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厌女文化下的希望
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任命保守派非裔法官克拉伦斯托马斯为大法官,但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在做背景审查询问时收到俄克拉荷马大学法律教授Anita Hill证称托马斯在数年前作为其上级期间的性骚扰行为。
任命听证会上,司法委员会的共和党议员们并不公正,选择性听取证词,肆意发表攻击证人人格的评论,即便Hill自愿做了并通过了测谎,他们还阻挠其他指证证人参与,而以拜登为首的民主党议员对这些手段几乎未作出任何回应。
Hill教授未在事发后马上说出真相的原因,与其他受害者一样,本就是希望避免这些羞辱和影响,她回了家,收到无数女性表述个人经历的信件。
事实结果是,托马斯成功通过了任命,担任大法官至今。而次年的国会选举,女性当选数量显著增加。
性骚扰和性侵的发生本无关国籍、种族或者政治倾向,但如何对待这类事情区分了你是什么样的政党、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国家。
2016年特朗普当选。2018年中期选举,截至5月,众议院党内初选已有72位女性胜出,其中民主党人62位,而1990年11月总共仅69位女性党内胜出。
2 ) 一波三折观感
看到一半的时候,一度决定放弃这部电影,尽管导演表现得相当谨慎,我还是认为这是一部典型美国主旋律的电影,毕竟有珠玉《聚焦》在前,历史记住感谢的,永远只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我连短评都想好了:1、永远不要惹学法律的女生,尤其是法学院的女教授 2、我还是会推荐这部电影,因而它是一部完美的练听力的电影 3、nice to meet you,cam,it is wired to see you being that serious and speaking rudely
好在当时一边做其他事一边看,就继续看下去了,然后我决定改掉我之前想好的短评,改成:众生百相罗生门,我们喜欢看电影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它往往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所以很清楚可以看出孰是孰非,而现实恰恰是因为没办法百分之百确定,才会有那么多变数,或者真的没办法从表象看出来什么。
结尾的时候呢,我想再改一下我的感受,虽然有点不恰当,但老话说得好,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一件事当时可能是输了,当时就是这样一点点的改变,才换来更加明亮的未来。所以,为自己的信念斗争、为大众博得胜利的人值得尊敬,没有获得成功同样值得尊敬。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电影是很好的,至少很写实的(real 写实)展现了那段历史,以及它的意义,不应该被人忘记
3 ) 关键判决
电影中的精良之作,把令人震撼的历史事件还原地很到位,穿插当年的真实影像,节奏紧凑利索,让观众时刻悬心。电影用相对中立极其冷静的风格,展现了女性长久被蔑视的冰山一角。羞耻的性骚扰事件没有定论,最可悲的是政治角力中只论结果不谈是非更难以改变的丑恶境况。感谢每个时代中敢于发声的人,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名望、生活甚至尊严将社会中野蛮的一面讲出来,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只为让更多的人看到仍存在的那些不公平与不完美。即使是失败,即使被阻挠,但一点点的行为终会带来人类历史上巨大的改变
4 ) 女性之路漫漫其修远兮
作为一部电影的话,因为是根据现实去拍摄,也用了大量的真实素材,所以观赏性肯定会受一点影响的,不过整部电影的衔接都非常自然,并没有很突兀的感觉,我想这就是素材组织的魅力吧,看这部电影更多是以一种观看历史的心情去看,所以也蛮耐得下来看。这真是一个在今天中国也非常现实的问题。撇下电影连带的政治问题吧,我觉得女性被性骚扰的问题应该是被重视的。也许过去我们觉得必须有实际动作才能说是性骚扰,那么今天有了这样的概念,言语上的骚扰也是骚扰。其实今天很多喜欢开黄腔当幽默的人不知不觉也在消费着女性,也可以是一种性骚扰了。生活中的女人,更愿意默默忍受这一切,为了保住工作、名誉、身边人的安全,站起来对自己一点益处也没有,这就是这部电影最感动的我的地方,尤其是最后读信的时候。
