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西部往事

剧情片其它1968

主演:亨利·方达查尔斯·布朗森克劳迪娅·卡汀娜杰森·罗巴兹杰克·伊莱姆

导演:赛尔乔·莱昂内

剧照

西部往事 剧照 NO.1 西部往事 剧照 NO.2 西部往事 剧照 NO.3 西部往事 剧照 NO.4 西部往事 剧照 NO.5 西部往事 剧照 NO.6 西部往事 剧照 NO.13 西部往事 剧照 NO.14 西部往事 剧照 NO.15 西部往事 剧照 NO.16 西部往事 剧照 NO.17 西部往事 剧照 NO.18 西部往事 剧照 NO.19 西部往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6 20:04

详细剧情

  意大利西部片宗师瑟吉欧·莱昂的传世经典之作,继与克林伊斯威特合作「镖客三系列」之后,瑟吉欧·莱昂这部近三个小时的长篇钜作,被称之为影史上最伟大的西部片。
  故事叙述一名神秘客(查理士布朗逊)来到小镇上,被卷入一名寡妇(克劳蒂雅卡迪奈尔)与铁路大亨的土地抢夺战,此片最有趣的角色,是由一向形象正义的亨利方达,难得在此片中扮演一名冷面的残酷杀手,从头到尾几乎没有表情,只有嘴角偶尔小有动作,让人不寒而栗... 当年影片在美国上映时,曾因为片长过长而被片商修剪,导致故事架构含混不清,语焉不详。

长篇影评

1 ) 最后的西部

端午节因为上影节在影城补看本片,看到神秘的主角口琴人又一招百步穿杨,命中了将要成功暗算弗兰克的枪手(也是弗兰克的手下),我不大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弗兰克不是和他有很深的过节吗?他干嘛要救他?果然,片中的吉尔一样不解地发问,口琴人一脸平静,一如往常:我只是没让别人杀了他...

我当时想的是:哦,那他是要自己报仇啰?要让弗兰克死在他的手上。

直到最后对决,弗兰克不断地追问着口琴人的真实身份,画面上那个回忆里模糊的身影渐渐靠近越发清晰,那个笑着吹口琴的原来是他哥哥。哥哥曾经被吊起,踩着他的双肩,弗兰克一伙人把哥哥的口琴塞在他嘴里:来吹首好听的给你哥哥听听!嬉笑着看痛不欲生的兄弟俩。他小时候棕皮黑发,看着哥哥倒死在眼前。我这才反应过来,他是个印第安人。

再回到他和弗兰克的决斗,相互死死锁住对方的对峙眼神。看到这里,我几乎坐不下去,瞬间恍然大悟:西部往事不止是几个技艺高超的枪手超有派头地炫酷决斗,它很复杂,连着过去和未来,一个人名后面站着一群群的人。

这个印第安人,没有名字,他从死亡中走来,背负着哥哥的性命。比那更早的故事,我们不知道了,最后去向哪里,我们也不知道。影片的结尾,他离开了,是要到死亡中去吗?但他明明从死亡中走来,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吗?甚至不紧不慢,游刃有余。他还是他,大部分时间紧闭着嘴不说话,让口琴替他说,沉默得异常丰富。夏恩盯着他对吉尔说过,这样的人心里有很多东西。

是弗兰克把他带上枪手这条路的。自从目睹弗兰克杀了他的哥哥,他就已经成为弗兰克的梦魇,死死跟着他,但弗兰克一直没有察觉。他知道弗兰克用各种花样和阴谋诡计杀害的所有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弗兰克问他叫什么名字,他报他们(逝者)的名字,一个一个,像《波斯语课》的故事。他们也是他,他是他们所有人。这背后的隐喻不言自明。

他穿着破烂,却比西装革履的表面绅士更绅士 ,身无分文,内心却像金子铸得一般明亮。他严格遵循西部的处理方式,惜字如金,行动至上。他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一直都是,也拥抱着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任何变化。即使,铁路时代来了,来得那么快,席卷着一切。他仍相信甜水镇 will be a nice town。因为在原住民的文化里,土地从来不属于他们,土地属于大地自己。

爱尔兰人麦克贝恩先生给妻子吉尔留下的遗产是一个家园,一个梦想。明明比钱好得多,但她要的是现金,所以她把死去丈夫所有的财产都拿去拍卖。夏恩对吉尔说,我不适合你,即使她让他想起自己的母亲,他还说口琴人也不适合她,其实她死去的丈夫麦克贝恩也未必适合她,可能还是弗兰克更适合她吧。

爱尔兰人的梦想最终还是得由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来守护。还是主角口琴人,他被麦克贝恩的梦想打动,在拍卖时力挽狂澜,出了一个吉尔没法拒绝的价格,守住了麦克贝恩的财产,也帮助死去的他继续建造station的梦想,和夏恩一起,二话不说就打起了桩。一个铁路旁的station,会不会为这片本来荒凉的土地带来更多可能?

那时的西部多像一个巨大的围城,铁路大亨莫顿拼死拼活想出去,把铁路从大西洋修到太平洋,像他那曾经发现新大陆的祖先那样对大海充满热情,即使艰难地拖着病体。这热情现在看去已染上了些许怀旧和追忆的色彩。他至死也没再看到大海,躺在小水沟边咽了气。而同时,更多的人想进来。中国人,修铁路的华工,洗衣服的中国女人,汗流浃背的黑人们,拖家带口的爱尔兰人麦克贝恩...也有印第安人的面孔,黝黑,沉默,他们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口琴人在决斗前曾对弗兰克说:你终于发现自己做不了一个商人了吗?弗兰克说:I can only be a man. 口琴人还对他说,显然莫顿教给你很多东西,(比如嫁祸给夏恩,比如失信于他,)但你成不了他,还有很多新的东西你不知道(new ways),他看着楼下已经被收买背叛了弗兰克的手下们正紧锣密鼓准备着暗杀计划,弗兰克还被蒙在鼓里,胸有成竹地跟他商量station的事儿。他不动声色,继续说,you still keep your old way. 他可能就是那时候做了决定,用西部的old way 成人之美。

他救弗兰克,复仇是其一,更重要的,弗兰克是个西部枪手,他应当以西部的方式死去,正面而亮堂地一决高下,而不是遭人暗算,横死街头。即使弗兰克不那么合格,有颗向铁路时代缴械的心,但是,他仍然属于西部,一个西部人怎么能被莫顿这种资本家杀死?就算横竖都是一死,他应该更体面,也值得更光荣。

最后吉尔对即将上路的口琴人说,希望你哪天能回来。他还是一脸平静,惜字如金:someday. 这可不是边城的结尾:也许明天回来,也许再也不回来。没有也许,他不会回来了,所以叫 once upon a time... 他来了,他走了,带着马背上夏恩的尸体,一如往常的不紧不慢,一步一步。他走向画面的边缘,深处,一个时代也逝去了。他们连同那个时代被抛弃,但走得倍儿有尊严。

让我有相似的观感,同样光芒万丈而催泪唏嘘的结尾,不是来自西部电影,而是去年在意大利大师展重刷的《偷自行车的人》,结尾那父亲的背影。一查发现原来莱昂内还是那部电影的副导演,像是触到了什么开关般的神秘惊喜。

暗暗感叹,不愧是意大利,承上是古希腊古罗马,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让人物在一片漆黑中都能闪闪发亮的是爆棚的人文精神。还有即使向宿命屈服,也在困苦中爆发出的生命力,哪怕是野蛮的暴力的。

去年的意大利大师展,映前播放了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馆长的导赏视频,颇为嫉妒地看着他背对着超大幅阿玛柯德海报说道:这次影展将透过意大利电影大师的目光,带领大家去看真实的意大利,进一步了解二十世纪的意大利,了解意大利的精髓。但那些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好看和靓丽光鲜的电影,甚至相反是关于拒绝工作的落魄乞丐,去偷自行车狼狈被抓的父亲,无能狂吠又惶惑痛哭的江湖艺人... 他说那些是意大利的精髓。当时听到大为感动。现在想起来还是感慨。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分析莱昂内的赏金(镖客)三部曲对于荷马的借鉴和主角与尤利西斯的相关度,甚至追溯到祖先古希腊戏剧以及古罗马基督形象的印记。而有意思的是,启发催生出《荒野大镖客》的却是黑泽明的《七武士》和《用心棒》。

说起sweet water,不止西安有甜水井,去年在敦煌旅行,看到戈壁滩上竖着路牌写着甜水井三个大字,瞬间感到一股清凉。当时在寄给朋友的明信片上写着:古人不把这片荒凉的土地看成终结之地,而是起点,连接的出发点,真了不起啊!

