了他的阴谋,老头没有任何举动而放任她离开营救丈夫,此举非常不智。
3、主角已被通辑,他的旧眼球居然还能通过预防局保安系统的扫描让人无法理解。主角已被监禁,她的妻子居然还能使用他的旧眼球闯入监狱也十分的匪夷所思。
4、主角的妻子好大的面子,一个电话就可以让主角的旧同事将未经确认的图像发送到新闻发布会的现场。
5、主角在片中得到了两个黑道朋友的帮助,这两名朋友帮助他的理由十分牵强。一个是因为被抓后进了监狱大学十分感激。一个是因为已经被通辑的主角威胁他身负案底,大哥你都自身难保了,那威胁有啥用啊。
6、老头为啥要自杀啊?
7、主角的孩子哪去了?
8、养花的老太太说有好多吸毒者的孩子都有预测的能力,为啥整个预测局就有三个。你多找几个让大家换换班行不。
9、你把三孩子送到荒野的一个小木屋还说要发挥他们的兴趣安度余生,这是整啥事啊,让他们三P啊?
8 ) 预知未来是一种恐惧
虽然很早就听说过这部电影,可是一直感觉是一部关于宣扬FBI惊险的片子,今天才真正看完,除却电影紧凑的节奏和接连的暴力场面让人觉得心悸和震撼外,也有些值得让人思考的东西。
电影虚拟了一个很难想见的未来社会,人们带着摆脱犯罪的渴望,然而却无法禁止罪恶的无奈和恐惧。因此出现了预知犯罪的预言家,他们由于从小毒品麻痹而产生一种幻觉居然可以不断的看到未来会发生的暴力犯罪,探员则根据他们的预言来阻止犯罪的发生。不愧是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Steven Spielberg ,才能够将很难表现的外来图景用视觉画面表现的几乎流畅而且天衣无缝。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角色是女预言师,第一次出现在水里像个婴儿,突然睁开眼睛,让人疑惑她是故事的焦点,邪恶的焦点。之后她确实是焦点之一,但是却是善良的。很难想象一个人每天看到得都是关于未来的邪恶,那是一种怎样虽生犹死的生命,或者说已经是一个废人了。然而最后的谜底是她的妈妈原来是被系统所有人所杀,为了将她留在系统中,而她亲眼看到了妈妈被杀的一幕,恶梦般得一遍遍回放。
预知对于人来说是一种恐怖,或许是因为感受到了这种恐怖,所以格外得同情这个角色。尤其是这种恐怖担负在一个人身上时的感受。。也想到了圣经里所说的:“你们所知的有限,。。”“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哪个人会没有想要预知未来的野心呢?预知是为了想要控制,可是当控制未来的同时,你已经不能作为一个享受的人活在现在了,那一份的忧虑和恐惧又有谁能承担呢?所以最幸福的给予也许莫过于活在现在了吧。。
2005年3月7日
one of my favorite movies of all time
斯皮尔伯格又成功商业了一部本可以很好的科幻片。
好看的科幻片,最经典应该是男主在女主指导下躲避追击的一段,女主可预见的特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改编自科幻小说家菲利普·K·迪克的同名短篇小说,《全面回忆》、《银翼杀手》亦是出自其笔下。迪克原著小说经斯皮尔伯格改动后,难逃库布里克《人工智能》被其接手后走向光明的命运,渗入大量亲情描写,最主要的是一举推翻了司法系统的权威性。这依然是一部动作场面精彩、想象力丰富的成功商业电影
好多年前看的,当年是脑洞非常大的故事,现在来看也仍然有不少可取之处
水准很高的商业片,虽然有着不少的逻辑漏洞,但依然很精彩。尤其是他带着预言家躲避追捕时预言家给他的忠告一一应验的那段情节,让我在看时不禁惊呼:太NB了!美国人的想象力着实让人赞叹,国人在短时间内是绝对无法企及的~~
有科幻,有深度,高水准的商业片,就是先知这个梗用得滥了。
还不错,但这个豆瓣剧情简介是谁写的,和真的剧情差了十万八千里·····
深刻探讨人是否具有自由意志的一部科幻片,不能从表象去看,如果只看女神的华丽,追捕者们的动作,那这部片子也就是三星。深刻思考未来的社会结构与科技掌握人类一切的悲哀,脑后插管时代的畏惧皆是来源于此。
还是挺吸引人的一个大片~就是觉得好长。。
其实女先知才是真正的策划者,捉奸案在案发很短的一段时间才被预知,为什么男主的杀人案却提前那么多时间被预知了?就是先知故意的,让男主有足够的逃跑时间!而且拉玛只能做到雇人扮演拐走男主儿子的人贩,他又如何确保男主找到他并杀死他?如果没有先知的预言,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所有的起因都是因为先知给男主看她母亲的被害影像开始的,并一步步引导男主找到假人贩,先知的最终目的就是想要获得自由,并且她成功了!
三星半,尴尬的分数。逻辑bug实在太明显了,故事立意可讨论性很大。既然未来已知,就无需行动,一切已定;如果偏去改变,如何还说未来已知?从犯罪学上看,犯罪的事实逻辑未发生就逮捕人,这对于讲证据的欧美法典也不符,有性欲不代表就会去强奸吧。。。视觉展现场景想象蛮厉害的。7.4
好看呐!创意已然匪夷所思,还不乏所有商业片的元素,靓汤还是很帅气的。一次次令人瞠目的情节反转,虽然这设定肯定会有点漏洞存在,不过真的满足了。"I'm tired of seeing the future".
情节本身就是有反乌托邦的色彩,自然结局大多是反乌托邦成;中间明显有几处风格跟全片不搭调,尤其以John换眼球一段特为突出,减分;对未来生活的细致描写不错,加分;科幻电影最重要的是背景设定和前瞻性,拥有菲利普·K·迪克的原著,本片做到了一部成功科幻电影所需要的一切
比较有新意的科幻电影,虽然有些细节不太能禁得起推敲,但抛出的概念却发人深省,不失为一部动作场面精彩、想象力丰富的成功商业电影。能改变的都不是过去,能预知的都不是未来。★★★☆
有些说不通的漏洞。。。而且控制电脑的那些手法酷炫得有些装b太浮夸。。。。
另一种形式的反乌托邦 当然我在阿汤哥的面前会忘记一切原则标准
我对那先知真是受够了,斯皮尔伯格的烂片.
还以为达到哲学高度 但到最后所谓的少数派报告也没出来过 大导演也会烂尾
8/10。重温。心灵之眼的元素运用隐喻着科技对意志自由的干预,先知永远是睁着眼睛观看梦里的犯罪图像,再由安德顿用手臂在屏幕表面拖动图像、用食指将破碎的画面重新组合;电子蜘蛛行如鬼魅地爬上每个住户的脸扫描视网膜,做了换眼手术的安德顿也难逃电子搜索,这些眼睛的元素讽刺了人看清真相要仰仗科技的盲目性,为拉玛先搬演谋杀再制造真的谋杀这一假象提供了系统漏洞。片中发明预知系统的博士奶奶不仅透露了少数派报告的存在,还顺应着她培养的一群生命力旺盛的植物,斯皮尔伯格借此说明了生命的冲动和选择都不在人和科技的掌控中,正如FBI菜鸟接住了即将滚落的红球,却无法预测他的命运是被信任的拉玛枪杀,当拉玛的罪证出现的屏幕高高挂在周围身穿燕尾服的宴会客人上,掌控预言者的拉玛(人治和腐败是科技的致命漏洞)也只好接受拥抱死亡的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