法律意识是不断进步的,法律制约人,但必须是为了适应人的生活人们的规范而制定的,因此法律跟随人的进步而进步。女性fight for their rights for so many years,我们有权为自己站起来,我们为自己说话的同时更是保持着这个社会的平衡,现象已经发生,难以视若无睹。
5 ) 判决不如千层浪,关键仍在一石上
借“古”讽今的《关键判决》很有力量,它直接瞄准当今社会竟仍屡见不鲜的性骚扰以及挤兑、歧视,送出了又一击重拳。
其实只要知悉出品方和题材,就知道电影大概会讲什么。黑人,女性,口头性骚扰——弱势群体遭遇强者侵害的真实故事放在HBO,通常会在“政治正确”的道路上走得足够决绝。
所以不难预料的是,电影再“中立”,也会用镜头语言坚决地背离有争议性的政客,而站在更具正义性的弱者这方,重现她维权的艰难与最终的“胜利”。
《关键判决》所聚焦的背景,便是小布什任期内的一起任命风暴。1991年,在克拉伦斯·托马斯被提名为最高法院大法官之际,当年的助手安妮塔·希尔爆出其性骚扰往事。沉默十年后,她在时势所迫下,站到了风口浪尖上指证克拉伦斯。
在那个年代,女性地位仍受倾轧。身为俄克拉何马大学法学教授的安妮塔,在面对肯尼迪参议院办公室调查员瑞奇·塞德曼邀约时也明确指出隐忧——在这种情况下挺身而出,受害人往往被当成恶棍。
何况,一是面对位高权重的对手,二是所历之事并不易于启齿,三是非但没有真凭实据,事情也过了十年。
在听证会盛行的老男人俱乐部规则下,黑人女性受到的掣肘、排挤与打压,可想而知。
事实上,在她站出来指正的过程中,也确实遭遇到许多政治上的诋毁,名誉受损,工作遇挫,甚至连为她说话的同事,也有连带伤害。
所以,并不难理解这位自认怯懦过的人最终选择退出,是为了不愿让更多人劳心劳力,特别是受到牵累,毕竟这场战斗似乎大局已定。
与年初大获好评的《美国犯罪故事》等作品相似的地方是,《关键判决》也着意在颇具还原性的表演中,加入听证现场录像、新闻报道、人物采访与游行示威等大量史料来强化真实的观感。
对于不同团体与个人的言论、立场,包括克拉伦斯镜头前后的沉着与悲愤表现,电影都在着力客观呈现,让二十几年后的观众,也能直观地感受到当年的大冲突。
而故事的实情虽然扑朔迷离得一如罗生门,但在带有倾向性的视角下,电影还是侧重体现了安妮塔这个温和沉着而内心强韧的女人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事端。
编剧苏珊娜·格兰特把当年《永不妥协》的那股韧劲注入到安妮塔这个真实人物身上,而女主角凯丽·华盛顿则把这个角色诠释得非常到位。
逐渐聚拢在她身边的一些斗士,像是调查员瑞奇、教授查尔斯以及老友索尼娅等,颇有《聚焦》团队那种即便势单力薄也要倾尽所能据理力争的气派,非常激励人心。
不过,安妮塔与以往虚构的斗士不同。在最残酷而荒唐的现实面前,她有极其敏锐的触感,知道事情的难,知道政坛的奸,知道舆论的恶,更知道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蔑视有多么深。
知难而退让人无奈,但通过对世道不平的讽刺,《关键判决》展现了雄浑的力道。
西方国家站在如今的文明进度上,对于平权运动的热衷向来让人瞩目。黑人、女性、残疾人、LGBTQIA以及各种遭遇不公的人群,都在不同的故事中挣扎出别样的光彩,也特别鼓舞人心。
《关键判决》也是当中一员。在安妮塔“落败”返乡后,看到了学生对她的尊重,以及满室的信函,看到了默默忍受相似遭遇的收银员视她为替自己站出来的人,那一刻,其实很多事情都值了。
更何况,此后公众对于女性地位、性骚扰等多种权益问题,都有了不一样的深思。这也实现了瑞奇最初的“预言”——“对美国女性的生活产生真正影响”,而安妮塔也正是因为这个理由挺身而出。
不管怎样,每当我们看到不公被斧正的时候,仍会觉得心潮澎湃,并愿意驻足思考。能如此这般,便是这类电影孜孜以求的意义。
(原载于《看电影》APP)
6 ) 什么是性骚扰
开始看的时候,使劲琢磨到底有没有性骚扰。其实看到一半就能明白,因为导演刻意营造的氛围已经暴露了他的判断。女主柔弱而坚持,大法官只会挨家里沉默皱眉。影片结尾说出了答案,此案之后,开始立法,明确规定了性骚扰的范围。
这也是西方价值观的一个基础,任何社会的前进及改革,都是依靠微小的个体不屈的呐喊,从而影响了大众,乃至policy maker。所以,你有不平要说出来,以帮助或者避免更多类似的不平再次发生。
HBO出品,法穆易瓦的特色倒没看出来。改编自真实事件,呈现了一种细密严谨的法律辞令,但这种事当年用电视直播会造成什么影响?直观的感觉是对性欲的污名化。办公室性骚扰取证困难,听证过程演变成了一场拉票的策略演讲,看着角色在规则框架内角斗,我想,是什么让人不说真话呢?人总有自己的生活规划
冷静,睿智,勇敢,坚强…………我喜欢这样的女人。
影鉴@影城,应酬荤段子之类职场性骚扰“小事”引发的种族、性别歧视乃至政治斗争的全国瞩目的真实事件,尽管反抗与变革总是荆天棘地,但由此带来的社会进步的脚步已不能阻挡,希尔教授头脑清晰冷静不歇斯底里帮她赢得了一场属于胜利和伟大的失败,难得没过度用力的HBO电视电影,读信那段太戳泪
