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德意志零年

战争片其它1948

主演:埃德蒙·默施克恩斯特·皮茨肖英格特劳德·欣策弗朗茨-奥托·克吕格尔Erich GühneHeidi BlänknerJo HerbstBarbara HintzAdolf HitlerKarl KrügerAlexandra ManysChristl MerkerGaby RaakInge RocklitzHans SangenBabsi Schultz-Reckewell

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

剧照

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1 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2 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3 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4 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5 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6 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13 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14 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15 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16 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17 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18 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19 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5:59

详细剧情

  影片主要讲述战争给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战争不仅使人民陷入饥饿贫困,还是儿童的心理产生畸形。影片中的主角是个儿童,他把他那卧床不起、患有心脏病的父亲毒死,因为他认为父亲对社会豪无用处。事后,他又因内心不安而自杀。影片表面上把这个儿童产生杀父和自杀的心理归咎于一个老师的教育错误,实际上则是在揭露德国的纳粹主义,认为他们才是这一切罪恶的根源。

长篇影评

1 ) 德意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2 ) 悲剧的诞生

影片最开始,1948年的柏林,整个城市被炸平,满目废墟,男孩在做掘墓人的工作,被人举报说是不满法定工作年龄,丢了工作,镜头顺着残破的柏林街道来到男孩家,哥哥曾经参加过纳粹,不敢出去工作,在家中白吃,父亲也重病再床,姐姐无奈晚上只能出去陪酒,男孩为了帮忙解决家庭困境只能出去再去找事情做,帮房东卖秤,结果被一个商人强买强卖换来两个罐头,遇到以前的老师海林,因为生计被迫帮老师卖希特勒的录音碟,感觉他老师和住在那里的人都有恋童,娈童倾向,手总是在他脸上乱摸,身体上的侵犯也暗示他正在对男孩进行精神上的误导。

父亲一当面指责大儿子软弱,不敢出去工作,是家庭的负担,一方便抱怨自己因为生重病同样也是家里的负担,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倾诉给海林老师,诉说自己的困惑,老师向他传达了物竞天择,效率最大化,功用化的纳粹观点,现实也如此,家里没有粮食配额,有能力工作的哥哥不敢工作,敢工作的父亲又没能力工作,仅靠一个女人姐姐,出卖身体,靠弟弟年仅13岁的孩子在外面做童工维持。为在外面换食物,晚回家了,结果还被爸爸责备打耳光受委屈。

爸爸抱怨自己想死掉,男孩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听了老师传输的纳粹理论,给爸爸下了毒,爸爸喝下毒药以后,回忆起在医院伙食是多么的好,生活多么美好,他爱一家人,虽然嘴上说想死给家人减轻负担,可是心里又多么想活着。还亲了男孩,被警察抓去的哥哥也回来了,当局哥哥没有因为是纳粹而抓他去坐牢,他可以工作了,以后家庭不会再有负担,可是毒已经下了。

气愤的男孩去找林海师质问,老师惊讶,反悔地责问,阿,我只是说说概念和理念,你怎么真下毒。男孩深感被老师欺骗了。他只是一个被洗脑,帮老师跑腿倒货的工具,(老师这个形象暗示象征着纳粹时期的宣传部),男孩听带着抑郁,愤怒离开了那里。

他在马路上漫无目的的走着,不知何处是终点,一群小孩在踢球,他上去与他们一起踢球,但是那群小孩不愿和他玩,童心短存而飘逝,一同那些离他而去的小孩。他爬上了残破的高楼,在楼上看到父亲的棺材被抬出来,他懊悔至极,最好再当一下小孩吧,他顺着倾斜的钢筋房梁当滑梯,玩耍了一下,纵身从楼上跳下,与自己的信念,与自己的生命告别。

尸体深扎在被炮火轰炸断墙残桓里,杀死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扭曲他的灵魂,如周围的被轰塌的建筑一般,成为纳粹的炮灰。

