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同名小说改编。 文革时期,二队和九队同住在小凉河边。借助这条河的优势,两个队在生产上都取得了大丰收。然而,对于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两个队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二队要进行水利建设,根治小凉河,实现自流灌溉。县革委会的夏副主任对文革一直持怀疑态度,他更加支持九队的设想,退耕还林,还塘,大兴农林牧副渔的多样化生产,代替单调的、不符合自然法则的“以粮为纲”的生产方向。夏副主任利用县委张书记到大寨学习的机会,实现九队的设想,搁浅了二队的兴修水利的计划。周昌林没有被压服,坚决地和他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严正指出:翻案是不得人心的。大队副业会计白汉成依仗表姐夫夏副主任的势力,与富裕中农阮富刚等结成一伙,利用搞副业作地下包工头,把生产队劳力抽出去,还在鱼塘窃取私利,挖社会主义墙脚,并且大造反革命舆论,破坏根治小凉河,使用各种手段给周昌林施加压力。二队社员姚梦田在白汉成的煽动下外出做工,周昌林发觉后飞舟追回,和姚妈妈一起痛诉血泪家史,进行阶级教育。姚梦田沉痛地交出了白汉成和他订立的所谓“互助合同”。周昌林识破这张所谓“合同”,与解放前的卖身契本质一样,认识到堵不住资本主义的路,就迈不开社会主义的步,于是抓住这份活教材,召开了批判资本主义的现场会。白汉成狗急跳墙,下毒手破坏九队的鱼塘,妄图嫁祸于二队,挑动两个生产队的群众斗群众。周昌林识破了他的阴谋,发动群众彻底揭露了这个新生资产阶级分子的面目,耐心地教育帮助徐振才,使他认识了错误。两个生产队并肩奋战在开河工地上,小凉河欢腾了!但斗争并没有结束,要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必须以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武装头脑,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周昌林又敲起了继续战斗的金钟,警钟长鸣,响彻小凉河两岸,在祖国大地上震荡。
上海电影制片厂1976年出品,上映仅仅一个余月,粉碎“四人帮”后即停映。
唯生产力论和黑白猫论害死革命! “资本主义包围?不存在的!既然我们完成和超额完成了我们的经济计划,所谓资本主义包围又能有什么意义呢?新形式的暗害活动,同托洛茨基主义斗争?这全是区区小事!既然我们完成和超额完成了我们的经济计划,这一切小事又能有什么意义呢?党章,党的机关的选举制,党的领导者向党员群众报告工作的制度?这一切是不是需要呢?既然我们的经济在发展,工人和农民的物质生活日益改善,这些小事是不是值得过问呢?这全是区区小事!计划我们正在超额完成,我们的党并不坏,党中央也不坏,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有些古怪的人坐在莫斯科那里,坐在党中央那里,凭空想出来一些什么问题,谈论什么暗害活动,自己不睡觉,也不让别人睡觉……”(新编《斯大林全集》第14卷140页~141页)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欢腾的小凉河》由上影1976年出品,这部学大寨题材的电影,也是紧密配合当时全国反击右倾翻案风大形势的一部跟风批邓之作。
影片讲述了江南某地小凉河两岸的两个生产队围绕学大寨,兴修水利,扩大粮田还是毁田开塘养鱼、外出务工致富的两条路线的斗争。影片通篇充斥理论色彩浓厚的思想说教和政治辩论,体现了文革中革命派与“走资派”的根本分歧。在今天看来,主人公二队队长“火烧心”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敏感充满了一种病态的执念,但在受过剥削的劳动阶级感情立场和对领袖忠诚的包装下,又显得无比义正辞严。以今天的视角,影片从头至尾散发着那个年代所特有的一种荒谬的正义感,养鱼致富、打工挣钱这些在今天看来再正常不过的行为,在当时都被冠以“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原罪,而成为有剥削嫌疑和道德罪错的事情。比较难得的是,影片通过县革委会夏副主任这一典型人物之口,直接点明了“走资派”的总后台,矛头直指当时位居党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的邓小平,即便在众多极左味很浓的文革电影中也并不多见。
影片的制作整容可以说相当强大,由刘琼(《女篮五号》),沈耀庭(《405谋杀案》)导演,主要演员有马昌钰(《拔哥的故事》)、顾玉琴(《曙光》)、温锡莹(《年轻的一代》)、程之(《红日》)、仲星火(《今天我休息》)、张建亚(《三毛从军记》)、张雁(《月亮湾的笑声》)。影后潘虹当时作为上戏的一名青涩的工农兵学员,在影片中也出演了一个角色。
