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以1927年—1946年间的上海为背景,讲述江苏常州孟河医派传人翁泉海闯荡上海滩,倾尽一生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故事。该剧旨在以小人物经历体现大历史格局,来展现传统中医文化的无穷魅力,以及中医传承数千年,且历久弥新的强大生命力,讴歌了中国人民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坚韧不拔、勤劳守信、宽厚仁爱、不畏强权的民族精神特质。
看了两集老中医。有很多好的地方,比如卡司,比如美术,节奏也不错,都像是在暗示一个回肠荡气的故事即将登场。
很快,我失望了。
因为,故事,至少在头两集中,违背了剧作的一般规律。
规律有很多,但是有些是最基本的,比如,人物要让人有“共命运”的感觉,再比如,情节抓人的程度和剧中人物可能付出的“代价”的大小成正比。
开了一剂没毛病的药,快见阎王的患者未遵医嘱服用。硬生生的毫无铺垫的说男主中医翁泉海被抓去见官。翁先生唯一可能入狱的原因是法官的脑残,接着随便找个理由又把他释放了...法庭上照旧套路一遍大义凛然。如果还指望观众为男主可能付出的“代价”而揪心的话,那实在是有些矫情了,因为所谓“代价”在剧中显得如此苍白和随意。另外,也根本没有什么反派设局陷害之类,只是病人和家属倒霉蛋一般胡乱服药,所有医生开的方都没错,就莫名其妙开始打官司,最多两个中医同行怕惹事儿能躲则躲耍些小聪明而已,剧情设置如探囊取物一般单调,连阴谋的边都沾不上...再要求观众和人物“共命运”,可能也是想多了...
敲黑板:“代价”的设计在故事创作中,尤其在开局中,需要反复推敲,因为,它会给观众一个看剧的理由。
最近才把《老中医》看完,本以为是过度炒作的烂剧,看了发现其实没那么糟,剧中涉及了大量中医知识、历史事件及焦点话题,很多知识点对观众来说都值得了解和思考,片子技术品质也在线,只不过文艺创作毕竟不是学术研究,很多细节确实出现了问题,加上时长剪辑各种天灾人祸,所以引发了众多吐槽。
只是光吐槽也没什么用,好多年才有这么一部中医药题材正剧,以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中医文化,许多观众是中医爱好者或者至少对中医有兴趣,想通过看剧学点中医知识,却发现难辨对错,实在可惜。
现在炒作热度不在,不如我们以更冷静的心态,来盘一盘(当然是盘点的盘)剧中涉及的中医专业知识和历史事件,也与真实原型做个对比,这样不但能切实学到些东西,说不定还会有双倍的乐趣,也不算浪费这部大制作的热播剧了。
涉及剧透,看过剧再读文章更好。
主角原型丁甘仁
最早剧宣中多次提到,本剧主角原型是孟河医派的丁甘仁,他曾是上海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中医,一生跌宕起伏,极富传奇,在医学和教育两方面都功绩卓著,可谓孟河医派最杰出的代表。
丁甘仁于1890年来到上海行医,时年24岁,关于他来上海的原因,坊间历来说法不一。
一段野史说他20岁出头在苏州行医时一次为县官之子诊病失手,“将加究捕”,那时还是清朝,不管是没治好病还是治死了人,得罪了县官老爷被抓起来问罪也很正常,幸亏有朋友报信,丁甘仁连夜逃到了上海。还有种说法是他后来又回过苏州,结果被县官发现抓住了,后来孟河医派奠基人之一的马培之出面说情,判了个遣送回乡,到了弯石桥获释,从此拜马培之为师,医术大进之后才再去上海。
也有人说这是杜撰,不管真假,总之丁甘仁初到上海也很不容易是真的,或许剧中开场官司灵感就来源于此吧。
汤头歌诀
两个女儿背的是清代医家汪昂所撰的《汤头歌诀》,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概括,便于初学者习诵,可以说是流传最广的中医入门读物之一。
