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四十

剧情片香港1995

主演:萧芳芳乔宏罗家英罗冠兰丁子峻谭倩红鲍方夏萍

导演:许鞍华

剧照

女人,四十 剧照 NO.1 女人,四十 剧照 NO.2 女人,四十 剧照 NO.3 女人,四十 剧照 NO.4 女人,四十 剧照 NO.5 女人,四十 剧照 NO.6 女人,四十 剧照 NO.13 女人,四十 剧照 NO.14 女人,四十 剧照 NO.15 女人,四十 剧照 NO.16 女人,四十 剧照 NO.17 女人,四十 剧照 NO.18 女人,四十 剧照 NO.19 女人,四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3

详细剧情

  家住旧楼、性情火爆的孙太阿娥(萧芳芳)每日奔走于家庭、公司之间,为家人、公司处处精打细算。她家中有做驾证考官的丈夫(罗家英)、正念大学的儿子(丁子峻)、待她若亲生女儿的婆婆及军人出身的臭脾气专横公公(乔宏)。丈夫弟妹一个住在富人区,一个远嫁台湾,平日与他们疏于联络。
  婆婆的突然病逝令公公变作痴呆老人,他脑里只有旧事若干、眼前只识阿娥一人,所做的荒唐事一件接连一件,阿娥一家疲于应对,在家安心做主妇的弟媳又不愿伸手相帮。阿娥与丈夫试过送公公去日间老人看护所、老人院,却一样不能省心。而给阿娥带来诸多乐趣的工作也因碰上年纪轻她、能力强她的对手令她烦心。但公公亦用自己的方式对人到40日渐有心无力的阿娥表示着感激。

长篇影评

1 ) 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

当一个女人放弃了一半的世界,愿意选择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媳妇来生存,生活能带给她什么,她又能如何自处。四十岁的孙太,假使你让她谈一谈活着的意义,她兴许会说,活着就是煮饭买菜,斤斤计较,洗衣打扫,端屎端尿;又或者她会像老爷子一样意味深长地告诉你,人生,是很过瘾的。

人到中年,最是尴尬,尤其是女人。按照好的说法,中年人即是家族劳动力和经济力的命脉,是众人依靠的中心,是供养这个小团体的源泉。实际上,伴随着支柱性的地位而来的,是夹缝一般的窘迫。老人年龄大了必须谦让,小孩年龄尚幼不好计较,但日子总归要过,不如意似乎变成了常态。

孙太是个会过日子的女人,眼神犀利,神情坚定,手脚麻利,做事情风风火火。心底的小算盘打的飞快:藏起肥美的鱼肚子,又多撑下一顿饭。专横的公公驾到,孙太始终跟他性情不合;但看着一辈子低眉顺眼的婆婆,孙太又不免心软起来。虽然自己的丈夫与大男子主义的公公并不相像,但也许这个家里,最能与她互相理解的,还是那个总是满脸堆笑的、同样作为妻子和母亲在努力生存的婆婆。

孙太是个心地善良的女人。可能她说话不好听,也会提着菜一屁股坐下来打一圈麻将,但当家族面临困难的时候,站出来的还是她。如果按照大陆伦理剧的走向,当兄妹两家面对痴呆的公公绝尘而去的时候,孙太也许会勃然大怒破口大骂,恨不得挑起纠纷,将老人推来搡去。可是银幕里的孙太只是抱怨了几句,还是揽下了这恼人的差事。孙太也不是圣母,她也想轻松一些,也想把老人送到托管中心和敬老院;面对职场上年轻漂亮又会电脑的新人,孙太也直言自己“如果不是因为老爷子,真想跟她掐一场”。面对生活带给自己的窘境,虽然已经四十岁,孙太大概也一直迷茫着吧。

电影里最让我唏嘘的地方,是中秋之夜的游园会。在喜庆柔和的红色灯光下,仿佛婆婆的死、公公的痴呆、兄弟姐妹的自私、职场的不如意,这一切都从来没有发生过,孙太和孙生可以无忧无虑地玩一次击鼓传花,跳一支舞,唱一首歌。一家人可以和乐地走在一起,猜几个灯谜,食几个月饼,不为平日的烦忧所扰。但是穿插在这快乐中的几个白昼里的镜头提醒观众,这不过是水深火热里短暂而珍贵的甜美。仅仅几个钟头以后,孙太在逼仄的卧室里一睁眼,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破旧的天花板,还有嘈杂纷乱的日常。