2 ) 【转】西部往事的完整剧情

【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是前些年在新浪博客上看到的】 作为在电脑前看电影的同好,你知道有什么最让人讨厌吗?那就是你百度搜索到的同一电影资源的一个个链接里的剧情介绍,都象约好了一样一定藏了半截而让你抓狂!!完全与十年前的盗版光碟太监版介绍一样——下面没有了。 西部往事是我最喜欢的西部片之一,我无法用影评人的手法描述这部影片。但对于这部几乎没有多少个中国人能有幸看到175分钟意大利原版的电影,我希望把我看到的166分钟美国版的剧情完整的纪录于此——by the way,如果你能找到175分钟的版本,希望能与我分享。 假如你无意中看到我现在所写的文字,并接着就去看了这部电影,希望你能感谢我。否则你将不是为了回味——而是为了看懂——再花166分钟。 如果你喜欢西部片,那么这实在是一部值得你看的电影!! 电影的一开始,弗兰克Frank手下的三个枪手在片石镇火车站之前的一小站足足等了12分钟,等来了口琴师Harmonica,口琴师本来是约弗兰克在此见面,了结一段过往的恩仇。既然弗兰克没有来,枪战就不可避免了,口琴师干掉了三个枪手,自已锁骨下也中了一枪。 那弗兰克为什么失约呢,他领着其他手下的,去杀马克贝恩Mc.Bain一家。贝恩本来与小儿子在悠闲地猎斑鸠,等待着自己第二次婚宴的开始。没想到几分钟后,一家四口就被枪杀在自家的门口。 贝恩家的农场,虽然名字都起好了——甜水镇Sweetwater Town,其实周围都是荒漠,只不过就在贝恩家孤零零的房子旁边,有一口甜水井,可以给蒸汽火车头补水,因此是已经延伸到片石镇的通往西部的铁路的下一个必然的站点。 铁路大享莫顿Morton本来是让弗兰克用威逼利诱的法子赶走贝恩一家,占有甜水井这个要地,实现自己将铁路一直通到大西洋的梦想。但弗兰克就是这么狠毒狡诈,他和他的手下穿着另一个以肖恩Cheyenne为首的匪帮的清一色的招牌大衣来杀贝恩一家,并留下了这种大衣的碎片,嫁祸他人。 贝恩的第二任妻子吉尔Jill是贝恩在新奥尔良认识的漂亮妓女,他们一个月前已经在新奥尔良登了记,现在,当吉尔在惨案发生几天后到达片石镇火车站时,贝恩家已经没有活人来接站了。 吉尔雇了一辆马车前往Sweetwater,途中经过一个类似大车店的旅馆,里面住着各色人等。当吉尔随着车夫,好奇地进来看看时,门外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活着进来的唯一的人就是带着手铐的肖恩。他被警察误认为是杀死贝恩一家的主谋而被抓获,但不知他用什么方法打死了押运他的几个警察。他在大车店里试探了一下在这养伤的口琴师,并让一个吓呆了的旅客帮他打断了手铐,然后与前来会合的手下扬长而去。 吉尔到达甜水镇,明白了一切。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好不容易从良了的妓女的痛苦。但从良的妓女,可能或多或少都还保留着她们这一行当所养成的习惯——尽快的从交易中获利。于是她在贝恩家里四处寻找,希望能找到点什么有价证券、金珠宝贝之类的。不过,我们看到的是一无所获的吉尔在贝恩的床上辗转难眠。 影片在这里突然转换到口琴师在大车店里对之前帮他约见弗兰克的大车店老板大打出手,逼问为什么弗兰克会爽约。说实在的,当然多看一遍也能看懂,但这里一定剪掉了什么,对于这么一部电影,哪怕4个小时我也愿意看下去,真不知道美国人的院线为什么一定要剪掉一些内容。 吉尔睡不着,接着在贝恩家翻箱倒柜。她从一个箱子里翻出一堆建筑模型,其中一个车站的模型是这部电影的一个引子。这时吉尔还不知道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忽然窗外传来口琴声,她往口琴响起的地方开了一枪。第二天,失望的吉尔收拾行李决定离开Sweetwater。但这时肖恩来了,他和他的手下被警察追了一个晚上,他想来了解弗兰克为什么要杀贝恩一家并嫁祸给他。他告诉吉尔事不是他干的,他再坏也不会杀孩子。两个人探讨了一会贝恩一家被杀的原因,肖恩认为Sweetwater什么地方一定藏着什么财产,但吉尔还是决定离开。 这一段交流中穿插着火车上因为骨结核而驻着双拐的莫顿与弗兰克的谈话,弗兰克暗示将要把吉尔也杀掉,这样麻烦就没了。 吉尔离开前又有人阻拦她,这次,是昨晚在房子外面吹口琴的口琴师,他和肖恩说着同一句话——既然杀了4个,就很容易再去杀第五个。口琴师从马棚里看到外面有两个人站在山坡上,意识到弗兰克派来杀吉尔的人到了,他用计在水井边干掉了他们。这些都被在另一处山坡上没有离开的肖恩与手下们看在眼里。 与两个高手交流过的吉尔,终于知道了弗兰克才是杀死自己丈夫的凶手。口琴师一定告诉了她找大车店老板可以找到弗兰克,虽然影片中没有提到。口琴师这样做是为了有机会跟踪大车店老板找到弗兰克。果然,一个跟着一个,口琴师上了莫顿的火车,这个时候肖恩也扒在火车底下。 经验丰富的弗兰克发现车厢顶上有人,并抓住了口琴师,同时知道派去杀吉尔的两个手下也死了。于是他决定亲自去会会吉尔。弗兰克离开后,接下来的是一场斗智斗勇的火车上的枪战,肖恩把看守口琴师的三个家伙干掉了。 镜头切换后并不马上就是弗兰克与吉尔的戏分,Sweetwater这个荒凉的地方一下子堆满了建筑材料,一块供应商也不清楚有什么用的招牌木板,让吉尔终于知道她的老公原来是要在这里建火车站!吉尔想把车站模型找出来,这时弗兰克把模型从旁边递了过来。 接下来一段时间镜头切来换去,这里更是剪缺了什么东西,虽然剪掉的东西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前后猜出来,但何必让在电影院看电影的人看到这都糊里糊涂呢?!说实在的,我到现在也没完全看懂! 镜头一下子切换到弗兰克的老巢里,莫顿与弗兰克商量用和平一点的手段买下甜水镇这片土地,但弗兰克羞辱了莫顿并让手下把他软禁在火车上。弗兰克现在有了新的想法,既然他已经看到了火车站的模型,他应该是自己想要这片土地了。 镜头又切换回甜水镇,按理就算刚才是插一点倒叙进来,现在也应该回到弗兰克与吉尔的独处,但我看到的却是口琴师与肖恩一伙象考古学家一样在探索堆满了建火站材料地块的实际用途。这一段本应该发生在弗兰克与吉尔独处并双双离开之后。 镜头这时终于切换成弗兰克与吉尔在贝恩的马棚里的亲热戏。先不说前后的衔接,吉尔的举动让人一下子难以理解,她是如此地主动,以致于你会认为吉尔是不是过于水性杨花了。不这,慢慢想也许能想通(你要是在电影院里看,一定会在走出电影院才能想通):吉尔还能怎么做呢?面对弗兰克这样的强人,不这样做也许甚至回不去新奥尔良呢。 因为接下来就是吉尔拍卖Sweetwater的片断。弗兰克应该威胁吉尔必须尽快卖掉甜水镇。而且,为了保证自己能够低价拍到甜水镇,弗兰克让手下的在现场威胁那些参拍的有钱人。使得出价到500美元就没有人敢继续往上叫价了。 在莫顿的火车上,莫顿被弗兰克的手下看守着。莫顿心里应该是百感交集,他只是想得到甜水镇,让他把铁路通到大西洋的梦想能够实现。现在不但被弗兰克不按常规的手段搞到毫无进展,而且因为弗兰克的远大图谋被软禁在火车上。他盯着一幅波涛汹涌的大西洋油画,眼角沁出泪水。莫顿是反角吗?显然不是的!虽然他并不是影片中的主角,但不管主角还是配角,其实都只是大时代背景里随波逐流的稻草,只有莫顿是弄潮儿!幸好他有钱,他把2000刀摆在四个看守他的匪徒面前…… 这边厢在拍卖厅暗处观察的口琴师与肖恩紧急关头演了一出二人转。口琴师在楼上喊出5000美元,并且押着肖恩从楼上走下来——通缉肖恩的赏格就是5000! 吉尔与口琴师在酒馆里互相评论对方——我还喜欢这部电影的所有台词——其实看西部片还是学英语的好方式——这时弗兰克推门进来。他心中恨极却喜怒不形与色。他想用5001刀把Sweetwater从口琴师手里买走。 弗兰克走出酒馆时,他那几个叛变了的手下已经埋伏好了。由于有口琴师相帮,弗兰克侥幸没伤着。但在窗口观战的吉尔非常生气:她质问为什么口琴师不但不杀弗兰克,反而帮助他。原来,口琴师认为杀弗兰克是自己的事。 弗兰克回到莫顿的火车,到处都是尸体,莫顿也只剩一口气——显然有过一场枪战。但这场枪战被引进影片进美国的商人无情的删掉了。看到这时,根本不知枪战的参战者除了弗兰克的手下还有什么人——后来,这些到影片的未尾才有交待。(拜托请问谁看到意大利版这一段删掉的情节?) 弗兰克没有杀莫顿,让他在幻觉中的大西洋岸边死去了。 镜头转过来,铁路工人已经将铁路修近甜水镇了。在这等弗兰克的口琴师看到委顿的肖恩骑马来到,接着弗兰克也来了。(其中都是精采对白啊) 口琴师与弗兰克决斗,弗兰克死了。 口琴师与肖恩离开吉尔家,突然肖恩踉踉跄跄下马痛苦地坐在地上。原来,之前他带着他的帮派在莫顿的火车上与弗兰克的帮派交火的时候,他被他认为是废人的莫顿一枪打中了要害。 在影片的结尾,火车开进了Sweetwater!!而口琴师却带着肖恩的尸体离去。这是要告诉我们:虽然莫顿死了,但是铁路没有死。死掉的,只是属于牛仔的时代——Go away, Go away, I don't want you to see me die——借肖恩临死的这句话终篇。

3 ) 苍凉回首——观《西部往事》有感 [转]

作者:饮野客

  西风裹挟着狂沙漫天肆虐,空气压抑得令人窒息。
  三条大汉坐在西部某车站的候车室外,等候着什么。百无聊赖的表情下是极力掩藏的内心的焦躁。屋檐上的水一滴一滴滑落到一名大汉蜷曲的帽沿里,渐渐积满了水。大汉摘下帽子,将积水一饮而尽。另一名大汉用嘴、用手、用枪戏耍着一只肮脏的苍蝇,还有一名大汉似乎连动的懒得动了......
  一阵仿如呜咽的口琴声划破风沙,在空旷凋敝的车站四周回响。三名大汉突然精神大振,猛地站了起来,警惕的搜索着琴声的源头。
  一个吹着口琴、衣衫褴褛的男人终于出现在视野里......