看完了认真写个影评。首先这个电影在哔站可以看,没有字幕,但是演员台词很清楚。 先说说缺点,这部电影还是没有脱离“树典型”的套路,公社社员还是作为衬托和气氛组而存在,并且开头选举生产队队长的过程被一笔带过,很可惜。 说点好的,这部电影让我想起萨特说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选择负有责任”。农民对现在一个月200块退休金负责,工人对996负责,都是大伙当年自己选的嘛~有人说,那个年代要挨饿呀,那我说,不饿你饿谁?当年骂人民公社的知道现在在干嘛么?现在都在做绿皮车去广东当装卸工一天干十二个小时给自己攒棺材钱呢[阴险]这电影好就好在直白的说明了“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贫穷”这个道理,废话,你不付出怎么享受?看这个电影,还是要一如既往的忍受小农逼的祥林嫂式弹幕“当年农民苦啊”、“当年工人吸农民的血啊”,看多了连小粉红都烦了,不苦农民苦谁?你不种地工人吃什么,工人没吃的让你们接着搞孔老二?你们种2000年的地,种出来拖拉机了吗?[阴险]农民就两条路,要么苦一苦养着工人,到时候农业机械化反哺,要么就像现在嘛,那些200块退休金乐乐呵呵的耕自己那点烂地,下个大雨给城市当泄洪池[阴险] 跑题了,总的来说这是个很好的电影,那个年代是中国农民最接近现代化的年代(不止是物质层面,最主要是精神层面)像周队长这种人可惜了,中国农民的脊梁。
周带领的二队,和徐带领的九队的线路之争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上纲上线,确实是时代的悲哀。
个人观点:
1.人民想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是没有错的,想吃饱饭,想住好房子,都是不应该被批判的。
2.赚钱的途径应该通过勤劳和智慧,而不能通过坑害别人。
3.如果多人在通过勤劳致富的途中产生了利益冲突,应该积极协商解决和提供补偿方案,如果不能解决可以诉诸上级,而不是使用阶级斗争口号打倒对面。
周,徐,二人确实我都不赞同,前者不应该大搞阶级斗争总想着打倒别人,扣大帽子,而真正应该从生产力和集体生产建设上提问题提建议;徐则也应该注重集体利益,不应该过于短视,在利益发生冲突时积极协商提供补偿方案,而非抱着自己的利益不松口这样最终也无法双赢。
最后5分钟那个小领导挖鱼塘阴谋诡计就属于单纯抹黑了,没有讨论的意义。
这个事件简单地就像老旧小区安装电梯一样,大部分人会收益,但是住一层的肯定会抗议,又花钱又噪音还用不上。那怎么办,如何协商解决?谁去协商解决?能不能把一层这个住户打到,扣上自私者,走资派的帽子?还是协商一个大家都能同意的解决方案?
片头的音乐挺轻快的。扁担歌也很有劳动最光荣也愉快的感觉。
一上来就说增产是“WH大革命的功劳”,然后提到大YJ、农业学大寨。
墙上是“大批资本主义,大干SH主义”。
“大字报写多了,水平练出来了。”
人物的台词“太有水平了”,大家“太有文化了”,个个都识字、会写对联、出口成章,不符合身份啊,都是农民,你说言必提口号还勉强说得过去。
发财进了个人的腰包,还有外国去了。 “现在是积重难返。”75年说的话,在今天依然有效。
当时就提出了“包产到户”。还有“白猫黑猫论”。
功劳,苦劳,疲劳。
“你爹一辈子只在梦里见过三分田。”梦田是这么来的。想起齐豫的《梦田》 。
那口大钟拉响,照应得不错。
里面很多话都被现下的中国现实打脸了,无论是“正”还是“反”两派人物的说法。只能说左和右两种路线都太极端,理想的道路还是中间那条。
导演刘琼是个男的!他第一次婚礼的证婚人是漫画家丁聪的父亲丁悚(这个名字很惊吓)。幸运的是《欢》片虽然触雷,但没有影响到后来导演的命运,还有编导演的机会,也出过不错的作品,如《死神与少女》(编剧有史铁生哎!)。
联合导演沈耀庭最出名的作品是《405谋杀案》,新中国第一部刑侦片(其实骨子里还是反特片),童年记忆的还有《淘金王》、《侠盗鲁平》。
应该是锅都被一手炮制这部电影的徐景贤给背了。
仲星火、达式常在80年代是中生代的代表人物。
电影里有很多没说的事,按照火烧心的路子,也就是人民公社的路子,就是要把生产力集中在粮食作物上,少搞副业,把社员束缚在土地上,不允许外出务工,阻止人口流动,说白了就是变相的农奴制。
这样的制度今天有没有吸引力?恐怕那些为这部影片叫好最响的人也绝对接受不了,他们要激昂,却不要激昂的代价,要集体的好处,却不要集体的束缚。什么叫“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句话上过中学的基本都背过,可没几个人明白指的是什么,其实它指的就是破除农村的公社制和城市的单一所有制,只有让人和钱都流动起来,社会才能有活力,经济才能发展。
而这部电影不好就不好在回避了这个根本问题,不敢讨论劳动力流动和自由经营的问题,即不敢面对现实。后来的历史现实我们很清楚,一直埋头种粮的肯定不能致富,搞副业的都富了,搞工业和乡镇企业的更富了,平均主义不是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如果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那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无情的规律同样适用于他们,资产阶级的失败不可能是由于道德上的败坏,而是他不能改造自己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条对无产阶级同样适用。