全剧最突出的是台词背后的"表达",精准委婉有态度
这个题材很容易就可以多线铺成抓马情绪浓得狗血,所以最后拍成这么一个平平淡淡点到为止的样子确实没想到。伪纪录片的程度也不严重,甚至显得有些没必要,不过那些真实影像中的脸孔令人怀念。卡司绝杀,都是在美剧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脸,细节表情到位。全剧最突出的是台词背后的"表达",精准委婉有态度。
比纪录片多了点演技,作为电影也就是勉强合格了
评论都在说伪纪录片,哪里伪记录啊,并不是真实事件改编插了些真实影像就是伪记录了好吗。整体做得还是很剧情化戏剧化的,但是这个结尾的处理,结合上名字,煽情以及对真实结果的表述,价值导向怎么说呢···真是右啊····
法律不一定代表真相
I watch this because of Brett Kavanaugh. I hope the world and the US Senate can finally show that this world had become a better world after the #metoo movement. And to Anita Hill, what a true heroine.
老美时不时都在犯贱,但很多时候他们却是在以作为人类最认真的态度实践着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那份责任感,哪怕它是悲剧、喜剧还是闹剧,文明,就这么被推进了
非常稳健有力的故事,各种精彩而又厉害的元素搭配由KerryWashington/Wendall Pierce领衔而振奋人心的全明星卡司...提名艾美绝对有戏。不过大量的纪录片/新闻片段在我看来并不是必需(甚至可以考虑重新拍摄)。Kerry演得真的很棒,和“招人厌”的Olivia完全是两回事,演出了Anita本人的力度和感觉。
美国政治的三张王牌:同 性 恋、黑人、宗教。
影片冷峻写实,叙事干净利落,群戏脉络清晰,刀刀切中要害,难得的纪实干货。拍出了戏剧张力,却缺了一些中立性。职场上的性骚扰与下体无关,比性骚扰更令人反胃的,是政客推波助澜、混淆视听的嘴脸,以及根植于骨子里对女性的蔑视。
同样改编自真实事件,美剧《美国犯罪故事》中的辛普森案的呈现,比这个要好得多。同样反射着复杂的种族、政治、娱乐、名人等等各种问题。这部片子没有问向困境。这件事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证据。这也是这一类骚扰案直到现在所面临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下,没人愿意妄下论断。同情是一回事,定罪是另一回事
为了还原历史,本片大量采用的当时的新闻报道素材,风格写实,却也并不枯燥乏味,凯莉·华盛顿表现不错,但《丑闻》后无论看她的哪一部作品,都无法不去注意那颤抖的嘴唇…
一件轰动全美影响深远却至今没有定论的政治悬案,全片节奏很棒,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真实新闻影像快速穿插的很精确,群戏很有张力,情绪都很到位,导演把控的不错,虽然立场还是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但也不失公平,也算还原的很翔实,这件看似没有赢家的案子最大的好处就是对文明社会的推动作用。
女主演得实在是克制,带有知性的那种不多赘言,非常让人欣赏,也更容易相信这个罗生门事件中,她才是正义一方。史料也在堆叠,但就像《美国犯罪故事》那样,还原度高之余,都是震感观感的辅佐。西方国家站在如今的文明进度上,对于平权运动的热衷向来让人瞩目。而我们尚能看得心潮澎湃,是意义所在。
(6.0)托马斯大法官提名时的骚扰事件听证会,HBO电视电影,不知道怎么会有人认为这是纪录片的。由于某种在我们自身及社会中长期存在的因素影响,在电影或者更多艺术形式中,当你把个体和政府摆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较量看似公允地让观众自己判断时,其实倾向性就已经出来了。
尚未撼动而已,女人们不要放弃,我们滴水穿石。金句一则:So much power, so little leadership. 这句话是说给美国现任总统拜登的。
虽然影片对托马斯法官的形象塑造保持了公允的态度,然而导演并未掩饰自己的立场,坚定地站了希尔博士的队。而对于在事件中充当搅屎棍的政客们,导演也没吝惜镜头,一张张唯利是图的丑恶嘴脸,比性骚扰这件事本身更令人作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