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讲述了格鲁吉亚前摔跤手卡希,从第比利斯前往布鲁克林的布莱顿海滩,帮助他的儿子索索找到解决赌债方法的故事。
生活过得不如意的时候,人就会抱怨,人所有的愤怒都是指向自己的无能。
无论是老头子的弟弟,还是他儿子,他们在不顺遂——赌不赢——的时候,他们抱怨、情绪化,紧接着,他们被驱逐、被警告、挨揍。影片开头的与弟弟有关的那段戏,与后面儿子输掉仅有的2000的那段戏,其实都是在说这个。
而老头子不抱怨。
他的人生,看起来除了曾经赢了几场运动会之外,似乎也是个现实中的输家,但他不抱怨。只见他坐着灵车,调侃着最终还是要坐到灵车后面地到达美国,在此之后,他的命运果真朝着尽头去了。
尽管他是愿意做一切事情来帮助儿子的,但他终究发现自己果真还是无法在不道德、不体面、不合乎法律或者人性的前提下劳动;他推开骚扰、恶心他的老太太的手臂,在不打不相识、不喝不同心的闹剧般的“绑架事件”后面紧接着的宴席上走开,他还从儿子准备开赌的现场走开,从无谓的争执中走开。
但其实老头子也赌,只是他跟弟弟和儿子的赌法不一样:他赌自己有胜算的东西,在真正不得不赌的时候下注。而且他深知赌徒的心态——他的提议之所以会被接受,不是因为他还有套房,也不是因为他愿意输了赔翻倍,而是他已经老了。
老就是弱,就是离输不远。因此他用自己的老下注,引诱对方入场,然后,他以一种看起来没有什么“看头”的方式完成了这场决斗。导演这里先是给了一个远景,然后拉近,观众在这里没能看到“平沙落雁”、“凌波微步”,更别说“降龙十八掌”,伴随着突起的既哀伤又深情的一段配乐,老头子发力了,以他的整个生涯、生命,扭住对手的头颅,朝着一侧的肩使劲,按住,按下,按倒,按倒底。然后,赢了!
老爷子对着上铺的儿子说过,吐气,吐到尽头,几乎把自己弄死,当时儿子也照着做了一下,但显然,这个儿子只是在生物学意义上是他爹的种,老头子的精神他毫无继承,上阵父子兵在这里不存在的。所以老爷子独自去找对方,谈好赌局,然后把一口气用精神憋到底,直到将对手按老实了在沙滩上,他不疯狂,平静地、结实地使用自己的所长,最后做了一回赌徒。
赌博其实一种消费。对于老实人、穷人来说,没有钱消费,却去消费赌博,这是不可理喻的,也难得善果。而老头子最后赌的这一把,既然是赌,就也是一种消费,只是这是他的局,是请别人来消费自己——当富人付钱,他就奉献出自己的最后一场胜利,以某种有尊严的方式,告别这令他疲惫不堪的世界。
他们家参与赌局的战绩,因此变成了一胜两败——也许不对,仍是完败,因为这方唯一能压得住对手的选手,已经退场。
其实是个很简单的故事,不是什么复杂或者巧思的剧本,甚至在赌场老大说自己曾经也摔过跤的时候我就知道了父亲的宿命。 但是就是在平淡简单中,就那么一两句台词和人物的几个喘息声让影院陷入到克制的抽泣和隐约的叹息。 “我摔了一辈子的跤,怎么会不为你摔跤。” 于是父亲就这样死去,带着他寂静,暗藏,深沉的父爱和对儿子的期许死去。 父亲从未有过什么直白的表达,他只是对老婆重复着“我想我的狗”。 对狗都可以热烈,但对儿子只有内敛。 这大概是中国人很难理解的爱,没有语言日复一日地渲染我是为你好或是日常行动用令人窒息的情感倒逼。 运镜,色调倒是都中规中矩,但是音效做的很出彩。无论是从配乐的手风琴或是我不知道是什么的民族感很强的风笛以及老人们的合唱,那种异国人在异乡的艰辛与孤独,不需要悲情地告白,只需要几个小节,音符会告诉观众一切。 片尾母亲在视频通话中哽咽:“他完成了我的愿望。” 什么愿望? “我让他带你回来。” 嗯,他这就回来了。