剧中前六句是四君子汤,是最常见的补气健脾的方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气味中和,故名君子。加上半夏、陈皮就变成六君子汤,可以祛痰补气,适合脾弱阳虚的人。剧中“除祛半夏名异功”,原文是“除却半夏名异功”,意思是去掉半夏就叫异功散(估计是百度错了就跟着错)。最后加木香、砂仁可以行气温中治胃寒。
后四句是升阳益胃汤,由人参、白术、黄芪、黄连、半夏、炙甘草、陈皮、茯苓、泽泻、防风、羌活、独活、柴胡、白芍、生姜、大枣十六味药组成,可以生发阳气,增强脾胃功能,所以叫升阳益胃汤。
十八反
十八反指中药配伍七情中的相反,意思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十九畏是指相畏,意思是两种药同用能抑制药物的毒副作用或功效,其实和本案关系不大。
吴雪初所说的补中益气汤,里面有黄芪、白术、人参、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常用于虚劳内伤和阳虚外感。
虽然十八反中有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藜芦反人参的说法,但海藻、大戟、甘遂、芫花都是利水消肿的峻泻之药,黎芦更是毒性较大,外用杀虫治癣疥之类居多,内服体虚气弱者禁用,赵闵堂和吴雪初不可能给一个重病将死的人开这种药。
当然十八反只是三组最典型的相反药物,历代医学著作中记载的相反药近200对,但也并没有适合此病人且和补中益气汤配在一起就变成喝之即死的毒药的。另外中医药界关于十八反的争论一直都存在,实际用药也并不是绝对配伍禁忌。
另一方面,并不是药没有毒就吃不死人,如果真如吴雪初所说,病人已是阴阳离绝回光返照,这时候是虚不受补,他们还要用人参鹿茸猛烈大补,那也很可能直接就扛不住了。
处方笺
有固定坐诊医馆的坐堂医开方,多使用带有医馆名字的印刷处方笺,开方后不但要签名,还要用印,这是作为医生的仪式感和负责态度的体现。身为名医的赵闵堂和吴雪初联名开方是为了共担责任也互相作证,即使用制式处方签,也不可能只签名不用印,而印泥是朱砂混合蓖麻油所制,不溶于水且黏性大,好印泥水泡数日也不会糊,不大可能看不清。
孟河医派
孟河医派历史悠久,奠基人费伯雄和马培之因入宫为皇帝太后诊病而声名远播,其传人众多,有“吴中名医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之誉(这句话其实也出自丁甘仁),到了20世纪20-30年代在上海中医药界已经成为骨干力量,影响极大,没有人会把他们当做常州来的乡下人、骗钱铃医来鄙视。
上海中医学会
当时上海名医众多,医生多积极参与救国运动和学术交流活动,有多个医界团体组织,本剧主角原型丁甘仁参与发起组织并担任会长副会长等重要职务的有上海中医学会、中华医学联合会、神州医药总会等。 这些团体除了组织活动、协助医生登记取得开业执照,最忙的事就是参与医生诉讼案,有网友说民国病人告医生少见并不确然。
本剧主角另一故事原型,丁甘仁弟子陈存仁担任上海中医学会秘书长期间,曾参与多达数十宗医界讼案,不但为医生拟写申诉文稿,还在胜诉后帮助他们从卫生局要回执照。剧中说公诉人请中医学会鉴定,现实中是中医学会代替了一部分医生律师的职责。
铃医
铃医也称“走方郎中”“走方医”“走乡医”“串医”“草泽医”等,是相对于坐堂医来说的,因铃医游走江湖,医术良莠不齐,其中不乏借医行骗者,所以多被坐堂医瞧不起。
高小朴母亲手中摇的串铃,又名虎撑、虎刺,传说是由药王孙思邈为老虎拔除卡喉骨刺时套在手上的铜环演变而来,也是铃医名字的由来和标志,起初是因当街叫卖医药被认为晦气,才改为用摇铃代替吆喝招揽病患,其形制与使用有诸多规矩和含义,当然也有无传承者乱用。
按此说法,铃医一词至少唐代以后才出现,但如果按不坐堂、游走四方行医来说,扁鹊、华佗、孙思邈都算是走方医。丁甘仁初到上海时无堂可坐,也是从走方医开始做起,居陋室,走街巷,直持续了四年之久。
