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两位女性1960年代到1970年代的生活,Varda构筑了一部女性主义的历史。故事描述了两位迥异的妇女15年的关系。她们都体会到了西蒙娜·波伏娃的那句名言:“女人并非生来就是女人,她们是后来变成女人的。”
Pauline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女孩。与其家庭的传统保守大相径庭,她17岁时离家立志要做个歌手。Suzanne年纪稍大些,是个农村姑娘,她的情人自杀了。她独自带着两个私生子,第三个也快要出生了。尽管两个女性没有多少共同之处,她们却仍然相处融洽。
后来她们被迫分开了。Suzanne去了法国南部,建立了一个家庭计划中心。Pauline则组织了一个女性的吟游乐队,以她们的歌曲促使人们觉醒。多年以后,Pauline和Suzanne在一个争取堕胎权利的集会上又相遇了。她们重新回到从前。
本次展映由本公众号「源桌」发起,在[窝窝APP]上进行线上放映。点击下方的原文链接,即可查看影展的详细内容。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获取以后更多展映的动态和信息。
原文链接:【女性影展 01】《一个唱一个不唱》:从历史角度解读瓦尔达 qq.com
文章作者 三杯猫 本 文 含 有 大 量 剧 透 建 议 观 看电 影 之 后 阅 读 选择阿涅斯瓦尔达执导的《一个唱,一个不唱》作为本次展映的第一部电影,有着多重考虑的原因。纵观整个女性电影史而言,这部电影坐落的历史时刻和其本身的内容表达,无疑拥有着一种极特殊的意义。而对于观众而言,这部电影能够快速的让大家感知到何为女性电影,以及能够快速了解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在放映结束之后,有很多小伙伴和我们一起聊这部电影,大家能够达成的一种共识是,这部电影与以往大众认知里那种控诉女性困境的女性电影完全不同,瓦尔达的“电影书写”温和且坚毅,犹如呼吸般顺畅而自然。 作为法国五十年代初仅有的两位女导演之一,阿涅斯瓦尔达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而实际上,不光是法国,当时整个西方世界的女性导演都屈指可数。毫无疑问,这种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局面已然构成了不言自明的性别压迫。 然而这样的局面并非是伴随着电影的诞生就存在的。在有关电影的争论还处于是否是一门艺术的时期,女性导演同男性导演一样,也活跃在电影制作的前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那个电影还在等待着被开拓的阶段,这门艺术还没被附加上性别的属性。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于电影的生产来说都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可探索的事物仍然很多,而电影的本体仍然是一个模糊的,充满不确定性的状态。 那么导致电影产业具有明显的男权意味,并成为被男性所主导的标志性时刻,便是古典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的成立。这样的一个结构的诞生,就是伴随着父权价值观而确立的。在古典好莱坞逐渐形成垄断局面的过程中,性别压迫的现实状况也在愈演愈烈。 在古典好莱坞的电影当中,男性形象永远是主动地、拯救他人的、有力量的、掌握权利的主体,而女性形象则永远都是美丽性感的、天真柔弱的、被动的他者。