看到孙太在婆婆死后,蹲在天台哭了起来,我突然想起来《万箭穿心》里面的李宝莉。一个香港女人,一个武汉女人,孙太和李宝莉的经历并不相同,但昂首的姿态却相似。李宝莉的跋扈让她付出代价,却也撑过苦难;孙太淡定接受无奈,比宝莉幸运的是,至少在相继送走公公婆婆之后,一家人依然能自得其乐。《女人四十》比《万箭穿心》温和许多,林荫道上的“夏日飞雪”让老人如孩童一般开怀,也让孙太捕捉到一丝生活的趣味。而李宝莉看到绚烂的烟火和年轻快乐的面孔,却忍不住使尽全身力气放声哭泣,为自己一去不复的青春,为自己因为强悍性格作下的孽,也为这不得不过的无奈人生。

生活对于李宝莉来说,就像《万箭穿心》结尾的那辆破面包车,踢它几脚,推它一下,再骂上几个脏字,总归是要向前走的。生活对于孙太来说,却是公公在模糊意识中送过来的一束野花,是天台上莫名降临的一群陌生的白鸽,纵然窘迫已经变成常态,但总能找到安慰。

很多四十岁的女人身上都有孙太的影子,这也是为何萧芳芳在此片中倍受褒赏的原因。看《女人四十》,仿佛没有隔着银幕,就是在看生活本身,真实质朴,触目惊心。也许每一个在菜场跟你擦肩而过的大婶,都跟孙太一样,在你所看不到的地方,勇敢地生活,坚韧得如同杂草。

人生如朝露,休涕泪,不愁烦。只当如蒲苇,蒲苇韧如丝。

2 ) 温情脉脉,戏说人生

这部影片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温情脉脉,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依旧有人间的真情支撑着你,很符合中国人心理结构,果然儒家思想在中国人的地位可见一斑。实在是没想到95年的片子,把现代社会的家庭关系竟交代的如此细腻,可以说有每个中国家庭的影子。粗粝的影像还原着生活的点点滴滴,几十年过去了,中年人生活的困局依然严峻,阿尔茨海默,癌症依然困扰着社会。

太惊喜的是,以讲中年女性为主的故事,把下一辈的懵懂天真,上一辈的家国情怀,老年境遇,相濡以沫都有一定程度的展现,很羡慕女主一家人,善良互助。飞雪,鸽子,送花,这几幕实在是感人,这也是我们坚持下去的意义。等父母老了,我还是多陪陪他们的好。

当40多岁的男人们在酒桌上喝的酩酊大醉,胡侃烂侃,点了首老歌小李飞刀,跑着调的唱着,被年轻人嫌弃的时候,我就被这片子牢牢地抓住了,不仅因为我钟意这首歌,还因为很像我爸这一代人,而且可能也是以后的我。人生几许失意,何必偏偏选中我,那首歌与其说是讲一代传奇小李探花,不如说是讲普通人面对生活的无可奈何,一场戏,就把中年人那种窘迫无助,郁闷压抑刻画的淋漓尽致。其实每一场戏都是如此细腻真实。

萧芳芳是曾经大荧幕上的歌舞片万人迷,在中年不再大红大紫时接的这部影片,当她跳起新疆舞时,虽不再像年轻时的光鲜亮丽,依旧风采不减当年,因为多了份勇敢和成熟的美。如此戏里戏外的种种,让这部片子更加动人。

我们都是过客,珍惜眼前人,珍惜每一天。

3 ) 笑对生活

这部电影以四十岁主妇日常平淡的生活琐碎为展开,娓娓道来着一场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于此中电影并没有刻意的煽情,却很好的在波澜不惊中诠释出女性在人到中年时所要面对压抑的生活境遇,但这种压抑又透过细腻的情感缔结在结局处,又给人以治愈的温情。