又是一部被打上深深地文革烙印的老电影,而且用力太猛,点名批邓,结局也就更惨了
一如大多数的文革电影,虽然把阶级斗争喊的震天响,但是依然没有逻辑:
问:阶级斗争能管饭吃吗?阶级斗争能当衣穿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可男主丝毫不关注温饱问题,只要脱离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是末日
猛批“富了又富”,发展计划是发财计划,把雇佣关系说成是卖身契
如今看来都是可笑之极,可当时却是实实在在的政治逻辑
实践证明,政治挂帅,纯而又纯,只能是溃灭的乌托邦
走资派的确还在走,而且越走越特色,越走路越宽
而不具有长期可操作性的理想主义,终究将被人性的种种缺点所吞噬
所以,我们要感恩那个时代,文革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单纯极权主义,它是一部追求极致纯粹无私精神的史诗级舞台剧,活生生地给我们做了一场惨烈的实验
而结局的惨败,也告诫了世人,理想终归是理想,人吃五谷杂粮,也有高低贵贱,怯懦贪婪永远也改不了
这方面,其实多看看伟人选集四卷,会收益良多,那是实事求是的典范,也的确是革命的教科书,方法步骤都给你写了,重点还敲了黑板
可惜,自己偏离了自己。
权力,真是一剂猛药。
走资派还在走。。。
它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而问题的解决还是需要我们的思考和努力。有一点是肯定的:毛泽东思想至少要管一万年!
资本主义在人心,表面上一时的好不是真的好,大家好才是长远的放光明的好,那是人人为人人的社会,公平正义行大道。看看当初和现在的美国或台湾社会就知道了,资本主义带来的是人吃人的社会,富了的永远是少数。凳子承认他不懂什么是社会主义,好大牌不好学习,fubi资本主义,现在老百姓看病上学又难了
有争辩,并且让辩论公开呈现,很难得。事实证明有长远与宏阔历史洞见的永远都是极少的人,绝大部分人都是自以为聪明的平庸可笑之辈。
1976年
现在看起来是很幼稚的一部电影,但当时,却觉得很写实。暴露了年龄了?
现在再看觉得夏副主任不怎么像邓了,当年觉得好像,当时电影院里一片欢声笑语啊,特别是当夏副主任夹着香烟说:“不管白猫黑猫。。。。” 哈哈哈
这部作品与其他的文革电影不同,作为走资派的夏副主任哪怕在电影结束时也并未被打倒,他留下的那句“以后是我打倒你,还是你打倒我,咱们走着瞧!”成了电影的一个悬案。然而此时的我们都已知道历史的进程,社会主义,卒于1976
看这种电影要对号入座,研究党史必看,镜头语言也比较讲究。
难得的纯现实主义的文革电影。9队连年增产,却是倒数第一不太合理。文革人和现在人的世界观整个不同,用现在的观念去评价过去也是不恰当的。一些人执着于所谓文化多元论,但其实看过去才最需要多元,而现在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哪里还有多元。文革有暴行,但背后是一套世界观,不是一时被煽动的。
挖小凉河实际上是斗资批修。直点稻名非常大胆。
泼妇骂街片
现在谁还不是个走资派啊,富人为所欲为,穷人望眼欲穿呐。
可以归为穿越剧,因为四十年后看全部都应验了
文革后少有批邓的文艺作品。
上面开团了!大家不要怕!无产阶级一定赢!一个月后。。。。什么?上面无了?
正面交锋直呼姓名,资社之争已然从暗涌冲上了浪尖。对于在余烬里长大的一代,钝刀子割肉病去抽丝的撕裂,是个怎么也难以愈合的伤口。阶级斗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核心纲领。不倒翁赢得了胜利,但模糊影像里的那个时代也到处留下了痕迹。
好片,40年前的很多片子现在回过头来看看都证实了。凳子的其它不能谈,只能看看10个if,还是那句话,彼时彼刻恰逢此时此刻。夏副主任有一句话说的好啊“亲戚、朋友,没有一个是资本家,一不贪污,二不腐化,三不到地主家里去吃喝。”是,这时候您还能这样说,过几年你的儿子孙子就可以拿着你批的条子去当倒爷致富了,等你们吃的滚瓜溜圆了,我们这些解放了生产力的幸运儿就可以出来给你们打工好“勤劳致富”了,真好!
走资派还在走,我们是斗了还要……洗洗回家睡吧
上影厂的精英团队,放在今天这些人都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刘琼、仲星火、程之、潘虹等等,连男主的配音的都是黄金嗓的毕克。这部电影的创作发行脱不开文革时期的创作窠臼,也脱不开政治路线的要求,当时的背景应该就是所谓的打击右倾翻案风,所谓的“打倒走资派”,这个矛头就是冲着邓大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