铃医多售卖祖传验方所制的成药,兼用针灸、熏洗、熨贴、火罐、按跷等外治手法,有的还有取牙、点痣、去翳、捉虫(去寄生虫)等专科技能,许多方法不在正统典籍记载之内,因此显得神秘,易被行骗者利用,而一些铃医也因理论水平不足或利益原因过分夸大疗效和治疗范围。
铃医轶事
李时珍祖父名李晓山,从福建上巷县迁到湖北蕲州时以铃医为业,至李时珍父亲李言闻,已是名声远播、常出入显贵之家的名医了。
林含铃又名林俊荣,广东澄海人,据说年轻做铃医时梦见神仙说肩上药囊绳断时就是他创业之地,后来在绳断的隆都鹊巷村卢厝开了长安堂药铺。
《苏沈良方》是北宋苏东坡的《苏学士方》和沈括所撰的《良方》两书的合集。宋代医家编撰方书的风气很盛,学者文人也喜好搜集医方著书,形成了所谓“儒医”。
《夷坚志》是宋代志怪小说集,按甲乙丙丁顺序编次,里面有很多神奇诡异、虚诞玄幻的故事,也有反映当时民俗、医药等较为纪实的笔记,作者是洪迈,就是写《容斋随笔》的那位。
经典著作
高小朴求师背诵的段落出自: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平脉法第一》(脉何以知气血腑脏之诊也……原文是“气血脏腑之诊也”)
《金匮要略方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三行应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字幕错误)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第八》
血余炭
血余炭止血化瘀,确实可以治流鼻血。但血余炭是头发炭化产物,炭化也称碳化、干馏、焦化,是用焖煅或炒的方式脱水和分解有机成分,和燃烧成灰有很大的区别。《金匮要略方论》中有“烧灰存性,勿令灰过”“炒令黑,勿太过”的记载,后世医书也常用“烧灰”表述,当时还没有“炭化”这个词,只能强调“存性”和“勿令灰过”“勿太过”,意思是不用明火燃烧,煅或炒至黑炭色即可。这种炮制方式可以用在很多中药上,称为“炭药”,多用于止血,有“血遇黑则止”的说法。
民间流传有直接点燃烧成灰的误解,甚至还有男用母发、女用父发之类的说法,实际上血余炭首先要求是健康人的头发,灰分不高于10%,炮制过程并不是普通人能轻松掌握的。剧中是表现高小朴心急卖弄,病人因服药流鼻血,应由医生查明原因对证下药、标本兼治,不应让其自行烧头发做药。
时珍采药图
吴雪初诊所墙上挂的那幅画是出自国画大家刘凌沧先生1983年所作《时珍采药图》局部。
医不叩门
医不叩门确实是古代医家多遵从的规则,出于医者的自尊和尊重患者的选择,强拉病人和医药广告都是不恰当的行为。不过事有缓急,节有大小,打破规矩也没什么大不了,路遇病患出手相助是医者本分,无家可归的铃医沿街叫卖和名声受损的坐堂医出门寻求翻身机会也属合情合理。
下死胎
下死胎案中的古开骨散出自《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主治交骨不开而致的难产,用当归补血活血、兴奋子宫,川芎活血化瘀,龟甲滋阴潜降,血余炭止血化瘀,后王清任重加黄芪补气行气,寓攻于补。剧中赵闵堂说翁泉海加了川牛膝有道理,确可增强活血化瘀、引血下行的作用。
从画面上看,赵闵堂抓药时未见血余炭,翁泉海初把川芎划掉改川牛膝,后又调方,似乎川芎还在,和开骨散古方不同的是加了益母草,益母草活血调经,也确实常用于堕胎下血。
剧中时代西医尚未有抗生素可用,病人担心术后感染很正常,不过那时上海名医如云,除了丁甘仁,夏应堂、谢利恒、祝味菊、曹颖甫、薛逸山、恽铁樵等等均是一代大家,下死胎前人多有论述,说这样一个病例吓得无人敢接实属戏剧夸张。
中医中药讲究对人对证,没病都能喝只能证明没有剧毒,不能证明能治病或对病人没有坏处。
唱方
来了唱方的情节不知出自何处,看样子像是唱给药柜上抓药听的。实际上所有药房药铺抓药都有三查三对之类的规矩,必须看着方子反复核对无误才能给病人,不太可能靠听的来抓药,后面出现唱错的情节,也证明这事不靠谱。 另外中医学徒跟师抄方也有师父唱方徒弟抄方的方式,是为了节省时间或锻炼徒弟,这样抄完的方子也必须经过师父审看确认、签名用印之后才可以拿去抓药。
