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子(柿园玲佳 饰)和母亲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母亲常常徘徊在不同的男人之间,每天都喝到深夜才回来,友子虽然年幼,却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某日,母亲在丢下了生活费后又不知所踪,无奈之下,友子只能找到舅舅政男(桐谷健太 饰),暂时住在他的家里。
在舅舅家,友子见到了政男的同居“女友”伦子(生田斗真 饰),伦子虽然拥有着柔软的胸脯,却是个货真价实的男人。在友子面前,伦子展现出了无限的温柔和体贴,渐渐让友子找回了缺失的母爱,三个人组成了一个奇异却充满了温暖的家庭。可爱乖巧的友子让伦子渐渐产生了想要将她永远留在身边的念头,可就在此时,友子的母亲回来了。
最精彩的部分是最后的片段,包括了母亲、女儿、女儿的女儿和跨性别女性,是结合当下很有助于人思考的一个片段。在这一段里,我大脑不断转换立场去思考。很喜欢“女儿”的几句话:我是母亲,也是一个女人。“女儿的女儿”指责她的母亲不为她做便当,不照顾她时,我心里强烈的不适,冷静下来发现这些抱怨我对我妈也有过,而我现在之所以不适,是因为我从“女儿的女儿”的阶段正在走向传统认为该成为母亲的年纪,所以很羞愧地坦诚我对母亲的偏向和理解可能不只是由于思想的开化,甚至更多的是立场转化后自我保护的折射。然后,在这种转换立场思考之后,我只能粗暴地得出一个适用于我的结论:对我来说,成为一个母亲和做一个女人是无法兼得的。 在这种思考下,电影的主角“跨性别女性”让我觉得很傀儡,它电影里触及到了一点这一群体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问题,但是很浅。电影里的跨性别者她成为了一个女性,一个可以成为“贤妻良母”的女性,一个把成为母亲当做作为一个女人的主体的人,很难评,她们有她们的困境与痛苦,可是她们可能真的无法共情到生理性别为女且女性气质明显的女性。 当然,我还是对这个部分了解不深,所以多说显得无知和说教
《人生密密缝》内容、主题不赘述。分析一些有韵味的场景。
一、季节与友子的心境
1.妈妈离家出走后,友子来到住所附近的桥上。远景,春寒料峭。河两岸树木依旧枯枝,还未结苞;桥下的河水好似刚刚解冻,潺潺流动。暗合友子无助但习以为常的心境,也预示了接下去展开了新的生活。
2.友子和舅舅、伦子去赏樱。远景,初春。樱花盛开,绚烂如霞。三人的关系融洽、心情愉悦。
3.友子遭到同学嘲弄后,又来到住所附近的桥上。远景、仲春。樱树已有绿叶生发,樱花飘零。友子情绪低落,烦闷无人诉说。人遇到挫折、不幸时,尤其孩童,最希望获得抚慰的还是亲子关系吧,所以才出现友子误以为妈妈回来的镜头。
二、友子吃饭团的镜头
1.第一次拍摄友子吃饭团的镜头,友子背对镜头,镜头缓慢推近。看不到友子表情,但通过她拿起饭团,撕掉包装纸、揉搓包装纸、扔掉包装纸一系列的动作,及估计是导演特意放大撕包装纸、揉搓包装纸、牙齿咬嚼海苔的刺耳音效。暗示了友子心情压抑,及对饭团的厌恶。