  《西部往事》以如上诗意化的场景开了场,显得那般的残酷而美丽。
  美国西部电影已经走过百年,光怪陆离却又千篇一律的类型化和概念化使得人们渐渐厌倦以致麻木。而昨晚当我打开碟机,电视荧屏出现上述镜头时,我竟又见到了那阔别许久的西部动人之美,一种相见恨晚的冲动蓦地从心头涌起。原来,没有了约翰·福特与约翰·韦恩、没有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或凯文·科斯特纳,西部电影仍可以如此震撼心灵,仍可以如此深沉隽永,仍可以如此无限伤怀。当女主角出现在画面里的时候,随着音乐响起,一阵低吟般的女声霎时溢满了整个房间,填满了整个胸臆。一种他乡遇故的感动占据了我的心灵,多么熟悉而伤感的乐声啊,第一次与它相遇,同样是在一个站台上,一个绰号面条的男人正在送别他的所爱,渐渐远去的火车留下了他无可奈何的身影。那是一部同样伟大的影片,同样是关于回忆与忘却的故事,同样是大时代下几个男女的人生际遇———《美国往事》。这两部杰作正来自一人塞尔乔·莱昂内,一位在美国的意大利人。而这令人心碎的乐声,正贯穿了他的往事三部曲。
  《西部往事》的故事同样是一个古老的传奇,一部看头知尾的影片,但是这样的故事落在莱昂内的手中,却再一次焕发了勃勃生气和动人的情绪。同样是除暴安良,但正邪之间的分界已然淡化和模糊。“恶棍”弗兰克的无恶不作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好人”口琴仔的复仇却是阴暗诡秘和令人胆寒的。“通缉犯”赛扬不失为一条有魄力有担当的汉子。而那位“不幸的寡妇”却是信奉依赖强者,生存第一人生哲学的女人。在这部影片中,你看不到约翰·韦恩的正义凛然,你看不到伊斯特伍德雄心不已的壮士暮年,看不到科斯特纳的悲天悯人,更看不到山姆·派金帕的血腥残酷。在塞尔乔·莱昂内的眼里,更多的是为活而活的普通人,这些人中自然也不乏所谓的英雄和恶人,正义与邪恶,但他们显得更自然、更真切,更贴近现实人生。弗兰克横行不法,嚣张狂妄,而一旦他发现只剩自己孤单一人时,他难掩的孤独和恐惧甚至比一个平民还要强烈;口琴仔机关算尽,终于大仇得报,但内心的失落已将复仇成功的喜悦冲击得消失殆尽。这个“傅红雪”似的男人一生只能选择做一匹孤狼,游弋在狂沙万里的西部荒漠,当女人问他:“你何时再回来?”他的回答注定是无可奈何的:“某天吧。” 一生孤独是他无尽的宿命。相比之下,“通缉犯”赛扬却活得更为自由和充实,他做事不须瞻前顾后,总是率性而为,活得痛快,死得潇洒。影片从始至终充斥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感伤,这份感伤是莱昂内独有的,无法复制和模仿的。影片结尾透出些许亮色,那渐渐发展壮大的甜水小镇象征着西部开拓活力与生机,莱昂内试图告诉我们:美国西部的开拓与发展,正是有了这些形形色色的人,正是有了冒险、拼搏、野兽般的顽强和不择手段的求存,正是有了这样的所谓的“美国精神”,一个“西部梦”才终于变成了现实。但导演自己对这种精神却是有着怀疑和质问的。回忆西部往事,拍摄西部往事,正是在玩味和反思这种精神。正是在探讨这个从原始到先进,从蛮荒到文明的过程。
  影片的音乐极其出色,别具韵味,它萦绕在戏里戏外,萦绕在每个观众的心头。如果你不喜欢这部电影,你完全可以闭上眼睛来聆听,那也将是一场关于往事的音乐历程,那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影片的画面同样考究,远景呈现出来的是一幅幅大型的西部风情画卷,近景特写很多,大多集中在人物面部,使得一个个人物肖像鲜活生动。塞尔乔既是叙事的大师,更是影像的圣手。CCTV6在《2000年世界电影回顾》这部专题片的尾声引用了《西部往事》的结尾,这无疑是对逝去大师的最崇高的致敬。塞尔乔过早的告别了电影,据说他生前还有很多宏大的计划和构象:比如打算与罗伯特·德尼罗再度合作,比如拍摄更大规模的史诗电影......可惜一切终成遗憾。当代电影,大师凋落,对于影迷而言,无奈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我们只能选择回顾,尽管有时回顾是令人激动和兴奋的,但它仍旧只是回顾。所以像《西部往事》这样看一部少一部的电影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我们在欢喜赞叹之余,是否也感到了莫名的悲哀?
  关于演员,亨利·方达自不必说,这是我第一次看他演绎一个恶人,当时已年过半百的方达尽管两鬓飞霜,但它挺拔的身形、矫健的身手、内敛的演技更加出神入化。“弗兰克”这一角色完全可以和《虎豹小霸王》中的保罗·纽曼、《杀无赦》中的吉恩·哈克曼媲美。而片中最出彩的,却是一向被诟病为“不会演戏”的查尔斯·布朗逊。这位出现在《豪勇七蛟龙》、《红太阳》等多部西部片中的动作硬汉,在《西部往事》中大放异彩,他扮演的“口琴仔”在这部长达2小时30多分钟的影片里只有不到四十句对白,作为主角,尤其是作为一个演惯动作片的明星而言,显然是一个极高的挑战。而布朗逊却用他的眼神、动作把人物的个性彰显得光彩照人,他把一个被宿命包围,沉默寡言而又心机深沉的复仇者形象演绎得恰如其分,特别是他告别人群,孤身上路的那一幕,更是精彩无比,动人心弦。
  《西部往事》是一部每个热爱电影的人不可不看的电影,无论从各方面都是无比杰出的。因为对于往事,无论是为了怀念,还是为了忘却,他都像醇酒般令人沉醉......

4 ) 西部往事与中国哲学

从片中可以看出自我完善的生命轨迹。铁路家贝恩怀抱梦想二十多年,并坚持自己的想法。马夫说道:马可贝恩!那个顽固的红头发爱尔兰人。在荒芜人烟的沙漠里耕种。甜水,只有他那样的疯子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甜水”。震撼我的也正在于此,对于未来,贝恩也许很有远见,但却忽视了山后面住的是强盗。这不得不说是个人意志太自我的结果,最后杀死他的是强盗。所以说资本家需要秩序,经济的发展需要经济的秩序。 中国环境不可能有经济秩序,如果一切经济是私利,那么在中国这样一个整体思维的国度里,靠阴阳师发财起家,显然是对西方个体意志的冲击。个体意识创造的私利,一旦失去,人就变的懦弱自私。试着想想未来哲学的发展,不是生长而是消亡,越原始越有意义。当代社会问题我想应该多借鉴西部文化。未来融合是趋势,中西文化大融合的高潮即将到来。当然,从大国角度看来,中国人如果不出来相应的国际制度优先,那么至少还会落后10--20年。因为愚昧封闭的最好解决办法就是优先开放,思想解放了,社会也就活跃了。至此涉及政治,不论也罢。

5 ) 两个男人之间的江湖宿怨

《西部往事》又名《万里狂沙万里仇》,开头很古龙——西风烈马,落日黄沙,一个神秘客(查尔斯·布朗森 Charles Bronson)约见了江湖成名多年的弗兰克(亨利·方达 Henry Fonda),他在火车站苦苦等候,然而等来的,却是三个杀手……

三个杀手穿着同样的牛仔,带着同样的礼帽,与神秘客相视而立,就在双方雷鸣闪电般的拔枪之际,只听“砰—砰—砰”三声枪响,三个杀手应声倒地。

好了,镜头切换,故事开始:神秘客骑上三个杀手送来的马,踏上了他的复仇之路。

时空的另一头,杀手弗兰克正在执行另一项“任务”,在火车先生的指使下,干掉爱尔兰外来客马克华恩一家,在这项“任务”中,弗兰克充分地展现了他赶尽杀绝的一面,连十多岁的孩子都没有放过。

而这时,马克华恩的妻子(克劳迪娅·卡汀娜 Claudia Cardinale)正从新奥尔良赶回家中,途径客栈,偶遇神秘客和江湖游侠夏恩(杰森·罗巴兹 Jason Robards),这几个人命运,就这样交织在了一起。

爱尔兰外来客马克华恩十几年前在沙漠中看中了一块地,然后把它买了下来决定建造为车站,十几年后,火车轨果然修到了这里,这块宝地变得炙手可热,于是火车先生雇佣了弗兰克杀死马克华恩,对这块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看来,在商业竞争几乎不存在的边陲小镇,却存在着黑道的垄断,大部分的妇女儿童,都是男人的附庸。

弗兰克在执行“任务”时假扮了夏恩团伙,让江湖游侠夏恩也不得不卷入其中,夏恩在追查弗兰克的途中干掉了火车先生,同时马克华恩的妻子成为了那块地的新主人,把几个男人“串”在了一起,神秘客不过是想复仇,夏恩不过是想追查真相,而弗兰克打算和马克华恩的妻子结婚来占有这块宝地(这是一个会做生意的杀手),然而这一切的阴谋,最终又被神秘客打破……

神秘客总是吹着口琴,除了闪电般拔枪的时候。

他追杀弗兰克终究也只是为了了却多年前的一段往事,弗兰克杀死了他的家人和盟友,把口琴塞进他的口中。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弗兰克最终自己来到甜水镇,来了结多年前他自己亲自缔造的戏剧性的一幕,随着一声枪响,他倒在了神秘客的枪口之下,然而,他最终也不知道这个神秘客是谁……

这部电影对西部片影响深远,塞尔乔·莱昂内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完整故事情节,开始向剧情方向发展,纵横交织的人物,碎片化的场景,在当时可谓是先锋之作,他模糊了正邪之间的界限,重塑了一个个鲜活的反英雄符号,以至于后来《革命往事》里的胡安,《美国往事》里的面条,身上都带有着这种印记。

《西部往事》上映于1968年,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冷战、越战、种族和性解放运动复杂环境的压抑之中,塞尔乔·莱昂内非常精准的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将一个个酷到极致的美学暴力元素搬上了荧幕,吸引了众多眼球,博得了一致掌声!而且从音乐、剪辑及画面处理上,对徐克、何平、姜文似乎都产生过影响,我们从《新龙门客栈》、《双旗镇刀客》、《让子弹飞》里,似乎都能看到《西部往事》的影子。

当然,这一时期的美国,除了塞尔乔·莱昂内,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也很精准地摸到了时代的脉搏,只不过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剧情更复杂(《教父》),反思更深远(《现代启示录》),但也正因为如此,当时却成了票房毒药。

但谁也不能否认,塞尔乔·莱昂内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在美国电影史上的地位,他们共同开启了反英雄主义剧情冒险类电影的先河。

6 ) 《西部往事》:一个时代的终结和侠客阶层的落幕

上篇:(原标题:莱昂之绝唱,西部之离骚《西部往事》:荒蛮时代的终结和侠客最后的赞歌)

《西部往事》是西方最好的武侠片之一,也是莱昂内评价最高的影片之一,在西方影评界,其地位甚至超过《美国往事》,但遗憾的是本片在海外和《美国往事》遭遇了几乎相同的命运,被删减,被冷落,直到莱昂内去世后,这部极尽苍凉,粗犷厚重的西部挽歌才得以以全貌示人,之前对《西部往事》的批评也随着影片的王者归来而不攻自破,对于这样一个有着绝顶技艺却始终得不到认同的大师我们能做的除了敬畏与惋惜还能做什么呢?