好字
翁泉海这段话十分语重心长,也道出了中医最重要的根基——修养和心境。
来了的疑问体现出他只是把医生当成一个职业,治病挣钱,是不是好大夫,只和治不治得好病相关。
可能这也是大部分病人的想法。只是真正的医生心里明白,人类对于生命的认知还很浅薄,医学能做的事其实很有限,能治好的病也很有限,人终归有一死,如果一个医生把治好病例的数量当成追求的目标,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只去治疗好治的病,远离大病绝症。实际上大部分名医手里的病例治愈率都不算很高,只要接手危重病,就有可能出现最终不治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医之初不够重视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心境,到后来要么会变成徒有虚名的伪大师,要么有一天会崩溃。
学中医就是一场修行,一场不断在误解、失败、坚持中超越自己的修行。
写好字只不过是一个基础性的练习,如果写字都不能平心静气,很难想象会有医术大成的一天。
四句话的另外三句,二会双簧指的是学医要把医书倒背如流,像双簧演员背台词一样,三指切脉指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进行脉诊,四季衣裳是指医生要衣冠整洁,同时也指诊病时要考虑天气节令体质衣着等多方面的因素。
《串雅》是本怎样的书?铃医的江湖黑话是什么意思?肝积是什么病?
枇杷叶真能治咳嗽?脖子长肉包的大佬是什么身份?治肉包的是些什么药?
木扣金鸣是什么意思?恶鬼缠身怎么治?朱砂水飞是怎么做的?
鹊巢治病到底谁错了?杠精套路怎么破?到底是谁在误传?
悬丝诊脉是真的?药引子是怎么回事?知了就是蝉蜕?
治霍乱的是个什么方子?枯树枝真能冒充藿香梗?民国废止中医是怎么回事?
民国317抗议废止中医赴南京请愿团都找了谁?过程怎样?最后成功了吗?
附子煮一个时辰就行了吗?狂犬病真的必死?吃符灰真的会中毒而亡吗?
切不到脉怎么治病?什么是“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有标准答案就是科学吗?
黑白二丑真能通便?中西医打擂台到底治的什么病?中西医有何不能共存?
乳腺癌是局部病变吗?漆树叶中毒是怎么回事?医生也会抽大烟?
为什么头痛部位不同要选不同的药?刺血真是祖传疗法?真能对各种病症均有疗效?
中风真的治不好?“风”到底是什么?虎狼药就是毒药?
用罂粟壳就会被抓?大师就是骗子?祖传秘方真的不能改?
人为什么会吃毒药?毒药广告的威力有多可怕?师徒制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吗?
医生能认出吸毒者吗?日本人恐吓的背后是什么?经方大家为何被杀?
汉方医学和中医是一样的吗?日本人的研究所到底在做什么?赵闵堂改掉了什么药?
老沙的医书是谁写的?陈芥菜卤汁真是宝贝?接班人真的那么重要?
我们为什么要看职业剧?医疗剧的影响有多大?
更新完毕。
40集的内容太长,不管放在小组还是剧评区单篇可能都没法看。 这里只更新标题摘要,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元气志(ID:Yuan-Qi-Zhi),关注后回复“老中医”,可见此系列文章列表。
为了抓眼球,第一集总要起个势,挽个结,冲突激烈,所以满堂先生一起势就是所谓医疗事故大审,谁知检察官开口就是所开药方有可能造成病人死亡!这样无厘头搞笑的理由居然变成板上钉钉的案件,真正是荒唐的可以,获得的只能是满堂倒彩。而且满堂先生明显功力不够,对民国司法体制近于无知。当时的法官称为推事,检察官也不会穿中山装出庭,而是有专门的法袍。总之,像这样没有根据的医疗事故,最多只能是民事纠纷!