许鞍华还是厉害的,能把这样一个严苛的题材拍得堪称游刃有余,市井风味又不是很过——那些夕阳下老街的空镜足可弥补厨房和菜市的烟火气。面对人生的困境,我们所能做的其实就是笑对生活,而生活也总是要继续下去。

4 ) 夏日无光

《女人四十》一开场就讲了个笑话。 孙太在路边买鱼,老板说:“这条我算你五块钱一两,刚好两斤一百六十块,大家邻居,给你打个折一百五吧。” 孙太:“你算错了,应该是五十块。” 老板:“那是死鱼的价啊。” 孙太:“不然你以为我为什么在这里站这么久,为了等它死啊。” 老板:“现在还没死呢!” 孙太马上趁他不备,一掌拍死了这条鱼。 看到这里,我真是大为这位四十岁的孙太的生活智慧所倾倒。她反应奇快,说话又像连珠炮一样,自带电影快进两倍速,搭配萧芳芳风韵犹存的脸,好一个干练都市女性。 但是这英明神武的一面维持不了两分钟。 孙太人到中年,却还是住在廉价平民房,丈夫秃顶平庸,儿子玩世不恭,她在一家代理国产厕纸的公司做业务科主任,会用电脑的漂亮女秘书杀出来勾走老板的魂,一向不对盘的男子主义公公还突然得了老年痴呆,好大一块烫手山芋。 电影诚实地描述了这一场女人四十的危机,从公公生病开始,深埋在她生活中的其他隐患,好像也在此刻随之引爆。 甚至于她的公公,也仿佛是一面镜子,照映出她对未来的恐惧。 这个看起来身体强健的老人,曾经是抗日空军队长,生育了三个儿女,多么风光一世的大家长,临到老来还不是像孩子一样,吃饭都不能自理,痴痴傻傻,孙太就像哄儿子一样哄他。公公只记得自己曾经是个空军队长,这逝去的荣光,就好像小朋友幻想自己未来会做一名空军队长。 原来人到老来,反而又变成了孩子,一无所有,依仗子女的施舍而活。 多么可悲而无助啊。 而对于孙太来说,最可怕的,或者不仅仅只是公公和生活所施加于她的重负,而是她凝视对方的目光,不再只是同情,同样也满怀恐惧与不安的心有戚戚。 表面上看,这部以“女人四十”为题的电影,谈论的是女性的困境,是四十岁上有老下有小的孙太,要同时照顾三个男人,还有年轻女人来挑战她职场上的权威。 她的人生看起来又是那么绝望,从廉价平民房看出去的天空总是乌云密闭,高处的繁华永远与她无关。甚至在片尾,曾经说“上班是我最大乐趣”的孙太也选择辞去工作,只为了和家人多一点时间相处。没有人生来就是为了操持这一切,这显然不是当今社会鼓励的选择,家庭简直像是孙太的枷锁。 之前我读一本小说《年轻的心在哭泣》,作者理查德·耶茨写过《革命之路》,这一本则更加事无巨细,讲的不再只是婚姻的不幸,而是漫长人生的不幸——两个文艺青年,踌躇满志的年轻诗人迈克尔和他的妻子露西,一个温柔的富家女,他们相爱、结婚、离婚、各自度过余下的几十年生活。 迈克尔再次结婚又离婚,在爱情中始终像个小孩子一样幼稚。 而露西却在深渊中走得更远。她一次次地被天赋异禀的艺术家吸引又被他们伤害,她尝试过演戏、绘画、写作,但这一切只能让她看清楚一个让自己浑身发冷的事实。也许她所谓的“艺术”根本就不存在,她尝试的每一种可能性,最终都指向不可能。 这种对比,和许鞍华在《男人四十》《女人四十》中呈现出男女截然不同的困境如出一辙。 《男人四十》中,张学友要面对的是女学生的大胆示爱,是他想要摆脱恩师的“父权阴影”;他的敌人是他自己。 但孙太却太过不同。 年轻如露西,一生都在与孤独和平庸作战;而对于孙太,倘若岁月是一把钝刀,早已一点点磨去她眼底的光,她却反而变成一个英勇的战士。我无从得知年轻时孙太曾有怎样的梦想,但四十岁的她,从来没有逃离过生活,她勇敢地背负起一切。 生活并不仅仅只是在琐事中寻找浪漫,更是在一条垂直向下的轨迹中,寻找一丝向上的可能。 人人都会变老,人人都要死亡,那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女人四十》讲述的绝不仅仅是女人,它试图触及每个人的生活,甚至可以说,这其实无关女人,无关四十。但四十岁的孙太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切口,透过她的生活,让我们看到被放大的衰老,和被缩短的人生。或许也只有同为女性的许鞍华,才可以用这样细腻而平实的镜头,让这部电影,在所有意义之外,几乎成为一个我们共享的秘密。和孙太,和许导演,和所有二十、三十、四十的女人,和所有勇敢生活的人。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在做交换生,在教室外面的休息区哭得泪眼模糊,鬼佬来来往往,很可能大大丢了中国人的脸。 那时候我在心里想,如果早一点看许鞍华的电影,我会不会变成更好的人? 就好像片尾公公乔宏说,大嫂,你知不知道人生是怎么一回事? 那一刻我下意识屏住呼吸,睁大已经哭得看不清楚屏幕的眼睛,期待他的答案。 我知道我并没有变成更好的人,也知道没有哪一部电影能真的解答这个所有人都试图回答的问题,但《女人四十》却可以让我们无限地靠近生活,甚至于在某一时刻,真的觉得自己就好像这个疯疯傻傻的老人一样,看到了生活的真谛。 那种感觉是如此苦涩,又如此幸福,就好像生活本身一样,是朝露、白鸽、六月飞絮,是稍纵即逝的温情脉脉。 也许人生的意义是在于三八节冲去买打折bra,也或许人生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一场漫长的死亡。 但至少,我们要学会和自己和解。 让我们祝孙太节日快乐。