《西部往事》是莱昂风格的一次突破,其气质比以往更大气更悲怆,但也保持了莱昂西部片一贯的“冷酷”风韵,本片也被国内的影迷评为最具“古龙气质”西部片,其实是古龙模仿了莱昂而非后者模仿前者,众所周知,古龙的风格以冷峻,炫酷的诗意著称,俗称装逼,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种装逼的诗意是如何体现在视听语言上面的。以《西部往事》开场为例。

电影制作的过程是“无中生有”的过程,我们看到的一切感受到的一切都是通过剪辑和调度隐喻出来的,也是人演出来的,我们在看电影时除了被情绪打动外总想问问这些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是如何操纵我们的,解决这个疑问的最好办法就是从结果推测源头,下面我们就一起拉片看看莱昂内和他的剧组是如何凭空为我们摆拍出这种装逼的酷劲的。

第一个镜头,一个门缓缓的打开,发出刺耳的声音,但我们没有看到谁开的门

下一个镜头,一个老头在黑板上写字,粉笔发出刺耳的摩擦声,镜头通过运动由特写变成近景,老头回头看,说明他注意到了什么。

45秒到1分钟,第三个镜头,一只脚的特写,一个人用脚将门关上,这一动作说明来者很狂,镜头往上摇,我们随着镜头的移动缓缓看到人物的全貌,一只粗糙的手和一张更加粗糙的脸。

切,不明真相的吃瓜老头,他的惶恐反衬出来者的气场,老头啥反应观众就会随之有类似的心理反应,老头害怕的扭着脑袋说明来的人不止一个。

切,1分05秒到1份23秒,一个平摇镜头展示另外两个凶狠的来客的位置,镜头继续摇交代出了故事发生的空间以及三个来客的空间关系。

切,老头继续一脸吃惊。

切,进一步展示人物在空间中的关系,这里顺便是让三个凶狠的来客摆个pose,在类型片中,人物按照一定构图关系摆pose是装逼利器,而且这种三角构图还让画面显得富有立体感。与此同时,三个狠角色一步步向老头逼近,这是电影空间艺术的体现,站在弱者的角度拍弱者的空间被入侵会给观众一种心理压迫感。

这种压迫感来自生活体验,在生活中如果有不善之人向你逼近,你的空间被入侵时一定会让你感受到心理压力,所以电影艺术比其他艺术更加来自生活,因为它是影像传播,什么东西都是具体的,不像语言传播是用抽象的语言符号根据自身的内涵和指代关系通过相互制约和隐喻间接传播信息,所以二者思维上有很大不同,如果用文学来表示这个镜头就只能像我前面描述这个镜头一样说:三个人一步步向老头逼近。

镜头切到黑人牛仔,黑人的表情一个词:装逼

切到另一个牛仔,前景的牛仔与后景的老头形成纵深关系,由于视觉错觉原因老头在后景显得十分渺小,这是在视觉空间上进一步压榨老头,和你的老板压榨你的生存空间是一个道理。这种压迫让情绪进一步被彰显。

被压榨的老头紧张的说:如果你想买票。。。。。。。。。。

他还没有说完导演就来了一次越轴,杀手牛仔鄙视的看了老头一眼,这个特殊的镜头机位其实也是在鄙视我们,杀手是在满脸鄙视的看着我们每一个人。怎么看出来是越轴呢?简单,人物的脸的方向变了。老头吓得跟刘能一样话都说不利索了:&%¥#@!*&……

老头继续搭茬:三张票够吗?

杀手接过票

老头不识趣的说道:一共七美元

还没说完杀手随手扔掉了票,继续展示他的狂

老头尴尬的:50美分

接着三个杀手赶走了老头和女妇人,把火车站清场,这是先体会一下三个杀手的装逼,下面是一组极度无聊的镜头就不逐个分析了,这里的无聊不是说拍的不好,而是故意营造这种无聊,无聊到让人昏昏欲睡,这是导演的常用手法,为了烘托后面更精彩更紧张的镜头,导演总会花大量精力拍一些百无聊赖的镜头来营造气氛,这再次告诉我们,决战的精彩不在于花哨的对打,而在于决战前营造的气氛,真正的决斗胜败也就在一秒之间,赛尔乔莱昂内的西部片是这句话的最完美的体现。

下面展示三人无聊的镜头也是画面视觉与情绪营造的教材级范例,用《电影史话》评价本片的话来说就是“在这一刻时间仿佛凝滞了”为了腾出篇幅分析更重要的内容,就不详细哔哔了。

正当所有的人被导演折磨的要走神或要关掉时,导演用一声刺耳的火车长笛打破了前面存在了七八分钟的环境音,为单调的听觉注入了一个新的节奏,谢天谢地你来了,你要是再不来观众真的就要骂娘了,吊胃口也不带这么玩的。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就没坚持住,直接关了,后来看了后面的直接跪了,原来在坚持几秒让人欲罢不能的爆点就来了。

杀手注意到了这个信息,扭过头去看什么情况,其实这也是利用调度再次强调好戏来了,人物的反应是为了进一步勾引观众的注意,毕竟很多观众看戏心不在焉尤其是经过前面七八分钟的折磨后,所以导演要时刻提醒。

9分11秒,该死的火车终于出现了,观众比杀手还急,巨大的噪声淹没了环境音形成一个强烈的听觉节奏,对角线构图产生的视觉张力进一步提升视听冲击力,在前面那么长时间的无聊后任何一个细节的变化对观众来说都如久旱逢甘露一般新鲜。

三个杀手都注意到了这个信息:“活到了”,但他们依然不说话,不说话是装逼的最高境界。

黑人杀手将帽子中的水一饮而尽,子弹上膛,准备动手。

10分23秒,火车停下,声音又静下来。

10分35秒到36秒,不到一秒,火车上的一个门打开:

黑人杀手立马给出反应,导演连续用两个不到一秒的镜头展示他的反应。

10分38秒到40秒,另一个杀手的反应

结果

火车上一个工作人员扔下来一个行李——靠,原来是个送快递的

杀手们失望地离开——突然远处传来一声刺耳的口琴声,这是本片到现在为止第一次出现音乐,但看到后面我们就知道这不是背景音乐,而是一个高手在演奏,靠,好有黄药师的范,但其实他不是黄药师,他是傅红雪。

11分44秒,杀手停住脚步:有人操事!

三个杀手摆成了一个三角形的pose,莱昂内的西部片永远在摆pose,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西部片那么酷。

11分51秒,三个装逼的杀手转过身去,镜头没有切,但随着火车的开走,一个高手的身影出现在画面中。在这里火车恰巧充当了幕布的作用烘托了高手的出场,高,实在是高。在本片中三大高手的出场都被烘托的大气十足,让人欲罢不能,先看第一位高手:傅红雪

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动图感受一下这个高手的出场。

12分4秒,三位杀手按照三角形构图规则站定准备接客,不对,是迎敌。(三角构图与180度轴线)

高手继续吹口琴,镜头机位位于180度轴线左侧

这次镜头跑到了右侧形成越轴,展示高手的气场,吹口琴的高手完全没有把三个杀手放在眼里,下面切了一个杀手的镜头。

镜头切回高手,这是高手的第一个正面镜头。下面本片的第一场对话开始了,这段对话刀刀见血,充分展示了不装逼会死啊的风格,而且交代了诸多悬念,每一句台词都至少有两层意思,而且嘎巴蹦脆,装逼到死,比古龙还古龙。来看对话。

男主角:弗兰克?

杀手摇摇头:弗兰克派我们来的。

弗兰克是谁?第一个悬念,另外男主角为什么要吹口琴,这口琴背后有怎样的秘密是贯穿全片的悬念,口琴也是本片中最重要的道具,在后面会发挥更多的悬念作用,只有看完后和第二遍看得人会明白我的意思,所以奉劝大家看完这样的电影后再看一遍因为知道结果后会更有利于你理解开头的伏笔)。

男主角:你们给我带马了吗?

杀手轻蔑的笑笑:看来我们不好意思只带一匹来。(意思是我们有三个,多对一,干死你)

镜头给了男主角一个大特写,男主角摇摇头淡淡的道:你们多带了两匹 (表面意思是我只需要一匹,实际意思是,马上你们就用不着了,死人不需要用马,顺着你的台词说还能反击,高,实在是高)。

杀手不是傻子,一听就变脸了。

镜头依次给了两个杀手展示他们的反应。

第三个镜头,三角构图再次出现,杀手准备动手。

镜头切到男主角,男主角笑的很随意,根本不把对手放在眼里。

下面是一组飞快的剪辑,一个杀手突然掏枪,观众还没反应过来,镜头就切了过来完成又一个越轴,男主角迅速掏枪,这时观众会反应不过来,看不清谁开枪打谁,这正是导演想要的。

三枪干掉三个。

但黑人抢手没死透,临死前放了一枪,男主角受伤。

决斗不到5秒,但导演却花了10分钟铺垫,这就是:牛逼的不是决战时开枪的动作,而是决战营造的气氛,把枪开在最该开的时候才叫功力。让人难想起了教父里的一句名言:金融是一把枪,政治是在合适的时候扣动扳机。 大家可以通过GIF感受一下这个决斗过程

在一声马嘶和倒地声中战斗结束,一切恢复平静。这场战斗也是声音运用的教材级范例,从安静的气氛到不到5秒的决斗,再到决斗后声音再次安静,这就是气氛。但安静也不是一点声音都没有,蝉噪林逾静,环境中只剩下风车声,这就是技巧。

下面我们再看第二场戏,第二大高手出场,一个更狠的角色,这个人的狠是真狠,杀人不眨眼的狠。奥斯卡影帝亨利方达唯一一次的反派形象。导演把亨利方达的出场烘托的犹如死神降临。 这场戏不但是反派出场也是本片剧情的核心动因,奠定了本片主线情节的基础,同时抛出了第二个悬念,这个悬念比第一个悬念更明显,男主角的线是隐线,这才是明线。

15分11秒男主角离开

一支枪伸进银幕,我们会自然而然的以为这可能是攻击男主角的

砰的一声枪响,一只鸟应声落地,接着几个镜头告诉了我们真相,这是另一个场景了,他们在打猎,这是导演在转场上进一步戏弄观众。

打猎回家后,本场戏的重点来了,这位猎人叫马克贝恩,在接下来的对话中我们得知他今天要结婚,一家几口正在准备婚宴,为了加强真实感和人物丰满程度,导演还特意刻画了一些小摩擦,所以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拍家庭戏月其乐融融越假,让人恶心,适当的小摩擦,小斗嘴才是生活的正常形态,参见杨德昌电影或者自己的寒假生活,你挨了多少骂,听了多少唠叨,反驳过多少句。

但这不是生活戏,这是荒蛮的西部,所以在这场场戏里一只隐藏着一股潜在的不安与恐惧,危机四伏的感觉让观众感觉周围布满杀机,但这些情绪都是“假的”,都是一个没事干的剧组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琢磨,排练,最后不知重复了多少遍,放弃了多少没能实现的想法,最后制作出来的一场让我们过目难忘,想起来就胆颤的戏,那我们就看看这种不安的恐惧感是如何被无中生有的暗示出来的。