片名叫德意志零年,我猜是新的德意志从零开始的意思吧。

3 ) 德意志

一家人的艰难生活,战后德国满目疮痍,他们和另外5户人寄居在一起,大家互相不信任,缺食物缺电,食物配给极少,哥哥曾是纳粹兵躲着不敢出门登记获取工作证怕被搞,父亲心脏病将死,姐姐只能出门陪人挣钱,而弟弟埃德蒙试着挖墓地年纪太小,想给房主卖秤却被以两罐罐头强卖,遇到前支持纳粹、离职的老师,他让他卖唱片,又介绍了两个骗人的小孩,大的假装卖香皂拿钱就跑,晚上一起偷土豆、过夜。父亲情况很差,医生找关系去医院,但回家又是困难,房主偷电被断电陷害他们。纳粹老师说弱肉强食,死了就死了,结果他在医院看父亲拿了毒药,回家泡茶杀了父亲,而碰巧警察来了哥哥按照一战绝望的老兵父亲意思不再躲藏,可以工作,结果他父死去,让大家悲伤,还想着他有没有值钱衣服,随便埋了。埃德蒙自责,到处游荡不回家,纳粹老师怒斥他,一起过夜的孤儿女孩不要他,路上小孩不要一起玩,最后在楼顶他跳楼自杀。赤裸裸地表现战后困难的生活,以及法西斯残余思想对青少年的毒害。

4 ) 谁能告诉我应该怎么办?

爸爸明天就要回来了。

姐姐和哥哥都很发愁,家里又没有吃的了。我要出去想办法弄点吃的回来。我可以去找Henning先生。他说可以帮我的。

Henning先生说,人都是要死的。困苦的时候,感情是无用的东西。这就是生存竞争。爸爸也是一样。弱者被强者消灭。弱者必须要有牺牲的勇气。这样才会生生不息延续下去。Henning先生让我好好考虑过了,再行动。

我不知道这样是不是正确的。

我去看爸爸了。

爸爸说,回去只不过又变成我们的一个负担,如果死了的话就好了。也想过要跳水自杀的...

这个是什么药?

...但是没有勇气。由于害怕就又活了下来。真是苦恼啊。

也许,Henning先生说的是对的。爸爸也不想活下去了,只是他需要人帮一下。

这个药正好用得,我得赶紧放好。

。。。

----------------------
片中岂止Edmund被灌输了这种观念。他周围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是这种想法。

同住在这幢公寓5家住户中,几乎没人同情Edmund一家。只有一个被孤立的女人,会同情Edmund的爸爸,然而正是这个仍然有同情心的女人,却还被Edmund的家人敌视。
父亲对待哥哥的态度也相当粗暴,认为他不应该躲藏在家里,是家里的包袱。他常常责骂哥哥是个懦夫。
他以为Henning先生是对他好的,然后却不过是因为要利用他。

虽然是因为一番“生存竞争”言论,导引着他去杀死自己的父亲,但这之前,他所见到和感受到的一切,都在潜移默化着他。
甚至包括他的父亲和兄长,因为他的父亲和兄长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分别参加了一战和二战,并且在战争中都没有放弃,坚持到了最后。

从这些地方看来,很难分辨出,是因为纳粹的言论造就了这样的果,还是因为德国人的民族特性决定了这一点。

毕竟这是部以意大利人的视角来拍摄的。事实上,Rossellini只是借了德国人的形来表现了,一个非德国人对这场战争的看法罢了,他并不能真正了解到德国人自己对这场战争的感受。

5 ) 短评不够短17

“找俄国人拿果酱,找美国佬拿冰淇淋。”开篇一句话带出战后德意志的基本背景,即分裂。紧随其后便以叙事效率奇高的情节细化战后生活,童工非法参加挖坟工作这一情节内生巨大的信息量:战争带来的大量尸体创造了挖坟工作的机会;部分家庭已经穷困到情愿让儿童假报年龄去参加挖坟这种工作;而场景中周围人对儿童的揭发意味着就业紧张导致的竞争关系连儿童也不能豁免。随后,借助男孩的视角我们看见一系列战后德国现实:沿街遍布的废墟、一群人争抢马肉、连车上掉落的煤块也成为紧要物资。在一连串琐碎闲谈中提及如养老金一个月70马克,女子参加舞会可以换取20马克,价值5支烟或5磅土豆,体重秤换两罐头肉,香皂定价50马克,而在领事馆传播一次希特勒思想可以挣200马克,我们得以管窥战后初期混乱的物价体系和阴魂不散的纳粹幽灵,娈童癖亨宁(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出于一种塑造反面人物的惯用法)向少年埃蒙德灌输以弱肉强食乃自然规律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使少年陷入道德混乱,以一种其实并不粗糙、并不写实,反而主观性较强的手法(比如镜头边缘的暗角、不知何处传来的异响、教堂的钢琴曲携带宗教审判意味、废弃的高楼或许也作为一种表现主义式的奇观场景渲染了恐怖效果)渲染的阴郁氛围中,少年一步步迈向自毁的结局。以上种种生活切片都是在极为特殊的战后背景下独属战败轴心国的社会问题,罗西里尼基于大量细节对社会进行全景式描绘,构建了一个在地性极强的德意志零年。

6 ) FIFF10丨DAY9《德意志零年》:战争的毒害是永久的

第10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9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德意志零年》,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畸形孩童的布满伤口的评价了!