2.第二次牌是友子吃便利店饭团的镜头。中景缓慢推近景,友子正面。友子拿着饭团先是好像愣住,看着手中的饭团思忖良久,放佛在努力克服对饭团的生理厌恶,最后决定再次尝试吃掉它。但失败了,她忍不住吐了出来。就好像她以前将对妈妈所有的不满都默默吞食了,但经过与舅舅与伦子的相处、交流,她已不想再压抑自己。
三、沿袭了日剧、日影的风格,影片怎会缺少抚慰人心的食物。
拍摄食物,构图相似,对角线。从开始的单调冰冷(饭团)到精致可爱(炸鸡、便当)再到丰富温暖(火锅)
四、色彩的运用
1.红色:友子妈妈离家出走,她只好到书店找舅舅投靠。镜头中友子旁边出现了醒目的红色防火警示,这大概也是对友子心理状态的描述,妈妈又一次离家出走,她幼小的心灵已快到达崩溃的边缘。
2.黄色:伦子第一次给友子做的便当,放置桌上,旁边出现了一个黄色的水壶;之后友子带着便当来到户外石凳坐下,准备食用,凳子上有水壶;伦子回到家中,发现桌上未吃完的便当,水壶在旁。黄色有预警的作用,预示有危机出现。果然友子吃完便当拉肚子了。(此场景的光线也很平淡。)
3.粉色:还是小男孩都伦子上体育课后受到了同学的嘲笑,回家躲进自己的房间。导演切换不同机位、时间让我们看到他房间的环境及物品。最明显的是他的用品很多都是粉色系,粉色的耳机、粉色的日记本、粉色的靠垫、粉色的置物筐、粉色的梳子、粉色的镜子、粉色的剪刀、粉色的首饰、粉色的毛毯、妈妈粉色的衬衣、粉色的裤子、粉色的枕头、粉色系的床罩。导演多次反复强调粉色的存在,表明男孩性别认同的问题已经很明显,每日为他打扫清洁的妈妈并非不知晓,只是妈妈不愿主动戳破,而是耐心等待孩子敞开心扉倾诉。好温柔的妈妈!
五、阶梯
1.第一次出现阶梯,小海坐在友子住所门外的阶梯上等待她回家,但友子对待小海蒂态度很凶,此时友子还不知晓妈妈离家出走。机位在阶梯下方向上拍摄,阶梯被光线照射,在小海旁边出现了一个大大的类似于十字架的影子,很不祥。小海热切希望与友子一起玩耍,从简单的对话中,可以得知他们之前应该是好朋友,经常一起玩。或许是同学发现小海的性取向后孤立他,友子为了表明自己不是另类才疏远了他。
2.第二次出现阶梯,小海似乎没有计较友子上一次回绝他的态度,又在阶梯外等候友子从住所出来。小海邀请友子一起玩游戏,友子依然回绝,而且比第一次更决绝。小海情急之中,脱口而出友子妈妈离家出走的事实,更加触动了友子心事,愤然而去。机位依然是从阶梯下方向上拍摄,光线不如第一次出现充足,但依然可以看见阶梯上方还是有个类似十字架的影子。
3.第三次出现阶梯,友子因为同学知道了她有一个变性的家人而受到嘲弄,她误以为是小海散播,愤而斥责小海。友子受不了同学异样的眼光,逃出来学校。友子来到小桥,误以为看到了妈妈,跑过阶梯去追寻。机位由阶梯上方向下拍摄,阶梯右边出现了墓地,不详征兆已经很明显。(其实第一次看影片,由于注意力都在奔跑的友子身上,并有注意到右边占三分之一画面的环境)
4.第四次出现阶梯,友子与舅舅、伦子、甚至伦子的妈妈、妈妈的男友都相处的越来越融洽,她也开始编织,这让她转变了心态,打开了防备的心灵。再一次看到坐在阶梯上的小海,主动问他要不要一起玩游戏。但此时坟墓已经占据了二分之一画面,似乎死亡越来越近了。没过多久小海就自杀了。
六、小毛巾
1.深夜友子躺在被窝中无法入睡,等待妈妈归来。她手中紧握着一条小毛巾。这可能是她小时候喝奶时使用过的,留有妈妈的味道。嗅觉器官是人类最早形成的器官,与大脑的负责记忆的区域联系紧密,因此气味是最能触发回忆的。