首先,在声音上,导演依然和上一场戏一样几乎省略了一切音乐,全部是环境音,风声,草声,知了声,人物说话声夹杂在一块,让荒蛮的旷野显得格外宽阔,这是声音空间的运用,这里首先要感谢伟大的《公民凯恩》挖掘了声音的潜能,这种潜能也只有电影具有。电影是空间的艺术,但镜头的视角范围的局限和技术以及实践上的局限,使得摄影机无法像人眼一样自由,而且人眼的视角也是有限的,那我们怎么感知信息呢,靠身体的其他感官,目前电影只能还原视觉和声音,耳朵比眼睛牛的多,它是360度无死角的,不像眼睛,无法感受到视角以外的东西。所以电影还是有限啊,如果我们能继续发展电影技术继续还原人体感知,那我们电影就不但可以看和听了,还能“摸观众”,比如我们能感受到温度,气息,速度等等,这会让我们所处的空间更加真实,不过,那还是电影吗?留给以后的人去研究吧。但在只有声音可以进一步拓展空间的曾经和现今我们就只能用声音。在这场戏中,电影的空间在环境音的放大下超越了画框,至少我们感受到的信息远不止我们看到的那么点。

而且导演出色的调度水平还会进一步强调这些关键信息。

比如,正当马克贝恩的女儿收拾桌子时,画外音突然变得静的吓人,只剩下了风声和母鸡的咕咕声。

画面中的人物都感受到了这一变化,人这种动物很神奇,看到别人紧张自己也会紧张,画面内三人的反应感染了我们。

紧接着一个快切,男主角大特写,进一步提升节奏和戏剧张力,男主角警惕的表情也再次暗示着不安感。

马克贝恩的小儿子也感受到了不安

接着是他的女儿

下面是一组继续揭示的镜头

一个视线顺接展示男主角观察到的画面,画面中除了风沙和草丛没有任何异样。

突然,画面声音又恢复了正常,27秒的紧张过后,情绪暂缓。

接下来是加强人物的笔法

父亲和女儿讨论生活,父亲告诉正在切面包的女儿:等过上一段时间,你就可以把面包切得像门一样大,你会有新衣服穿,而且再也不用干活了。

女儿问:我们就要有钱了吗?

父亲的眼神有点没信心:谁知道呢?

在接下来的对话中我们知道,马克贝恩的新任太太正坐着火车赶来,她将穿着黑色的长裙。

这是马克贝恩念信时交代的信息,但他没念完声音突然变了,环境中的不安感再次产生,马克贝恩眼神警惕,再次注意着周围的变化。

马克贝恩去井边打水,女儿则在继续准备着食物。

女儿高兴地唱着歌,但是突然她也感受到了情况有变,停止了歌唱,导演还在人物前景左侧放了一只猎枪,暗示杀机。

一边的马克贝恩连水都不打了,警惕着周围。

下面是一组继续加强这种感觉的镜头

风声继续加大山雨欲来之势,雀鸟惊得四下里乱飞,颇似武侠小说里的环境描写。

在这最紧张的时刻,导演来了一次缓冲,马克贝恩的女儿看到飞翔的鸟儿露出了笑容,导演的调度暗示着杀机正在向她逼近,随着镜头的运动前景的猎枪的位置产生变化,视觉上也变得更大,任何一个细节都在暗示着导演的隐藏信息。

鸟儿继续快速翻飞,镜头随着一只鸟儿运动。

突然

砰的一声枪响,马克贝恩一惊。

镜头随着他的视线快速摇动

受伤的不是鸟儿,枪响显然不是针对鸟的。

砰,又是一声枪响

马克贝恩急忙回头:

自己的女儿中枪了!

马克贝恩高喊着女儿的名字飞奔过去

砰砰,两枪,狠狠地打在了马可贝恩的身上,立扑。

砰,第三枪,大儿子被打死。

马克贝恩挣扎着想去拿武器,但马上就被击毙了。

听到枪声的小儿子从屋里跑出来,画外立马响起了刺耳的重金属弦乐,大气苍凉,这一声声的重击对观众来说是致命的,只有听过的才知道埃尼奥莫里康内的魔力,这也是为了展示悲剧给戏中人的震惊,当然观众甚至更震惊。

看到悲剧的儿子有点不知所措,接下来是一组更震撼的镜头。

一群隐藏在草丛中的杀手陆续现身,他们个个身材彪悍,威武无比

前景的风沙将他们的气场烘托的犹如天神,加上埃尼奥莫里康内那刺耳而霸气的音乐,几大杀手的出场显得霸气十足,三个杀手站定,这是为了烘托boss出场,几人站定后,一个杀手从中间出来,虽然我们看不到他是谁,但在视觉原理和配乐的烘托下,所有人都能感到他就是大boss了。

他们逐步向我们逼近,人物显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在于弱小的儿子的对下这些杀手的逼近,似乎暗示着:死神降临。

这一段音乐名为:As the jugement,的确,这群杀手就像审判人类的恶魔一般降临了,西部往事的音乐几乎是莫利康内生涯最高成就,大气荒凉,悲怆,唯美,言语形容不了,只有看着电影听着这些配乐出现在它们最需要出现的地方,才能感受到莱昂内和莫利康内这两位基佬双剑合璧的威力,绝对令你终身难忘。

下面就不剧透了,想要体验这段的震撼必须亲自去看电影才行。文字是描述不了的,这就是我们需要电影的原因。

《西部往事》是一部西部拓荒史,也是一部侠客时代的没落史,全景展示了著名的“甜水镇”的发展过程,电影的故事由一个吹着口琴的无名高手和一场灭门惨案为线索展开,主要故事围绕在三大高手与在麦克贝恩夫人这个刚过门就守寡的女性展开。

导演为四位主角分别配上了不同风格的音乐,这也是莱昂内运用配乐的又一教材级范例,配乐成为区别人物的重要符号,男主角的主题音乐风格荒凉大气而悲愤,让人荷尔蒙爆棚。大反派弗兰克则是单纯地霸气,第三位老顽童式高手夏恩的音乐风格则如他的为人一般调皮而玩世不恭,而作为本片唯一女性主角的马克贝恩夫人的音乐则如仙音一般婉转空灵,有一种直击灵魂的伤感,这也再次体现了莫利康内的深厚功力。

电影以一大堆谜团展开,逐步将一个包裹着传统西部故事外衣的史诗如画卷一般展开,电影结束后,停留在观众心中的绝不止是解迷后的震撼和复仇的快感,一股更大的情怀会包裹在我们的周围,这种情怀就是对一个时代的祭奠和侠客阶层没落的感慨,独行侠的孤独从来没有被以这样苍凉的镜头在电影里展现出来过,每一个人都像电影最后一个人带着自己朋友尸体离开的男主角一样,有着一种被时代遗弃的孤立感,在电影中三位不同性格的侠客则如符号一般代表着那个时代最后的独行侠群体,火车则代表着快速逼近的工业文明,这条铁路迅速贯穿东西将人类文明送到这些曾经用蛮力说话的西部世界,文明带来的是发展和财富也给这些生逢时代更迭浪潮中的大侠抹去了最后的生存空间,从这个电影里甚至似乎可以看出导演自身的孤独,联系导演一生怀才不遇的不公遭遇,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本片中侠客落寞的身影就是导演心理世界的具象化。

(赛尔乔莱昂和女主角在片场)

《西部往事》的视角是宏大的,他有相当精彩的商业逻辑但也有着深厚的文艺情怀,整部电影散发着一股落寞而苍凉的诗意与巨大的孤独感,这也是电影能在诸多业内人士和欧洲学者眼中享有那么高声誉的原因。

除了这些宏大的历史画卷和凭吊情怀之外,《西部往事》对侠义精神的探讨和人物的塑造也是相当完美的。男主角是一个比傅红雪更孤独更特立独行的复仇者,他从头到脚散发着不羁的酷劲,即使面临最大的敌人时,在身陷敌手时也能对敌人的进行心理打击,最为影迷津津乐道的就是他见到所有人都不先打招呼而是用口琴试探对方,另外当弗兰克问他叫什么名字时,他直接说出了三个死人的名字,这样的做法在他与第三位高手夏恩对峙时也出现过,这背后是一个到结尾才解释的重大故事,等明白结局后的观众再来看男主角的做法时,对他的崇拜会更深一层。

本片的另一个绝顶高手夏恩,则是一个表面玩世不恭实则在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含糊的真正侠客。不过我们没想到的是男主角隐藏的比他还深,这也是侠客的性格决定的,男主角就是那种行侠仗义也不愿意让别人以为自己是好人的大侠,两个人一直都在暗中保护女主角。

(男主角和夏恩相遇,两大高手的对峙被莱昂内拍的炫酷到爆炸,荷尔蒙爆棚)

相比之下弗兰克似乎是一个反面例子,同为末代侠客,弗兰克似乎选择了投人麾下,替大富翁“火车先生”当枪手,但显然弗兰克骨子里不是那种人,他丝毫看不起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火车先生,他有着更大的打算,弗兰克是一个西毒欧阳锋般狠毒而狂放不羁的人,他不算道义上的侠客,但他有着侠客般高傲的骨骼,不过和夏恩以及这种男主角这种用武力捍卫一方安宁的侠客不同的是,他走向了侠的反面,真算得上是“以武犯禁”,杀人如麻的他也必然得不到好下场。但可悲的是,即使没有最后的决斗,他们这类人以后也没有前途了,文明的到来不会再允许荒蛮时代的武士用他们的方式继续生存,正如影片最后弗兰克对男主角所说的那样:未来不属于我们。这一刻,一直作为彼此对立面的二人突然有了惺惺相惜的情感,这正是电影超越是非和复仇的人性之处。和《美国往事》一样,一生悲剧的莱昂内再次拍出了人生的普世可悲性。

本片的女主的设定是一个妓女,不但导演却把她拍的如圣女一般,尤其是到了电影的最后,这个女性身上居然撒发出代表智慧的女神气质,女主角在后来恰恰成了文明进程中的使者形象,火车代表着文明的进程她则代表了文明过程中的传播者,这也也进一步反衬了时代更迭中侠客的落寞命运。

作为女主角对手的火车先生是一个邪恶贪婪,但却可怜可悲的人物,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他代表着工业时代大资本家的贪婪形象,但却是一个生理残疾的可怜人,本来他的命运并没有那么惨,可他不该错请弗兰克这种人做自己的杀手,最后下场悲惨。

(火车先生)