也就是说,根据劳拉穆尔维的论述,古典好莱坞当中的女性角色无疑是一种男性欲望的投射。男性对于女性那种窥淫式的想象在银幕上得以体现。而这种形象,无疑成为了好莱坞刻板的电影创作流程中的一个定型化的角色。这导致了真实世界中的女性面孔被抹去,女性在银幕当中并非是作为女性而存在,而是作为“非男人”而存在,作为一种视觉奇观或者是说一种欲望想象而存在。 法国新浪潮的到来是伴随着一种“革命性质”的。对于“祖母”瓦尔达来说,她为电影的创作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巴赞对于她首部作品《短岬村》的评价叫做“自由而纯净”。这番盛誉几乎在瓦尔达所有的电影当中都能够得以体现。当时,她的观影量还不超过十部,但她大胆而自由的创作方式,散文的即兴的电影语言风格,都为电影艺术革新了更多的可能性。借由jacques siclier的话:“年轻电影的一切都归功于她。”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创作的态度和效果,极大地鼓舞了后来的戈达尔等人。 而她的可贵,是诞生于当时的历史语境之上的。正如前文所说,好莱坞工业体系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让电影艺术进入了一个僵局,这不光是好莱坞所面临的困境,当时的法国电影也逐渐走向极端商业化带来的刻板局面。那么对于这群“反叛者”而言,通过形式的探索抵制好莱坞电影的商业化倾向,成为了他们的首要任务之一。 在《一个唱,一个不唱》当中,上述的内容都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显然,瓦尔达放弃了类型化的元素,放弃了古典好莱坞的那一套约定俗成的电影语言——哪怕它们对于观众情绪的控制是多么的奏效。相反,电影中的镜头语言平和且朴实,以一种散文般的结构建立起电影的表达。正如巴赞所说的那样,在瓦尔达的“电影书写”当中充满了自由和自然的气息。没有刻意强调的戏剧冲突,也没有虚伪造作的唯美主义倾向,瓦尔达只是将生活温柔的再现于人们的视野。 而这种“反好莱坞式”的表达,和瓦尔达作为一名女性主义者脱不了关系。因为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就是建立在对于古典好莱坞的批判当中的。对于早期的女性主义电影人而言,她们将古典好莱坞的叙事看做是一种父权式的叙述。因此,找到女性导演的独特表达是作为女性主义电影人所背负的重任。1920年,杜拉克就以实验,诗意的影像挑战了父权主义的叙事结构,而对于瓦尔达来说,她不光是在进行着反父权叙事的探索,并且尝试用女性的视角,对于女性形象进行再现,对于妇女面临的问题做出回应,并构建着女性的身份认同。 在《一个唱,一个不唱》当中,瓦尔达将长期被遮蔽的女性面孔进行了真实再现。她毫无保留的拍摄裸体,哺乳的场面,又将女性的生活进行了事无巨细的刻画。著名的女性主义导演香特尔阿克曼说,正因为我爱着她们,所以我想把她们的生活尽可能的拍摄全面,拍摄的更细致更多一点。这和《一个唱,一个不唱》形成了不谋而合的效果。在瓦尔达的叙述中,女性不再是古典好莱坞银幕上那样虚幻且软弱,而是温和又坚毅,充满智慧的女性。换句话说,在瓦尔达的电影里,女性站在了主体的位置,而非一个遥远的、被想象着的“他者”。 《一个唱,一个不唱》对于两个女人的生命轨迹进行了描述。在她的描述中,女性不断地在失败里重构自我,在命运和现实的裹挟里顽强的生活。Suzanne在经历婚姻的打击之后,自学打字,并创立了家庭计划中心,帮助更多的女性。而Pauline则在婚姻失败之后仍然坚守自由的自我,创建乐队到处表演,争取着女性的权益。