一开始主角和他的弟弟在吧里看球,大众的印象中这种看球加drink的吧应该是热血沸腾人声鼎沸快要掀翻屋顶的,但奇怪的是整个酒吧除了一个貌似得了甲亢的人在宣泄着自己的快感外,其他人都死气沉沉的,让人感觉这仿佛不是在酒吧而是在看电影。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是这里的人大多都各怀心事,主角是一个顶着冠军光环却生活拮据,在美国的儿子还不争气惹了一屁股麻烦,而他弟弟则是输光了自己的所有钱甚至是住处都没了,所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在不富裕的格鲁吉亚更是被放大。
只身前往美国的主角被安顿在一个群居屋里,这里都是来美国混口饭吃的东欧、中西亚人,有高龄落魄的歌唱家、矮小瘦弱的画家、日夜劳顿的弟妹和身背巨债的儿子,繁华的纽约似乎并并没有如大海一样润泽江河,他们如同一条条小溪,只能靠交叉汇聚、相互扶持才能不被蒸发。有时候我们梦想到达的地方,也许只是另一段痛苦的开始,考上研究生、换一份工作、去另一座城市、进入一段婚姻、移民到其他国家……都有可能不会像你预想的那样美好,反而会带来新的痛苦。
为了多挣钱,主角主动请缨照顾一对7、80岁的老夫妇,然而老妇却当着她痴呆的老公的面上下其手地勾引男主,引起她虽然痴呆但还存有一丝意识的老公和屏幕前观众的极度不适,当人们即将来到生命的终点,一切的礼义廉耻、道德约束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本能让人只想在有限的时间内纵欲享乐,哪怕会伤害到跟你过了一辈子的人。
为了帮儿子还债,主角拿出他的积蓄——两千美元让他还给债主,没想到儿子再被拒绝分期还款后,竟然当着主角和他未婚妻的面开始赌博,主角直接失望地离开,而儿子也在3、4把之间输光了这两千美元,还恼羞成怒怪罪其他赌客,最后他自己还被债主暴揍一顿,输钱又输人。有一句话大家应该都听过:“赌狗不得好死,不值得同情,因为他们一旦上了赌场就六亲不认”。这句话简直是为这个儿子量身打造的。
主角接到另一份活——帮一群女人从哈萨克斯坦人那讨回拖欠的工资,他的同伴绑架了哈萨克斯坦人,但在了解到他拖欠工资也是为了救他的父亲,而他又承诺一定会还钱后,主角就把他放了。主角可以说是这个枯燥乏味又无情冷酷世界里的一束光。
最后,主角为了帮儿子还债,与债主来了一场豪赌,一场摔跤定胜负,要么一笔勾销,要么债务加倍。“永远不要低估一颗总冠军的心”。虽然已经日薄西山,但依然能老骥伏枥,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技巧,他战胜了债主,清楚了所有的债务,却燃尽了生命的最后一丝火,提前与世长辞,甚至没来得及听一首期待的离歌,纵使有着辉煌的青春,却并未能安享晚年。
这是一部没有高潮的电影,像一条平静的江河,观众行驶在这条河里,并不会感受到任何惊心动魄的波澜壮阔,但在河里前进的速度却远比在岸上步行快得多,因此可以快速地将两岸的风景收入眼底——那就是普通人能看到的平凡而又多样的人生百态。
这个电影完整的表达了不需要刻意渲染也能感受到的人类情感。
在看多了用夸张手法反复强调,生怕观者get不到的歇斯底里莫名其妙,突然来个慢悠悠讲故事,让观众自己体会的,有点措手不及(毕竟今天看了五部影展电影),然后有点着迷,即使在深夜也很想一次看完它,舍不得暂停。
在这栋楼里,他们彼此之间有很多的矛盾,可也互帮互助。例如被威胁催给拖欠工资的哈萨克斯坦酒店老板救了癫痫发作的阿姨,被老头放走后想了想又回来带了瓶酒。于是绑的人和被绑的人,又愉快坐一桌吃吃喝喝唱着歌(哈萨克叔的赛马舞太有戏了。
摔跤那场戏看的莫名心酸,这件事的结束也是有点儿没想到。
*唯一想问的是要跟儿子结婚的姑娘,看起来也是不离不弃,那为何需要那身份钱$15,000?