我们敏熙:

在满足了因被迫成长而压抑的童心后,他径自走向毁灭。

法罗岛岛主:

战争的所有破坏不止是伤亡损失,留在心中的痛苦煎熬才是最致命的,这样的情绪不仅是在战败国,战胜国也会留下战后综合征。

Pincent:

少年穆谢特抑或叫少年德意志,游走于废墟生活之中,自我反省或是对着废墟开枪都是最大的徒劳,思想如毒素般无时无刻不在继续被滋长着。

野凡:

这是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影片。畸形的时代,畸形的国度,畸形的家庭,畸形的社会,畸形的人际关系,产生人们畸形的心理,仿佛已是最坏的时代。

淋酒:

几部新现实主义看下来都有疲惫之感,不过这部算是最轻的,一来时间较短,二来摄影很棒,且有诸多意味深长的镜头。能看到罗西里尼在本片中的倾注,在此般人间,道德之于生死,确实值得考量。

Bob Chow:

影像动人,简练,富有力量。孩童的聚焦是战后恢复的最好旗手,但是后半段还是血淋淋的指责与悲愤。时代的悲怆不需要多言,生、杀、死,在主义力量下被扭曲和放大,并植入到一代人中。个像和群像的相衬。

kc512:

一家之主成了病夫,女儿成了妓女,士兵成为逃兵,老师成为敎唆犯罪的无赖,你以为小孩会多有未来?前三分之二还是经典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式人性光辉显现前的苦难,但虔诚如罗西里尼也看不到救赎,教堂空有琴声没有神。

子夜无人:

“我已经吃腻那个了”—“那你就直接去死好了”从全片第一句台词开始就奠定了绝望阴冷的基调,很多地方依稀可见后来《四百击》《穆谢特》等作品的影子,用刻刀削笔一样简短又锋利的一次次起起落落,快速完成了一个孩子被全世界遗弃的过程。弑父在这里不再是俗套的俄狄浦斯情结,它变成了心灵无依时的一种释放动作,它弥漫为迷信笼罩下的一场滋生疾病,它长成了满目废墟上的一块崭新创口。

#FIFF10#DAY9的主竞赛场刊评分稍后会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7 ) 我所看到隐喻或投射

《德意志零年》讲的是一个懂事明理的小孩怎么一步步“堕落”,然后杀死自己的父亲。这样表面上看,就是一部讨论战争后遗症的电影了,二战之后人的生活,人在心理上受的影响,借由一个“小孩”展现。


但深下去想,这个故事的模式实际是:

在老师(强权)的语境里,父亲(弱者)最后被孩子(工具)杀害。
是纳粹在平凡个体上的投射,也算见微知著的隐喻。


老师这个角色一开始并没有明确定义,可能是既得利益者的“朋友”,也可能仅是无情无意的商人。他卖的碟是希特勒的演讲,导演这么安排不知道是不是有意把老师这形象往法西斯上靠。他情急之下对孩子说的话也冷酷至极,“适者生存”,弱者注定要被强者消灭,更像是本能的法西斯主义者。导演模糊了人物的定义,却加给他“老师”的称谓,是种权威的树立。

孩子听信了老师的话,杀死父亲。有人说小孩“认为父亲对社会豪无用处”,我觉得是种臆断,小孩在弑父过程中并没有很深的自觉,他只是老师的一个工具。这点罗西里尼在之前已经告诉我们了,小孩为老师卖碟,老师对他的关怀也只是利用他的手段。

父亲的形象多是经过对白建立的。他认为人要用于承担责任,他对自己成为家庭的负担深感愧疚,他也是爱好生活的普通人(他在医院里描述伙食,说是像天堂),这样一点点丰富起来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他对现实是不能掌控的,一是卧病在床,二是“战争夺走了我的孩子,通货膨胀夺走了我的财产”,是个根本无力反抗的弱者形象。