毫无疑问的是,瓦尔达镜头里的女性是坚毅的,与古典好莱坞形成了不言自明的对比。她在父权电影体制的大环境当中不断地寻求女性独特的表达,将女性历史积攒而来的生命经验融入了她的故事和人物,那些角色并不歇斯底里,而是总能够运用智慧和理性面对生活的不公与不幸。这让银幕的女性不再沦为一种奇观,相反的,她们拥有了真实的肌理,并掌握了叙事的话语权。这样的人物构建,来自于女性对于自身的身份认同,无论是Suzanne还是Pauline,她们都不将自己贬斥为“非男性”的失败者,换句话说,在她们身上,那种弗洛伊德式的身份自卑荡然无存。她们是如此的热爱自己作为一个女性,热爱着自己作为女性的生活和身份。 因此,《一个唱,一个不唱》必然的回答了女性生活的种种困境:无法堂堂正正的堕胎、婚姻中的弱势地位、被父权征用的子宫、理想与爱情的碰撞。这也正是为什么我说这部电影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史诗”的缘由。不光是它进行叙述之前的历史背景,更是因为《一个唱,一个不唱》对于妇女问题的回应和对于女性心理的辩证性刻画。这些都让女性的面孔更加真实且清晰。 有趣的是,结合现实世界来看,Pauline似乎是瓦尔达的一个缩影。电影内出现过的女性主义运动,阿涅斯瓦尔达本人也全都参与过其中。她也像那个“叛逆”的少女Pauline一样,激烈地争取着女性权益,争取堕胎的合法化,还签署了那个著名的“343个荡妇宣言”,甚至她还秘密开了一家堕胎中心来帮助更多的女性。毫无疑问,上世纪法国的女性主义运动对于瓦尔达来说产生了重要的思想上的影响。在影片内,Pauline和她的乐队唱了很多幽默动人的歌曲,而那些歌词全都由瓦尔达所写,她通过Pauline温柔的歌声,其实也在诉说自己对于女性的爱,还有自己基于女性主义的某些思想的表达。 —————— end —————— 文三杯猫 编辑排版 三杯猫 图片来源于网络
阿涅斯说自己当然是女权主义者。
她把女性很早的结婚怀孕带来自己今后生活的困境在那个漂亮高雅的乡下姑娘那里呈现出来,拿着打第三胎的钱,她没有去瑞士正规医院堕胎,用那些钱交了房租、水电,随便做了手术,导致丧失了生育功能。
城市姑娘大胆求自由,跟伊朗开明小伙婚后到了伊朗,发现伊朗丈夫的开明消失的无影无踪,她果断回国跟乐团姐妹生活在一起,相互帮助、扶持着生活。这个过程姐妹们相互照应,也继续期待着爱情。
漂亮的乡下姑娘找了工作,加入计划生育的妇女组织,积极参与,帮助其她姐妹。再选择爱情的时候,特别明确,绝不接触已婚男人。
女性相互帮助、那种认为女人之间相互争夺男人的所谓塑料姐妹花情谊一定是男人想出来的阴谋。
阿涅斯是多么温和的女权主义者啊。
★★★★(四星为满分) 苏珊与一个不太成熟的摄影师一起生活。他们没有结婚,但有两个孩子。现在她又怀孕了,却不够钱买食物。苏珊22岁,她与17岁的波利娜成了朋友,也许是因为她的圆脸,人们叫她“波姆”,在法语中是“苹果”的意思。 波姆帮苏珊凑齐了堕胎的钱,并作为朋友在艰难时期支持着她。当摄影师充满不安全感时,她们变得越来越亲密了。一天,她们回到工作室,发现他已上吊。所以现在苏珊有两个孩子,没有情人,且前途未卜。 《一个唱,一个不唱》就这样开始了。尽管开头令人沮丧,但它还是成了法国导演阿涅斯·瓦尔达最具吸引力的电影之一,她最好的作品总是能找到感情和思想之间的平衡。瓦尔达坚持在她每部故事片之间尽可能地去拍纪录片,这样她可以与现实保持联系,而不会陷入到大型故事片过度的风格中去。 这种克制在《一个唱,一个不唱》中并不总是那么明显,这部电影包含了大概三到四首歌,对于它的主题来说太多了。但它的故事本身很简单:在情人死后,苏珊和她的孩子们住在父母在乡下的农场里,而波姆……好吧,波姆去冒险了。 波姆成为了流行歌手,成为了女权主义者,她成立了一个致力于解放女性的歌唱团体。她爱上了一名伊朗学生,他在法国似乎是一种人,但在她与他结婚并跟他回伊朗生孩子后,他就变成了另一种人。