5 ) 休涕泪,莫愁烦,人生如朝露

原来小时候在有限频道里断断续续看过的香港电影,竟然是许鞍华的老片子。广州的生活让我可以亲切的听着粤语对白,并且融入。不再是对着略显荒诞的情节傻笑,熟悉的片断现在看来却经不住心底沉沉的闷痛。 “女人四十”——对生活缺乏勇气的平庸丈夫,精打细算的小市民生活,没有长大的孩子,老年痴呆的退伍公公,带着电脑技术侵入的漂亮秘书。生活的一切,仿佛都与她为敌。人到中年的女子,早上一睁开眼,没有任何关于自己的思考,全盘关联的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窘迫。而萧芳芳纯然的演出则把中年女性的困惑、坚强、无奈和坦然地心理波折表达得淋漓尽致。想起《方世玉》里无厘头的她,还真是天壤之别。早年香港影星的演技,在岁月的洗礼中,打磨得自然生动。 比起现在越来越清晰的画面,还是更钟爱90时代香港电影的光影感觉。片中,许鞍华多选择乌云密布的天气,穿插高楼的空景,对比胡嫂家所在的贫民房,被风雨残蚀的水泥砖板以及屋内昏惑的灯光,真实地反映了香港底层人们的生存状态。并不是所有香港人都如同TVB连续剧的律师,医生们拥有高尚的社会地位、复杂的感情生活以及足以歌舞升平的优越薪资。这才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不仅仅在当时的香港,即时到现在的香港和内地,乃至若干年后,这部电影仍然可以称之为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写照。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房地产商或者公务员,平凡的生活只是生活。如果片中的胡嫂,内外交困的中年生活。也正如片尾的粤曲中所唱,“休涕泪,莫愁烦,人生如朝露”。 在婆婆死后,无助的她蹲在阴霾下的阳台上哭泣。这是整部电影中胡嫂唯一哭泣的一次。至此之后,即便是被公公的痴狂的行为逼到抓狂,或者因为工作上地位被取代的挫败,她总是可以坚强的去面对。生活中的痛苦只是在发生,能做到的仅仅是面对并承认它。而40岁的女子所拥有的隐忍则是在生活的不断历练中渐渐沉淀下来的。片中的胡嫂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人,可她身上透露的美却不是柏金包、名车、豪宅可以赋予的。与物质无关,残忍现实给与一个人的界定,是真正反映出人性本质的东西。 与把狗看得比人还重要的小叔子一家以及看到父亲吞肥皂而落荒而逃的小姑不同,尽力照顾痴呆的公公,像哄小孩一样容忍他。换到现在,我们自己,乃至父辈,即使对待自己的父母都很难做到。陪着公公参加老人中心的联欢活动;即便是后来无奈把公公连哄带骗地送入敬老院,没有开口心中的不忍也在车上捶打窝囊的丈夫;最后面对公公孩子般依赖的哀求,还是把公公接回了家中。 老人,越来越多的老人。这个社会的结构已经越来越不正常了。那些曾经为社会做出贡献,奉献毕生心力的人们,只能默默接受被家人、被社会遗弃的终老方式。像老人中心新来的老伯,受到众人的关爱而当众落泪,倾诉委屈多时的原因,“已经好久没有人跟我说话了,自从退休以后,我只能对着四面墙……”或者还是想公公那样患了老年痴呆症更幸福一点,至少不再记得新近的苦痛。而他的疯狂或者也正是因为对子女冷落的最终崩溃。 还是很喜欢片中公公的形象,固执却很可爱。从老人院回家的路上,兴奋地以为棉絮是飘落的雪花。天真地在其中奔跑,胡嫂的笑脸徜徉在绿荫飘絮之中。summer snow指的也是这个场景吧,在整体阴郁的影片中,这是轻松温暖的画面,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残忍现实背后人性最后的美好。 这是一部充满了痛的电影。借用四十岁女人的视角,看人生的痛。朝露生活,公公死前的话里却一语道破,“你知道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有趣的。” 我们仅仅是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坚持,并继续着。