其实不管是不是隐喻,导演早就达到他描绘现实的目的了。

8 ) 介绍

[简介]

  战争离去,而战争对于人和生活的创伤哪里那么就容易离去。罗伯特·罗西里尼作品《德意志零年》是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是罗西里尼“战后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战火》),《德意志零年》通过一个孩子“轼父”的故事进一步揭示战争的残酷,影片通过对二次大战之后给许多国家带来灾难后的反思,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之情,部分长镜头意味深长,罗西里尼通过那些萦绕心头的画面以及普通市民(非职业演员)难以忘怀的表演,展示了法西斯主义对整整一代人进行洗脑而造成的危害。本片曾获1948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最佳剧要奖。




[评论]

自古杀手出少年
只抓住6个

  萦绕心头的画面以及普通市民(非职业演员)难以忘怀的表演,导演罗西里尼通过这部电影展示了法西斯主义对整整一代人进行洗脑而造成的危害。
  就如照片所展示,这就是德国,二战结束后的柏林。
  所有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所以,这是德意志的零年。
  零年是新纪元的起点,应该充满希望。但埃德蒙多肯定持反对意见。他看到的残垣断壁都是摇摇欲坠的,杂乱无章。通常建筑工地也会那样,但还会有脚手架搭在上面。没有脚手架的窗洞只能用来勾画废墟的轮廓。
  废墟里没有人,埃德蒙多走进去,觉得成为了它的一部分。那些大墙,立在那里普普通通,倒下时却都惊心动魄。所以,作为墙,倒塌是它最辉煌的时刻。   
  有很多孩子都像埃德蒙多。看到这个场面时,我立刻想到了穆谢特(Mouchette),布莱松(Robert Bresson)的穆谢特,只因为那是个女孩。
  那时的儿童,懂得最多的就是动荡和暴力。他们甚至都不明白是谁遗弃了自己。这个问题大人也不清楚。埃德蒙多的父亲患病在床,认为自己是累赘,盼望着世界抛弃他。   
  埃德蒙多的哥哥并不总是这样躺在地上,不过一旦他那样做,我就想起中国的旧社会。本来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就和中国人的异曲同工。
  埃德蒙多的哥哥成了一个标本。他躺在地上,那里是房间的最低处,他也是家庭里地位最低的,低到连身份都没有。战败前他是纳粹士兵,现在只能藏在家里。
  贴地生存就是哥哥求生的方式,不能再低了,因为地面以下就是坟墓。   
  家里人都不知道埃德蒙多在做些什么。其实他在跟着以前的老师做非法生意。希特勒的演讲在废墟里回荡,反动的激情就是交易的基础。卖这些东西当然是被禁止的。更不幸的是,老师还和他一起从纳粹振奋的宣传中获得生的力量。
  12岁的少年变得稳重坚忍。他已经可以从容地向爸爸的茶叶里下毒,让他遂了心愿。除了这件事外,埃德蒙多还是很本分的,甚至大街上的孩子不和他玩他都不恼怒。
  来到这座废弃的大楼里,埃德蒙多从各个窗口望出去,欣赏着形形色色的行人和街景。他也投石,看它撞在对面墙上坠落下去,清脆的回响。穆谢特就比他凶狠,因为她是把石头扔向小伙伴。
  像那块石头一样伴随脆响而坠落是不错的,就像墙的倒塌一样辉煌。坠落并供人观赏,那是完美的结束,但要注重些细节,不能太狼狈。1967年时,布莱松就让穆谢特从草坡上滚到水里,开创了投河自尽的新模式。而1947年,罗西里尼也支使他的埃德蒙多东挑西选,找好一个最恰当的位置,然后冷酷坠落。
  落水和坠楼,穆谢特的自杀和埃德蒙多的自杀,竟都那么出人意料地寂静无声。