2.留宿舅舅家的第二天清晨,友子从熟睡中醒来,手中依旧紧紧握着小毛巾。
3.友子吃了便利店饭团,恶心得吐了。甚至晚上做噩梦,梦到妈妈哄她吃饭团。惊醒后她求生般的吸着小毛巾的味道,似乎想要确认什么。伦子将友子搂在怀中安抚,她也没有松开小毛巾。
4.社工拜访舅舅家后,友子意识到自己对伦子产生依赖,她不想离开。晚上躺在床铺,友子翻身,松开了手中紧握的小毛巾,去触摸伦子的乳房,画面形似圣母圣婴像。此时,友子与伦子已产生了亲情纽带。
5.友子妈妈回来了,友子最后一晚留宿舅舅家,她与伦子都难以入眠。友子虽然还是手握着小毛巾,但当伦子不舍她的离开,难过的哭泣,友子立刻松开了小毛巾,钻进伦子被窝安慰她。
6.友子离开舅舅家后,伦子环顾家中,发现了友子遗留下的小毛巾,拾起嗅闻。此时小毛巾成为了新记忆、新关系的承载物。
看了两次。
在看第二次的时候才发现,トモ(Tomo)从那个昏暗、凌乱、无序、孤独的家中出来时,从干枯阴冷的桥上路过,还是冬天。这个面颊鼓鼓的可爱小女孩,流露出和年龄不符的寂寥,像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欧吉桑,扶着栏杆发出意义不明的声响。回荡在空中的音节,像是在说,谁来救救我。
所以从这个早熟而孤独的小女孩眼睛看到的リンコ(Rinko),也许不过是在她原本混沌的世界里又突然闯进来的一抹异色,虽然突兀了些,却更多是想打探的好奇。她睁着黑而圆的眼睛,打探着11岁以后大人的世界,关于男和女,身体和灵魂,胸部与阳具。思春期年龄的孩子,是一只贪婪躁动的口袋,世界投喂些怎样的食粮,它都吃得下。也有一些孩子,他们自己是自己世界的摇摆不定的指南针,世界的磁场和他们体内灵魂的方向出了偏差,比如Rinko,比如看到六年级的大野先辈心脏会痒的小男孩。
被不器用的母亲周期性抛弃的トモ,爱上跨性别障碍者的牧男,心里住着女孩却错被生成男孩的リンコ,责怪自己无法给孩子理想身躯的富美子,因为丈夫出轨而对孩子补偿性溺爱的妈妈,各种各样的人,杂流暗涌,说到底又都只是平凡人而已,只不过各有各的烦恼罢了。
这些世间百态被荻上直子摊平在阳光下,形形色色的人在トモ短短的人生里交错着,会让人警觉,这许多许多的不如意才是人生常态,几乎咋舌地想,在流水线机械作业的巨大社会机器运行里,平凡的人类除了茶米油盐还要腾出手来,处理犄角旮旯里种种异状,才能使自己的灵魂和身体的小机器平衡运转,实在了不起。
所以后来,看到牧男载着トモ,リンコ挎着女子力十足的针织包,两辆自行车飞快地踩过吹雪的樱花河道,リンコ脸上的神情很明亮,平日为了掩盖与生俱来的男性特征的额发被吹起,明丽的仍然是硬朗的线条已经很难被后天改变,她第一次喊出声音来,不像以往刻意压低柔婉,透出久违的男人沙哑的淘气和好强。她就是她,既不完全是女性,也不完全是男性,只是リンコ而已。心里的触动浪潮一般,又汹涌又纤细,细密地感觉到一阵针扎的疼痛,与伴随而来的欣慰。他们终于第一次像一家人一样坐在树下赏樱,便当盒有トモ最喜欢的酱油腌蛽贝和萝卜干,牧男自然接过リンコ盛在碟子里的下酒菜,リンコ喝了一口保温壶倒出的茶。
也就是这样温情平和的时刻,才足以支撑他们度过不被理解与体谅的时间。神明错置了出厂设定,所以才给了温和坚忍的人们弥补了这些稍纵即逝足以弥坚的时刻。像精巧坠手的砝码,平衡在痛苦和泪水的另一端。