6 ) 我们喜欢什么样子,也许生活就是那样子

最近很多人找我推荐电影的时候,我第一想到的总是前段时间看过的《女人四十》。
也有人反驳我说这部电影只是一般或者是不喜欢那种格调,其实我也说不上它究竟有多好,也许很多电影只是恰恰对上了彼时的心境、触动了心理的某一个棱角,亦或是映照自己过往的一段时光。就这样,仿若心口的朱砂痣,牵动了内心的悸动。

我想斯铭刚开始力荐的时候也许跟我是一样的心情,因为我们太喜欢了所以忍不住拿出来与人分享。
那几天我纠结着搬家已经换工作的事情,而当时想换工作的初衷无外乎就是公司的前景不好以及待遇跟不上。在这样的大城市生活总是会有那么一些压力的,我本身就是一个安全感比较差的人,难免不了会踌躇于柴米油盐。
在搬家后的周末我难得兴致好的在家里打扫卫生,压在心里的几件事已经搞定了一件,整个人轻松一半。下午窝在家里看电影,首当其冲的就是许鞍华的《女人四十》,我是很欣赏她的,总觉得她的很多片子是比较接地气的,至少符合我这种接地气的俗人。

片子开头萧芳芳的孙太就在菜市场仅凭几句台词几个动作就把生活中的小市民常态表现的淋漓尽致,好好乐了观众一把。我想很多人都会会心一笑,不管是自己还是身边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找到熟悉的影子。我一向觉得我妈妈是一个很厉害的家庭主妇,砍价算账那是算盘拨的贼响贼响的。我曾经看到我妈妈跟小摊贩砍价的那个战况,绝对是获益颇多,从此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家庭主妇爱计较、会抱怨、接地气、生活的实用性远远高于美观度,我想这是多少文艺女青年极力抗拒的事实。孙太就这样积聚所有家庭主妇最鲜明的特点,不同的是她有一个懦弱的丈夫,一个刁钻甚至后来老年痴呆的公公,还有叔嫂的自私以及来自公司漂亮女助理的威胁。
在前半段剧情的时候我就一直不怀好意的揣测着孙太最后会不会斯歇底里的被打倒、会不会在与丈夫的摩擦中出现婚姻问题、会不会最后丢掉公司饭碗。
后来剧情渐往明朗化方向发展,不矫情不煽情,顺理成章的展示着家庭的那种微妙的摩擦以及家人在各种突发状况中的斗智斗勇。