逃避 历史负担将更重
丁刚

  凯拉从楼上跳下去的时候,内心一定充满了绝望。这个12岁的德国孩子,在1947年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毒死了父亲之后,从残破不堪的高楼上跳了下去。这是电影《德意志零年》最后的镜头。
  想起这部多年前看过的影片,是因为在网上读到一位日本网友的留言。不久前,笔者曾写过一篇小文《日本缺少什么样的反思》(本版4月11日),文章被译成日文在人民网日文版上登出,日本网友的跟帖有数百条之多。其中一位这样写道,“作者的意见在日本年轻人当中是很难获得共鸣的。我今年31岁,小学初中除了教科书之外,其他的教育都来自于社会科的老师。对于南京大屠杀、劳工、慰安妇等问题,只是毫无感情地教给你历史上有这个事情,而不涉及对和错。但在日本人的感情中,二战的历史教育只有原子弹受害国的概念。基于这种单方面的理解是无法进行沟通的,也不会有反省和和解。特别是处于新老年代更替的现在,问题更加复杂。”
  对于日本右翼篡改历史教科书,中国媒体的报道不少。但这位网友提出“新老年代更替,问题更加复杂”,显然涉及到了历史教育的责任问题。从二战开始至今的60多年里,至少应该有三代人。而最关键的一代就是像凯拉这样承前启后的“中间代”。《德意志零年》摄于1947年,这部影片的成功就在于它真实地表现了“中间代”面对的残酷现实。新现实主义派大师罗西里尼执导的这部影片,完全在真实场景中拍摄。影片中的柏林废墟连着废墟,350万人生活在贫困与饥饿之中。凯拉一家四口,父亲患病卧床,哥哥因当过纳粹,不愿自首,躲在家里,姐姐则沦为娼妓。凯拉为了养家糊口,到处找活,甚至做过掘墓人。一位地下推销法西斯宣传品的老师要凯拉去卖希特勒演讲的唱片,不知不觉中凯拉就接受了纳粹思想的蛊惑。当父亲劝说哥哥去自首,他竟毒死父亲。在目视父亲的遗体被收尸车拉走后,他紧闭双眼,跳楼自杀。
  《德意志零年》可算是战后最早的涉及反思的文艺作品之一,这部影片至今仍常常被提及。我在网上看到的最新的一篇评论说,凯拉的悲剧引发出一串串疑问:是什么让一个孩子变得如此疯狂?德国人还是不是人类的一员?法西斯主义仅仅只是道德的失误吗?反思就是这样开始的。
  片名本身就象征着德意志民族在现实与精神的双重压力下重新起步。凯拉选择了自杀,但是他的更多的同龄人,像现任总理施罗德、前总理科尔一样,勇敢地承负起了历史的责任。当父辈们渐渐从历史中淡出,这一代人用自己的言行教育他们的后代,向欧洲和世界表明:凯拉的悲剧不再会重演。他们走出了凯拉没有能够走出的心理阴影。有了这代人的反思,德国才会成为欧洲一体化的核心动力,才会有更多的波兰人、法国人、荷兰人……愿意与他们和他们的下一代“集体承担共同的记忆”。
  战后德国的历史告诉我们,像施罗德这样的“中间代”为父辈的罪责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也用自己的责任感教育了后辈。对照德国,我们对日本的“中间代”会有更为深刻的了解。现在小泉内阁的成员也大都是在战争结束前后出生的,平均年龄接近57岁,但与同代的德国人不同,他们当中有不少人面对历史的责任,都选择了逃避。正是由于他们的逃避,新一代日本人才不得不面对更加沉重的历史负担,才会越来越多地遇到那位日本网友所提到的“更加复杂的问题”。这一切也加重了亚洲人民的担忧:凯拉的悲剧会在日本重演吗?

短评

四星半. 作为始终被是本身牵连在场的此是,人的形象永远为全部是者所关联;因此,现实主义作品势必首先要将环境归为人的环境,才能将人还原为环境中的人. 罗西里尼的三部曲不断简化故事情节而持续增加场景内的随机因素和生活化的无关细节,以人的自然属性消解角色的隐喻功能;本作中实在的诸人物乃是(双关意义上的)临时演员(Extras),亦即"多余的人"――而影片对设计痕迹和先行概念的去除越是彻底,或曰越使人显现为人本身,这功用主义视角下的"多余"也就越发显出荒谬来;结尾的游荡则明白地面向现代电影,朝着真实的无意义,一路走向1960年的安东尼奥尼.