*制片人说这个电影2014年就开始筹划了
*导演说上一部作品是讲格鲁吉亚出国打工的妇女给家里寄钱的故事,这一部就讲了另外一边男人的故事
@第五届平遥电影节本届到目前为止最感人的一部,不长但扎实,从毫不计较的父爱出发,展现了异乡人在纽约的艰难处境,因此偶然的共鸣和理解的达成,那些一起歌唱的时光才显得尤为闪光和难得,片名也点出了不是老爷子的独角戏,也不止于格鲁吉亚人…不知道为啥没有映前映后
虽然结局差口气但还是。在视频电话里看到的丈夫尸体,再也听不到的许多年。海风带走了人们的过去和将来。
《摔跤吧,爸爸!》,《格鲁吉亚人在纽约》(雾)。可以和2020年度爆款旅行文学《失落的卫星》结合起来看,本片多了阿美莉卡这个著名参照系。这些中亚共和国作为前苏联的边缘地带,就像片中的主角一样将近暮年,死气沉沉,生活看不到任何希望,摔跤就成为最后的荣光和尊严。在这片第三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应许之地”、“梦想天堂”,满布的却只有无尽的虚空。
这一家子是不是都有赌博基因,我对好赌之人简直深恶痛绝
老爷子太棒了!格鲁吉亚加一分!
老爷子让我想到了我姥爷。
平静又有力量,真诚而又坦荡。艺术本该这样纯粹,毫无遮掩。
麻了,为啥除了妈宝还有爹宝啊?表面是在刻画主角的心理和移民经历,但其实也是在借主角之视角来写群像,但也都比较浅,情绪有点难落地。
【格鲁吉亚】或许可以看作是对《反派》另种视角的补充,男子气概、摔跤、社群还有诸多的约定俗成与行事规则。即使有债务、帮派与种种困境,在绝境中攫取的人性伦常都让角色更值得被了解;更生动的群像勾勒也相辅相成,互相比试以及最后一场高唱印象深刻。
“医生治不了疲惫”,暮年摔跤冠军,对不成器的儿子和弟弟,一直是毫无怨言地付出,真硬汉,无索取。中欧底层移民,混混、骗子和平民,各有各的难处,所以能把酒言欢,互舔伤口,彼此相敬,悲剧又很幽默。问了在美国取得医师资格证的好友,根本不需要绿卡就能考试,所以这儿子。。。
平静而有力量
老先生站在面前,一个人,就像是贴满了小国小民的全部伤痕,周遭没有可以借力的存在,自己也被抽光了岁月的给养,移民世界的杂烩,就咕噜咕噜炖着那些茫茫然的知觉。天未绝人,人先把路给走绝了,也不是自己走的,但亲人的绝路,也是自己的绝路了,别人都在赌未知的运,他赌的,是已知的命,就那个倒下之前的背影,已够千古。三星半。#VIFF#11
平静而沮丧的牺牲。
70/100这故事是很有意思的:不同文化的“外乡人”因为某种原因聚集在一起,却又处处隔阂。身份认同的问题被巧妙地包装在拳击手的身份和经历之下,而在公寓楼之内的叙事又能由小及大,进而推到更广泛的内涵。喜欢这部电影也许是因为它讲了一个在我们身边也存在的故事。
6.5/10
对儿子的溺爱,对弟弟的关爱,对妻子的疼爱,对狗的念爱,唯独可以忽略自己的存在,世界上这样的大爱深沉的父亲应该很多。
故事内容塞太多,也就一群苏联的人最后在美国唱歌可以看看。
去年平遥放过?居然完全没注意到而错过。片子建构起一个布鲁克林俄语共同体,格鲁吉亚、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移民或偷渡者,聚居在这么一套4号小楼里,却没形成牺牲主人公父子的群像戏。在这个能同一首歌《苏丽珂》的共同体之下,高利贷竟然也能通过另一套共同体语言——摔跤——来予以免除,实在一厢情愿到不合逻辑。
#2021 VIFF Online# 前获2021翠贝卡最佳国际故事片、最佳编剧和最佳男演员,后入围平遥首映单元。男主角真的是个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两届奥运冠军(片中那段资料录像和获奖照片都是本人),之前也参演过申格拉亚的古装史诗片。男主角是不错的,服气;但片子其实乏善可陈,开头“格鲁吉亚”部分似乎有段落是在保加利亚拍的(为了拿基金……),开头的段落基本是废戏(男主角弟弟这个人物此后根本没出现过,以及开头那个冗长的酒吧看球吵架戏导演在想什么啊!跟 后面有一点关系吗?)儿子这个人物也莫名其妙。可能唯一值得看的就是在美国的格鲁吉亚移民社群,以及居然前苏联加盟国(合法的和非法的)移民再次形成的“共同体”(格,俄?哈,乌——连接点是民歌《苏丽珂》啊哈哈哈)。勉强及格吧(居然还能拿最佳编剧????)
第比利斯留住了老爹的一生,约瑟夫的灵魂不时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