从这个方面看,这是一个令人同情的悲剧人物,他有着自己的打算和理想,虽然他的打算贪婪而且因为弗兰克的邪恶而变得充满罪行,但也是那个时代资本家的正常诉求,可悲的是他没有想到世界上有些东西是金钱永远换取不到的,也是金钱永远无法收买的比如侠客的傲骨,是永远不会像资本低头的,至少在片中三位男主角这里是这样,低头的也有,但都是小喽啰,也不会被称为大侠,就像金庸笔下的那些小人是永远不会被称为大侠的。

(弗兰克)

火车先生没有想到,即使资本的浪潮席卷了荒蛮的西部,他们能用自己的资本和技术改变一代人的命运,但只要工业文明还有一丝漏网之地,在这里那些身怀绝技心负苍生的侠客就可以继续“以武犯禁”,继续用他们的行为镇守着荒蛮地带的原始正义,金钱总有他力所不及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渴望侠义,喜欢在文艺作品中虚构侠客的原因,当制度不能继续保卫人们心中的正义时,当法律被笼罩着太多不属于公正的杂质之时,当“尘世上论金论银不论理,俱都是官官相护有牵连”,“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时人们就渴望有一些能超越制度的力量继续保卫着我们道义公理,来让我们与邪恶对抗,与特权阶层对抗,但想要反抗就必须足够强大,所以我们才塑造了一群身怀绝技的大侠,正如梁羽生大师的理论,“武是侠的手段,侠是武的目的”,这就有了我们看到的国内的江南七怪,郭靖黄蓉,乔峰杨过,陆小凤李寻欢以及国外的超人蝙蝠侠,美国队长金刚狼,这些人物都是我们自身局限下渴望的化身,这一点在诸多武侠学者的论文以及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里都有深刻的探讨,美国的超级英雄和西部片系列以及日本的武士和中国的武侠其实一本同源,都来自于我们内心伸张正义的愿望。

片中夏恩和男主角这两位侠客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们帮助女主角不是出于义务,不是出于任何目的,如夏恩,女主角恨他,因为女主角以为是夏恩杀死了丈夫一家,而夏恩也实在不像个好人,而正是因为路见不平,男主角和夏恩选择了为女主角提供保护,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你有困难时恰好被我看到了,我就有这个义务,这就是侠,而且帮助了你也不想让你知道,这对你来说也许是恩泽,但我们来说只是义务,这就是侠客的思维。

在最后,女主角成了唯一的赢家,这也说明时代真的变了,靠的不再是武力,不再是单纯地金钱,而是机遇和智慧。弗兰克得到了应有报应;老顽童夏恩只因为和女主角的一面之缘和几天的交情就为女主角牺牲了生命,来保住这个寡妇最后的家底;而可怜的火车先生,这个一直想在死前亲眼看一眼大海的可怜资本家却死在了臭水沟,卑贱的让弗兰克连落井下石的心情都没有了,导演为了讽刺还特意拍了火车先生在水沟中的特写,配上大海的波涛声,这个人一开始让人觉得讨厌,但最后却让人觉得心酸而同情。

而一直特立独行的男主角则在成功的复仇之后,一个人带着好友夏恩的尸体离开,当画面随着男主角的离开而逐步移动,画面的人物与热闹的人群慢慢分离时,所有人心底都会升起一股落寞的凉意,电影是空间的艺术也是表面的艺术,这种男主角一个人的离开和画面左侧热闹的景象对比之下,那种冷清和孤寂是超越语言的,随着那主角的身影越来越远,我们不由得感叹:天下虽大,却再也没有他们容身的江湖。

下篇:《西部往事》的场面调度与信息表达

我相信每一个看过《西部往事》的人,无论喜欢不喜欢,至少都能感受到那种苍凉孤独的史诗气质,但我一直想不明白的是,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种感觉,为什么那么多西部片中同样的手法,同样的内容,同样的元素,只有《西部往事》表现出了如此强烈的代入感,无数西部片都试图表达同样的主题:文明与荒蛮的冲突,侠客阶层的没落,进而表达那种历史交迭的史诗感,但很多电影哪怕是最伟大的西部片导演约翰福特的作品,其表达出的效果也只是白开水一般,需要观者自己去附会,去介入才能感受到,而莱昂内的《西部往事》则不同,《西部往事》不需要观众强行去理解里面的史诗气质,作为一个观众,他只要看了这部电影,那种强烈的时代感和史诗感就会瞬间将其包裹在内,直至电影结束,那种苍凉的孤独与落寞仍萦绕在观者心头,使其在很久之后回忆起来都不尽心生一震。莱昂内的电影就像为数不多的影史经典一样,在无与伦比的观感之后成功地给人带来了极大的精神震撼。

我觉得这才是一部以观众为目标定位的电影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既然你的目的是感染观众而非为了探索,那就不要装逼走先锋派路线,玩什么间离效果和反电影,反套路,否则不论你水平高低,观众只要感受不到,他们一律有权说你是笨蛋,说你的电影无聊。

同样的枪战,莱昂的每一枪都扣人心弦,让观众明显的感受到精神上宣泄的快感,而且这种快感是持久的额,不会随着枪声的结束而结束,他的枪声甚至可以成为超越电影本身的记忆保存下来,让观众在完事之后和别人讨论时都能重新感受到当时的体验,这样的效果只有极少数带有枪战或者其他暴力元素的电影能做到,如《石破天惊》,《教父》和希区柯克的一些经典作品。相比绝大多数电影,无论平庸还是很多已经被定性为“经典”的作品,他们的暴力很多时候像是为了暴力而暴力,只有纯粹的视知觉体验,而没有深入心灵的震撼,莱昂的每一枪都恰到好处,每一枪都在最合适的地方打响,尤其是电影的最后一枪,把它评为电影史最难忘的决斗,最震撼的决斗丝毫不为过,这一枪不但是一个复仇故事的高潮,也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在那一枪背后人们感受到的不只是电影的故事结束了,而且是英雄的故事也结束了,因为时代正在变化,英雄们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这一枪结束的是一个故事,一个阶层和一个时代。这是西部往事给人持久震撼的地方之一,西部往事的伟大还有很多。

那导演和他的团队是如何做到的呢,那些同样境界的经典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部电影的伟大和艺术效果绝不是一种手法和某一个元素的功劳,但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旨,而且我之所以会问“导演是如何做到的”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自己也搞不明白,所以本文只从一个我稍微了解点的地方来入手:场面调度。

《西部往事》的场面调度是殿堂级的,足以和任何一位调度大师较量一番,它的艺术效果,和令人挥之不去的史诗气质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场面调度,和为数不多的经典一样本片中的调做到了真正的“电影表达”,做到了只有电影能做到的效果。塔可夫斯基问:是什么元素区分了电影和其他艺术?我可以回答这篇影评里试图分析的元素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任何其他艺术都无法模仿的元素。

《西部往事》的史诗是随着女主角的到来而展开的,前面的25分钟更像是一个独立的序幕或者人物交代,文明的冲撞和它带来的戏剧冲突是伴随着女主角代表的现代文明的侵入展开的,这一点观众也能明显感受到,那导演是如何让观众感受得到的呢?

25分钟左右火车驶入甜水镇,镜头上摇展示火车站的景象,这种用摇镜头来展示场景的手法《美国往事》里也有,时代感和史诗感就是通过这样的场景展示体现出来的,因为电影是用来看的,你得让观众看到那个时代是什么样的,他才会被代入,下面我们就继续分析导演让我们看了哪些东西,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

乘客和牲畜这些元素营造了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真实感极强,这一点是不用说的,直接看图就能感受到,说是说不出来的,视觉传播才是最古老最深入人类基因的传播方式,语言带来了方便但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限制和麻烦,这一点下面会展开。

女主角看的这个镜头一是人之常情,二是表明她是初来乍到同时这个新地方给了她一定程度上的惊喜,当然这也是为下面的反讽做铺垫,这其实是荒蛮之地,会让女主角感到失望,但其实这个荒蛮之地有着无尽的财富等待开采,女主角这类文明人就是负责将荒蛮变成文明的。

接下来又是一组类似的镜头,镜头随着女主角的走动一步步展示火车站的众生,进一步通过视觉展示西部的生态,这在后面运用的会更加频繁。

女主角四处张望就是不见来人,从上一篇影评我们知道,来接她的人已经死了,女主角等不到他们了,她能等到的只有失望,这种失望同样也是利用空间的视觉原理展示出来的。

先是一个带有欺骗性的视线顺接,女主角抬头望着什么,下面一个镜头是车站上的表,根据视线顺接原理观众会自动完形(脑补)知道女主角在看表,当观众这样想时,导演就可以利用这种心理现象进行欺骗,这种欺骗是为了表现时间的流逝:女主角看表说明了她已经等了很久了心情失落,那么这个很久和失落如何表现呢,导演把镜头切回女主,画外那专属于女主角的伤感配乐响起,这是对人物内心的注释,然后又是一个视线顺接,导演在这里开始玩欺骗了,女主角看了一下表 。

镜头再次切回女主角

然后下面是一个全景镜头:

空间中人物的减少了,只剩下了女主角和车站工作过人员,说明时间过了很久,时间的变化通过空间的变化展示出来,这不是手法而是物理常识,而在女主角看表前,车站里还是人来人往,等镜头切回时时间已经骤然变化,这就是利用视线顺接挑战时间,要表现一个人看一个东西,要先拍他看,再拍他看到的东西,观众就会联系上下文认为他在看那个东西,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不接他正在看的那个镜头,我们可以接其他空间里的东西,或者接这个空间里另一时间段的东西,比如本片中,女主角看表时,时间还停留在上一秒,接表时这个表可能就已经是几个小时后的表了,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上面的那个全景镜头,车站里的人已经走光了。这就是利用剪辑挑战时间,其实还可以挑战空间,如我刚才说的切到另一个空间;另外还可以同时挑战时间和空间,前一个镜头是他在看,下一个镜头切到另一个空间里的几个小时以后的事物,这在《辛德勒的名单》中就有运用,不再展开。

本片用这一手法一是可以详略得当,二是可以一下子给观众一种时间变化的感觉,感受女主角失落的心境。这种对时空的挑战只有电影能做到。

女主角看到没人来,只能一个人走,从演员的表演中我们能进一步感受到电影的情绪,一部真正符合电影语言的作品的情绪一定是通过视觉传达的,这种视觉表达也最符合我们的生活体验。我们被电影感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看到了电影里的情绪,比如一个人在伤心,低着头不说话,这种伤心的情绪很快就会传递给我们,这里的女主角情绪也是这样传递给观众的加上如泣如诉的配乐,情绪渲染浑然天成。