5分钟前
  • JeanChristophe
  • 推荐

8分。真是好沉重的片子。战争对战败国而言,除了物质及肉体上的损失外,延续更久的,往往是精神上的失落感。当原有捍卫的,保护的,崇拜的一切都失去的时候,人总是要面临何去何从的抉择。当管风琴想起,人们凝望着已成废墟的教堂,那一刻,仿佛就是永恒。。。

7分钟前
  • Riobluemoon
  • 力荐

回到把“不如去死”挂在嘴上的年代,满眼都是废墟,希特勒的演讲在废墟中响起,哥哥的迷惑:“以前是国家社会党人,现在成了纳粹”;每个人都对埃德蒙说他父亲该死,大人们递来了刀子,却不承担责任和后果…“他现在自由了”,弑父是决裂和成全,然后呢?除了死者,谁得到了解脱?埃德蒙却更迷茫,在街上乱走,街道如此空旷,却无处可去…片尾的坠落,他选择成为废墟的一部分,另一种意义上的“成为最后一代”

10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CC版,德语原音,意语版开头有一段“中心思想思想”。此片意大利味道主要来自音乐。纳粹恋童,少年虽然做了可怕的事情但是一是为了生存二是仍然是个孩子。运动镜头很流畅。新现实主义名作,环境着实地在故事中起到关键作用。卖唱片的时候废墟里忽然响起希特勒的演讲,那一分钟真是神来之笔。

13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到整个观影过程,我都处在overwhelming的状态:因为完全废墟的柏林太壮烈壮观壮...美...The City of Ruin, Ruin in The Hearts...本片的废墟可以和The Third Man和Grey Gardens比较阅读。埃孟德快让姐姐抱抱555...都是那个老师(指代什么肯定又要在阅读材料中被大力讨论了)的错555...

15分钟前
  • 力荐

3.5。感覺是Rossellini過渡到心理寫實主義的一個習作,試著採取更長的時延,更具流動性(焦慮感?)的攝影機運動,在一座徒存斷垣殘壁的城市裡(像與時間賽跑搶拍,對現實的類新聞性捕捉與反應想到《三峽好人》,只是沒搞火箭升空),捕捉一個更不容易被預測的人物——容易將任何「灼人秘密」放大成負能量黑洞的脆弱兒童心靈——因此讓片長要長不長?老師一角:同性戀與納粹之連結的刻板印象。末段獨走時聽見的教堂鐘聲,佇立的路人,《幸福的拉札洛》。弱者應死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意識形態,男孩想幫助家庭減輕負擔之「善念」。收尾的獨行很好,是那種足以寫入電影現代性之發展節點的好(下啟Antonioni),充滿非理性衝動、無法輕易邏輯化、讓觀者措手不及又隱隱共感。 末段特別糊,是拍攝時就故意用粗顆?還是原始膠卷不良?

17分钟前
  • HurryShit
  • 推荐

太致郁了,整个基调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同样聚焦贫困底层的视角,大背景是德国战败的残垣断壁,一片萧瑟。极端匮乏导致的悲剧,所有人都在一种无奈、压抑且沉重的底色中苟且,一个13岁男孩在控诉无门后通往了自我崩溃毁灭之路。在纳粹语境里(社会达尔文主义),弱者(病怏怏的父亲)只能被(工具小男孩)淘汰掉,正如里面老师说的,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是社会“规律”。单纯说男孩走极端是不公平的,我更愿意理解为时代的悲哀,换做谁都是无可奈何。卖唱片试希特勒的演讲镜头剪切街上废墟真是神来之笔。8.5

21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A#新现实主义的另一面-独特的观察点、真实的德国废墟,元首的演讲如幽灵一般飘荡在上空(真是昭然若揭);弑父、告解、成人的同时发生比任何残酷的战争场景都更惊人,而弑父后不被接纳的独自游荡(同时也是孩子心性最少的流露)也比任何控诉都更有力(尤其是背对教堂走开和玩具手枪);不安的配乐游走全片,一场事先宣扬的悲剧。

26分钟前
  • マツハラ
  • 力荐

以小见大标榜的现实主义,通货膨胀的恐慌比法西斯更厉害。

30分钟前
  • 高压电
  • 还行

罗西里尼“战后三部曲”之三。人民生活困顿,少年心理扭曲,在其老师错误的引导下杀父最后自杀。“通货膨胀带走了我的财产,希特勒带走了我的孩子。”,其实是在批判纳粹。

31分钟前
  • lcsun
  • 推荐

跟着罗西里尼的镜头走观战后真实的柏林,一片废墟。开场就在面对用电超标的问题,「断电」除了是对生活物质贫瘠艰辛的直接描写外,也是喻指光明未至阴影仍在。断壁残垣中响起希特勒的回魂之声,听得人毛骨悚然,更可怕的是纳粹的幽灵真的得到了召唤,还附身于纯洁良善少年。教堂的福音从天而降,悲悯的俯视这片苦难的土地。