网上某些评论说中药没有药理实验,不安全,肝肾毒性大,最大的恐怖是未知等等。今天去图书馆随便找了找,中药药理研究比比皆是。话不多说,上图
怎么样,连人尿都有临床试验
哈哈,当然人尿这味药平时没有人开的。
说个常用的,黄连
黄连降血糖,治烧伤。那些杠精该说了,你看引起过敏性休克哦,太可怕了,中药好毒哦。说得好像头孢不会引起过敏性休克,青霉素不会引起过敏性休克一样。那你用不用?用不用?当然用啦。因为头孢引起过敏性休克比例极少,黄连引起过敏性休克更少,我,我老师,老师的老师都没遇过这样的案例。
说中药没有随机对照实验,话不多说,上图
图书馆随便一翻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一大把好吗。
你们喜欢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全部都有效,有统计学意义。
那又怎么样,我们中医又不是根据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来治病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研究发现板蓝根有抗病毒作用。
按这个理论是不是病毒性感冒都可以用板蓝根?
然而,一个辨证为外感风寒,畏寒怕冷,拉稀水便,脐周冷痛的感染轮状病毒的病人,你用苦寒的板蓝根是不是越治越差?
我们中医治病不靠细胞因子,信号通路,靠什么?
阴阳,寒热,虚实,五行。
那为什么还要做随机对照实验?
因为话语权掌握在西医手上。
为什么话语权掌握在西医手上?
因为西医擅长的病比中医多。
为什么我们还要弘扬中医?
因为依然存在很多西医不擅长,中医擅长的病,中医西医都擅长的病,和中医西医都不擅长的病。
一部力图展现国粹中医精髓的国剧《老中医》近期开播,引起了不小的追剧热潮。
与其说《老中医》题材新颖,不如说是因为老戏骨的坐镇才让不少观众期待。
在流量明星主演的影视剧人人“得而诛之”的年代,看一部老戏骨的影视剧无疑是一种享受。
但原本备受关注的此剧开播后却让观众大失所望。
老戏骨还是老戏骨,但编剧不再是那个编剧。
编剧高满堂是曾写出过《闯关东》《温州一家人》等好剧的国剧圣手,但这一次却失手了!
剧情以一起“医疗纠纷案”开始,吹响了歌颂老中医的号角。
而仅仅从这起医疗纠纷案就暴露了该剧的两大缺陷。
01 案件编排忽略时代背景
由“上海中医学会”不难得知,故事背景在20世纪30、40年代。
20年代初由丁甘仁、夏应堂发起成立上海中医学会,其中丁甘仁便是江苏孟河名医。
也因此,上海老中医孟河派名医十分多见,地位也很高。
但按照剧情主人公翁泉海也医术高明的孟河派名医,既然如此,53岁在上海还立足不稳与医术高明相悖。
况且孟河名医被告上法庭这事放在那时候可是轰动上海的大事。
02 案件结束太过唐突
剧情节奏被导演把控的很好,时不时紧张的氛围制作也让案情发展扣人心弦。
但显然,编剧把握冲突的能力出现了问题。
案件在矛盾初显,证据被毁的情况下,竟然由对手赵闵堂劝说当事人作出“假证”以让步,从而结束案件。
这也使得整个过程检察厅如同虚设。
抛开剧情设计问题,对于“中医”的专业性知识引导也让懂中医的观众开始“挑刺”。
03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
简而言之,这是中医中对不同药物合用导致副作用而形成的口诀。
对由十八反造成病人死亡的剧情,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十八反是被证明的过时理论,在剧中反而被尊崇有些不妥。 事实上,十八反是当时大多数人的共识,行医者临床更是会严格遵从,剧中编写应该是符合当时时代背景的。
04 医不扣门
医不叩门是指医者不能主动上门,哪怕是朋友、邻居。这里有两个理:一是责任主体的划分,二是求医者需有虔诚、尊敬之心。
而在第二集翁泉海看见有人在外张望,就走到门口跟人说:先生你是要看病就诊吗?