他们都哭得不多,完全不若被生活亏待的人。也不知道在哪里看过,说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的表情,人大多时候是面无表情或者说平静地面对生活的痛击。但真正哭出来时,大多反而是被谅解的瞬间,被拯救的瞬间,被认可的瞬间。比起痛苦,更多是释然的眼泪,比如初二年生的リンコ被妈妈富美子抱在怀里说,没办法呀,伦子是女孩子呢,又比如リンコ假装失去トモ是件乐见轻松的事情,却被トモ的不舍和愧疚得到了一点安慰。
这样的一群人,有血有肉地因为这些笑和泪被联系在一起。笨拙努力地,却无可奈何地被羁绊着。有始终挣脱不了的血缘。世上总有种种的母亲,种种的家庭,因而被造就出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却不期然地打上家人的烙印。リンコ把梦魇醒来的トモ拥在怀里,孩子软绵绵地枕在膝上,抱起来是沉甸甸的。看着リンコ把小小的女孩子用巧力向上一托,让她伏在自己怀里,摸着头发拍着背,怜爱地说还是个孩子啊,那是任谁在孩童时也体验过的母爱的温柔。准确来说,我是在那一刻,忽然觉得生田斗真演得真好,叫人眼睛发酸。
至于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被舍弃的孩子会怨恨,但依然会轻易原谅低下头的母亲。毕竟那些小小的心脏里满怀的,大多是许多许多的与生俱来的依赖,还有臣服于血缘的爱。トモ和リンコ在短暂的交错后,仍旧没有成为母女的缘分。大概是没有办法了,总会有些无法如愿的缺憾。
却也因为这样,令终于敞开心扉的瞬间如此宝贵。在因为被同学排挤而愤怒的时刻,她逃避过,最终会牵起那条连接着リンコ的电话线,倾吐秘密。在目睹リンコ因为户籍性别被医护人员刻意为难的时刻,她织起毛线,“不甘心啊”。这么好的人,该被怜惜的人,根本无错却带着原罪的人,不甘心啊。
导演在120分钟里,用阳光和温柔织就了许多边缘人的人生,但却用寻常人的视角去描写。这小小的乌托邦,幸好リンコ还能找到牧男,也终究有她在社会工作的一席之地,不至于捉襟见肘,起码冲淡平实。什么时候,LGBT不再被视为小众不同的群体,不再需要被有意识地单独讨论,我想到了那时,也许对于这些被亏待的人,才是真正的理想国。
牧男在和トモ在讨论相爱过程时有过几句话很喜欢。“总也有人,分不清亲疏远近”,电影总是会在某一个不可预知的瞬间,将人击中。无论是迷失于人生的社会人,或是灵魂和身体错误放置的变性人,说到底无非是距离的问题。把握不清自己与情人的关系,才会不惜一切抛下年幼女儿私奔的妈妈,可能是因为从总是出轨的父亲与报复性严苛的母亲那里学不会家人的距离感。被母亲补偿性溺爱的牧男,却因为リンコ珍而重之对待母亲老去躯体的柔软灵魂,爱上这个不容易的人,也是另一种命运纠缠被拉近的距离。
而那些背后无声温柔的试探、接近与挣扎,庆幸都被导演小心翼翼地用暖色调的镜头藏住了。在我看来,是留给他们敬重的体面。
有一个瞬间,那些彩色的毛线织物四处飞舞的片刻,就如同嘲弄被讳莫如深的男性特征崇拜。又有什么了不起呢,不过是些寻常的织物而已。人生也好,社会也罢,没有那么了不起的,只要编织人生的人能够过下去,才是生活的本义与本身。
人生密密缝
人真的真的好多啊,几乎满场,不过有迟到的,和同学去的早,结果居然在排队等进场?