镜头随着女主角移动,女主角进入火车站工作室,镜头没有切到人物空间就让我们知道了空间发生的事,而且省略了对话,我们听不到画面中人物在说什么,但观众都能明白发生了什么,观众之所以能明白是因为这是最古老的传播方式,后面会展开。

女主角穿过房间,镜头上摇展示女主角所处的空间,镜头依然没有切换

这是一个调度非常复杂的长镜头,没有任何切换完全通过调度进行信息选择,景别不断变化,而且跨越3个空间,达到了和蒙太奇类似,但视觉体验却完全不同甚至更高一层的效果。足以说明导演对镜头内部蒙太奇的理解的和出色的调度能力。

本段中时代感,情绪都是靠视觉而非语言表达出来的,这才是最接近电影本质的镜头语言。这也是用调度而非语言表现信息的第一例,在后面的故事中这种手法还以同样的形式挖掘出更深刻的内涵,表现出更苍凉的诗意。

接下来女主角坐上了马车,导演借女主角眼睛进一步展示西部社会生活状态,西部的生态正像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般徐徐展开,一出史诗即将上演,这段戏依然没有台词,因为不需要。

16年大火的美剧《西部世界》在展示游戏世界场景时,也用到了这些手法,这些手法并非莱昂内独创,但莱昂内却用出了自己的意境,加上埃尼奥莫里康内如抒情诗般动人的音乐,整场戏观赏下来令人心神动摇。不过这里有一个疑问,无论《西部往事》还是《西部世界》还是其他西部片,都用过同样的手法展示民间生态,但为什么只有《西部往事》有这种历史交迭的沧桑感与孤独感呢,这可能牵涉到表现水平和“整体与局部”的问题了,虽然元素相同,但由于他们处于不同的结构当中,因此给人的感受也就不同,整体是大于局部之和的,而且局部起什么作用也取决于其组合的结构形式,在西部往事中,环境的描写都是为了突出时代格局的变化,主角们又被通过各种细节暗示成不为文明接受的边缘人,因此就显得与环境和时代浪潮格格不入,而这些整体的感觉正是通过这些一个个的视觉的,戏剧的元素表现出来的,所以说整体是靠局部来完成存在的,但整体的效果和局部的效果取决于整体的形式系统取决于局部以何种形式系统被组织起来,这些都是我研究出来的啊,严禁抄袭,因为索绪尔未必看过《西部往事》,即使看过他也没有用他那一套去分析过,所以我说是我研究的也不为过。

回到电影上来:

女主角乘坐马车途中遇到修火车的工队,这也是为后来的戏埋伏笔,火车正在修建说明文明正在袭来,这是一部西部开拓史;另外不断地在人物周围营造这种带有时代感的细节,一来烘托了母题,二来不断蹦出的细节还可以散发出史诗的味道,从形式主义理论上上来讲母题正是靠带有母题的元素不断重复展示而隐喻出来的。

下面是一个绝顶高手,也是本片第三位男主角的登场,这个高手武功有多高,从他的奖金就可以看出来。在莱昂内的《黄金三镖客》中,第三位高手武功已经够高了但他的悬赏金额才2000美金,而且永远到不了3000,而我们的这位夏恩同学直接是5000美金,要知道这可是19世纪。高手的高依然是通过纯视听手段展示出来的,如果非要找和文学的共同之处,只能说是高手都是通过对有关事物和人的描写衬托的,但这也太牵强了,因为如果说这是模仿文学,倒不如说大家都在模仿生活常识,生活中知道一个人很牛逼不也是对比吗。

女主角正在驿站歇息,突然画外传来一声马嘶,镜头切到了门口,暗示声音来自门外。

紧接着传来了枪声,屋内的小伙伴们惊呆了,导演插入几个小伙伴们震惊的镜头,这也是用视觉表现信息,和前面一样要表现伤心,就拍演员伤心,同样的要表现震惊就拍震惊,观众是画面内容带来的情绪被感染的。

这几个镜头是通过旁人的反应来反衬外面的无名高人的强大,导演为了幽默还插入了一个老太太的反应,枪声把老人都吵醒了

这时外面发生什么我们不知道,几个人在开枪我们也不知道,开枪者是好是坏我们而不知道对第一次看的人来说这是悬念,当然对于看过的人来说就不一样了,他们看到的是另一种快感,他们感到的是一个自己已经认识的高手在大展身手时散发的帅气。看得遍数不同快感和G点也就不同,当然这是对于好电影来说,普通电影看一遍还行,两三遍估计就吐了,烂片嘛一个镜头就干哕了,两三个镜头就真哕了。

紧接着,枪声结束,淡淡的,带有一丝悬疑色彩的音乐响起,画面归于平静

一个人进来了,一开始显得很狼狈,但当他抬起头后,灯光把它本就粗犷的脸映衬的更加狰狞,此人是正是邪又加了一层疑问,而当他抬起头的那一刻,那专属于他的音乐也响起来了。

而当他进来喝酒时我们才看到,他手上戴着镣铐,说明他是个逃犯,刚才的枪声说明他越狱了,至于他是如何成功地戴着手铐打死押送他的警察的,我们不知道,我们只需要知道他做到了而且是带着手铐就团灭了押送他的特警小分队,这说明此人绝非等闲之辈,后面会继续证明他的牛逼的。而且在后面看了他一个人团灭弗兰克一只小分队后,我们也能理解他为什么能成功逃狱了,这里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时候有些戏我们不知道怎么拍了,那就不拍啊,侧面省略,还显得你水平高,比如这场越狱,我们也可以认为是导演是在不知道怎么拍了就选择了侧面描写,啪啪几声枪响凑合一下就完事了。就和我写剧本有时用平行蒙太奇一样,妈的,有时候实在编不下去了,就换个线继续编,等这个新线编完了,再跳回来旧线,但由于我用另一条线把这条线代替了,所以这条线就不用写了,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直接省略,而且丝毫不唐突还显得有水平,多省事。

高手喝酒时,突然旁边传来了那熟悉的口琴声,导演用了一个特写展示正在喝酒的高手的眼神变化,说明高手注意到了。而要表现高手注意到根本不需要文字,一个眼神就够了,这是生活,这就是电影思维,电影直接展示生活。

这个镜头真是碉堡了

俗话说一个村不容俩装逼的,高手心中OS谁特么在劳资装逼时跟老子抢着装逼,于是他放下了酒瓶,准备操事

高手顺着琴声走过去,暗处坐着一个吹琴高人,二人转在画面中一人在明一人在暗,形成了极佳的视觉对比,这也是在画面上强调二人的对峙。

阴影中果然有一个吹箫(琴)高人,此人,莫非是桃花岛主。

在这一刻,两名绝世高手相遇了。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么重要的高手对峙,导演会怎么拍,我就不写了,否则就把那种美感完全给解构了。

再次说明真正符合电影本质的作品语言是表现不出来的,就像一道可口的菜,论你文笔再好,读者也不可能感受到吃的到嘴里的那种快。

为了不剧透,我们直接来看电影结局之后的尾声,这也是全片史诗情怀的最高潮,来看看这些情怀和气质是如何通过调度来呈现,顺便解决前面遗留的传播学疑问:为什么不用台词效果比用台词更好。

电影越往后发展,个人和时代这股对抗力量显得越明显,文明的入侵感越来越强,这剧情点都是靠视觉信息和极少的台词暗示出来的,比如决斗前男主角和弗兰克的会面,此时的甜水镇已经今非昔比,火车的修建工作如火如荼,导演在人物周围不断营造出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侠客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里也告诉创作者一个道理,观众接受信息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文火慢炖,在不断重复不断暗示中观众才会感受到你想要表达的信息,很多初学者写剧本特别懒不愿意多暗示自己的信息,这样做是非常堕落而愚蠢的,敷衍了事伤害的不是观众而是你自己。不信的话看看西部往事中,火车出现了多少次,铁轨出现了多少次,铁路修建的画面更是贯穿全片,只有这样才能让时代更迭的感觉笼罩全片,观众才能真正和主人公一样感受到被文明压榨到不剩一点空间的边缘感。这是题外话。

在弗兰克和主角的对话中,导演依然没有将人物与前面的空间隔离,铁路的修建画面一直作为人物对话的背景,让人时刻都有一种时代正在崛起的感觉,而这样才能与对话的内容形成对比进而表现出侠客阶层的没落,这一点需要画面与台词的完美配合,这段对话写的相当精炼而令人感慨,这是一种发现自己被时代所抛弃的孤独感。

不断出现的铺路场景让观众感受到,未来就在侠客们身边

弗兰克来找男主角

男主角:你终于发现自己不是一个生意人了(言外之意:我们不适合资本的时代)

弗兰克:Just a man(直到现在才知道自己只是个普通人)

男主角:(发现自己是)一种古老的物种

男主角看了一眼正在施工的队伍,视线顺接插入施工队,这也是再一次重复母题,初学者一定要记住:没有重复就没有母题,当然重复不是重复同样的内容,而是不断通过各种带有母题的细节重复暗示。

画面依然是施工队男主角的声音变成画外音

男主角:其他的莫顿(片中的大资本家)还会到来,把这种物种消灭的一干二净

弗兰克:未来跟我们无关,现在也与我们无关,土地,金钱,女人都与我们无关……

《西部往事》的对白很少但每一句都相当精彩,可以专门撰文分析不在展开。

接下来便是全片最大的疑问解决的时刻,完全通过视觉表现,文学思维是无法创作出这样的情节的,文学也无法表现真相揭示时的震撼,因为这是纯粹的视觉思维,为了不剧透就不展开了。

决斗过后男主角准备离开,这时全片沉浸在一种巨大的伤感与孤独之中,这场离别不只是和女主角离别,而是和整个时代说再见,这就是《西部往事》达到了其他西部片达不到的高度的原因之一,好的电影英雄总要离开公主这样才能体现出独行侠的孤独感,《西部往事》的离别是双重的,是一种更为彻底的离别一种更为深远的孤独,以往的西部片男主角纵马前行离开的只是女主角,而这次他离开的是一个时代,是与历史的诀别,这种孤独是无与伦比的。表现此类情怀的有很多,未见出其右者。

决斗结束,男主角进入女主角的车站,埃尼奥莫里康内的灵魂吟唱再次响起,直击观众灵魂,男主角收拾东西,导演用了一个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构图完美展示出了这种离别的情绪。