这显然是犯了大忌,只能说细节做得不到位。
当然,该剧并非“一无是处”。
总体上是优大于劣的。
除去剧情的硬伤,演员的演绎一点没让人失望。
陈宝国的演技称得上已臻化境的地步。
帝王将相,三教九流,士农工商军医匪等等几乎没有陈宝国不能驾驭的角色。
难得的好演员,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而冯远征则有说法了。
冯远征是出生于中医家庭,爷爷就是陕西的老中医,对中医有着独特的情感。
与中医的情结,还有冯远征主演的《大明劫》,他在片中饰演的是一名江湖游医。
这一次,在《老中医》中再次结缘中医,应该对角色更加能信手拈来。
实际上冯远征对角色把握确实很精准,作为一名中西医兼顾的医生,身上展现了中医为代表的“仁”,当然作为对立面的西医也是冯远征这个角色对抗翁泉海的一大内在要素。
曹可凡的演出相对于陈宝国和冯远征则略显生涩。
这与他不常演戏有极大关系,不过还好瑕不掩瑜,他演的很像一个中医商人!
许晴算是该剧的一大惊喜,五十多岁的人还肤白貌美的,令人羡慕不已。
表演也一改此前作品的“艳丽”,回归妇人本色。
总之,对整部剧而言,剧本的硬伤成了最大的绊脚石。
演员没人拖后腿,反而编剧功力显得不够。
隔行如隔山,正如中医的博大精深,要想拍好一部关于中医的电视剧,仅仅靠去“考察”是远远不够的。
从人物设定来看,剧中还有一段类似“三角恋”的设定。
许晴饰演的葆秀是遵父母之命嫁给了翁泉海,但翁泉海其实不喜欢葆秀。
小斯琴高娃饰演的岳小婉也喜欢翁泉海,也知道翁泉海不喜欢葆秀,这就形成了一段很纠葛的爱恋。
目测,翁泉海应该是不为所动的那个。
这样的情感路线无疑是让这部角度清奇的国剧沾染了国剧的通病——情情爱爱不能少。
另外,国剧的通病还包括为衬托第一主角,往往极大程度的“黑化”对立面。
《老中医》也有所体现。
吴雪初、赵闵堂两个原本与案情不怎么相关的人,竟然自己跑进来搅和,最后还促成了和解。
这就是非要把两个人推上“自私自立”的“奸诈”地步。
事实上呢,他俩开的药方,病人家属不按医嘱,把与翁泉海开的药混着吃导致病人死亡,跟他俩就没关系了。
剧情上的不少漏洞使得该剧与观众期待形成了巨大落差。
也使得老戏骨也无法让这部剧“回光普照”。
影视剧发展到现在,任何人都清楚,一部影视剧最核心的是剧本。
一个好的故事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才能让演员有表演上的极大发挥。
因此,希望以后的国剧不要以所谓的良心制作为噱头,只是邀请几位老戏骨就以为能撑起整部剧,先打磨好剧本才是重点!
又要弃剧了…哎…这回连老爸都看不下去了,《老中医》一手好牌打的稀烂啊…可惜了那么多国宝演员!自觉三观还在线的我…竟然开始觉得更爱看“赵闵堂”这个角色了…从一开始的站主角,站正义…到现在都跑偏了…编剧你出来负个责呗!你就说在对待媳妇和对媳妇的感恩上…同样是老爹以死相逼来的婚姻,同样是媳妇有恩于自己,翁全海怎么跟赵闵堂比?!怎么比?!也是冯老师真的把这个怕老婆的上海小男人演活了!还是要赞一个的!