在toma出场的那一刻一片欢呼 然后一个镜头叫一次,后面有个不是茄担的人还问,这个人是不是很有名。
里面一个男孩暗恋的是“大野学长”然后下面一片笑声,A团担真的好多,终于掌握技能“看包辨迷妹” 中间响了一次手机铃,同学说是亚麻p的歌
正大光明地开黄腔,tomo,我很看好你,长大以后一定更厉害,有点喜欢柿原凛香小朋友!
被rinko小姐姐的温柔击沉,希望toma以后多接这种不会加褶子的电影
在结束 生田斗真 四个字出来的时候一片掌声,真的超级想哭,感动到飞起
内容的表面是lgbt但是以这个为浅层其实探讨的是更深层次的内容。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这本来就是人为规定的,是主观的,那为什么说rinko就是“不正常”的怪人?rinko在故事里面反复提及说,“为什么上天要这样惩罚我?我明明是一个女孩,为什么拥有的却是男孩的身体,我明明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要受这样的苦”那个时候真的很心疼。然后用了四位不同的母亲,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形式的爱,来做对比。从教育方式和结果来看,着实有优劣之分。甚至剧本塑造的tomo的妈妈的形象是一位不负责到让我觉得她不在乎自己女儿的人。可是有哪个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呢?tomo的妈妈(没想到米姆拉演的居然是tomo的妈妈,)是一位“分不清爱的人的重要性的人”不过说实话。我还是非常认同她的一个观点“我是一个女人,然后才是一位妈妈”。男孩的妈妈是一个死板的妈妈,她接受不了本来是“正常”的而且是确定的事实(儿子是g)即便在儿子试图自杀被救回来后任然说他是一个“罪孽深重”的人,可是,这个男孩同rinko一样有什么错呢?但是我依旧不能说男孩的妈妈是一个不爱孩子的妈妈,只能说她是一个想掌控儿子人生的妈妈。牧男(健太)和惠香美?(tomo的妈妈)的妈妈是一个不懂得适度爱的妈妈,她太过的掌控欲使得两个孩子在长大以后飞也似的逃离她。rinko的妈妈是一个很能理解而且信任孩子的妈妈,其实还有一位“母亲”—rinko她是一位非常非常好的妈妈,虽然好也是因为坏而衬托出来的
突然想到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做什么事都要经过检验,唯独做父母这件事不要”
电影最后的结局是美好的,但是在现实中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有那么好的结局
这其实是我在623看的电影,然而repo现在才写完,汗
人生犹如一场修行,不同人修得不同结果
在我看来,电影《人生密密缝》(彼らが本気で編むときは、2017)有两条线。一条是作为变性人的伦子如何与他人相处,并最终赢得其男友的外甥女小友理解与尊重的明线;另一条是围绕明线自始至终都在表达着某个主题,它给我的感觉就是:“人生密密缝”犹如一场修行,不同的人会修出不同的结果。下文主要是针对这条暗线来稍作解读。
修行其实是人生忍受痛苦的过程,故“修行”一词外尚有“苦修”一说。本片主人公伦子本是男儿身,但其心理完全是女性的,可想而知,这样的人要想正常适应社会,她得忍受多少痛苦。那么,她是如何面对这些痛苦的呢?她向小友这样说的:
“不论发生了什么,不管别人怎么说你,你都不能那么做,不要做声,咬咬牙,忍一忍,静静等待怒气散去……我呀,一直以来,不管是悔恨至极,还是痛不欲生,都会选择无视……然后一针一针地编织,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我的心情就平静了。”
显见,伦子是通过她特有的修行方式化解她的痛苦和烦恼。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作如此修行,都愿意忍受那种更多是由他人伤害所造成的痛苦,并将之消弭于无形。所以,片中安排了另一位修行者,即伦子男友牧男的母亲。牧男的父亲是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男人,一直出轨于其他女人,这给牧男母亲造成巨大伤害和痛苦。作为一种对抗和自我保护,这位母亲同样也是拿起了织针,只不过,她利用这种方式摆脱痛苦的同时却将怨念也编织进了编织物中,以至于她丈夫至死都未逃脱她的怨念的缠绕。
然而,这位母亲修行的结果又怎样呢,即便都老年痴呆了,她仍能对自己所种就的苦果津津乐道,这就怨不得她实质上一辈子都是个孤苦伶仃的可怜人了:即便她对子女关怀备至,但女儿不愿穿戴她的编织物,儿子也总想着如何才能离开她。更痛心的是,爱可以通过血缘传递(注意到那首儿歌了吗?),恨亦能如此。所以我们看到了她怨念所造成的恶果:她女儿早早养成了一种叛逆的性格。没有享受过父母爱的人,我们哪能指望她去爱自己的女儿呢!于是小友悲剧就来了。如果这种怨恨的链条不被阻断,小友便可能成为她母亲第二。两相对照,我们就能发现,伦子与牧男的母亲,孰是孰非了。即便我们不想随意褒贬剧中人,在此我们说伦子是个聪明人,这种价值判断似乎并不为过。当然,我主要是想说,伦子之所以聪明,是因为她本性善良,并以此因种植出良善之果:她不仅化解了自己的烦恼和痛苦,她也阻却了怨恨的链条,帮助小友获取爱并传递之。
伦子的善良,影片是作了充分铺陈的。不是因为了解伦子的善良,她的母亲为何像黑社会一样正告小友不要干伤害伦子之事;不是因为善良,伦子如何能让牧男对她一见钟情;同样是因为善良,她可以漠视鱼池边禁止喂食的告示而陪伴病人池边喂食;同样是因为善良,她不得不在情与理间作妥协:当同样是“不要喂食鲤鱼”的牌子上增添了“绝对”两字后,她只得让那位老人喂完鱼食后再来接他回去。所以这位老人握着她的手时便说这是“心灵美丽人之手”。如此铺陈后,她妥善化解了痛苦和烦恼,我们也就不觉得突兀了。此外,她能如此化解自己的痛苦,当然她就能化解别人的痛苦。她向小友传递着爱,小友也将爱传给自己的母亲,她母亲又将这份爱回馈给了她自己的母亲——小友的外婆。唉,这位老婆婆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啊,让她儿子遇见了伦子,让她女儿养了一个聪明的外孙女,她还能在爱的氛围中得享天年。(文/石板栽花 2017年9月7日星期四)
Ps.感谢猪猪日剧字幕组提供本片中文字幕!
#Berlinale 好生气自己又睡着了 感觉是非常温馨的片子 最后Q&A提到为什么不找tansgender的演员出演linko 导演回答日本这方面还远远不够开放 找不到合适的变性演员 之后有观众补充如果真的找变性演员出演容易养成stereotype 应当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 一听全场鼓掌小泪目 toma作为偶像真是厉害
发明啤酒的人应该得诺贝尔奖!