33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比起意大利,战后德国的社会问题恐怕更加严重,除了化作废墟的城市,衰退的经济,纳粹主义仍然像梦魇一样缠绕在德国人民心中。那些镜头看上去冰冷甚至触目惊心,战争摧毁的不只是物质家园,更是心灵净土。

34分钟前
  • 风雨骑老师
  • 推荐

最黑暗的罗西里尼,战后的柏林支离破碎,而纳粹主义的阴魂不散是一切的开端,播撒者不是士兵,而是教师与收音机。最后半小时震撼调度,黑暗程度甚至比《偷自行车的人》更甚,急躁而有力的镜头跟随孩子无意义的自我反省,随着他在柏林街头四处游走,最后消失在废墟之中。

36分钟前
  • TWY
  • 推荐

罗西里尼展示了俄狄浦斯情结在极端情况(战后萧条)下的合理性,而孩子弑父以后的游荡与疏离表现在影像上具有无限的魅力。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是在配乐,孩子给父亲喂毒那一段还以为是在看好莱坞的神经喜剧。

39分钟前
  • 深邃
  • 推荐

罗西里尼"战后三部曲"终篇。以儿童悲剧传递反战反纳粹思想。剪辑连贯,运动长镜流畅,战后百姓残酷艰辛的生存环境令人唏嘘不已。宣言弱肉强食却心口不一的老师正是受纳粹思想荼毒的不自觉民众的代表。希特勒回魂般的演讲,小男孩在槽钢上最后一次玩滑梯,纵身跃下,上升镜头呈现废墟同开篇。(8.5/10)

4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重看一遍,好震撼。感觉罗西里尼拍柏林比拍罗马拍得还要好啊,当然胜过同时期任何一部德国电影。看到片末的St. Matthäus教堂时,几乎要哭出来(这个教堂的建筑师是Schinkel学派的Friedrich August Stüler,于战后修复,位于今天的Kulturforum,Mies的国家美术馆新馆之后)……

44分钟前
  • Spring
  • 力荐

新现实主义是典型的“写实>写意”型影像,也同时由于其性质,导致电影的立意(即电影所揭露的)远超其本身的质量。如何使用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拍出这样的电影?答案就是将Film Noir式的创作理念轻微作者化,快速将「问题」抛出并省略大部分「过程」,以便让电影达到最高的叙事效率。我认为本片的创作理念仍需进行二次审视:人物是否被目的化?如果是,那么人物是否成为了导演的“提线木偶”?我想说的是,假设在如此小体量的故事中仍能看到不少充满目的性和控制欲的情节/细节,那么不仅导演是需要反思的,同时连电影本身也会顺带失去一切观看价值。《德意志零点》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然而当后半段Rossellini真正意识到这一问题并用小男主的「漫游」片段加以改善时,一切都已经为时过晚,同时也显得苍白无力。

47分钟前
  • kis
  • 还行

1946年8月罗西里尼九岁的儿子猝然离世,几近崩溃的罗西里尼将所有的悲痛都融化在了这部德意志零年中,在小主人公的身上似乎就能看到罗西里尼儿子的影子。战争不管是对受害国还是发起国伤害都是深重的而战争对孩子的伤害更是重中之重。罗西里尼曾经说不相信上帝但是为何他的电影中处处有上帝的影子呢?

52分钟前
  • 秦诺诺
  • 推荐

三部曲中最喜欢的一部。二战后的德国,道德的负担压在无穷无尽的废墟上,人们在饥饿与疑惑中度日,但心底的荒凉,即便是所谓懂事的孩子也被吞噬。越是纯真的残忍,越是悲凉,太不是滋味。四星半。@资料馆

54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第一反应不是好看、真实,而是珍贵:这是一种只有实景拍摄才能带来的震撼,这种粗糙的、满目疮痍的质感是绝对生造不出来的。换言之,观众观看的不再是电影,而是赤裸裸的“存在”。因此,与其说罗西里尼是电影的造梦者,不如说他是噩梦的记录者。后半部分孩子在倾圮的城市景观中游走,甚至已经超出了新现实主义的范畴:那种内心的、纠结的、非理性的冲动和游走,是多么现代、多么安东尼奥尼啊。而这绝不是一种风格;它是一种深深植根在战争废墟中的、关于人的巨大的危机。

58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