翁全海一个被赋予如此这般正直光环的角色,其实是没有根基和灵魂和逻辑性的,一开始他不同意娶葆秀,我爸就问我:他为什么不乐意?还委屈他了?!我想了一会说:这个角色设定太过刚正不阿,可能他觉得自己一个半大老头子,俩孩子都那么大了,葆秀还是个姑娘,不想耽误她吧……结果…结果…没想到他是真的没看上人家啊!关键没看上,还是娶了人家,娶了又不同房!搞得他还屈身了一样!他不是正直的代言人吗?!如果他要去矿厂治霍乱的时候,他父亲以死相逼,不许他去,相信按照编剧的设定套路,他是一定要去的!矛盾吧?漂吧?翁全海的一个哄父亲开心,可知道耽误了一个女人的一生,让人家给你照顾孩子伺候老人,守着活寡,还得看你脸色!你多正直啊!人家葆秀给你照顾了7年的家庭,你前妻忌日,你边哭边烧纸边说:谁谁谁,我想你,除了你,谁也撑不起这个家!wtf??黑人问号脸?!你爹,你俩女儿都是葆秀照顾着,你心是黑的吗?!人家葆秀为了救你,又当丫鬟,又跳江!你一副:你真没必要这样做,既然你都做了,那大恩不言谢!以后慢慢处吧!好…看到这…还以为你真就放不下前妻!真就不近女色!直到…他看戏子岳小婉饭局上讲笑话,开嗓唱戏那眼神…他特地去看岳场戏,散场后的恋恋不舍…他穿着岳送他的大衣在镜子前臭美…我彻底被恶心到了!不是不爱酒局应酬,逢场作戏吗?!不是一再拒绝别人丫鬟送来的戏票吗?!不是从不收礼吗?!有没有一样…坚持原则…回避到底的?!
我爸说:这是什么眼光?!一个堂堂中医大家,家里有位知书达理,有德有才的老婆不稀罕!看上一个男人堆里讨生活的戏子!最重要的是这个戏子还没家里的正妻“顺眼有气质”(抱歉,老男人的保守三观和审美94酱婶儿滴)
最后说下我的审美观…一句话…每次正片开始前的“呵护小婉,呵护您…”我的眼睛都是无处安放的…并且…岳小婉第一次出场,面馆儿,咳嗽那场戏…我并没看出来是片头…那位雷打不动的固定活广告牌,当时没报名字嘛…也不能怪我脸盲!对于许晴我一直处于黑粉状态…因为她上了年纪后拍的那俩电影…实在太…但这次…真的…我站许晴!身材…气质…台词…演技吊打那位岳老板!算了…连我“爸爸”(皮一下,翁全海每次还喊“爸爸”,自动脑补一下声音即可)都看不下去了,我还能说什么呢?
读小说共计耗时二十小时,电视剧也看了,此刻心底五味杂陈,多是还沉浸在葆秀的痴情绝恋、岳小婉和翁泉海的约定兑现时,两人却仍然没有终成眷属,还要在爱情里孑然一身走完余生的那份叹惋、葆秀和众道姑的巾帼风范、吴雪初及杨志坚等人前仆后继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中……平静稍许,本着一个原著党的心态来说,以下是我发现的在电视剧和原著中,两个较大的出入: ①电视剧中,传宝是一个抗日女战士的孩子,只是她死的时候把孩子托付给了葆秀,而非原著中所写的传宝为葆秀与杨志坚所生。可能是因为该部剧作为官宣剧,要尽量塑造普遍认知下正能量、正派的主人公形象吧。再者,如若不改,也可能会对演员本人造成一定影响,或遭网友诟病。 ②电视剧中,赵闵堂在浦田释放众医生的时候就已经英勇献身了,死前极其壮烈,也让人叹息不已,更可怜他的妻子,刚失去了都快要成婚的唯一的儿子赵少博,又失去了丈夫,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大上海,无亲无故,也多亏她坚硬的性格,没有被命运击倒,后来还在日本宪兵队去翁家抓幼小的传宝的时候,挺身而出,救了传宝。 而这一切在小说中或许稍显英雄气弱。小说中并没有浦田放走众中医时责问是谁改的药方并杀之——这一情节,所以赵闵堂也并没有那么早就“领盒饭”(后来救传宝的也是他),而是一直陪在翁泉海身边直到最后小日本被打走,他们依然可以把酒言欢,看高朋满座,儿孙满堂。 仅仅四十集电视剧,对原著的还原度已经非常高了,不得不说,实属不易! 上面提到的两点,从弘扬正能量、正确价值观和为电视剧所需要的情节性和精彩度着想来看,我认为,无可厚非。 一些鄙见,如有不当,还望斧正!