在家里,他是守旧的大男子主义者,坚称妻子应担任传统妇女角色。她无法理解,最后他们分开了,或多或少还是朋友,她回到了法国。 这些年两个女人以某种方式保持着联系。有时他们相见;更多是通过信或明信片来联系,波姆在异国风情的景点给苏珊写信,而苏珊则回信告诉她农场里令人安心的生活节奏。瓦尔达的电影标题是完美的(甚至在法语中旋律更优美:“L’une chante, l’autre pas”)。她说:“两个女人,她们是朋友,虽然一个唱一个不唱,但她们将永远是朋友和姐妹。” 电影最后几段是最好的。波姆带着她的孩子和朋友在农场度过了一段时光,几代人聚在一起,这两位好朋友也接近中年了。这有野餐,孩子在玩耍,人们对酒当歌(但歌太多了),而瓦尔达在做的,则是悄悄地用抒情、而非说教的声音为女权主义提供她充分的理由。
第一次参加附带赏析的电影放映,很有意思,跟着讲解人一起记了很多笔记 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关于一开始摄影店里照片的理解,因为当时社会女性正处于困境,所以照片中的女性都是忧郁的;还有影片里处处对于女性身体曲线的呼应,特别是山丘曲线,如果没有讲解可能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和细节之后的背景故事 瓦尔达作为导演,在影片中更想表达的是“快乐的女性主义”,以及“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的这个问题 虽然不是zz激进主义,影片中也体现了一种真正的革命性,便是女性能够控制自己的生育,就像其中一个女主能够决定在哪里生下自己的孩子,就像她以前借钱也要帮朋友的妻子打掉孩子 影片用音乐表达主张,刻画女性的成长与自我追求,在前去打胎的路上,打胎结束后的船上,不管是遭受强暴或是自愿放弃的女人和女孩,都完成了由“社会的受害者”向“为社会带去希望的人”的转变,又或者说,这两个身份同时存在于她们身上 在影片后段,还有一些“不合常理”的家庭分工出现,这种家庭的多样性,也是探讨两性在社会分工上实现平等的更多可能 还有占据了影片后半段大部分篇幅的公路旅行,也是象征着女性的移动性和自由性
轻描淡写带来的力量感。女性既是女性也是自己,既有追求爱情的自由,也可以为了自由舍弃爱情,既有选择堕胎的权利,也有选择享受怀孕的快乐,不可撼动的女性意志,温柔而振奋。
影片较为浅白的方式直击70s女性解放运动的现实和女性自我选择的命题 。女性友谊,堕胎情节,极少出现男女间的冲突,男性的存在只是必然性的简单描摹,从女人自身观看女人,两位存在阶级对立的女子故事,这个出发点很好。
瓦尔达作为导演对手中的角色永远都是关切、陪伴、善意、不做任何价值观摆布跟批判的目光真的是很稀有、很独特、很难得,她的摄影机就是一个善意的倾听者、陪伴者、观察者。将法国女权运动的历史融化进两个女孩的成长与友谊中,自然又幽默。两个女孩,一个唱,一个不唱,唱歌的女孩大胆表达自己的女性意识,最后也在爱情的冒险里学会辨别和选择,不唱的女孩年纪轻轻便忍受了单身母亲的苦难,最后却成立了家庭帮助中心,帮未婚妈妈和家庭女性面对生活。两个女孩性格差别很大,唱和不唱的区别也很大,但她们又是那么相似。女性为幸福抗争的不同道路与态度像彩虹光谱一样铺开,很迷人。
Agnès Varda真的是偶像,有洞察能力还有幽默感的创作者,如侯麦,很自然地会要么悲天悯人要么cynical,而像Varda这样对自己的角色可以像知心朋友一样开开玩笑然后将她们沐浴在爱之中,简直自带天使光环啊!
1977年的瓦尔达说,我是坚定的女权主义者。她说“我的身体是我的,胖瘦都是我的”2020年的一些女性说,“我只是女性主义者,我可不是女权主义者。”退让让你的日子好受一些吗?