生活没有变得更糟,反而让这样一群人在疲惫指责以及迁就互助中学会了扶持与相爱。放下该放下的,珍惜本拥有的,生活原本就可以成为你喜欢的样子。

一下子我突然觉得其实自己的生活没有那么糟,即便是马上要失业的窘况也并非最初设想的面目可憎。
我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由的心、安静的生活、柴米油盐的物质保障、二三好友、亲人相伴。我未必全部拥有,但是真的已经拥有很多。
那些还未得到的也许已经在路上,只要用心生活努力生活我想应该不会很远。

我们在浮世的人生观里变得更加的浮躁,成功与财富像魔咒一样时刻警醒着我们要加速向前跑。于是我们离乡背井,远离父母家乡,在一个陌生城市里打拼,为着一个不知道算不算梦想的目标奋斗,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但很少有人问,你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孙太从从一开始捍卫自己的生活到最后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坚持,却无意还是收获了很多。也许以后生活还是会有很多摩擦,我想这些都不会动摇他们的信心,那种对生活最真的祈盼。

我跟斯铭说“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发现我的生活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槽糕,那些最简单的幸福其实我都有,我可以出去逛逛街可以更多的见到父母也可以安静的在家里看一部电影。”
生活不是比赛不是奢华,是万籁俱寂之后的自由与安宁。
斯铭说她也是在我这个年龄的时候才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才开始去学会怎么生活。

生活有千万种姿态,人与人不同,所求本就应该不一样的。
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生活就该是你喜欢的那个样子。所谓的上纲上线整齐划一,不过是多加了一副枷锁,自然累人累己。
我们总是焦灼的你追我赶,却从不去反思与改变,;我们把生活的苦闷归咎于现实的残酷与物质的压迫,更未曾想自己才是始作俑者。

印象最深的是,斯铭说 “心是一面镜子嘛,所以生活肯定会变成我们所喜欢的那个样子滴”。
对呀,我们的心在哪里。
我比较刚工作的那段光景与现在的生活,我突然觉得其实自己已经比以前好太多了,从合租睡地板到现在还有一个安适的大床,从空空的四面墙壁到现在还有简单的家电器具,原来我的生活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
一股莫名的自信涌上心来,以后的生活一定好会越来越好,慢慢的慢慢的就会成为我儿时梦想里最美的那个样子。

是接地气的俗世生活还是高端物质的人生,重点不在于是何种生活方式,而在于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这样你努力地过程就不会那么的苦逼不堪了。

7 ) 女人四十

《女人四十》这是许鞍华最具代表的电影,也是她在执导女性人文主义电影的出彩的开始。时代不同了,一部95年的电影让人感到年代的真实。许鞍华是个注重细节的人,所以在女性角色塑造上相当有一套。这部电影看的的确让人温暖和感动,虽然这家人好像不常有这些,生活的压迫把所有的人分了类,只有善良乐观的人才能找到快乐,萧芳芳在里面饰演的角色虽为工作所累、生活所压,尖锐的表面下其实有一颗柔软的心,坚持着面对,对女性的赞美,也是鞍姐的情怀。

短评

笑得比难过的地方多很多。但是就真的很难过。看吧,其实鸽子飞回来了。

3分钟前
  • 于子宸
  • 推荐

质朴而暖心,笔触之细腻甚至超过了13年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对老年痴呆的公公的描写在喜剧色彩与酸怅悲凉感间达到了完美平衡。萧芳芳的柏林影后实至名归。“休涕泪,莫愁烦,人生如朝露”“生活是有趣的”。一树落英缤纷如雪,遂有英文名Summer Snow。由等鱼死始,以白鸽降临吃食终。(8.5/10)

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李安的生活总是柳暗花明与愈发透彻,杨德昌的生活总是无可出逃与一直疲惫,许鞍华的生活就是生活,没有出离心也没有歌颂心,得过而不且过。

10分钟前
  • Ocap
  • 推荐

这活生生的我妈,估计我要在许鞍华电影里找到全家了

14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休涕泪,莫愁烦,人生如朝露...

15分钟前
  • 萨嘎摩哆熊猫桑
  • 力荐

萧芳芳将中年女性的隐忍,坚韧,对家人的责任感,爱和付出表达的淋漓尽致!