好安静好温柔的片子,却点出了几个十分尖锐的问题:什么是男人什么是女人(身与心)、什么是母亲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母女什么又是真正的家庭关系?当作为母亲的女人与作为女人的母亲两个身份发生冲突时,欲望与责任哪个该优先?父母与子女的联系与个体独立性等…toma演得不错,好爱桐谷健太的雰囲気
細節非常多,將性別教育多元成家以編織形式超渡,結合佛教手工將煩惱忘卻,女孩的外冷內熱紅藍衣服是關鍵,還有胸部胸罩的概念明顯,色調討喜溫暖,觸動人心
总之 不剧透!偶像敢接这部片子 无论如何都已经很厉害了 这个角色真的很难演@2017.02.10. berlinale
柏林电影节最爱。叙事手法非常细腻,主题深刻,包含家庭关系,亲子观念,变性人,同性恋,青少年烦恼。有深度,有温暖,有态度。仿佛走进邻家小屋一同体会人生的每一个特别瞬间。神似且不低于是枝裕和的水准。整个电影节唯一感动到想流泪的电影
lgbt不是怪人,他们也是人。家庭会成就一个孩子也可能会毁了他。不同人的不同命运时刻还在继续。希望岁月能将他们温柔对待。作为青少年部门的电影没毛病。Rinko柔暖的心让人想落泪。Toma也很厉害,为了演好这位小姐姐一定下了不少功夫。 @20170215 Berlin Zoo Palast
除了人设边缘外,片子没有任何大胆的地方。都是过度美化的错,谁规定伪娘就得贤妻良母,就得逆来顺受。
原来我们人生的本体生来就是破破烂烂,所以才会穷其一生不停地在缝缝补补。
孩子在幼年时对母亲的那种思念真的是……导演拿捏的特别精准……仑子其实蛮幸运的,身边的人都爱着她……整部片子有笑有泪,还是那句话,这样的片子只有日本人拍得出……最后小朋打开礼物全场都惊呆了!导演用心良苦啊……
生而为人,能按自己意志活着,是多么容易也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片子温良,有耐心,像一件贴身织物,拍LGBT群体,没有浮夸渲染,依然是日本电影最擅长的庶民日常生活,生田斗真演这个戏精细入微,迈着小碎步,温柔眼神,打毛衣,做可口、可爱的便当,比大多数女人还具有母爱,应该拿个表演奖。
“当你真正迷上一个人,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了” 生活鸡鸡大,人生咪咪缝。当你愤怒时,你就去编织,这不就是《怒》的续集嘛~哈哈哈
7分,荻上直子的温馨美好与治愈,连美食也是一如既往的诱人。其实关注的还是这些不同的人,如何面对自己的不同,以及家人、朋友如何帮他们适应。有些细节会有小感动。另外,也顺便聊了两代关系的话题
不想给它什么同志啦,变性啦之类的标签。因为本身讲的就是一个巨甜巨温情的故事,虽然执行起来有些让人出戏的点,但娓娓道来的日式叙事还是充满着温暖动人的细节,和欧美电影有本质的区别。樱花,便当和火锅好治愈!
我覺得中小學要放這部片當性別教育的教材。去從小建立"理解、尊重別人不同"的基礎。很溫柔的電影,寫情感細膩,但並沒因此避重就輕,呈現了LGBT人群,不,應該說只要"有點不一樣"的人。在日本所謂主流社會會遇到的困境,生田斗真表演下了功夫,童星柿原りんか也十分出彩
男主小时候的经历和感受几乎和童年的我一样,后半段看哭的不能自已....并不觉得生田斗真表现的有多好,比较回味的是那些细节....#最近日影看太多了,真的好想吃日料啊#
世界上有太多人需要被认同,是不是自我认同最重要。慢慢发现,自我认同的路上已经够难,无法想象拿着破碎的自己去正确世界的认同。鸡汤也好,矫情也罢。但最最讽刺的还是满场影院爆发的阵阵笑声,不是嘲笑,也足够刺耳。而所谓不健全的我,笑不出来。#2017BJIFF#
今天看的两部日本电影有一个共同的微小泪点:《圣之青春》里男主得了绝症但不想做手术的时候,母亲和他说的是“对不起是我没能给你一具健康的身体”而不是“你这不孝子”;《人生密密缝》里男主想做女人的时候,母亲说的也是“对不起是我没能给你生出胸部”……唉。
年初北京电影节的时候没有抢到票,有些小细节还蛮动人的,娓娓道来最后从一个“男人”身上看到了伟大的母爱。
你们首先是一群粉丝,然后才是影迷,最后才关注/关爱/关心LGBT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