女性主义大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不管导演是在用电影思考女性的地位和出路,还是在表达。一个唱与一个不唱从一个友谊的起点出发,由旁白与明信片勾勒两条不断变化的女性成长之路,外化不同,内化合一,终于友谊。最后导演把镜头给了新一代更独立更激进的女性,带着担心。看时略觉平淡啰嗦,再想回味无穷
7.5/10。①一个乡村女性和一个中产阶级女性的友谊以及他们各自为女性的幸福而奋斗的故事:一个四处周游,以歌赞美女性的独立自由,并在恋爱中学会辨别与选择;一个在家乡默默努力抚养三个孩子(男友死了),并成立家庭帮助中心为同样困境者提供帮助。②有趣的生活细节捕捉+大量的深焦(运动)长镜【营造写实感】+反戏剧化叙事,但叙事节奏【事件之间的“转场”、主次区分等】还是太传统情节剧。
两个截然不同女性维持的一段友谊,各自不同的人生,关于女性的独立与选择....唱游的歌声,流浪的人生。尽管面对着太多的规范与困境,女性坚韧不拔的美丽总是存在。
瓦尔达的女性意识觉醒总是自然柔滑而不突兀,自尊自爱而不自恃,开放包容的程度已超越时代所为
献给女儿的电影,一部包裹在德米式童话质感中的女权电影。
我实在没想到是在这样的情境下看这部电影,就在噩耗传来的五天前,我刚看过阿涅斯·瓦尔达的《达格雷街风情》,那时我写到“望奶奶长命百岁”,可这一天来得这么快,像是某种不可测的存在如玩笑般捉弄了下所谓的命运。我很想为奶奶写篇悼文,但又不知如何下笔,我要巨细无遗的向别人讲述阿涅斯的一生?还是传递一些只有我能真切、完全感受到的复杂情绪?我写不出来,只是觉得心里缺了一块。曾经洛城少女踱步走过“新浪潮”来到了流媒体时代——阿涅斯走了许久,年岁越来越大,她却越活越年轻。也许最嫉妒她的是向前奔流的时光之河,它无法阻止阿涅斯在时光的侵蚀下变得年轻,只好带走了她;也许这只是阿涅斯的一点诡计,让她得以和分别三十年的雅克·德米见面,也许在那边,也有一个心形土豆、一片阿涅斯的海滩和一栋粉色的可爱房子。
法国新浪潮大师们的片子里总有既能stand out又真实无比的细节。悲伤而充盈着生命感,抒情且携带真实的质感:再深刻的主题也还是需要故事和细节来撑起的。瓦尔达,实在是细腻,而且够女性主义。
她们两人分开十年以后碰见说"When sth special happened...It's you I always want to see." "Me too,I even spoken to u in my mind."...整部戏几乎都是她们隔空讲给对方听自己的悲欢离合,这样真好。
“女人并非生来就是女人”,不一样的人生道路,一样的自由精神。喜欢这部女权作品的名字,70s瓦尔达代表作
4/9西岸观影会“她们的叠影”之D场。片中极尽融汇了瓦尔达的快乐女权主义,而伊还是过于理想化了,过于光明我是说,所以其实,是格外醒目的,震耳发聩的。
「父亲、教皇、国王、法官、医生、立法者,都不能把法律强加在我的身体上 生物学不是命运 父命为天早已过时 我的身体属于我 只有我知道 是否想生孩子 是否要带新生命来到这个尘世中 我的身体是胖是瘦 自己做主 我的身体属于我」瓦尔达作品中总是贯穿虚构与非虚构元素 她创造了一个梦境和纪录片的组合 其中一种手段就是把讲述女性迷思的歌曲和真实女性避难所的图像结合 而导演本人为影片配旁白则作为一种她参与女性故事、女性影像以及女性伦理的前提
agnes varda,1974。瓦尔达的电影总让我强烈的感受到女人的“在场”。尽管如此,她并不急于批判男性或者两性间的不平等。她让裸露的女性身体在镜头里自由伸展,不是为了取悦男性,而是女性也热爱展示。她让男性角色缺位或边缘化,去考察女性思想与情感的转变。不悲喜,不倚靠,不哭闹,女性就是如此。
三半/堅強的女性和動人的友誼。雖然電影有點長,節奏不是太好,但法國人的自由靈魂真是讓人羨慕不已。喜歡Suzanne的造型,每個屋子都很美,大家隨便穿穿就又時髦又好看,而且Varda片裡的小朋友永遠那麼可愛。
一个跑遍法国周游列国,用歌声赞美女性的身体和灵魂;另一个留在自己的小镇,独立抚养孩子,在家庭计划中心工作,疏导迷茫的女性。电影把她们遭受的巨大痛苦和困难,隐藏在嬉皮般自由而色彩丰富的生活和一首又一首有趣的民谣后面一笔带过,但正是她们的坚强,才能让女性运动一直传承下去 #CC修复版
阿涅斯说自己当然是女权主义者。她把女性很早的结婚怀孕带来自己今后生活的困境在那个漂亮高雅的乡下姑娘那里呈现出来,拿着打第三胎的钱,她没有去瑞士生活医院堕胎,用那些钱交了房租、水电,随便做了手术,导致丧失了生育功能。城市姑娘大胆求自由,跟伊朗开明小伙婚后到了伊朗,发现伊朗丈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