三个人在画面中的关系和演员细微的表情动作已经超越了语言,这就是我前面一直说的“比语言传播更古老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在生活中的运用广泛程度丝毫不亚于语言,甚至很多时候在生活中,这些无声的段落营造出了更多的信息,比如你和你男朋友坐在屋里吵架后的沉寂;比如老师发火后班里的沉寂;比如很多尴尬的,感动的场景;比如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动作,眼神;比如你想去朋友家蹭饭,结果一进门发现气氛不对劲,虽然朋友和他老婆都看起来很热情,但更多非语言的信息比如他们的不自然的小动作,强颜欢笑的表情等等,都告诉了你今天来的不是时候。这些东西不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却超越了千言万语,而且这种传播方式没有门槛,人人都能理解。

语言传播想要表达复杂信息,其表达方式也将变得复杂,而且加上语法对思维的限制和语言自身永远暧昧不清的特点,使得语言的使用与互动有了很高的门槛,对方能不能听懂又取决于对方的知识文化水平。但纯粹的动作之类的东西是没有门槛的,不需要经过特殊的教育,只要体验过生活就能心神领会,这是语言没有诞生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必须掌握的技巧,这是比乔姆斯基语言基因更古老的基因,它曾经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存在,而且永远不会被语言取代。

电影思维不同于其他艺术思维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电影不需要描述,不需要用其他媒介和传播方式加工,摄影机能完整的直接记录下这个完整的空间和空间里的动作,文学却要描写,用各种各样的细节,雕塑,美术也是一样,只有电影更接近与原本的真实,电影更加接近生活,生活的细节他可以真正做到直接展示。这就是巴赞为什么说电影艺术不是模仿现实,而是现实模仿了电影,他的意思其实就是电影直接创造了真实,这也导致了电影和文学注定不同的思维方式,电影的加工和文学的加工截然不同,电影只截取(剪辑:组织和截取时间,调度:组织和截取空间)不需要描述编码和转化,而文学呢?如果有兴趣可以思考一下用镜头要表现我前面说的蹭饭的场景怎么表现,用文字又怎么表现,看看思维方式是不是不同。

再者,从真实性上来讲电影也是虚构,但同样都是虚构,电影有着更加接近真实的逼真性,画画画的再像,雕塑做得再栩栩如生,文学描摹的再身临其境都不如电影更加接近真实?

7 ) 西部式古龙

男孩子们热衷的东西,我自小就不热衷,比如枪械、比如足球、比如西部电影。如今我能够记忆起的西部牛仔,似乎还是童年时所看过的一部科幻片中(《血洗乐园》?),未来游乐园里失去控制作乱的西部牛仔机器人。之所以记得,还是因为当时看起来相当伟大骇人的特技——牛仔们的脸缓缓掀起,露出脸面之下的机械零件。

所以我的西部片启蒙,由这部《西部往事》开始。几年前看过克林伊斯威特自导自演,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的《杀无赦》,那是一部非常灰暗、无所谓好人坏人的反西部片,只能说是例外,并不能留下太深刻的印象。相形之下,《西部往事》的世界便单纯得多,善恶分明,因果循环,好人和坏人们在西部苍茫的黄沙和戈壁间用枪的速度来决定生死。枪是一切的主宰,倔强如Claudia Cardinale饰演的万人迷寡妇,最后一颗心也是系在了枪杆子最大的那个复仇客身上。可惜人家不理,浪迹天涯去了。牛仔们消逝,西部才能够进入轰轰烈烈的后工业时代。

这些都是题外话。连大名鼎鼎的Ennio Morricone为这部影片作的不朽配乐,也是题外话。太多人说过了。看《西部往事》,最大的感触,便是:还好有它,不然何来古龙?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1968年上映的这部电影,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了当时刚刚度过而立之年的古龙,但《西部往事》一开场,中国人所熟识的古龙风格便扑面而来,你根本就无法回避二者之间的血缘关系。这一开场,实在惊艳:三个枪手驱走了车站里的老头和大妈,伏击刚下火车的复仇客,接近于20分钟的时长内,从极静到极动,从等待到爆发,最后复仇客三枪撂倒三人,电光石火之间,高手风范立现。

我可以试着模仿古龙的笔法,再现这一开场:

夕阳西下。
车站在夕阳下。夕阳下只有这一个车站,天地间除了满天的黄沙,仿佛只剩下这一个车站。
万里荒漠。王老汉的眼神,也因为等待而变得逐渐空落。身边的厨娘,用布条驱打肉砧上盘旋的苍蝇,“噗噗”有声。
二十年来,这似乎就是车站里唯一的声音。虽然偶尔有客,腰胯双枪,从王老汉手中用两块大洋换走一张车票,踏上火车,自天涯之尽头往天涯而去。但他们只是过客,对于王老汉和厨娘,是可忽略的动静。
而今天,今天在王老汉的预感中,有事发生。发生的事,足以改变这个车站二十年不变的沉寂。
他在等。等什么,他亦不知。

这时木门“吱呀”张开,一袭黄衫裹一大汉的身影,随着尚还暴烈的阳光和沙尘而入。这一刻,王老汉明白,自己错了。
错得厉害。
来客是个煞星。身上杀气逼人。尽管逆光,看不见来者的面容,王老汉也知道,这是个刀头上饮血的主儿。
来者巍然不动,帽檐下的目光,昏暗中灼如烈日,死死盯住王老汉。
杀气愈重。不知不觉中,王老汉发觉屋内还多了两人,全是黄衫一袭,一个枯瘦如古树,一个黑壮如山。
“啪”的一声,厨娘手中的湿布条失手落在地上。
背朝大门的她,竟也被屋内突然漫进的血腥气息所骇。
屋内五人,一时间全都凝住。

王老汉想说话,却张口结舌,吐不出一字。
他脸上刀刻般的皱纹紧缩,像极一颗快要被砸开的核桃。
三大汉仍是一动不动,死死盯住他。

短评

真真的看不下去啊~

4分钟前
  • 全是妖孽哇
  • 较差

古龙式开头

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Great】本以为《黄金三镖客》那种史诗级别的西部电影已经很难再去超越了,没想到莱翁内这次整了个更“史诗”的作品出来。无论是戏剧内核还是视听层面都高于《三镖客》,配乐也算是莫里康纳的巅峰了吧。当然在影像节奏上要比《三镖客》更加缓慢而不知所踪,在很多人看来算是缺点,但莱翁内的“慢”是在镜头语言下所精心构造出来的极端氛围营造,每一个镜头,每一个音符都在不断撕扯着观众的神经,并在某一刻完全喷发,形成极致的观影体验。打个比方,《西部往事》于西部片就像是《无间道》于港片,代表了各自最高也是最后的巅峰吧....

9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谁会信一个穿着吊带裤却系着皮带的家伙,他连自己的裤子都不相信。” 莱翁心中的西部“武侠”世界,凝重肃杀苍凉寡言,手起刀落一念间,万里狂沙万里仇。很难简单定调本片的价值,贝托鲁奇笔下强悍的女性角色,蒸汽火车将要带来的外部文明,已突破了惯有的西部元素。

13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每一个镜头仿佛都有历史的厚重感

14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推荐

看完才知道原来莱昂内并不是技止于镖客三部曲,像他的其他电影一样,没有谁是完全的正义,也没有人是完全的邪恶,也许这就是真正的西部吧。镖客三部曲的口哨、西部往事的口琴,简单的东西在莱昂内手里变成了表现的最好的工具,经典无误。

15分钟前
  • madaoooo
  • 推荐

当年影片在美国上映时,曾因为片长过长而被片商修剪,导致故事架构含混不清,语焉不详

20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彻头彻尾的男人戏,厚重的历史感,绝对地潇洒。大漠黄沙,悠扬琴弦,轻轻的来了,轻轻地走,不带走一个女人。8.4

24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这里将成为一个美丽的小镇,甜水镇;-我希望你将来能回来;-someday…” 太慢太冗长,也没有引起共鸣的故事,近3个小时,很难入戏、很难坚持看完…音乐悠扬大气跌宕,剧情实际没如此澎湃,所以这片好的只有配乐了…

29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在这里,电影是时光倒流的魔法

34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在五六十年代美国西部片渐渐式微之际,创造了“意大利式西部片”的奇迹,一定程度上重新振兴了“西部片”这个被安德烈·巴赞称为“和电影同时诞生的类型片”。

39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好看到哭,补回了去年9月没能去上海莱昂内影展的遗憾。出主题音乐时,一阵感慨:武侠片就应该这样开场啊,狂沙十万里。出大特写时候,有个妹子的身影从银幕底下晃过,对比好强烈。在凝视的目光中,无论正派一方还是反派铁路先生,人们对这个(西部)世界充满信念和希望,等待着火车进站(到来)

43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我靠啊太牛叉了……

46分钟前
  • Touma
  • 力荐

有两种片子能让我无话可说,一种是平淡得要命的片子,另一种,就像是这部片子……

50分钟前
  • 雲無憂
  • 力荐

莫里康内的音乐好是好,但有时候太抢戏。黑泽明的决斗场面经常只有风声和喊声,却更为动人

51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未来与我们无关,现在也无关”

54分钟前
  • 请尊敬王道长
  • 推荐

看到这部其实就已经可以看到后来《美国往事》的影子了,传统西部片里个人英雄主义的浪漫完全消解,核心驱动力其实是一种拓荒者的现实野心,但又与牛仔们那个时代的情怀多少掺杂在一起,最后离开与死去(更彻底的离开)也意味着为新时代来临让位。所以归根到底这是一种充满希望的叙事,但到了《美国往事》时,就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了。莱昂内能够不断突破套路,不断探究更深,尤其还是通过这种往往容易偏娱乐的类型片,实在太有勇气了。(然而女性角色显然是受时代影响,明显又是一个男性想象出来的女人,不是没有魅力,但是世界上有这样的女人吗?没有,醒醒吧。所以还是得减一星。)

55分钟前
  • 子东文
  • 推荐

我所踏上的西部土地有两段:一段黄沙滚滚扑面来,一段铁轨哐当驶远方。我所爱的西部男人有两个:一个扎根黄土已逝去,一个浮萍漂泊已远去。我所听到的西部声音有两种:一种手抚口琴奏忧愁,一种快枪出鞘斩情仇。我所经历的西部时光有两段:一段如汗液黏着死亡,一段如清水流淌希望。

56分钟前
  • 之晨
  • 推荐

莱翁内才是当之无愧拥有“西部之魂”的导演!日落黄沙,风卷残云,侠肝义胆,快意恩仇。是不是最好的西部片有待商榷,但不论哪方面都我想要的西部片,那粗砺又浑厚的独特气质,久别重逢的感觉,风格道骨兼具,节奏稍缓,但丝毫不影响情绪的释放与氛围的营造,荡气回肠的配乐至少加半星,可够劲儿~

58分钟前
  • 发条橙
  • 推荐

作为一个脸盲症患者,看这种片子压力实在太大了

60分钟前
  • The 星星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