我就奇了怪了,一堆人说里边中医拍的不专业,仿佛自己真的是专家似的,明明很多医生都很看好这部剧,有些故作清高的人真恶心!
难得的中医题材,演员阵容强大,服化道感觉一般,特别是下层民众穿的衣服一看就是新衣做旧,有点让人出戏。
乱七八糟的剧情碎片
弃剧。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写过《闯关东》、《老农民》等优秀剧本的高满堂,满心要为医道响亮发声,没成想却又给中医挖了一个大坑——《老中医》第一集就整出个“十八反”弄出人命的桥段,简直了。要知道始于梁代陶弘景、后经金代张子和编为歌诀、已经遗祸千余年的所谓“十八反”早已是过街老鼠,在这里却被奉若圭臬,并借势央广大肆鼓吹。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与“十八反”配伍禁忌一起流传医史的不是相关性的警示案例,反倒是历代医家以所谓“反药”治疗各种沉疴痼疾危难重症的效方佳话,别说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了,就连张子和本人也在通气丸中同用海藻甘草。中医历史上以讹传讹却被视作金科玉律的糟粕何止于此?1998年出版的《重审十八反》一书中,作者王延章通过亲身尝试和临床实践,认为十八反同用无任何毒副作用,唯见互助之佳效。
全剧冯远征演技最佳。剧情差了点,很多地方也不讲逻辑,怎么神经病爱医闹的全让翁泉海给碰着了。日本人来了之后全员悲惨。
上到帝王将相,下到三教九流,士农工商军医匪,没有陈宝国不能演的,没有演不像的。
陈宝国和冯远征的强强组合再次让观众感受到棋逢对手的既视感感,目前还好,角色的剪切还没有显示出故事内容是否有欠缺,希望慢慢能看到大宅门里的气势、老农民里的精湛演技!
白景琦没转行,来魔都了
高满堂是挂名编剧吗?剪辑也有问题,很多地方都不连戏。陈月末和他爸比差得太远。
强强联手,神仙阵容啊!最关键是目前剧情不错啊,全家追剧模式再次开启!
冯医生这次能不能不打人?
这第一集佣人吓掉手中药碗的动作比沙和尚还过分啊,简直就是往地上扔啊。这剧很那啥正确啊。看前四集剪辑问题太大了。
无形之中总想对比大宅门呢,不过超级喜欢陈宝国和冯远征的对手戏,不会差!
白炒这么半天了,编剧演技人设各方面都失望,前两集失望太大给就一星。
怎么讲呢,是非常失望了啊。演员是好演员,毛病出在剧本上。编剧对中医了解显然太过浅显。徐皓峰拍的功夫片之所以经典,人家二伯当年可是名师真传啊,徐从小听着武林掌故练着基本功长大的,这样才方能得其精髓,拍的东西不被内行笑话。编剧可长点心吧,求别祸害中医了。。。
我竟然最喜欢冯远征这个角色,特别的出彩。一个老想着出名的医生,很滑稽的一个人物
冯远征那个丑角很有戏。剧情有点跳。是医生斗法彰显医术的路子,整体看点还是不足。
看了2集,剧情老套松散,可惜了几个好演员。目前打三星吧。
开头这个官司 我真的不敢苟同..
正午粉真的好喜欢到处刷存在感,跑到老中医弹幕里面吹自己踩这部剧。还细节,知否的文盲台词怎么出来的?那服装不伦不类好意思吹?新剧00年左右就用win7系统。这部剧要是正午拍的可能豆瓣分数会在9.0以上。服化道都超级好,画面很棒,长镜头用的也很到位。看了看豆瓣评论,原来那么多专业“中医”来打分啊,说不符合中医。我记得当初外科医生的时候,连我这个外行都看出来很多bug了,但是那部剧还有7.4分。而且那部剧的剧情很老套偶像剧。严重怀疑有人黑这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