19分钟前
  • 元宝宝
  • 推荐

女主的名字和我妈一样,情况也类似,我要更体谅她。

24分钟前
  • 阿朽
  • 力荐

许鞍华拍大时代多是力有不逮,政治冷暖和儿女私情总是隔了一层。但她拍香港庶民剧,市井生活的苦与乐,小市民内在凄凉与光辉,自在天真,观众看了不是哑然失笑就是心有戚戚。即使在这里,女人的四十还是要男人的七十来帮衬,但萧芳芳的烟火味道恁是化解了乔宏笨拙僵硬大侠风范。相比之下,小津电影里父女、父媳之间的乱伦意识(也可以说是一种情欲的形式主义)则昭然若揭。不过,还是喜欢《男人四十》更多。 @中国电影资料馆,16mm胶片,遗憾是国配。

26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喜爱许鞍华,就无法绕过极为经典的两部电影,一部是《千万言语》,一部是《女人四十》。《女人四十》围绕一个四十岁主妇的日常生活展开,娓娓讲述着人生细碎的无奈与亲情的聚合悲欢,没有太过煽情的场面,亦没有大起大落的剧情,却在一言一语,一饭一食的日子里,一点一滴道尽了四十岁女人的隐忍坚强。

27分钟前
  • Song³
  • 力荐

你知道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吗?人生,是很过瘾的

28分钟前
  • Touma
  • 推荐

乔宏是空军队长,只有失忆时才会用北方话指挥机队。他为何来到香港呢?步出老人院时,老人把落花当作飘雪。自离开北方后,应该有几十年未见过雪了吧。许鞍华的香港电影里,其实总有战后第一代移民知识分子的大陆视野,隐而不发的家国情怀。

33分钟前
  • queenie
  • 力荐

中年妇女与痴呆老年的故事。严重影响一群人的结婚观,看完此片的女性,你还敢结婚吗?你在结婚前是否会在意男方家庭还上有老?如果你很坚强,如果你有勇气,那么你就结婚吧。影片中的细腻与现实,真让人感到压抑,但是许鞍华却又可以让人在压抑中会心一笑,实乃一部佳片!

3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有妈当如萧芳芳。腹黑不过许鞍华,千言万语化做血染的风采;小车司机拍着车门大骂:死老头,找死也不要害别人!你以为你是坦克车么?!快闪一边去!等死吗?再不走开就撞死你!!!

41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萧芳芳那句“以后多些时间在一起”真是道尽了人生辛酸。“你知道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吗?人生是很过瘾的…”

4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片子里的老人去世前说:“你知道人生是怎么样的吗?很有趣的。“可能人生正如这部电影一样,在一个个质朴的镜头中不动声色地流淌,既有温情,也有无奈。看了《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麦兜系列、《香港有个好莱坞》,我越来越觉得香港都市平民中蕴藏着一种独特的精神,孕育了这些特殊的电影。

45分钟前
  • 卡列宁的微笑
  • 力荐

重看《女人四十》,真好。人生這麼苦,卻能苦中作樂,活在當下,是一種動人的生命力。蕭芳芳演得好,她提議了把魚拍死和「落雪」兩場戲,兩幕戲皆成為了經典,證明她不但有好演技,也有創作力,是足以代表香港最高水準的女演員。

47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力荐

《虎度门》也是如此,萧芳芳真是一个好演员啊,唱戏出身让她总有一身英气。生活的琐碎,女人四十的种种。当然少不了老乔宏。

4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从开场的等鱼死到最后的人生如朝露,电影说的是女人四十,其实讲的还是一个“死”字。人被时间岁月所打败,衰老和失忆被表现得极其可怕,养老院寥寥几幕还有年轻人说的大实话,它们都道出了人生的残酷。面对五十年不变的诺言,它或许是小孩子的勾勾手指尾,又是片中那对相扶相渡的模范中(老)年夫妻

51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重看#四星半;很重也很轻的人生,以及很过瘾的人生;四十不惑,不惑是不惑了,但上老下小的重担,压在职业女性肩上,如何分配精力怎么经营事业家庭兼顾,20年后的今天依然无法解决;生老病死柴米油盐,是达观,也是知命;演技无痕,宛如日常流淌,欢笑和啼哭,都缝在时间的针脚里。

5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这种片子就可以称为神品

58分钟前
  • freeup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